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父子骑驴》分解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ce206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0.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这6个生字。
2、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3、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贴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略写)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略写)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1、学生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2、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初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听儿歌《小毛驴》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学习一篇与毛驴有关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的名字叫做《父子骑驴》。
板书:27、《父子骑驴》2、轻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2、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父子骑驴》PPT课件4
![《父子骑驴》PPT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a79e642f83c4bb4cf7ecd148.png)
同学们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三年级语文上册
父子骑驴
父子和驴之间发生了什么 故事?读课文了解一下吧 。
lú
hěn
dǒu
驴
bèn
狠 孝
抖 享
xiào xiáng
பைடு நூலகம்
笨
易混字: • 狠——狼 • 享——亨
读准词语:
骑驴 狠心 很笨 享福 不孝 发抖
有一对父子做完生意,牵着 一头毛驴从城里回来。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 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 头汗。”
《父子骑驴》PPT课件
![《父子骑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b6b4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d.png)
父子骑驴
-.
朗读课文,想一想: 本课的重点是什么?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 俩不同做法的评论,二是明白“我 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 法有评论? 他们是怎么说的?
父子俩又是怎么做的?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 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 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要盲目听 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 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 使自己无所适从。
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 理,谈谈自己对“我们应该有自 己的主见。” 这句话的认识。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 /kejian/yuwen/167/
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 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 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 阳走路。”
《父子骑驴》说课稿
![《父子骑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6a9c1c844769eae009edcf.png)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父子骑驴》说课稿土场中心小学唐艳红一、教材与学情1.教材简析《父子骑驴》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智慧人生”为主题,选取一些充满思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学会思考与选择,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
《父子骑驴》是一则寓言故事,它是在民间传说《抬驴》的基础上改编的,讲的是一对父子,不管是儿子骑驴,还是父亲骑驴,甚至父子一起骑驴,都遭到了不同路人的指责,最终父亲懂得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
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但是,他们刚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习,在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上还存在困难。
所以,教学时,我注重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文中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把“体会文中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和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2.把“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初步培养自主意识”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导、引领和点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主要采用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朗读形式,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同时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手段,激励学生合作探究,全面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父子骑驴》精品ppt课件4
![《父子骑驴》精品ppt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98fc7a5748d7c1c708a145cf.png)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e271d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父子骑驴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倾听他人建议的道理。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倾听他人建议的道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PPT、故事课件、课本、黑板、粉笔教学资源:故事课件、相关教学视频或图片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四、实践环节1. 学生表演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感受。
2. 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善于倾听他人建议的人?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领悟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倾听他人建议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1. 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会。
四、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父子骑驴》的故事。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dd77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2.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父子骑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父子骑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讽刺意味。
2.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角色(父亲、儿子、驴子)。
3. 角色扮演道具(如头饰、衣物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驴子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父子骑驴的故事吗?谁能来讲一讲?”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魅力。
三、角色扮演(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表现角色的特点。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看。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父子俩为什么总是不满意?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
2. 提问:“你们认为故事中的父子俩应该怎样才能满意?”二、深入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学生分享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感悟。
三、课堂小结(10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编一个类似的笑话或小故事。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一个与父子骑驴相关的手工制作项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中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名称:故事情节排序游戏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第27课父子骑驴优秀教案
![第27课父子骑驴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e93d4f78a6529657d53a0.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学习6个生字。
2.进程与方式: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学习寓言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咱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
二、教学重难点1.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情感。
2.联系实际明白得“咱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三、教学预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刻1课时。
五、教学进程(一)引入1.简介毛驴,教学“驴”,随着老师的板书一路书空,读准音。
2.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2.标出段的序号。
3.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三)反馈1.学习生字。
“孝”和“教”比较,“狠”和“很”比较,“抖”和“科”比较。
读以下词语: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颤栗。
2.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2)老太太忍不住说:“此刻的小孩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3)年轻的母亲高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路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颤栗了!”3.抽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四)研读文本1.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小孩的话。
2.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
抓住不同的人说话时不同的神态来指导。
如:“哈哈大笑”、“高声”、“指指点点”。
3.父亲每次听了他人的话,都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师生分角色朗诵。
4.明白得最后父亲下决心说的话。
咱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先的做,仍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1)“主见”是什么意思?(主见确实是对情形确信的意见。
)(2)此刻父亲终于下决心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快欢乐乐地回家了。
