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柱色谱

合集下载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柱色谱实验报告引言:柱色谱(Colum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柱色谱柱、样品混合物、溶剂、色谱柱填料等。

2. 实验方法:a. 准备柱色谱柱:将填料均匀填充至柱内,注意保持填料层的均匀性。

b. 样品预处理: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过滤、浓缩等。

c.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溶液缓慢地加入柱中,避免产生气泡。

d. 溶剂选择: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以实现样品分离。

e. 溶剂梯度洗脱:通过改变溶剂体系中溶剂的组成,控制样品在柱内的停留时间,实现样品分离。

f. 分离效果评价:通过观察柱床上的色带,并进行必要的检测手段,如紫外可见光谱、质谱等,评价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柱色谱实验的结果主要通过观察柱床上的色带来进行评价。

色带的宽度和形状可以反映样品的分离程度,色带越窄越尖锐,说明分离效果越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不同色带的组分,进一步进行纯化和分析。

柱色谱实验的成功与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填料的选择、溶剂体系的优化、样品的预处理等。

填料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离要求来确定,不同填料具有不同的亲疏水性和分离能力。

溶剂体系的优化是柱色谱实验中关键的一步,通过调整溶剂的极性和流动速度,可以实现对样品的有效分离。

样品的预处理也是确保柱色谱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如样品的过滤、浓缩等,可以避免填料堵塞和背景噪音的干扰。

柱色谱实验不仅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还可以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不同色带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可以确定某个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从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柱色谱实验还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相结合,如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实验一柱色谱

实验一柱色谱

实验⼀柱⾊谱实验⼀柱⾊谱、薄⾊谱⼀、实验⽬的1、了解⾊谱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应⽤。

2、掌握柱层析、薄层层析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层法、层析法等。

⾊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法之⼀。

⾊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从⽽使各组分分离。

⾊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主要包括以下⼏⽅⾯:1、分离混合物⼀些结构类似、理化性质也相似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般应⽤化学⽅法分离很困难,但应⽤⾊谱法分离,有时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2、精制提纯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少量结构类似的杂质,不易除去,可利⽤⾊谱法分离以除去杂质,得到纯品。

3、鉴定化合物在条件完全⼀致的情况,纯碎的化合物在薄层⾊谱或纸⾊谱中都呈现⼀定的移动距离,称⽐移值(Rf值),所以利⽤⾊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物质。

但影响⽐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

所以,要获得重现的⽐移值就⽐较困难。

为此,在测定某⼀试样时,最好⽤已知样品进⾏对照。

4、观察⼀些化学反应是否完成,可以利⽤薄层⾊谱或纸⾊谱观察原料⾊点的逐步消失,以证明反应完成与否。

吸附⾊谱主要是以氧化铝、硅胶等为吸附剂,将⼀些物质⾃溶液中吸附到它的表⾯上,⽽后⽤溶剂洗脱或展开,利⽤不同化合物受到吸附剂的不同吸附作⽤,和它们在溶剂中不同的溶解度,也就是利⽤不同化合物在吸附剂上和溶液之间分布情况的不同⽽得到分离。

吸附⾊谱分离可采⽤柱⾊谱和薄层⾊谱两种⽅式。

柱⾊谱常⽤的有吸附⾊谱和分配⾊谱两种。

吸附⾊谱常⽤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

分配⾊谱以硅胶、硅藻⼟和纤维素为⽀持剂,以吸收较⼤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

吸附柱⾊谱通常在玻璃管中填⼊表⾯积很⼤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

大学柱色谱实验报告(3篇)

大学柱色谱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柱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柱色谱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柱的填充、洗脱剂的选择和样品的收集。

3. 学习如何分析色谱分离的结果,并能够根据分离效果评估实验条件。

二、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实验中,将含有目标组分的混合物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的色谱柱,由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柱色谱柱(玻璃或塑料)- 漏斗- 烧杯- 滴定管- 铁架台- 秒表2. 试剂:- 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 混合样品(含目标组分)- 洗脱剂(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 标准样品(用于对照和定量分析)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吸附剂倒入漏斗中,用滴定管缓慢倒入色谱柱中,使其填充紧密。

