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2

合集下载

推荐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史经典读物

推荐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史经典读物

推荐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史经典读物
如果你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感兴趣,以下是一些经典读物,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这个领域:
1. 《理想国》: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它探讨了理想国的构建和政治领导的原则。

2.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对政治学的定义和政治制度的优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 《圣经》:这本书包含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参考。

4. 《君主论》:意大利政治家和思想家尼采的著作,他对政治领导力和国家治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5. 《社会契约论》: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著作,它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概念,对现代民主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6. 《人权法案》:美国宪法中的人权法案,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了限制。

7. 《自由秩序原理》:德国哲学家哈耶克的著作,他对自由、市场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8. 《正义论》:美国哲学家罗尔斯的著作,它探讨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9. 《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艾德礼的著作,它对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10. 《资本主义与自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著作,它探讨了资本主义和自由的关系,并对政府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西方哲学经典名著选读

西方哲学经典名著选读

西方哲学经典名著选读目录(31篇)
1、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政治学》
3、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忏悔录》
4、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5、托马斯·莫尔:《鸟托邦》
6、笛卡儿:《谈谈方法》、《第一哲学的沉思》
7、休谟:《人性论》
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9、卢梭:《忏悔录》、《社会契约论》
10、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美学》
1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3、詹姆士:《实用主义》
14、尼采:《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1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
1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林中路》
17、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18、弗洛姆:《自由的恐惧》
19、萨特:《存在与虚无》
20、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完整word版)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docx

(完整word版)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docx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一.柏拉图(《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其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二、政治思想:(1)正义论:①回答了什么是“城邦的正义” ,即是: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不是为了某一个阶段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②认为一个完善的城邦具有这样一些美德: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③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

认为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就实现了正义(2)哲学家统治:①哲学王统治的思想。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

②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才能保障城邦正义。

③哲学家能够掌握正义本身、善本身的知识,能够按照神圣的原理描绘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个人和公民幸福。

④能够看到“美善、正义。

勇敢、智慧、节制等理念世界中的原型(3)政体的演变:柏拉图根据国家制度的品德和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人的品质把政体区分为两类五种:一是善的、正义的政体——王政或贵族政治。

一是恶的、非正义的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治、民族政治和僭主政治。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他的《政治学》被誉为政治学科的开山之作。

其著作有:《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雅典政治》等。

二.政治思想:(1)人与城邦: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过城邦式的生活就是人的本能,直接参与城邦事物是公民谋取幸福、实现集体之善的必要途径,也是公民权的本质。

②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其目的是完成某些善业。

③城邦是自然的演化(2)法律的统治:①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法律统治的重要性。

