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早在三十年代就提醒说:“时代是持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落伍者了。
”一个学校好与坏,关键是教师素质高与低,教师赋予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独特使命,也就赋予教师不断学习,把一生视作特殊发展的整体。
首先,要努力构建研究性学习组织,创建学习型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学习,立足于对教师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开发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发挥主体精神,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力求全体教师把学习作为生存方式,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以法治教的意识,以及自我发展的能量。
其次,加强培训力度,强师德、练师能,促发展。
为促进教师尽快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开展信息技术技能训练。
安排教师参加教师国培、班主任研修班学习和省市县各级培训学习。
同时还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注重教师学历提高,曾安排三位教师到师范大学升造,获得硕士学位。
再者,实施名师工程。
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发掘教师的发展潜能,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完善“各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和程序,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让有志于教学研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脱颖而出;为青年教师搭台子、加梯子、引路子、压担子,开展青年教师结队帮扶工作,做好新教师试用期考核工作,组织老中青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开展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一年过关,二年合格,三年成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为本”构建和谐校园2019-09-23当前,在⼤学校园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机:认同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安全危机,尤其重要的是当代⼤学⽣⾃⾝的精神危机。
这些危机给⼤学的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转变教育的理念,如何在⾼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学⽣个性的成长,积极引导⼤学⽣健康和谐发展,是摆在每个⾼校教育管理者⾯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关系⾼等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问题。
⼀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个⼈的⾃由得到充分的发展,其被教育的前提⾸先是天性被尊崇,由此因势利导,促使其⾃由健康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因材施教”,注意发展每个学⽣的个性特长;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善于调动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西⽅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卢梭的“⾃然教育论”,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思想,都把对学⽣的尊重看成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等教育起步较晚,许多⾼校的教育理念⼀直沿袭着传统教育的思想和单⼀的教育培养模式,构建了⼀个没有乐趣的教育环境。
这种教育抹煞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从⽽也抹煞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教”与“学”的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
1尊重教育教学规律。
以教学领域中“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教育活动与学⽣⾝⼼发展关系的和谐,是⾼校实施和谐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核⼼。
“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为、两个过程,⼜统⼀于⾼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
学校各种“教”的活动,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的各种潜能,学习兴趣,调动学⽣的能动精神和积极态度等。
教师要从教育教学⽬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法与⼿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计等⽅⾯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教”与“学”和谐的⽔平和层次。
2尊重⼈才成长规律。
⼈才是有时代特征的概念,⼈才的素质特征包括三⽅⾯:⼀是道德品质特征。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把我校建设成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
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
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 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建和谐校园[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深入人心,因为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
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是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推行个性化教学,实施人性化管理,建设生态化校园,推动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重要子系统,理应运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原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来为和谐社会的稳定保驾护航。
[关键词]和谐校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最激进,学术交流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大学校园自然闻风而起,掀起构建“和谐校园”的热潮。
构建“和谐校园”,符合时势,顺应时代潮流,在大学师生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是切中民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征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一个学校内部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个相互协调的状态。
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原理构建和谐校园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和谐校园具有以下内涵: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
校园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
其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就包括管理者和师生。
当管理者与广大师生在一定基础上取得一致的认同感和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时,整个校园就会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动力。
