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音调和频率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3)振动频率..超声波和次声波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者“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3.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晰准确、含义唯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4.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医生用的听诊器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实验分析: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规律总结:一般地,区分不同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其音色来判断的;用敲击法鉴别碗是否有裂纹,铁路工.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教师总结:从甲、乙、丙三图可知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方案二: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音调就会改变(如图乙).解:取长短不同的铜制空心管,将它们悬挂在木架上,敲击它们,选出其中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2.“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A.6g B.60g C.600g D.6000g3.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3.理解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的概念;4.了解声音的应用。
二、知识梳理1. 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2. 声音的特点声音具有以下特点:•声音是可以听到的,可以扩散的。
•声音具有高低不同的音调,即频率的差异。
•声音有大极限和小极限,即响度的差异。
3.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
•在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次之。
•在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慢。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5. 声音的频率和响度•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响度: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单位是分贝(dB)。
6.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话通讯:声音通过电信号传输,实现远程通讯。
•声波雷达:利用声音波的特性探测物体。
•音乐和语言传播:声音可以通过扩音设备传播,让更多的人听到。
三、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定义和特点,了解了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的概念,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下面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2.声音有哪些特点?3.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播?4.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什么?5.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分别是什么?6.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你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征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掌握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音量、音色的定义和特点;•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声音的高低音调、大小音量和不同的音色。
二、学习内容2.2.1 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压力变化,进而通过介质传播;•声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和固体、液体传播。
2.2.2 声音的特征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高,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低。
2. 音量•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大的声音听起来大,振幅小的声音听起来小。
3.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的声音所具有的独特特征;•音色由声波的复杂程度和谐波成分决定。
三、学习活动3.1 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材料:音叉、弦线、干净的空瓶子、水杯等步骤: 1. 实验1:音调的变化 - 使用音叉(比如440Hz的音叉)敲击并靠近耳朵,观察声音的高低音调。
- 将音叉放入水杯中,再次观察声音的高低音调。
- 结论:音叉在水中的振动会使声音的音调变低,说明声音的音调与介质有关。
2.实验2:音量的变化–使用声音较小的音叉和声音较大的音叉分别敲击,观察声音的大小。
–将音叉的振幅增大或减小,再次观察声音的大小。
–结论:音叉的振幅增大,声音的大小增大,音量与振幅有关。
3.实验3:音色的变化–使用不同材质的弦线(比如钢弦和尼龙弦),分别拉动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使用空瓶子和水杯敲击,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结论: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与振动特征有关。
3.2 思考题1.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波的什么特性有关?2.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什么特性有关?3.什么因素影响声音的音色?四、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通过介质传播;•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度,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音色是声音的独特特征,与声波的复杂程度和谐波成分有关。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导入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一种波动现象。
你能想象一下没有声音的世界吗?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将无法倾听到美妙的音乐、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甚至无法感知到危险的来临。
因此,了解声音的特性对我们理解世界、改善生活至关重要。
二、声音的来源首先,我们要了解声音的来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进而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介质传播出去。
常见的声音来源包括:1.人的声音:人的声音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的,从而形成声波传播。
人的声音是一种复杂的声音,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
2.音乐乐器:各种乐器的声音都是通过乐器内部的振动产生的,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3.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运行也会产生噪音,如汽车发动机、机器工具等。
三、声音的传播了解了声音的来源,我们来看一下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这是因为固体的分子排列比较紧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所以声波传播速度快。
气体中的分子相对比较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所以声波传播速度较慢。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验证声音的传播方式:材料:钟摆、铃铛、真空容器。
步骤: 1. 将钟摆和铃铛悬挂在真空容器中,确保无空气。
2. 用手指敲击钟摆,观察是否能听到声音。
结果:在无空气的环境中,我们听不到声音。
这说明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四、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特性:1.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声音的纯度:纯音是由某一频率的声波组成的,而噪音是由多个频率的声波组成的。
五、实际应用声音的特性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音乐欣赏:通过理解声音的高低音调,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2.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进行信息传递。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导学目标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将能够: 1. 了解声音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2. 掌握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3. 了解声音的特性和测量方法。
二、预习回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请你回顾并简要概括一下以下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生哪些现象?三、学习内容1. 声音的定义和产生条件•声音是指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振动,振动形式可以是横向、纵向或复合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
2.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包括横波和纵波。
•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如绷紧的绳子上的波浪。
•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如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
3. 声音的特性和测量方法声音有以下几个特性:•高低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大小音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长短时值:与声音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越长时值越长。
测量声音的方法包括使用声音传感器和示波器进行测量。
四、学习任务1. 完成练习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1.声音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有哪两种?3.音调和什么因素有关?4.如何测量声音的音量?2. 思考问题请你思考以下问题: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2.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对感觉的影响有什么区别?五、课后拓展为了深入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你可以进一步研究以下内容:1.声音如何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示意图;2.声音的频率范围及其对应的声音;3.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声音的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和思考问题的思考,我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且了解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音调、响度各与什么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声的音色不同。