2.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混合样品,用适量的溶剂溶解。

3. 样品上样:将样品溶液缓慢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注意控制流速。

4. 洗脱:将洗脱剂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控制流速,收集流出液。

5. 收集分离组分: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

6. 样品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效果: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分析分离效果。

2. 定量分析:根据收集到的各组分量,计算其含量,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

3. 优化实验条件:根据分离效果,分析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吸附剂类型、洗脱剂类型、流速等,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六、问题与讨论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色谱柱填充不均匀,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洗脱剂选择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流速控制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2. 解决方法:- 优化色谱柱填充方法,确保填充均匀。

- 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合适的洗脱剂。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柱色谱技术来分离混合物中的苯酚和甲苯,并测定两者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柱色谱法是对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实验中
使用的是正相柱色谱,即静相和流动相极性相似的柱子进行分离,这种柱色谱技术常用于分离具有不同极性的物质。

流动相越极性,进样物质在静相中沿着柱子下部逐渐吸附,其残留成分则向上移动,沿柱子逐渐分离。

这样,在离子交换、氢键和范德华力等作
用下,不同物质被吸附在流动相和静相界面处,并呈现分离的效果。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样品
取出1g苯酚甲苯混合物称到50ml瓶中,加入约10ml甲醇溶
解均匀。

第二步:制备流动相
将n-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按2:1的体积比加入到流动相瓶中,并摇匀。

第三步:进样、柱洗和分离
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柱子中,花费30分钟进行洗柱,在分离过程中,维持均匀的流速。

第四步:柱洗结束和分析
柱洗结束后,将柱子移动到荧光检测器上,即可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和浓度测定。

三、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样品中苯酚和甲苯其峰值分别为11.23和22.45,而其相对峰度分别为0.353和0.659。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样品中苯酚和甲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3%和65.9%。

四、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柱色谱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混合物中的苯酚和甲苯分离,并测定出两者的质量分数。

此次实验使用的是正相柱色谱技术,柱子中的静相和流动相在极性上相似,达到了较为明显的分离效果。

总而言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对于学习化学分析方法的同学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柱色谱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柱色谱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柱色谱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柱色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和领域。

本实验旨在研究柱色谱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本实验主要包括柱色谱的原理、柱色谱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柱色谱法的应用、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柱色谱原理柱色谱是一种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分离和分析的技术。

在柱色谱中,固定相是固定在柱子内壁上的物质,可以是多孔材料、涂覆剂或化学修饰物等。

流动相是溶液,溶液中溶质在固定相表面上发生吸附、解吸、离子交换、分配等作用,从而实现对溶质的分离和分析。

二、柱色谱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柱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流动相装置、柱子和检测器等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待测样品引入柱子中。

流动相装置用于生成流动相,其流动速度可以通过流量控制器调节。

柱子是分离和分析的关键组件,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相柱色谱和液相柱色谱。

检测器用于检测样品在柱子中的存在。

柱色谱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进样系统中,待测样品首先与流动相混合,并经过进样阀进入柱子。

然后流动相在柱子中传递,溶质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组分根据其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解吸、离子交换、分配等特性被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的存在并产生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器得到最终结果。

三、柱色谱法的应用柱色谱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1.药物研发:柱色谱可用于药物的纯度检测、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药物残留量的测定等。

2.食品安全:柱色谱可用于食品中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分析和检测。

3.环境监测:柱色谱可用于水体、大气等环境中有机物、无机物的分析和监测。

四、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和流动相: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样品和流动相溶液,并调节溶液的pH值和浓度。

2.准备柱子:选择合适的柱子,装填和平衡固定相。

3.进行柱温、流速和检测器等参数的设置。

4.进样和开始实验:将样品注入进样系统,设置流动相的流速,然后开始实验。

柱色谱实验操作方法

柱色谱实验操作方法

柱色谱实验操作方法柱色谱是一种分离和纯化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在柱色谱实验中,样品溶液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经过柱填料的作用,以不同的速度在柱中通过,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以下是柱色谱实验的详细操作方法。

