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301专业名称:化学(Chemistry)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扎根兵团,立足新疆,面向全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系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中学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良好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在中学、社会教育机构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化学及相关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管理及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自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身心健康,认同教师职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目标2: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化学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熟练掌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标3:教学和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语言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基于课程标准指导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目标4:综合育人能力具有全程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性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中能够贯彻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具备综合育人的能力。

目标5:反思和合作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善于反思、合作、实践,能够主动投身基础教育改革并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通过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专业交流。

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毕业要求1.遵守师德规范。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东南大学级化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东南大学级化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东南大学级化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理学专业代码:授予学位:理学学制:制定日期: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预期目标:、能够作为成员或领导,在一个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可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工作;、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实现自我知识拓展及能力提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化学基础及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人文科学素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有六项。

、知识要求:握化学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化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化学应用方面的专业实践技能,并可灵活、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问题研究和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化学及相关领域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遇到的问题以得出有效结论。

、设计与开发解决方案能力要求:具备进行化学化工产品的应用开发能力,针对化学及相关领域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完成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化学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在复杂应用环境中能够实现各方面的科学管理。

、团队合作与社会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复杂化学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学科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乐教、懂教和善教的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师。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通识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3.学习和掌握化学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熟悉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应用前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4.学习教育创新理论,掌握“以生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化学信息学及上述课程的实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课程。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0 0 0 0 0 0 0 0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8 0 0 0 0 0 0 8 0 见习 4 4 0 1 1 1 1 0 0 0 毕业论文(设计)16 16 0 0 0 0 0 0 8 8 复习考试12 0 2 1.5 2 1.5 2 1.5 1 0.5 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 1.5 0 0 0.5 0 0.5 0 0.5 0 0 机动 4.5 0 0.5 0 1 0 1 1 1 0 课程教学113 157 15 17 17 17 17 17 3 10 小计164 188 21 20 21 20 21 20 21 20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13 201 136 153 0 0 0 0 703 24 专业类必修课188 356 442 225 272 118 0 0 1601 54.6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136 359 655 102 187 1439学生应修0 0 0 34 85 238 0 68 425 14.5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51 51 51 0 51 204 7 小计401 557 578 463 408 407 0 119 2933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3 11 8 11 0 0 0 0 43 27.4 专业类必修课10.5 17.5 21.5 11 13 4 0 0 77.5 49.4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8 20 37 6 11 82学生应修0 0 0 2 5 13.5 0 4 24.5 15.6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3 3 3 0 3 12 7.6小计23.5 28.5 29.5 27 21 20.5 0 7 157 100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1 0 34 4 1 理31004001 高等语文 1 3 51 0 0 4 1 文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0 0 2 1 体3400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0 0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0 0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0 15 1 1 文31001003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2 3 51 0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0 0 2 33001100 1 体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24 0 10 3 1 文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0 0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0 17 1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0 0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4 0 17 2 1 文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0 0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0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0 0 2 33003100 1 体340000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51 0 51 3 1 文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0 0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0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其中:线性代数B(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概率统计B(第三学期开设)2个学分、文科类的课程4个学分、艺体类课程2个学分、其余2个学分由学生自主决定选择。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1)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1)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1 )化学类(大类代码:07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应用和研究型人才。

二、培养特色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合作意识,能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卓越人才或拔尖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化学五、学制、学位、毕业最低学分四年,理学学士,165学分六、核心课程无机化学(Ⅰ、Ⅱ)、分析化学(Ⅰ、Ⅱ)、有机化学(Ⅰ、Ⅱ)、物理化学(Ⅰ、Ⅱ)、仪器分析、结构化学、波谱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基础、有机合成、基础化学实验(Ⅰ、Ⅱ)、综合化学实验、化学工程基础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创新实验、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Ⅰ)、基础化学实验(Ⅱ)、综合化学实验、探究性化学实验、化学工程基础实验、有机合成实验等。

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进行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原则,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理解并操作相关的化学实验技术,进行各类化学实验或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分析。

3.创新意识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开展独立研究和创新的潜力。

4.文化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理解化学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具备良好的跨学科交流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无机化学基础: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晶体结构、配位化学等内容。

(2)有机化学基础: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3)物理化学基础:介绍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热力学、量子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4)分析化学基础: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等内容。

(5)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基础化学实验和项目实践,并完成相关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可以选择以下选修课程:(1)有机合成化学: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合成反应的机理和合成方案的设计。

(2)催化化学:介绍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内容。

(3)环境化学:介绍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环境污染物的分析和治理等内容。

(4)生物化学: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化学专业(070301)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070301)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070301)培养方案(The Cultivating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of Chemistry)一、专业简介及特色本专业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21世纪人才为目标,以构筑知识结构为依据,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训,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实现“三个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构建由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实践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组成的课程体系。

处理好加强基础和拓宽专业的关系。

改革考试、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化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

化学教学团队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为吉林省优秀课,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为吉林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既要培养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实际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自我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化学专业教学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目标,素质教育为核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化学专业优秀毕业生主要为中科院、985、211高校硕士点提供生源。

将来成为国内外科研领域中优秀的化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毕业生也可以到化学、化工、石油、冶金、材料、制药、食品、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商检、建筑等企事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新产品开发及分析测试方面的工作,成为企事业单位中的技术骨干。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方案编号:20091901
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化学及与化学相关学科中、初等学校教师,以及从事教学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并为日后成为中、初等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养基本规格及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了解应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等级,掌握获取和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4、掌握化学教育理论,了解化学教育的最新成果,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有比较宽厚的文化修养,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学制与毕业要求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可取得毕业资格。

四、授予学士学位要求
达到学院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六、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要求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
(三)
十、有关说明
1、对毕业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学科教学技能、普通话技能和规范字书写技能进行专门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证书。

学生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且取得外语应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学科教学技能、普通话技能和规范字技能证书,可申请教师资格证书。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及《规范字书写》课程凡考核通过者可以免修,未通过者应参加该门课程的修读。

2、通识教育素质拓展课程应选修本专业(学科)之外的课程。

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类、非本专业6学分的课程。

理工科学生须选修至少2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

3、专业方向课程由限选课和任选课组成。

限选课中模块(一)、模块(二)学生至少选择一个模块,该模块一经选定即作为必修专业课程。

专业任选课每生至少应修读6学分;选定模块之外的模块课程可作为专业任选课程选修。

4、教师专业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包括教育学科课程和教师技能课程两个层次。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应在教师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中至少修读6学分,可在同一模块选修,也可在不同模块选修。

教师专业教育选修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安排。

5、教育见习活动安排在第4、5学期进行,时间为3周(计2学分)。

6、社会实践活动2周,利用假期进行,不占学期教学活动时间。

7、教育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下半段,实习时间为10周(包括校内试讲2周,实习总结1周)。

第6学期开设的课程应在第9周前结束考核工作。

8、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第7学期第3周前完成,开题在第7学期完成,实验、撰写、答辩等环节集中在第8学期完成。

9、学生参加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与本专业相关的,可免修《化学设计研究实验》课程。

10、《创新实践与科技活动》课程的学分,可按规定累积学分。

对于学生在第二课堂取得的创新成果,根据学院的规定赋予相应的奖励学分。

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3学分方可毕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