你能带着自己的明白得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的这句话吗?(3)在平常生活中你碰着过如此的事吗?(4)小结:是的,在平常生活中咱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21db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9.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2.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
教学难点:1.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换位思考的实践运用。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故事相关图片或插图。
3. 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父子骑驴”场景的想象和期待。
二、新课讲述(10分钟)1. 讲述《父子骑驴》的故事,注意语气的变化和表情动作的配合,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境。
2. 讲解故事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
三、故事复述(5分钟)1. 邀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语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讨论卡片,上面写有一个问题,如:“如果你是儿子,你会怎么做?”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改善人际沟通。
教学评价:1. 学生复述故事的情况。
2.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观点的多样性。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情况。
六、课堂活动(10分钟)活动内容: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父亲、儿子或路人,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3. 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观察并评价角色扮演的表现。
七、拓展阅读(10分钟)1. 提供类似的寓言故事或相关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
2. 学生阅读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故事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道思考题,如:“你想对故事中的父子说些什么?”或“你会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2.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2cc211960590c69ec376a8.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精选3篇)《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这6个生字。
2、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3、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贴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1、学生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2、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初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听儿歌《小毛驴》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学习一篇与毛驴有关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的名字叫做《父子骑驴》。
板书:27、《父子骑驴》2、轻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2、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1、小组讨论: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4b43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6.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父子骑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品德。
教学重点:1. 父子骑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寓意的学生理解。
2. 学生品德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故事课件。
3.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父子骑驴》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 简要介绍父子骑驴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述故事(10分钟)1. 用课件展示故事图片,一边讲述故事情节,一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2. 引导学生想象故事场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三、讨论故事寓意(10分钟)1.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
2. 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自编自导一个短剧。
2. 学生自由发挥,将故事改编成自己喜欢的形式。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故事寓意的领悟和反思。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0分钟)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的展示,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0分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步骤如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述故事: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3. 讨论故事寓意:分析故事背后的道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将故事改编成自己喜欢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父子骑驴》ppt课件(4篇)
![《父子骑驴》ppt课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bc595af45b307e971975d.png)
句子解析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要盲目听从 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 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 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现在父亲终于下决心有了自己的 主见,他们快快乐乐地回家了。你能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 的这句话吗?
西师大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最后父亲下定决心说:“我们 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 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 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儿子 点了点头,父子二人快快乐乐 地回家去了。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要盲目听 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 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 使自己无所适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 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 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 阳走路。”
年轻的母亲大声的说:“看哪!世 界竟上然竟有然这有样这狠样心狠的心父的亲父亲,让儿 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 说:“看哪!这这两两个个人人真真狠狠心心,竟 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 的腿都被压得发抖了!”
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 理,谈谈自己对“我们应该有自 己的主见。” 这句话的认识。
西师大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父子骑驴
朗读课文,想一想: 本课的重点是什么?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 俩不同做法的评论,二是明白“我 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 法有评论? 他们是怎么说的?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要盲目听 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 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 使自己无所适从。
父子骑驴教案
![父子骑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262e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8.png)
父子骑驴教案教案标题:父子骑驴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推理和推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上一节课学习的故事要素,如人物、情节、主题等。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过父子骑驴这个故事,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分发故事《父子骑驴》的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默读一遍。
2. 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并记录下来。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合理。
推理与推断(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推断,例如:“为什么父亲和儿子都试图适应别人的意见?”、“他们最后的决定是否明智?”等。
2.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问题,并记录下他们的答案和理由。
3. 随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团队合作与交流(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学生组成。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一人扮演父亲,一人扮演儿子,并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推理,重新演绎故事中的情节和决策。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讨论和合作,确保每个角色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 每个小组在完成角色扮演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表演。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故事的态度和看法,例如:“你认为父亲和儿子应该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你会做出和他们相同的决定吗?”等。
2.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故事的反思和建议,可以是个人观点或以小组形式完成。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学到的东西,总结教案中的重点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教案中的参与和表现,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或反馈意见。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355d42af45b307e87197c5.png)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让你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的事呢?最后怎样解决了?(师生共同交流)
六、课堂检测:火眼金睛找词语
回顾四种人说的话,哪个词语竟然用了三次?(竟 然)引导学生 用近义词或放在句中体会其意思,并造句。
七、快板结束,寓教于乐
1、根据板书,同桌交流概括,指明男女生代表,集 体交流。
师大声读出妈妈的话,我的声音大吗?(大) 年轻妈妈的声音为什么大?(生气)
那你们带着这样的语气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 最好。
(2)、年轻妈妈主张谁骑?她从什么角度出发(生答,师板
书)4、课件出示孩子们说的话
(1)、你们能用动作表示“指指点点”吗?
