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究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d9602ea5e9856a561260ea.png)
第 5期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掌 报
J u  ̄ o Be V i e s y om fHu i T Un v r i t
Vo1 . N o5 32, .
2 1 年 5月 02
M a . 01 , 2  ̄ 0 7 y 2 0 6 2 2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
在 目前高职 院校 的英语应用 文写作教学中 , 多教师仍 许 采 用传统 的 “ 以教师 为中心 ”的结果教学法,把写作知识 、 写作技巧的传授作为课堂 的主 要甚至是全部活动。 教师把主 要 精力放在写作 的技 巧上 , 强调语言 的正确性及文章 的结构 和 质量 。先讲授一些写作技 巧,分析教材上 的范例 ,然后让
[ 图 分 类 号 ] G7 中 1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4 7 (0 2 50 2 .2 文 0 87 2 2 1 )0 .0 60
国家教育部 2 0 0 0年颁 布 了 《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 本 要求 ( 试行 ) 》要求 ,明确指 出高职 高专教育是培养技术、 生产、管理 、服务等领域 的高等应用 型专 门人才 。高职 高专 英语课程在加强 英语 语言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的同时 , 应重视培养 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的能力 。 高职 院校 英 语应用 文写 作能力 是高职学 生英语语 言知识综合 运用 能力 的集 中体现之一 。 1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应用 文教 学现状与背景分析 通 过对绵 阳职业技 术学 院的近 2 名大学英 语教师 座 0 谈 ,通过对 10 0 0名正在学 习或者 已经学过大 学英语的学生 问卷调查 ,通过与兄弟院校 的网络交流 ,我们 发现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应 用文写作教学存在下列 问题 : 11大学英语应用文受 到的重视程度 不够 、教学 内容千 . 篇一律 我 省所 有的高职 院校大 学英语课 程采用 的教材均 为综 合 教程 ,课程 内容包括 听、说 、读 、写、译等 多模块 。大多 数 教师 把教学重点都放到 了词汇 、 文 内容及语言知识 的讲 课 解上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上规 定的任务,有些教师 就会利用 极其有 限的 时间对应用文 写作进行 简单 讲解 , 一带 而过 。如果时间不够 , 应用 文写作教学就被直接被忽视和删 减掉 。显而易见 ,应用文部分 的教 学没有得 到足 够的重视。 而高职 院校大 学英语 教材上 罗列出来 的应用文体 裁大 多是高中就 已经学过 的内容 , 而且不 分文科 、 理科还 是工科, 所 学的 内容完全是一样 的,无法满足 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 1 . 2教学方法 单一、传 统 ,无法调动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 力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aa2954f111f18583d05a73.png)
主义学 习理论构建 的一种教学模式 。把现代 化的 时 ,在 课前 或课 初 便 会 布 置 学 习 任 务 ,学 生 通 过 学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融人应 用文写作课程教 学的整 体建构之 中,如课 程 内容 的组织安排 、学 习对象 的 学 习方 式 、学 习效 果 的 考 核 方 法 、教 学 模 式 等 。 要求把传统教学 的优 势与信息时代 网络环境下 的 教学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真实情境 中的任务驱
习课程和完成任务 ,掌握每个 文种 的写作方法。经 过几个学期的实践 ,特别是将更多 的多媒体和网络 技 术 投放 于课 堂 后 ,学 生 完成 老 师 布 置 的任 务 更 容 易了,老师为学生讲解 和点评 的过程也更 简便 ,取 得 了不错 的课 堂 效果 ,得 到 了学 生 的一致 好评 。
1 “任务驱动 。多维互 动”的 内涵
“任务 驱动 ,多 维互 动 ”是基 于 建 构 主 义 和人 本
收 稿 日期 :2018—2—28 作者简介 :龙彦君 (1977一),女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基础学科部讲师 。
116
第 3期
2018年
厘 窒
垫 堕 堡
NO.3 20l8
摘 要 :信息化教学是高职 应用文写作 教学活动 的重大改革,借助信 息技 术的功能可在高职 院校构 建 一种 新
型 的应用 文写作教 学模 式—— “任 务驱 动 ,多维互动”,真正发挥先进教 学手段 的作用 ,切实提 高应用 文写作教 学
质量 。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为例 ,对“应 用文写作”教 学实践 中新型教学模 式的实施做 了具体 的研 究分析 。
关键词 :应用 文写作 ;信息化 ;翻转课 堂;任 务驱动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c56b804581b6bd97f19eacf.png)
、
< 应用文写作> 课程建设理念
按照 “ 以就业 为导 向, 以服务为宗 旨” 的职业教育 目标 和 工读结 合人才培养模 式的要求 , 在马克思 “ 人 的全面发展 ” 理 论, 多元智能理论 、 建构性 学习理论 和行 动导 阿教学理论 的指 导下 。 我们 在课 程的建设上确立 了“ 三原则” 、 “ 四 要素” 的课程 建设理念 。 所谓 三原则就是 “ 职业导 向、 素质本位 、 服务专业 ” ; 四要 素则是 “ 以职业活 动为导 向, 以职业素 质和能力为本 位 , 以项 目 任务为载体 、 以师生互 动和综合实训 为平 台” 。 二、 < 应用文写作> 课 程改 革实践探 索 1 . 采用“ 任务驱动 ” 的教学模 式。 根据课程 内容模块 , 我们 在教学 时将结合各专业工作要求的实际 ,以完成 职业 任务 为 核 心派生工作项 目, 以完成工 作项 目为 目 标 派生工作职责 , 以 胜任工作职 责为 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 内容 。如对 文秘专 业 的学生教学 “ 会议 ” 项 目, 让学 生明了组织一次 大型会务 需 要 准备邀请 函 、 会议通 知 、 开幕词 、 闭幕词 、 会议记 录 、 会议 纪 要、 会议 简报等文 书资料 , 然 后以它们 为任务 目标逐 项学习 , 学习完毕 , 让学生模 拟组织一次学代 会 , 理论联 系实 际 。 全面 培养学生的职业 素质 和能力 。 2 . 确 定“ 能力培养 为主” 的教学方案 。为使学生适 应本专 业 的就 业环境 , 本 课程 注重强 化训 练学生 的“ 三动 ” 能力 ( 动 手、 动 口和动脑能力 ) 。 所谓动手能力训练 , 就是 以多种行之有 效 的方式进 行写作训练 , 如采用 情景模拟写作 、 现场写作 、 项 目写作 、 案例写作 、 病 文修 改写作 、 一个题材多种写法 的写作 、 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 和课 外社会 实践的写作等 。所谓 注 重“ 动 口” 能力训 练 , 首先是指要 求学 生大声 朗读 优秀例 文 , 以感受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 建立和培养应用文 的语 言感 觉 , 其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f6f8c5877232f60ddcca10a.png)
廖 晓丹 ( 南 娄 职 技 学 ) 湖 省 底 业 术 存在 课 程 吸 引力 不 强 , 学 教
高职 院校 存在 “ 师不 好教 , 教 学生 不好 学 ” 问题。 因为在 的 汉语言 文 学专 业毕 业 的 , 自身缺 乏应 有 的应用 文 写作 的 实 战经 验 , 对教材 的处理 往往 是注 重讲 文种 的概 念 、 特点 、 种
效 率 低 , 生 学 习兴 趣 不 高 的现 象 。 本 文 就 上述 存 在 的现 象 , 学 分别 从 实 际的教 学 中 , 担任 应 用文 写作 课程 教学 的教 师往 往都 是 学 校 的 重视 、 教材 的 编订 、 师 的教 法 、 生 的 态度 四 方 面 进 行 简 要 教 学
