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应用文-中国外商投资的新特征及其分析
中国外商投资的新特征及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具有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北京,具有跨国公司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已达110多家;在上海,已有25公司建立了地区总部,有14家企业建立了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
现在上海的外商办事处已有1500多家,一旦条件成熟,许多办事处会迅速升级为地区总部。
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调查结果,有92%的跨国公司已经近几年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总部是着眼于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和战略投资。
它们对一个企业上、中、下游各阶段的产品进行纵向投资,既投资生产最终产品,也投资生产零部件;并对在中国分散的单个投资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以使技术、人才和资本最优配置,以新的重组集团体系产生整体效益。
近几年,跨国公司重视产品研究的本地化,纷纷投资建立研发中心,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基地,到2001年底,据不完全,设在北京的跨国公司独立研发机构已达34家,上海设立了41家,其中有14家为全球性的研发中心。
深圳设立了18家,苏州设立了7家。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大多数是外商独资的研发机构。
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约、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包括微软、英特尔、IBM、松下等大型跨国公司。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大规模研发投资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还会继续加强。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并不断提升研发机构的水平,是由中国自身的优势和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格局中地位的变化所决定的。
(1)中国市场是一个增长较快,而且具有很多特色的市场,靠近市场进行研发活动,可以使其产品和技术适应中国国内市场的技术结构和需求特点。
(2)在中国家中,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可以获得成本低而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
(3)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战略发生变化,从用国外研发的产品做中国的市场,转向以中国市场进行产品的开发为中国市场做产品,这主要体现的是市场竞争优势战略。
我国利用外资出现新的比较优势
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我国利用外资出现新的比较优势(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本报记者王珂《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9日10 版)●在全球外贸几乎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出口7.3%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平均增速,也快于几乎所有十大贸易体的增速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2013年,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的态势,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因为总体上看,我国利用外资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未消失●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削弱,不仅是外企,甚至中国自己的企业也开始转向更低成本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外资来华,看重的是中国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外资政策12月18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了1—11月我国外贸、国内消费市场等方面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已经遭遇5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42亿美元据海关数据,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391.3亿美元,增长1.5%,进口和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以及10月出现明显回落。
沈丹阳认为,增速出现回落,除了10月以及去年同期增速较高导致的技术性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进口增速下降,一方面是需求的原因。
国内需求不够旺盛,11月份PMI进口订单指数是48.5,低于PMI出口订单指数的50.2。
另一方面是价格因素。
11月我国进口数量同比大约增长3%,但价格同比下降2.9%,进口金额同比基本不变。
此外,一些国家对中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设障也有一定影响。
出口增速下降,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外部需求严重不足。
二是国内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竞争优势在弱化。
加上近期人民币加快升值,也给出口增长带来了新的压力。
三是贸易摩擦加剧,风险上升。
今年以来,我国已经遭遇5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42亿美元。
沈丹阳表示,今年我国外贸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方面仍取得较好成效。
在全球外贸几乎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出口7.3%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平均增速,也快于几乎所有十大贸易体的增速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和新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和新形势分析作者:徐玲夏晴董自光来源:《国际贸易》 2016年第5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比较优势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也伴随发生。
在这一新形势下,一些外资企业出现了不适应,或进行转型,或进行转移。
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不断涌现的新机遇,又吸引新的跨国投资者纷至沓来。
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 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3亿美元,同比增长6. 4%。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非金融领域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640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423亿美元。
虽然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的规模较大,但在保持数量稳定、优化外资结构和提升外资质量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在国际上,受全球经济增长势头不稳、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总需求低迷的影响,还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及地区冲突对全球经济的挑战。
在国内,制约因素则有:经济处于下行压力和结构调整期,传统产业投资已经饱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实施,拼资源、拼优惠政策等超国民待遇的引资方式已经行不通的情况下,我国亟需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依靠法律、制度、政策和服务等软环境建设高质量地利用外资。
一、新时期我国外资发展的新特点(一)利用外资进入转型期,服务业成引资重要阵地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目标也正从“重规模”向“重质量”和“重效率”转变。
政府更多鼓励外资从简单的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制造转变,并鼓励外资建立功能性总部。
在保持总体规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正进行深度调整。
