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九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
例1 (2014·四川)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 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
答案 (1)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 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 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 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 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 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 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 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
二、命题特点 1.考查内容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 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层意义和言外 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营造的意 境等。
.
2.命题形式 考点分布广泛。具体命题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炼字炼词。品析诗歌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 表现力的字词。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古代诗歌鉴赏题“请赏 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2)赏析“诗眼”。诗眼是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是 全诗中最能点明主旨、最传神、最凝练的字。
屏风半掩着,往事忽隐忽现。那一炷燃尽的檀香,在袅袅 的思绪中四处飘浮。
那个偷偷订下的约定,难道真的如石沉大海,听不到半点 回响?剩下的,是一个女子无穷无尽的思念,和一个接一个 形单影只的日子。
.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读记: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2 Word版含答案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读记: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2 Word版含答案

古代诗歌的语言近年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设题:一、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追求的一面艺术旗帜。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含意是丰富的,“炼字”与“炼意”即其中之一。

我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有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有的“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自诩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杜荀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有的则“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

苏东坡曾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等,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也流传下“推敲”和“一字师”的佳话。

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旨,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

所炼之字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如:(1)五言炼第二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2)五言炼第三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3)五言炼第五字:“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4)五言炼第二第五字:“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6)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归,蓬门今始为君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7)七言炼第七字:“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8)七言炼第二第五字:“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

”“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虚词两个方面。

实词以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为主。

(一)炼动词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也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题型二:语言赏析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题型二:语言赏析题【含答案】

题型二语言赏析题——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构建解答古诗语言赏析题的知识体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它包括赏字(词)、赏句、赏语言风格三部分。

一、赏字(词)(一)赏实字1.聚焦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解析一要解说“穿”“数”二字在语境中的具体意义,二要指出它们在语境中的艺术作用。

要特别注意本诗中的“清秋”“日暮”“酒半醒”“独行”“闲”“孤灯隔远汀”所表现的凄冷、孤独的意境。

鉴赏这首诗是借景抒情而达到了情景交融艺术境界的佳作。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2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品味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精妙之处。

从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来看,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大多针对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诗眼、语言风格等命制。

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得理解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而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是指诗人在写作时,从众多的备用字中,选择出最精彩的“那一个”,使得所用之字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练、更富表现力。

一首诗,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所“炼”之“字”,大多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

2.鉴赏诗歌的“诗眼”。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一词。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关键最精彩的字句。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如“红杏枝头意闹”的“闹”;一种是全首最精彩、最关键的句子,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其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翻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形象性、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

鉴赏“诗眼”的妙处,要特别关注“诗眼”与整体的联系,因为“眼”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有灵气,顾盼神飞。

正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一笑”是“眼”这一局部在整体支撑下产生的灵气,“百媚生”是局部的灵气催生的整体效果。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

古人常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术语来评议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2.2.2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2.2.2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语言第1课时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复习课)一字师人们把给别人诗文改动一个字,又改得非常好,受到作者尊敬的人叫做“一字师”。

据说最早的一字师故事出于唐朝。

当时有个和尚叫齐己,很爱写诗,住在袁州(今江西宜春)。

他写了一首《早梅》,请朋友郑谷提意见。

郑谷看后,指了指诗中的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然后说:“‘数枝’并不能表示早,改为‘一枝’就很好了。

”齐己听了,深深作揖,说:“善哉善哉!”从此,人们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1.(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解析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用一“过”字着意表达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

“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特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

“随”字写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

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出,令人有曲径通幽的想象。

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呈现了出来。

“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2.(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习: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习: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解析

题组一炼字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

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如,①荒,荒凉冷落;瘦,贫瘠。

(字的本义)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月,瘦瘠之至。

(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③作用效果:“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在感情上所起作用)考生若能准确解读诗歌(借助注解),按老师平时所教方法来对炼字型题目进行答题,与答案应该没有多大出入。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板块二 专题九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板块二  专题九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典题精练制胜高考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五指山丘浚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霁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注】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注】巨灵:山神名。

宋代词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名句,其中的“弄”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而这首诗第二联中的“弄”字,同样用得传神,请赏析。

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弄”字是动词,可从生动性和拟人手法角度鉴赏。

答案:“弄”为“玩弄、把玩、抚摩”之意,写五指山这巨型手掌伸进空中,抚摩云彩,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五指山的高和云雾缭绕的情状。

2.阅读下面的这首明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答贾竹亭《春行》陈如纶杨柳溪桥,桃花野渡,十年车马同游处。

