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结构.
地下建筑结构(沉管)第五讲
主要内容
第五讲:沉管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
1 沉管法简介 2 沉管隧道的特点 3 沉管隧道的类型 4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 5 沉管隧道管段制作 6 沉管隧道水底浚挖 7 沉管沉设及水下连接
1 沉管法简介
什么是沉管法?
修建水底隧道的方法之一(盾构法、矿山法、气 压沉箱法、围堰明挖法) 由若干个预制的管段(节)组成,管段依次浮运 到施工水面现场,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在预先挖好 的地槽(基槽)内,连接后成为水底隧道。其施工 方法为“沉管法”
3 沉管隧道的类型
按断面形状:
圆形 矩形等
按建筑材料:
钢壳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按管段的制作方式:
船台型 干圬型
3 沉管隧道的类型
船台型 1)造船厂船台上预制钢壳 2)滑行下水,水上悬浮状态灌注混凝土 3)横断面一般为圆形、八角形、花篮形 优点: 1)圆形,弯矩较小;水深大时,较经济 2)管段底宽小,基础容易处理 3)钢外壳既是外模,又是防水层,同时保护内侧混凝土 4)工期短,特别是需要的管段较多时 缺点: 1)断面空间不能充分利用;车道数少 2)隧道深度增加,基槽土方量增加 3)耗钢量大,造价高,焊接质量无法保证,没完没了的堵漏 4)钢壳防锈问题、防水问题。
7 沉管沉设及水下连接
沉设方法
SEP吊沉法
SEP:水上作业平台 用于外海沉设沉管,或内 河流速较大时采用 缺点:设备费高
7 沉管沉设及水下连接
沉设方法
船扛沉法(常用)
利用船组扛起沉管,完成沉设 “四驳抗沉法”
7 沉管沉设及水下连接
沉设方法
船组抗沉法(常用)
“双驳抗沉法” 船体尺寸大,整体稳定性 好,管段的定位索可取消 ,操作方便,设备费大, 一般用于: 1)工程规模大,需沉设 管段较多 2)计划附近连续建造多 条沉管隧道 3)方驳工程结束后可移 作他用
9、沉井结构与沉管结构
9、沉井结构与沉管结构 、
9.1、沉井的类型和构造 、
三)沉井的构造 1)井壁 ) 井壁的纵断面形状有上下等厚的直墙形井壁( 所示)、 井壁的纵断面形状有上下等厚的直墙形井壁(如图8-5a所示)、阶梯形井壁两 所示)、阶梯形井壁两 当土质松软、摩擦力不大,下沉深度不深时可采用直墙形。 种。当土质松软、摩擦力不大,下沉深度不深时可采用直墙形。其优点是周围土层 能较好地约束井壁,易于控制垂直下沉。按长井壁亦简单, 模板能多次使用。 能较好地约束井壁,易于控制垂直下沉。按长井壁亦简单, 模板能多次使用。此 沉井下沉时,周围土的扰动影响范围小,可以减少对四周建筑物的影响, 外, 沉井下沉时,周围土的扰动影响范围小,可以减少对四周建筑物的影响,故 特别适用于市区较密集的建筑群中间。当土质松软,下沉深度较深时, 特别适用于市区较密集的建筑群中间。当土质松软,下沉深度较深时,考虑到水土 压力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大,使井壁在不同高程受力的差异较大,故往往将井壁外侧 压力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大,使井壁在不同高程受力的差异较大, 仍做成直线形,内侧做成阶梯形( ),以减小沉井的截面尺寸 仍做成直线形,内侧做成阶梯形(如图8-5c),以减小沉井的截面尺寸,节省材料。 ),以减小沉井的截面尺寸,节省材料。 当土层密实,且下沉深度很大时, 当土层密实,且下沉深度很大时,为了减少井壁间的摩擦力而不使沉井过分加 大自重,常在外壁做成一个(或几个)台阶的阶梯形井壁。 大自重,常在外壁做成一个(或几个)台阶的阶梯形井壁。台阶设在每节沉井按缝 宽度△一般为10~20cm。最下面一级阶梯宜设于 1=(1/4~1/3)H高度处(见 高度处( 处,宽度△一般为 。最下面一级阶梯宜设于h ( ) 高度处 ),或 过小不能起导向作用,容易使沉井发生倾斜。 图8-5b),或h1=1.2~2.2m处。h1过小不能起导向作用,容易使沉井发生倾斜。施 ), 处 工时一般在阶梯面所形成的槽孔中灌填黄沙或护壁泥浆以减少摩擦力并防止土体破 坏过大。 坏过大。
沉管结构
1)先铺法
先铺法实际上是利用刮铺机将铺垫材料 (砂或石)设置成平整的垫层。
1-方环形浮箱;2-砂石喂料管;3-刮板;4-砂石垫层(0.6-0.9m); 5-锚块;6-沟槽底面;7-钢轨;8-移形钢梁
沉 管 基 础
2)后填法
在后填法中,安设水底临时支座, 临时支座大多数为道渣堆上设置钢 筋混凝土支承板,也可以采用短桩 简易墩。
刚性接头系于水下连接(不论采用何法)完毕后,于相 邻两节管段端面之间,沿隧道外壁(二侧与顶、底板) 以一圈钢筋混凝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永久性接头。
刚度较大,但沉降不匀易开裂渗漏。
管段接头
“先柔后刚”
管段接头
9.5.2柔性接头
主要是利用水力压接时所用的胶垫,吸收 变温伸缩与地基不均匀沉降所致角变,以 消除或减小管段所受变温或沉降应力。
沉 管 结 构概 述
过程
沉管法亦曾称作预制管段沉放法; 先在隧址以外的预制场制作隧道管段,两端用临时 封墙密封,制成以后用拖轮拖运到隧址指定位置上。 预先在设计位置处,挖好水底沟槽。待管段定位就 绪后,往管段中注水加载,使之下沉,然后将沉设 完毕的管段在水下连接起来,覆土回填,完成隧道, 此之谓“沉管隧道”。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9.4.2水下连接