自2011年起连续五年,服务业使用外资量超过制造业。
2015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1%。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95.4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1.4%。
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大幅增加,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环境的节约都将起到积极有利的影响,在借助外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_新要求
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新要求杨志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 210004)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南京市软科学招标项目 后WT O 时代南京利用外资战略研究 的资助,项目编号:200503002。
作者简介:杨志琴(1976-),女,江苏宜兴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讲师。
摘 要:入世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环境,中国利用外资在总体规模、外资来源地、投资产业、投资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分析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外资;贸易体制;优惠政策中图分类号:F12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2-0015-0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资本流动止跌回升的背景下,尽管受到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运行环境变化,以及国际引资竞争加剧的影响,但随着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逐步放宽,原有吸引外资的诸多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利用外资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进入后过渡期,中国主要产业的保护将陆续到期,对外资在进入地域、业务和持股比例诸方面的限制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在华经营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有大幅度的拓展。
因此,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可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外资政策。
一、利用外资的新特点1.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外资增长进入平稳通道2000-2005中国利用外资概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外商其他投资合同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外商其他投资实际金额2000711.30623.8087.50593.56407.1586.412001719.76510.0327.81496.72468.7827.942002847.51827.6819.82550.11527.4322.6820031169.011150.6918.32561.40535.0526.3520041565.881534.7931.09640.70606.3034.422005638.05603.2534.80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网站http://w w /统计资料整理。
入世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挑战和策略
32006.9财经纵横入世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挑战和策略□沈德跃(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了加入WTO 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和由此出现的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有效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外资水平和质量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入世外资挑战策略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09-113-02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外资进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使我国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入世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加入WTO 使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无论从直接还是间接来说,入世都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入世改善了外商在华投资整体环境。
入世之后,中国必须遵循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履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 ATT1994)》、《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 RIPS )》等世贸组织的一揽子协议,重新构建中国的涉外法律体系,这些原则和协议的贯彻与落实使外商在华投资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二)入世加剧了我国国内市场竞争。
入世必然加快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速度,股权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参与中国企业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的最主要形式。
如果中国的企业不做出相应调整,就可能出现民族产业置于国际资本的控制之下的危险,且随着产品和市场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有计划地进入中国,并以各推销手段把产品推向中国市场,不仅加剧中国的市场竞争,也会挤走一些以港澳台为主的原有外资企业。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新特点及对策研究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新特点及对策研究作者:贾名清方琳来源:《江汉论坛》2008年第04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和我国整体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了新一轮的稳定发展时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继续名列全球前茅。
截至2006年11月,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6650亿美元,外商在华设立企业累计超过57万家,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
其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世界500强企业约有480家在我国进行了投资。
与早期外商在华投资不同,新一轮投资热潮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关注这些新特点并据此采取相应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外商投资;投资方式;跨国并购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4-0023-04一、外商在华投资新特点1.投资结构与投资区域分布的调整一是制造业领域投资出现新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受到青睐。
多年以来,由于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大调整,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正在经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全球工业化的重心也随之向东半球转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稳定的政局、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度较大。
加上我国制造业自身存在的成本及其它多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大陆成为承接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及欧美制造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加工制造的中心转移到中国。
