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知识,学习课文中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学习本单元接下来的课文打好基础。
介绍这一回在《红楼梦》中的地位。
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通过分析黛玉行踪来整体了解贾府环境,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及出场来把握写作技巧。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鉴赏《林黛玉进贾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通过网络平台合作交流,实现能力锤炼和提高,达到阅读、赏析、合作、探究的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和人物出场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贾府环境和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观看《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视频。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简单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观看《林黛玉进贾府》视频第二课时:通过林黛玉的行踪窥见贾府环境——这种特点如何展现的第三课时:分析荣国府当家主妇王熙凤性格性格——分析人物出场技巧第四课时:分析黛玉和宝玉性格——总结人物出场技巧及刻画人物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我们姑且把这首题诗看做红楼梦的创作动机,在这种动机下,又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辛苦劳动,才逐步形成《红楼梦》的雏形。
可惜的是,直到作者泪尽而逝,也没有完成最后的定稿,还有一部分在传抄中散佚,被岁月的长河无情淹没。
所以《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曹雪芹是饱含着血泪来写这部书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节。
二、知人论世作家作品1、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交流资料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海口实验中学徐芹
单元教学目标: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单元教学时长:2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
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
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
在环境、情节、人
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一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欣赏小说。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
既有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进贾府》,也有表现现代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三篇小说也各有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形象生动;而《祝福》则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情节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人物形象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人物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即使是现代派小说,也离不开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的刻画。
因此,欣赏小说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桑地亚哥等,无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义。
学习时要注意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剖析,把握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艺。
二、注意品味语言。
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的艺术,无论塑造人物还是交代环境都离不开语言。
学习时要抓住这一要素,注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像王熙凤的语言,就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6份) 人教课标版3
《祝福》教案【教学目标】.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时结合运用鉴赏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
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
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
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知人论世(展示)、作者介绍周树人(年月日-年月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背景介绍《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写于年月日。
世纪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和课堂情况,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研究语文。
然而,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没有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教。
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和预设问题,难以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可以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教学化,为教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教师怎么教。
这样,研究学生和课堂就可能更容易落实。
教师需要教参,但教参需要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以标定教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
同时,以材设教也很重要,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
此外,因文设教也很重要,需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最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尽量提供菜单式的设计,为教师的不同教学追求留出余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文本和人本两个方面。
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和问题设计,以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本。
通过合适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整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先行者对文本研究的设计,从而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在新课程下,研究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但需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支撑。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利用各种优势教学资源,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研究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语文。
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包括从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要素入手,研究鉴赏小说的方法,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熟悉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品味小说语言,研究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单元共计6学时,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占3课时,《祝福》占2课时,《十八岁出门远行》占1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辽宁锦州铁路高中尤玉冰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剖析贾府典型环境,掌握剖析环境的方法。
2、结合环境,剖析人物命运,探求主题,掌握剖析主题的方法。
3、经过学习,使先生提高剖析、归结、评价、探求、写作等综合才干进程与方法:1、用直观演示和归结法剖析要点2、用探求法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艺术匠心情感态度价值观:1、看法封建大家族的腐朽衰败。