早期采用灌筑水下混凝土施工法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加拿大的台司隧道采 用水力压接法。 用水力压接法进行水下连接的主要工序是: 对位——拉合——压接——拆除端封墙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管段接头
9.5 管段接头
管段接头的构造,主要有刚性接头和柔性 接头两种。 9.5.1刚性接头
沉管结构预制全过程温度和应力仿真分析
Absr c S at d wi h r c s o sr ci n prc s f a s g n f i tat tre t t e p e a tc n t to o e s o e me t o mme s d t n l e h u re u ne ,tmpe au e a d rtr n
LUO o , Ya LI Xin ' U a W ANG h ng i n S e na
( .D pr n o G o encl nier g T n jU i rt,Sag a 20 9 , hn ; 1 eat t f et hia E g e n , o g nv sy hnh i 0 0 2 C ia me e n i i ei 2 e aoa r o et h i l n n eg u dE gne n f nsyo E ua o ,o  ̄ n esy .K yL brt y f o c n a adU d r o n nier go i r f dct nT n i i r t, o G e c r i Mi t i U v i
关键 词 沉 管结构 ,温度应 力 , 真 分析 ,大体积 混凝 土 仿
A m p r t r n t e s S m u a i n o m m e s d Tu n l Te e a u e a d S r s i l to fI r e n e
d r n e a tn u i g Pr c si g
K e w o ds i me s d t nn l e p r t r n te s,smu ai n,ma sc n r t y r m re u e ,tm e au e a d sr s i lto s o c e e
其 中包 括 了管 段 制 作 过 程 。朱 家 祥 。 细介 绍 详
沉管结构设计
目录工程资料 (2)1工程概况 (2)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2.1地形地貌 (2)2.2地层构成 (2)2.3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设计内容 (5)1. 干坞开挖设计 (5)2管段结构的外轮廓尺寸设计 (5)2.1设计依据 (5)2.2设计内容 (5)3沉管的埋置深度及荷载计算 (7)3.1沉管埋置深度 (7)3.2沉管的荷载计算 (7)4结构内力计算 (9)4.1计算模型的简化 (9)5配筋的计算与布置 (12)5.1设计依据 (12)5.2侧板配筋计算 (13)5.3顶板配筋计算 (14)5.4底板配筋计算 (14)5.5纵筋的配置 (15)6变形缝与管段接头设计 (15)6.1变形缝设计 (15)6.2接头设计 (16)参考文献 (17)工程资料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公路过河隧道沉管结构设计工程地点:某东西走向河流沿岸本工程场地位于某东西走向河流沿岸,河宽300m左右。
本地属亚热带带气候,河流常年水深在10m左右,河道常年通行船舶。
拟建工程位于市区周边,规划道路横穿河流,考虑到今后开发的需要,桥梁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且对于城市建筑造成不利影响,拟采用河底隧道。
由于盾构隧道工程量较大且施工难度较大,采用沉管隧道的形式。
本工程场地位于市区苏家坨镇三星庄北,东西两侧均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拟建的隧道工程河流南侧拥有大片未占用土地,可用于沉管结构管段浇筑时开挖干坞。
南北两侧河岸最高点距水面约2m左右,位置较好。
拟建隧道垂直穿越河流,两岸经引道引入地下。
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1地形地貌场地现状地形较平坦开阔,河岸两侧200m以内地表均为天然河岸土,无人工堆积及建筑垃圾。
由于杂草及河水冲积,有机质成分较多,地面高程约为23.69~25.65m。
2.2地层构成根据地层钻探结果,拟建场地30.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构成。
现根据现场钻探情况将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新近沉积层:①淤泥质粘土:暗褐、灰褐、灰色,很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和云母,可见少量螺壳、姜石及有机质,属高压缩性土。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1.1 穿越水体的管道施工方法,应根据水下管道长度和管径、水体深度、水体流速、水底土质、航运要求、管道使用年限、潮汐和风浪情况等因素确定。
7.1.2 施工前应结合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水文气象资料和设计施工图纸,进行现场调查研究,掌握工程沿线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情况和资料,以及沿线地下和地上管线、建(构)筑物、障碍物及其他设施的详细资料。