目前,制造业仍然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投资总规模由早期的高速增长趋于稳定增长,占全国外资总量比重略有下降。
2005年,我国制造业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928家,合同外资金额1273.5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4.53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65.74%、67.36%和70.37%。
由于其它行业吸收外资增长较快,制造业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其次,投资重点由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向电子、通信设备、机械制造、石油、重化工等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移。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一、利用外资的概念1、利用外资的概念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2、利用外资的必要性世界近代史证明,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技术和资源。
任何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与他国互通有无,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
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这些国家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这就需要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积累本国资金的同时,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资金。
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逐步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更加需要利用外资,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利用外资的作用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外资,一般可以发挥以下作用:①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国内科技人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③加速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建设和落后地区、部门的开发,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④促进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⑤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出口贸易的增长;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国民收入。
二、我国利用外资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稳健的发展。
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200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用外资情况在经过前几年的告诉增长后,呈现出规模稳定、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截至1999年12月底,全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共达3078.51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更加有利。
到2002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进入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逐步显现。
第一特点:高水平开放我国逐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工程承包等领域外,还涵盖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新兴领域。
同时,我国对外资企业的管理也更加便利和开放,取消外商投资限制,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让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特点:主要关注高质量投资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
以前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的模式正在逐步转变为鼓励外资参与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外资投资不仅能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要支持制造业升级、扩大进口、提高技术水平等。
第三特点:注重地区投资热点我国各个省市都在开展自己的外资引进政策和项目。
这些省市也注重选择自己适合的投资方向和重点领域。
同时,我国有一条由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七大区域贯穿的投资热点线。
这些省市和地区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内部环境。
第四特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近年来,许多外资流入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他们同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找到了合作的共同点,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第五特点: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我国正在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被吸引到中国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如为优秀外籍人才提供长期居留等。
这些政策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储备和核心技术支撑。
总的来看,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可概括为高水平开放、主要关注高质量投资、注重地区投资热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
中国吸引外资的特点及未来前景
中国吸引外资的特点开放以来,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资,累计9000多亿美元,约占国际资本总流入量的6%,外资项目60多万个。
现在,大约在华运营的外资企业2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7万家。
我国吸收的外资,呈现三个不均衡特征。
——来源国不均衡。
前5位国家或地区占外资流入总量的75%,前10位占87%。
世界上重要的投资大国,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对华投资却是小国;日本、韩国以及与中国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韩国是对外投资的小国,但其大部分外资流入了中国。
——行业不均衡。
外资的2/3流入了制造业,约1/3进入服务业。
服务业中,房地产占60%,商务服务和零售批发占30%。
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居第一位,占制造业外资的近20%,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业。
——区位分布不均衡。
外资的流入一直保持东部占86%、中部9%、西部5%的格局。
大量外资都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和天津少数几个省市。
源源不断的外资流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的资产和市场大约1/3被外资控制,行业之间差异较大。
这个控制水平,与大国例如美国相比高了,与新加坡等小国相比低了。
现在,高低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最优的规模。
不过,大国经济不能过度地依赖外资企业。
外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开放度,但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角色。
目前的格局是:跨国公司主导;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进口零部件,在广东、江苏加工生产;出口到美国,积蓄大量美元;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5%),该产品在华研发强度低(约为跨国公司平均研发强度的1/15),综合生产效率低,主要依靠低工资的劳动投入完成生产环节和增值活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种由外资绑架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地位,如果不加以改善,将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新要求
