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诗:《秋词》原文及注释
《秋词》原文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及赏析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及赏析秋词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创作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失败被贬。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不过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不过,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点,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即使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不过,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个别致的景观的描绘,体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不过它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思
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作品《秋词二首》。
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作品原文秋词二首刘禹锡其一自古以来,每个秋天都会感到悲伤和孤独,我认为秋天比春天更多。
万里晴空无一人,一鹤凌云飞,引起了我对蓝天的沉思。
其二山清水秀,夜带霜,几树绛黄。
当你试图爬上高楼时,就像春天一样疯狂。
词句注释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
这里是“使”的意思。
作品译文其一自古以来,诗人和作家都曾感叹秋天的萧条、荒凉和空虚。
我说秋天远比春天好。
秋高气爽,万里晴空。
一只鹤翱翔天际,推开了云朵,也激发了我的诗歌飞向万里晴空。
其二秋天,山清水秀,夜有霜降;叶子由绿变黄,但有少数变红,在淡黄色中特别显眼;登上高楼,在清秋环顾四周;不会像春天一样把人逼疯。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作品鉴赏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秋词》原文注释及简析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词释义】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āo):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秋词。
【古诗今译】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名句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秋词·其一_秋词·其一的赏析及诗意
秋词·其一_秋词·其一的赏析及诗意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秋词·其一的赏析,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失败被贬。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原文:《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云:指排开云层。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诗意: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赏析: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赏析:赞美秋天!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赏析:赞美秋天!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激情的七言绝句,全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打破了传统文人悲秋的情感框架,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心态。
一、作品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推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2、注释悲寂寥:悲叹冷清萧条。
春朝:春天。
排云:指推开云层。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蓝天。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刘禹锡《秋词》原文及译文
刘禹锡《秋词》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翻译:自古以来每逢到了秋天人们总是在悲叹秋天的凄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比春天更胜一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雾冲上九霄,这就将我的诗情引到蓝天之上。
赏析: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
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
一生经历坎坷。
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刘禹锡《秋词》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及赏析秋词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创作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失败被贬。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文学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便引诗情到碧霄
便引诗情到碧霄一说:“便引诗情到碧霄”出自唐刘禹锡的《秋词》,意思是: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原文]秋词【作者】刘禹锡【朝代】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秋词其一的译文
《秋词》赏析及其译文
秋词
刘禹锡·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重点注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2)春朝: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3)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4)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
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重点注释:
(1)深红:指红叶。
浅黄:指枯叶。
(2)入骨:犹刺骨。
(3)嗾(sǒu):口中发出声音使唤狗。
这里是“使”的意思。
古诗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翻译赏析
古诗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翻译赏析《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前言】《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秋词》二首诗语言朴素,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与喜爱秋天的情感。
【注释】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āo):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嗾:使,叫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是本诗名句。
也写出了作者不屈的性格。
【翻译】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赏析】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
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秋词其一原文及翻译古诗来了
秋词其一原文及翻译古诗来了原文: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⑵春朝: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青天。
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
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
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秋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秋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云:指排开云层。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赏析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意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意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译文: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注释:排云:指推开云层。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赏析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展现出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给读者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诗歌原文: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表达诗人豪迈乐观的诗句
《秋词》中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原因: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出自:《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原文:秋词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引便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失败被贬。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时所作。
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
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
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
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有效的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浅探新沂市春华小学陆敬军“语感教学策略”是为有效实现语感培养目标而对语感教学的要素和程序等进行审视与调节的计策与策略。
它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手段、方法、措施、途径的总和。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语像感的教学策略、语情感的教学策略、语意感的教学策略等;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语感的触发策略、语感的领悟策略、语感的积淀策略等;从语感品质的角度看,其策略包括:语感丰富性的教学策略、语感深刻性的教学策略、语感独特性的教学策略等。
我们认为,从语感培养的一般过程看,语感类别是其逻辑起点,语感生成是其逻辑展开,语感品质是其逻辑终点。
从“语感类别、语感生成、语感品质”三个角度立体地对课堂语感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
一、从语感类别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1.培养语像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像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是语言和有活性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学生的语像感,要重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培养学生的语像感,还要加强描述性写话的训练,使学生的内心视像转化成更精确、更精细的语言。
2.培养语意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意感,首先要引导学生缘语悟意。
引导学生缘语悟,可以是解词析句,但更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在诵读中对文章进行揣摩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意感,还要引导学生据意赏语。