1.实验准备-柱子准备:根据样品大小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柱子,常见的有玻璃柱和不锈钢柱。

-填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填料,常见的包括硅胶、活性炭、聚合物凝胶等。

-确定流动相: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常见的有水、甲醇、乙酸等。

-准备样品溶液:按照实验要求,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

2.填充柱子-取一定量的填料,通过筛网除去颗粒不均匀的填料。

-将填料装入柱子中,并用适当的压缩手段均匀填充。

填充后检查填料是否紧密。

-用柱封或塑料蓟将填料封在柱子内,注意封口的紧密度。

3.预平衡填料-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柱子,添加流动相,使其贯穿整个柱子。

-预平衡填料的目的是除去填料中的杂质和对填料进行活化。

4.样品加载-将样品溶液注入柱子顶部,注意使其均匀润湿整个填料床。

-下流动相使样品在填料中通过,注意控制流速。

5.收集分离物-样品中不同组分根据其分配系数以不同速度通过柱子。

-收集分离物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分级收集、分段收集等方式。

6.扫描和分析-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质谱仪等设备对所收集到的分离物进行扫描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确定目标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含量和纯度。

7.恢复填料-实验结束后,可以将填料从柱子中取出,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洗和再生,以便下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柱色谱实验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流速的控制,样品的稀释和质量的准确称量。

在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柱色谱分离实验》课件

《柱色谱分离实验》课件

硫酸或氢氧化钠:用 于调节洗脱液的pH 值。
蒸馏水:用于制备洗 脱液和清洗实验器具 。
0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
硅胶、氧化铝、活性炭、 硅藻土等;玻璃色谱柱、 吸附剂、砂芯漏斗、脱脂 棉等;样品和溶剂。
实验设备
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 、天平等。
实验试剂
不同比例的溶剂,如石油 醚、乙酸乙酯、乙醇等。
指标的合理性。
误差分析
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找出误差产 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 。
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柱色谱分离实 验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为改进 实验提供依据。
05 结论与展望
实验结论总结
柱色谱分离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方法,能够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进行有效的分离 。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各组分在柱子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并成功分离出了目标 组分。
换吸附剂。
03
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各组分
的性质和含量。同时,应将实验数据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以便后
续的查阅和分析。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分离后的色谱图
展示实验中得到的色谱图,包括 各组分的出峰时间、峰高、峰面 积等数据。
分离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标准品和实验样品的色 谱图,评估分离效果,包括分离 度、纯度等指标。
实验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准备色谱柱
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填充色谱 柱,确保填充均匀。
上样
将样品溶液缓慢加入色谱柱顶 部,同时用少量溶剂冲洗砂芯
漏斗,以避免样品残留。
洗脱
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按照一 定顺序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柱色谱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掌握柱色谱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柱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以柱状填料为固定相的色谱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在柱色谱实验中,首先需要准备填料,并将填料装入柱子中,然后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通过柱子,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使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实验步骤:1. 准备填料,将所需填料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和激活。

2. 装填柱子,将填料装入柱子中,并进行均匀压实。

3.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混合物进行前处理,如溶解、过滤等。

4. 进样和洗脱,将样品溶液通过柱子,洗脱待分离的成分。

5. 收集洗脱液,根据实验要求,收集洗脱液中的不同组分。

6. 结果分析,对收集的洗脱液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对混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得到了目标组分,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实验数据表明,柱色谱技术在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具有很高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柱色谱实验,我们对柱色谱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柱色谱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对柱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柱色谱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分离和纯化效果,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柱色谱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柱色谱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操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掌握柱色谱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做出更大的贡献。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掌握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基于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在柱色谱法中,混合物溶液通过装有固定相的柱子,流动相从柱子的顶部通过,混合物中的成分经过一段时间后按照其亲和性被逐渐分离出来。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柱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上,并调整流量控制阀的流速为适当值。

确保色谱柱处于恒温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经过充分搅拌和过滤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溶液样品。