嚷 ・ 经济探 20 -2 讨/06 1
当前利用外资的新特征\ 新要求
杨 志 琴
( 共 江 苏 省 委 党校 。 苏 南 京 20 0 ) 中 江 】0 4
摘 要 : 世 以来 , 入 面对新 的 国际 国 内经 济运 行环 境 , 中国利 用外 资在 总体 规模 、 外资 来 源
多有利 因素仍然存在 , 用外 资实现持续 稳定 增长 , 利 实际
利用 外 资金 额 连 续 多 年 位 居 全 球 前 列 。进 入 后 过 渡 期 , 中
国都 实 现 了盈 利 或 大 幅 度 盈 利 ,6 的 公 司表 示 收 入 高 于 8
上一 年 。这 充 分 证 明 了 中 国 稳 定 的 政 局 、 速 增 长 的 经 高
地 、 资产 业 、 资方 式等 方面都 呈 现 出一些 新 的特 点 。 分析 当前 利 用 外 资 的新 特 征 , 出有 投 投 提
针 对性 的政 策调 整 建议 。 关键 词 : 资 ; 外 贸易体 制 ; 惠政 策 优 中图 分类 号 : 1 1 2 文 献标 识码 : F 2 .5 A 文章 编号 :0 4 6 5 2 0 )2 0 5 4 1 0 —1 0 ( 0 6 1 —0 1 —0
一
济、 潜力巨大的市场 、 廉 的劳动 力成 本仍 然对跨 国公 司 低
具 有 强 大的 吸 引 力 , 再加 上 人 世后 市 场 开 放 效 应 的 逐 步 释 放 , 资 的 进 入将 维 持 在 平 稳 增 长 的 通 道 。 基 于 现 有 的 外 但 外 资规 模 和 国家 注 重 引 资 质 量 的导 向 , 来 中 国 吸 收 外 资 未 将保持在年均 5 左右的稳定增长水平 。 2 外 资 来 源 地 集 中度 高 。 华 投 资 国 家 和地 区 投 资 额 . 对 有 小 幅 变 动 截 至 20 05年 , 华投 资前 十位 国家/ 区( 对 地 以实 际投 入 外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目的是提高自己民族工业的水平。
外商来华投资近30年。
外资这一昔日的禁区,今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个亮点。
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我们的认识曾有过许多的坎坷。
中国利用外资的每一次飞跃,都相伴着一次思想的解放,纵观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相对人口而言相对小和少仅从数量上看,经过20年发展,中国利用外资已具一定规模。
但相对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中国吸收外资仍处于较低水平,人均利用外资额仅几十美元,远远低于东南亚国家,中西部地区人均额就更低,如上海与青海人均实际吸收外资相差600倍。
由于国情特殊,外商投资中有60%以上来自港澳台,假如刨除这部分,中国引资规模就更小。
中国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资金短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其国内资本量占世界资本总量还不到4%,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吸收外资是难以填补的。
同时,利用外资是一种系统引进,除了物质资本,还可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科学管理、现代市场机制、国际销售渠道等,这是内资和外债所无法替代的。
二、外资与民族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传统的民族经济概念始于二战后,是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针对殖民统治而提出的,认定民族经济应完全由民族资本、民族企业组成。
但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国际分工的日益细化,这一概念己悄然演变,其内涵随之扩大。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纯粹的民族经济理论上己不存在,像可口可乐就宣布它不是美国公司,而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公司,因为其销售总额的80%在海外。
· 1 ·实际上,外资投资企业中有相当的国内成分。
在广东外企,中方投资占到35%,而外贸中近70%又系港澳台资本。
可见,所谓的“外”字,是相对于其中部分资金的来源而言,并非企业国界归属的标识,更非判断是否民族经济的准绳。
20年来,中国的外资经济与民族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
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外资投向不合理和利用外资质量不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为有效利用外资,必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十七大以后,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制造业投资为主转向以服务业投资为主,另一个是由绿地投资为主转向以并购投资为主。
关键词:外资;直接投资;用资对策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利用外资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从1979年到1986年,外资主要来自港澳,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服务业;1987至1991年是稳步发展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台湾地区的投资增加,投资区域向东部地区扩展,投资产业集中于出口型生产项目;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3年,是高速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0年是调整发展的第四阶段,跨国公司较多进入,更多行业开始利用外资;2001年以来就进入了成熟稳定的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4 382.88亿美元,年均利用626.13亿美元。
在2001年和2002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吸收535.0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603.25亿美元;2006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达74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外商投资已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
二、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1.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FDI的主要地区,以2007年为例,我国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总额的87.79%,而中、西部分别仅占7.29%和4.92%。
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对策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浅析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对策
李 飞 黄 乐 于艳雯
(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大连 116011)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 有关外资的基本知识后,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特点及问题,主要表现在来源地相对集中、产业分布不 均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和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方式,然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 式; 创造、改善软硬件投资环境; 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优化外商投资区域结构; 将利用外资与促进国内 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
收稿日期:2011 - 11 - 02 作者简介:李 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教授; 主要从事财务、金融理论研究。
32
表 1 2006 年—2009 年我国利用外资额排名( 按国别 / 地区分) 金额单位:亿美元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6 年
国家 /地区
金额
香港
175. 1
英属维尔京群岛 96. 6
日本
40. 7
韩国
31. 6
美国
24. 2
台湾
19. 3
新加坡
19. 2
开曼群岛
16. 6
德国
16. 5
萨摩亚
13. 8
2007 年
国家 /地区
金额
香港
224. 3
英属维尔京群岛 141. 7
韩国
32. 3
日本
29. 9
新加坡
24. 6
美国
22. 2
开曼群岛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利用外资是指“使用国外资本,包括现汇、实物、劳务、技术等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国力”的政治经济手段。
