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2)概述共5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新生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具有一些与生俱来 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 射、抓握反射等。
感知觉发展
新生儿的感知觉进一步发 展,能够通过视觉、听觉、 触觉等感知外界事物。
情绪表达
新生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声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绪状态。
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心理特质可能遗传给孩子。 • 环境因素:母体内的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营养因素:母体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对胎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 • 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进行科学的胎教和早教等,有助于促进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发展心理学》等。
02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心理发展
胎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胎儿在母体内便开始发展 感知觉,如听觉、触觉等,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能够记住在母体内经历的 刺激和事件。
情感发展
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体的情 绪变化,并对此作出相应 的反应。
情感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中年人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复杂 和深沉。
对自我和生活的重新审视
中年人开始对自我和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寻求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
中年危机及其应对方法
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反思与心理调适
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调适,重新 认识自我和生活,寻找新的生活 目标和意义。
认知变化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老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改变、成长和适应等。

通过对个体在不同阶段所经历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化方面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发展心理学旨在探索人类行为背后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个体健康的心理成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来探讨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与意义。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范畴及其历史背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关键问题,并详细介绍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各阶段所涉及的主要议题。

第四部分将重点探讨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与机制,其中包括遗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心理机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接着,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发展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其在教育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以及心理咨询与干预中的应用。

最后,在第六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发展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了解。

通过深入探讨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历史背景、重要阶段与关键问题、影响因素与机制,以及实践应用与意义等方面,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认识到发展心理学在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改善社会环境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同时,本文还旨在引起读者对未来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的思考,并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与历史背景:2.1 定义和范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内,从儿童期到成年期,以及跨越整个生命周期中个体心理变化的科学领域。

它主要关注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会关系和身体变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并探讨了这些发展过程对于人类行为和性格形成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毕生生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毕生生理发展

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婴儿的生理发展
部位
体重 身高 上下部量比值 胸围 牙齿和骨骼
出生时
男:3.3-3.4kg 女:3.2-3.3lg 50cm,男比女略高
男:1.64;女:1.62
男:29.3-35.3cm 女:29.4-35.0cm 乳牙:6-9个月开始

1周岁
增加两倍
增长25cm 男:1.45;女:1.40
3.反射机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具有兴奋和传导两种功能。
最近的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 动物的干细胞终生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 人体90%的神经元分布在大脑,约140亿个
第一节:胎儿神经生理的发展
1.神经元
二、心理活动物质基础形成2.神经系统
3.反射机能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传达知觉和运动的 柱状组织,遍布全身。

青 春 晚 期
成 年 期
壮 老 年 期
(1)个体的心理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 (2)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
心理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的作用。 (3)动作体现了能动性,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大脑发育、感知觉、认知结构和个体与环境互动的模式
第三节 幼儿的生理发展 (3岁-6、7岁)
• 其中11、12-14、15为少年期,也叫青春期;14、15-17、18为青年初期。 • 青春期(puberty)是一个生物术语。反应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期所发生的生理
变化,是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至性器官发育成熟的一段时期。
43
青少年生理的发展
青少年的 身心发展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特点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发展心理学概述课件共56页文档

发展心理学概述课件共56页文档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 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 比较心理学 / 动物心理学(条件反射)
心理的种族发展: 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

广义心理学:发生、发展。
狭义心理学: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理解: (1)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 它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加的集合。
(1)时效性较差 (2)被试容易流失 (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将上述两种方法加以融合。
例如,假定想研究6—12岁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可以从2008年开始测量一个6岁的样本和一个8岁的样本的 逻辑推理能力。
两个儿童样本,一个样本生于2002年,一个样本生于 2004年,对他们从6岁追踪观察到12岁。这种设计使研究 者能比较生于不同年代的同年龄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情况。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跨文化比较研究
新趋势
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法的整合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探讨发展的相似性
探明文化因素对 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探查发展的差异性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1.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2.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传统心理学方法、生物医学方法 等多种方法融合
B. 儿童动作发展严格遵循: 上下(3)—前后(4)— 左右(5;7、8)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例如:第一加速期和第二加速期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发展心理学知识概述