和谐校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来作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所谓的和谐校园,必须是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内动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增强组织与个人间吸引力和满足感,焕发出师生的集体荣誉感,产生强大的使命感、力量感和团队精神,增强学校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校园。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性1.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树立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部出发确立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演讲稿三篇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演讲稿同学们,老师们:实验中学成立伊始,就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创设宽松,和谐,进取,务实的工作学习环境,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发挥师生的潜能。
七年来我们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有1200多位学生获全国,省,市大奖,有220多位老师在全国,省,市获大奖,学校荣获全国,省,市各类集中荣誉120多项,并形成了三大办学特色和初高中的教学策略。
我们初中连续六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高中保持在全市本科录取第三,四位的稳中有升水平。
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要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唤起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创设诚信,文明,和谐的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促进学校各类事业的高效发展。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建立情商高于智商的意识,讲究尊重,宽容,沟通。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建立起诚信教育的理念,老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德高为重,身正为范。
学生要乐学,苦学,自觉成材报国。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完善自我约束的精神,只有自由没有纪律是自由主义,只有民主没有集中是无政府主义,大家对自己严一点,要求高一点,替别人多着想一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大局意识,我们的校园会更美好。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行为方式,活动形式等的总和,要体现真善美,要培养契而不舍,只争朝夕的校园精神,把团结,务实,求索,创新的校园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校园的每个角落。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教育合力,管理情景,才能促进全体师生的自主,全面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才能圆满完成历史赋予学校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培育出我们民族的新一代的自立,自主,自强,自尊的新的传人。
关于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的演讲稿字随着四号炉水压试验的日渐临近,项目进程也步入了高峰期,安全这一贯穿于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始终的永恒主题,显得更加尤为重要。
建设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作者:刘波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6期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载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创建和谐学校既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文化品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
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学校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
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工作、生活,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就感、安全感、归属感,形成健康向上、和谐发展、安定有序、心情舒畅的环境。
从而确立学校教育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以人为本,追求人和”的学校管理模式。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
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
学校大力提倡同心同德,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
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良性竞争,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发表题为“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
我想,大家肯定都很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文化早已印证过的真理,它源于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性向导理念,要求管理者从人性和人的本质出发,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决策。
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在实践中,我们要务实创新,关注全体学生。
既要追求教学的高效稳定,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潜力开发。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育人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我想,我们学生都是校园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将来成为社会人才的必要条件和标配。
共建和谐校园学校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组织体,关系着每一个在校学生的一切。
我想,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一个美好而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因此,共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需要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合作和努力。
共建和谐校园是以理念为基础、以制度为支撑、以行动为手段、以文化为引领的长期过程。
具体来说,共建和谐校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倡导文明礼仪道德品质是评价一个人行为标准的重要指标,校园内以及社会上都应该倡导文明礼仪、尊重他人和谦虚谨慎的行为习惯。
这可以促进校园和谐,增强学生的自我感受以及社会责任感。
2.加强团结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行动力,它不仅能够让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还能够培育我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加强团结,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进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3.弘扬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础。
在校园里,我们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校园的传统文化。
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让我们具有更加崇高的文化自信,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的和谐快速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的和谐快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我校近几年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条件彻底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职工团结和睦,凝聚力强,各项管理规范有序、扎实。
