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比较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比较

相同点
教学目标 注重口语交际的生活性、实践性,都注意到 了交流时不仅要注意到语言方面,还有体态 语言。 多采用实践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两国课程标准都关注到听说能力在现代社 会中的重要作用,两国目标中都体现了培养 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两国口语表达的目标中都体现了运用恰当 文明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注重培养学生运用 文明用语与他人进行交谈的能力。 落实的情况其实都没有太好
教学目标
中国 优点 1、宏观把握,给教师较大的 自由发挥空间。 2、注重交流与表达,兼顾语 言修养 3、注重交流时的体态 1、不重视多媒体能力的培养 2、对于群体分工合作的内容 较少 口语训练的教学目标规定不 具体 美国 1、教学目标极为具体,使教 师能够明确 2、注重群体性沟通 3、除了注重交流中的语言同 样关注交流时的肢体语言 4、提出了对话的有效性问题 1、较少涉及一对一沟通的情 况
缺点
表达方式 中国 宏观角度进行表达,且语义表述不清晰 美国 具体明晰,且在较为晦暗的目标后面有进行 举例的部分,方便教师理解。
能力培养差异
中国 美国
1、培养学生当众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单独与人交谈的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重视学生的演讲能力 3、培养计划组织能力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文化原因
教育理念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素养
落实情况
差异原因
中国 语文目的的理解 我国的语文教育目的主要还 是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能 力 古时候中国讲究以和为贵, 现 在创建和谐社会, 因此在口语 听力能力方面主要注重培养 良好文明谦和的沟通表达。 群体意识的发扬 美国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 何种 能力更有价值就培养哪种。 直接建立在升学就业的期望 上 历史只有 200 多年,演讲在 其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 且 无论对内对外攻击性都比较 强, 因此注重培养演讲辩论能 力。 eg:TED Obama Martin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至上

中美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目标阶段结构内容教与学和评价实证研究方案

中美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目标阶段结构内容教与学和评价实证研究方案

中美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目标阶段结构内容教与学和评价实证研究方案研究目的:比较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阶段结构、内容教与学以及评价方式,揭示两国语文课程的异同点,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1.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阶段结构比较:通过对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比较两国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阶段结构上的异同点。

2.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教与学比较:对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国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异同点。

3.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比较:对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手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国语文课程评价的异同点。

4. 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中美两国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和实际操作情况,验证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点,并且分析影响因素。

研究步骤:1. 收集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收集中美两国各阶段(如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

2. 分析目标阶段结构:比较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阶段结构,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分布、学习的重点与深度等,找出异同点。

3. 比较内容教与学:对比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分析两国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差异。

4. 对比评价方式:比较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分析两国语文课程评价的异同点。

5. 实证研究设计:设计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收集中美两国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和实际操作情况,验证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点,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6. 数据分析与总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点,并提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研究意义:通过比较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可以了解两国语文课程的差异和共同点,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可以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探索改进的方向。

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性的课程,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也涉及到国家的文化传承和未来的发展。

因此,比较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教育理念,对于促进中美教育交流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还比较少,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探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拟就该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中美教育交流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有其各自的特点,其中语文课程也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

通过比较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旨在:1.探究中美教育体系的异同,深入了解中美教育的文化差异和教育思想。

2.检验中美教育的优缺点,为教育改革与教育提高提供对照和借鉴。

3.探索中美教育交流的可能性,为中美教育合作提供实践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1)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定位(2)语文课程的内容与体系(3)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比较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点,深入了解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和文化背景。

同时,对中美两国小学的语文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对语文教育课程的认识和评价。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为中美教育改革提供以下方面的启示:(1)发现中美教育体系的优缺点,指导教育改革。

(2)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究合作的方式和模式。

(3)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中美教育模式的借鉴和参照。

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与华人相关的教育话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许多家庭都希望在小学阶段就为孩子的母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比较中国和美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的写作部分,探究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华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和美国小学的母语写作课程标准,采取文本分析方法对两国标准的相关部分进行比较研究。

具体来说,我们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描述;2)写作教学的实施方式包括教材选择、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3)评估方式的制定和描述,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等。