2、正确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外延及艺术价值,培育对祖国传统文明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剖析贾府典型环境,探求主题教学难点:掌握剖析环境、主题的方法,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部作品像«红楼梦»那样,把爱情喜剧写得如此震撼人心,也没有哪部作品像«红楼梦»那样,把爱情喜剧的社会缘由开掘的如此深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可谓字字珠玑,赏读红楼,就要字斟句酌,在〝字字血泪〞中品读出雪芹先生的真心真意真滋味!〔二〕研习新课1.初看贾府〔1〕反省预习,停止圈画旁批,完成学案。
〔2〕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各处环境的描写及贾府礼节描写,停止品读,剖析概括环境特点。
表格1:贾府的规划考究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规划的描写,完成下表。
表格2:贾府的摆设华贵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室内摆设的描写,完成下表。
表格3:贾府的仪节 繁琐在文章中找出有关贾府仪节的描写,完成下表。
总结: 贾府是一个贫贱显赫、等级威严的封建家族 2.再看贾府效果〔1〕猜一猜,P69第二段第五行〝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这些小厮是什么人?他们在这里做什么?看似闲来之笔,你读出了什么?明白:抓住〝总角〞剖析,八九岁的小男孩能完成仆人的职责就是跑腿送信,只因他们身上性别界限还不清楚,可以进入内院,可见贾府对男女之防的警戒,〝都〞垂手侍立,可见往常训教之严,贾府规矩之大。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前言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说:“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
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观点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契合的,但在很多的课堂上,基本还是“以师为本”——完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情况。
这其实不能全怪老师。
因为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习,并没告诉老师哪些是应该教的,应该怎么教。
面对教材,老师的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还得放在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预设问题,很难再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虽然,独立钻研教材、钻研文本还是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能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做得再深入一步,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为老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老师怎么教,那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可能更容易落实。
很多教师将“教参”当作“拐棍”固然不对,但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确实需要教参,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丰富教参的编写内容,即除了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的编者面面俱到,但如果组织一批富有经验的教师先行编拟一部分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就像很多学校推广的集体备课,先行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吧。
因为新课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编写的,每一单元的文本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是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基点:以标定教,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来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以材设教,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兰亭集序》,综合型教材(人教版)、专题型教材(苏教版)、活动型教材(山人版)都选作篇目,其编写意图就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教材特点来设计,则教材编者的创造性劳动就根本无从体现;当然,同样的文本还有其共同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因文设教,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6份) 人教课标版5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情感目标: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老人几次与鲨鱼作战的句子、老人的内心独白,思考:课文节选的段落讲了哪些内容?你眼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主完成《步步高教材导学》中本课的课前预习部分,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写作背景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ppt(课件12张+教案+导学案+反思) 人教课标版
心理变化 初到鲁镇: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再到鲁镇: 内心极度伤悲 临死之前: 精神彻底崩溃
心理变化通 过外貌变化 间接表现,使 人物形象更 加具体丰满。
探究老人的形象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老人的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 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 代表他的这种心理?老人在你心里是怎 样的形象?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元 单元教学目标:
1、着重欣赏人物形象 2、品味小说语言
单元教学总时:6课时
授课者:徐芹 海口实验中学
本次课教学目标:
品赏小说人物,学习 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 法。
品赏林黛玉的形象
心理描写
直接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 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 间接(神态、语言、行动) 拜见长辈 谨慎选座 改变习惯 小心答话
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永不屈服 永不服输的硬汉子!
你能根据你心里老人的 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 吗?
单元总结
心理描写反映人物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立体、真实
《林》
《祝》外貌描写折射心理
形 象 立 体、 丰 满
《老》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刘晓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刘晓莉教学内容:《老人与海》教学目标:以课文为本,掌握提炼小说主旨的方法。
素养定位: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人物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提炼主旨。
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自学部分一、必备知识,素养储备1、作者简介(生平)2、写作背景(渔民富恩特斯)3、文学常识(诺贝尔奖的获得、电报式文风)二、深度预习,分层阅读1、初读感知给学生1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完成任务:小说节选部分主人公和鲨鱼搏斗共有五个回合,请完成下边表格的内容。
2、再读感知给学生10分钟时间再一次快速阅读文章。
小组讨论:文章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如23段、43段的内心独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3、过关检测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品通过老人同大自然的顽强拼搏以及失败的遭遇,象征性地表达了在生活中人应当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
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
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作者通过写老人追捕大马林鱼和搏击鲨鱼这两件事,集中表现了老人的“硬汉子”性以及“命运无常和人生来必经苦难”的主题。
D、老人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抑或是失败的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小说主旨探究一、二阶诊断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E、作品通过老人同大自然的顽强拼搏以及失败的遭遇,象征性地表达了在生活中人应当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
F、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
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G、作者通过写老人追捕大马林鱼和搏击鲨鱼这两件事,集中表现了老人的“硬汉子”性以及“命运无常和人生来必经苦难”的主题。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一单元》