学校之所以能和谐、快速地发展,主要是始终坚持施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发扬民主,增强教师的凝聚力作为教育管理者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长远发展办学规划来指导办学。
我校始终坚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把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三风一训”转化为教职工的统一思想,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被自觉践行。
在学校管理中注重民主性和实效性,创设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管理人。
学校是大家的学校,我们在工作中通过各种活动、学习,时时帮助教师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思想。
在学校重大活动和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办事原则,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有机会评议。
所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没有失误过,原因就是不搞“一言堂”,大家都是主人,群策群力,扬长避短(举例)。
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既利于学校的管理,又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了一个共同事业,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愿望,团结到一起,励精图治,拼搏进取,也就是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教师的凝聚力。
能否产生这种凝聚力,要看校长的自身建设。
作为校长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知人善用,以德服人,以规正人,廉洁自律(举例);作为校长要与教师平等相处。
几年来,我始终坚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围着教师转,替着教师想,用真诚和友善去感染教师。
多一些沟通、理解和激励,实现关怀暖人、情感动人、事业励人的大好局面。
我永远相信这样两句话:“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马,教师偏要做人;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教师甘愿做牛马”、“大海之所以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把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举例)。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校园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在校园中,我们最期盼的就是一个和谐的环境。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够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什么是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互相尊重、尊重规则,互相信任、信守承诺,传递关爱、交流理解,和谐相处、平等共享的校园。
共建和谐校园,那么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呢?1.尊重他人。
我们要尊重老师们的教诲、父母的教导、朋友们的意见。
在校内,我们要尊重学长学姐的意见,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自由等。
对于长辈,我们要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们,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上,也要体现在行动中。
2.尊重规则。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脱离规则,做出一些违反校规的行为。
但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遵规守纪是每个人的基本责任,也是我们共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
3.互相信任、信守承诺。
信任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关键,我们要经常保持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获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在承诺方面,我们要学会遵守承诺,做到让别人信赖我们的言行。
4.传递关爱、交流理解。
在和谐校园中,我们要学会更多的关注别人、关爱别人。
与他人相处,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学习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有时候我们可能只需要给予对方一个慰藉、一个鼓励或者一些帮助。
而在学习上,我们也应当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向他人传递正能量。
一同分享所学的经验与知识,不仅会使自己受益,也会使他人受益。
5.和谐相处、平等共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建立友好关系,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度过校园生活中的高峰和低谷。
一个和谐校园,更是提倡平等共享,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分享自己的resources,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劳动成果。
我们常说:和谐的校园不是靠数学、物理、语文,而是靠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支撑。
实现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园 的一个 重要 景观 。
学生一食堂 ( 建筑面积 15 2 04 平方米,总投资 2 1 万元 ) 该工程又名明苑美食广场, 9 1 。 是一座大型的现代 化学生食堂 , 宽敞明亮 、 环境舒适。该项 目的建成改变了原学生一食堂设施陈旧、 条件简陋的面貌 , 为学生提
教学 、 科研场地紧张和用房不足 的矛盾 , 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条件 , 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 改善 了育人环境 ,稳定了学校的人才队伍 ,为学校 “ 十五”建设 目 的实现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
一
、
“ 十五”校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 ) 一 集中投入 , 加快建设 ,着力解决办学条件急需 “ 十五”期间 , 国防科工委加大 了校园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 但是 , 由于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历史欠帐太 多, 加上 “ 九五”末期高校学生大扩招 ,学校办学条件严重不足 ,直接影响了教学 、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 制 约着学 校 的进 一步 发展 。针对 学校 的实 际 , 照 轻重缓 急 的原 则 ,学 校统 筹安 排校 园建 设计 划 ,积极 争取 委领 按 导和委机关部 门的理解和支持 ,集中有限资金建设若干重点项 目,优先保证对部分急需办学条件 的改善。 1 .重点建设一批教学 、科研用房和生活配套用房 ,缓解了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矛盾。为加快建设步伐 ,
大改善了我校实验教学环境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创造 了有利条件。 机械工程实验楼 ( 建筑面积 19 1 07 平方米 , 总投资 2 l 万元 ) 主要 由车身实验室、 39 , 动力实验室等专业实 验室及机械学院办公用房组成。 该楼的建成彻底改善 了我校规模最大 、 军工学科专业最为集中的学院——机械 工程学院的教学 、科研条件 ,有力地促进 了该院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 。
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校园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以人本文化的创设为核心,以优质的校园文化为基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基本要素。