研究内容与预期结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对中国和美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发现其异同点。

预期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1)发现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异同点。

2)探究中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原因,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方法、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3)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异同,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华人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提高,从而促进中美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研究计划与预期申请经费:本研究的计划与预期申请经费如下:1)调研文献资料,阅读文献、标准等资料2个月,经费2000元2)设计研究方案,编写质性研究问卷、采访指南等,2个月,经费2500元3)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文本分析法),3个月,经费3000元4)论文撰写、修改,1个月,经费2000元总计经费: 9500元参考文献:1. 陈逸飞,俞栋.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外国优秀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 张威,程光鲜. 一份合格的汉语写作课程标准:以美国中小学的写作课程标准为例[J]. 现代传播,2017.3. Liu, J. China’s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a discourse analysis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7.。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两个最大的英语国家,两国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加,对于两国间的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中美母语教育逐渐被重视,双方在教育标准制定、教育模式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两国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两国的写作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中美小学写作教育的比较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本研究选择比较中美母语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写作部分,从写作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中美小学写作教育的异同点,并提出一些启示性的建议。

首先,研究中美小学写作教育的异同点有助于中美教育的相互借鉴和改进,促进中美教育交流和合作。

其次,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两国小学写作教育现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育方向,认识教育意义和价值,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最后,对于中美小学生来说,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拓宽视野,增强国际文化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并从中提取出小学阶段的写作部分,对两国的写作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2. 收集中美小学写作教材,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比较。

3. 收集中美小学写作评价方式,并分析两国评价方式的异同点。

4.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中美小学写作教育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意义本研究预计将对中美小学写作教育有深入的了解,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两国教育交流和合作,为中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探究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探究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探究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课程标准体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国际教育事业看,我国教育事业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为有效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分析、对比我国课程标准体系与国际课程标准体系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以期为我国语文标准的完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比较课程标准是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课程标准还对教学改革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确保课程标准体系的完善性、科学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促进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本文对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进行了深入比较,并提出了中国小学语文课程写作部分改进建议。

一、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体系及写作部分理念比较1.中美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体系比较。

中美两国,由于政权的组织形式有所差异,使得两国在教育管理方面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体系,除了上海、浙江等几个地方存在地方课程标准及教学指导纲要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自主编写教材,同时为了满足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推行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模式,也就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核心,编写符合地方教学情况的教材版本,如“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

在美国具有十分完善的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同时美国的各个州都彻底贯彻英语课程标准,美国的小学母语课程体系有完整的层级标准,即“国家——州——学区——学校”层层递进。

此外,在美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体系中,具有独立的多元化评估体系,并且其评估系统不是依据课程标准体系存在的。

目前,在美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体系中,最常用的两个评估模型是“SBAC(更聪明平衡评估联盟)”和“PARCCA(评估升学和就业准备情况的合作伙伴联盟)”,其中SBAC是从学生进步情况进行评估的,PARCCA是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的。

人教版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教版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教版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对比分析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语文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美两国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和美国《美国语文》教材,探究其教学内容、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两国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选取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和美国《美国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教学评析等信息,对比分析两者在以下方面的异同:1. 教材内容比较两种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探究其在语文知识、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差别。

2. 教学方法比较两种语文教材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包括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

3. 文化背景比较两种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探究文化差异在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如何在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等。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分析教材内容,收集相关材料,归纳总结,提取文本特征,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教学等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教材在教学效果上的不同。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和美国《美国语文》教材,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 在教材内容方面,中美两国教材存在明显的区别。

例如中方教材强化了古诗文的学习,而美方教材则更加注重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2.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外教材的教学方法也有所差异。

例如中方教材中教师的作用更为强调,而美方教材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能动性。

3. 在文化背景方面,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对教材的编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中美语文教育差异的理解,为中美教育交流提供参考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2月开始,预计研究时间为六个月,具体研究进度安排如下:1. 2022年2月: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2. 2022年3月至4月:收集教材资料,分析教材内容3. 2022年5月至6月:开展问卷调查、实验教学等研究,收集数据4. 2022年7月: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初稿5. 2022年8月:论文修改,准备答辩综上,本研究计划对比分析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和美国《美国语文》教材,力求探究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异同,为中美语文教育的交流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美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中美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中美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母语课程标准作为母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母语教学研究的阶段性作品。