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产生很多的弊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本文从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式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
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所谓直接投资方式(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中国有关的政策、法律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企业等从海外吸收任何形式的资本。
包括外币现金、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和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本”。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
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等,对外商投资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借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等贷款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986-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1996年为大规模增长阶段,小平同志92年的南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这一期间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7-2000年为调整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利用外资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的新阶段;2001至今为恢复性增长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稳定,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 所作的承诺,恢复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使得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有了恢复性增长。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利用外资的数量总体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之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现状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一直居全球前列,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的目光。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外资监管体系,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领域逐渐扩大,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二、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外资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外资扩大了中国的出口市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外资还促进了中国就业和技术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中国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支持。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市场营销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调整和措施改进。
四、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提供了借鉴。
其他国家可以学习中国吸引外资的成功经验,加强支持和市场宣传,提升自身在全球外资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其他国家也可以借鉴中国的外资监管经验,建立健全的外资监管体系,促进外资对本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为其他国家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提供参考。
中国将继续优化外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分析
二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我国在工业化初期,推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非常必要的,也取得了成效。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出口导向模式中分享的全球化红利在减少。以欧美市场为代表的外部需求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即使外部市场恢复,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也不能把经济增长长期建立在外需基础上。
三是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理性审视我国加入WTO后的对外开放,就不难发现,由于政府对一些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提供了过多的保护,导致投资自由化推进速度缓慢,而我国服务业相对落后的状况并没有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变。研究显示,对外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增长的直接贡献约为28%,而对服务业的贡献不到10%。从产业基础来看,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经济总量大多在70%左右,而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经济总量只有43%。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只有12.5%,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0%。服务领域目前开放度较低,并且还没有明确的开放思路和政策,但这些行业又普遍具有大规模吸纳外商投资的条件,如庞大的资本存量、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等。所以这些行业的开放将使服务领域外商投资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占据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地位。
国内环境的有利因素
从国内看,现在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面临增长潜力下降和物价上涨压力大的双重挑战,增长的幅度会放缓,但并不意味着经济会掉头向下,整体增长趋势不会变,仍将处在一个较快的发展区间。外商投资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我国利用外资特征分析和2020年展望
我国利用外资特征分析和2020年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外资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逐步扩大了外资准入领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涌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利用外资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吸引外资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展望2020年外资利用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特征分析1. 外资引入地域分布广泛我国吸引外资的地域分布已逐步向内陆地区扩散,主要沿海地区的引资地位在不断减弱。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大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
这种地域分布的扩散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使外资的利用更加均衡。
2. 外资引入行业结构多样我国吸引外资的行业结构日益多元化,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力增强。
服务业也成为外资关注的重点领域,金融、文化、信息技术等领域吸引了大量外资。
这种多元化的行业结构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