学校不仅要关心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善于构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人本文化,创设一种干群和谐互敬、教师和谐互学、师生和谐互动。
学生和谐互助的机制。
而优质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
让学生的精神风貌、品德修养乃至学业成绩得到提升。
我们要把营造和谐校园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用优质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
如何坚持心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抓实抓好。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首先,干部和谐是关键。
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首先应当是干部的和谐。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不断学习,经常交流与合理碰撞,逐渐形成思想和认识上的和谐统一。
把“细节影响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等理念作为干部工作的准则。
在班子建设上,学校干部要把握好角色定位,全面细致地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做到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实现事业同根、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目标同向、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关心,实现干部队伍的最佳和谐。
其次,干群和谐是保障。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原则,要求干部以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感化人心,少一点指责,多一份关心;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份信任;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努力使每一位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
第三,教师和谐是基础。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之间的和谐将直接决定年级组,教研组和班集体以至学生之间的和谐。
学校要给教师关系定位为:同伴互助、合作双赢、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要求教师要团结友爱、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倡导“有话公开说、”“有话好好说”、“没事不乱说”,坚决摒弃是非不分,闲话滥传的陋习。
在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上,坚持“淡化校内,强化校外;淡化个人,强化团队;淡化传统,强化创新”重视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发挥整体优势,创造团体佳绩。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者: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11期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指的是高等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不断引领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当前,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上下工夫。
主持人:李文君投稿邮箱: liwenjun163@坚持以人为本,引领高校又好又快发展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丁社会的发展,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对于我们办学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优秀人才;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建设和谐校园。
“以育人为本”,源于“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也是大学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自大学诞生以来永恒的主题。
尽管长期以来就如何培养人才有着不同的理念和众多的流派,但为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塑造精英却是大学长期追求的目标。
把“育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作实际中,就是要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机会和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要从这一目标出发,不断探索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学校资源,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人才为本”,还要突出体现在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以人为本”中实施素质教育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德明教育质量是决定教育事业能否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因素,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在教育质量观上,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
一
展 , 升 大学 办学 水平 的精 神动 力 。 提 大学 文化 精神所 蕴涵 的 是特 和管理 等 一切 事物中潜 移默化 的遵 循 的哲学法 则, 大学校 园对 是 自然 、 社会 、 人与人 关 系抽象理 念综 合反映 的具象 氛围 , 因而 也是 所 大学 独特 风格 、 风气 、 风范 的标 志性 符号 。大学 丈化 精神 的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se A d S ce y
{. I} }I I 缸金 j
21年 月上 0O 7 ( )
坚持以人 为本, 建设高校和谐校 园
刘 轩
摘 要 和谐 的 高校校 园是 和 谐社 会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 没有 和谐 的校 园, 不会 有 和谐 的社 会 。和 谐校 园建设的 核心 则是 就 人 的和谐 , 和谐 校 园建 设强 须 坚持 “ 高校 以人 为本” 协调 好 各种 关 系, 分调 动和发 挥全 体 师生 的主人 翁精 神 。 , 充
然, 有和 谐的 校园 , 不会有 和谐 的社 会 。 没 就
一
为 了学生 受到 良好 的教 育 , 以人 为 本不 是只钊‘ 教职工 , 重要 对 最 的是 以学 生 为本 。 2 确 立教 师 的主 力军地 位 。教师 是学 校教 育职 能的主 要实 . 施者, 是学 校 办学 的主要 力量 。 有 的优秀 的教 师才 能培养 出优 只
进 行调整 , 树立 和落 实科学 发展观 , 促进 社会和 人的和 谐发 展 , 促 校“ 行民主 管理 ” 教职 工不 是简 单意 义 上的受 支配者 , 实 。 他们 从 二、 建设和 谐校 园关键 是人 的和谐 和谐校 园 指的 是校 园 内的各种 要素 是一种 相互协 调 、 互依 相 关 系的 和谐 、 园学 科建 设的和谐 、 校 学校 组织 结构 的和谐 等 各个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2 当前 校 园文 化呈现 出。 的特点
2. 关 于对 待 构建 校 园文 化 的不 同 态度 1 不 少 高 校 都 积 极 构 建 和 谐 的 校 园 文 化 , 也 存 在 一 些 不和 谐 的 “ 但 杂音 ” 忽 视 者 , 有 之 : 些 高 校 对 校 园 文 化 持 “ 起 来 重 某 说 要 , 起来次要 , 起来不要” 态度; 目 做 忙 的 盲 自信 者 有 之 : 些 高 校 认 为 学 校 是 传 播 文 某 化 科 学 知 识 的 地 方 , 化 氛 围 自然 是 浓 的 ; 文 持 偏 见 者 有 之 : 些 高 校 认 为 开 展 校 园 文 某 化 活 动 是 文科 学 校 的 事 , 工 科 学 校 可 以 理 不搞 ; 俗 化 者 有 之 : 些 人 认 为 校 园文 化 庸 某 就 是 唱唱 歌 、 跳 舞 、 一 玩 、 一 乐 , 跳 玩 乐 一 无关 紧要 , 至 有 人把 校 园 文 化 概括 为 “ 生一 甚 新 个书 包 两 个 碗 , 舍 教 室 图书 馆 ; 生 一 副 宿 老 眼镜 两 本 书 ( 业 证 书 和 推 荐 书) 网吧 电游 毕 , 录 像 厅 ” 。 2. 当前 校 园文 化呈 现 多元 化趋 势 2 作 为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校 校 园 主 流 文 化 成 为 营 造 和 谐 校 园 高 最 为 重 要 的 因 素 。 园 的 主 流 文 化 是 健康 校 活泼 、 新 高 雅 、 勃 向上 的 。 是 由 于 受 清 蓬 但 当前经济成分 和经济 利益 多元化的影 响 , 以及 校 园文 化 主 体 的 价 值 取 向 、 化 修 养 、 文 知 识 结 构 、 趣 追 求 的 差 异 , 园文 化 呈 现 志 校 出非 主流 文 化 日益 盛 行 的 趋 势 , 射 面 广 , 辐 跟 信 息技 术 愈 发 紧 密 结 合 。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我校建设成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
