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Rucwsh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Rucwsh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本技能和知识;4.具备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农业政策与法规;5.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具有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能力;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干学科:作物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粮食作物栽培学、经济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推广学和农业经济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作物发育形态、田间诊断、作物品质分析、作物杂交和选择、种子生产等。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总体安排表农学专业单位:周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农学专业 单位:周理论课教学安排表农学专业理论课教学安排表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遗传育种、采后处理、病虫防治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具有作物栽培、育种、良种繁育、采后处理、贮运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

二、职业岗位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2.具有扎实的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3.掌握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生产技术、耕作学理论与应用技术;4.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以及作物产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和初步加工技术;5.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及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综合应用能力;7.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身心健康;8.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置安排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害虫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推广学、农业经济学、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种子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农学实践、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农作物的分类识别,家庭农场的规划设计,作物良种繁育、整形、品种鉴定,作物的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方法等。

课程设置与学分:设有必修课100学分;公共选修课217学分,学生必选21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学生必选1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素质拓展活动教育4学分。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植物学、农业动物学、土壤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基础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对农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专业课程:包括农艺学、植物保护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农业机械与电气化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的熟悉和掌握。

3.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技创新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研创新能力。

4.选修课程: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等选修课程,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综合能力。

三、培养方式1.系统化的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授课、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导师制度的推行:为学生分配专业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

4.课程设计的灵活性:设置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课程。

四、培养特色1.实践教学特色: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农业生产和管理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创新创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

3.国际化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推行双语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在国际环境下工作和交流的能力。

五、质量保障1.师资力量: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2.实验设施: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教学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3.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项目研究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4.质量监控: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培养质量。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为培养高素 质农学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05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 障
质量保障体系概述
1
质量保障体系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机 制,旨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 。
2
该体系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 •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 农学专业师资力量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01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概述
培养具备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农 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农业教育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概述
01
实践教学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实 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 素质。
02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加深理 论知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 、素质的协调发展。
03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 求的农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
该团队成员在学术界和农业生产领域均有一定 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实践 能力。
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 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 素质和水平。
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农学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全面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设计了以下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研究、管理和决策。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农学概论:介绍农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为学生构建整体的学科框架。

- 植物学:培养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 动物学:介绍农业动物的种类、特性,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动物保护和利用知识。

- 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专业课程- 农艺学:学习农作物种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 土壤学: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保护和改良的方法。

-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 农业经济学:了解农业市场、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农业项目管理能力。

3. 实践课程- 农业实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 农业科研实践:参与农业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前沿科技和创新领域。

三、培养模式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系统培养和专业发展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的深化,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

3.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农学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科研实践和团队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导言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农业科技研发、生产管理和农村发展规划能力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强调农学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素质:使学生掌握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坚实的农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

2.研究与创新: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科技研发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管理与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生产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农田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培养内容与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农业资源利用、土壤科学等基础科学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机械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学、农药学、植物保护学、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农田水利学等专业课程。

3.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农田实习、农业科技研发实践、农村实践等。

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1.科研与创新:通过开展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实习与农田实践:安排学生到农田进行实践,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农业实践能力和农田管理技术。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了解农村基层建设和农民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农村发展规划能力。

五、评估与质量保证1.考试评估: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2.实习评估:通过对实习表现的考察和实习报告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与环境互作、作物栽培与耕作、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到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4.熟悉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与农学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产业等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主要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作物学实验(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实验)。

2024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2024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2024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泛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业专业人才,他们具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培养目标包括: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广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二、培养内容本专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和农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农业生产方面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经营方面包括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管理方面包括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政策与规划等。

培养内容涵盖农业全产业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本专业采用多种培养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实践等。

理论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会和辅导学习等方式进行。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农田调查、示范农场参观等,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实习实训主要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外出实习等方式进行,提供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

科研实践主要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概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与规划等,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整体认识。

2.专业课程:包括农作物栽培与管理、畜牧养殖与健康、水产养殖与水族学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包括农田调查、示范农场参观、实验课程等,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实习实训: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外出实习等方式进行,提供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5.科研实践: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论证报告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具备广泛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业专业人才,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农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农业生产与技术的本科人才。

2.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农学知识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研究型人才。

3.培养具备农业经济和市场分析能力,能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在农业领域做出积极贡献的全面发展人才。

二、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农学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植物学、农业昆虫学、农田水利学、农业机械与电气化、农业生态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厚的农学基础知识。

2.农业技术与管理课程:包括农业作物种植与管理、养殖与畜牧学、农药与肥料使用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能力。