②人为政治关系必须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即臣民并非全部放弃其判断和责任。

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2.ppt

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2.ppt

♣ 二、决策的心理环境的实际形成 ♣ 个人有目的的行为: ♣ 1.可训练性 ♣他观察到自己动作的结果,然后对动 作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 2.记忆 ♣ 3.习惯 ♣ 4.正刺激的作用
♣ 人类可训练性的特征:
♣ 1.关于其他选择的历史经验可以使他推测现在面 临选择的可能后果; ♣ 2.交流和沟通给予了人类学习的巨大优势,这是 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 ♣ 3.通过“驯化”行为,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成为可 能,他们不需每时每刻都计算结果,相反,他们 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沟通信息和理论预测,使得 他们自身的一点经验成为广泛决策的基础。
3.手段和目的使人们忽视决策中的时间要素 。(时间限定)
73
♣ 三、备选方案和后果
♣ 决策的任务包括三个步骤: ♣ 1.列举所有备选策略; ♣ 2.确定执行每个备选策略所产生的所有 结果; ♣ 3.对多个结果序列进行比较评价
♣ 75
♣ 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 1.时间,已经执行的策略会影响后续的 选择; ♣ 2.知识,确定哪个备选策略会产生哪些 结果; ♣ 3.群体行为,每个人在制定个人决策时, 还必须考虑其他人的决策。 ♣ 4.评价结果的优先顺序
♣ 原则二:减少组织层级,降低沟通 层级,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被管理 对象数量确定的条件下,两者成反比关系;管理幅 度越宽,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 幅度越窄,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多。
管理幅度受领导者智能、精力和时间的限制。管 理幅度过宽,会导致领导者负担过重或出现管理混 乱。管理幅度过窄,会增加管理层次,降低工作效 率。管理学家一般主张上层管理幅度小一些,下层 管理幅度大一些,但具体多少数目为合理的管理幅 度,意见不一。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原著选读》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⑷政体就是对城邦中各种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某 种制度或安排。因为人是政治动物,追求共同的生活,因此城邦 的目的在于实现美好的生活并维系公民的共同利益。一个城邦共 同体不能仅仅以生活为目的,而更应谋求优良的生活,城邦共同 体不是为了联合抵御一切不公正的行为也不是为了彼此间的贸易 往来以有利与城邦的经济。城邦必需关心德性问题,以保障优良、 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
⑺城邦权力归属问题:“执掌城邦权力的人或者是多数人,或者是 富有的人,或者是贤明的人,或者是所有人中最高贵的一个人, 或者是僭主或暴君。” 但是无论哪种人当权都会带来问题。虽
然多数人执政优于少数最优秀人执政存在疑问,但仍是可取的。 有人提出:人的统治肯定不如法的统治,因为人的灵魂会受到各 种激情的影响。但法律本身也会带上寡头制和平民制的色彩,从 而产生许多问题。“恰当的法律可以拥有最高的权力;某一官员 或某一些官员只是在法律无法详细涉及的事情上起裁决作用。” 但法律的好与坏,公正与不公正,必然要与各种政体的情况相对 应,正宗政体就会有公正的法律,变态政体必然有不公正的法律。
卷二:对以往理想政体理论的研究(对柏拉图的批判) ⑴苏格拉底认为,城邦完美一致的标志是达到最高程度
的一致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 城邦由不同种类的人组合而成。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 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任 何人主要考虑的是他自己,对公共利益几乎很少顾及, 即使顾及也仅仅是在其与他个人利益相关时。 ⑵财产共同享有将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 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 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德性的人要求节制) ⑶对柏拉图《法律篇》以及其他哲学家和政治家所倡导 的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认为:不能让妇女放纵,否 则将给政体带来难堪的局面并培养贪婪的恶习;不能财 富过度不均以避免人口无法维持;行政官要品行优良, 富有钱财且不能一人兼数职。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

III. Critical Realism 1. definition----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of the 19th century flourished in the 40s and in the early 50s. It found its expression in the form of novel. The critical realists, most of whom were novelists, described with much vividness and artistic skill the chief traits of the English society and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ystem from a democratic viewpoint.
2. Features: Victorian literature, as a product of its age, naturally took on its quality of magnitude & diversity. It was many-sided & complex, & reflected both romantically & realistically the great changes that were going on in people’s life & thought. Great writers & great works abounded. a. introduction of characters from the working class b. strong hatred for vices in the society c. an illusion of bringing about social justice and harmony by reforms d. an interest in woman emancipation (Charlotte Bronte) 3. Representatives: Charles Dickens; William Thackeray etc.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之外国名著精选 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精品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之外国名著精选 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精品

高中语文阅读之外国名著精选: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2目录1目录卷一………………………………………………………1…卷二……………………………………………………3…1卷三……………………………………………………7…8卷四……………………………………………………1…26卷五……………………………………………………1…69卷六……………………………………………………2…20卷七……………………………………………………2…40卷八……………………………………………………2…83-- 3政治学1卷一章一我们见到的每一个城邦(城市)都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从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 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且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必定是最高而最广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的“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

有的人说城邦政治家和君王或家长或奴隶主相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主张这种说法的人认为,这类人物与其他有所不同之处,不在于品种方面,而只是在其所治理的人民在数量上有多寡之别罢了. 奴隶主所关顾的只限于少许人,关顾到人数稍多的则为家长;至于城邦政治家或君王,那就必须关顾到更多的人. 依照这种说法,一个大家庭和一个小城邦之间就没有实质上的差异;政治家和君王的分别也仅仅在于这样一点:君王以个人掌握国家的全权,而政治家则凭靠城邦政制的规章加以治理,依照这种规章,全邦人民轮流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城邦政治家就仅仅在当值的年月执掌政权]。