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建和谐校园”办学理念的确立办学理念是校长针对学校实际对办学问题的看法,是办学理想的追求,其核心是培养怎样的人。
办学理念指导着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制约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它渗透着校长办学实践之中鲜明个性的教育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精神面貌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精神面貌的教职工队伍。
作为校长,必须想方设法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变为每个教师的指导思想,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的基础。
校长就是要用催人奋进的目标凝聚人心,使教职工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实现自己学校的办学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
教育是教化人、培养人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本身自然决定教育要“以人为本”。
既然是“以人为本”,我们就应该实施人文教育、实施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教育不仅是育人,教育工作更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学生还得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学习、工作。
因此,教育还必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自然成为我们的一个办学追求,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提炼建立了“以人为本,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特色理念。
二、“以人为本,建和谐校园”办学理念的实践“以人为本,建和谐校园”办学理念落实在学生层面上,就是要一切为全体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
在制定办学目标、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引导每一位教师参与其中,聆听他们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之中。
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5篇
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优化校园环境,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
本报告将对我校创建和谐校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我校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注重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我校还积极推行校园信息化管理,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了校园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各类比赛和讲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校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3.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和谐氛围我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绿化、美化。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建设园林景观、设置文化墙等方式,营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
同时,我校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学校管理仍存在不足尽管我校已经加强了学校内部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教师存在工作懈怠、缺乏责任心等问题;学校内部沟通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信息不畅、决策执行不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和谐氛围和教育教学质量。
2. 学生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部分学生存在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同时,学生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果。
3. 校园文化活动不够丰富多样尽管我校已经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活动举办,但仍然存在活动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
打造和谐校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打造和谐校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校园,一个放飞孩提梦想的地方;校园,一个蕴育我们知识的地方;校园,一个培养社会栋梁的地方。
如此具有吸引力的校园,你是否常常怀念呢?对于我来说,美好的校园生活时常在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生活在校园中,我无比的快乐。
我常对自己说生活不要太刻意,自然而然就是一种规律,我们都希望融洽的相处、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和谐,我们翘首和谐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不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历史使命。
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是一种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内核是人本思想,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它的催化下,发挥最大潜能。
和谐校园是一种人文环境。
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校园的每一寸地方,洒满灿烂的人文之光。
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
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石,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即要突出“三个和谐”:一、教师与幼儿间的和谐教师与幼儿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在园丁辛勤的耕耘下,花朵才能开得更加灿烂。
相同的,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教师,在教师的无私关爱下,幼儿才能成长地更加突飞猛进。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与幼儿的身心将康。
我们班的幼儿个个活泼开朗,做起事情来还真有模有样的,甚至有的孩子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连我都有点讲不过她,像个小大人,同样,不愉快了,脾气也不小。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的时候,由于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孩子们也不再感到陌生,胆子渐渐地大了起来,潜伏在内心的灵动慢慢地彰显了出来,调皮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人一起哄,其他的幼儿也跟着瞎起哄,纪律有点散,这时的我便会扯着嗓子让他们安静,随即教育带头的那个幼儿,谁知他不服气,跟我怄起了气来,一个下午撅着嘴坐在小椅子上,一副生气的样子,其余幼儿的表情也变得僵硬了。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制度是在 日常管理 中逐 步形成 的管理机
