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创新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使其认识到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文化创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途径,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将文化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如中外合拍电影、国际艺术展览等。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
3.文化创新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观察日志: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身边的文化创新现象,包括事件、感受和思考。通过观察日志,学生可以更好地关注生活中的文化创新,培养对文化创新的敏感度。
5.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讨论家庭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现象,并共同完成一个文化创新项目。此作业旨在促进家校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
-重点:文化创新的概念、途径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0eae73cb9d528ea80c7795c.png)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途径》本节课选自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在学习文化传播、继承的基础上探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够表述:文化创新的途径②学生能够列举实例,印证文化创新的途径③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现实问题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增强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原因:这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又具有现实意义(2)难点: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原因:90后一代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自主学习【导读提纲】一.文化创新的途径(P50-P55)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2.重要途径:A.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不同民族间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4、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特别关注文化创新过程中:1.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P53)2.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P53-54)3.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区别(P55)学法指导:请结合导读提纲,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拓展阅读】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式,查阅古今中外关于文化创新的相关案例,并能试着表述。
思考:结合教材与查阅相关事例,请举例说明:该案例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设计意图:用导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用拓展阅读+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阅读提炼、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学活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实现自问引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教案范文大全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学前的设计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内容①特点: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在第一框题社会实践与文化的“决定与反作用”知识原理讲解后,着重探讨文化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及文化创新中要避免的两种错误的倾向。
教材知识结构清晰,三个目题内容与框题的关系一目了然,举例典型,问题设置合理,利于学生探究。
但如果把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单列为一个目题,把两个重要途径合为一个目题,再加上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作为第三个目题,可能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体系。
②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3 GB3 ③ 难点: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 1 GB3 ① 知识目标明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正确处理两对基本关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 2 GB3 ② 能力目标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实例的播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辨别文化呈现的特色与不足;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范围的合作讨论、辩论,产生智慧的火花;深入、辨证地思考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以“孝”文化为例,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
= 3 GB3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音乐、美术作品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教学方法= 1 GB3 ① 教法:情景探究式教学方法、辩论法、辅之以必要的讲授法和谈话法。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概念、意义和基本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化创新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创新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解释文化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阐述文化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3.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a. 继承与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b. 吸收与融合:如何吸收外来文化,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c. 改革与突破:如何通过改革现有文化体制,推动文化创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化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创新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选择一个文化创新项目进行实践,下节课分享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成果展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新经验和心得。
3. 开展文化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文字和视频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能辨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学相结合的“四四三”学教合一模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智取威虎山》精彩片段,提出问题:徐克导演怎样使《智取威虎山》如此叫好又叫座呢?导入本课——文化创新的途径。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任务【预习反馈】辨析: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2、文化创新要求继承传统文化。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意味着我们要广泛吸收外国文化。
4、“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指的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学生判断并改错,教师引导并追问,检测预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参考。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智取威虎山3D》——幕后篇《智取威虎山3D》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
因为曲波曾亲身参加剿匪,所以书中很多描写与历史具有很高重合度,主要人物也大多存在原型,如代号“203”的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原型正是曲波本人,“小白鸽”白茹,则是曲波的战友,也是他的终生伴侣刘波,而在现代中国成为英雄代名词的杨子荣更是原名原姓登场。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7

2.讨论交流观点
3.观点辨析
观点1: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选秀节目相结合,传统文化将失去民族特色。
观点2:中国选秀节目应该洗心革面,向国外选秀节目全面学习,才能提高节目的质量。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备注说明
新课导入
《狮子座》快乐女声曾亦可
选秀节目路在何方?