母语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中美两国都没有独立的写作课程标准,相关写作内容作为母语课程标准中的一块领域呈现。

本研究主要从中美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价值取向、内容目标侧重的知识与能力、实施建议这四个角度入手,全面细致地分析解读两国课程标准的相似性和差异之处,目的
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吸收美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的精华,希望为我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本研究大体分为三块内容,第一块是背景陈述,第二块是内容比较,第三块是建议提出。

这三块内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分析中美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的异同。

本研究用了一章的篇幅陈述背景,主要概括陈述中美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母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特点和趋势,为研究中美初中母语写作课程做好背景阐释。

第二块内容比较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

此块内容从宏观与微观,整体与细节,形式与内容这几个角度出发,分析对比两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
标准在结构框架、价值取向、目标内容侧重的知识与能力、实施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特点及异同之处。

此块内容是本研究的主干,对深入认识与理解中美两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块建议提出是前两块内容的升华。

在了解两国课程改革背景,清楚两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标准的异同之处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改进建议:细化年级具体目标,关注最近发展区;重视文体写作能力,强调程序性
知识;强化写作读者意识,提倡研究性写作;充实实施建议内容,扩大建议受众面,以期促进我国初中母语写作课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

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

三、中加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比 较
1、课程目标
中国的小学母语课程目标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拿大的小学母语课程目标则更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 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课程内容
中国的小学母语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拿大的 小学母语课程内容则更加灵活,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强调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阶段,学生需要将文章呈现给读者,并接受读者的评价。而我国的《语文课程 标准》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四个阶段:立意选材、起草修改、定稿讲评。可以 看出,两国都强调了写作的全过程,但在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异。
三、课程评价比较
美国《国家写作框架》中提出了五种评价方式:对读者的反应、对问题的解决、 对信息的处理、对作品的呈现、对过程的反思。其中,“对读者的反应”是指 评价学生对读者反应的敏感性;“对问题的解决”是指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能力和解决能力;“对信息的处理”是指评价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 “对作品的呈现”是指评价学生的写作技能;“对过程的反思”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教育体系的相互影响和借鉴变得越来越显著。尤其是中美 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他们的比较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 育中,阅读作为核心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本次演示旨在比较和分析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部分,以期为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总之,通过对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 解两国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异同和优劣。这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内容二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谈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谈

2009年6月(上旬)总第152期◇杭州师范大学姜敏【摘要】“标准化”是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本文通过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美国国家、宾州和加州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的相关条目及标准制定的对比,从课程标准的阅读内容、目标方面有待系统化补充,阶段目标制定与表述过于笼统,课外读物的范围过于狭窄,课程标准缺少一份规范概念的术语表四方面来综合探讨、评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阶段目标课外读物术语表伴随1983年《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表,针对70~80年代美国教育因缺乏严格学术标准导致的“平庸潮流”现象,美国政府开始追求教育的“卓越”发展。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确立核心课程,颁布各门核心课程统一的课程标准,由此基础教育界兴起了“标准运动”,掀起新一轮以制定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为特征的教育改革。

此次改革之所以如此强调“统一标准”原因还在于:①消除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美国教育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制,教育一直是各州各地区管辖的事务,而各州各学区采取分散的课程标准,由此导致教育不均衡发展,尤其是对黑人的歧视与不平等的教育,使得教育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②移民增多:伴随经济的发展,美国八十年代以来移民增多,中小学人数也在增多,而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子女教育情况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规范。

③教育标准很难衔接:经济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快,而各州之间教育标准分散独立,很难衔接,如此必将影响国家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制定全国性的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总纲领,为各州、各学区制定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州级课程标准,供地方学区和教师采纳,并相互借鉴与促进。

