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一、培训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育种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遗传育种技术水平,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参训人员掌握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2. 提高参训人员对现代生物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能力。

3. 增强参训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遗传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三、培训对象1. 农业院校师生2. 研究所、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科研人员3. 农业企业、种子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四、培训时间为期2周,共计10天。

五、培训内容1. 遗传学基础- 遗传学基本概念- 遗传规律与遗传定律-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2. 育种学基础- 育种目标与育种方法- 育种材料的选择与利用- 育种技术手段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原理与应用- 基因定位与克隆-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4. 现代生物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 转基因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5. 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育种实验设计与实施- 育种成果的评价与推广- 典型案例分析六、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田间开展实际操作训练。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遗传育种技术问题。

4. 互动交流:组织研讨、答疑环节,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国内外遗传育种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主讲。

2.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八、培训考核1.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2. 实践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评估实践技能。

3. 案例分析: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展示分析能力。

4. 考试:进行书面考试,检验理论掌握程度。

九、培训保障1. 提供必要的培训场地、设备和资料。

2. 落实培训期间的住宿、餐饮和交通安排。

3. 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跟踪学员培训效果。

十、培训预期效果通过本培训,参训人员将能够:1. 系统掌握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遗传育种、采后处理、病虫防治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具有作物栽培、育种、良种繁育、采后处理、贮运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

二、职业岗位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2.具有扎实的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3.掌握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生产技术、耕作学理论与应用技术;4.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以及作物产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和初步加工技术;5.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及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综合应用能力;7.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身心健康;8.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置安排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害虫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推广学、农业经济学、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种子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农学实践、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农作物的分类识别,家庭农场的规划设计,作物良种繁育、整形、品种鉴定,作物的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方法等。

课程设置与学分:设有必修课100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学生必选1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素质拓展活动教育4学分。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遗传育种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遗传育种,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抗病虫害、更适应环境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满足人民对食品的需求。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学员对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遗传育种的方法与技术,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训内容1. 遗传育种基础知识- 遗传学基础- 杂交与纯合- 遗传变异与选择2. 分子生物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基因工程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3. 作物遗传资源与育种目标- 作物遗传资源的种类与分类- 育种目标的确定与选择4. 作物育种方法与技术- 单株选择与家系选择-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 重组育种与转基因育种5. 遗传育种实践技能- 幼苗鉴定与选择- 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 田间育种试验设计与管理- 数据统计与分析三、培训对象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 农业院校教师3. 农作物育种专业的研究人员4. 企业从事育种业务的技术人员四、培训方式本培训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现场实践等形式,使学员能够系统地掌握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培训周期为两个月,分为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两个阶段。

五、培训安排第一阶段:线上学习- 第1周:遗传育种基础知识- 第2周:分子生物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3周:作物遗传资源与育种目标- 第4周:作物育种方法与技术- 第5周:遗传育种实践技能- 第6周:复习与考核第二阶段:线下实践- 第7-8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第9-10周:实践报告与总结六、培训成果考核1. 学员需完成线上学习的所有课程,通过在线测试2. 学员需参加线下实践的所有活动,完成实践报告3. 学员需通过培训考核,达到合格分数方可结业七、培训评估与总结1. 培训结束后,将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积极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表彰2. 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方案、授课教材、师资力量进行总结,以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八、培训教材及师资力量本培训将采用由遗传育种专家撰写的教材,由具有丰富遗传育种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以确保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与环境互作、作物栽培与耕作、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到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4.熟悉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与农学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产业等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主要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作物学实验(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实验)。

2024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2024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2024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泛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业专业人才,他们具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培养目标包括: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广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二、培养内容本专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和农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农业生产方面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经营方面包括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管理方面包括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政策与规划等。

培养内容涵盖农业全产业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本专业采用多种培养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实践等。

理论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会和辅导学习等方式进行。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农田调查、示范农场参观等,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实习实训主要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外出实习等方式进行,提供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

科研实践主要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概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与规划等,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整体认识。

2.专业课程:包括农作物栽培与管理、畜牧养殖与健康、水产养殖与水族学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农田调查、示范农场参观、实验课程等,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实习实训: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外出实习等方式进行,提供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5.科研实践: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论证报告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具备广泛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业专业人才,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农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农业生产与技术的本科人才。

2.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农学知识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研究型人才。

3.培养具备农业经济和市场分析能力,能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在农业领域做出积极贡献的全面发展人才。

