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壁画胡人乐舞图像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壁画胡人乐舞图像概述

作者:杨天月亮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9期

陕西西安地区是唐代京城长安的所在地,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解放以来,在这里出土的大批石刻、壁画、陶俑、三彩、金银器皿上有不少唐代乐舞的形象。来自西域地区的音乐,源源不断地输入唐代社会,对唐朝宫廷音乐、王公士大夫和社会风尚产生深刻影响。它与传统的“雅乐”、“古乐”相融合,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胡乐与汉乐水乳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唐代音乐文化。

一、胡人乐舞的概念界定

(一)“胡乐”的定义

所谓“胡乐”,指的是西域地区的音乐,包括乐曲、歌舞等。胡乐很早传入中国,南北朝时已十分流行。入唐后,更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成为一时风尚。唐代宫廷音乐分为雅乐、清乐、燕(宴)乐三种。三乐之分诚如沈括《梦溪笔谈》所说:“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奏乐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由于历史上某些复杂原因的影响,以及因当时的社会意识所局限,中原地区的外国人和西部、北部诸少数民族称为“胡人”或“西城杂胡”,于是乎,但凡由“胡人”用“胡语”演唱的歌曲,也就一律不分国籍和民族,亦不分哺吾言的系属和族属,均被统称为“胡乐”了。

(二)“胡舞”的定义

西域舞蹈在中原文化艺术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唐代舞蹈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胡汉融合,达到全盛时期。唐代舞蹈分软舞和健舞两类。软舞是由民间乐舞改编而成,多用于宴享,姿态柔婉,其舞步轻盈,音乐伴奏舒缓平和,表演时感情比较细腻,此类舞蹈广泛流传于中原民间,多为汉族传统风格,也有吸收西域或其它外来舞蹈。健舞原为民间舞蹈,后经教坊整理,其舞步壮健,伴奏多用繁弦急管,气氛热烈、节奏明快,如《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唐代“三大乐舞”。这些西域诸国传入唐代的健舞,多带有西域游牧民族豪放、健朗的性格特征,它所展现的艺术风格,与唐代开放、向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二、胡人乐舞在唐代壁画上的体现

在关中的100多座壁画墓中有22座墓有关于乐舞的壁画,占到了五分之一。例如:李寿墓、执失奉节墓、韦贵妃墓、李爽墓、李勃墓、燕妃墓田、陕棉十厂墓等墓中都有关于乐舞场面的壁画。这些壁画墓在年代土分别属于初、盛、中、晚唐的各个时期。它们虽然只是反映了唐代音乐舞蹈的一些特定场面,但却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的不可缺少的图像资料。

(一)燕妃墓《乐舞图》

燕妃墓后室东壁北侧绘二舞女相对而舞,头梳大鬟髻,戴花冠,身穿红色广袖衫,婆娑起舞,东壁南侧绘三个伎乐和一个旁观的宫女。伎乐均头梳大鬟髻,戴花冠,一人弹琵琶,一人吹洞箫,一人操箜篌。这种舞蹈形式与史书、唐诗中描述的双人柘枝舞极为相似。

柘枝舞是民间乐舞的一种,出自西域石国。《乐府诗集》记载:“健舞曲有《柘枝》,软舞曲有《屈柘》。”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於二连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唐代,许多文人士绅喜爱歌舞,经常在宴请宾客时邀请伎人随宴舞蹈,文人雅士们便饮宴赋诗作画,由此乐、舞、服饰等都被记录在他们的诗情画意之中。因此唐代关于柘枝舞的记载多见于诗词歌赋中,如刘禹锡《和乐天柘枝》、诗:“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

(二)陕棉十厂唐墓《乐舞图》

1966年在西安陕棉十厂的唐墓的墓室东壁也发现了一幅《乐舞图》,这幅壁画画面稍有残缺。画面由八位身穿圆领衫袍的男子组成。左侧原有三人,其中一人上身已脱落,前面坐的一人头戴黑色蹼头,脚穿黑色靴子,神情专注的弹奏着竖笔簇,后面一位站立着的童子梳双垂髻,嘴巴微微开启,好像是随着曲子吟唱。右边是四人。前面两人都头戴黑色蹼头,一人右手持拨子弹奏四弦琵琶,一人吹奏革菜,后排一戴黑色蹼头的男子拢袖而立,似乎等着唱和。另位是头梳双垂髻的童子,两手击拔。中间是位舞者,他也头戴黑蟆头,身穿长袖袍衫,腰里系着腰带,脚穿高锄黑靴,右臂上屈,左臂下垂,袖长及膝内起舞。

(三)苏思勖墓《乐舞图》

1952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东郊发掘的唐苏思助墓室东壁上,发现了幅内容完整,形象生动的乐舞壁画。在画面中央黄绿色相间精美的“舞筵”上,有一个浓眉、深目、高鼻、满脸胡须的胡人,他头戴尖顶胡帽,身穿圓领长袖衫,腰系黑带,脚穿黄色的软锦靴,右手揽袖义腰,左臂高举挥袖,吸腿腾踏,旋转起舞。舞者西侧为乐队,右有5人,前排3人跪坐,1人吹革菜,1人弹七弦琴,1人弹竖笙模。后排2人站立,1人吹排箫,1人右手平举,似歌者;左面有6人,前排3凡跪坐,分别持琵琶、笙和铜钱。后排立3人,1人吹横笛,1人击拍板,另1人左手向前,似歌者。幅乐舞图中的舞蹈就是盛唐时非常流行的“胡腾舞”,可以肯定的是苏思勖墓的《乐舞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中外乐舞互相交融的情况。

胡腾舞是中亚的石国流行的一种舞蹈。主要由男子表演,速度快、动作激烈,属于健舞。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是唐代的代表性舞蹈之一,深受全社会喜爱。对此,唐代诗歌中多有表述,如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李端《胡腾儿》中我们可以得知,“胡腾舞”伎人演出时,头戴尖顶帽,身穿窄袖衣,这是典型的胡人服装;乐器有来自西域的横笛、琵琶等。另外,在西安多出发掘的唐墓中都有“胡旋舞”的乐舞图像出现,如唐李勣墓、中亚安国人安伽墓等。

三、唐代胡汉文化的交流盛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错杂居,中国进入了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以西域诸国为主的外族乐舞大量涌入中原,它们与汉族乐舞相交汇,形成了许多新颖的音乐风格,并最终融入中国乐舞的河流之中。至隋唐时期,中国乐舞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期。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不但高度发达而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与之相呼应的是,唐代的乐舞思想、乐舞体裁、乐舞形式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态势。

西域乐舞的大量传入,使因魏晋之乱而散失残缺的中原音乐舞蹈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并成为丰富灿烂的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融合与中外交流在唐代出现高潮,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所造成的强烈自信心,使唐人具有前所未有的宏大气魄和充分的吸收消化能力。大量史料表明,乐舞不只是这一大融合、大交流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其中的先行者,推动和促进了其他方面的交流、融合,共同创造出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

参考文献

[1] 李国珍.唐代中外乐舞交织图——苏思勖墓的乐舞壁画[M]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2] 周伟洲.西安地区部分出土文物中所见的唐代乐舞形象[J].文物,1978

[3]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279.

[4] 许序雅.胡乐胡音竞纷泊—胡乐对唐代社会影响述论[J].西域研究,2004,(1).

[5] 贾嫚.唐代长安乐舞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杨天月亮(1993-),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研究生在读,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