分 析 , 结 合 自己 的体 会 探讨 一下 应 用 文 写作 教 学 改 革思 路 。 并
类、 写作格 式 等理 论知 识 , 归纳 成条 条框 框后 , 提供 几篇 再 随着 经济 的迅 猛发 展 , 会 对高 级技 术 型人 才的 需求 社 范 文 , 学生 生搬 硬套 。让 本来 就 对应 用文 写作 产生 距 离 让 越 来越 迫切 。对需要 全面培 养专 业技 能型人 才 的高职 院校 的学 生 ,被 这种 照 本宣 科 的枯 燥 教 学 消磨 得 没 了一 点兴 来 说 , 用文 写作 是学 生 必备 的一项 基 本能力 。然 而 反观 应 现 实 ,大多数 高职 院校 对 应用 文 写作 教 学似 乎并 不 看重。 24 学生学 习兴 趣不 高 , . 存在 急功 近利 的思 想 许 多教 师仍 然采 用 重讲 授 、 理 论 的教 学 方法 , 重 忽视 能力 241 学 生基础 薄 弱 , 习兴趣 不高 高职 教育 的规 模 .. 学 的培 养 与训练 , 一定 程 度上 制约 着高职 院校 应 用 写作教 在 在 近年 来 不断扩 大 ,但 学生 的质量 却 呈一种 下 降 的趋 势 , 学质 量 的提 高和 学生 实际 写作 能力 的培 养。 因此 , 对应 用 学生 的写作 基础相 对较 差 , 解 能力 与分析 能力 都 有待 提 理 文 写作教 学 改革 的探讨 已是 当务 之急。 高。 而应 用文 写作 实际 上是 一 门很严 谨 的学科 , 求 有较 要 1 应用 文写作 是高 职学 生一项 必备 的基本 能 力 强 的逻辑 思维 能力和 语言 表 达 能力 , 之应用 文 写作在 基 加 据 统计 显 示 ,人们 每 日接触 的书 面 文字 有 9 %甚至 5 础 教育 中缺 乏应 有 的地 位 , 师 照本 宣科 地 教 学 , 生越 老 学 更 多属 于应 用文 的范 畴。由此可见 , 用文在 政务 处理 、 应 信 来越 丧失 学 习的兴趣 。 息传 递 、 想 交流 等 方面 发挥 着 重要 的纽 带作 用。特 别 是 思 242 学生 过分依 赖 网络 , .. 忽视 写作 能力 的提 高 随着 随着我 国经济 与 文化高 度社 会化 发展 , 各行 各 业工作 人 员 科 技 的发展 、 网络技 术 的普 及 , 来 越 多 的学 生 对 网 络 产 越 的应用 文 写作 能力直接 影 响到工作 效 率与企 业形 象。 于 对 生 强烈 的依赖 心理 。 一 项关于 大 学生学 习与 掌握 应用 文 据 即将 走 向工作 岗位 的当代 大学 生来 说 , 用 文 写作 能力 更 应 的调 查 情 况表 明 ,0 的 同学 认 为开 设应 用 写作 课 没 必 5% 是至 关 重要。 正如 叶 圣陶 先生所 说 的 “ 大学毕 业生 不一 定 要 , 们 认 为需要 写作 应 用文 时 , 需从 网上查 找下 载 , 他 只 稍 能 写小 说 诗 歌 ,但 是 一定 要 能 写工作 和 学 习 中实 用 的文 加 改动就 可 以 了。 不知 , 有打下 良好 的 写作 基 础 , 网 殊 没 对 章, 而且 非写得 既通 顺又 扎实 不可 ” 。 络 上 所谓 的“ 文 ” 不分 优 劣地 复 制 拷 贝 , 范 , 文章 质 量 得 不 2 高职 院校应 用文 写作教 学现 状分析 到保证 , 用文 写作 水平 也得 不到提 高 。 此下去 , 生毕 应 如 学 2 1 高职 院校 重专 业 技 能训练 , . 而忽视 基 础 写作 能力 业 以后 无法 适应工 作 需要。 培 养 目前 大多 数 高职 院校 特 别 注 重专 业 技 能 的培 养 , 在 3 高职 院校应 用 文写作 教学 改革 建议 专 业理 论 课 和 实践 课 上 投入 大 量 的人 力 、 力 , 作 为基 物 而 31 确 立应 用 文写作 学 科 的重 要地 位 我 国教 育 部 门 . 础课 的应用 文写作 教育却 没 有如 此“ 待遇 ” 。虽然应 用文具 要确 立应 用 写作 学科 的重要 地位 , 必须要 求 高职 院校 在 各 有很 强 的 实践 性 , 由于 其 不属 于 专 业课 , 使在 基 础 学 专 业开 设 应用 写作 课 ,而 且在 课 程 设 置上 要 予 以 高 度 重 但 即 科 中也 属于 从属 地 位。 因 此 , 多数高 职 院校 在 课程 设置 上 视 。具体 来说 , 要加 大原 有课 时量 , 程 考核 更 为严 格 , 课 转 不予 重视 。在 教学 时 间上 , 应用 文 写作 课 程一 般 只开 设一 变 教 师教 学 态度 等等 。只 有学校 给 予强 有力 的支持 , 以 予 个学期 且 每周只 有两 节课 的授课 时 间。 学时 间根 本 无法 重 视 , 变应 用 文 写作 原 有 的从 属地 位 , 教 改 应用 文 写作 教 学 得到 保证 。 在教 学考 核上 , 的院校将 其 设置 为“ 有 考查 ” , 改革才 能在 大环境 的支持 下 , 课 有所创 新 , 有所进 步。 而 非学校 统一 安排 的“ 考试 ” , 课 这在 无 形 中使教 师和 学生 32 编订 针 对性 、实践 性 强 的专 业 教材 高 职 院校 的 . 对该 课程 都 不够 重视 , 也将 使高职 院校 学 生基 本 能力 的 应 用 文写作 教材 应该 根据 高职 院校 学 生 的学 习基础 、 这 对知 培养 被 弱化。 识 的理 解 能力和 分析 能 力 , 编订 一本符 合 高职 学生 特 点 的 22 高职 院校 现行 教 材 重理 论 、轻 实践 目前高 职 院 应用 文教材 。 . 校 现行 的应 用 文写作 教材 , 论性 过强 。在 讲述 各 类文种 理 在 新 教材 内容安 排 上 , 加 大对 文种 具体 写作 知 识点 应 时, 大量 笔 墨 介绍 的是 文种 的概 念 、 点 、 类 , 特 种 而对 于 学 的 讲 述 , 应 地 减 少 纯 理 论 知 识 的 讲 述 , 时 对 重 要 的 知 相 同 生 必须 掌握 的的 文种 的 写作 技 巧 以及 具体 写作 容 易 出错 识点 附 以具体 实例 ,将 抽 象 的理 论知 识 变得 更 为具体 , 启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849c40282f60ddccda38a0dd.png)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夏旭光吴云霞【摘要】当今的就业市场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出实际能力的亮点成了他们制胜的关键。
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促使高职高专院校对《应用文写作》目前的教学不得不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笔者认为,先“入”为主、实用为主和突出为专业服务特色的侧重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教学改革;目标定位;实用为主;专业至上;教学效果【基金项目】本文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批准号:Hr20091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夏旭光,吴云霞;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部纵观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分析,招聘公司无一例外对应聘人员在应用文写作方面有或多或少的要求。
而应聘者在应用文写作水平上普遍存在欠缺,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表现得尤其明显。
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调查来看,几乎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导致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教学效果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欠佳,学生收获甚微;教材内容缺少吸引力;学校不重视、学生自己不重视。
就业市场越来越吃力,无疑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能力的制胜成了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的亮点,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相应地成了适时之需。
这就对高职高专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方面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无疑是重要的举措。