7.1.3 施工场地布置、土石方堆弃及成槽排出的土石方等,不得影响航运、航道及水利灌溉。
施工中,对危及的堤岸、管线和建筑物应采取保护措施。
7.1.4 沉管和桥管施工方案应征求相关河道管理等部门的意见。
施工船舶、水上设备的停靠、锚泊、作业及管道施工时,应符合航政、航道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并有专人指挥。
7.1.5 施工前应对施工范围内及河道地形进行校测,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系统,并可根据需要设置水上、水下控制桩。
设置在河道两岸的管道中线控制桩及临时水准点,每侧不应少于2个,且应设在稳固地段和便于观测的位置,并采取保护措施。
7.1.6 管段吊运时,其吊点、牵引点位置宜设置管段保护装置,起吊缆绳不宜直接捆绑在管壁上。
7.1.7 管节进行陆上组对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作业环境和组对拼装场地应满足接口连接和防腐层施工要求:2 浮运法沉管施工,应选择溜放下管方便的场地;底拖法沉管施工,组对拼装管段的轴线宜与发送时的管段轴线一致;3 管节组对拼装时应校核沉管及桥管的长度:分段沉放水下连接的沉管,其每段长度应保证水下接口的纵向间隙符合设计和安装连接要求;分段吊装拼接的桥管。
具每段接口拼接位晋应符合设计和吊装要求;4 钢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组对拼装的接口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且钢管接口的焊接方法和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5 钢管内、外防腐层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6 沉管施工时,管节组对拼装完成后,应对管道(段)进行预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节接口的防腐处理和沉管铺设;7 组对拼装后管道(段)预水压试验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无要求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2倍,且不得小于1.0MPa,试验压力达到规定值后保持恒压10min,不得有降压和渗水现象。
沉管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105页
9.2.3 沉管结构荷载
❖结构自重 ❖水压力(主要) ❖高、低潮位;若干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位等 ❖土压力(主要) ❖浮力 ❖施工荷载:定位塔、封端墙、出入筒、压载水柜、
索具浮箱等重量;吊索拉力、支座反力等 ❖波浪力 (一般不大):波长等于管段全长,波高
件等。
Undergrou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Chapter 13
9.2.2 沉管的浮力设计
1.干弦的计算 ❖管段浮运时,露出水面的高度,称为干舷。 ❖作用:产生反倾力矩保持管段稳定。 ❖尺寸:矩形断面干舷10-15 cm(不宜太
小或太大)圆形40~50 cm。 ❖个别情况用浮筒助浮。
计算; ❖超静定结构: 弯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杆系
有限元)、连续体有限元。
Undergrou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Chapter 13
2. 纵向内力分析 ❖施工阶段的沉管纵向受力分析,主要是计
算浮运、沉设时施工荷载(定位塔、端封 墙等)所引起的内力。 ❖使用阶段的纵向受力分析,一般按弹性地 基梁理论进行计算。 ❖沉管隧道纵断面设计需要考虑温度荷载和 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其他各种荷载,根据 隧道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组合。
管段的制作
❖ 沉管隧道有圆形和矩形两类,其设计、施工及所 用材料有所不同。
❖ (1)圆形沉管隧道:这类沉管内边均为圆形、外 边则为圆形、八角形或花篮形,多半用钢壳作为 防水层;
❖ (2)矩形沉管隧道:在每个断面内可以同时容纳 2-8个车道,矩形断面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圆形沉管、矩形沉管
广州市第二条过江沉管隧道仑头—生物岛 隧道,首段55米长的沉管箱体成型
第11章 沉管结构
11.4 变形缝与管段接头设计
变形缝的布置与构造
两侧浇筑的混凝土,龄期、 弹性模量、剩余收缩率均 不相同,后浇筑的混凝土 不能自由收缩,而受到偏 心受拉内力的作用,常产 生收缩裂缝。
常见的收缩裂缝
பைடு நூலகம் 有效措施是设置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的变形缝,把每 节管段分剖成若干节段。节段长度一般为15~20m 变形缝的构造满足三个要求:
钢壳与防水钢板
钢壳的缺点: a. 耗钢量大; b. 焊接质量不保证; c. 防锈问题仍未切实解决; d. 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不良。
