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在输注刺激性药物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选择比较粗直的血管,抢救病人时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循环差),化疗、抢救时应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多种药物同时用增加对血管的刺激,防止药物外渗。

2、做到勤巡视注射部位,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临床上已有几例造成坏死病例都是前期未引起重视。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

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4、只要出现药物外渗,必须进行处理,但应根据正在输入的药物性质采取措施,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药物外渗的处理1、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药,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

再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

2、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用热敷促进扩散吸收。

3、药液对组织有刺激性:冷敷或保温,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可用冷敷,须在6h内进行,24h后热敷,但对长春新碱和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

4、局部封闭:用2ml注射器的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先沿外渗局部的边缘打封闭,进针约针头的1/2,先进,然后抽回血,无回血后边退边注射药物,就这样先把外渗区域周边都封闭起来,然后就是外渗局部的下方、方法同上。

根据情况每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天。

(三)、针对性处理(1)、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使患部局部组织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药液的吸收,使肿胀的组织尽快恢复正常。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预防与处理措施静脉输液是医院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药液外渗却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预防和处理药液外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管理两个方面,详细阐述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药液外渗的原因1. 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导致血管壁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

2. 输入的药物引起血浆pH值及渗透压改变,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等。

3. 机械损伤,如穿刺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当等。

4.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导致凝血不正常。

5. 给药方法不当,如长期静脉给药者未选用留置针等。

二、药液外渗的预防措施1. 静脉的评估及选择: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对于长期输液者,一般由远端小静脉开始,选择四肢末梢充盈、弹性好、回流通畅、管腔较大、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

当输注高浓度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选择粗而直的血管穿刺,并交替使用静脉,切忌连续多次使用同一条血管,以保证其得以修复。

2.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对于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患者可选用头皮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用夹板固定,加以观察。

3. 注意药物浓度:对于浓度高和刺激性强的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输注前应先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观察5-10分钟,确定静脉滴注通畅,无外渗后方可输注药物。

4.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巡视病房,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应及时处理,尽量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5. 做好患者的宣教: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物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输液侧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6. 正确拔针和按压:输液完毕,关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按压,以免造成药物外渗。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发现外渗: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一旦发现输液管外有药液渗出或者发现局部浮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就要立即停止输液并确认是否发生了外渗。

2. 保持原位:保持外渗处的输液管原位,不要移动或破坏现场。

3. 停止输液:立即停止输液泵或者手动滴注器的输液,避免继续渗出。

4. 通知医生: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和护理主管,报告外渗情况,并请医生进一步处理。

5. 清洗外渗处:用生理盐水或洗必泰清洗外渗处,以防止药物或静脉输液引起刺激或感染。

6. 调整位置:如果外渗处是插管部位,护理人员需要检查和调整插管的位置,确保其正确。

7. 冷敷:可以给外渗处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8. 小心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及时反馈给医生。

9. 记录和报告:将外渗情况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及时报
告给医生和上级护理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静脉输液外渗时,切忌自行处理或擅自拔除输液管,应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和指导,以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