一、先“入”为主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现代网络如此普及的情形下,各种规范的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与范例都能从网络上直接查询,泛泛而谈,求多求全的课程内容,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无益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并且,很多的高职院校目前《应用文写作》并没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制各自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
也就是说,每个专业学习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是相同的,没有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总结反思能力等,故充分利用好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476771b6edb6f1aff001f48.png)
文撰 写 及应 用 的 流程 ( 、 、 、 、 、 、 、 ) 听 看 想 写 改 印 发 存 在 一 般 的 应 用 文 写 作 教 学 中 没 有 涉 及 , 就 导 致 学 这 生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不 知 道 如 何 着 手 应 用 文 的 写 作 和 处 理 。 即使 写 出 来 了 , 不 符 合 领 导 的 意 图 、 策 的 精 也 政 神 , 至 写 好 初 稿 后 要 交 谁 审 核 , 样 修 改 , 何 印 甚 怎 如 制 发 送 、 档 都 不 清 楚 , 致 应 用 文 写 作 与 运 用 能 力 存 导
一
文 书 、 济 文 书 、 划 文 书 、 讼 法 律 文 书 、 技 文 书 经 策 诉 科
编 排 目录 , 后 每 一 类 文 体 的 教 学 内 容 都 设 置 了 概 然
、
高 职 院 校 应 用 文 写 作 教 学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念 、 类 、 作方 法 、 例 分 析 、 题 训 练 等 环 节 , 种 写 案 习 以 ( ) 前 应 用 文 写 作 教 学 内 容 偏 窄 , “ 作 过 一 当 与 工
低下 。
具 越 来 越 被 人 重 视 , 用 的 频 率 越 来 越 高 , 学 生 的 使 大
应用 文写 作 和 处 理 能 力 在 择 业 、 业 中 受 到 挑 战 。 就 我 国 著 名 教 育 家 叶 圣 陶 也 说 过 , 学 毕 业 生 不 一 定 大 会 写 小 说 、 歌 , 一 定 要 会 写 工 作 和 生 活 中 实 用 的 诗 但
行 办法。
关键词 : 高职 ; 用 文 写作 ; 学 改 革 应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0 G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9 1 ( 0 2 0 - 0 l 一O 17 — 7 9 2 1 9 1 1 4 J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75e540bde80d4d8d15a4f1d.png)
—
收稿 日期 :2 0 一 O —2 09 5 0
基金项 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 十一五”立项项 目 以就业为导 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教育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 。项 目编号:20C 3 。项 目负责人 :柳 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熊文华教授 。 08 l 5 作者简介:周静 (9 3 ,女 ,广西桂林人,柳 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16 一)
第2 6卷 第 4期 2 0 年 8月 09
邢 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l l f n ti l tc n cCo lg o n a Xi ga y e h i l e o Po e
Vb .6 NO4 1 2 . Au . 0 9 g2 0
素 质 教 育 背景 下 的 高职 应 用 文 写作 教 学 改革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那么切实研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趋势 以及 由此带 来 的职业 人才 素质 结构 的变化 , 成为科 学确定 高 就 职 课程教 学 改革 思路 的前 提 。因此 ,寻求应 用文 写 作 教 学 与 高职 素 质 教育 的接 榫 点是 高 职应 用 文 写 作 教学 改革 的关键所 在 。 “ 以人 为本” 高职 素 质教 育策 略 的核 心 ,那 是 么 培养学 生职 业综 合 能力 , 高学 生就业 竞争力应 提 当成为 高职教 育 的终极 目标 。 这一 目标定 位意 味着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视野必须有所拓展, 此则决定 了 应 用文 写作教 学 改革应 当有 一关 键 的落 脚 点, 即关 注 学生综 合素 质养 成 、 定技 能训练 与核 心能力 培 特 养 并举 、提 高学生 职业 综合 能 力 、夯实职 业生涯 可 持 续发展 的基 础 。 在 此所 谓 “ 定技 能 ” 专 业 所 培 养 的特 定 行 特 指 业 、 岗位技 能及 课程 所 训练 的特 定课业 能力 ,“ 核 心 能力” 则特 指职 业核 心 能力 。 19 98年 9月 ,我国 劳 动和社 会保 障部 在 《 国家 技 能振兴 战略 》中 ,明 确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职业社会 能力 与 人 交流 、与 人合 作 、解 决 问题 能力等 ,职 业 方 法 能力— — 自我 学 习 、 息处理 、数 字应用 能力 信 等 。它们 是存在 于一切 职业 当 中的基 本 能力 ,具有 普 遍 的适 用 性和广 泛 的可迁 移 性 , 对个 人职业 生涯 的可持 续发 展影 响深远 。 基 于上 述认 识 , 明确 高职 应用 文 写作教 学改革 的基本 思路 :以就业 为 导 向,以提高 学生职 业综合 素质 为 目标 , 语 文能 力培养 与职 业 核心 能力训练 将 有 机 结合 , 在应 用 文写 作技 能训 练 的基础上 搭建起
《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及应用情况
![《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及应用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f53546faf61fb7360a4c6504.png)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语文教研室《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近年来,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某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正象其他人文学科一样,有渐渐被忽视的倾向,而我们教学陈旧、入选例文不足,内容缺乏时代气息,教学方法简单呆板,而学生又厌学。
一、重新构建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课程设计思路得以清晰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特点,以“学以致用”、“所学为所需”为宗旨,注重实用性,改革传统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依赖于工作岗位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的需求。
(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岗位吻合度增强本课题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立足于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紧密结合。
