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苏教)
教战守策优秀课件 苏教版
第四节,比喻、对比论证“养之太过”。
浅近设喻,正反论述。以“养生”喻“治
国”,使所论之理形象化,说明“养之太
过”的危害。
教战守策
苏轼
制作:天蓝峰高
文学常识
本文是苏轼在应制科考试时所写的“策”之一。 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奏策三种。
其中制策是朝廷选进士出的题目;对策是士子根 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奏策是臣子主动上陈的奏 文。
本文属于对策。
古代对策文的要求是:明于治道,提出高明的政 治见解;文采斐然。
第二节
正面举例论证“兵不可去”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 去也,是故天下虽平, 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 不敢忘记战备。 不敢忘战。秋冬之隙, 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百姓打 致民田猎以讲武,教 猎借此考论军事,教他们学习 进军、退兵、驻守、营作等军 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事方略,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 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 旗之间而不乱,使其 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 之间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理 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 适于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 际而不慑。是以虽有 惧。 盗贼之变,而民不至 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 于惊溃。 而百姓也不会惊恐溃乱。
第一节: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 大患。 二至五节:阐述原因。 二、三节,正反举例论证“兵不可 去” 。 第四节,比喻、对比论证“养之太 过”。 第五节,分析形势,说明重要性。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六、七节:“教战守”的主张和建议。 丰富了说理角度和方法,加强说理力度。
反面举例论证“兵不可去”
及至后世,用迂儒 之议,以去兵为王 者之盛节。天下既 定,则卷甲而藏之。 数十年之后,甲兵 顿弊,而人民日以 安于佚乐;卒有盗 贼之警,则相与恐
教战守策PPT课件 〔苏教版〕
第二段译文:
昔者先王知 兵之不可去也, 是故天下虽平, 不敢忘战。秋冬 之隙,致民田猎 以讲武,教之以 进退坐作之方,
从前先王知道军 备是不可以放弃的, 所以天下虽然太平, (也)不敢忘记战 备。秋冬农闲的时 候,召集人民打猎 借此教练武事,教 他们学习前进、后 退、跪下、起立的 方法,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 旗之间而不乱,使其 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 际而不慑。是以虽有 盗贼之变,而民不至 于惊溃。
导入新课
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 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 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 方官。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 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 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 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 生不测之患。这是很有远见的。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战守策》吧!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 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文章层次:
第一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 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作者明确指出知 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开门见山,提出 论点)
第二、三段:“兵之不可去也”。作者广征史 事,借古见今,使读者悟得道理,产生共鸣。(援 引史实,正反论证)
以为天下之知战者, 或上司邀功请赏,
惟我而已。
是什么原因呢?这
是因为他们认为天
下懂得作战的,只
有他自己罢了。
如使平民皆习于 兵,彼知有所敌, 则固以破其奸谋, 而折其骄气。利害 之际,岂不亦甚明 欤?
假如使一般百姓都 对军事熟习,他们 知道还有对手存在 ,那么一定能够识 破他们的坏主意, 又压下他们的骄横 气焰。利和害的界 限,难道不是很明 白吗?