钢壳防水昂贵而不可靠,逐渐改用钢板防水。
防水钢板的构造
卷材防水与涂料防水
卷材防水层是用胶料把多层沥青类卷材或合 成橡胶卷材胶合成的粘贴式防水层。 卷材粘贴完毕后,需在外边加保护层。 因为延伸率还不够,涂料在管段防水上尚未 普遍推广 涂料防水施工工艺较繁,抗拉伸能力较差。
附加 荷载
偶然 荷载
6 7 8 9
作用在管段结构上的水压力是主要荷载。 沉降摩擦力是在覆土回填后,沟槽底部受荷不均, 沉降也不均的情况下发生的。
地基反力分布规律 a. 反力按直线分布; b. 反力强度与各点地基沉降量成正比; c. 假定地基为半无限弹性体,按弹性理论计算反力。 管段计算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荷载组合,一般有以 下几种: a. 基本荷载 b. 基本荷载+附加荷载 c. 基本荷载+偶然荷载
GINA止水带接头构造图
水下连接方法
水下混凝土连接法和水力压接法。 常用的是水力压接法, 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质量可靠、 工料费省。
水下压接示意图
11.5 沉管基础设计
地质条件与沉管基础
在水底沉管隧道中,因作用在沟槽底面的荷载,在设置沉 管后非但未增加,反而减小了。
第九讲 沉管结构
第九讲沉管结构一、概述1.桥梁与沉管公路或城市道路、地铁等遇到江河湖海、港湾时,渡越的办法很多,常见的有轮渡、桥梁、水底隧道等。
这些渡越方案各有其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需要根据交通需要及工程水文、气候、地质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
桥梁的主要优点是单位长度造价低,一定程度上还能为城市景观增色。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如果河道浅,则选择桥梁;如果河道深,则宜选择水底隧道。
其实,桥梁跨度、桥下净空高度、引桥长度都受到水文地质条件和航道要求的制约。
若水道通航孔的通行能力为10~20万t以上,就需要50~60m以上的桥下垂直净空,较大的净空要求必然导致引桥长度的大幅增加,这样的“高桥”,不但总造价常超过一般概念中认为比较贵的水底隧道,而且这么长的引桥、引道在市区内通过,其干扰和影响也不易妥善解决。
另外桥梁的运营条件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以水底隧道作为“高桥”的一种代替,一般是比较经济、合理的,且其运营可以是全天候的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建造作业一般不受地面土地动迁等较大外部制约而能比较有把握的确定工程的开工预期。
2. 水底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构筑围堰,明挖施工最为简单,但是较常用的还是盾构法和沉管法。
沉管法的主要优点是:(1)隧道可紧贴河床最低点设置,隧道较短;(2)隧道主体结构在干坞中工厂化预制,因而可保持良好的制作质量和水密性;(3)对地基的适应性强;(4)接头数量少,只有管节之间的连接接头,由于采用了GINA和OMEGA 止水带两道防水屏障,隧道的防水性能好。
沉管的主要缺点有:(1)需要一个站用较大场地的干坞,这在市区内有时很难实施,需在远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建造干坞;(2)基槽开挖数量较大且需进行清淤,对航运和市区环境的影响较大。
另外,河(海)床地形地貌复杂的情况下,会大幅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3)管节浮运、沉放作业需考虑水文、气象条件等的影响,有时需短期局部封航。
另外,水体流速会影响管段沉放的准确度,超过一定的流速可能导致沉管无法施工。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
城镇排水质检3·36
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工长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主要工程数量
验收规范及图号
GB 50268-2008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管节、防腐层等工程材料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各项性能检验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第7.4.2-1条
2
陆上组对拼装管道(段)的接口连接和钢管防腐层(包括焊口补口)的质量经验收合格;钢管接口焊接、聚乙烯管、接口熔焊检验符合设计要求,管道预水压试验合格
第7.4.2-2条
3
管道(段)下沉均匀、平稳,无轴向扭曲、环向变形和明显轴向突弯等现象;水上、水下的接口连接质量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第7.4.2-3条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各点的实测
偏差值或实测值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率(%)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4
陈放前管道(段)及防腐层无损伤,无变形
第7.4.2-4条