外渗处理
普通输液外渗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拔针,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 置20~30cm。
(2)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 (3)热敷:主要用适量25%硫酸镁置于无菌纱布,贴于外渗部位,保持纱布湿
润,每10~20min更换1次,以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消退,达到消肿止痛的 作用。 (4)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作用。
外渗的诊断
药物外渗的诊断不难,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根据穿刺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红 斑以及检查静脉通路有无回血现象。部分病人可不出现上述症状,首次出现 的是皮肤组织已受损伤的体征即使外渗是轻微的、短暂的局部刺激,病人可 能感觉并不明显,但组织坏死和皮肤溃疡仍可发生,严重时可丧失肢体功能。 对于中心静脉插管输液的病人,除上述情况外,只要出现液体流速变慢,穿刺 同侧胸痛均应考虑药物外渗。不管什么时候发生外渗,都应做好记录和评估。 护理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静脉输注通路的部位,针头大小,估计外渗药物 的量,穿刺局部外观描述,处理手段和病人的感受,摄照片以备档。
谢谢!
痛、局部红肿、抽无回血,皮肤暗紫、变硬。许多高渗液体渗出也可以导致
局部组织发生损伤,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所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是临床
工作中预防和处理的重点。一般外渗性损伤通过保守治疗通常可以自愈,但
是外渗导致的潜在后遗症有事不可低估的。外渗损伤可导致疤痕组织的形成, 组织坏死,皮肤组织缺损,关节畸形和挛缩。
外渗的分类及机制
1.外渗分为:发疱类化疗药物外渗、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和非刺激性化疗药物 外渗。
(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 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 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 永久性溃烂。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皮下。
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根据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调节输液速 度,若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高渗性液体时,应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
在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前, 应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并在穿刺成功后,先输入等渗盐水, 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输入药物。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液外渗的原因、 后果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静脉输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渗的定 义、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分享
部分学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静脉输液外渗 的情况,并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处理的。
学员对课程的建议
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增加实际操作 演示、提供更多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掌握相关知识。
局部外敷药物促进吸收
外敷药物
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量,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外敷,如硫酸镁、喜辽妥等,以 促进液体的吸收。
注意事项
在外敷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温度和使用时间等,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 损伤。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等
01
02
03
冷敷
对于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 外渗,可采用冷敷的方法, 收缩血管,减少药物的吸 收和扩散。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 治疗和处理,促进伤口的 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0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皮肤坏死及溃疡形成
皮肤颜色变化
观察输液部位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 发红或紫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报告医生。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药液外渗(1) 在针头穿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少许,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推(滴)注前确认针头在血管内。

(2)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3) 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注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有发生药液外渗,应终止,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4)注射时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5)外渗发生后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尽量回抽药物减少药物存留。

拔出针头后,避免加压于注射处,以防药液扩散。

太高患肢,局部冷敷(部分药液不可冷敷,详见药物说明书),持续24-48小时后,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遵医嘱应用外用药膏。

(二) 血肿(1)选用合适的型号、无倒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2) 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

(3)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4)要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

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因按压面积大,不会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一般按压时间为3~5m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按压时间延长,以不出现青紫为宜。

(5)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

24小时后局部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三十分钟,以加速血肿的吸收。

(6)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或切开取血块。

(三)静脉炎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

加强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要固定好。

2.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3.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4.根据所用溶液或药液的类型、PH、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疗程,选择适当的输注部位及途径。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静脉插管位置出现渗漏,输液液体外泄到组织间隙。

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立即停止输液:当发现静脉输液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避免继续液体外泄。

2. 拔除导管:将导管从患者的静脉插管处缓慢拔出。

注意不要迅速拔出,以避免在拔出过程中进一步破坏组织。

3. 防止感染:外渗液可能使周边组织感染,应及时清洗皮肤,消毒并涂抹消毒药物。

4. 给予处理:根据液体外渗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局部冷敷、升高患肢、局部按摩等。

5. 监测观察: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局部渗漏情况,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6. 重新插管:必要时可以选择重新插管,确保输液途径通畅。

若静脉输液外渗较为严重或无法处理,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
助。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表现、处理及预防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表现、处理及预防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表现、处理及预防护理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管理过程中非正常地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血管周围组织,不是进入正常血管通路。

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如静脉⾼营养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多巴胺、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青霉素、血制品等渗漏时,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致皮下组织坏死,甚至留下永久性瘢痕。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穿刺部位选择不当:选择关节部位穿刺,由于患者活动频繁,针头容易移位。

2、固定不牢:胶布或敷料松动未及时更换或穿刺部位固定⾼法不正确。

3血管使用不合理:血管细,输⾼高渗液体,刺激性大的液体或输注速度过快、过⾼。

4、药物因素:主要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以及药物毒性⾼的影响。

5、感染:病⾼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或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易发⾼感染。