教战守策课件(苏教)共55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教战守策课件(苏教)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教战守策原文及翻译
教战守策苏轼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
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
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
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
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夫民亦然。
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战者,必然之势也。
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教战守策课件 苏教
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 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 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 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古今对比
研习第三部分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
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
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
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
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
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 盖:发语词 尝试:曾经试着 一身:整个身体
凡所以虑患之具,莫
风、雨:名作动,刮风下 雨
不备至。畏之太甚, ▪ 袭裘:穿皮衣
而养之太过,小不如 意,则寒暑入之矣。
▪ 凡:凡是
是以善养身者,使之 ▪ 甚:厉害
所以:用来
能逸而能劳;步趋动 ▪ 小不如意:稍不注意 则:
作,使其四体狃于寒 就
暑之变;然后可以刚
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步趋动作:慢行快走活动
旗之间而不乱,使 们
其心志安于斩刈杀 ▪ 习:习惯
伐之际而不慑。是 ▪ 斩刈:斩杀
以虽有王知兵
之不可去也,是 ▪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
故天下虽平,不 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
敢忘战。秋冬之 隙,致民田猎以 讲武,教之以进 退坐作之方,使 其耳目习于钟鼓
▪ 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 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 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 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所浸渍, 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亲近风雨,所以寒冬 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
高中语文苏教选读:《教战守策》课件(共36张PPT)
惟:只是 豢:安养
销耗钝眊:(心智)被消磨而 迟钝昏聩
心勇气,销耗钝眊, • 痿蹶:腿脚麻痹
痿蹶而不复振。是以 • 是以:因此 区区:小小
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 之,四方之民,兽奔
•
乘:趁机
鸟窜,乞为囚虏之不 • 兽、鸟:名作状,像鸟兽一样
暇,天下分裂,而唐 • 乞:求 不暇:来不及
室固以微矣。
• 固:当然 以:因此
因暑此不寒能暑够不给能他给们他造们成的病造害成。危害。
今王公贵人,处 • 出:出门 舆:车
于重屋之下,出则乘 •• 风、现雨在:王名公作贵动人,住刮在风高下大雨深
舆,风则袭裘,雨则 御盖。凡所以虑患之
• 邃刮袭的风裘房就:屋如穿里穿皮,皮衣衣出,门下就雨坐车就子打,着 • 伞凡,:凡凡是是用来所预以防:疾用患来的工具
教备之。以秋进冬退农坐闲的作时之候方,:召 介驻们集 用 立 的宾扎人 前 听的后营民 进 觉方置作打 、 和法。的猎 后 视教方用来退觉他教、们习法进练跪惯,教军军下使于导退事、他钟他兵起们鼓,、
其心志安于斩刈杀 伐之际而不慑。是 以虽有盗贼之变,
• 习旗:帜习的惯号令而不迷乱,使 • 斩他 的刈们 情:的 形斩心 而杀理 不适致应恐攻惧打。杀因戮此
具,莫不备至。畏之 •无虑不患应之有具尽:有预;防畏灾惧祸风的雨器寒具暑
太甚,而养之太过, •有备些至太:严应重有了尽,有保养自己的身
• 患:现祸在患人民的祸患究果竟在:哪究里竟呢?在于只
• 安知在道安:乐在却安不,知道在危哪难里,能享受安逸却不
• •
安逸能 是 以::后劳 将累 来就安安吃会有逸逸无苦看出法。的挽这救。种现的祸危劳在危患::险不现辛危了在给。看它劳险不想,出办吃来法苦,,但那
《教战守策》—苏教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课件 共37张PPT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答案 “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 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艺术特色
奏议是向国君进言,既要尽可能使国君接受自己的意见,又要把握说话的 分寸。试简要分析本专题的两位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每__天__ (2)兽奔鸟窜: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兽__,__像__兽__一__样__;__鸟__,__像__鸟__一__样__ (3)盛夏力作: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用__力___ (4)风则袭裘,雨则御盖: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风__,__刮__风__;__雨__,__下__雨__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 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 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被人接受。
第五部分:合作探究
结构
提出问题:当今大患——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兵之不可去(正反对比)
教战守策 分析问题 养之太过的危害 建议
问题探究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答案 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 “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解析
第22课教战守策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
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
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
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文意感知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同“现”,译为“表现,呈现”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同“钝”,译为“不锋利”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同“逸”,译为“安逸”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同“猝”,译为“忽然”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同“凌”,译为“侵犯,欺侮”二、古今异义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古义:是投入、献身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2.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古义:“用来……”,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 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结果 3.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古义:是指按照军法部署办事 今义:指军队的法律处置 三、一词多义1.至⎩⎪⎨⎪⎧①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动词,可译为“到”②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形容词,可译为“周到”2.至于⎩⎪⎨⎪⎧①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至”,动词;“于”,介词;合用可译为“到”,表结果②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介词,表示另提一事3.渐⎩⎪⎨⎪⎧①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名词,开端,起始,事物的苗头②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本是副词,这里用作动词,可译为“逐渐,缓进”4.之⎩⎪⎪⎪⎨⎪⎪⎪⎧①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②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指示代词,可译为“此”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前一个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一个结构助词,相当于“的”5.以⎩⎪⎪⎪⎪⎨⎪⎪⎪⎪⎧①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②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介词,可译为“拿、把”③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与指示代词“是”组成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④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⑤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介词,可译为“用、拿、按照”⑥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 授以.