3. 外资引入方式灵活多样近年来,我国外资的引入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除了传统的外商独资和合资模式,外资还通过并购、股权投资、境外上市等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为我国吸引外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式。
这种引入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更紧密联系和合作。
4. 外资引入领域拓展至新兴业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吸引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展。
外资纷纷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以对接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加速创新发展。
这种新兴业态的引入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新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展望2020年外资利用的发展趋势1. 外资引入的区域分布将更加均衡随着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预计2020年外资的引入地域分布将更加均衡。
除了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将成为外资的新热点,吸引更多外资涌入。
利用外资40年:特点、趋势与建议
利用外资40年:特点、趋势与建议■ 文/ 何曼青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40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截至到2018年8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41478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844.46亿美元,连续26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第一位。
外资大量流入中国,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投资环境的认可,表明国际资本更加肯定在中国经营的赢利性。
与此同时,外资的大量涌入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扩大投资和进出口、开拓国际市场、转移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发展关联产业和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体制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 我国对外开放、吸收外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如何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成效、特点、趋势我国吸收外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外商间投资(对外借贷)和外商直接投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小,方式以对外借款为主。
198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0.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9.2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利用外资方式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形式。
FDI规模:稳定扩大,流量目前跃居全球前列。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1983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9.2亿美元,而2017年高达1310.4亿美元,是1983年的143倍,年均增长约19.4%。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每年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突破了“千亿级美元”新台阶。
参见图1-1。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2018世界投资报告》和《2018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数据,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23%,而中国吸收外资1360亿美元,创改革开放40来,外资企业已经深刻地融入中国经济社会中,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特征、挑战与对策
外资对制造业投资合同数量及投资 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这
美国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大力
总额在下降,但单个项目的投资额 为我国制造业引资提供了新的优 推行制造业回流政策,包括采取降
在不断增加,这也说明了制造业引 势,因此未来我国制造业引资特别 低制造业税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资的质量有所提升。在 2008 年我国 是高端制造业引资必须要利用好这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措施,
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在制造业利用外 其中,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 升,达到了 1.85 万亿美元,但依然
资总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 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领域使用 低于 2007 年的 2.1 万亿美元的最
2008-2018 年间,我国制造业实际 外资的比例中增幅较大,最大增幅 高值。随着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重及规模的下降,对一些传统制造 到 了 全 国 利 用 外 资 总 存 量 的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 业聚集的城市经济发展及就业造成 70.3%,而中西部地区只有 29.7%。
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基本特征
了较大冲击,降低了这些区域的制 实际上,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劳动力
造业竞争力及技术升级速度。
资源、自然资源均比东部地区更为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20.07.020
跨国投资
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特征、挑战与对策
■ 程瑞巧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摘 要院当前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在下降,外资在制造业领域并购比重也在下降,引资区域极不平 衡且引资的新旧优势未能做好衔接,但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所提升。我国制造业引进外资面临着较大的 挑战,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及各国对外资的争夺,另一方面是国内中高低端制造业产能供给失衡以及 营商环境不佳。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制造业领域引资的产业引导,不断拓宽引资来源,完善利用外资的区域与 领域并不断完善外商投资保障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目的是提高自己民族工业的水平。
外商来华投资近30年。
外资这一昔日的禁区,今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个亮点。
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我们的认识曾有过许多的坎坷。
中国利用外资的每一次飞跃,都相伴着一次思想的解放,纵观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相对人口而言相对小和少
仅从数量上看,经过20年发展,中国利用外资已具一定规模。
但相对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中国吸收外资仍处于较低水平,人均利用外资额仅几十美元,远远低于东南亚国家,中西部地区人均额就更低,如上海与青海人均实际吸收外资相差600倍。
由于国情特殊,外商投资中有60%以上来自港澳台,假如刨除这部分,中国引资规模就更小。
中国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资金短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其国内资本量占世界资本总量还不到4%,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吸收外资是难以填补的。
同时,利用外资是一种系统引进,除了物质资本,还可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科学管理、现代市场机制、国际销售渠道等,这是内资和外债所无法替代的。