3.3 柱装填将固定相装填到柱子中,确保固定相层均匀、紧密,并且不会轻易破碎。

3.4 样品进样使用一个适当的进样器,将样品溶液按照设定的体积进样到柱子中。

3.5 流动相选择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流动相的组成。

根据柱色谱柱的特性和样品的特性,可以确定出最佳的流动相组合。

3.6 实验操作打开流量控制阀,确保流动相在柱子中平稳流动。

观察流出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记录相关数据。

3.7 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柱子中不同组分的出现时间和峰的高度,可以根据已知标准物质的特性和峰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鉴定未知物质的成分。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操作,对样品进行柱色谱法分离与鉴定。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在流动相的作用下,按照其亲和性逐渐分离出来;2.根据已知标准物质的特性和峰值高度,可以初步鉴定未知物质的成分;3.实验中所使用的流动相组合对柱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会了使用柱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

实验结果表明柱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制药等领域。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柱色谱法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效果,并尝试优化实验步骤和流动相组合,以提高柱色谱法的分离效率和准确性。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摘要: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技术。

本实验使用的是液相柱色谱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移动相,成功地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分离出来,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表征。

本实验详细介绍了柱色谱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讨论了在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引言: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药品制造、化工和食品科学等。

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注入到柱中,通过流动相在柱中进行分离,不同化合物在柱中的行为不同,因而可以分离开来。

本实验旨在探究柱色谱法在分离和纯化化合物中的应用。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柱色谱仪、移液器等;2. 实验材料:柱包、液相固定相、溶剂等;3. 柱的准备:a. 取一个干净的柱包;b. 将液相固定相均匀填充到柱包中;c. 用少量的溶剂将柱包中的液相固定相湿润;d. 用移液器均匀注入待分离混合物;e. 将柱包安装到柱色谱仪中。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液相固定相,并使用了合适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经过分离和纯化后,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目标化合物。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柱的准备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以确保液相固定相的均匀填充和柱的良好状态。

其次,在选择流动相时,我们需要考虑溶剂的极性和相容性,以保证分离效果。

最后,在分离过程中,柱温、流速和柱寿命等因素也会对柱色谱的分离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在柱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适量的溶剂进行预洗,以确保柱内的杂质被彻底去除。

其次,在选择流动相时,我们可以根据待分离的化合物的特性来调整溶剂的组成,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最后,我们还可以控制柱温和流速的参数,以优化柱色谱分离的效果。

结论:本实验使用柱色谱法成功地分离和纯化了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

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其原理和操作相对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柱的准备和流动相的选择。

仪器分析实验柱色谱

仪器分析实验柱色谱

仪器分析实验柱色谱柱色谱(Colum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纯化物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和环境等领域。

它的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不同亲和力,使得混合物中的组分在柱状填充物上有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被分离开来。

柱色谱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使其能够与移动相相互作用。

此外,还需要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柱填料和分离条件。

2.准备色谱柱:选择合适的柱子和填充物,将填充物充填到柱子中。

填充物的选择应考虑样品的性质、分离效果和分析时间等因素。

3.打磨柱子:打磨柱子用于调整填充物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以确保柱子内部的液相流动均匀。

4.装样:将溶解好的样品注入柱子中,通常使用移液管或注射器进行装样。

样品的量应适当,以避免液相在柱子中过度膨胀或过度压缩。

5.注入移动相:通过柱子中的顶部或侧面注入适量的移动相,使其通过填充物。

6.收集分离组分:根据不同组分的保留时间,在移动相逐渐通过填充物的过程中,分离出不同的组分。

通常使用收集管或直接收集移动相中的色带来收集每个组分。

7.分析分离组分:对收集的分离组分进行性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等。

8.优化和改进:根据分析结果,根据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分离结果。

柱色谱实验的优点包括:简单易操作、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

同时,柱色谱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样品量要求较高、分离时间较长、柱填料的选择和调整较为困难等。

总之,柱色谱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实验技术,通过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亲和力差异,实现对混合物中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柱色谱还能实现对不同组分的定量分析和结构表征。