我国在2001年至2003年间,教育部相继颁发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语文、数学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文学教学比较研究_王丽波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文学教学比较研究_王丽波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 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
文。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 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
在 400 万字以上。”
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第一学段(1~2 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中国文学教学总目标提出九年背诵优秀诗文 段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和
240 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第四学段提到“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
其中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 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美国不仅明确提出阅读的字
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第二学段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数要求,还要求每个年级都要阅读“适合本年级水平
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 生命。又如中国第三学段(5~6 年级)要求学生“阅读
当代文学、报纸、杂志、联机信息)。一年级里学生开始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
向此目标迈进。三年级则进一步要求在三年级里,学 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
生在达到这一目标上应取得巨大的进步。五年级要求 美好的想”等等。
到 8 年级时学生自己每年要阅读 100 万词,包括一篇
美国文学教学目标则较为具体。比如美国文学教
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 学目标的表述用到“识别”“描述”“区分”“比较”“找
学、当代文学、杂志、报纸、联机信息)。5 年级里,学生 出” “分析” “看懂”等较为具体的动词。此外,还针对文
美国一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文学作品推荐读物,幼儿园至 8 年级》说明了学 生所需阅读材料的特点与复杂程度。除了学校规定的 阅读任务外,到 4 年级时,学生每年要阅读 50 万词左 右,包括一篇适合本年级水平的优秀叙述文和说明文 (如经典文学、当代文学、报纸、杂志、联机信息)。 信息材料的结构特点 1.能看懂只含一个步骤的说明书。 2.能联系上下文确定歧义词句的含义。 3. 通过确定关键词来证实对文章中下一步可能 发生的事件的预测。 文学反应与分析 4. 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并能作出 相应的反应。能区分文章的结构特点与文学术语或要 素(如:主题、情节、背景、角色等)。 对适合本年级的文章进行叙述性分析 5.识别并描述一个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以 及它的情节、背景和人物。 美国三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1.用书名、目录、章节标题、词汇和索引寻找文中 的信息。 2.区分说明文中的主要思想和支持性细节。 3.看懂含有多个步骤的说明书(如怎样按步骤安 装一个产品或如何下棋)。 文学反应与分析 (同一年级) 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 1.区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戏剧、小 说、非小说文学作品)。 对适合本年级的文章做叙述性分析 2.理解来自世界各国的经典童话、神话、民间故 事、传奇和寓言的基本情节。 3. 通过作品中人物所说或所做以及作者或插图 作者描述的方式来决定人物的性格。 4. 决定小说和非小说作品中隐含的主题或作者 要表达的意思。 美国五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 《文学作品推荐读物,幼儿园至 8 年级》说明了学 生所需阅读材料的特点和复杂程度。此外,到 8 年级

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

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我国跨国中学语文教材代写论文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在对本国语文教材各个系统的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层面混乱的现象;二、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在总体上缺乏理论的指导;三、跨国语文教材比较研究处于抽象的观念形态之中,研究以零散的形式呈现,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中关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内容;问题本文所研究的“语文教材”特指语文教科书。

语文教材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形成。

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对2000年至今的关于中国中学语文教材、美国中学语文教材和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个综合的评介。

而笔者之所以选择美国语文教材作为研究点之一,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和影响最大的国家,研究美国中学语文教材对于我们汲取、借鉴国外语文教材设计的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材,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本文所收录的关于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文献主要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统计到有关文献19篇。

其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从纵向发展来看,2000年关于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文献有37篇,2001年有24篇,2002年有35篇,2003年有48篇,2004年有39篇,2005年有16篇。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是此类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秋,全国的初高中开始陆续使用名为“试用修订本”的新教材。

其中的高中语文教材,无论从装帧设计、版面,还是从编排体系、提示系统、选文内容、作业设计上都较原来的语文教材作了大幅度的改变,被称为“建国以来编得最好的一套高中语文教材”[1]24。

这套教材的出版和使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视野、范围和方向。

从2001年到2003年,此类研究呈现出一个递增趋势。

呈现递增趋势的原因主要是: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出版,这两本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版为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制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中美语文教材比较分析