2、过程和方法通过预习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
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时的丰富多彩,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难点: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及其各与什么有关。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器材:收音机、发音齿轮、钢尺、乒乓球。
学习课时:2课时一、课前预习:1、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和。
2、音调是指声音的,越高,音调(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
)3、响度是指声音的;物体越大,响度;听者距发声者越响度越。
4、音色又叫,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音靠。
5、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高于叫超声波;低于叫次声波。
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同,大象靠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声波。
6、常见的乐器一般分为管、弦、打击乐器,管乐是靠发声的;如,弦乐是靠发声的,如;打击乐是靠发声的,如。
二、课前展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15°C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5、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三、创设情景: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展示汇报:用发音齿轮、钢尺展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用音叉和乒乓球展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用收音机展示响度和远近的关系。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音调跟发声体有关,振动快,音调;振动慢,音调。
2、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就。
响度还与有关.3、不同的发声体不同,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决定音色的条件:。
二、课内探究(一)音调1、听一听:敲打不同的几支音叉,仔细辨别它们的声音有何不同?做一做: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声音的高低叫做。
2、探究: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音调跟发声体有关,振动快,音调;振动慢,音调。
3、阅读教材P32-3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频率是用来描述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符号。
物体振动快──频率─音调;物体振动慢──频率─音调。
频率决定声音的。
(2)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次声波:。
(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二)响度1、播放蚊子和牛的叫声。
仔细辨别它们的声音有何不同?声音的强弱叫。
2、探究: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就。
响度还与有关.(三)音色播放笛子的声音,葫芦丝的声音,流水声。
《声音的特性》教案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导学案)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题声音的特性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3.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具准备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吉他、口琴、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和响度的因素;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图比较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2.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单位为Hz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 到20000Hz ,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3.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4.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有差别.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新课导入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为什么我们接电话时,能通进行新课音调和频率1.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教师给学生分发几把钢尺,引导学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然后拨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师:下面请大家观察老师演示的实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发声时的振动情况和发声特点.演示1:教师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一些,并拨动钢尺.(钢尺振动较快)演示2:教师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此时钢尺振动较慢)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较快,发出的声音尖而细;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低而粗.师:同学们刚刚说的声音尖而细和低而粗就是指声音的音调.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生: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刚才的实验中,钢尺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在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振动的快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频率.板书: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2.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例1】(多媒体展示)(2015·安徽)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会降低.解析: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答案:音调2.观察声波的波形图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并向学生演示示波器的用法.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才学习,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两个实验.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实验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学生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总结实验结论:结论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结论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板书:观察波形图时,波形越密,说明音调越高;波形越稀,说明音调越低.超声波和次声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P34内容,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3)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板书:1.人耳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约为20Hz~20000Hz.2.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3.次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师: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在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呐”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吗?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在课后进行交流.【例2】在四川雅安大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到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声音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解析: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见,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也听不见.所以若音频探测仪发出的是超声波,则人耳是无法听见的.答案:C进行新课响度1.认识响度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板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学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生1: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生2:轻轻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用力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2.实验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P34“演示”,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做实验.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如图)(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实验分析: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可适时指导、点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总结实验结论:结论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结论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板书: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课堂延伸:进行新课生:振幅是决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板书: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例3】(多媒体展示)(多选)下列几项措施中,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的是()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D.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小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距离人耳的远近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时,响度越大;声源离人耳越远时,响度越小.