3.农业经济与市场课程:包括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学、农产品市场分析与营销、农业政策与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经济和市场分析的能力。

4.农业科研与创新课程: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科研与创新的能力。

5.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农村社会学、农业法律与法规、农业文化与传统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和职业实习1.实践教学:a.院内实验:开设农业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b.田间实习:安排学生到农田实习,熟悉农业生产实际操作和管理。

c.示范农场实习: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示范农场进行实习,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d.实验室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农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与创新能力。

2.职业实习:a.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接触农业管理和实际运营。

b.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c.配备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在实习中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四、毕业设计或实践1.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项农业科研或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科研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B4400005
环境保护学
2.5 40
34
6
5
B3900015
农业技术推广学Ⅰ 2.0
32
32
0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
B4200024
的应用
2.0 32
32
0
B2100032
食用菌栽培学
2.0
32
22
10
B3900019
旱作农业概论
2.5
40
40
0
生物技术与作物改
B4200025

2.0 32
32
0
B2100105
农学院
农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B2100016
普通遗传学
3.5 56 56 0
56
生科学院
B2100017
普通遗传学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B2100005
普通微生物学
2.0 32 32 0
32
生科学院
B2100006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农学院
B2700154
网页设计开发
2.0
32
16
16
理信学院
B1500040
线性规划
2.0 32
32
0
B2100018
农业生态学
2.5 40
32
8
作物生长发育的化
B4200040
学控制
2.0 32
32
0
B2100037
细胞生物学Ⅰ
3.5
56

农学(卓越计划实验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农学(卓越计划实验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要求 2.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要求 2.2 掌握植物生命活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条件间的相互关系等方 面的基础知识; 要求 2.3 具备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和实践能力; 要求 2.4 了解作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要求 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农业领域的现象 与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要求 3.1 发现作物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要求 3.2 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 要求 3.3 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在农业领域创新创业的能力。 要求 4:能够运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专 业知识和技术对作物科学和作物生产领域的复杂现象和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对 策和解决办法 要求 4.1 具有运用综合知识,分析作物学生产领域的现象和问题; 要求 4.2 能够对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进行正确的判断,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意见; 要求 4.3 能够解决一些作物科学问题。 要求 5: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熟练掌握现代的精密仪器和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术,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 理和分析数据,用于作物科学研究和作物生产领域相关的分析 要求 5.1 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求 5.2 熟练掌握现代的精密仪器和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术; 要求 5.3 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和分析作物学研究和生产的复杂数 据。 要求 6: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同行及社会公众就作物学和作物生产领 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 要求 6.1 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与同行及社会公众就作物学和作物生产领 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 要求 6.2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良好的调查研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

农学专业培训目标和计划

农学专业培训目标和计划

农学专业培训目标和计划一、培训目标农学专业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农业科技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具备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掌握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培养学员在农业科学、种植学、养殖学、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向,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备农业科技应用实践能力。

培养学员掌握农业科技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方法,如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贮藏、农业机械操作等,从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相关技术和方法。

3. 具备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

培养学员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4. 具备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培养学员具有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农业科技工作中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协调各方资源,完成研究和项目开发等工作。

5.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

培养学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能够承担起农业科技工作所面临的各种责任和义务。

二、培训计划为了实现上述培训目标,农学专业培训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农学专业培训课程设置涵盖了农业科学理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农业机械与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农业科学、种植学、养殖学、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化肥与农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还涉及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

各科目的学时和学分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同时融入现代科技和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2. 实践操作农学专业培训还将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来提高学员在农业生产和科技应用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和方法,为今后的农业科技工作做好准备。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农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能力的高级农学人才,掌握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专门人才。

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业科学理论和现代农业技术,培养能够从事种植、养殖、农业机械等工作以及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农学人才。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理论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的基本理论,并具备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农业研究的能力。

2.技能与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中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农业生产与农业机械操作,并能运用各种实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3.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提出并实施创新项目,解决实际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4.社交与沟通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农业科学基础、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农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等。

(2)专业课程:农业机械与自动化、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化学与肥料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农业经济学等。

(3)实践课程:农业生产实习、农业科研实习、农业技术推广实践等。

2.实践教学:(1)农业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的农业生产工作,了解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全过程,并熟悉农业技术的应用。

(2)农业科研实习: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掌握农业科研方法和技巧,并培养科研创新意识。

(3)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要求学生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了解和学习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并增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实验教学:(1)实验课程: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农业机械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方法的掌握能力。