联诗曾对月华明,伤心只见春光暮。

迢递①双鱼②,浮沉③尺素④,相思辗转愁无数。

东风听彻子规⑤啼,声声诉尽空归去。

【注】①迢递:遥远。

②双鱼:指书信。

③浮沉:形容书信在传递过程中的辗转艰辛。

④尺素:指书信。

⑤子规:杜鹃鸟,啼声犹如“不如归去”。

试分析尾句中“空”字的妙处。

答:解析:“声声诉尽空归去”中的“空”字,说明了没有归去的事实。

但这一事实是与他想归去的愿望相矛盾的,所以“空”字包含了词人不能归去与朋友相聚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答案:“空”有“无、没有”的意思,词人着一“空”字,表现了残酷的现实与美好心愿的矛盾,以及词人不能归去与朋友相聚的失望和痛苦之情,这痛楚之中又含有深挚的友情。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馆娃宫【注】怀古(其一)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注】馆娃宫坐落于江苏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

“绮阁飘香下太湖”中的“绮”“飘”二字用得十分精当,请做简要分析。

答:解析:“绮阁飘香下太湖”,这句完全从侧面着笔。

它写馆娃宫,仅仅用一个“绮”字状“阁”,用一个“飘”字写“香”,这样,无须勾画服饰、相貌,一个罗縠轻飘、芳香四溢的袅娜倩影,便自在其中了。

高考语文一轮检测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检测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

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

“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怡悦。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意味无穷。

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

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

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中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09古代诗歌阅读(过关检测)(原卷版+解析)

中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09古代诗歌阅读(过关检测)(原卷版+解析)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过关检测(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2题。

过分水岭温庭钧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1.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反复D.夸张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写溪水与诗人一路同行,相依相伴。

B.三、四两句写溪水与诗人岭头惜别,依依难舍。

C.该诗写景状物,化无情为有情,别有一番情趣。

D.全诗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现实的憎恶。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3—4 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诗人行踪,从楚地沿江而行,越过荆门,去往蜀地游览。

B.颔联描绘了看到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长江奔腾直泻,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C.颈联描绘了夜晚月亮倒映在水中,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白天云彩变化,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D.尾联借故乡之水恋恋不舍送我远行,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

C.颔联写景生动逼真,有如一幅长轴山水画,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D.这首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题。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张元幹燕掠风樯款款飞。

艳桃秾李闹长堤。

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

三春不是别离时。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用燕子翻飞、桃李争美、晓莺轻啼等美好之景烘托离别之情,是以乐景衬哀情。

B.“艳桃秾李闹长堤”中“艳”“秾”“长”均是形容词,凸显意象特征,形象生动。

C.“闹”字运用比拟手法,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让桃李的艳丽如在眼前,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春景的美好。

D.“骑鲸”一词本指隐遁或者成仙,词人在此用“骑鲸人”代指词作中远去的朋友。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题练习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题练习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专题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山坡羊·闺思(元)张可久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呸.,却是你!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坡羊”是曲牌,标题“闺思”既暗示诗中人身份,又点明诗歌的题材和主题。

B.“云松”喻女子蓬松的头发,“螺髻”写发型,“伤春”之情实因“闺思”而起。

C.“小琼姬”指美丽的小丫头,“雪”字运用了比喻手法,巧应上文的“柳花飞”。

D.“生”意为“硬生生”,突出小丫头吵醒女主人团圆梦的无情以及女主人的懊恼。

2.有评论者认为曲末的“呸”用语粗俗,应该删去,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美堂①暴雨宋·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激池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②,倒倾鲛室③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

熙宁六年初秋,时在杭州通判的苏轼和几位诗友设宴小饮于此,忽遇暴雨,即兴写下此作。

②泉洒面: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

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醒后,即时写了多篇。

③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起句突兀,诗人不说雷声从空中来,却说从“脚底”出,说明了雷声离人之近,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

B.颈联运用比喻,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气势充沛,从视觉上渲染了暴雨中的西湖湖水几乎满溢而出的神奇景象。

C.尾联用典,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倒鲛屋里满室的珠玉诱人遐想,暗喻奇妙景物可以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D.这首即景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前赋后比,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4.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暴雨”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9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含解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含解版)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题型一炼字(含诗眼)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

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

“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

“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

1.教材中古代诗歌锤炼的常见6类词性炼字类别表达作用教材典例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诗眼类型类型示例分析思想的凝聚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深”是诗眼,它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讲与练(附答案及解析)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炼字[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本题实际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要求分析两字如何使景物特征鲜明的。

2.研读诗歌 细致分析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这样才是完整的赏析,当然这几步需要视具体的诗歌确定有无。