二、外资与民族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传统的民族经济概念始于二战后,是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针对殖民统治而提出的,认定民族经济应完全由民族资本、民族企业组成。
但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国际分工的日益细化,这一概念己悄然演变,其内涵随之扩大。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纯粹的民族经济理论上己不存在,像可口可乐就宣布它不是美国公司,而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公司,因为其销售总额的80%在海外。
实际上,外资投资企业中有相当的国内成分。
在广东外企,中方投资占到35%,而外贸中近70%又系港澳台资本。
可见,所谓的“外”字,是相对于其中部分资金的来源而言,并非企业国界归属的标识,更非判断是否民族经济的准绳。
20年来,中国的外资经济与民族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中国轿车生产在开放之前近于零,通过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合资合作,技术水准和档次显著提高,短短数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
合资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意味着中方资产的增值,原来的蛋糕做大了,外方切掉一块,而中方得到的更多。
中国利用外资最多的几年,恰恰是国有资产增值最快的几年,外资的介入促成了国有资产重组、改制,盘活了部分资产存量,使之在流动中开值。
无数事例证明,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经济并不对立,两者没有根本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担风险,共同发展。
三、外资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从总量上分析,外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并未形成垄断。
其市场份额较大的一些行业,大多不涉及国民经济命脉,有的是国家统一规划利用外资搞的,如小汽车、移动通讯;有的属放开竞争行业,如饮料、洗涤剂、化妆品、啤酒、家电。
外资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原有空白,解决了进口替代;有些产品是外商投资企业最先推出的(如干白葡萄酒、寻呼机〕,启动了新的消费需求,开发了国内市场。
显然,外资有助于这些行业的发展。
当然,开放市场的确给国内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平心而论,一些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失败,根子在其本身,而非外资的“抢滩”。
比如,被高度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历经40多年发展,始终没能成
为“支往产业”,百家汽车制造厂的年产量及年收入,尚不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
而国产车价格的人为抬高,也直接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
只有在竞争环境中,当破产的威胁是真实的,企业的自我约束才是可信的。
对垄断企业来说,再加强纪律,要求它上交多少,可能都是空话。
开放带来竞争,竞争提高效率。
较早开放的中国电视机工业,在与洋家电的拼斗中,不到10年就使国产电视机的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90年代初,国内电脑市场还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而到1998年,全国销售额最高的十大电脑产品中,有一半是国产,这也是竞争的效应。
四、外资推动了国产品牌战略
从90年代开始,外商对华投资已由最初的产品、资本输出扩展为品牌输出,通过收购中方无形资产、全力推销外方品牌等方式,让洋牌子“喧宾夺主”,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市场份额。
但是,如同世界各国的消费者一样,中国大多数青睬外国品牌的消费者,绝不是为了它们的洋身份,而是这些品牌提供给购买者的利益和价值常常高于本国的品牌。
换句话说,中国品牌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其竞争力不如外国品牌。
专家认为,科学的品牌管理是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关键,而利用外资则是促进本国品牌发展的有效途径。
合资可引进品牌管理与品牌发展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充分挖掘本国品牌的内在潜质,使其逐步发展成国内乃至国际名牌,并创造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新品牌。
中国近20年来在家电、饮料等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叫得响的名牌,跟利用外资大有关系。
TCL、海尔等中国企业在与外商合资时,由于自身品牌过硬,已能使得外商愿意打中国的品牌。
一个市场封闭的地方,外国投资者一般是不会投入巨资的。
国
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指出:外资就像水一样,要选择适合的地方流淌。
中国政局稳定,市场辽阔,回报率可靠,只要坚持开放政策,外资就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过去的20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将来还会更加地证明这一点。
自1994年下半年开始,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出现了系统化、整体性的倾向,即由某个单独的项目投资转向对一个企业的上、中、下游相关产品和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投资。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明显有了更长远的考虑。
以德国西门子为例,该公司1992年在中国只有一个生产性项目,目前已设立了45家合资企业,涉及电信、能源和工业等领域,总投资达10亿马克。
从无到有,从少而多,从单一产品到全面介人,西门子投资方式的演变代表了跨国公司投资的一种趋势。
1.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结合中国的国情,使外资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
要打破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的旧观念。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迅速推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在大大提高。
同时,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将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2.在贸易投资方面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
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的先进技术产业中,如通讯、计算机、半导体等行业中,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使这些产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
今后搞好利用外资工作的一个重
点应该是吸收大的跨国公司的投资,抓好这个重点,就能从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上有一个大提高。
3.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中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中国目前的出口商品结构是经不起国际市场波动的。
低附加值、粗加工的产品利润很低,而竞争对于很多,一遇到风浪,出口就大幅度下降。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生产和销售,已大大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分工模式。
一个国家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虑,已不再一味地追求完整地占领一个产业,而是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抢占一个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同时把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给其他国家。
中国应从这一新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占领一个或几个产品生产的高附加值。
高技术环节,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互相联合起来,成为其全国甚至全球生产和销售系统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才能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益和稳定的出口市场。
可以预言,在未来50年,中国继续开放、利用外资、与跨国公司建立更深更高层次关系的趋势己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