基于企业不同层次岗位工作和个人工作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文种,岗位吻合度增强。
通过对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单位企业人士的访谈,认为能够“学以致用”,“所学为所需”。
(2)根据不同专业,设计项目教学任务,针对性与适用性增强。
将文种的学习设计为项目,理论知识镶嵌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
例如,建筑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合同”文种时,设计项目为“签订一份建筑施工合同”,教学的过程就是签订一份合同的过程。
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合作学习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型学习方法,实效性增强。
任务驱动模式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探究型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对选定的文种进行分析、讨论和整合,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和完善讲课内容,最后通过讲课任务的完成实现对该文种深层次掌握。
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教师扮演倡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备课讲课的助手和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不再是老师授课的方式手段,而是学生用来辅助讲课,实现个人创意的工具。
这样以任务为出发点,对教师与学生角色重新定位,形成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为主要结构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效性增强。
浅谈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方法
![浅谈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301441fe4733687e21aa3b.png)
浅谈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方法摘要:就如何提高应用写作课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出了六种课程改革方法“启发反思法、目标管理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等,试图破解应用写作课枯燥、乏味的教学现象,探寻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的应用写作教学途径。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课程改革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在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
应用文写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一种工作思维能力。
1、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内容并不了解,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写作文、写东西”,所以学习兴致不高,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把应用文写作练习当作一种精神负担,不仅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而且还被当作苦差事,教师又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所以始终难以突破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瓶颈。
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生方面,高职学生总体上文化基础课不是太好,语言能力尤其是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再加上职业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
同时应用文写作法规性政策性较强,而学生从学校到家庭,自身的阅历和社会实践缺乏,使得学生无从入手、无“话”可说,因而也无法组织应用文的语言。
(2)在教学方面,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基本是“理论+案例+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应用写作的格式,学生一学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
在施教时,应用文文种的选择基本凭着教师的想当然而进行,没有调研,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到底哪些文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是经常要用到,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只能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上。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ed09f45e518964bcf847c3e.png)
“以就业 为导 向,为社会提 供人才 ”,而应用 文写作作 为 富余就多 安排 点 ,课 时不够 ,就 减少安排甚至不 安排 。调
衡量一个 人文化素 养、工作 能力 的重 要标准 ,越 来越被 高 查发现 ,开设应 用文写作课程 的高职院校,大约是2 - 0 0 3 课 职院校重 视。笔者所 在的 高职 院校很早 就开设 了应用写作 时,一本教材 涉及二十 几个文种 ,只 安排二三十个课 时学
一
兴趣 。所 以很 多高职院校尽 管开设 了应 用文写作课程 ,但 是形 同虚设,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名有 实无 。 (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低 二
、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 的教学现状
( 应用写作课程 “ 一) 名有实无 ”
篇山水小 品,仅用 了六 十八字 ,就概括 了古今 ,包 罗 了四 族英雄 文天祥 ,写就 “ 史家 之绝唱 ,无 韵之离骚 ”的伟 大 时,兼顾 了晨 昏,山川 草木 、飞禽走兽 、抒情议论 ,各类 史学家 司马迁等 ,无不深深 地震撼着读者 的心灵 。因此 , I 兼备 ,可谓 “ 尺幅能容 千里 ,片 言可役 百意 ”。写 山,先 在教学 过程中 ,教 师要注意 引导学生把作 品同作家的人格 谈 峰 “ ”给 人 以印象 ,接着用 “ 高 入云 ”的夸张来给 人 以 结 合起 来 ,从 人性 的 角度 去领 悟 作者 无穷 的精 神魅 力 。 具象 :写水亦 如此 ,先 说流 “ ”带给人初 感 ,后 言 “ 清 见 如 《 刿 论 战 》 中 曹 刿 、 鲁 庄 公 的 形 象 就 很 值 得 细 细 品 曹 底 ”,则描写 出了实感 。 “ 五色交辉 ”、 “ 猿鸟乱 呜”、 用 , 使颜 色 、声 音 、动作 等 各种 状 态形 神 毕现 、历 历 在 味 ,只有通 过对这 两个人物 的语 言、行 为进 行深入理解探 “ ”和 鲁庄公 的 “ ”,曹 刿 “ 谋 鄙 善于纳谏 ”的形象就跃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教改对策论文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教改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c163e2b8f67c1cfad6b830.png)
浅析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教改对策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改【中图分类号】h193.61.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取得的成绩第一,职业教育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应用文教学的发展。