中美语文教材比较分析

综观中国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相同之处,又有诸多不同之处。

一、两者相同的地方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

“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

“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

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

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

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勇敢和善良:小说《卡罗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说《数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玛吉》、小说《泽利》、诗歌《妇女》。

教材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介绍,旨在教育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沉着冷静、不畏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

2.两者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国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

因为,若阅读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诸如历史资料、科学报告和经济技术文件之类的重要资料,就无从下手进行研究性学习。

同样,在美国人看来,写作水平差,也势必影响学术研究、经商和专业工作等。

所以,美国语文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六年级教材《文学宝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教材除了课堂阅读外,每个单元还开列了“书架”,用于推荐书目,简要介绍书目的内容。

如第一单元的“书架”推荐了五本书:(1)《整天》(大卫.麦考德),(2)《代王子受罚的男孩》(悉德.弗莱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罗伯特.C奥布赖恩),(4)《六年级借宿生》(伊芙.邦庭)(5)《聪明人范西利莎》(约瑟夫.谢尔曼整理)。

这些文章指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样,我国的语文教材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国内的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进行分析了。

二、两者相异之处1.两者编排体系不一样。

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

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学类的内容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欧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等。

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纷纷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以优化本国教育体制。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教育体制的发展走向对全球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对中美两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两国教育体制的理解,还能为优化全球基础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两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美两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和发展历程,为后续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将重点比较两国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分析两国课程标准异同的原因,探讨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

本文将总结两国课程标准的优点与不足,为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美两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研究,深化对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理解,推动全球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概述中国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主要由教育部制定并发布,它是指导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素养培养,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文学作品的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口语表达的训练等。

中国的课程标准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在阅读和写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美国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则由各州教育部门制定,因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比较研究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比较研究
是对 中国义务教育 阶段 的所有学生语 文素养 的基 本 : 增强思维 的严密性 、 深刻性 和批 判性 。四是 “ 应用 ・ 拓
展 熟练 、 效 有 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继承了义务教 j ” 》 。包括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 、
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同时又增加了必修课和 I 地运用祖 国语 言文字 、 强文化意识 增 注重跨 领域学
标准 1( :阅读) 所有学生能在英语作品中理解和 J 明当代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的一致性 , 总目标有利
应用语 音 、 字母和单词 知识 , 成为独立 和流利 的阅读 : 于培养学生适应 社会 生活的 良好能力 。
者, 能流利和理解性 的阅读各 种各样 的材料 和文本 。 l
2 . 差异
年级 ( 小学是 1 6年级 , 中是 7 9年级 ) 高中相当 I  ̄ 初  ̄ ,
于 1 一 2年 级 。下 面 对 这 两 个 阶 段 的 语 文 课 程 总 目 I 0l 二 、 国语 文 课 程 标 准 总 目标概 述 美
美 罔j个州 的母 语课程标 准基本是 对幼儿 园大
标进行列举 。
验稿 )及 《 》 普通 高中语文课程标 准( 验 )与美 国加 : 是 “ 实 》 积累 ・ 整合” 。从 加强 积累 、 培养 交青语感 、 掌握
利福尼亚 、 泽西 、 约三个州 的课程 标准总 目 进 l 新 纽 标 学习语文 的基本方法 、 进行语文 实践等方 喵描述 。二
行比较 , 力图寻找他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以期能对 l 感受 ・ ” 是“ 鉴赏 。包括阅读 优秀作 品 、 晶味语言 、 发展
《 教学与管理 》
21年 1 2 0 1 0月 O日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