击刺之术介词,可译为“拿、用”⑦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介词,可译为“用、用来”6.于⎩⎪⎪⎪⎨⎪⎪⎪⎧①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②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③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介词,表结果,可译为“到、到……地步”④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对、对于”⑤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介词,表经由,可译为“由”⑥不出于.西,则出于.北介词,表处所,可译为“从、出自”7.其⎩⎪⎨⎪⎧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指示代词,指代时间,可译为“这”②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 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代词,指代“民”,可译为“他们”③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代词,指代“王公贵人”,可译为“他们”8.而⎩⎪⎪⎨⎪⎪⎧①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 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②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③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也、并且”,也可不译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①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一天天地②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像兽一样像鸟一样③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每年,年年 (2)名词作动词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刮风下雨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轻.霜露而狎风雨 轻视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使……安定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第课教战守策含答案
第22课教战守策(对应学生用书P65)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
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
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
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 哉?在于 知 安 而不知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危, 能 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 不见于今,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而 将 见于他日。
今 不为之 计, 其 后将有但是将来会看出的。
现在不给这种情形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所不可救者。
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生民:人民。
患:祸患。
果安在哉:究竟在哪里呢?计:考虑,谋划,想办法。
昔者先王知 兵 之不可 去 也,是故天下虽 平,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不敢忘 战。
秋冬 之隙, 致 民田猎以 讲(也)不敢忘记战备。
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武, 教之 以 进 退 坐 作 之方, 使其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使他们的耳 目 习 于钟鼓 旌旗 之间而不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使其 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 而不 慑。
教战守策课件(苏教)
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 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 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 动民,虽有小怨,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然而议论的人(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 以为:认为 故:原因 动:扰动 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姓将会不安定;可 挠:扰乱 所以:用来 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国家果真不 果:如果,果真 能去掉战争,突然有一天将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 以:用 虽:即使 百姓去作战。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 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 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 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 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 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臣想使士大夫崇尚军事的勇敢,讲述演习兵 尊尚:推崇 法,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 庶人之在官者:定后 在官府服役的平民 的法度,对那些负责缉捕盗贼的差役,教授给他 教以行阵之节:介宾后置 把行军布阵的方法教他们 们扑击刺杀的方法。每年年底就集合在府城里, 役民之司盗者:定后 在衙门负责缉捕盗贼的差役 象古代考试武艺的办法,评定胜负,有赏有罚; 授以击刺之术:介宾后置 把刺杀的技巧传授给他们 等实行的时间长了,就又按照军法部署办事。
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 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 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 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 甚,而养之太过欤?
然:这样 治平:太平 • • 夫:发语 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 • 骄惰脆弱:骄纵懒惰脆弱 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象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 • 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像女人小孩一样不从内 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 室出来。介宾后置句 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朵不愿意听。 • 论:谈论 股栗:大腿发抖 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认为这是滋生事 • 以为:认为 生事:滋生事端 扰:干扰 端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 • 渐不可长:不能让(事端)露出苗头并发展下去 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了吗?
教战守策课件苏教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 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 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 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骄豪而多怨:骄横有多怨言
邀:求取
以为:认为 知:懂得
惟:只有
习:熟悉
敌:对手
固:一定 以:来 破:破坏
折:压制
利害之际:利和害的界限
论三
西夏契丹的威胁-----战争不可避免 分析形势,重申重点
说明“教战守”的重要性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 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 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 所谓大患也。
• 苟:如果
• 用之不以渐:用兵不凭借逐步训练
• 一旦:突然 出身:投身(战场) 蹈:踏
• 论:谈论
股栗:大腿发抖
• 以为:认为 生事:滋生事端 扰:干扰
• 渐不可长:不能让(事端)露出苗头并发展下去
• 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 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象妇女小孩不出内室 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 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 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 认为这是滋生事端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 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 而保养得太过了吗?