(2)、小组比赛表演读。
(3)、听了这群孩子的话,父亲怎么想?(左右为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 含义,培养阅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人物的 内心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实际生活理 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 主意识,并渗透德育教学。
教学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儿歌激趣导入, 通过初读一一重点读 青读——分角色朗读等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 人物语气,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悟出寓言包含的道理。教 师启发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目 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主意识。最后老师以自编快板 形 式结束,达到寓教于乐。作业设计方面凸显阶梯性教学和 激励性评价。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9914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8.png)
《父子骑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父子骑驴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与人沟通和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1. 父子骑驴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学习和领悟。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故事中人物情感和心理的理解。
2. 学生如何从故事中汲取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黑板。
2. 故事《父子骑驴》的文本或者电子文档。
3. 彩色粉笔或者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者黑板,展示一幅《父子骑驴》的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故事《父子骑驴》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3. 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三、故事解析(10分钟)1. 分段讲解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 分析故事中父子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 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倾听他人意见。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故事中的智慧。
2.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寓意。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比较顺利,但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的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从中汲取智慧。
小组讨论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高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与《父子骑驴》类似的生活案例,例如: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问题、朋友间的误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着 竟然
忍不住
骑驴 笨重 不孝
狠心
享福
发抖
累
指指点点
“驴(lǘ)”,是一种比马小的动物,耳朵和脸 部都比较长,毛多为灰褐色或黑色,尾巴根毛少, 尾端像牛尾。家驴情怀温驯,富忍耐力,多用作力 畜。
阅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 同做法有评论?
小组讨论:
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 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老先生——
老太太——
年轻母亲——
一群小孩——
迎面来了一位老先生。 他看见父子二人牵着毛驴,
便哈哈大笑说:“世上竟
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 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 汗。”
迎面来了一位老太太,看见儿子
骑在驴子上,忍不住说:“现在的
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 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这时迎面来了一位 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 情都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 意见,要有自己的主见和 观点。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说一说:
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 意的事?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近义词: 笨 ---竟然---享福---狠心---连忙---反义词: 享福---狠心---休息---多音字:累
近义词: 笨----蠢 竟然----居然 享福----享乐 狠心----残忍 连忙----急忙 反义词: 享福----受罪 狠心----善良 休息----工作 多音字:累 便
出生不久的小孩。她大 声地说:“看哪!世界
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 亲,让儿子走路,自己 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他们刚骑上去, 迎面来了一群小孩,
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 点地说:“看哪!这
两个人真狠心,竟然 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 驴上,毛驴的腿都被 压的发抖了!”
父亲一听,连忙叫儿子一 起跳下驴背。他心里想:今天 的事,怎么左也不对,右也不 对,到底该怎么做呢?
1. “今天的事”是指什么事? 2.这个父亲一共改变了多少次主意? 3.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如果是你,你该 听谁的呢?
读一读,说一说: 最后,父亲下定决心说:“我
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 做,还是牵这驴子走,谁累了就骑 上去休息一下。”
1.“主见”是什么意思?“自己的主见”什么意思 2.说一说你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