发展心理学知识概述

发展心理学知识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动物心理开始的标志。

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叫比较心理学,为人类心理的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

b,心理的种族发展,是指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叫民族心理学。

c,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发生,发生指的是心理,从无到有。

二是发展。

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性质[]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维果斯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社会文化决定是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所以人的心理发展是受人类社会环境制约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的。

[]心理发展的活动性人的心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

动作和活动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化活动两个方面。

活动的内化,也就是外部的活动,逐步改造为内部智力的活动。

(列昂杰夫),这是说,内化是一种过程,内化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过程,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在这里超越是指能够超出外部活动的界限而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方向性是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顺序性是指遵循着确定的序列,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到中老年期发展变化。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指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他是按不均衡的速度向前进展的。

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1个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是第2个加速期,伴随青春期结束,心理发展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心理变化走下降趋势。

第十四章 人的心理的毕生发展

第十四章 人的心理的毕生发展
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后来一切焦虑的基础
2.焦虑情绪的种类
客观性焦虑 神经性焦虑(担心本我冲动)
道德性焦虑(担心违背超我)
3.儿童焦虑的特点
存在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12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及其阶段理论
(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社会经验 平衡(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
目标 (方向和目的)
能力
12~20岁 忠诚
6成年期 7中年期 8老年期
亲密对孤独 繁殖对停滞
完善无缺对 悲观沮丧
20~40岁 爱 40~60岁 关心 60~死亡 智慧贤明
淡漠 自私
绝望和 无意义感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老年期 60岁— 中年期 40-60岁 成年期 20-40岁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五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12至15岁)
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发展出了抽
象推理和假设思维的能力。
(1)假设——演绎推理
(2)命题推理
(3)组合分析
思考讨论: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活动有什么启发?
应按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例 如,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加减法运算的学 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但若把这种知识硬塞给处 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助于儿童的发展。 根据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 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 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教育功能。
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
(3)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
问:你有兄弟吗?
儿童: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儿童: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儿童 :没有。 (思维不可逆)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2)概述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2)概述

长期拥有低自尊对儿童的危害
可能让儿童陷入一种逐渐无法摆脱失败的恶性循 环之中。
例如,一个孩子的自尊一直很低,目前正面临一 场重要的考试,由于自尊很低,他预期自己会考 砸,所以就会非常焦虑,过分的焦虑使得他不能 很好的集中精力有效的学习。进而,他可能会觉 得既然考不好 又何必要学,于是决定不再努力。
协调性、心理适应性更强。此外,他们以令人羡慕的方式
生活着,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奖赏和声望,在艺术和文学 上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例如,在他们40岁的时候,总共写 出了90多本书,375个剧本和短篇小数,以及2000篇文章, 200多项专利。与非天才学生相比,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报 告出更高的满意度。(Terman & Oden , 1959 ; Sears , 1977 ; Shurkin , 1992;Renzulli,2004)
根据智力水平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种类 型,正常儿童,心理迟滞和智力超常。
心理迟滞:美国心理迟滞协会认为,心理迟滞是
一种能力丧失,其特征是智力功能和涉及概念性、 社会性和实用性适应技能的适应性行为具有严重的 局限性。
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次。
轻度迟滞
90%心理迟滞的个体,心里迟滞的程度相对比较低,智力测验分数处于 50-70范围内属于轻度迟滞。通过合适的训练,这些学生可以达到3-6年 级的教育水平,尽管他们不能完成复杂的智力任务,但可以非常成功的 独立拥有一份工作,并生活下去。
躁狂症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 惹,至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致躁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认知特点?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还不能形成正确概念?没有运算的可逆性和守恒性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特点?儿童概念性工具发展的决定性转折点?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认知特点?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有能力处理假设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他东西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是最高级的思维形式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皮亚杰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规范形成与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4
(二)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地形说 人格结构说
本能说(动机理论) 性心理发展阶段说
5
心理地形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这 里指人格)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 部分组成:
● 意识(conscious) ● 前意识(preconscious) ● 潜意识(unconscious)
6
心理地形说
意识(conscious):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是 人能随意想到、清楚察觉到的主观经验。 前意识(preconscious):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 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 验所组成。 潜意识(unconscious):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 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 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靠感觉和动作认识周围世界 认知 根本的自身中心化 特点 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如看到奶瓶就开
始作出吮吸的反应
此阶段,儿童逐渐形成了物体永存性(object permanence)。
48
前运算阶段( 2~7岁)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在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着作。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学的问世和演变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儿童心理学又经历着一个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Cp2-人的毕生发展-简

