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散文学案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课件
2021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 散文阅读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课件26张)
合并 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 法 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
舍取 法
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 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 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
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
拼接改写 来作答的一种方法。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 法 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 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综合句( 层)意法
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 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 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①分析句子关系,梳理出答案要点。在确定答题的大致区 间之后,对相关内容的句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按要求 从中提取答案的要点。
②研读意象组合,概括文段大意。就是要研究段落内容的 意象组成,对文段的信息进行抽象归纳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
知能储备 增分策略 即学即练
(三)概括全文情感题的解题“3 要点”
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精准突破二 概括内容要点题
知能储备 增分策略 即学即练
二、特定内容概括题
(一)原因概括题答题“3 要点”
辨明 因果 关系
很多散文,作者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 表明某种道理,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 人命题的“果”。这个“果”从何而来? 就是前后文的叙事、描写、回忆等
近远 结合 原则
即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凡是题干 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密集出 现的地方,所以要“就近”。其他一两个 要点分散在离题干语句较远的上下文,这 时就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散文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主要考查方向之 一。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以下考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②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③评价作品 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④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⑤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 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⑦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⑧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 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 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 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 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 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 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 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 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 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 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 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 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 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 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概括内容主旨
题型点拨
(5)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 适当借助注解,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地了解事物、人物、活动的时 代背景,进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2.规范表述 概括主旨题答案要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形式。写人散文的表述形式:本文记叙 (描写)了……事迹,表现(反映、赞扬、揭露、批判)了……精神(性格、品质)。叙事 散文的表述形式:本文记叙了……事件(经过、故事),阐明了……(道理)。抒情散文 以刻画景物、事物的本质特点,抒发情感为主,因此,其表述形式是本文描述 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对点题型
1.简要概括荒岛的“身世”。
答案 (1)建成及赐名:康熙年间修建熙春园,道光把熙春园辟为两处,其一赐名近春 园,赐予皇四子咸丰。 (2)当时形制:近春园以荒岛为核心,仿淹城形制,延至方圆百亩。 (3)成为废墟过程:咸丰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京城陷落,圆明园焚毁;慈禧重 修圆明园,就近拆掉近春园,运走可用之材;后重修计划成泡影,近春园被遗弃,沦 为废墟。 (4)新生:1913年荒岛划入清华。至1927年朱自清先生月下独赏之时,寂寞无主,黄昏 独愁。沉寂百年之后,清华师生赋予了其新生。
题型点拨
散文的精髓是情感。阅读散文,要善于悟情、察情、明情,去感受、把握作者 的情感。具体途径如下:
(1)找准行文线索。作者的情感往往附着于“物”线,有的干脆就是以情感为线 索,找出线索,往往能把脉情感走向。
(2)聚焦情感语言。散文中总有点明情感的词语和句子,要圈定和摘录出这些情 感语言,具体体会。
⑭1913年荒岛划入清华。至1927年朱自清先生月下独赏之时,虽然荷叶田田, 暗香缕缕,但“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白天也少人走”。寂寞无 主,黄昏独愁。只在朦胧月色之下,斑驳树影之中,荷塘才摆脱凋敝,“像亭亭的 舞女的裙”,“出浴的美人”,撞入和撕扯人们的想象空间。
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专题2 散文阅读学案 新人教新人教
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2 散文阅读学案新人教新人教专题二散文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散文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主要考查方向之一。
这一局部主要涉及以下考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②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③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④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⑤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⑧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散文文体特征1.形散神聚。
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
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开展的全过程。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想约束。
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
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
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开展变化为线索。
2.意境深远。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新高考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板块专题二散文阅读第3讲“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解题指导
③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 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 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 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 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 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 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 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⑩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 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 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⑪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 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 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 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 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参考答案: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 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 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二)再试高考 (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食 学群 ①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 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 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②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 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 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 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3讲概括散文要点与主旨pptx课件
第3讲 概括散文要点与主旨 ——删繁就简,依照思路分析概括
散文的内容要点,指散文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散文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 针对全文,也可以针对文章局部。概括内容要点与主旨题主要有两大题型:主旨 概括题、特定信息概括题。其中特定信息概括题是考查重点。
[知识导图]
精准突破一 主旨概括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 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 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 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 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 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 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3)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 有些文章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全文的基础上,划分 文章层次,归纳各层大意,进而提炼出中心主旨。 (4)从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入手。 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看法,同时又能揭 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5)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 适当借助注解,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地了解事物、人物、活动的 时代背景,进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 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 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2021-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散文阅读2概括内容要点课后对点集训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散文阅读2概括内容要点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横岭苍茫李御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
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
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
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
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
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
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
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
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
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
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
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
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
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
2021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二散文学案五散文探究3大考点
学案五散文探究大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散文而言,探究语句的含意、探究标题意蕴、探究思想情感是散文探究题的三个常考角度。
考点突破一探究句子意蕴一、设问方式1.(2018·浙江卷)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2.(2015·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3.(2015·山东卷)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4.(2014·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义。
二、备考技能1.注意联系语境,瞻前顾后语句的含义,与语境密切相关。
探究时须将句子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准确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仔细品读题干的具体要求,揣摩语句的内涵。
2.注意解读修辞,把握内涵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手法自身特点入手理解,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特别是具有隐喻性质的句子,探究时必须抓住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来判断和整合。
3.注意紧扣主旨,仔细斟酌散文要探究的句子,往往是情感的集结句或含有哲理的语句。
这类句子,往往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要想正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义,必须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
三、规范审答[规范审题]1.抓住题干中的探究要求,明确给定的语句在文中的位置,看所给的语句有没有特殊的手法或含义。
2.注意“理解语句含义”和“探究语句丰富意蕴”的区别,要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分析。
[规范答题]探究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与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在答题方法上是相同的,都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结构层次、表达特色并联系上下文,只是前者在选取句子上有所不同,它一定是选取最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作为探究对象,不像后者可以选取一些只关涉局部文字的句子。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_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概括段(层)意最根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局部概括。
二、复习预习概括、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答准答全〞,不仅是对文本信息题的要求,也是对整张试卷的要求,反映了一种答题的境界。