柱色谱法有机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有机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有机实验报告柱色谱法有机实验报告一、引言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它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法,对给定的有机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柱色谱法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柱色谱柱:选择合适的柱色谱柱,如硅胶柱、薄层硅胶柱等;(2)样品:有机混合物;(3)移动相:选择合适的溶剂,如乙酸乙酯、正己烷等;(4)固定相: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2. 实验方法:(1)制备柱色谱柱:将固定相均匀填充至柱色谱柱中,保持柱床的均匀性;(2)样品预处理:将有机混合物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过滤、浓缩等;(3)柱色谱分离:将样品溶液加入柱色谱柱上方,并使用移动相进行柱色谱分离;(4)收集分离物:根据柱上分离物的不同特性,及时收集目标化合物。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硅胶柱作为柱色谱柱,乙酸乙酯作为移动相,进行了柱色谱分离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有机混合物中的化合物A、B、C成功被分离,并得到了纯化的目标化合物。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柱色谱法的分离效果与固定相的选择密切相关。

固定相的选择应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合理的考虑。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硅胶作为固定相,由于硅胶对极性化合物有较好的亲和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分离出目标化合物。

此外,移动相的选择也对柱色谱分离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移动相的极性应与固定相相匹配,以保证化合物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行为。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乙酸乙酯作为移动相,由于乙酸乙酯具有一定的极性,能够与硅胶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有效的分离。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柱色谱法有机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柱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

柱色谱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在有机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柱色谱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样品量要求较高、分离速度较慢等。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柱色谱法实验报告引言: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法对混合溶液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以探究其原理及应用。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将柱色谱仪、色谱柱、进样器等仪器准备妥当,并选取适当的色谱柱填料。

准备好待测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

2. 柱色谱法的原理:柱色谱法是基于样品组分在固定相(色谱柱填料)和流动相(溶液)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

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从而导致各组分在柱中的停留时间不同。

3. 样品进样与分离:将待测样品溶液通过进样器进入色谱柱,样品组分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流速、组成和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样品组分的分离效果。

4. 检测与分析: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组分的信号,并通过计算机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各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等参数。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种常用的色谱柱填料,并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等条件,成功地将待测样品溶液中的组分进行了分离。

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我们可以得到各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并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

柱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通过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填料和优化分离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分析。

此外,柱色谱法还可以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使用,如质谱联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等,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然而,柱色谱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色谱柱填料的选择和样品预处理等步骤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

其次,柱色谱法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步骤,如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

此外,柱色谱法在分离非极性化合物方面相对较弱,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较好。

结论: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通过调节色谱柱填料和流动相等条件,可以实现对样品组分的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引言:柱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便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柱色谱装置、溶剂、混合物样品等材料准备充分,确保实验进行的顺利和准确。

2.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确保溶解度良好,避免产生沉淀或结晶。

3. 柱填充:选择合适的填充剂,将其装填到柱中,并进行适当的压实,以确保填充剂的均匀分布和固定。

4. 柱平衡:在进行样品进样前,先进行柱平衡,以保证柱内的平衡相稳定。

可以使用适当的缓冲溶液或溶剂进行柱平衡。

5. 样品进样:将样品通过进样口缓慢地注入柱中,避免产生气泡或溶剂流失。

进样量要适当,以避免柱内压力过高或过低。

6. 色谱分离:打开流动相泵,使流动相缓慢地通过柱床,进行色谱分离。

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流速和流动相的组成。

7. 分离效果评估:观察色谱图,根据峰的形状、峰面积和峰高等指标,评估分离效果的好坏,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柱色谱分离实验,成功地将混合物样品分离为若干个组分,并得到了相应的色谱图。

根据色谱图的分析,可以得到每个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纯度。

实验讨论:柱色谱分离实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填充剂的选择、流动相的组成、柱床的长度和直径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实验结论:柱色谱分离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能够将混合物样品分离为不同的组分,并进行纯化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柱色谱技术对混合物进行了分离,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总结:柱色谱分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柱色谱分离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柱色谱是现代化学分析技术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分离技术,对复杂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柱色谱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一、柱色谱的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和迁移的现象,根据不同物质在这两相中的相对亲疏程度,实现样品中组分的分离。