5
对于分段陈放管道,其水上、水下的接口防腐质量检验合格
第7.4.2-5条
6
陈放后管底与沟底接触均匀和紧密
第7.4.2-6条
沉管下沉铺设的允许偏差如下:
允
许
偏
差mm
管道
高程
压力
无压
管道
0,-100
管道水平
轴线位置
50
沉管结构
内容提要 1. 沉管法施工原理、方法及特点 2. 沉管结构类型、管段浮力设计 3. 管段防水 4. 管段沉放与水下连接 5. 沉管基础处理
12.1 概述
世界上由于海峡存在,陆地被分割,在不同条件下形 成两个区域,并造成交通障碍及文化差异。
连接海峡两岸主要有三种方式:轮渡、修建桥梁和修 建隧道。
世界最长沉管隧道(18.1km)-费马恩接线隧道方案
12.2 沉管结构设计
沉管隧道的横断面结构
水下沉管隧道的整体结构是由管段基槽、基础、管段、 覆盖层等组成,整体坐落于河(海)水底。
覆盖层
管段
基槽 基础
12.2.1 沉管结构类型 沉管隧道的管段断面结构形式按制作材料分,主要有
基槽的水底浚挖施工
水底浚挖所需费用不多,一般只占工程总造价的5%~8%, 但它是沉管隧道施工的一个很重要的工程项目,常用挖槽 设备有:
漂浮式挖槽机:只能在浅水和基槽深度不大时使用。 自行调高的走行式挖槽机:限制水深在70m以内的条件下
使用,不易受风浪影响。 全沉型挖槽机:可在海底走行或在轨道上移动,施工精确,
100多年来,大多数的水底隧道都用盾构法施工,但 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沉管法的两项关键技术—水 力压接法和基础处理相继突破,使之施工方便、防水 可靠、造价便宜等优点更加突出,呈现取代之势。
沉管法概念
按照隧道的设计形状和尺寸,先在隧址以外的干坞中 或船台上预制隧道管段,并在两端用临时隔墙封闭,然 后舾装好拖运、定位、沉放等设备,将其拖运至隧址位 置,沉放到江河中预先浚挖好的沟槽中,并连接起来, 最后充填基础和回填砂石将管段埋入原河床中。用这种 方法修建的隧道又称水下隧道或沉管隧道。
工
理盖修
沉管结构解析
13.2 沉管结构设计
13.2.3 作用在沉管结构上的荷载
作用在沉管上的荷载有:结构自重、水压力、土压力、 浮力、施工荷载、波浪压力、水流压力、沉降摩擦力、 车辆活荷载、沉船荷载,以及地基反力、温度应力、不 均匀沉降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地震等作用。
作用在沉管上的水压力是主要荷载。分别计算高、低潮 位和特大洪水位的水压力。
沉降摩擦力则是由于回填后,沉管沉降和沉管侧土体沉 降并不同步,管侧土体大于沉管,因此在沉管侧壁外承 受向下摩擦力。为了降低摩擦系数, 常在侧壁外喷涂软 沥青,以减少摩擦。
13.2 沉管结构设计
13.2.2 沉管的浮力设计
2)抗浮安全系数
抗浮安全系数K=管段总重/管段排水重(浮力) 在管段沉设施工阶段,应采用1.05~1.1的抗浮安全系数。 在覆土完毕后的使用阶段,抗浮安全系数应采用1.2~1.5。 设计时需要按照最小混凝土容重、最小混凝土体积和最大
河水的比重来计算抗浮安全系数。
地下结构工程
沉管结构
13.1 概述 13.2 沉管结构设计 13.3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13.4 沉管隧道道的施工方法:围堤明挖法、矿山法、气压沉箱法、盾 构法以及沉管法。
二十世纪50年代解决了两项关键技术——水力压接法和基础处 理,沉管法已经成为水底隧道最主要的施工方法
13.1 概述
13.1.2 沉管隧道的分类
3)按管段制作方法:分为船台型和干坞型。 干坞型:在临时干坞中制作钢筋混凝土管段,制成后往坞内
灌水使之浮起并拖运至隧址沉放。主要制作矩形钢筋混凝土 沉管。 优点: 不占船厂设备,不影响造船生产;断面利用率高,车道数多, 4-8车道;隧道埋深减小,全长缩短,土方量小;节约钢材, 降低造价。 缺点: 必须建造临时干坞;混凝土工艺要求高(干舷、抗浮安全系 数);普通混凝土难以防水,需考虑防水措施。
简述围筑海塘的方法
简述围筑海塘的方法
围筑海塘是一种保护海岸线并防止海洋侵蚀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围筑海塘的方法:
1. 石堤:使用大型岩石或混凝土块堆砌成的海堤,能够有效抵御海浪和海水冲击。
石堤具有稳定性和耐久性,并能提供一定的滨海防护。
2. 沙堤:通过堆积沙丘形成的海堤,可以阻挡海浪和海水侵蚀。
沙堤在自然环境下的形成速度较慢,但可以通过人工补充沙土来加速形成和维护。
3. 沉箱结构:通过将大型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沉箱沉入海床,形成固定的堤坝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深水区域,可以提供强大的防护能力。
4. 塑料护岸:利用专用的塑料护岸板材围绕海岸线建立防护屏障。
这些板材可以有效防止波浪侵蚀,并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5. 沉管结构:通过沉管的方式形成固定的隔离结构,通常用于航道
的围护和保护。
沉管可以采用钢管或混凝土管材。
6. 排灌沟渠:在沿海地区建立排灌沟渠系统,通过排除内陆水源,降低海滩的水位,减少沿海地区的涌浪和侵蚀。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围筑海塘的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将取决于地理条件、使用要求和预算等因素。
在实施围筑海塘项目时,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计划,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地下建筑结构-第九讲- 沉管结构