2008年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部长周济又提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实现了重大转变。
第二,应用文教学目前到达的水平。
职业教育应用文教学基本保证具备以下几点:(1)实用性:教学基本以实用为目的,直接服务于社会现实中。
(2)专业性:针对职业教育分配的不同专业,在基础应用文教学之外重点加强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文种教学。
(3)规范性:每一个应用文文种都有其独特的格式。
在应用文教学中格式应该是最容易教授给学生的,因为格式都是比较固定不变的。
2.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2.1 高职院校应用文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学院中应用文是基础学科中的一门从属附加学科,远不如专业课得到重视。
应用写作能力没有作为通用能力在所有专业开设。
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有的院校只给少数几个专业开设或者干脆不开,甚至以总课时少、专业技术含量高为由随意削减学时。
而且应用文课程单调,高职院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基木是一本教材,一种教学模式,使教学带有被动性和盲目性。
2.2 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文这类文体内容专业务实、格式固定一致、语言平实规范,内容单调、程式化强,不易吸引人。
同时现有的写作课程开设学期过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书本的理论知识,无暇进行必要的范例分析以及写作的指导与训练,完全依照教材实施教学,即以课堂理论为主,之后例文分析,最后布置作业,完全按照定义-作用-分类-格式-写法-举例的模式对写作知识进行灌输,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致使课堂内容乏味、气氛沉闷,缺乏生动感和新鲜感。
浅谈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上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浅谈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上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8db0fcada38376baf1faec7.png)
神育 州 教
浅谈在高职《 应用文写作》 课堂上的课程 项 目化教学改革
张玲
黑 龙 江 省农 垦科 技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 0 3 54 1
摘要 : 用文在 实际生活中应 用非常广泛 , 应 具有现 实的重 要 意 义 , 人 基 本 的 能 力 之 一 , 对 目前 高职 学 生 开设 这 门课 是 针 程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是其与实际能力相结合 , 促进人整体 素质 的提升 , 近年来 , 高职 院校 中《 用文写作》 堂上 的课程 应 课 项 目化 教 学改 革 正在 进 行 , 文对 此 展 开探 讨 。 本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应 用 文 写作 课 程 项 目化 教 学 改 革 前言 :
根 据 《 用 文 写作 》 门课 程 的 重 要 特 点 , 合 其 具 体 的 应 这 结 改 革 实 践 , 求 最 佳 的 学 习渠 道 , 学 生 在 学 习 中有 所 收 获 . 寻 让 让 学 生 爱上 学 习 , 于 学 习 , 学 习 中获 取 知 识 . 获 取 见 识 , 乐 在 更 本 文结 合 课 程 项 目化 教 学 改革 的实 践 ,对 这 几 个 问 题 进 行 了
2完成任务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
随 着 社会 的发 展 和 进 步 , 息 高 度 发 展 . 天 是 知 识 经 济 信 今 的时 代 , 信 息 主 宰 的 时代 , 纯依 靠 课 本 中 的知 识 充 实 学 生 是 单 自身 的 知识 将 无 法 满 足 社 会 发 展 的需 求 .无 法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的挑 战 , 此 , 职 院 校 的教 师 必 须 明 确教 学 的 目的 , 择 授 因 高 选 人 以渔 而 不是 授 人 以鱼 , 是 符 合 我 国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理 念 的 。 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 《 用 文写 作 》 堂 上 进 行 课 程项 目化 教 学 改 革 实践 正 好 符 应 课 合这一要求。 应 用 文 写作 的项 目任 务 都 有 一 个 程 序— — 授 课 ,这就 对 学 生 自学 能 力 提 出 了新 的挑 战 ,这 是学 生 完成 教 授 任 务 的一 个必须要求。 因此 , 种 学 会 “ 习” 这 学 的方 法 是 在 潜 移 默 化 中进 行 的。 比如 讲 “ 告 ” 一 项 目时 . 组 同 学 就 通 过 网 络 搜 索 并 广 这 该 截 取 自己需 要 的各 种 广 告 片 断 .甚 至 部 分广 告还 通 过 电脑 加 工, 使课 堂上 的教 学 资 料非 常 丰 富 , 他们 甚 至 还 与 广告 公 司 联 络 、沟 通 ,通 过 身边 的真 实 事 例 把 他们 讲 的 这 节课 上 十分 生 动 、 象 、 说 服力 。在 一 种 快 乐 有 趣 的 氛 围 中 进 行 学 习 可 以 形 有 促 进 教 学 效 果 的提 升 。这 个 过 程。 如果 没有 对 课 本 相 关 广 告 知 识 的理 解 、 内化 , 这种 效 果 是 很 难 达 到 的 。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0daa8d2d15abe23482f4d61.png)
四 、 对 之 策 应
学 生 必 备 的素 质 之 一 。 因此 , 用 写 作 课 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 仅 仅 是 某 些 专 业 的 专 业 基 础 赘 述 。 应
高职 院校普设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 。但从 教学的宏观 角度看 , 高职 院校的应 存 , 不改革无以谋发展 , 那么 , 怎样通过全方 位教学 改革调动起学 生的学 习
当代 经济生活 中不可或缺 的文字形式 , 备应用 写作 能力理应 成为 当代 大 具
课或专业课 , 它具有普适性与实用性 , 同英语、 也 计算机 类课程一样 应成 为 用写作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J ̄ 。 t ' 还有教 师重视不够 , bl - 学生 苦于 应对 的问题 , 限于篇 幅 , 此不再 在
学 生 的 写作 水 平 , 异 于 纸 上 谈 兵 。 无 二 、 于 专 业 考 虑 , 法 有 失 偏 颇 拘 看
目标、 课程纲要 、 教学 内容与 方式 、 业 与测试等 方面 , 作 较全 面地介 绍 了新 加坡学校是如何重视应用文 教学 的。在我 国应 用文 已成为公务 员考 试必
旧, 学手段单一 , 法老套 古板 , 时安排 少, 教 教 课 重理论轻 实践等 , 针对这些 问题 , 者认 为应从还应 用写作 以应有 的地位 、 笔 整合教材 内容 、 优化教 学手段 、 改进教法等方面入手 , 索提 高学生应 用写作 能力的新途径 。 探 【 关键词l应用写作教学 改革 思考
彀 每 - 酶
高 职 应 用 写 作 教 学 改 革 的 若 干 思 考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5be3dc2eccbff121dd36834a.png)
团皿 豳
缝 旦
文0 赵 玉辉 刘晓娟 滕颖 ( 尔滨金融高等专科 学校 ) 哈
螽
索 很 多 的 教学 方 式 以适 应 学 生 的需 要 进 一 步 提 高 教 学效 果 。 传统 的应 用 文 写作 教 学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刍议
谈 一 点 自己的 体 会 以就 教 千 方 家 。 应 用 文 写作 是 一 门 实践 性 、应 用性 特