具体而言,分离是通过样品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和吸附以及流动相的推动实现的。

柱色谱实验中,首先需要准备好色谱柱,一般由填充剂和柱壁组成。

填充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吸附位点,这样有利于样品组分在柱中的分离。

流动相则是承载样品和携带样品迁移的介质。

在柱色谱实验中,样品经过预处理后,注入到柱中,流经固定相层,不同成分根据其亲疏程度,在固定相中以不同速度迁移。

这样,就能实现样品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色谱柱和填充剂。

柱的选择要考虑到样品的性质和分离目标,填充剂的选择要基于柱的性质和柱色谱实验特点。

2. 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是柱色谱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

其中,样品的提取、浓缩和去杂质处理是关键环节。

通过适当的提取和浓缩过程,可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去杂质处理有助于降低背景干扰,提高信号的准确性。

3. 柱色谱条件设定确定合适的柱色谱条件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中,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固定相和流速是关键因素。

流动相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样品的特性和分离目标。

固定相的选择则需要考虑样品的亲疏程度和填充剂的特性。

流速的设定对于分离的效果和实验时间有重要影响。

4. 样品注入和柱温控制样品注入是柱色谱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注入样品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容积和速度,以避免样品溢出和漏失。

柱温控制是实验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样品的分配行为和固定相的吸附行为。

三、结果分析通过柱色谱分离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组分的峰图。

根据峰面积的大小和峰高的时间差异,可以推断不同成分的相对含量和在柱中的迁移速率。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

柱色谱实验报告一、引言柱色谱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分析复杂混合物的技术。

通过不同物质成分在柱状填料中的分配和吸附作用的差异,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并提供定量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技术,对一种未知物质中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二、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柱色谱系统(包括色谱柱、柱装置和检测器)、溶剂储罐、进样器、梯度泵、梯度箱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未知样品溶于适量的溶剂中,得到待测溶液。

需要注意的是,待测溶液在柱色谱实验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2. 设置柱色谱系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填料材料,并安装好柱装置。

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适宜的检测波长。

3. 调整流速和温度:根据填料的要求和样品的特性,逐步调整梯度泵的流速和梯度箱的温度,以保证图谱的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样品进样和分离:将待测溶液注入进样器,设置合适的进样体积,然后将样品进样进入色谱柱。

通过溶液在填料中的相互作用,样品中的不同成分逐渐分离。

5. 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根据检测器传送的数据,采集和记录色谱图。

根据峰形、峰高、保留时间等数据,判定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柱色谱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待测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并得到了色谱图谱。

根据色谱图谱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待测样品中存在着三个主要峰。

通过与标准品的对比,我们确定了这三个峰的物质成分分别为A、B和C。

进一步分析这三个物质成分,我们发现它们的保留时间分别为tA、tB和tC。

通过与已知标准品的对比,我们得到了它们在柱色谱实验中的相对保留时间trA、trB和trC。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它们的相对保留率kA、kB和kC,这有助于对物质成分的鉴定和分析。

除了相对保留率,我们还可以通过测定各成分的峰面积,计算出它们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这对于了解待测样品的组成和纯度非常重要。

实验-柱色谱

实验-柱色谱

实验 10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亚甲基蓝与荧光黄的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并掌握柱色谱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亦称色层法,层析法等,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色谱分离法的分类(按操作条件的不同)色谱分离法的分类(按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混合物(2)精致提纯化合物(3)利用比移值(Rf)鉴定化合物(4)跟踪反应进程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

前者常用氧化铝或硅胶为吸附剂。

后者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为固定相。

当加入的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因而以不同的速度沿柱向下流动,继续洗脱时,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

在连续洗脱过程中,不同组分或不同色带就能分别收集,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1 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活性炭或纤维素粉。

选择吸附剂的首要条件:不与被分离物或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

吸附能力与以下几点有关:(1)吸附剂颗粒大小(2)吸附剂含水量柱色谱2 溶剂通常根据被分离物中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活性等来考虑。

先将带分离的样品溶于尽量少的非极性溶剂中,从柱顶流入柱中,依次增大溶剂的极性,将不同化合物依次洗脱。

常用洗脱剂的极性: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乙酸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取一支色谱柱,在柱子的收缩部塞一小团脱脂棉花,注意松紧要适度。