输液外渗的表现1、⾼般表现。

局部皮肤颜色苍白或红晕,继之肿胀。

头皮外渗局部肿胀,容易及早发现。

四肢静脉外渗呈弥散性肿胀,以针尖为中⾼向四肢均匀扩散不易察觉,所以要对比两侧左右肢粗细,弹性和色泽。

2、化学物质外渗表现。

主要指高渗糖、氨茶碱、20%甘露醇、硫酸镁、5%碳酸氢钠、钾钙类。

这类药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它能使⾼细血管致密度增加,降低⾼细血管通透性,破坏毛囊,使局部皮肤有钙化点,形成硬结。

3、血管收缩剂外渗表现。

以多巴胺,肾上腺素类,通常这类药液输⾼30分钟后可出现注射静脉颜色发白,呈条索状延伸或树枝状延伸,时间⾼会使血管色素沉着,条索状硬化失去弹性。

4、高分子性质外渗表现。

主要是抗生素类,青霉素,头孢,去甲万古霉素等。

这类药液浓度⾼会造成针尖周围呈缺血性苍白色,局部皮肤缺血时间长,皮肤呈青色紫色甚至发黑坏死。

5、营养性物质外渗表现。

蛋白制剂,血制品及脂肪乳,氨基酸,水乐维他,微量元素制剂等。

这类⾼旦外渗,局部肿胀血管红肿变黑,弹性差,不容易短时间恢复。

发生外渗处理⽅法首先应立即停止输液;尽量回抽外渗液体,及时对症处理;局部制动并抬高患肢;更换部位穿刺;加强巡视并注意保暖。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措施【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分析处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505-01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给药途径,它是利用液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输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用于预防疾病及抢救为重病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但是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1 患者的因素1-1-1 新生儿一般选择的是头皮静脉做穿刺,头皮静脉的血管少,又细,而且弹性差,脆性大,穿刺难度大,加之小儿吃奶,出汗,固定后容易脱落,外渗的几率较大1-1-2 婴幼儿哭闹,不配合,血管短,不直,家长又过于疼爱孩子,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也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很难固定,容易发生外渗,小儿对外渗的不适反应不能及时感觉,易被护理人员疏忽,所以小儿外渗及严重外渗多与成人。

1-1-3 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能力减退,容易失控导致针头移位,痛感降低,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容易外渗。

1-1-4 重症患者休克严重的脱水,癌症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也容易发生外渗。

1-2 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高危的外渗药物,一旦发生外渗,将会发生皮肤坏死等严重后果。