以 全 部 批 改 为 好 , 全 部 批 阅 才 能 准 确 把 握
别 强 的课 程 ,因此 在 平 时 的应 用 文 教 学 中
学生 写 作 的 总 体情 况 ,才 能 决 定 “ ”的 评 着 眼 点 ,选 定 评 析 的 作 业 。 作 业 评 析这 是 教 师 对 学 生课 后 作 业 批
基 本做 法 是 先 把 在批 改 中挑 选 出 来 的优 秀
力 ;任 课 教 师 可 在 有 关 单 位 和 人 员 的 支
作业 展 示 出来 ,要 求学 生 以 写 作 理论 为 指 持 、配 合 下 ,制作 出各 类 常用 应 用文 写作 导 ,对 其褒 长 论 短 ,提 出修 改 意 见 ,最 后 标 准 化格 式软 件 ,以 供教 学使 用 ;上课 时 ,
前 ,必须 要 在 教 师 的 引导 下 端 正思 想 、 明
节 ,处理 教 学 中 关键 的教 学 关 系 ,使 其相 的 传 授 训 练 固 然 不可 少 ,但 锻炼 和 提 高 思维 确意 义、改变态 度 ,应 使学生 理解应 用文的 辅 相 成 融 为 一体 :文体 理 论 的 讲 授 是 教学 能 力更 重要 。 应用 写作 教 学 过程 是 培 养学 写作 不 同于 记 叙 文 、 议论 文 等 一般 文 章 的 内 容 的 纲要 ;例 文 的 讲析 为 纲 要 的具 体解 写作 ,它 的写 作 更 是 在特 定 的 写作 理 论 指 释 ,使 理论 由抽 象 变 得具 体 ,便 于 理 解 和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好 途 径 , 具 体 方 法 多 种 多 导 下 进 行 的 写作 实践 活动 。有 了这 个基 本 把 握 课 堂 写 作 是 在 写 作 实 践 中理 解 理 论 , 样 。如 开 展 课 内讨 论 ,形 成 师生 互 动 ;实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0d89313ff00bed5b9f31d08.png)
法律 、财 会方 面 的专业 知 识 显得 捉襟 见 肘 ,讲 课 仅 局 限于 例 文 ,学生便 觉 得老 师 也不 是百 分之 百 写得 好 ,从 而不 再
书本 中 的条 条框 框 ,不能拓 展 、延伸 。
对于 应用 文 写作 教学 ,多 数教 师 采用 讲 授法 ,这种 教
见” ,学 生 养 成 了 阅 读 习 惯 ,视 野 开 阔 , 收 获 颇 多 , 写 作 时 内 容 丰 富 ,写 出 的 文 章 不 再 是 无 源 之 水 、无 本 之 木 。
20 0 9年第 1 期 1
第 1 卷 第 1 期 1 1
V 1 1 o. 。 1 No 1 .1
I ≯ j
辽笋 职 矽 。 序 童
王 丽萍 :高职 院校 应 用写作课 教 学改革 的 思考
霍雹
语 文 基 础 知 识 ,但 应 用 文 的特 点又 不 能 局 限 于 语 文 知 识 交 流写 作 的思 路 、结 构 的安 排 ,语体 的运用 等 ,或 者在 课
样要 以阅读 为基 础 。这里 所指 的 阅读 ,主要 指 阅读 大 量有 关 的专业 书籍 及 应用 文材 料 ,涉猎 文 秘 ,财会 ,经济 ,法 律 等 知识 。在 写 专 业 文 书 时 ,能 做 到旁 征 博 引 、事 例鲜 活 、翔实 。还 要鼓 励学 生 阅读 一些关 于 企业 文 化 等方 面 的 同 于文 学 作 品 的应 用 文 语 言 。所 说 “ 书 千 遍 ,其 义 自 读
第1 1卷 第 1 1期 TE CHNl CAL t Tl UT NS T E dOUR NALV 1 l N . o. 1 1 o 1 1
高职院校应 用写作课教学改革 的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af857916650e52ea551898cb.png)
语文 ” 含 了“ 用文 ” 包 应 这个 章节 , 也只是 处 于从 属 但
或附 加 的地位 , 的高 职 院校使 用 的《 学语 文》 有 大 教 材 , 中应 用文 写作 的内容 占了 I3 但 由于应 用文 其 /, 写作具有 特定 的对象 、 内容 和形 式 , 写作方 式相对 固
的方式 , 比之前 的教 材有相 当的进步 , 相 然而 因其教 学 指导 思想未 彻底更新 . 材内容 、 教 教材 体例亦 没有 得 到根本 的改善 。陈 旧的 内容 和例 文不但激 不起学
生 对 这 门课 程 的 学 习兴 趣 ,还 容 易 误 导 学 生 对 这 门
课程 的认识 和重视 度 。其 次 , 教材 内容 繁多 , 点不 重 突出, 与应用 文写作 的实 际课 时不 一致 。 大部分 高职 院校 的应用 文写作 教材 。对各种 应用 文的介绍 面面
【 y wo d 】pa t a rt g v c t n l ot o iigtew r t td pa t a bl y Ke r s rci l i n ; o ai a s;c mb nn okwi su y; rci l i t c w i o p h h c a i
一
《 用 文 写 作 》 程 教 学 内 容 可 分 为 基 础 、 业 、 展 应 课 专 拓
写 作教 师 的专业 人 才培 养或 培 训 体 系 , 部 分教 师 大
浅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浅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0944981680203d8ce2f247e.png)
应 用 文 是 应 用 于 日常 生活 、 习 、 作 和公 务 活动 中具 学 工 有 实际 使 用 价 值 与直 接 社 会 效 用 的 文章 。它 是人 们 交 流 思 想 、 通 情 况 、 决 问题 、 理 事 务 的 工 具 。 育 家 叶圣 陶先 互 解 处 教 生 曾说 : 大 学 毕 业 生 不 一 定 要 能 写 小 说 诗 歌 .但 是 一 定 要 “ 能 写 工 作 和生 活 中实 用 的文 章 。而 且 非 要 写 得 既 通 顺 又扎
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 的, 从相关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看 . 但 应
月 文 写 作 的教 学 效 果 不 容 乐 观 ,教 师 的 教 学 仍 存 在 一 些 问 】
题 亟 需 解 决
一
者 的 整 个 职业 生 涯 ,坚 持 职 业 定 向与 人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相 统
一
。
” 1 种 以“ f 2 这 职业 ” 重 心 的 “ 展 ” “ 一 ” 正 是 本课 程 为 扩 和 统 。
方 法 仍 沿 用 “ 式加 例 文 ” 老 套 方 法 。 在 教学 中教 师简 单 格 的
掌 握 了 应 用 文 他 们 的 语 言 文 字 驾 驭 能 力 不 高 , 础 知 识 掌握 不 够 扎 实 , 章谋 篇 布 基 文 局 技 巧 不 够 娴 熟 , 果 仍 然 是 写 不 出合 乎 要 求 的应 用 文 : 结 更
会 的 就 业趋 势 。有 研 究 者 认 为 ,高 职 院 校 仪 仅 培 养 对 某 一 “ 职 业 岗 位 的 工作 能 力 已不 能 满 足 受 教 育 者 的 需 求 ,高 职 教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5b9e01a5f0e7cd1842536b0.png)
62一
太原 大学教 育 学院 学报
学 生选择 的产 品可 以是 五花八 门 :服装 服饰
2 0 1 3年 第 3期 ( 总第 1 0 8期 )
种— — 决定 的写 作方法 。 ( 2 )项 目教学 内容
一
类 、食 品类 、学 习用 品类 、餐 饮类 、旅 游类 等 等 ,
公 司 的名 称也 是 花样 百 出 .如 “ 青 岛衣 诺 千金 服饰
第3 1 卷
第3 期
太 原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 RN AL OF E DU CA n0N 『 s T I T UT E OF T A删 A N U NI Ⅶ R S l T Y
2 0 1 3年 9月
Vo 1 . 3 1 No . 3 S e p . 2 商务文 案 写作 理 论教 学
多高 校 已经将 它列为 大一新 生 的公共 选修课 .甚 至
是公 共必修 课
中 的 应 用 1 .“ 项 目教 学 法 ” 实施 的 基 础
由于应 用 文写 作课 理 论 性强 .文 种结 构 相 近 . 学生 学 习兴 趣不 高 .特别是 和 实践脱 节 的教学更 是 没有 生命 力的教 学 ;加之没 有规 范 、系统 的课 程 教 学标 准 ,缺乏便 捷 、质量较 高 的教学参 考 资料 .教 师在 备课 、授课 、教 学效果 考察 、考核 时 主观性 较 强 .随意性 大 .难 以保证课 程教 学 目标 和教 学效 果 的实 现 .影 响 了应 用 文写作 教育 教学质 量 。 鉴于 以上现 状 .近年来 国内越来越 多 的高校 都 加大 对应用 写作课 程 改革力 度 .突 出应 用写 作教 学 的 实 践性 .积 极 推 行 “ 项 目驱 动 ” 、 “ 模拟教学 ”