-- 42政治学这些说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我们可凭借向来应用的[分析]方法来阐明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术上分析一个组合物时,应该分析这一组合物内的每一单纯元素——即把它分析到无可再分析的最小分子. 我们在政治学的研究中,也得分析出由之组成每一城邦的各个要素并一一加以考察. 基于这种分析,我们就能比较清楚地阐明上述各社会团体及其人物之间的差异,并由此辨明,对于上述题旨,是否能够得出些有条理的论断.章二这样,我们如果对任何事物,对政治或其它各种问题,追溯其原始而明白其发生的端绪,我们就可以获得最明朗的认识. 起初,互相依存的两个生物必须结合,雌雄不能单独延续其种类,这就得先成为配偶,——人类与一般动物以及植物相同,都要使自己遗留形性相肖的后嗣,所以配偶出于生理的自然,并不是由于意志的结合. 接着还得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结合,使两者相互维系而得到共同保全. 凡是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的人;凡是有体力而且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处于奴隶从属的地位. 在这里,主奴两者也具有共同的利害.[我们应该注意,]女人和奴隶天然有分别. 自然创造女儿绝不像铁匠铸造德尔斐小刀,使它能够具有多重的用途;自然对每一事物各赋予一个目的. 只有专用而不混杂使用的事物才能具有造诣最精当的形性. 可是,在野蛮民族中,[反乎自然,]女人处于与奴隶地位相同——实际上那里并没有真正称得上主治的人物,男女结合只是一个-- 5政治学3女奴配上了另外一个男奴而已. 所以诗人们说:“野蛮人应该由希腊人治理.”在诗人们看来,野蛮民族天然就是奴隶.由于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首先就组成“家庭”。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经典政治学著作的选读推荐
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权力、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学科,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领域。

在众多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中,以下是几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1.《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制度的哲学著作。

通过对话体的形式,柏拉图阐述了正义的概念,并构建了一个以哲学家为王的理想国度。

这本书是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一部系统地研究政治学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城邦的本质、政体的类型、以及政治领袖的素质等问题。

他强调了政治学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以及政治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社会契约论》-卢梭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阐述政治权利和民主制度的著作。

通过提出“社会契约”的概念,卢梭论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并探讨了政治制度与人类自由的关系。

这本书对后世的民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

4.《论自由》-约翰·密尔
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是一部阐述个人自由权利的著作。

在这
本书中,密尔提出了“群己权界”的原则,强调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同时,他也探讨了社会对于个人自由的限制和责任,提出了“最小限制原则”。

这本书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
一、“事实”和“伦理”之间的区别
♣ 事实判断是对客观事实及其运行状态的描述,因
此可以证明是正确或错误的。 ♣ 伦理判断是对未来状态的一种选择,由于不能从 事实判断推导出伦理判断,同样也不能从伦理判 断推导出事实判断,因此,伦理判断不能说是正 确或错误的。 ♣ 决策通常包含事实和伦理两个判断,因此不能证 明决策是正确或错误的。
♣ 行为模式: ♣ 刺激——反应行为模式 ♣ 犹豫——选择行为模式 ♣ 刺激反应行为模式可以使人类注意力
关注与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这 种刺激可以是内部刺激,也可以是外部 刺激。
♣ 行为持续机制 ♣ 原因: ♣ 1.一种行为存在沉淀成本,这使得继续
坚持先前行为具有优势; ♣ 2.一种行为自身会创造新的刺激,使得 这种行为坚持和持续; ♣ 3.一种行为存在准备成本,使得继续坚 持先前行为较容易。
♣ 二、决策的心理环境的实际形成 ♣ 个人有目的的行为: ♣ 1.可训练性 ♣ 他观察到自己动作的结果,然后对动
作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 2.记忆 ♣ 3.习惯 ♣ 4.正刺激的作用
♣ 人类可训练性的特征:
♣ 1.关于其他选择的历史经验可以使他推测现在面
临选择的可能后果; ♣ 2.交流和沟通给予了人类学习的巨大优势,这是 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 ♣ 3.通过“驯化”行为,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成为可 能,他们不需每时每刻都计算结果,相反,他们 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沟通信息和理论预测,使得 他们自身的一点经验成为广泛决策的基础。
♣ 4
♣ 四、决策层级系统
♣ 目的性的概念包含了决策层级的意思:
每个较低层级的任务,都是实现上一层 级各个目标的路径。 ♣ 但是在实际行为中,这些目标体系并 非完整地组织,却会在实际行为中实现 某种整合。
♣ 五、决策中的相对要素
只不过是在当时情况下可以选择的最佳行动方 案而已,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实现各种目标。 ♣ 由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这种折中的相 对因素,因此当行为同时要实现多个目标时, 寻找一个共同衡量尺度是必要的。