Cp2-人的毕生发展-简

2010-1-3
15
原因:素质、早期经验、文化差异*
安全型成人后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2010-1-3 12
5、多样化:性别、文化、家庭
5.1性别影响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确实在不少方面存在差异
– 差异来由----遗传、环境、进化。。。
双向化
双性化是一种同时展现出男性和女性特征的能力
双性能力应该具有更多的优势,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双性化优势只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益处的相加
2010-1-3 13
5.3 家庭
教养方式的影响
– – – – 权威型父母 纵容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 漠不关心或未参与型父母
出生顺序与家庭规模 父母就业状况与儿童照料 非传统家庭 德国2/3 父母离异与冲突
2010-1-3 14
*生活的多种方式
你在智力与人格方面很大程度上大致稳定 思考题:
如果你出生时是另一种性别… 如果你出生在另一种家庭背景(如城/乡)… 如果你出生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 那么,今天的你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1.What is D.P.? 1.4 个体一生的发展阶段
Period of life Prenatal Period[产前期] Preschool period[学前期] Middle childhood[童年中期] Adolescence[青春期] Young adulthood[青年期] Middle age[中年期] Old age[老年期] Approximate age range Conception to birth 2-6 years of life 6-12 or onset of puberty
2010-1-3
9
4、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二. 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 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 的科学。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 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 整个生命过程,它是动态、多维度、多功能 和非线性的,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 获得、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
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双生子研究
实验:同卵双胞胎 vs. 异卵双胞胎
“一对在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比一对一 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各种属性上更为 相似的吗?”
“智慧”测验相关系数(8国)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 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 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 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 及所达到的程度。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第一反抗期
年龄:2-4岁
特点: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空间得以 拓展,导致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增强,对于大 人的要求与命令,“我不要”、“偏不”成了常 用语。
原因: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某件事的进 程。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作与控制。 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孩子的 行为。要是父母的反应方式在他看来新奇有趣, 他还会重复去做。
分化与层次
有些方面的发展被 视为既不是线性的,也 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对 早先简单、弥散、整体 的心理状态的一种分化, 并且建立起更高水平上 的整合与层级组织。持 这一模型的心理学家认 为,语言获得似乎就体 现了这样的发展模式。
2. 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个体动作发展 大脑发展 脑细胞发育
3. 不平衡性
1. 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 个体的发展史多方面、多层次的
生命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和失去、成长与衰退的整合 任何发展都是新适应能力的获得,包括已有能力的丧失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 pdf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 pdf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pdf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人类从出生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是指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中所面临的心理挑战和发展任务。

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向着成熟和完善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从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心理发展任务和挑战,以及如何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从出生到青少年期,人类经历了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个体主要面临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建立基本的社会和情感联系,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以及探索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潜力。

孩子的早期生活经历对其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庭和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的支持和爱护、教育者的指导和关注,都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进入青少年期,个体逐渐面临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建立。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往往会经历自我寻找和自我肯定的挑战,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建立独立和自主的个性。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能够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一自我成长的过程,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进入成年期和中年期,面临工作事业、家庭生活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人们在这一阶段通常会经历事业起伏、家庭关系变化等挑战,需要通过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行为来应对。

社会支持和个人内在的自我认同,对于个体在成年期和中年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个体进入老年期,经历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以及生活中角色和身份的转变。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身心健康。

良好的家庭支持、社会关怀和自我满足感,能够帮助老年人度过晚年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