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a7d962b84ae45c3b358cb8.png)
第 4期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e i TV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3 , No . 4 Ap r i l . 2 0 1 3 , 0 3 0  ̄0 3 0
2 0 1 3 年 4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于 《 应用文写作 》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张 萍,何敬双
( 湖北城 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 内容 提要 ] 《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 院校综合文化素质课程之一 ,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 识 、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处理能力的课程,对培养学 生能力尤 为重要 。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存 在诸多弊端 ,应用文 写作教学 改革迫在眉睫 。 [ 关键 词] 应用文 :教学 :改革 [ 中图分类号] G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7 4 2 7( 2 0 1 3 )0 4 . 0 0 3 0 . 0 1 要转变教学理念 直 以来应用文写作都是作 为一 门公共基础课在开设 , 笔者走 访 了几 所高职 院校 ,发现应 用文开设情 况不尽如人 意: 全 院三分之一专业开设 , 每周 2学 时, 开设一学期 。 《 大 学 英 语 》和 《 概 论》全 院 所 有 专 业 均 开 设 ,每 周 4学 时 ,开 设 2学期 。 甚至有些 高校 压缩应用 文写作的课 时为专业课让 路 应用文 写作 不是专业课 ,在基础 学科中也仅 仅处在 一个 附属 的地位 , 使得老 师授课积 极性 大大降低 ,而学生 自然而 然的根据课时多少来判断这 门课程 的分量 。 我们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但 能力包 括很多 的内容 , 我们在强 调专业技 能的同时, 往往忽 略了其 他能力 , 我们侧重对学生动手 能力 的培养 ,却缺乏 写作能力 的锻炼 , 致使一些学生找工作不会写求职信 , 就在 网上搜索 , 结果全班都是 同一个 内容 的求职信 ,还递到 了同一个单位 。 有更 多 同学工 作后连起码 的通知也 不会写 ,更不懂什么 叫 函、报告之类 。这些 原本 在中学阶段就该接触的知识 ,却 由 于我们的忽视而让学生承担起后果 。 所 以这 门课程 的改革 , 要从教学理念 改起 , 要充分认 识 到这 门课程是不可或缺 的, 要把它 和一 些公共必修课放在 同 等的地位 ,让他们获得 同等 的待遇 。 二、教学 内容需与时俱进 应用文写作需 改革还有 另外~个原 因: 教材 陈旧, 教材 内容体系老化 , 教材很多但干篇一律, 几个模块也大 l a J - ' J ' 异。 观念转变之后 , 我们要改 的是教材 , 要针对不 同的专业 不 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比如我们土建类 院校 , 不能 老是跟着 别人 的模 式 ,要 知道 我们 的学生毕业后 的 岗位需 求,要进行 “ 订单式 ”教学 。多不如社会 了解企业需要什么 样的 人才 ,再来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 。 应用文写作分两部分 内容 : 通用类和专用类 。 通用类是 指 各 行 各 业 在 办 公 室 或 办 事 过 程 中普 遍 使 用 的 文 书 , 如行政 公文类 ,事 务文书类 ,这个部分各专业都 可以了解一下 。改 革的关键是专业类文书 , 要根据各 院校不 同专业选择不 同的 内容进行教学 , 比如我们土建类 的就不用强调财经商务旅游 等内容,而是着 重讲述与建筑 工程 相关 的内容,比如 :建筑 工程 招投 标文书,建筑 工程施 工合 同,施工 日志 ,工程变更 单,监理例会纪要等等 。 为了做到改革有成效, 本 院应用文写作老师正在积极编 写适 合我 们土 建类 的建筑工程应 用文写作教程 , 这将是我们 课程 改革 历程 上的重要 一笔。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做到 与时 俱进 ,才能真正实践我们的 “ 订单式 ”培养模式 ,我们的学 生在 企业 中才 能学 以致用。 三、教 学方法 多样 化 1 .“ 工学结合 ”的企业 现场 教学法 工学结合是将 学习与工作结合在 一起 的教 育模式 , 主体 包括 学生、企业 、学校。它 以职 业为导向,充分利用 学校 内、 外不 同的教育环境和 资源 , 把 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 直接获取 实际经验 的校 外工作有机 结合 ,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
高职《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b6ab69051e79b8968022620.png)
尼斯说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 “ 首先 果及教育 目标的实现。 的, 也是 最重 要 的 , 是写作 能力 就
二是认 识模 糊 。高职 学生 受 写 作 》 程 要 达 成 的两 个 重 要 目 课
崇 的培养 , 能写好 现代应用文是大学 就业导 向、 尚一技之 长的大环境 生基 本 的能力 与素 质要求 ” 《 u 应 。 在学 用文写作》 是高职院校开设的- 1 作用不大 , 习中往往应付了事。 -' - 3 1 公共基础 课程 , 在提高学生写作 能 三是模 式 单一 。在 高职教 学
( ) 二 以任务驱动强化模拟写作
图 1 高职《 用文 写作》 程“ 应 课 三段
递 进 式 ” 学体 系 教
体 。在 教学 方法 上 , 要抓住 难 点 、
通 生生之 间 突 出重 点 , 侧重 于与专业 和岗位 的 情境 中 , 过师 生之 间 、
衔接 , 精讲 多练 。
二 是“ 。从实 际出发 , 新” 不拘
存 在 的 问题
一
是 地 位边缘 。高职 院校 以
统 轻现实 。教学 内容 、 文种 的选择 务一线 的高职 毕业 生 , 掌握常见应 用文写作重专业 沿用传统思路 , 例文陈旧 , 与学生的
知识 和技能训练 ,应用文写作 》 《 等 生活 、 工作实际相去甚远 , 无法激发 达能力 , 是提 升岗位 职业能力和可
高淑 红
( 常州机 电职业技术学 院,江苏 常州 2 36 ) 1 14
摘
要 高职 院校《 应用文写作》 课程存在地位边缘 、 认识模糊 、 式单一 、 模 附加值低 等 r ̄ 。因此 , * - l 有必
要根据 高职院校教 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 , 按照高职《 用文写作》 应 课程 改革的“ ‘ ‘ ‘ ” 简 新… 用…特 四项原 则, 构建 “ 三段递进式” 学体 系: 教 以案例教 学法渗透写作知识 ; 以任务驱动强化模拟写作 ; 以岗位 实践实现能力拓展。 关键 词 高职院校 ; 应用文写作 ; 三段递进式 ; 学体 系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初探[摘要] 应用文写作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但学生们普遍反映枯燥、难学, 不
容易掌握, 对它没有多高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提高认识程度、加大写作能力培养、改变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写作能力;实践教学
[abstract] application writ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our daily life. it’ s very useful and practical.but students always think it is baldness, difficult and hard to learn. so they are not interest in it.this paper will raise the level of awareness, increase writing skills training, to change the mode of teaching in three areas to explore.