答案:AD3.探究音调与响度是否有关教师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引导学生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生1:“1”的响度大.生2:“5”的响度小.生3:“1”的音调低.生4:“5”的音调高.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板书: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特性.响度大不一定音调高;音调高不一定响度大.音色1.音色教师让后排的两位同学朗读教材P35“音色”中的内容,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仔细辨别刚才是哪两位同学在朗读.(前面同学很快分辨出是谁的声音)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根据音调和响度行吗?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他们说话音质不同.我们能听出他们的声音不是依靠音调和响度的.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里的音质其实就是物理学中的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例2】(多媒体展示)“闻其声知其人”意思是说只要听到熟人讲话的声音,即使没有看到讲话的人也知道谁在讲话,这是根据声音的的特性来判断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解析:我们可以合唱同一首歌曲,说明不同的人可以发出同一音调.当然,不同的人发声时,也都有正常的响度,可见音调和响度不是特色,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音调和响度来判断是谁在讲话,但是不同的人讲话时的音色是不同的,这就是特色,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发声者是谁.答案: C2.波形图中的音调、响度、音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5“演示”,观察图2.2-4中的3个波形图(如图甲、乙、丙所示),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教师也可以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音叉、钢琴、长笛)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教师总结:从甲、乙、丙三图可知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因此频率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板书:示波器中的波形图可以反映出声音的三个特性,如波形的疏密,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调;波形的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反映了声音的响度;波形的形状,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色.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音调、响度、音色三者的比较”,并讲解.音调、响度、音色三者的比较(多媒体课件)教学板书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的音调,知道了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了解了人能听到的发声的频率范围,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知识.我们还学习了声音的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响度与振幅有关,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也知道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有关.我们从波形图中进一步体会了音调、响度、音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我们学习了乐音和乐器,知道了乐器的种类和发声原理.这节课就学到这.好,谢谢!教学反思1.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观点.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真正理解并能区分音调和响度.2.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感知,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是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3.教学中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的感性认识.4.这节课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在设计时要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方法,适当增加学生的活动,对一些学生不易观察的现象可进行多媒体动画或录像呈现.让学生通过听、看、想、做等活动,来感知声音的特性,对于“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音色”等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结合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的传播而到达人们的耳朵。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产生震动,从而形成机械波,这种机械波就是声波,也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声音。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传播的,不同的介质对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
在空气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要快很多;在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又比在水中要更快。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声音的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调;频率越低,声音越低调。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幅度越大,声音越大;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点和质地,是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声源振动方式和物体材料会影响声音的音色。
2.2.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3米/秒;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482米/秒;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对更快。
2.3.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传播介质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声波遇到障碍物或介质表面时,会产生反射,反射的声波会沿着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法则发生反射。
例如,当声音在墙壁上反射时,我们才能听到回声。
•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和声波速度的不同,声波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2.4. 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也就是逐渐减弱。
衰减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声波的散射、吸收和散射等。
在长距离传播中,声音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到达远离声源的地方时,声音会变得非常微弱。
3.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聲學声学是声音的研究,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方面。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你得出的结论是
<跟踪练习>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是由声源
振动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决定的。、
问题三:音色
<探究3>把音叉、吉他、笛子奏出同是C调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分组交流讨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波形与什么有关系?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4.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5.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五、达标测试: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
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
7.频率为60 Hz的声音,每分钟振动次数是( )
A.60次;B.1800次;C.3600次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8.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11、几个相同的杯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敲击时它们振动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4)作业:1.阅读“科学世界”,把三类乐器的特点归类。
2.“动手动脑学物理”,总结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6.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节声音的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征;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3、掌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学习重点:声音的特征学习难点:音调和响度区分;一、自主学习:1、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2、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合作交流1、音调教材组内演示并讨论(1)、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它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2)单位:赫兹(Hz),简称赫。
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
(3)频率范围20 Hz-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 Hz声叫做次声波。
2、响度PPT播放视频演示并组内讨论(1)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3、音色PPT演示常见的动物的发声录音结论: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三、展示评价对本节课学生完成的内容,及时给予评价四、再认重构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是指,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的响度大,音调高。
2、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悠扬、悦耳的声音给人以美得享受,声音通常有、、和音色三个特征。
课后反思: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B.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 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C.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微波炉是用声波来加热食品的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五、课后作业导学测评第9页1-9题。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学习指导》教案