1-3 疾病因素1-3-1 外周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1-3-2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降低,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1-3-3 癌症患者由于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性增加,难以穿刺,易发生外渗1-4 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情况1-4-1 护理人员没有经验、知识缺乏,对血管解剖位置、药物的特性缺乏了解1-4-2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没有加强巡视,在同一部位长时间输液或者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识别腹腔每条 引流管并用标签注 明, 妥善 术 后 病 人 应 当每 天 进 食 5~ 6餐 。 固 定 好 各 引 流 管 , 持 引 流 通 畅 , 日更 保 每 换各 种 引 流 袋 , 换 时 必 须 严 格 无 菌 操 讨 论 更 作 , 细记录引 流液量 及性质 , 详 出现 异 常 胰腺癌与糖尿病均 为全身性疾病 , 二 呕吐不得不再 次禁 食行 胃肠减压 , 消化道 及 时通 知 主 管 医师 ,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警惕 者相互影响 , 为 因果 , 互 使病情 变得 更加 功能 紊 乱 造 成 营 养 状 态 差 影 响 切 口及 胃 醋 酸 奥 曲肽 的 治 疗 护 理 : 酸 奥 曲 肽 复杂 , 醋 这也就对外科 医师与护士及术后治 肠等吻合 口愈合。本组患 者术后 均观察 是人工合成的人生长抑素类 似物 , 其药理 疗与护理 提 出了更高要求 。全 面 了解 胰 肠鸣音变化 , 日早 晚各 1 并记 录 , 每 次 每 作 用 与 天 然 激 素 相 似 , 减 少 胰 液 分 泌 防 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手术的相互影 响, 可 有助 治 . mg次 每 于对此类患者术后行全面观察 , 2小时 翻身 1次 , 进肠 蠕动恢 复 , 促 术后 止 胰 瘘 的 发 生 , 疗 剂 量 为 0 1 / , 为有 效地 常规给予 胃复 安静推增加 胃动力 , 术后麻 8小 时 1 皮 下 注 射 , 严 格 掌 握 醋 酸 奥 进行有针对性 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 次 应 从 醉清醒后取半 卧位 ,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 曲肽的注射 问隔时间及剂量 , 持其 在体 而积极预 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的发生 , 保 以利 保证疗效。 动, 能进食后鼓励 患者进 食 , 消除患 者精 内的药物浓度 水平 , 于患者全面康复 , 减轻患者的痛苦。 神紧张因素 , 有利 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饮食 指导 : 尿 病 病人 的饮 食组 成 糖 引流管观察治疗与护理 : ①为减少尿 为 : 白质、 蛋 脂肪及碳水化合物 , 胰腺癌合 参考文献 路感 染 , 应尽 早 拔 除 尿 管 , 组 患 者 常 规 并糖 尿 病 患 者 术 后 应 强 调 “ 食 多 餐 、 本 少 忌 1 秦新 裕 . 胃大 部 切 除 术 后 胃肠 动 力 紊 乱 . 中 术后 第 一 天 拔 除 尿 管 , 能 自行 正 常 排 甜 食 ” 这 样 既 可 避 免 因 一 次 饮 食 过 多 引 均 , 国 实用 外 科 杂 志 ,9 99 6 :2 19 ,( )3 5—36 2. 又 尿 , 1 出现尿潴 留; 胃 吴 言涛. 无 例 ② 腹部 手术后脏 器运动功能紊乱 的 保持持续 负压状态 并每隔 6小 时用生理 超 过 胰 腺 负 担 使 血 糖 升 得过 高 , 可 避 免 还 诊 治 原 则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 志 , 99,9 19 1 盐水定时冲管 , 以保证 胃管通 畅 ; 正确 低血糖的出现 , ③ 尤其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 ( :2 6) 3 4—3 5 2.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
药物外渗:是指在输液管理过程中,非故意 地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 不是进人正常的血管通路。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
二、药物渗出的分级
根据INS的标准,将药物渗出/渗出分为5级
0级:没有症状 Ⅰ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 有疼痛 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2.5-15cm之间,皮肤发凉,伴有 或不伴有疼痛 Ⅲ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 >15cm之间,皮肤发 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Ⅵ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 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直径 >15cm之间,循环障碍,中到 重等程度的疼痛。任何容量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的液体渗出 都属于Ⅵ级
环比沙星 多巴胺
血液pH值
环比嘧啶
强力霉素
吗啡
顺铂
庆大霉素
5-Fu
大仑丁
钾盐 万古霉素
氨苄青霉素
阿霉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理pH值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
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240-340mOsm/L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低渗溶液:< 240mOsm/L 如 0.45%氯化钠 -等渗溶液: 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5%糖盐水 -高渗溶液:>340mOsm/L 如10%葡萄糖、20%甘露醇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
5、护理人员因素
1、专业知识缺乏 2、临床经验不足 3、输液工具选择不当 4、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5、责任心欠缺、巡视不到位 6、宣教不到位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源自五、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高渗性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后 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或黑色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 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 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 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 1.1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
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 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 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了外渗的可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对血管充盈度好的病人,可加大 进针角度,以 35度快速刺入皮下后 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 体角度再抬高 25度快稳入血管,见 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 胶布固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 技术操作水平,争取静脉穿刺一针 见血。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2、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 般由肢体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 大静脉,交替更换使用静脉,切忌 连续多次使用同一静脉。
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 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 功率 穿刺时避开关节部位,选择合适 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 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 时病人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 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3. 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 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 脆弱,难以穿刺。( 2)外周血管疾 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 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一、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 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问题,降低局部组织损伤,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所有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观察患者症状,询问患者感受。

(3)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2. 报告和沟通(1)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情况,取得其配合。