然后在棉花上铺一层粗硅胶或石英砂。

(2)将色谱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柱内加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赶走气泡。

柱色谱实验

柱色谱实验

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分离混合物 2精致提纯化合物 3利用比移值Rf鉴定化合物
4 跟踪反应进程
实物图
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
类.前者常用氧化铝或硅胶为吸附剂.后者以 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 的液体为固定相.当加入的洗脱剂流下时,由 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因而以不同的 速度沿柱向下流动,继续洗脱时,吸附能力弱 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在连续洗脱过程中, 不同组分或不同色带就能分别收集,从而达 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d. 试样中的非极性组分很少被吸附,首先被洗脱出来,极性 大的组分吸附较强,后被洗脱出来.
注意事项
1. 装柱要紧密,要求无断层、无缝隙,无气泡. 2. 在装柱、洗脱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溶剂覆盖
吸附剂.一个色带与另一色带的洗脱液的接 受不要交叉.
七、思考题 1、为什么极性大的组分要用极性较大的溶剂洗脱 答: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大的组分在极性大的溶剂中溶 解度较大,易于和极性小的组分分离洗脱.
2、柱子中若有气泡或装填不均匀,将给分离造成什么样的 结果 如何避免
答:柱子若装填不均匀或有气泡会造成洗脱剂流动不规则 而形成沟流,引起色谱带变形,影响分离效果.
操作方法:用溶剂和少量吸附剂充填柱子,装填到合适的高 度.在装填之前,应将被玻璃棉和砂子用溶剂润湿,否则柱子 会有空气泡.此外,还可以预先将溶剂和吸附剂调好,倒入柱 子里,使它慢慢沉落,如果柱子底部有旋塞,可以打开旋塞.溶 剂慢慢流过柱子,使吸附剂装填均匀.也可以用铅笔或其他 木捧敲打,使吸附剂沿管壁沉落.
柱色谱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2、学习并掌握柱色谱的实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10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亚甲基蓝与荧光黄的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并掌握柱色谱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亦称色层法,层析法等,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色谱分离法的分类(按操作条件的不同)色谱分离法的分类(按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混合物(2)精致提纯化合物(3)利用比移值(Rf)鉴定化合物(4)跟踪反应进程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

前者常用氧化铝或硅胶为吸附剂。

后者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为固定相。

当加入的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因而以不同的速度沿柱向下流动,继续洗脱时,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

在连续洗脱过程中,不同组分或不同色带就能分别收集,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1 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活性炭或纤维素粉。

选择吸附剂的首要条件:不与被分离物或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

吸附能力与以下几点有关:(1)吸附剂颗粒大小(2)吸附剂含水量柱色谱2 溶剂通常根据被分离物中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活性等来考虑。

先将带分离的样品溶于尽量少的非极性溶剂中,从柱顶流入柱中,依次增大溶剂的极性,将不同化合物依次洗脱。

常用洗脱剂的极性: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乙酸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取一支色谱柱,在柱子的收缩部塞一小团脱脂棉花,注意松紧要适度。

然后在棉花上铺一层粗硅胶或石英砂。

(2)将色谱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柱内加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赶走气泡。

(3)再向柱中倒入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控制滴速为1滴/秒,用小锥型瓶承接,同时通过漏斗慢慢装入5gAl2O3,使其逐渐沉入底部。

【在装吸附剂的过程中,应用质软的物体如试管夹、吸耳球等轻轻敲击柱身,促使吸附剂装填紧密,排除气泡。

最终应使吸附剂的上端平整,无凹凸面。

】(4)加完吸附剂后,在吸附剂上再盖一张直径大小合适的小滤纸。

(5)当溶剂的液面刚好流至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立即用移液管加入1mL亚甲基蓝和荧光黄的乙醇混合液,尽量免待分离混合液粘附在柱的内壁上。

(6)打开二通活塞,等柱内的溶剂恰好流到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向柱内加入70%乙醇,打开二通活塞进行洗脱。

(7)用锥形瓶收集蓝色的亚甲基蓝溶液。

【洗脱时切勿使溶剂流干!】(8)当蓝色溶液收集完后,等柱内的70%乙醇溶液恰好流到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加入适量2%氨水作为洗脱剂。