《声音的特性学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2能够区分乐音的三个特性,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3掌握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声音的特性。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运用声音特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1.2提问:你们知道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吗?音乐中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2.1音调2.1.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2响度2.2.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3音色2.3.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3.探究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3.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
3.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运用声音特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4.1教师提出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笛子吹奏时,音调会变化?为什么同一个音符在不同乐器上听起来不同?4.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6.1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特性的某个方面。
6.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至少两个与声音特性相关的现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3.了解中华民族在古典音乐方面的成就。
【学习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学习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1.我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2.我在预习过程中,所做的小实验是否成功?二、互动突破(一)响度1.信息快递:响度振幅。
2.活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1)怎样使鼓声更响?(2)鼓声的响度是否跟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3)怎样借助“转化法”验证你的猜想?通过实验可知:声音的响度与生源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二)音调1.试一试:请把歌曲《青藏高原》的后一句唱给大家听听。
再欣赏一下李娜的原唱。
(1)歌词中的“高原”的“高”为什么唱不上去?(2)李娜的声音比你的声音(高/低)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1)仔细辨别老师用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比较两次发声的不同之处。
(2)将自行车的后轮架空,摇动踏板,用一个塑料片接触辐条,当后轮转速越来越慢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_____(高/低)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
(3)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高的就是音调高,声音低的就是音调低。
(注意与响度的区别)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单位是赫兹(Hz)。
(4)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____。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______(高/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___(高/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5)人歌唱声的频率从60赫兹(男低音)到250赫兹(女高音),男子的声音频率范围为90-140赫兹,而女子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70-550赫兹。
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青藏高原》不是一般人都能唱好的。
(三)音色(1)许多人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凭声音判断是谁。
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调和响度去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也能听出是什么乐器。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2. 掌握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的观点。
3. 能够诠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4. 能够利用声音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修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4. 声音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震动的物体使周围介质产生震动,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特性:声音是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3m/s。
3. 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高下,单位为赫兹(Hz)。
4. 声音的振幅:声音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单位为分贝(dB)。
5. 声音的波长:声音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干系,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6.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7.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通讯、音乐、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科书阅读等方式掌握声音的基本观点。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3. 讨论交流:与同砚讨论声音的应用领域,拓展对声音知识的应用认识。
4. 练习稳固:通过习题练习,检验对声音特性的掌握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进修评判1. 参与度评判:教室表现、实验操作、讨论表现等。
2. 考核评判: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
3. 实践评判:应用声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判。
六、进修反思1. 思考声音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思考声音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思考未来个人如何运用声音知识做出贡献。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课前提问1.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男高音与女高音是怎么回事?3.为什么我们能分清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二、新课内容1.音调(pitc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分析与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频率(frequenc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单位:________,简称,________ 符号:________②物理意义:100Hz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________,物体振动的频率________,音调越低。
(2)人类感受声音的频率①听觉频率:________Hz--________Hz②发声频率:________Hz--________Hz(3)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次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
2.响度(loudn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4所示,观察轻敲和重敲鼓面时所发出的声音,碎纸屑跳动的情况如图5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分析与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振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物体振动的振幅_______,响度越小(3)响度的大小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八年级声音特性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讲学稿编写人:_________ 授课人: 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内容:声音的特性学习目的: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学习重、难点: 1.音调、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2.音调、响度和单色三者的区别。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播放一段音乐引入新课A、音调:1.演示:拿出一个乐器(用简易的儿童乐器也行)演奏音调高低不同的音符,感受音调是指2.探究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方案一: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分析:钢尺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钢尺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
方案二:先介绍发声齿轮,引导观察轴上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
观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发出的音调;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发出的音调。
(3)介绍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4)归纳: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且,音调越高,,音调越低。
3.课堂讨论: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当蝴蝶和蜜蜂从我们背后飞过时,为什么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1.人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到之间。
人们把高于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把低于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活学活用: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 为什么我们常选狗看门?地震发生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动物却会给我们提供预兆?B、响度:1.演示:用一面小鼓或音叉,轻敲和重敲让其发出声音,同学们感觉声音,是因为响度不同,响度是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活动1:阅读课本19-20页“音调”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什么叫频率?