(3)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3. 处理措施(1)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2)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3)对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等特殊药物外渗,按照专用处理流程进行。

(4)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4. 记录和归档(1)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2)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四、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 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3. 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4. 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5. 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6. 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 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8. 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五、注意事项1.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预防药物外渗的发生。

2. 提高护士穿刺技术,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

4. 定期培训护士,提高其对药物外渗的处理能力。

5.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处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及时、有效地处理对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局部组织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和患者教育,可以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药物外渗和渗出预防和处理

药物外渗和渗出预防和处理

癌症患者反复化疗,血 管脆性增加
静脉压增高:如静脉血栓、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及乳癌 术后
药物性质
01
药物值:>或<
02
药物的渗透压>
03
药物的浓度(稀释程度)
04
药物毒性作用及变态
反应
常用溶液的 药物名称
范围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 灭菌注射用水 碳酸氢钠

因被素视为异常事件报告给医生和相关医疗人员,并根据医疗

机构的制度和程序填写《异常事件发生报告》
.关于外渗的发生率、程度、原因和处理措施的统计都要归
总、分析,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相关的医疗制度和程序中,应将外渗发生率作为评估治
疗结果和质量改进效果的手段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影响因素 生理解剖
护士因素

.当腐蚀性药物渗出后,肢体远端的部位不能再留置导管
.在渗出标准量表中,外渗属于第级
外渗的概念
.当使用标准量表记录新生儿或儿科患者时,应记录外渗面
外 渗
积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
.所有外渗的发生都应被看做是警惕事件的发生,要记录和 分析外渗的原因

.根据医疗机构有关的制度和程序,渗出都应作为异常事件
施 生理通解知剖主管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人员,任何外渗的发生都应
外渗:是指输液管理疏 忽造成的腐蚀性药液进 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 组织。
国内外文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 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
渗出的标准
渗出的发生应被作为不利于病人的结果 对渗出的发生率、程度、原因和处理措施的统计数字应被妥善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渗/渗出原因
针头脱出 持续滴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拔针后外渗 钢质穿刺针/导管材料过硬—穿透血管后壁 固定不良—导管滑出血管至皮下 关节部位穿刺—过度活动,针头刺破血管壁或脱出
穿刺技术—反复穿刺静脉
穿刺点上段原有穿刺点
药物刺激性—栓塞形成,导致液体从穿刺点溢出
输液引起的外渗或渗出
后 果
病人不适,肢体活动不便
抗肿瘤药物外渗后解毒剂的应用
药物
氮芥 丝裂霉素 解毒剂
10%硫代硫酸钠4ml 10%硫代硫酸钠4ml 维生素C 1ml(50mg/ml) 氢化考的松50~100mg 8.4%碳酸氢钠5mg 二甲基亚砜+维生素E 去甲肾上腺素10mg 透明质酸酶1ml
使用方法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静注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静注 外涂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局部注射 局部注射
解读行业标准
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
条款
6.2.3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 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解读 钢针的适用范围:
① 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② 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 ③ 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腐蚀性药物:阿霉素/氮芥/西艾克/柔红霉素等,避免 使用钢针,以免造成药液外渗



手背及前臂静脉 < 95ml/分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00ml/分 锁骨下静脉 1-1.5L/分 上腔静脉 2-2.5L/分
一、化学治疗局部皮肤毒性反应