[key words] application writing; writing ability;practice teaching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高职院校自身定位的需要, 技能性、实
用性较强的课程往往受到学生和应聘单位的青睐, 应用文写作就
属于这一类的课程。
它实用性强, 使用率高, 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技能。
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行业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原因, 一是社会生活离不开应用性的写作行为, 二是就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普遍性而言,现有状况还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
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们对这一课程的反应平平, 认为它枯燥、难学又不容易掌握。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种情况
进行改革:
一、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应用文写作”是目前高职院校、成人高等院校面向全校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和技能性的公共基础课。
但很多人认为只有文秘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学习这门课程, 因此从一开始就对应用文
写作课产生轻视, 甚至抵触的情绪。
加上应用文写作的格式的固定性、内容的实际性使其在实际的讲授中会比较平实,因此,同学们认为它是一门枯燥、乏味又难学的课程。
然而, 实际生活中应用文的利用率非常之高, 小到通知、请假条、年终总结、求职信, 大到入党申请书、学术论文、合同、起诉书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这样一来,实际需要和情感接受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 口头上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或学习它的意
义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回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身边存在的应用文, 让他们自己发现, 让他们自己认识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几乎所有方面都缺少不了这样一种文种, 它就是应用文。
包括手机的说明书、租房的小广告、借条、往来书信……这会使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到, 原来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应用文的氛
围之中, 它和我们是这样的亲密与熟悉。
使应用文从陌生到熟悉, 从熟悉到掌握, 再到实际应用。
二、增加课时量,加强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
即使同学们认识到其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上下来, 如果让学生们自己写一篇完整的质量较高
的请示, 还是很困难。
这让老师和学生们都很头疼。
原因出在哪里呢? 主要还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应用文的写作格式,
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
其实, 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们不能写作,往往不是对应用文的格式掌握不好, 而是自身的写作水平极其有限。
由于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的实际需要,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课时普遍较少,据调查,一般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开设多为最多的54课时,少则为32课时,基本上为一周二学时或一周三学时。
课时
的局限使多数老师只是顾及到理论知识是否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其真正写作能力是否提高。
这就造成了学生们掌握了格式, 仍写不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文章。
因此需要学校多给应用文一些时间、多给学生一些锻炼时间,作为老师,课上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随讲随练,随练随改,让理论和实际写作融为一体,不出现两张皮的情况。
三、改革单一型教学方式,从内容到实践进行丰富
目前许多学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单一型教学模式:
即教学思路局限于大纲, 教学材料局限于课本, 教学阵地局限于
课堂, 教学方法局限于讲授。
如何走出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误区, 突出应用文写作实用性的特点, 突破陈旧的教学定势, 提高学生
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对应用文写作教
学模式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学生不爱学,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的枯燥性,即使他们知道这
门课程很实用、很重要,仍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就要尽可能的准备一些有趣的、调动其积极性的案例来展示,如在通知一节的讲授中,广电总局网站上《广电总局关于推荐2011年度第二批优秀国产动画片的通知》、《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参加2011第三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的通知》等例文就可以引进课堂教学,大家一起回忆童年、一起聊一下动画片、一起写一篇关于动画片的通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另外,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使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实用性较强的案例,如在讲授转发类通知的时候,适逢油价下调,我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上下载关于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发改电[2011]252号)文件拿来用,并且从北京发改委网站上下载《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文件的通知》(京发改[2011]1908号)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学生通过理论讲授掌握写作方法,再自己写作和原文对比,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避免不了: 基础知识→例文→材料作文→课堂测验的程式, 存在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弊端。
师生关系停留在传授者与接受者上。
学习以刚性记忆为主。
在如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这种模式显然有些过时。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打破这种传统模式, 在授课前针对本
节课要讲的内容先让学生们写一则应用文, 有时会是通知或者请示、报告等。
发现很多同学存在这样的心理: 通知谁不会写, 这有何难。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写完后老师也并不用急于纠正, 而是进入正规授课。
等老师讲完通知或请示的正规格式、写法后, 再让
他们拿出自己之前写的文章相对照。
学生们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着不足, 需要如何改进。
而且每位学生的欠缺处是不同的, 这样一来也会使他们的记忆更深刻, 也更有针对性。
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们上台去讲他们自认为很熟悉, 同时格式要求又不是很复
杂的应用文的一种。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总结, 认为总结是他们用到最多, 经常要写, 同时每次又不知如何下笔的一种应用文文种。
在这样的带有一定交流性质的演讲中, 学生们可以相互吸取经验,
不一定墨守陈规的按照书本的格式是去讲去写。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活跃了课堂, 使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 同时避免了
课本上老式的单一的例文, 丰富了更多的带有实践性的来自学生
自己的例文内容。
(三)引进实践教学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但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还要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将应用文写作延展到社会实践中去,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应用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为图书馆、阅览室写阅览须知,为校广播站投稿,为院 (系 )团、学活动提供应用文稿,结合校、院举办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写
简报、通讯、通知。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采访先进人物,进行社会调查,这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
在实践中,学生用应用文直接为社会服务,达到在实践中巩固,在鉴别中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能, 教师应该适时营造应用文的写作氛围、加强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大胆的摆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灵活掌握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所在, 借用
案例教学法因势利导, 以更加多变的形势丰富课堂, 使学生们更
好更快地掌握这门功课。
参考文献:
[1]李雨萌.应用文写作课教法刍议[j].青海师专学报.2004( 4)
[2]肖绪才.在多重实践中写作———应用文写作教学法改革
尝试[j].写作: 高级版.2006( 12)
[3]项元乐.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应用文教学实效[j].应用写
作.2007( 7)
[4]张江艳.全球化视野下应用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几点思考[j].写作: 高级版.2007( 11)
[5]辛志成.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4)
[6]杨亚丽.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的再认识[j].写作: 高级版.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