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问题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简称:
符号:
问题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问题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问题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填一填:_____,,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
1、音调是指声音的,跟物体振动的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的,音调就低;决定音调(频率是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是。
超声波:高于的声音次声波:
的声音)思考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2、响度:小资料振幅: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活动2:阅读课本21-22页“响度”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拓展1: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
(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拓展2: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
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音:q
y),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练习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填一填:
2、响度是指声音的或。
响度跟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3、音色:活动3:阅读课本22页“音色”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音色和发声体的、有关填一填:
3、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有关
4、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粗细(粗的音调)、松紧(松的音调)P23“想想做做”答案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自已听起来不像是本人所发出声音。
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
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所传播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四、当堂达标: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6、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
7、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别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因为吉他和笛子声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
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
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
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
9、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
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理阅读昆虫的嗡嗡声为什么昆虫在飞的时候时常会发出嗡嗡声来呢?它们大多数是没有发出这个声音的特殊器官的;这个嗡嗡声是只有在昆虫飞行的时候才听得到,原因是昆虫飞行的时候,每秒钟都要振动它的小翅膀几百次。
振动着的翅膀事实上就是振动着的膜片,而我们知道,所有振动得足够频繁的膜片(每秒钟振动数超过16次的),都会产生出一定高低的音调来。
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各种昆虫飞行时候翅膀振动的次数的呢?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从听觉上判定昆虫发出嗡嗡声的音调高低就行了。
因为每一种音调都是跟一定的振动频率相当的。
在“时间放大镜”的帮助之下,人们确定了各种昆虫的翅膀振动次数是几乎不变的;昆虫要调节它们的飞行,只是改变翅膀振动的大小就是“振幅”和翅膀的倾斜度;只在受到
天冷的影响的时候才增加每秒钟振动翅膀的次数。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发出的音调总是不变的。
人们已经测定了,譬如说,苍蝇每秒钟振动翅膀352次。
山蜂每秒钟振动翅膀220次。
蜜蜂在空着身子飞的时候,每秒钟振动翅膀440次,如果带着蜜飞行,翅膀每秒钟只振动330次。
甲虫飞行时候发出的音调比较低,两翅振动得比较慢。
相反的,蚊子每秒钟要振动翅膀500~600次。
为了使大家对于上面这一些数目有比较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数目:飞机的螺旋桨,平均每秒钟只转25转。
乐音和音阶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头的声音、小刀刮玻璃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
声音可以分为两种: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差别是什么呢?
乐音的振动虽然不一定按正弦规律变化,但仍是有规则的,振动的周期是一定的;而噪音的振动没有规则,没有确定的周期。
既然乐音具有确定的周期和频率,一种乐音的音调就是确定的。
在音乐理论中,把一组音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就成为音阶,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do,re,mi,fa,sol,la, si(简谱记做l,2,3,4,5,6,7)。
下表列出了C调音阶和D调音阶中各音的频率。
唱名doremifasollasif/ Hz(C调)26429733035239644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