小说二轮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高考小说阅读的方法,并能迁移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如与当堂演练,能快速准确理解小说的内容,把握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小说时,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作者的爱憎褒贬,以更好地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整体设想:提前下发阅读材料,学生按旁边提示阅读并完成问题,课上重点解决薄弱环节并总结方法。
一、导入:解读2021年全国课标卷语文的考纲说明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关修订。
〔必考、分值、题量〕二、以?行色匆匆?为例,解读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
〔具体见附页〕的根底上进行方法的迁移,阅读?丑兵?并做练习。
〔见附页〕四、课堂总结小说阅读作答的根本要领:1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关键语句。
2阅读后先明确四点:①明确写作对象及对象特点或主要事件、人物;②注意相关环境描写;③理清文章脉络;④明确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
3审题要细致深入,既要关注问题,也要关注分值4树立文本意识,答案要从文章中来。
5牢记“四循环〞和“一读者〞模式。
6答案组织要点面结合。
7答题思路要清晰,用语要简明准确,不写错别字,能分点作答的尽量分点,标出①②③。
【教学反思】轮小说复习教研课,根据小说阅读中学生出现的读不懂的问题来设计的,以两篇高考小说为例,来解决读懂的问题。
对于一堂40分钟的课而言,课堂容量略大,可有选择的进行讲解,不要要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让学生能在此根底上进行迁移为最好。
【附页】日月行色〔杨闻宇〕①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②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
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
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
1、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导语引入《红楼梦》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其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古代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红楼梦》的这一光辉成就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去研究它,后来形成了一门学问,叫“红学”。
有人戏言“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
其实“红学”并不神秘,如果立志研究它,我们也可能成为“红学家”。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表明我们班的“红学研究”正式起步了。
学习这一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我认为这里的语言,既包括人物对话语言,也包括描写语言。
要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不要忘了宁国府上房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世事”“人情”上找到解读的途径。
二、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情况。
1.这个片断中主要写了哪些人?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回答:①详写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②略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等;③实写人物──贾母、王熙凤等;④虚写人物──贾政、贾赦等;⑤单独写的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等;⑥群体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引导学生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突出重点,变化多姿。
2.了解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出示贾府人物关系表)(二)这么多人物,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
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提示:把全部人物介绍放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去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三)读了这个片断后,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王熙凤出场贾宝玉出场三、合作探究1.老师作鉴赏示范①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前言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说:“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
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观点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契合的,但在很多的课堂上,基本还是“以师为本”——完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情况。
这其实不能全怪老师。
因为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习,并没告诉老师哪些是应该教的,应该怎么教。
面对教材,老师的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还得放在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预设问题,很难再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虽然,独立钻研教材、钻研文本还是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能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做得再深入一步,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为老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老师怎么教,那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可能更容易落实。
很多教师将“教参”当作“拐棍”固然不对,但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确实需要教参,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丰富教参的编写内容,即除了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的编者面面俱到,但如果组织一批富有经验的教师先行编拟一部分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就像很多学校推广的集体备课,先行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吧。
因为新课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编写的,每一单元的文本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是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基点:以标定教,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来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以材设教,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兰亭集序》,综合型教材(人教版)、专题型教材(苏教版)、活动型教材(山人版)都选作篇目,其编写意图就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教材特点来设计,则教材编者的创造性劳动就根本无从体现;当然,同样的文本还有其共同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因文设教,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另外,作为从单元整体出发进行的教学设计,应尽量提供菜单式的设计,为教师的不同教学追求留出余地。
语文教学,说到底一是关注文本,一是关注人本。
关注文本关键看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落实到课堂层面一是看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二是恰当地问题设计,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深入把握。
这两方面是完全可以通过合宜的“单元教学设计”达到统一的,这样,教师授课时就可以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先行者(教学设计者)对文本学习的设计进行有效整合,结合对学情的把握,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学习方式层面的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但落实到操作层面还需要相当的一段距离,这需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的支撑。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利用各种优势教学资源,使老师们尽快找到契入文本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研究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这未尝不是一条路。