《管理行为》的主要内容
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 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
管理行为中的理性
组织的均衡
权威的角色
沟通
效率准则 忠诚与组织认同
组织的剖析
第一章 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
“决策工作同执行工作一样渗透到
整个管理型组织中,事实上这两者紧 密相连,缺一不可。”——西蒙
♣ 一切决策都是折中的问题,最终选择的方案,
♣ 六、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制定
♣ 管理行为是团队行为。 ♣ 当一项任务需要很多人去完成时,就需
要用行政程序来达到目的,行政过程本质 上是决策过程,即以决策形式将一定要素 和任务分配给组织中个人,建立正式组织 程序限制和制约这些任务和要素选择,并 且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组织成员。
♣ 组织剥夺了个人的一部分决策自主权,
而代之以组织的决策制定过程。 ♣ 1.确定组织成员的职能; ♣ 2.职权分配; ♣ 3. 对组织成员的自主选择设置协调其他 成员活动的必要限制。
♣ 协调
团队行为不仅要 求采取正确的决 策,而且要求所 有团队成员都采 取一致的决策。
♣ 制定一个总的作业计划,来协调控
♣ 八、组织的均衡 ♣ 个人为什么会接受组织的影响: ♣ 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与组织活动目
标之间的关系。 ♣ 每个成员带着各自动机进入组织, 这些动机共同形成组织目标,通过 组织目标的实现来满足各人的要求。
第二章 行政理论的一些问题
♣ 一、某些公认的管理原则
♣ 1.组织内任务实现专业化,就能提高管理效率; ♣ 2.在权力层级上为每个团队成员安排一个明确的
位置,就能提高管理效率; ♣ 3.限制权力层级中的任何一处的管理幅度,就能 提高管理效率; ♣ 4.为了方便控制,根据目的、过程、顾客和地区 来组织工作者,就能提高管理效率。
♣ 批评:
♣ 1.专业化。专业化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专
业化原则应该出自人们按照哪种方式分工能够实 现效率。 ♣ 2.命令统一。必须将命令统一原则界定为如果一 个人在组织中接受一个人以上的命令,那么这种 组织结构安排是不合理的。
二、决策评价 决策中既包含伦理层面的内容,也包含 事实层面的内容。 可以对决策进行相对性的评价,即在给 定目标的情况下,决策是否达到目的?