二、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农学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植物学、农业昆虫学、农田水利学、农业机械与电气化、农业生态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厚的农学基础知识。

2.农业技术与管理课程:包括农业作物种植与管理、养殖与畜牧学、农药与肥料使用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能力。

3.农业经济与市场课程:包括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学、农产品市场分析与营销、农业政策与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经济和市场分析的能力。

4.农业科研与创新课程: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科研与创新的能力。

5.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农村社会学、农业法律与法规、农业文化与传统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和职业实习1.实践教学:a.院内实验:开设农业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b.田间实习:安排学生到农田实习,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操作和管理。

c.示范农场实习: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示范农场进行实习,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d.实验室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农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

2.职业实习:a.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接触农业管理和实际运营。

b.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c.配备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在实习中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四、毕业设计或实践1.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项农业科研或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科研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农学(Agronomy);专业代码:090101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作物育种、栽培、耕作、种子及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 掌握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4.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5. 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及有关方针政策;6.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 掌握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经营管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9. 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手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

五、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试验统计方法,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耕作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思政实践,社会实践,农学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专业学习计划

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专业学习计划

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专业学习计划一、引言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专业是农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它致力于研究植物的遗传背景、遗传变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遗传信息来选育优质作物品种。

本文将探讨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专业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学习目标,并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植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变异的来源和遗传杂交等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各种遗传学技术进行实验研究。

2. 熟悉植物育种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育种方法和选育策略,了解作物遗传改良的原则,并通过实践掌握育种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探索植物基因组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了解植物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掌握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工具,并能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

4. 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学会设计并实施科学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能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解读和推断,通过科学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安排1. 植物遗传学基础:介绍植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变异与遗传杂交的原理,遗传图谱和连锁分析等技术方法。

2. 植物育种学导论:讲解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历程、遗传改良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常见作物的育种策略和实践案例。

3.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包括DNA克隆、PCR扩增、基因编辑等,以及与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相关的遗传工程技术。

4. 植物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了解植物遗传转化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培养育种新品种的能力。

5. 作物生物技术:介绍作物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包括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监管,以及利用生物技术解决作物病虫害问题的方法。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方案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方案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主题本次培训的主题为“遗传育种理论与实践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品种改良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员系统的遗传育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为提高作物品质、产量和抗逆性提供技术支持。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主要针对从事农业遗传育种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工作经验较浅的新入职人员和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资深人员,以及具有一定遗传育种基础知识的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在校学生。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通过专家学者授课、讲座等方式,对遗传育种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包括遗传学原理、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操作、田间实习等方式,对遗传育种技术方法进行示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遗传育种案例,培养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四、培训内容1. 遗传育种基本理论:包括遗传学基础知识、杂交育种原理、自交系育种原理等内容。

2. 遗传育种技术方法:包括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等内容。

3. 品种改良:包括作物品种改良的原则、方法和技术。

4. 实践操作:包括实验室操作、田间试验等内容。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培训地点设在农业科研院所或大学实验基地,以便于学员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六、培训目标1. 掌握遗传育种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遗传育种技术方法;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4.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七、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每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

2. 案例分析评估:学员根据培训期间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遗传育种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行案例分析评估。

3. 毕业答辩:学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毕业答辩,进行综合评估。

八、培训成果1. 学员具有扎实的遗传育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2. 学员具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3. 学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农学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Agronomy一、专业介绍2007年本专业入选教育部“植物生产类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本专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三、毕业要求要求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要求2: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要求3: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力;要求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5: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要求6: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要求7: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要求8:掌握作物生产与管理、作物遗传育种、种业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9:了解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要求10: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推广与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实现矩阵四、培养特色根据学生意愿,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分类培养。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作物学。

2.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耕作学等。

六、集中实践环节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科研基础训练、作物育种学与种子生产实习、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九、课程框架与学分要求十、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通识教育43+(13)学分1.思想政治理论类14+(2)学分2.英语类10学分实施《2015版南京农业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书模板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书模板

遗传育种培训计划书模板一、培训计划概述1.1 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传授遗传育种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最新进展,帮助培训对象掌握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和方法,提高遗传育种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1.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和生产的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人员、教师、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

1.3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遗传育种基础知识、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内容。

1.4 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验操作、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

1.5 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一个月,具体时间安排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确定。