愿我们共同探索。
【学习目标】一、从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要素入手,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
* 二、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注意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重点分析《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三、熟悉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从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的发展中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品味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同时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的语言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不同的叙述视角所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
五、学习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要注意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从教材编写来看,二、四两个目标是本单元要重点完成的,即欣赏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语言。
第一个目标是学习小说的基本方面,三、五目标是具体的方法)【学时安排】6学时(根据高中课程方案,每个模块用时36个学时,这就需要科学安排,有所取舍,每个单元大约需用6个学时完成。
其中《林黛玉进贾府》3课时,《祝福》2课时,《十八岁出门远行》 1课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活动内容】了解《红楼梦》全书及《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初步感知文本。
【活动过程】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除了常规的疏通字词外,应提出要求,因《红楼梦》系古白话小说,可提出这样的预习要求:用三四百字口述全文大意,叙述时需交代清楚人、事、地、时、物,注意叙述的视角(第三人称视角)。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预习充分,与文本对话和师生对话才成为可能。
但预习要注意提出要求,除了疏通字词方面的常规要求外,应根据不同文本的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口述大意一方面有助于对小说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训练。
)一、导入世界上没有哪一本书会像《红楼梦》这样受到无数人的喜爱,世界上也没有哪一门学问会像“红学”这样独一无二,世界上更没有仅仅因一本书、一门学问就产生出天文数字的经济链。
清代乾嘉以后就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草珠一串·京都竹枝词》)的说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
简介曹雪芹及《红楼梦》。
(可提前印发资料,也可通过课件展示说明,重点介绍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也可指定某一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指定同学将课文朗读一遍(可指定一排),有读错的,则分别从形、音、义三方面予以订正。
重点留意字词(略)。
三、听取预习报告。
听取完学生报告后,老师可经过订正、讨论提供完整的口述作参考,这需要教师提前将口述稿字斟句酌地做好。
以下提供完整的口述稿(略)。
四、预设问题,深入文本学习活动:按照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说说贾府的特点,并介绍贾府的主要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可分解为以下两个问题来完成:1.未进贾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文章是怎样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的?或: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在课本上划分层次,完成后同桌交流。
请学生回答。
)(答案略)2.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林黛玉进贾府都见到了哪些人?(学生独立完成)(答案略)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勾画出《林黛玉进贾府》中你认为描写人物肖像和语言最准确生动的语段,反复诵读体味,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加以评述,看看通过这些语言反映了人物的什么身份和性格。
第二、三学时【活动内容】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点;通过揣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活动过程】一、提出活动要求问题设计:课文描写人物非常巧妙、精彩,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
详写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
请找出集中描写这三个人物的段落,反复阅读,思考一下:他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这三个主要人物?(任选一个人物,可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展示)二、分析人物性格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1.作者在描写王熙凤时,不惜浓墨重彩,淋漓地铺陈王熙凤的装束衣饰,用意何在?2.对于同一个问题,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回答宝玉“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为什么黛玉要改变口吻呢?3.宝玉听到黛玉无玉时,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摔玉,体会这一细节,分析宝玉的“痴狂病”是什么“病”?4.《红楼梦》是小说,但在叙事描写中大量穿插诗词。
节选部分用《西江月》二词来写贾宝玉,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经过师生共同探究,可形成如下板书或课件:1.多愁善感林黛玉:(1)众人眼中的黛玉——超尘拔俗的气质,娇弱多病的体质(2)熙凤眼中的黛玉——不同寻常的标致(3)宝玉眼中的黛玉——脱俗飘逸、清爽灵淑2.精明泼辣王熙凤:(1)写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2)绘肖像——浓墨重彩,雍容华贵(3)见黛玉——极尽奉承(4)回王夫人——精明机变3.潇洒多情贾宝玉:(1)出场前的他人介绍——惫懒懵懂、顽劣疯傻(2)宝黛相会时的肖像描写——眉清目秀、英俊潇洒、任性率真(3)《西江月》词对于宝玉的刻画——独立不羁、张扬个性三、展示对小说中人物语言的述评展示要求:1.要求根据预习,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或某句话来述评。
讲述时讲的虽是个别例子,但仍要讲得有头有尾,成为完整整体。
如:我认为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语言最能表现王熙凤的性格。
这段话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明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是《红楼梦》中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笔。
2.可以边述边评,也可以述完了再评,但不可只述不评或只评不述。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
”该项活动通过提出述评的语言规范方面的要求,既是对小说人物性格的鉴赏,又是一种语言训练)3.学生展示交流所找的例子,要结合文本,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提供了几个例子,教师可以再提供几个,学生讲不到时教师可预作补充。
三、经过评说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梳理出一段文字,避免说成一般的答案,可用略带演讲的口气说明。
(略)四、布置作业1.有条件的话,课外读一读《红楼梦》全书2.学习用“批注式读书法”对节选部分的两个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进行评注,鉴赏曹雪芹运用语言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艺,从而获得艺术审美享受。
示例: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外貌描写方面)点评: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活脱脱一个风流俊逸的美貌仙子。
方法提示:要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附:学生有关王熙凤的批注示例生:“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笑声之中,足见人之爽朗,人人都说王熙凤奸诈阴险,单从出场似乎读不出有何阴险与奸诈。
生:“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张扬,放肆,泼辣,绝非一般人行为,足见此人非同一般。
生:读过有关王熙凤穿戴的一段描写,我马上感受到一位贵妇人的逼人气势:头上珠光璀璨,身上彩绣辉煌,集珠光宝玉于一身,雍容华贵,光华四射。
生:我们对王熙凤的出场进行总评。
从王熙凤的出场,从黛玉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王熙凤这个人大胆狂放、不拘一格,话语行为中都透出一种掌权者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