交流热点话题,提高兴趣,重温自豪感
新
知
学
习
1.合作探究:选秀节目路在何方?电视观众:为什么对类似的选秀节目失去兴趣?2.如让你策划一档选秀节目,你将怎样创新,才能让爱重来?3.开心学国学,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创新4.《英国达人》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5. 作为动漫爱好者,请你分析中国动漫产业出现低迷现状的原因,并为中国动漫指点迷津。
知识梳理
1.明确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2.理解文化创新要经历的途径和过程;3.懂得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5.关注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动态,努力为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作贡献。
自主检测和整理
个别指点,把握重点
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1)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
(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体现时代精神)
(2)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新成为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新不仅仅指艺术和娱乐领域的创新,还包括了科技、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灵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们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思维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教学案例和实例资料;3.分组的小组练习题。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包括不同领域的创新成果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创新成果都属于哪些不同的领域?•你们对文化创新有什么理解?•文化创新为什么重要?2. 学习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师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案例来说明文化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
3. 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思考问题,如:•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文化创新?•国家政策对文化创新有何影响?•如何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并与现代创新相结合?4. 分析文化创新案例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化创新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创新点和成功之处。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选择一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5.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一些创意游戏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教师给学生安排一个文化创新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创新的过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项目的方向或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制定计划。
五、课堂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标准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知识目标①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增强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本课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本课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年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三大产地,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三大产地的年画却日渐衰微、濒临消亡。
而进入21世纪,杨柳青、桃花坞已接近“名存实亡”形不成批量生产,但杨家埠年画却奇迹般地从衰亡中活了下来。
现在一年生产年画XX多万张,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什么力量让杨家埠年画起死回生呢?答案就是杨家埠人不但继承了年画这一宝贵传统文化资源,而且通过和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相结合,使年画融入了当地旅游业中,并投巨资改变了整体环境,使杨家埠年画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漂洋过海闯入了国际市场。
[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提示:(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在文化发展中,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发展文化,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立足于,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实践根本途径华、去其糟粕取其精新、革故鼎新推陈出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篇一:2016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②通过对传统孝德与现代孝德材料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难点: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教法、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究法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第二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
(2)展示材料: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喜羊羊与灰太狼》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
荣获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片最高奖——“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
探究1思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学生探究、发表意见)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
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
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二、【材料讨论、探究新课】探究2: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的主人翁图片及其生活原型:美羊羊——生活中善良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很重要的人物;灰太狼是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爱老婆孩子。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2篇大全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2篇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自我鉴定、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祝福语、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计划、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lf-assessment, internship reports, personal experiences, blessing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teaching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2篇大全前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而且也为学生课堂学习营造探索发现的和谐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化创新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节课将介绍文化创新的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并启发他们寻找文化创新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化创新的途径;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4.启发学生找到个人的文化创新途径。
三、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文化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文化创新是指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时代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形成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的过程。
文化创新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文化创新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允许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多样性:文化创新可以呈现多种形式,包括文字、音乐、艺术、表演等;•民众性:文化创新应该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并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2. 常见的文化创新途径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化创新途径,鼓励学生尝试并寻找自己的创新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创新途径:•融合创新: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产生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衍生创新: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衍生创新,形成新的作品和表达方式;•科技创新: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和表现形式;•社会创新:通过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研究,形成具有社会关怀和创新思维的文化产品。
3.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文化创新?•如何发现并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文化问题?•如何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文化创新相结合?4. 启发学生寻找个人的文化创新途径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实践,寻找个人的文化创新途径。
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实践机会,如:•参加文化创新比赛和展览;•加入文化创新社团或组织;•创作自己的文化作品并分享。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培养青年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能力目标:①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②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赏析《舌尖上的中国》制作花絮,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②通过辩论《舌尖上的中国》的惊喜与遗憾,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③通过为《舌尖上的中国》推荐一味具有本地特色的美味,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地区)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①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界和融合。
②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二:学情分析①在思维方式方面,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但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②在知识的理解方面,对于文化创新途径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困难在于对于文化创新的深层次思考,对我们以前走过的那些弯路的思考,对于从中华文化的高度理解创新的意义的思考,对身处全球一体化环境下的中华文化往何处去的深层思考。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的创新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掌握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1.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3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第二章: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文化创新的概念。
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定义。
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2.3 教学活动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
分析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讨论文化创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文化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分析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讨论文化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及其特点。
4.3 教学活动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及其特点。
学生案例分析,探讨不同领域的文化创新实践。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文化创新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文化创新案例,理解其背后的创新途径。
5.2 教学内容分析文化创新案例,理解其背后的创新途径。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指定的文化创新案例。
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分享文化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六章: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6.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掌握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文化创新。
6.2 教学内容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案例分析:技术创新如何推动文化创新。