培训地点为农业科研院所或合作社的培训基地。

二、培训内容和安排2.1 理论学习培训将围绕遗传育种的基础知识展开,包括遗传育种原理、育种方法、遗传变异、杂种优势、育种选择等内容。

此外,还将介绍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和方法,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2.2 实验操作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遗传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本次培训将安排实验操作环节,学员将有机会参与植物杂交、分子标记筛选、基因编辑实验等实践操作。

2.3 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遗传育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本次培训将安排案例分析环节,学员将学习各种遗传育种案例,并进行深入分析。

2.4 专家讲座本次培训还将邀请国内外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传授最新的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与学员进行深入交流。

2.5 实地考察为了让学员更好地了解遗传育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次培训还将安排实地考察环节,学员将有机会参观农业科研院所或合作社的育种基地,亲身体验遗传育种技术的实际效果。

三、培训师资力量本次培训将邀请国内外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他们具有丰富的遗传育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专业、系统、全面的培训内容。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方面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及有关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旳应用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定及特色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旳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查等各方面旳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旳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生物科学和农学学科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 具有农业生产,尤其是作物生产旳技能和措施;4. 掌握一门外国语,纯熟使用计算机;5. 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旳意识和基本知识,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旳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6. 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旳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7.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旳基本措施,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 有较强旳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体现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旳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作物学四、重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试验记录措施、遗传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

五、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重要专业试验要讨教学实习、综合实习、专业认识、专业劳动、一般劳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为35学分。

重要专业试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实用农业机械、化学保护学、抗病育种学等试验。

六、学制和学习期限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七、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八、毕业学分规定实行年学分制,毕业总学分160学分,课堂教学(含试验)旳总课时为2500课时。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生产、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育种、作物种子生产及农产品经营与管理、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植物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这些方面受到基本训练和实践,具有农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作物生产、作物育种、植物保护、作物种子生产与农产品经营管理、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种子生产、植物保护、农业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了解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生物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农业生产和经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国家规定的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 1 -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农学(生物育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高教资源网

农学(生物育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高教资源网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长江大学农学(生物育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江大学2011年3月农学(生物育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学科门类:农学专业名称:农学(生物育种)专业代码:090101授予学位:农学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现代种子行业(企业)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与开发、种子加工与质量检测、种子生产、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遗传变异规律、作物育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植物转基因技术、种子检验、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种子行业上的应用原理,具备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质量检测、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检验、加工与储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科学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3.熟悉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和项目策划等能力;4.掌握科技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农业推广等实际工作能力;5.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书刊、撰写科技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备创新理念,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发展的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四、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时间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完成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具备必须的专业基础和基本实践能力;第4年学生以在企业实践为主,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和科研课题,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424)培养方案(10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农业科学基础扎实,通晓作物生长发育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性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从事植物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控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统计分析软件、信息分析软件等在农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4、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三级甲等水平。

5、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6、具有比较扎实的作物学、园艺科学和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作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理论、遗传育种、病虫草防控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全面训练后,具有作物栽培育种、良种繁育与经营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能力。

7、初步具有本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8、具有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和产品营销能力。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10、及时了解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病虫杂草防治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学习期限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年限,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

学位:农学学士四、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农业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经济管理、生物统计学、农业生态学、植物保护学等。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80.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48.5学分,专业必修课5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专业方向限选课18学分,公共任选课10学分(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类2学分,艺术素养类2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本科培养方案
1.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简介
1.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北京种业产业发展需要,掌握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熟悉作物种子改良及种子生产技术,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单位从事新品种选育和开发工作;在国家种子管理、农技推广部门从事管理和推广工作;在种子生产和营销企业从事新品种的繁育、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1.2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掌握生物科学、植物遗传育种理论和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为学习重点,接受植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能够胜任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与经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生物科学、植物遗传育种理论和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2)掌握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等理论和技术;熟悉农业生产、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了解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前沿和趋势;
(3)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的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1.3主干学科
作物学、种业科学、植物保护学。

1.4主干课程
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总论、植物育种学各论、种子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1.5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植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生产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农学专业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1.6修业年限
四年制本科,4~6年弹性学制。

1.7授予学位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1.8毕业学分要求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毕业学分与学时要求
1.9各学期学分学时分配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全学程各学期学分及学时分配
2.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能力培养体系
3.实验教学体系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实验教学体系
4.实习教学体系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实习教学体系
5.教学进程表
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