(2)实验设施:建立配套的实验室和大型农业实验基地,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场地,为实验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方面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及有关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旳应用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定及特色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旳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查等各方面旳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旳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生物科学和农学学科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 具有农业生产,尤其是作物生产旳技能和措施;4. 掌握一门外国语,纯熟使用计算机;5. 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旳意识和基本知识,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旳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6. 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旳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7.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旳基本措施,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 有较强旳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体现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旳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作物学四、重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试验记录措施、遗传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

五、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重要专业试验要讨教学实习、综合实习、专业认识、专业劳动、一般劳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为35学分。

重要专业试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实用农业机械、化学保护学、抗病育种学等试验。

六、学制和学习期限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七、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八、毕业学分规定实行年学分制,毕业总学分160学分,课堂教学(含试验)旳总课时为2500课时。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作物生产、植物保护、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栽培、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种子生产、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作物栽培与育种、作物种子生产及农产品经营与管理、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植物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这些方面受到基本训练和实践,具有农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作物生产、作物育种、植物保护、作物种子生产与农产品经营管理、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种子生产、植物保护、农业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了解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生物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农业生产和经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国家规定的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 1 -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农业及其相关的部门从事农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英语、化学、计算机、植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作物栽培、育种、农作学与种子学等专业课程,熟练掌握现代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原理,具备在农业生产、管理、涉农企业、教学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农作物产业化开发、教育与研究工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现代植物生产与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3、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和项目策划等综合能力;4、掌握科技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农业推广等实际工作能力;5、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撰写科技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备科学发展观和创新理念,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发展的综合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种子生物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合作教育含社会实践)、就业见习、毕业论文。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424)培养方案(10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农业科学基础扎实,通晓作物生长发育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性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从事植物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控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统计分析软件、信息分析软件等在农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4、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三级甲等水平。

5、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6、具有比较扎实的作物学、园艺科学和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通过作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理论、遗传育种、病虫草防控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全面训练后,具有作物栽培育种、良种繁育与经营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能力。

7、初步具有本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8、具有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和产品营销能力。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10、及时了解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病虫杂草防治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学习期限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年限,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

学位:农学学士四、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农业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经济管理、生物统计学、农业生态学、植物保护学等。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80.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48.5学分,专业必修课5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专业方向限选课18学分,公共任选课10学分(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类2学分,艺术素养类2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
1.0
16
0
16
2.0
32
32
0
1.0
16
0
16
2.0
32
32
0
1.0
16
0
16
2.0
32
32
0
5
64 32 32 32 16 40 32
48 24 48 40 24 40 16 48 32 48 24 48 16 32 16 32 16 32
56
56
0
56
外语学院
CB971001 体育Ⅰ
1.0
28
28
0
28
体育部
CB972002 体育Ⅱ
1.0
36
36
0
36
体育部
CB081001 计算机基础
1.5
24
24
0
24
理信学院
CB081002 计算机基础实验
1.5
240Biblioteka 2424理信学院
CB8920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5
24
24
0
24
学工部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农学专业(Agronomy Majors) 专业代码:090101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作物生长与发育、作物栽培与耕 作、作物遗传与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作物生产、新品种选育、 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从事现代农业 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 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三、基本规格 具备作物生产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的知识与能力,主要包 括以下方面: 1.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观念,掌握作 物栽培、作物种植制度、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与检验、农田水肥管 理、用地养地制度、作物病虫草害及其防治等专业知识; 2.掌握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示范与推广技能;掌握作物生产技术的研 发、集成、示范与推广技能;掌握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能;掌握 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经营管理技能; 3.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发挥上述有关技能; 6.具备职业生涯必需的汉语和英语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各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生物科学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 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使用计算机;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 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7.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作物学
四、主要课程
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试验统计方法、遗传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
要求教学实习、综合实习、专业认识、专业劳动、普通劳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为35学分。

主要专业实验: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实用农业机械、化学保护学、抗病育种学等实验。

六、学制和学习期限
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七、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八、毕业学分要求
实行学年学分制,毕业总学分160学分,课堂教学(含实验)的总学时为2500学时。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8.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0.0学分;基础课21.5学分;专业基础课15.5学分;专业必修课11学分;专业选修课28.5学分(基础选修模块不得低于12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

九、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学时学分分配
理论教学1628学时,占总课时的65.1%,理论教学总学分125.5学分,占总学分的78.1%;实践教学35学分,占总学分的21.9%。

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学时学分分配表
十、教学进程及课程设置表(见附表一、附表二)
附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