石料覆盖层
服务通道
射风机
逃生通道
电缆沟
卓戈登沉管隧道工程技术特点:
代表了欧洲混凝土沉管隧道的最新进展,是目前世 界最长的用于交通的混凝土沉管隧道; 在陆地上工厂条件下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沉管节段 单元;
采用无裂缝混凝土防水,通过全断面无施工缝连续 浇注实现无裂缝混凝土。
首次采用砂砾基床作为如此大尺寸的混凝土沉管单 元的基础;
我国修建沉管隧道起步较晚,已建成有广州珠江隧道、宁波
甬江隧道、上海黄埔江隧道、香港维多利亚港2座海底沉管 隧道等
日本还修建了复合断面的沉管隧道
混凝土沉管—欧洲
沉管法修建工序
开挖基槽 预制管段
沉管拖运
沉管沉放
沉管联结
沉管填埋
隧道内部工程
沉管法修建工序
1.1 开挖江底/海底沉槽
Dredging 挖槽
计算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容重误差、河水容重可 能的变化等。 2、抗浮计算 施工阶段: K=1.05-1.1,要针对覆土前的情况来 计算,即土未覆,索具、定位塔等已拿走。
使用阶段:K=1.2-1.5,此时考虑侧摩阻力,用最 大水容重、最小混凝土容重计算。如压载混凝土 密实度差,一般按2.25t/m3计算。
受潜水作业限制,极限深度在水面以下70m;
底部不应软弱和不稳定到不能断续开挖基槽。 工地必须合理地避免被流动的淤泥迅速地淤积,淤泥能改 变基槽中水的密度并在沉放管段时影响浮力的平衡。
沉管法的发展方向:
目前沉管隧道的设计施工正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为适 应城市交通发展,隧道的车道数已由最初的双车道发展 到目前城市隧道通用的六车道,甚至八车道
沉船荷载:大小与船型、装载、沉没方式、覆土厚 度、河底情况等有关。一般取 5-13t/m 。目前认为 可不考虑,因几率很小。
9沉井结构与沉管结构
9沉井结构与沉管结构沉井结构和沉管结构是两种常见的深水建筑结构形式,它们在油气勘探、桥梁建设、海上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沉井结构和沉管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沉井结构沉井结构是指将施工完成的钢筒沿垂直方向下沉至水下,并与海底或河底形成一种稳定的基础形式。
沉井结构通常由一个钢筒或多个钢筒组成,通过水下安装机械设备和管线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沉井结构的特点:1.适用范围广:沉井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深水条件下,包括平缓的海底或陡峭的河底。
2.抗风浪能力强:沉井结构由于其自重大,可以提供较强的抗风浪能力,适合于暴露在海上的工程。
3.维护便利:沉井结构相对于其他水下结构来说,更容易进行检修和维护,对于设备的更换和维护工作来说,更加方便。
4.抗底层气侵蚀:沉井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气流控制系统,防止底部产生气体浮力影响结构稳定。
二、沉管结构沉管结构是指将已经制作完成的混凝土沉管下沉至水下形成基础的结构形式。
沉管结构通常由单个或多节沉管组合而成,通过水压和重力来稳定在水下地层。
沉管结构的特点:1.安全性高:沉管结构由于其重力作用,稳定性较好,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2.施工便利:沉管结构的制作和安装相对较为容易,可以通过水压和水位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施工要求相对较低。
3.适用于浅水区:沉管结构通常适用于水深较浅的区域,如河道、港口等。
4.隐蔽性好:沉管结构可以埋入水下地层,不对水面交通和风景线产生明显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美化城市景观。
三、沉井结构与沉管结构的比较1.结构形式:沉井结构一般为一个或多个垂直的钢筒组合而成,而沉管结构则是由混凝土沉管组成。
2.施工难度:沉井结构相对来说更加复杂,需要进行焊接、安装等环节,而沉管结构的施工相对简单,只需制作完成后进行下沉安装即可。
3.应用范围:沉井结构适用于各种深水条件下,包括海上和河底工程,而沉管结构适用于相对较浅的水域,如河道、港口等。
地下结构设计9:沉管结构设计
2、基础处理
先铺法(刮砂法、刮石法)
是在管段沉设之前,先在槽底上铺好砂、石垫层, 然后将管段沉设在这垫层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底宽较小 的沉管工程。
后填法(主要包括灌砂法、喷砂法、灌囊法、 压砂浆法压混凝土法)
是在管段沉设完毕之后,向管段底部空间回填垫料 以进行垫平作业,大多(灌砂法除外)适用于底宽较大 的沉管工程。
1.2 沉管隧道施工
优点:
⑴隧道的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⑵建筑单价和工程总价均较 低。 ⑶隧位现场的施工期短。 ⑷操作条件好。 ⑸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 ⑹适用水深范围几乎是无限 制的。 ⑺断面形状选择的自由度较 大,断面空间的利用率较高。
缺点:
⑴需要一个站用较大场地的干坞,这在市区内有 时很难实施,需在远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建造干坞。 ⑵基槽开挖数量较大且需进行清淤,对航运和市区 环境的影响较大。另外,河(海)床地形地貌复杂的 情况下,会大幅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 ⑶管段浮运、沉放作业需考虑水文、气象条件等的 影响。 ⑷水体流速会影响管段沉放的准确度。水流较急时 ,沉设困难,须用作业台施工;超过一定的流速可能 导致沉管无法施工。 ⑸施工时须与航道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如暂 时的航道迁移等)以保证航道畅通,有时需短期局部 封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 管 结 构设计
4)预应力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般情况下,沉管隧道采用普通混凝土结 构而不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因沉管的结 构厚度并非强度决定,而是由抗浮安全系 数决定。 当隧道跨度较大,达三车道以上,或者水、 土压力又较大时,采用预应力 。
沉 管 结 构设计
(a)Almendares (b)Lafontaine 1-预应力索;2-临时拉索;3-防水层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3管段外壁的防水措施
沉管外防水和沉管自防水两类; 外防水包括了钢壳,钢板防水,卷材防 水,涂料防水等不同方法; 自防水主要是采用防水混凝土。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4钢壳与钢板防水
在沉管的三面(底和二侧)甚至四面 (包括顶面)用钢板包覆的防水 ; 耗钢量大、焊缝防水可靠性不高、钢材 防锈问题仍未切实解决;
沉 管 结 构设计
沉降摩擦力
沉 管 结 构设计
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
(1)直线分布; (2)反力强度和各点沉降量成正比,即 文克尔假定,又可以分为单一系数和多 种地基系数的两种; (3)假定地基为半无限弹性体,按弹性 理论计算反力。
沉 管 结 构设计
9.2.2浮力设计
1)干舷 管段在浮运时,为了保 持稳定,必须使管顶面 露出水面,其露出高度 称为干舷。具有一定干 舷的管段,与风浪后产 生反向力矩,保持平衡。 干舷的高度应适中,过 小则稳定性差,过大时 沉设困难。
沉 管 结 构概 述
沉管隧道有圆形和矩形两类,其设计、施工及所 用材料有所不同。 (1)圆形沉管隧道:这类沉管内边均为圆形、外 边则为圆形、八角形或花篮形,多半用钢壳作为 防水层; (2)矩形沉管隧道:在每个断面内可以同时容 纳2-8个车道,矩形断面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沉 管 结 构概 述
圆形沉管、矩形沉管
沉 管 结 构设计
沉管折拱形结构
沉 管 结 构设计
2)纵向结构分析
施工阶段的沉管纵向受力分析,主要是计算 浮运、沉设时,施工荷载、波浪力所引起的 内力。 使用阶段的沉管纵向受力分析,一般按照弹 性地基梁理论进行计算。
沉 管 结 构设计
3) 配 筋
沉管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30C40。 由于沉管结构对贯通裂缝非常敏感,非贯通 裂缝宜控制在0.15-0.2mm以下,因此采用 钢筋等级不宜过高,不宜采用III级及III级 以上的钢筋。
沉 管 基 础
灌砂法 喷砂法 灌囊法 压浆法 压砂法
沉 管 基 础
(1)灌砂法(2)喷砂法
1-预制支承板;2-喷砂台架; 3-喷砂管;4-喷入砂垫层
沉 管 基 础
(3)灌囊法
灌囊法系于砂、石垫 层面上用砂浆囊袋将 剩余空隙切实垫密。 空囊下沉,水面灌 注混合砂浆。 防止顶管,需严密观 测。
沉管隧道中 ,群桩的桩顶标高不等; 采取措施以使各桩能均匀受力 :
水下混凝土传力法; 灌囊传力法;
活动桩顶法
沉 管 基 础
1-钢管桩;2-桩靴;3-水泥浆;4-活动桩顶;5-预制混凝土桩; 6-导向管;7-尼龙布囊;8-灌水;9-压浆管
本 章 要 点
本章要点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5卷材防水
用胶料粘结多层沥青类卷材或合成橡胶类 卷材而成的粘贴式(亦称外贴式)防水层。 均用浇油摊铺法粘贴 ; 卷材粘贴完毕后,须在外边加设保护层。 施工工艺较繁;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6涂料防水
抗拉伸能力较差。 自生长涂料。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1变形缝的布置与 构造 沉管结构一般都是二次 浇筑 ,常易发生收缩裂 缝 。不均匀沉降等影响 也易致管段开裂 。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变形缝
每节管段分割成若干 节段,一般为15~ 20m左右 。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变形缝须满足
9.4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1)分吊法 2~4艘起重船或浮 箱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浮筒吊沉法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浮箱吊沉法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2)扛吊法