6.3 教学活动讲解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创新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3.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二章: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主动追求2.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如何激发内在动力进行文化创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2. 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三章: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3.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如何适应和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和创造文化创新环境3.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四章: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实际操作能力4.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文化创新探索的意义和价值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4.4 教学步骤1. 回顾前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实践意义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5.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五章: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文化创新的案例介绍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与评价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5.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案例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六章: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产权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 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3. 分析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4. 讲解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5. 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6.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七章: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的传承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7.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八章: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认知8.2 教学内容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2. 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九章: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3.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讨论法: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2. 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3. 引导学生讨论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4. 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5. 课程结束,感谢学生参与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这一环节需要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方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方案《《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文化创新的途径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二年级上册二章三节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语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能力目标:以近期热播的《流浪地球》为例,解释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保证,激发学生用于创新的热情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学生特征分析学生是否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是学习本课内容必须具备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为高三复习课,已有知识基础本课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自主学习,综合探究,演绎分析有学生对本课所采用的学习组织方式的态度如何。
较为积极,也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是否有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经历?有如学生已经使用过思维导图学习,他们使用的经验和态度如何?如无使用思维导图的经历,预计学生对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如何。
学生一般会比较传统和老师的思维导图类似,希望学生能多样化展现其他特征分析思维导图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分析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目的:1、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提高学生对知识大纲的把握,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进而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大纲,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合了徐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学讲方式”以及我校提出的“做学教”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在遵循本学科学习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恰当而灵活的教学方法而设计本框教学。
【教学流程】★猜猜看——导入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自主先学——独立思考任务单★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单★交流展示——明确呈现任务单★拓展提升——经典回放与学以致用展示★延伸思考——真题再现★总结归纳——呈现知识树在“自主先学”环节,根据本框教学内容和需要,设计了四个问题,即:1.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关系;2.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3.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4.文化创新要克服的错误。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读教材,把握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框架,标记重要的概念、原理,列举出已知内容和疑难问题。
在“小组讨论”和“交流展示”环节,出现课堂上的第一个小高潮,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并通过投影、小黑板、展板等形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重点展示对本组讨论问题的认识、理解,并提出尚存疑问。
学生听取各小组交流展示,巩固对已知内容的理解;思考、发现小组展示中存在的疏漏,提出质疑、补充回答;参与疑难问题的解决。
教师肯定学生正确认识,发现展示中疏漏之处,提请其他小组补充、纠正,并将知识成果通过PPT呈现给学生。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文化创新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3)理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2)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现实中的文化现象;(3)能够理解和评价文化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关系;(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现实中的文化现象。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调研、课堂讨论等方式,了解文化创新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并结合实例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2.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引入:了解文化创新在生活中的体现(15分钟)1)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研,收集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创新案例。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文化创新案例,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教师讲解(1)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含义和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图片或视频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在生活中的体现。
2. 知识讲解:文化创新的途径(25分钟)1)教师讲解(1)介绍文化创新的途径:改革开放、科技进步、文化融合和人才培养。
(2)结合实例分析每一种途径的作用和优缺点。
2)学生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一种途径的作用和优缺点。
(2)邀请代表学生介绍讨论结果,并展开整体讨论。
3. 情景教学:文化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关系(35分钟)1)教师讲解(1)介绍文化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和继承发展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一、本地位
本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实践。
(2)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难点:
(1)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
(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观察文化现象、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生成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践行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教学过程中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4)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文化现象——《功夫熊猫》的品评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新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时安排
一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3/ 8
师:最近有部美国制作的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的影片《功夫熊猫》在全国热播,大家有没有看过?
生:看过或没有看过
师:哪位看过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影片?
生:略
师:好!这节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具有创造性的影片给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带来了什么样的启迪。
同学们首先来看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二)推进新
(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功夫熊猫》的片断。
(视频资料)
师:大家对这部影片很感兴趣,那对《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感不感兴趣呢?
(多媒体显示《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
师:《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呢?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板书)
师:上节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回忆一下
生:略
师:通过上节的学习和《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我们知道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师:刚才我们看的影片中蕴涵了大量的中国元素,现在我们来比比眼力,《功夫熊猫》中蕴涵了哪些中国元素?
生:略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这些中国元素给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呢?
生:略
二、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板书)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板书)
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途径呢?
生:略
师:《功夫熊猫》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但这部影片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吗?你是如何看待的?
生:略
师:其实大家所说的就是如何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同学们看本回答
生:略
5/ 8
师:好!这就是说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呢?
生:略
师:《功夫熊猫》播出不久,就在网上有关于“抵制”与“不抵制”《功夫熊猫》的讨论,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多媒体显示抵制理由)
生:讨论回答
略
师:其实刚才我们的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同学们看书回答一下。
生:略
师:(总结学生发言)这就是说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板书)
师:同学们能不能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呢?
生:略
师:好!这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三种途径。
(总结一下)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了一些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多媒体显示)
三、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板书)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三)堂总结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当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通过本的学习,我们体会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了解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了解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后探究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7/ 8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