打开二通活塞收集黄绿色的荧光黄溶液,直到其完全被洗出。

(9)用量筒分别量取所分离出来的亚甲基蓝和荧光黄溶液的体积后,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10)分离结束后,应先让溶剂尽量流干,然后倒置,用吸耳球从活塞口向管内挤压空气,将吸附剂从柱顶挤压出。

使用过的吸附剂倒入垃圾桶里,切勿倒入水槽,以免堵塞水槽。

四操作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柱色谱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2、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3、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对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

不过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品分解,毕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小心不为过。

这个我分离的次数很少,一般都是通过紫外灯查看的。

4、关于湿法、干法上样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剂越少越好,不然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

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这一般都是比较大量的样品才会出现,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这就应该先重结晶,得到大部分的产品后再柱分,如果不能重结晶那就不管它了,直接过就是了,样品随着淋洗剂流动会溶解的。

有些样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会随着溶剂一起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

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1:1,我觉得是越少越好,但是要保证在旋干后,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那说明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

溶剂的选择。

当然是最便宜,最安全,最环保的了。

所以大多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

文献中有写用正己烷的,太贵了。

二氯甲烷也有用的,但是要知道,它和硅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在柱子里产生气泡,天气冷的时候会好一些。

甲醇,据说能溶解部分的硅胶,所以产品如果想过元素分析的话要留神,应该经过后继处理,比如说重结晶等。

其他的溶剂用的相对较少,要依个人的不同需要选择了。

由于某些原因,用到的淋洗剂多是大包装的(便宜嘛),我们这里是用2.5 L的塑料桶装的。

另外溶剂在过柱子后最好也回收使用,一方面环保,另一方面也能节省部分经费,当然比较忙的时候我是不回收的,太费事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在过柱同时进行的是减压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于挥发度的不同会导致极性的变化,一般会使得极性变大,在梯度淋洗时比较合适,正好极性越来越大了。

在过完柱子后,溶剂最后回收要采用常压,因为在减压旋蒸时会有部分低沸点的杂质一起出来,常压时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如果杂质和你下面要过的样品有反应那就惨了。

5、关于操作问题5.1 装柱。

柱子下面的活塞可以采用四氟节门的。

干法和湿法装柱觉得没什么区别,只要能把柱子装实就行。

装完的柱子应该要适度的紧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一定要均匀(不然样品就会从一侧斜着下来)。

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小气泡没太大的影响,一加压气泡就全下来了。

当然如果你装的柱子总是有气泡就说明需要多练习了。

但是柱子更忌讳的是开裂,甭管竖的还是横的,都会影响分离效果,甚至作废!5.2 加样。

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

加入淋洗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就够了),再加压,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

5.3 淋洗剂的选择。

感觉上要使所需点在rf在0.3左右的比较好。

不要认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较开,过柱子就用那种极性,如果rf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因为柱子是一个多次爬板的状态,可以通过公式的比较:0.6/0.8一次的分离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

另外,一般你的物质酸性的话淋洗剂里面要加入几滴乙酸,碱性的话通常使用氨水或是三乙胺等弱碱。

5.4 样品的收集。

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平衡。

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的话,就不容易流出。

这样就会发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出。

这时可以采用氧化铝作固定相。

5.5 最后的处理。

柱分后的产品,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溶剂,其中的杂质也会累积到产品中,所以如果想送分析,最好用少量的溶剂洗涤一下,因为大部分的杂质是溶在溶剂里的,一洗基本就没了,必要时进行重结晶。

另外,再过柱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气泡,一是和使用的溶剂有关,如果是易挥发的溶剂,如乙醚、二氯甲烷等,在室温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在室温高的时候,可以选择沸点较高,挥发相对小的溶剂。

还有,使用混合溶剂时,使用的两种溶剂的沸点应该相差不大,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而乙醚却要选择30-60的石油醚。

二是:不论是用带砂板的还是塞棉花的,在装柱之前,都要将空气用加压的方法将空气排干,这样就可避免柱中有空气!最后过柱子需要耐心,不要着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