要到达这一点很困难也很复杂,它对答题者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里,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从做题实践当中提出几点考前须知,以便考生逐渐到达答准答全这一要求。
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注意筛选的范围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那么。
但凡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
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
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考点/易错点2注意内容的层次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
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四、例题精析【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负重的河流黄毅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
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
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
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
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二: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二: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典例分析】【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北京的“大”与“深”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
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
“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
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
初进北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
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
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
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
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
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
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
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此的吧。
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
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
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
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2025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 专题二 散文阅读 概括内容要点
专题二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题型一特定指向信息概括1.《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这个“缘由”是什么?答案: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利用御用文人制造舆论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2.从《秦腔》一文来看,秦地、秦人、秦腔的特点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答案:(1)特点:①秦地,八百里秦川,辽阔厚重,广漠旷远。
②秦人,民性敦厚、直率;勤劳质朴,吃苦耐劳;敢爱敢恨,能享大乐。
③秦腔,大喊大叫,高亢激越,雄浑奔放,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2)联系: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辽阔厚重、广漠旷远的秦川大地养育了秦人,给予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也给予了他们敦厚、直率的性情和勤劳质朴、敢爱敢恨的品格。
②一方水土、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秦地的厚重辽阔,与秦人的直率豪放、秦腔的激越奔放形成一种高度的内在统一。
这样的秦地,这样的秦人,才创造出高亢激越、雄浑奔放的秦腔。
秦腔只能诞生在秦地,也只有秦腔才能承载秦人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归纳概括的原则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这样可以防止归纳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无论是分析还是概括,都要从命题出发。
看命题要求从哪个角度,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析或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分为哪些部分,内容是否交叠,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概括时要注意整合哪些内容,怎样整合,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3.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或“贬低”把文中没有体现的意义强加给作者,或概括不准确贬低了文章的价值。
一、信息检索提炼“三方法”二、特定指向信息概括“三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指向。
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都要确保不遗漏要点,对全文思路进行梳理,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层)提炼,分类整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复习目标1.掌握散文局部、全文归纳概括的方法。
2.提升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整篇中心的能力,能够应对主要概括题型。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
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6分)全文筛选概括①从概括范围看,考查分局部与全文两个角度。
②从概括类型看,主要有内容概括和特定概括两种。
以后者为主,后者主要有原因概括和作用概括两种小题型。
上海卷《我和父亲》第⑨段、第⑬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5分)局部筛选概括2021 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局部筛选概括知识图要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并参照“知识图要”导图思考其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1.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节选自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1)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冽;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2)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答此题主要采用摘录关键词语法。
第一问属于形象概括题,答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概括有关根河的描述。
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名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
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
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 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 “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 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 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 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 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 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 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 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规范答题]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 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 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 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答案 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 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依法小试】 阅读《虹关何处落徽墨》(文本见“典例1”),完成后面的题目。 1.简要概括虹关徽墨“式微”的主要原因。
答案 ①科技迅猛发展,书写工具“五花八门”,固态墨黯然失色;②实现从纸张 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墨块被束之高阁;③墨工逐渐消 失,传统制墨技术行将失传。
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 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 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 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 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 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 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 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
“意义”“原因”“精
(2)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
神”“特点”等表答题方向
(3)第二段写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意义?(《根河之恋》)
的名词。
二、熟知解题方略 (一)定向信息概括
第一步:审题干,明指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 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 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4.结合文体 写人记事类散文一般要对人物、事件做出评价,或揭示其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 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 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 作者对人生或生活直接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这类散文颇有议论文的味道。 5.分析议论抒情句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 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合并法 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需要概括的内容,文中无明显的对应关键句时,则可将原文内容分层,
层析法 层层分析后归纳概括。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①墨染了 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 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 风月身影。
二、熟知解题方略 (一)概括中心意思
1.解读题目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意思最精练的概括。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 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 读,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联系背景 有不少文章,只有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才有可能深刻地理解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 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意思。除了对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特别注意 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二)规范审答 [规范审题] 1.审清题目,明确概括方向。对情感的概括题型多样,对主旨的问法也因题而异,
审准题目设置问题的角度,是准确答题的前提。 2.定向读文,寻找答题依据。如果是对散文情感的概括,要重点把握散文的抒情
句、抒情段,重点浏览每段中的抒情词、抒情句;如果是对散文主旨的概括,要重点 关注散文的题目和重点语句,以及写作背景、创作意图。
⑥ 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 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墨浓缩
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这是墨
⑦ “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 自身的价值。 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 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 ⑪
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化敬畏的心。
“定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
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一、研读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
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北京的“大”与“深 析”等作答方式的动词和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 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 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 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 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 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 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 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 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 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 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 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 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 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 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 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注】 ①虹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尝试解答] [教你答题] 第一步:审题干,明指向 题干要求分析“寻找徽墨”的原因,其实考查的是“定向信息”的概括。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该题的答题区间为文章全部,重点在第①⑤⑥⑦⑪段。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
段落
相关信息
提炼加工
① “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我”的情感——喜欢徽墨。
“徽墨式微”“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 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 ⑤ 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 习几乎无人问津”
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 这是徽墨的处境。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 一方面,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
学案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纳、概括内容要点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 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 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 有两大题型:定向信息概括题、概括主旨和情感。
考点突破一 定向信息概括
考点突破二 概括主旨和情感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 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一、研读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 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 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 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