据意赏语,就是要在对别人的言语有所理解和感悟的前提下,对言语者的语言进行反观品赏,看看言语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出来的,从而领会、学习表达技巧。
品赏的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简约性,以及语言的含蓄、婉转等特点。
3.培养语情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情感,首先要引导学生缘语生情。
让学生以语言为凭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生发情感,在心理上建立语言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为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1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语情感,还要依情品语。
在学生从课文中获得语情感之后,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以第三者的身份,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从而完成从情感到语言的消化吸收,习得表情达意的技能。
4.培养语法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法感,关键在于把学生置于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结构的语言,领略各种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法感,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表达方式,去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天地,在表达中强化某种语言原型的稳定性。
5.培养语音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培养语音感,首先要加强诵读训练。
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综合感受能力。
要让学生以情带读、读中悟情,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培养语音感,还要重视听读比较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锐听辨能力。
培养语音感,要注重培养学生研读自己的言语的习惯。
学生习作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出声诵读,细细推敲和品评。
二、从语感生成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根据有关研究,人的语感生成大体上经历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常用的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有:1.反复诵读。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
这是因为:首先,诵读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所证实。
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感积淀为主,以诵读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意会、体悟。
其次,诵读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语感培养中优越地位。
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
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
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诵读教学的利于操作,也是它成为语感教学最佳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复诵读,第一,要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印象。
第二,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参与诵读,使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情味、读出神韵、读出个性。
第三,要讲究诵读的层次和步骤。
基本层次是读音正确、句读清楚;进一步的层次是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较高层次是声情并茂、2出神入化。
第四,要提倡多种诵读方法。
可以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配乐读、竞赛读、扮演角色读、模拟情境读、观看画面读等;第五,要边读边品,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推敲揣摩,在读中熏陶感情。
2.比较品评。
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
常用的比较品评的方法有:删比法(将原句中的某些词语、标点等删掉,再与原句加以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巧妙之处)、增比法(增加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加以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蕴藉之处)、换比法(将甲词换成乙词,然后进行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传神之处)、调比法(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一下位置,变换一下顺序,进行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精细之处)、类比法(即对课文中的词义词语、同类句式以及相互关联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中品评出语言文字的妥帖之处)、读比法(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书面语言变成有声语言,凭借强调、语速、停顿、重音的处理,引导学生对语体风格、音韵节奏进行比较,从中品评语言文字的灵动之处)等。
3.潜心涵泳。
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
涵泳是“沉浸”的意思。
就是把书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花、心田,得到滋润和养料。
涵泳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所得无穷。
涵泳是一种研读的方法,地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
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
4.切己体察。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又说:“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的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
以语言文字为引子,点爆自己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和言语表象,唤醒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再现作者笔3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文章的空白内容,或者与作者感同身受,或者使自己身临其境。
直到自己的语感与作者作品水乳交融、互为一体,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就深得文章三味了。
5.展开想象。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
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想象的类型主要有:再现性想象。
根据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描绘,化符号为画面,化间接为直接。
让学生想象文章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象、活动场面等,是文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呈现。
创造性想象。
要求学生根据语言描绘所引发的表象和自己原有的生活积累,创造出一种源于课文语言又别于课文语言的意象。
扩展性想象。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抽象的化为具体的、静止的化为运动的、模糊的化为清晰的、无声的化为有声的,使学生对语言蕴涵的感悟更鲜明、更深刻。
延伸性想象。
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深切的语感。
对比性想象。
拿别的作品形象和原文形象加以比照,是想象的画面更丰富,心灵的空间更广阔。
三、从语感品质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我们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他的语感品质。
语感品质的高低优劣又主要体现在丰富性、深刻性、敏锐性和独特性上。
1.培养语感丰富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语感的丰富性,是指当言语作用于人的时候,人能对言语所包含的具体语像以及丰富的语意和语情等内涵有尽可能多的领悟和把握。
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贫乏性,即言语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感知者却不能获得丰富的感受。
言语者言十,听言者只能感其一。
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从贫乏走丰富,让学生从一片绿叶看到无限的春光,由一朵浪花想见广袤的大海。
培养语感丰富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努力激活学生原有的阅读积淀;巧妙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诱导等。
42.培养语感深刻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语感的深刻性,是指人能透过言语的表层意思领悟其蕴涵着的深层意义。
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肤浅性。
语感肤浅的人,只能理解言语的表层意思,对蕴涵在感性内容中的理性意义浑然不觉。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要让学生具有捕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能力。
培养语感深刻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引导学生凭借语言去探究作者的目的;精选课文中最有价值的语感训练点;调动学生想象延伸故事情节;在情境对话中领悟文章的寓意等。
3.培养语感敏锐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语感的敏锐性,是指人能从言语讯号中迅速领悟信息,或能将自身信息迅速转化为讯号的能力。
这是一种言语的直觉能力。
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迟缓性,其主要表现是:对言语要反复感知、思考,才能渐渐获得语感。
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语感从迟缓性向敏锐性发展。
培养语感敏锐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先猜后学,培养敏锐的预期能力;在速读提挈中培养敏锐的直觉能力;在易位剖析中培养敏锐的比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培养对生活的敏感等。
4.培养语感独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语感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他人言语的独特性能准确领悟;二是对他人言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自己的言语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
缺乏语感独特性的人,在言语感悟和表达中往往缺乏自己的个性,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培养语感的独特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培养语感独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合理推测,感受语像的独特性;品评表达方式,感受言语的独特性;让学生的个性自然展露、让学生的情思自由抒发;加强学生言语独特性的培养等。
经以上三个层面的逐个分析探讨,我们对如何实施语感培养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在实践中究竟课堂的那一部分或课文的那一部分运用什么教学策略不好把握,况且我们也不能为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再说把形神兼备的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去专项训练语感也是与语感训练的初衷(直接、迅速地去感受语言)是相背离的。
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长期的实践研讨,我们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探讨课堂语感教学策略都离不开读,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