构和规章制度 , 体现学校特有 的管理理念 、 人文精
神和运行效度。学校建设包括学校 的教代会制度、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 质量监控考 核制度 、 学生 的行
意识 , 立足于学校实践 , 着眼于学校未来 , 积极构建
开放、 民主、 和谐 的学校文化 , 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 品位 。 ( ) 一 要树立客观务实 的办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 “
要突出人文环境 的建设 , 搭建 民主平 台 , 营造 民主、 平等、 和谐 的管理氛 围,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 策与管理 , 让教师感到 “ 的温暖 , 家” 不以行政命令 压抑教师的个性 , 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 自由的
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 给教师充分的 自主权 , 鼓励教
小竞技活动中融洽感情 , 营造和谐 的氛围。同时 , 要
正是这一教育思想的最好体现。高等学校是人才培 养、 科学研究 、 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单元 , 肩负
着培养 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的特殊使
的凝 聚力 、 感召力和生命力 。同时 , 它又要具体可
感, 具有可操作性 , 能够成为大家认同的 目 , 标 与教
师的发展追求 、 学生的发展 需求相融合 , 贯穿 于学
学校人际关 系; 构建学校与学生发展的和谐 ; 促进 学校 与社会的和谐。
关键 词 : 以人 为本 ; 和谐 ; 园 校
和谐 , 这一古老而常新 的教育话题 , 体现 了以
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管理 以和谐为追求 目标 ,
于它 的 “ 传统 ” 。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
基础之上 的微观思考 , 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人 格 、尊 重 教 师 的 劳 动 成 果 , 以 亲 情 换 友 情 . 以 真 心 换
真 情 。教 师 为 社 会 、为 学 校 、 为 学 生 服 务 的 同 时 ,也 有
各 种 物 质 的 、 精 神 的 、 心 理 的 、 家 庭 的 、社 会 的 需 要 。 这 些 都 是 人 之 常 情 。 所 以 ,作 为 学 校 和 领 导 就 要 深 入 了 解 他 们 的 需 求 ,在 力 所 能 及 的 范 围 内 尽 量 予 以 满 足 。 当
造 乐业 的 空 间 、发 展 的 空 间 、创 新 的 空 间 。 二 是 要 科 学 、合 理 、公 平 、 公 正 地 评 价 教 师 。 对 教 师 的 评 价 既 关 系 到 教 师 的 切 身 利 益 .又 关 系 到 群 体 的 和
理 解 、信 任 每 一 个 学 生 .根 据 其 不 同 特 点 和 差 异 ,让 他 们 获 得 平 等 、 和 谐 、 自 主 、充 分 的 发 展 ,从 而 为 他 们 的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e a r c h > > 1 6 6 I 素 质 大讲 堂
坚 持 人 为
◇湖北 省 荆 门市 东宝 区仙 居 中学
◇湖北 省 荆 门市 东宝 区教 育 局
创建和谐市 交 园
张 正 彪
张 先 元
◇湖北 省 荆 门 市 东宝 区仙 居 中学
“
一
实 践 证 明 , 和 谐 校 园 的 创 建 与 发 展 。教 师 是 关 键 。 我 们 要 千 方 百 计 调 动 教 师 的 积 极 性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个 关 心 。两 个 尊 重 ” 即 关 心 教 师 的 疾 苦 , 尊 重 教 师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都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学校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文明、友爱、博学、和谐的文化乐园。
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和谐校园是人本的和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因而科学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学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师生互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精神氛围。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严中有爱,严而有度。
其次,要关爱“两有生”,关注弱势群体,待他们如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慈母般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再次,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
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告诫学生合作走向双赢,甚至多赢的道理,使学生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之中。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和谐校园是自然与人文气息的和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学校的方方面面无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影响学生,乃至一生。
因此,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自然校园,意义十分深远。
人文化是学校的隐性课程。
校园的人文底蕴、生态环境,对塑造学生心灵,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辟文化长廊、文化墙、悬挂伟人名人画像、伟人名人语录,建立报刊阅览橱窗,创办校报校刊;在班级,同学自办手抄小报、剪贴报,优秀书画、手工制作展览、美文欣赏、校园生活掠影等,让学校充满人文气息。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诗歌朗诵、书法、绘画展等,把校园文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机会与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让学校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其次,净化、绿化、美化、亮
化校园,栽草坪,植友谊树,修缮花坛,休闲广场,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面面墙壁会说话,花草树木都育人”。
三、和谐校园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曾经报道了某中学几名初中学生,课余时间悄悄到池塘去游泳,一名学生溺水身亡的事,引发不小争议。
不管责任在谁,留给我们的只能是遗憾和理性的思考。
究竟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什么?至少有这么几点:第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目前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多,单纯、幼稚、任性、自我保护意识差,分辨是非、抵挡诱惑能力差等弱点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协调一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后勤保障”,是学校教育的“第二战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成长方向。
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习惯入手,如按时上下课,准时到校,不说谎话、有事请假等方面教育,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出现“家宠、校‘乖’”“5+2=0”等不良倾向。
第三,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
中小学生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性格脆弱,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少有疏忽都可能出现差错,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为此,社会各职能部门、社区、街道、村委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清理整顿不健康网吧和娱乐场所等,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担当起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责任,为学校、家庭教育提供文明、宽松、健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