最主要的大型工具就是四艘小型方驳;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3)骑吊法
SEP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4)拉沉法
1-拉合千斤顶;2-拉沉卷扬机;3-拉沉索;4-压载水
沉 管 结 构概 述
过程
沉管法亦曾称作预制管段沉放法; 先在隧址以外的预制场制作隧道管段,两端用临时 封墙密封,制成以后用拖轮拖运到隧址指定位置上。 预先在设计位置处,挖好水底沟槽。待管段定位就 绪后,往管段中注水加载,使之下沉,然后将沉设 完毕的管段在水下连接起来,覆土回填,完成隧道, 此之谓“沉管隧道”。
沉 管 结 构设计
浮力设计时,按照最大混凝土重度、最 大混凝土体积和最小河水的比重来计算 干舷。
沉 管 结 构设计
2)抗浮安全系数
在管段沉设施工阶段,应采用1.05~1.1 的抗浮安全系数。 管段沉设完毕后,务必大于1.05,防止 “复浮”。 设计时需要按照最小混凝土容重、最小混 凝土体积和最大河水的比重来计算抗浮安 全系数。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形式:
由本体部与锚着部两部分组成; 变形缝的张开度、本体部的宽度。这两个因素 共同决定着止水带所受拉力。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2)钢边橡胶止水带
钢边橡胶止水带,系于橡胶止水带两侧锚着 部中加镶一段薄钢板,其厚度仅0.7mm左 右,初于荷兰的凡尔逊(Velsen,1957)。
沉 管 基 础
9.6 沉管基础
在水底沉管隧道中,因作用在沟槽底 面的荷载,不因设置沉管而有所增加, 相反,却有所减小。
沉 管 基 础
9.6.2基础处理——垫平
沉管隧道的基础处理方法,大体上分为 先铺法和后填法两大类; 先铺法有刮砂法,刮石法等; 后填法有灌囊法,压浆法,压砂法等。
沉 管 基 础
沉 管 结 构设 计
9.2 沉管结构设计
沉管式水底隧道的设计: 包括几何设计、通风设计、照明设计、 结构设计、内装设计、给排水设计、供 电设计、运营安全等设计。
沉 管 结 构设计
9.2.1沉管结构所受的荷载
结构自重、水压力、土压力、浮力、施工 荷载、波浪和水流压力、沉降摩擦力、车 辆活荷载、沉船荷载,地基反力、温度应 力、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地震 等作用。 作用在沉管上的水压力是主要荷载 。
沉 管 基 础
(4)压浆法
压砂法
隧道内部用通常的压浆设备,经预埋在管段底板上带 单向阀的压浆孔,向管底空隙压注混合砂浆。
沉 管 基 础
9.6.3软弱土层上的沉管基础
一般的解决办法有: (1)以粗砂置换软弱土层; (2)打砂桩,并加荷预压; (3)减轻沉管重量 (4)采用桩基。
沉 管 基 础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9.4.2水下连接
早期采用灌筑水下混凝土施工法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加拿大的台司隧道采 用水力压接法。 用水力压接法进行水下连接的主要工序是: 对位——拉合——压接——拆除端封墙
管段沉设与水下连接
管段接头
9.5 管段接头
管段接头的构造,主要有刚性接头和柔性 接头两种。 9.5.1刚性接头
沉 管 结 构概 述
二十世纪50年代解决了两项关键技术——水力压 接法和地基处理,沉管法已经成为水底隧道最主 要的施工方法,尤其在荷兰。 我国现有6条沉管法隧道:上海金山供水隧道, 另外5条在宁波(宁波甬江水底隧道)、广州 (广州珠江水底隧道)、香港(香港西区沉管隧 道、香港东区沉管隧道)和台湾。
沉管结构的概念和施工步骤。 沉管运输中干舷设计的意义。 沉管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理解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了解防水措施; 了解沉设方法。 理解水下连接的原理; 了解基础垫平及处理措施;
沉 管 结 构设计
3)沉管结构的外廓尺寸
沉管结构的外廓尺寸,必须通过浮力设 计才能确定 ; 沉管结构的外廓高度,往往超过车道净 空高度与顶底板厚度之和。
沉 管 结 构设计
9.2.3结构分析与配筋
1).断面结构分析 其结构内力分析须经过“假定截面尺寸——分析内 力——修正尺度——复算内力”的几次循环。 避免采用剪力钢筋 ,常采用变截面或折拱形结构 。 不能只以一个断面的结构分析来代表整节管段, 以及河中段全长的横断面配筋计算,所以目前一 般采用电算分析。
地 下 结 构 工 程
沉管结构
沉 管 结 构概 述
9 沉管结构
9.1 概述 水底隧道的施工方法: 围堤明挖法、盾构法以及沉管法。 世界上第一条沉管铁路隧道建于1910年,穿越美国 Michigan州和加拿大Ontario省之间的Detroit河; 沉管法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普遍应用,如今共有 100多座沉管隧道 。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9.3.2止水缝带
普遍的是橡胶止水带和钢边橡胶止水带。 1)橡胶止水带 橡胶止水带可用天然橡胶(含胶率) 70%)制成。亦可用合成橡胶(如氯 丁橡胶等)制成。
接缝管段处理与防水措施
橡胶止水带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