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 教案

合集下载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第一篇:《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第2页)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

(PPT第4页)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2021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1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1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我与地坛》是一部由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编写的散文集,于2002年5月首次出版。

该散文集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标1体悟作者以对母亲的感情并感爱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2、掌握生命启示的方式3、注意情景交融教学流程字词字词1 沧桑(cāng sāng):沧海桑田”的略写。

喻世事变化很大。

2 剥蚀(bō shí):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侵蚀。

3 坍圮(tān pĭ ):坍:倒塌;圮:毁坏。

因倒塌而毁坏。

4 亘(gèn)古不变:自古以来一直都没变化。

5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

6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7 落寞:寂寞;冷落。

8 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9 纷纭:多而杂乱。

( 指言论、事情方面)。

10 恍惚(huăng 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1 恪(kè)守:严格地遵守。

12 焦灼(zhuó) :非常焦急。

13 熨(yù)帖:心里平静一、整体把握1、本文写了哪几个对象,按照何线索来写地坛--(明)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作者的成长成熟母亲--(暗)母亲的无私,伟大,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主题2、作者和地坛的关系经历怎样的过程体现何种精神状态等待---理解---依恋(精神寄托)《我与地坛》随堂练习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坛(tán) 荒芜(wú) 宿命(sù) 剥蚀(bō)B.炫耀(xuàn) 坍圮(pǐ) 嘈杂(cáo) 蝉蜕(chán)C.熬夜(áo) 肆意(sì) 灼烈(zhuó) 譬如(pì)D.姿势(zhī) 斟酌(zuó) 步履(lǚ) 教诲(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甘之如怡自我安慰哀怨截瘫B.半途而费窸窸窣窣祭坛雕栏C.旁征博引九坛八庙安详车辙D.撕叫不停骄阳高悬倔强羞涩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于在关键时刻只顾个人,不顾集体,_______________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查处。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教案北京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教案北京

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常脆弱,病痛、残疾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会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幻灯片三、四)下面让我们来地坛与作者的近照。

(简介史铁生)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出示幻灯片五)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目标,请同学读。

(出示幻灯片六)。

(一):整体把握课文,解决生字词,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四:课前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2我与地坛(节选)·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迪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尝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点。

【教课难点、难点】1、领会作者笔下地坛安静庄严、活力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课假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指引学生经过速读掌握文章纲要,经过细读与频频吟诵重要语段体会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悟思想的深沉。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样柔弱,当病痛、残疾措手不及地降临,命运残忍地愚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堕入无尽的难过、无奈与无助之中。

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特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考虑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之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 --独语的世界。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专心灵去测量他从难过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 --带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挑选信息,并概括。

问题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丧、迷茫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先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老是到它那边去,仅为着那边是能够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虑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何要出生,此刻能否应当立刻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并且只需出生就必然会死亡,不用焦急。

此后,他挣脱了自杀的念想,走出了死亡的暗影。

指导:我一连几小时全神贯注地想对于死的事,也以相同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何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能够争辩的问题,而不过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趁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用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如何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时就能完整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平生的魔鬼或恋人。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小结:
在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哪三个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 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第三个是核心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应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荒芜景: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老柏
不衰败景: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分析:园子的荒凉,“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那古柏呢,苍幽,就是苍翠、幽绿的意思。把他放在一起是对比,如果都是荒凉,史铁生怎能参悟生命?我认为只有荒凉中的苍幽才能给史铁生以启示!所以说“荒藤野草叶茂盛的自在坦荡”也不是荒芜,而是写生命力旺盛,也就是后文说的“荒芜但不衰败”。也就是说,史铁生把自己的生命和古园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的身残和古园的荒废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不屈和的柏树联系在一起。
明确: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5、思考第7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如: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节选)[学习目标]1.体验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及残疾人家人内心的悲苦。

2.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3.熟读课文,揣摩恳切、深沉的浯言。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3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

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为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

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

恪kè谨慎而恭敬、恪遵。

易读错音与luò音混淆。

猝cù突然,出乎意料,如猝然。

本字与萃(出类拔萃)粹(纯粹)碎(碎石)易混淆。

隽juàn (言语、诗文)意味深长: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隽又读jùn同“俊”相貌清秀好看如隽秀。

窥kuī①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②暗中察看。

生词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熨贴:yùtiē贴切,妥贴。

坍圮:tān pǐ毁坏、倒塌。

灼烈:火烧、火烫般的。

1.课文思路《我与地坛》实际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前一个部分(1~7段) 主要说“我与地坛”,后一个部分(8~17段)则主要是说“我与母亲”,但仍与地坛保持着一种远远的呼应关系。