一、(二 )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
4.关于语言的交际作用问题。 5.关于语文能力问题。
6.关于阅读要求。
7.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
二、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启示 (一)细化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表述。 我们在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陈述标准, 使表述变得更具体,可操作,才能保证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语文课程目标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语文课程目标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是语文学科, 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信息, 自己甄别信息,从而更好的利用信息为自己的发展服务。所以, 只有让课程目标的设计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保持语文学科的 旺盛的生命力,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 异同及其启示
汇报人:孙雪 撰写人:张雪 孟迪 李伟娜
Simple
目录
一、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异同
(一)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共同点
(二 )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
二、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启示
三、 小结
一、(一)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共同点
1.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追求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水平, 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间的竞争。 2.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时 代道德价值观,是母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启示 (三)重视口语交际以适应社会发展。 原因 : 1.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要求社会成员具 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利促进学生全面优良素质的 发展。 (四)注重阅读教学应从整体把握。 (五)提倡作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
三、小结 通过对比,使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在学习和借鉴国外语文教 学的理论和经验时应有辨别、有取舍。中美语文教育有很强的 互补性,美国语文教育的优势恰恰是我们的弱 点,而美国语文 教育的弱点却是我们的优势。 因此,在比较中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语文教育存在 问题而妄自菲薄,甚至采取民族虚无主义态度。重要的是面对 现实,意识到比较的目的不是比高低、论胜负,而是以冷静、 客观、健康的心态去观察美国语文教育,反思我国语文教育, 在观察中学习和扬弃,在反思中进步和发展。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文学教学比较研究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文学教学比较研究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文学教学比较研究作者:王丽波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年第01期一、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教学目标的概述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学教学目标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进行表述,一共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1]。

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关于文学教学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第一学段(1~2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的文学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龚欢深圳市向西小学 518002摘要:从个性化程度比较而言,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全国统一性和唯一性;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多元性。

从性质比较而言,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定位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倾向工具性。

从教育目标比较而言,美国语文课程标准以满足学生今天和明天的读写要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中国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总体精神体现了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纲要目标受社会生产发展、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总体教育目、学科基本性质五因素的影响。

从写作理念的比较而言,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注重陈述教学实践所应达到的结果“是什么”;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注重陈述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做”。

关键词:课程标准比较性质目标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是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给予语文教学充分的实施建议。

不同的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对学生教育的思想取向不同,对学生培养的情感倾向也不同,语文课程标准所代表的教育意义也不尽相同。

从课程标准的使用范围上来说,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全国统一性和唯一性,美国的课程标准不具有唯一性,国家有国家的课程标准,但每个州可以自己制定适合自己州使用的课程标准,而国家所制定的课程标准只是作为各个州教学的参考。

一、对语文性质认识的比较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例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阅读目标都是人文教育的目标,其指向为“藻雪精神,陶冶精神”,重视精神层次的提高。

“文学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反映现实的功能”[1]教材在选文方面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文学最主要的目的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而陶冶性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2]教材中歌颂陶渊明坚持道德情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士大夫和后人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家园,歌颂苏轼的豁达,杜甫的忧国忧民。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在兼顾语文学习的普遍性的同时,重视学习的特殊性,关注到语言学习与其他内容领域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美国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语言的学习,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但是却没有关于课程性质的明确限定。

他们借助课程标准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做什么的实质性问题。

一句话,美国的语文课程标准解决了语文教育“教什么”、“学什么”两个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问题。

这一点可以从下文所引用的课程标准内容和附录的课程标准参考内容看出来。

中文版《美国语文》教材践行了工具性的特点。

教材很具体地介绍了需要学生学会的语文常识,例如对日志的介绍。

教材还教给学生具体怎么完成一项语文任务的程序性知识和可操作性的方法,例如,写一篇文章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比较⑴美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规定,该标准主要解决“学生应该知道关于语言的知识,以及他们能够用语言做什么”的问题。

这套标准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并得到鼓励,使他们形成追求个人生活目标,包括丰富个人生活而发展语言技巧的观念,作为有教养的、有生产力的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3]总体的方向是把培养语言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

一句话,满足学生今天和明天的读写需求。

所以在内容上注重陈述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教材对“演讲”进行了很好的介绍,并且呈现了成功的演讲案例,这对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另外,教材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教材介绍了语言运用的多种文体,这些文体在学生的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够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服务。

⑵《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基本精神《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文气息浓厚,思想内容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富含浓厚的人文气息,把目标指向学生的精神层次。

对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求,除了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方面外,还体现在陶冶情操的方面上。

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文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中,第一条谈到要“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第六条谈到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第七条谈到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教材的选材也会倾向经典。