细胞毒性药 物 刺激静脉内 壁 Nhomakorabea细胞毒性药物 细胞毒性药物


渗出扩散至周 炎症进一步发 围组织 展导致局部组 织坏死
渗出性坏死
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 平阳霉素 环磷酰胺 5FU 顺铂等
化学治疗局部皮肤毒性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
1、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执行静脉化疗。选择给药途径时,必须了解
药物的刺激性,强刺激性药物建议选用PICC或深静脉置管给药。
2、如外周使用,穿刺最佳部位是前臂,避开肘窝及手背侧,切勿靠近 肌腱、韧带关节,被穿刺过的静脉穿刺点远端避免再次穿刺化疗;
化疗药的外渗的处理
1、须由经过肿瘤专业知识培训的注册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 处理。 2、一旦发现或怀疑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注药或输液, 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尽量回抽残留药物,并及时报 告医生,并评估外渗部位大小、肿胀与疼痛情况。 3、使用适宜的解毒剂;无特殊解毒剂时,进行局部环形封 闭,根据医嘱以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 +生理盐 水10ml(根据外渗范围适当增加),消毒皮肤后在距离 外渗范围2-3cm处使用7号针尖行环形封闭,再调整方向 分别向外渗中心封闭,覆盖无菌纱布。 4、抬高患肢48小时,避免外渗部位受压,以利回流,减轻 水肿。 5、局部间隔冰敷12-24小时(奥沙利铂禁忌冰敷)。
解毒机制
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直接灭活 直接灭活 减轻炎症反应 降低与DNA的结合力 清除自由基 通过β2受体防止ADM毒性 稀释抗癌药物 稀释抗癌药物 减轻炎症反应 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稀释抗癌药物
阿霉素
长春碱类
生理盐水1ml 氢化考的松25mg
顺铂 足叶乙甙
10%硫代硫酸钠5~10ml 透明质酸酶1~2ml
化疗药的外渗的处理
6、药物外敷、理疗及时。可根据病情使用50%硫酸镁湿敷,
纱布6层,以不滴水为宜,每2-3小时更换,湿敷范围大 于肿胀部位,必要时喜疗妥、金黄散外用。
7、有水泡时,避免摩擦、受压,保持皮肤完整性。一旦破 溃不可涂抹任何膏剂,应清创,无菌换药。 8、如局部已形成溃疡,则应外科换药处理。 9、按要求记录包括外渗发生的时间、穿刺部位、药物外渗 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主诉、局部体征等直至痊愈。 10、班班交接,认真观察。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邵春燕 2015年8月6日
化学治疗毒副反应


1、局部毒副反应
2、胃肠道毒副反应:恶心呕吐· ;黏膜炎 3、骨髓印制 4、心脏毒性 5、泌尿系统毒性 6、肝脏毒性 7、肺毒性 8、神经系统毒性 9、其他重要毒副反应:过敏反应;皮肤毒性及脱发


化学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血流量
1
触痛、肿胀
2
皮肤紧绷、 发亮
3
穿刺部位或末 梢温度偏低
4
输注液体低于 体温
5
局部微循环障 碍
6
无回血或浅粉 色回血
7
穿刺点渗液
8
滴数减慢
根据外渗后对组织损伤程度分类
发疱性化疗药
阿霉素 柔红霉素 丝裂霉素 表阿霉素 长春新碱 盖诺等
刺激性化疗药物性 氮芥 足叶乙甙 氮烯咪胺等
无明显刺激性化疗药物性

静脉炎
化学性蜂窝织炎
静脉治疗行业标准第三章 术语 和定义 条款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 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 围组织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理化性质不同
腐蚀性药物 常见腐蚀性药液:
抗肿瘤药发疱剂 — 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 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非腐蚀性药物
— 如,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长春花碱等)
其他腐蚀性药 — 去甲肾上腺素等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药物外溢 (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 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
条款 6.2.4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 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 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病人、亲属、医护人员承受压力 工作量增加
治疗期延长
费用增加 住院日期延长
手术治疗坏死组织
药物治疗 占用工作时间
可能的法律责任:药物外渗成人>体表面积2%,小儿>体表面积 5%,属4级医疗事故。
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的表现 输液部位疼痛→逐渐加重→局部肿胀→红斑 水疱→硬结→溃疡
☞ 主要内容 : 外渗/渗出症状及体征
3、使用化疗药物时应加强观察,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斑、水肿或
疼痛,用药前仔细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完整性及其状态; 4、使用化疗药物前,应检查是否有回血,证实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同时使用两种化疗药物,应先注入非发泡剂,两种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
或5%葡萄糖液冲洗管道。 5 、输入化疗药物后,应用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液冲洗管道和针头后 再拔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