“我与地坛”作者一路款款道来,似乎不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只着意于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故往往是在每段的开头才有那么隐约的寥寥的交待:“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的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尽管一笔带过,却提示了文章的思路顺序,同时,又成为之后大片意绪发散的出发点,使得散漫的意蕴拢了起来,叙述上获得了“边叙边议”的效果。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苏教版《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法:激趣,点拨,引导,鼓励学法:诵读,感悟,交流,探究,练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圈划令自己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反复朗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设疑激趣,了解作者1、初识作者PPT(刘易斯与史铁生)师:这是中国的传奇作家,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

身边这位是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作为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夺冠,是数届奥运短跑冠军,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他是史铁生“最喜欢和羨慕的人”,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散文《我的梦想》中,表达了自己对刘易斯的敬佩之情,这篇散文曾被人读給刘易斯听。

会面时,刘易斯把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給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

刘易斯伸出大拇指真挚地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比我更强大!”惺惺相惜。

2、知人论世师: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影响到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认知。

作为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以睿智的思想如灯塔一样指引了无数颗迷茫的心。

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PPT)请同学们仔细体悟:生:“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

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师:这段充满反思精神的内心独白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地坛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2.揣摩肯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复杂的情感。

3.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联系。

4.对生命的思考。

一、导入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

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

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简介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三、地坛介绍老北京的“九坛八庙”的说法;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嘉靖十三年,改名为地坛。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祗的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

四、字音字词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隽秀()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yùtiē):心里平静舒服。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宿命: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恪守:严格遵守。

亘古不变:(gèn):从古到今不改变。

窸窸窣窣:(xīxīsū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五、1.文章作者分为两部分去写的,那么这两部分都写的是什么?明确:我与地坛我与母亲2.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3.“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时间,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我与地坛》(第二课时)枣庄八中孙莉一、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有了新理解、感悟的过程。

(第一课时)2、理解母亲的深沉伟大及母亲对作者生命观的影响。

(第二课时)3、品味、积累优秀语句。

4、设计意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选在了“精神支点”板块。

在文章中作者对生命进行了解读,由解读个体生命到探询生命永恒的流变。

选文节选了两部分,作者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和对生命的思考。

因此这篇散文那么文章理解的重心应在“精神”上。

要让学生理解到作者面对个人不幸的命运如何实现自我超越的以及“人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苦难”。

二、内容分析1、文章分析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不是直接叙述事件,而是通过自我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自我设想母亲的想法。

写母亲实际上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态度”的理解,而这些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母亲面对苦难时的“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他们所处年龄可能只会停留在具体做法这一认识层面。

因此要引导他们向更高层面去思考,向永恒的生命去靠拢。

还要培养学生旺盛的生命斗志,特别时面对生命的苦难挫折时的态度。

3、资源分析史铁生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全文)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设计亮点1、从整体把握文章,避免将文章分割成字词句。

本文是一篇凄婉动人的散文,在设计中力求从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在学生熟悉了课文之后,便用一个大的问题领起全篇:第二部分主要写母亲,但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不用《我与母亲》,这是否背离了文章的中心?这一问题就将学生原本停留在“母亲”为作者做的一些具体事情上的目光转移到了地坛,“我”,“母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确保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避免将文章条块化。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验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及对母亲的理解和痛悔。

2、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与亲情教育的渗透。

3、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难点:理解母亲“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光辉。

教学方法:讨论法联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熨帖:意蕴:宿命:恪守:亘古不变:窸窸窣窣:四、听课文录音五、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我与地坛》6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我与地坛》6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②“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

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

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

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荒芜并不衰败。

“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生命的启示:荒芜但不衰败——生生不息③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还有什么地方?明确:六个譬如。

作者在古园中思考什么?如何理解作者和地坛之间的关系?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

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

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三、课堂小结:《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并了解世界遗产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并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解地坛的文化意义;2.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对地坛生成感情并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或教学展板,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2.准备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地坛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地坛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了解地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和文化意义。

Step 2 预习准备(5分钟)请学生阅读地坛的介绍材料和相关资料,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我与地坛》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Step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对地坛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地坛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并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Step 5 个人写作(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题为《我与地坛》的作文,表达自己与地坛的情感和体会。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描写自己在地坛的经历、感受和对地坛的理解,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Step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指标,如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坛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地坛产生了感情,深入体会到了地坛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1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1 苏教版 必修2

我与地坛一、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2、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3、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走近“大师”(一)走进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

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

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二)走进时代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于1990年1月,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

所选部分设计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与地坛》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我与地坛》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我与地坛》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单县一中一、说教材:《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原文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共分7个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的回忆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体的残疾而对人生产生的独特感悟。

本文节选前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写母亲,以及自己读懂母爱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专题名称是“珍爱生命”,因此,我认为编者节选两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熟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词义等。

2,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培养学生运用优美或平淡的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点:目标2——体悟作者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难点: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三、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的“三段五环节”等具体要求,我准备采用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引领法,在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课下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情景法、训练法等相结合。

四、说学法:高一年级的同学,虽然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与地坛详案

我与地坛详案岑小丽教学目标1、理解评价作者的人生观,对人生有所感悟。

2、感受母亲的爱与作者的悔,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3、赏析作者一些独具特色的语言。