第四章 管理行为中的理性
管理决策的正确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果它选择适当的手段来达到指 定的目的就是正确的。
一、手段和目的
在决策过程中,只有具有达到预期目 的的适当手段的方案才能入选成为备选 方案。但是目的本身,往往只是帮助更 远大目标的实现。
第七讲 行政行为 ——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
-------赫伯特.西蒙
对西蒙的评价
管理大师中惟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 的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现代管 理理论的基石之一。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 部分基于西蒙的思想。 他的贡献在于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 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 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 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 提出了目标—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 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 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管理行为》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一、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 执行组织目标的实际任务一般是由
组织最低层级的人员负责的,但组织 的中上层工作人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人员如何影响组
织的运作: 一个管理型组织中的非操作人员通 过影响最低管理层级的操作人员的决 策,来实现组织目标。(战争中军官 对士兵的指挥)
由此,建立有效的行政组织问题也
♣ 94
♣ 记忆能够存储信息、结果和解决办法,
当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时,不需要重新 研究,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记忆中储存的 信息。 ♣ 人类理性极度依靠心理上和人为的关 联机制和检索机制,人们在制定决策时, 一旦需要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利用这些 机制就可以找到。
♣ ♣ 习惯是与记忆同等重要,而且有助于
保存有效的行为模式的一种机制。 ♣ 习惯能把同一情境中重复出现的内容 从自觉思考的范围里抽取出来,所以可 以节省人们的脑力。
♣ 3.管理幅度 ♣ 原则一:减少行政主管人员的管理
幅度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 原则二:减少组织层级,降低沟通
层级,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被管理
对象数量确定的条件下,两者成反比关系;管理幅 度越宽,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 幅度越窄,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多。 管理幅度受领导者智能、精力和时间的限制。管 理幅度过宽,会导致领导者负担过重或出现管理混 乱。管理幅度过窄,会增加管理层次,降低工作效 率。管理学家一般主张上层管理幅度小一些,下层 管理幅度大一些,但具体多少数目为合理的管理幅 度,意见不一。
73
♣ 三、备选方案和后果 ♣ 决策的任务包括三个步骤: ♣ 1.列举所有备选策略; ♣ 2.确定执行每个备选策略所产生的所有
结果; ♣ 3.对多个结果序列进行比较评价
♣ 75
♣ 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 1.时间,已经执行的策略会影响后续的
选择; ♣ 2.知识,确定哪个备选策略会产生哪些 结果; ♣ 3.群体行为,每个人在制定个人决策时, 还必须考虑其他人的决策。 ♣ 4.评价结果的优先顺序
♣ 四、理性的定义
♣ 理性就是根据评价行为结果的某些价值系统来
选择偏好的行动方案。 ♣ 种类: ♣ 客观理性、主观理性、自觉理性、刻意理性、组 织理性、个人理性
♣ 81

第五章 管理决策心理学
♣ 一、个人行为达不到理性标准的原因
♣ 1.知识的不完备性 ♣ 2.预期的难题 ♣ 3.行为的可行性范围受限
♣ ♣ 管理型组织的设计过程同运作过程一
样,必须以总体效率为指导准则。 ♣ 管理研究的正确途径,要求识别出所 有重要的诊断准则;要求我们用一整套 准则去分析每种管理状况;要求我们通 过研究搞清楚几条相互排斥的准则所占 的权重。——西蒙
研究行政理论的途径: ♣ 1. 行政现状的描述:组织中每个人做出的 决策,以及决策时的影响因素。 ♣ 2. 行政状况的诊断:(限制高效率的因素) ♣ 个人自身体力、习惯和反应;自身价值观 和目的;与自身工作领域相关知识 ♣ 3. 赋予权重:对行政原则赋予权重,决定 哪项原则更能提高效率。条件:一是明确的、 便于测量的目标;二是必须消除其它因素对 行政行为的影响。

主要学术贡献
有限理性理论(“管理人”的假设)
决策理论 (基础、要素、方法、类型等
) 组织理论
<管理行为>的核心思想
全书的核 心假设是决策制定过程是理 解组织现象的关键所在,主要关注组织 有效运作的决策制定和人员管理过程, 尤其关注组织顺利运行所必须具备的条 件。 本书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考察组织决 策,首先分析人类决策,然后解释组织 和人之间的关联、组织对人的影响,最 终得以完整考察组织中人所做出的决策
目的层级
某些目标必须依赖于
其他一些更远大的目标
才能发挥作用。这个事
实导致目标的层级式结 构,每一层相对于其下 层都是目的,相对于其上 层又是手段。

二、手段——目的分析结构的局限

1.只考虑特定选择行为达到目的存在局限性
,由于没有考虑到其他行为可以达到其他目 的。 2.在实际情况中,完全将目的和手段区分开 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手段并非价值中立。 3.手段和目的使人们忽视决策中的时间要素 。(时间限定)
是社会心理学范畴的问题,组织上层 人员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影响组织下 层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