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 之,四方之民,兽奔
•
乘:趁机
鸟窜,乞为囚虏之不 • 兽、鸟:名作状,像鸟兽一样
暇,天下分裂,而唐 • 乞:求 不暇:来不及
室固以微矣。
• 固:当然 以:因此
• 微:衰弱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 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既然安定了,就 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 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 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 不战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 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 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 的意志和勇气逐渐消磨,腿脚僵化麻痹而振作不 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 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 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趁机
鸟窜,乞为囚虏之不 • 兽、鸟:名作状,像鸟兽一样
暇,天下分裂,而唐 • 乞:求 不暇:来不及
室固以微矣。
• 固:当然 以:因此
• 微:衰弱
.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 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既然安定了,就 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 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 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 不战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 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 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 的意志和勇气逐渐消磨,腿脚僵化麻痹而振作不 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 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 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使之能逸而能劳;步 • 步趋动作:慢行快走活动操作
趋动作,使其四体狃 于寒暑之变;然后可 以刚健强力,涉险而
.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 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 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 及至:等到 以……为:把解除兵备作为
• 盛节:好的法度。仁政德治
• 既:已经
则:就
• 甲兵:武器装备 顿弊:败坏不锋利
• 日以:一天天地。 日:名作状 以,表修饰
.
• 本文原题《教战守》。作者苏轼针对 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 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 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 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
.
研习第一部分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 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 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 有所不可救者。
• 佚乐:安逸享乐
• 卒:同“猝” 一旦,突然
警:警报
• 相与:互相
讹言:散布流言
• 走:逃跑
.
• 岂:难道 治:太平
•
开元、天宝之际,天 下岂不大治?惟其民 安于太平之乐,豢于 游戏酒食之间;其刚
• •
惟:只是 豢:安养
销耗钝眊:(心智)被消磨而 迟钝昏聩
心勇气,销耗钝眊, • 痿蹶:腿脚麻痹
痿蹶而不复振。是以 • 是以:因此 区区:小小
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 盖:发语词 尝试:曾经试着 一身:整个身体
• 所以:用来…… 至:周全 平居:平时
• 此疾之所由生也:判断句,这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 力:奋力
穷:极,严冬 暴露:露天劳作
• 冲犯:冒着 浸渍:浸泡
• 轻:轻视
狎:亲近
• 为:给
毒:危害
因此寒暑不能给他们的造成.危害。
• 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 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 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 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 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 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 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 所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亲近风雨,所以 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
.
研习第二部分
.
昔者先王知兵之 • 兵:兵备 去:放弃
不可去也,是故天 • 隙:农闲,间隙 下秋虽冬平之,隙不,敢致忘民战田。• 致:召集 以:来,目的
猎以讲武,教之以 •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进退坐作之方,使 介宾后置。用进军退兵
其耳目习于钟鼓旌 驻扎营作的方法教导他
旗之间而不乱,使 们
其心志安于斩刈杀 伐之际而不慑。是
• 习:习惯
以虽有盗贼之变, • 斩刈:斩杀
而民不至于惊溃。 • 慑:恐惧 虽:即使
.
•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 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 召集人民打猎来教练军事,用前进、后退、跪下、 起立的方法教他们,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 钟鼓、旗帜的号令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理适应 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惧。因此即使有盗贼的 事件发生,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
教战守策
苏轼
.
古代常见奏章
• 战国时多称“书” • 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
事情 • 议: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 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 表:多用于臣向君陈情祝贺
.
策-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 患:祸患
果:究竟
• 安在:在安,在哪里
• 安:安逸
危:危险
• 逸:安逸
劳:辛劳,吃苦
• 为:替
• 计:想办法 .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 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 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 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 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
今王公贵人,处 • 出:出门 舆:车
于重屋之下,出则乘 • 风、雨:名作动,刮风下雨
舆,风则袭裘,雨则 • 袭裘:穿皮衣
御盖。凡所以虑患之 • 凡:凡是 所以:用来
具,莫不备至。畏之 • 虑患之具:预防灾祸的器具
太甚,而养之太过, • 备至:应有尽有
小不如意,则寒暑入 • 甚:厉害
之矣。是以善养身者,• 小不如意:稍不注意 则:就
.
论一
昔者先王
不忘备兵
后世(开元天宝) 以去兵为王之盛节
古今对比
.
研习第三部分
.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
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
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
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
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
.
• 写作背景 • 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在承平的帷幕
背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迅速地深刻化、 尖锐化。内部的农民起义;外边夏、辽气焰嚣张, 不时内犯。统治阶级当中一些较能正视现实、深 谋远虑的人,便不断提出革新政治以自救的主张 与要求。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就是这种 趋势下的产物。年轻的苏轼,很快地也投身于这 个浪潮中了。仁宗嘉祐六年(1061),二十五岁的 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 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