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都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学校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文明、友爱、博学、和谐的文化乐园。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和谐校园是人本的和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因而科学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学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健康成长。在教学中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师生互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精神氛围。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严中有爱,严而有度。其次,要关爱“两有生”,关注弱势群体,待他们如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慈母般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再次,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告诫学生合作走向双赢,甚至多赢的道理,使学生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之中。最后,教师还要注意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和谐校园是自然与人文气息的和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学校的方方面面无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影响学生,乃至一生。因此,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自然校园,意义十分深远。
人文化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的人文底蕴、生态环境,对塑造学生心灵,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辟文化长廊、文化墙、悬挂伟人名人画像、伟人名人语录,建立报刊阅览橱窗,创办校报校刊;在班级,同学自办手抄小报、剪贴报,优秀书画、手工制作展览、美文欣赏、校园生活掠影等,让学校充满人文气息。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诗歌朗诵、书法、绘画展等,把校园文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机会与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让学校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其次,净化、绿化、美化、亮
化校园,栽草坪,植友谊树,修缮花坛,休闲广场,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面面墙壁会说话,花草树木都育人”。
三、和谐校园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曾经报道了某中学几名初中学生,课余时间悄悄到池塘去游泳,一名学生溺水身亡的事,引发不小争议。不管责任在谁,留给我们的只能是遗憾和理性的思考。究竟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什么?至少有这么几点:第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目前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多,单纯、幼稚、任性、自我保护意识差,分辨是非、抵挡诱惑能力差等弱点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协调一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后勤保障”,是学校教育的“第二战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成长方向。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习惯入手,如按时上下课,准时到校,不说谎话、有事请假等方面教育,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出现“家宠、校‘乖’”“5+2=0”等不良倾向。第三,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中小学生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性格脆弱,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少有疏忽都可能出现差错,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为此,社会各职能部门、社区、街道、村委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清理整顿不健康网吧和娱乐场所等,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担当起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责任,为学校、家庭教育提供文明、宽松、健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