第一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植物病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田间杂草:多种病毒病和细菌病。 ③带病寄主:保护地内的寄主(黄瓜
霜霉菌)、自生麦苗、转主寄主等。
(2)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
种子: 种子之间:如小麦粒线虫的虫瘿、菟丝子的种 子、麦角菌的菌瘿等; 种子表面:小麦腥黑穗病; 种子内:小麦散黑穗病菌。
苗木: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果树 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 病等 ;
有的病原菌仅在侵染点周围的小范围内扩展,只能造成 局部侵染病害,这种现象称为局部侵染(local infection)。 如真菌性叶斑病;
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从而引起全株性的系 统侵染(systemic infection),如棉花的枯黄萎病、番茄 的青枯病、烟草花叶病、枣疯病等,这些病原物可通过输导 组织扩展,形成系统性病害。
根据再侵染的有无可以将侵染性病害分为:
(1)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只有初侵 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 的病害,又叫积年流行病害。该类病害多为土 传、种传的系统性病害。如茄子黄萎病等。
(2)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指病原物在一 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 次再侵染,又叫单年流行病害。该类病害多是 局部侵染病害,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 值率高,寿命较短,对环境敏感。如马铃薯晚 疫病、白粉病等。
(一)接触期
接触期(contact phase)是指从病原物 与寄主植物接触,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 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二) 侵入期
病原菌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这 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penetration phase)。
1、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1)直接侵入
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保护组织 (角质层、蜡质层、表皮及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从 而侵入寄主植物。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从前一个生长季 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植物 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定的。
植物病害循环不同于植物病害的生活史。生活史相同的 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
病害循环与生活史的区别:
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 (1)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 (2)细菌多半是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 (3)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 (4)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 (5)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
②以腐生的方式:一些病原真菌和细菌。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病残体一 旦腐烂分解,病原菌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属于这种类型。
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土壤中可 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中繁殖。腐霉 菌(Pythium) 、丝核菌(Rhizoctonia)和镰刀菌 (Fusarium)多属于这种类型。
生活史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 长、繁殖、休眠过程;
病害循环主要是以特定寄主与病原物的组 合为对象,阐述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延续,包 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接触、侵入寄主、建立 寄生关系、表现症状、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 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害循环涉及的三个问题:
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和再次侵染(reinfection); 病原物的越冬(overwintering)和越夏(oversummering); 病原物的传播(transmission)。
潜育期是植物病害侵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化学等先进技术 研究侵染早期植物的反应,揭示病原物和寄主植 物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是现代植物病理学领域的 研究热点。
1、定殖(colonization):病原物侵入后,首先在
寄主上定殖,建立寄生关系。
2、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病原菌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扩展范围的不同,表现出了 对植株组织和器官的不同选择性。
(2)温度:温度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大多数病原物接种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与侵入寄 主的温度是一致的。有些病原物接种体萌发的最适 温度与侵入寄主的温度不一致。
(3)光照 :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关闭,因而影响
侵入。
(三) 潜育期
潜育期(incubation phase):病原物从与寄 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是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
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病原菌的活性、寄主 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
3、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病原物的侵入受寄主的感病期、感病器官、病原 物侵入时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中以湿度和温度 的影响最大。
(1)湿度 湿度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
侵入,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要因素。
多数病原物要求高湿的条件才能保证侵入成功, 高湿条件持续的长短又影响病原菌的侵入率,有的甚 至要求有水膜存在。
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环腐病菌等 。
(3)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病原菌在土壤中主要以以下2种方式存在:
①以休眠体: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较长 时间的存活,如鞭毛菌的休眠孢子囊、卵孢子、黑粉 菌的冬孢子、半知菌的厚垣孢子和菌核、菟丝子和列 当的种子以及线虫的胞囊或卵囊等。
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第一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 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 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 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 的发病过程。
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前 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4)病株残体
病株残体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 原物的主要来源。
(5)粪肥 病原菌随残体或直接混入肥料中;
病原菌通过牲畜的消化肠道随粪便排出, 如果粪未腐熟可以传播病菌。
(6)介体(主要指昆虫) (7)温室内和贮藏窖内
2、病原物越冬、越夏方式及影响因素
(1)病原物越冬、越夏方式 ①休眠(dormancy or resting)
产生各种各样的休眠体,如真菌的卵孢子、 厚垣孢子、菌核、冬孢子、闭囊壳等。
②腐生(saprophyte) 可以在病株残体、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腐
生而越冬、越夏。棉苗立枯病菌、甘薯黑斑等。
③寄生(parasite) 活体营养生物如小麦条形柄锈菌、小麦白
粉菌。植物病毒粒体可以在寄主植物和介体内 越夏和越冬。
(2)影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因素
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湿度。 一般而言,凡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雨 水、积雪等有利于作物越冬的都有利于病原物 的越冬。
(三) 病原物的传播
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 为因素。 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 用最大; 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 械的传播最为重要。
(二)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就是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 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或存在场所。
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 来源,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与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 关。
1、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
(1)田间病株
①多年生植物根、茎部:如苹果和梨 的轮纹病、腐烂病、病毒病以及枣疯病 等。
有的病原物如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部分真 菌直接侵入寄主。
真菌的侵染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2)自然孔口侵入
植物的自然孔口很多,包括气孔、水孔、 皮孔、柱头、蜜腺等。在自然孔口中,尤其 以气孔最为重要。
许多真菌和细菌从自然孔口侵入。
(3)伤口侵入
包括外因造成的机械损伤、冻伤、灼伤、虫伤; 植物自身在生长过程中造成一些自然伤口,如叶片 脱落后的叶痕和侧根穿过皮层时所形成的伤口等, 都可能是病原物侵入的途径。
所有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大部分的病原真菌、 病毒、类病毒可通过不同形式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
2、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
(1)时间:侵入所需要时间的长短因病原和寄主
而不同,短的只要几分钟,长的也不过几小时;
(2)接种体数量
植物病原物完成侵染所需的最低接种体数量称为 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
(四)发病期
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 phase)从出现症 状直到寄主生长期结束,甚至植物死亡为止的一段wk.baidu.com 期。
症状出现以后进入繁殖阶段产生子实体,症状也 随着有所发展。显症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害 的时期。
真菌性的病害往往在受害部位产生孢子等子实体, 称为产孢期。
二、病害循环
(一)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1、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
越冬或
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首次引
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次侵染。
2、再次侵染(reinfection): 受到初侵染而发病
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中经传 播引起寄主再次发病的过程叫再次侵染 (reinf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