4、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评价作者的人生观。

2、感受伟大的母爱。

3、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人生有所感悟。

教学工具1、录音机课时安排2个课时预习要求通读《散文的艺术美丽》,初步了解赏析散文的方法。

其次,带着“地坛与母亲给我什么启示?”的问题熟读文章,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

教学设想本文为自读课文,知识点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本文哲理性较强的特点,适宜引导学生充分第参与讨论,使其在情感与其人生观上有所提升。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三分钟之内)教师:青春,是诗一样的年华,燃烧着梦想与激情。

同学们现在正是花季雨季,可以畅想一下自己20岁的时候,将有怎样美丽的人生?学生反馈:教师:是的,这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拥有的,有时候也许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觉得根本就不值得郑重提起的青春。

但是,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我们即将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正是在自己的21岁,在活到自己人生最狂妄的年龄之际,忽地残废了双腿。

一切正常人梦想,在瞬间都变成了冰冷的现实。

那么,作者到底是经过了怎样的痛苦和艰难的思索,才走过了那一段最黑暗的时光,在心灵的历练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背景介绍(两分钟)1过渡:我们翻到课本45页,看到作者史铁生(看情况,不讲亦可)2引出史铁生的事迹: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一等奖设计)
现代旅游胜地,吸引众多游 客前来参观
地坛的文化内涵
祭祀文化:地坛 是古代帝王祭祀 的地方,具有丰 富的祭祀文化内 涵。
园林艺术:地坛 的园林设计精巧, 体现了古代园林 艺术的精髓。
历史价值:地坛 见证了历史的变 迁,具有极高的 历史价值。
文化传承:地坛 是中华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自信。
地坛的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地坛有着优美的 自然环境,人们在这里可以 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宁静祥和:地坛是一个宁静 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过着简 单而祥和的生活。
历史文化:地坛有着悠久的 历史文化,人们在这里可以
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人文关怀:地坛有着人文关 怀,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地坛的生活气息
地坛的景观特色
自然景观:地坛公园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湖泊、山峦、森林、溪流等,为游 客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环境。
建筑景观:地坛公园内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如祭台、碑亭、 牌坊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文化景观:地坛公园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 如祭祀遗址、碑文等,这些文化遗产为研究古代中国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我与地坛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地坛的背景介绍 3 我与地坛的缘分 4 我在地坛的生活体验 5 我在地坛的学习收获 6 我与地坛的情感纽带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地坛的背景介绍
地坛的历史沿革
历经沧桑,多次修缮
古代皇家祭祀场所
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深 厚

苏教版语文高一骨干教师示范课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骨干教师示范课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张洪军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父母的观念。

3.、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作者在地坛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2)在理解文意、分析思路、揣摩语言等方面释疑解难。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点拨与总结)1.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文章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

作者因双腿残废而变得消沉,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地坛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地坛的一草一木,让作者体会到生与死的永恒,体会到人的渺小和自然力的伟大和永恒。

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

因作者的残废而注定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因儿子的苦难而注定母亲的苦难,母亲用孱弱的身躯支撑着无尽的苦难,默默地让儿子理解母亲,感悟生命。

本文是一位孤独者心迹的真实记录。

虽然流露出宿命论的思想,但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有着撼人的力量。

2.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的两条线索。

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有两条线索,其一是作家与地坛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亲情关系;可称为“人与景观”,显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另一条则是作家与母亲的永远割舍不去的亲情关系;写母亲那一面,则由“我”而派生出来,“送”“忧”“找”,组成一线,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心。

可称为“人与人”。

3.重读第一部分,找出关键句,思考在地坛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什么样的新的认识和理解?“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我摇着轮椅进人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作者进入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可见作者一度十分消沉。

他一天到晚耗在地坛,耗在地坛的每棵树下,耗在地坛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这样过了好几年。

高一《我与地坛》说课稿

高一《我与地坛》说课稿

高一《我与地坛》说课稿高一《我与地坛》说课稿1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珍爱生命”专题中的《我与地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专题“珍爱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块下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作家史铁生自传性的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充满了其对于生命的哲思。

教材节选了两部分内容。

一是我与地坛,二是我与母亲。

本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二、说学情学生基本情况:本班共有学生58人。

学生大多数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基本上能静下心来读一篇课文,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上课之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查询了史铁生的资料,抄录了字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领会地坛使“我”豁达地对待生死。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1、作者传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2、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五、说教法学法1、以读促悟: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史铁生情感的变化。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坛景物的特点中体会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六、说教学程序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围绕上述构想,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大环节:一、课文导入二、文本探究三、课堂总结第一环节:课文导入只要分为三个方面:1、照片导入,由史铁生的照片导入课文2、换位思考,假设你在21岁遭遇了残疾,你会怎样?3、引入课文第二环节:文本探究本环节是本课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 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 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 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残疾后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 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 "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