解答本题,可以先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斗”修饰的是“两崖”,而“攒”修饰的是“群峰”。

找出了修饰对象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诗句描绘的是什么情形。

“两崖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

最后可以指出表达的效果。

“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高考语文一轮温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温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学案含解析

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基础点: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能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炼字、炼句、诗眼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

(1)炼字,即锤炼词语,是指诗人通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来最妥当、最精准、最形象生动的词语,以形象地描摹事物或精准地表情达意。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包括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等。

(2)炼句就是锤炼句子,好的诗句,利用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或是以少总多、婉曲坦陈等表现手法,使诗句精警动人。

鉴赏诗句题着眼于诗歌描景、抒情、情景融合、推陈出新、创新等几个方面。

(3)诗眼就是诗句中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的字,赏析诗眼,和炼字的角度大体相同。

(4)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

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

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独特。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做好这种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有哪些。

重难点:1.诗歌的语言风格鉴赏。

2.明确诗眼并赏析。

[考法综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关键点在于把握其语言的艺术特色,解题时咱们需要在了解诗歌语言特色的前提下积累常见的语言风格。

命题法1 炼字典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幹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朝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别离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恍如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画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试题演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试题演练(含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试题演练(解析版)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偶有古体诗及元曲。

3.从命题角度看:“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

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表达技巧上。

4.从题量看:仍以两个小题为主,分值固定为8分。

【高考预测】2015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以下几个趋势:1.鉴赏范围应以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2.考查内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为主,对诗歌的形象把握以及观点评价也会偶尔出现在试卷中。

3.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不失为一大热点。

4.答案长度将进一步增加。

近几年,诗歌鉴赏命题更重视整体理解,各考点综合考查。

为适应这一考查动向,小论文性质的答案预计将在未来的考试中应运而生。

这样的答案能够很好地体现考生诗歌阅读的审美素养,字数可能在100字左右。

5.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

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

【重点、难点剖析】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因为诗歌作品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更是含有作者“意”(情感)的形象,所以又称为“意象”。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一炼字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

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如,①荒,荒凉冷落;瘦,贫瘠。

(字的本义)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月,瘦瘠之至。

(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③作用效果:“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在感情上所起作用)考生若能准确解读诗歌(借助注解),按老师平时所教方法来对炼字型题目进行答题,与答案应该没有多大出入。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和炼字综合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即可。

开头两句要抓住“高卧”“仰看”的描写来体现悠闲自得的心情,炼字的题目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几方面分析,此题是景物描写,应从“炼意”和“炼境”的角度分析,写出山峰的特征。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注]暮亦行。

[注]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简析“东出盘门刮眼明”中的“刮”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刮眼明”,指令人眼界明亮、开朗。

一个“刮”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清水秀,景色清新明媚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

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云锁朱楼”一句的诗眼是哪个?请分析这个字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一句的诗眼是“锁”。

“锁”字含义丰富,除了给我们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意味。

解析“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古代填词,有个基本写作方案,那就是上片描叙景色,下片状情。

以景带情,定好调子。

起句开门见山,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

春日迟迟,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

一个“弄”字,形象生动鲜明。

良辰美景,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春天多么美好啊!第三句开始转折。

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是阴霾的日子,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往事不堪回首。

“锁”字,除了描绘云雾压楼的阴霾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喻意。

题组二炼句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构思精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

解析赏析诗句主要的切入点是意象的含义、意境的创设以及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其中手法的运用往往伴随“炼字”而出现。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赏析诗句的切入点一般为意象的选取,手法的运用,此题主要的就是“花须落”“柳絮行”“蜂抱”“鱼吹”的结合,手法上注意“抱”“吹”的运用。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

首先理解两句诗的基本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每句诗对诗歌主旨及结构方面的作用。

第一首诗的结句与“怪来诗思清人骨”句形成因果关系,也是诗人情感凝结处;第二首诗的结句存在理解的多向性,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正面展现自己的情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侧面衬托隐者的生活状态。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旅夜怀远客许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表达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

(“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

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解析这是一个写景的句子,作用在于借景抒情,理解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竟”和“空”来分析。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注]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谩:徒然、空自。

请赏析“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借景抒情、想象、虚写、对偶,词人想象自己夜间独宿孤馆,借雁声、残月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

解析“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文揣想着笔,身未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

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

“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

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

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题组三语言风格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词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豪放派的特点,从意象与意境两个角度分析。

“大鹏”“丹凤”“北海”“太阳”都体现了开阔的特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与前面的意象结合又形成了刚健有力的意境。

2.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