“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超越性,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有着永远的思想和语言魅力。

”[4]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基本上实现了“转型”,即由“知识能力型”转换到了“语文素养型”。

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己任”,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中,多维、立体、交叉地建构起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但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对所应达到结果的陈述,所以在内容上主要表述语文教育最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而可操作性的程序性知识较少。

⑶影响语文课程纲要目标的因素①受社会生产发展的制约。

生产力的水平制约着语文教育的目的。

原始社会,教育还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没有专门的语文教育。

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到封建社会学校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近代中国,门户洞开,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有了语文独立设科之举。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国独立开设中国文学(字)一科,并提出我国最早的独立的语文教学目的,“能为中国各体文辞,然后能通解史古书,传述圣贤精理”,“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

这个目的尽管打上了封建礼教的烙印。

五四运动后,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语文学习任务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现代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今后,随着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语文教育自然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②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影响着语文教育的目的。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社会的政治形势和思想潮流,国家的整体和政策,常常左右语文教育的目的。

比如:封建帝制的清王朝要求“通解经史古书,传述圣贤精理”,“以资官私实用”。

而辛亥革命后的国民政府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抗日战争时期,规定培养民族精神是国文教育的一项目的。

建国之初,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把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首要目的。

③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左右着语文教育的目的。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随着历史的进程与日俱增。

在古代,礼乐射御并学,经史文学杂陈,对语文并无特殊的认识。

到近代,将国文独立设科,认识显然比古人前进了一大步。

通过国文教学的长期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和教育性。

到了当代,人们则把语、数、外三科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并把语文当作基础学科的基础,并且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也有一种声音提到“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

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

”[5]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化,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就日趋具体化、明确化和科学化。

④从总体教育目的派生。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应该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宗旨。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仅仅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毫无例外地要贯彻这个总体教育目的。

⑤由学科基本性质决定。

语文具有工具性,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一工具的能力,即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美感熏陶。

这就是说,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育目的的确立。

影响语文课程纲要目标因素示意图三、写作理念的比较⒈中国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的训练没有列出完整的系统的体系,有关写作的指导比较松散。

课程标准注重陈述教学实践所应达到的结果,着重解决语文教育最终达到的结果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谈到对写作的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⒉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提供给学生直接而具体的写作技巧的指导,对写作训练的指导有完整而系统的体系,注重训练学生掌握写作策略和技巧。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对程序性知识的陈述,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注重指导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现以《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阅读/英语语言艺术框架(幼儿园至十二年级)》对写作内容标准的叙述为例来说明以上两点特征。

一年级要求:1.1 写作时选定一个中心。

1.2 使用描述性词语。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求,从最低点开始,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定一个中心”和“使用描述性词语”。

二年级要求: 政治制度政治形势 总体教育目标 学科 基本性质人们对语文 教育的认识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语文课程纲要目标1.1组织相关的观点,并保持中心一致。

课程标准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在围绕中心表达出具体的观点,要求很简洁明了,但是点出了语言表达的核心问题。

三年级要求:写一个段落。

主题句。

写含简单的支持性事实和细节。

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写句了,而是在句的基础上写出一个段落;也不再是单纯地写一个中心,而是围绕中心写出支持中心的语言。

四年级要求:依据目的、读者、篇幅和格式要求,选择一个观点、一种组织结构、一种视野。

写多段落的文章,写作引入段落。

1.2.1 通过第一段开始部分或接近开始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持中心观点。

1.2.2 用简单的事实、细节和解释说明作为支持段。

1.2.3 以观点总结作为结束段。

1.2.4 正确运用缩格形式。

用惯例结构传递信息(如:按时间顺序、起因和结构、相同或相异)。

[6]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建立在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基础上的,要求由“段”而转为“篇”。

课程标准为五年级的学生指导写作多种体裁的文章,课程标准对六年级的学生的写作要求比较灵活,例如:“采用多种有效的、有条理的结构模式”;要求达到的写作效果也比较复杂,要照顾到多方面的效果。

美国崇尚实用主义,“以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批判现实,力求改造社会,受到人民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