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复制的教育学心理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教育心理学: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简答)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反思过程。
3.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
4.作为一名新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论述)(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3)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可以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总之,掌握并运用教学心理学理论影响实际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工作中尽快的成长和成熟。
5.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6.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1.差异性,2.不平衡性,3.连续性与阶段性,4.顺序性与定向性7.少年期11 、12 至14 、15 ;青年初期14 、15 至17 、18P158.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期间,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少或没有影响。
(劳伦兹,生态学家)9.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 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可逆守恒、具体形象的支持)④形式运算阶段(假设-演绎推理、补偿性的可逆)11.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的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苏联的维果基斯。
教学意义P19)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前五个阶段:基本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打印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终审稿)
打印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电子版教材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电子版教材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二、简述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1.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等都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涉及了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汇编(32开打印版)
一、判断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13、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4、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培养目标,只能在家庭教育中实施,学校教育不具备该项功能。
(×)16、《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17、作为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红烛”“春蚕”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作为校长则应该同时关心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
(√)18、新课程的合作教育理念,既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应该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
教育学 心理学(电子版)
心理学(电子版)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 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1、什么是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那些角色创新?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
三、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
四、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3、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路与做法?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具体应用时,应遵循四条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超全版)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心理学2011版-资料
2019/10/9
2
•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3、发展性原则
• 4、系统性原则
• 5、不得损害学生的成长
2019/10/9
3
(二)实验法
•1、实验法 •2、实验法的种类 • (1)、实验室实验法 •
(2)、自然实验法
2019/10/9
44
四种不同学习方式的交叉关系
奥苏伯尔以一个图表对这四类学习及其关 系进行了比较。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 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绝大多数都是有意义的, 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主要是靠接受言语传授。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形式,在教 师的言语讲解和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 习,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和主要 方式。
2019/10/9
38
依据学习 方式和性 质划分学 习类型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
2019/10/9
39
动作技能学习的要领和考核的特点
动作技能形成的前提是领会有关的知识,而任何 动作技能都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形成。练习包括心 理练习与身体练习,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等。
动作技能有可能通过直观的经验获得发展,但要 使动作技能学习更加有效,则应利用以下条件:丰富 知识经验,提供讲解和示范,练习,反馈,防止不良 习惯。
第一章绪论
•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观点1: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
化。
• 观点2: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 • 1、品德学习 • 2、知识学习 • 3、技能学习
2019/10/9
心理学教育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定义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最全资料doc
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10、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1、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2、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3、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4、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打印版)
❤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①学习是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②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经验外,还要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③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进行的。
④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学习与教学有哪些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③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性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的学习历程。
②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③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成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经验。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简要分析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资料大全(免费版)-推荐下载
《教育学》1、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特点: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确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任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库姆斯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代表。
4、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5、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执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8、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产婆术):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
(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考试用资料(小抄整理版)
贾德水下击靶实验,提出的迁移理论是概括说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系统理论解释是形式训练说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桑代克的联结说奥苏泊尔认,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力主要由三个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策略性知识迁移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自我评价。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认识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衡量品德的最重要的标志是道德行为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道德动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运算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并注意这种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效果律和联系律。
准备律指:当机体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时,从事这种反应的结果是满意的;当机体没有准备时,学习是困难的或不满意的。
效果律指:凡导致满意效果的行为将会在类似情境中重复出现;凡带来不满意或烦恼效果的行为将被淘汰。
练习律指:凡多次使用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被加强;废用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被减弱。
发现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类型。
其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没有呈现,必须由学习者发现,然后才能被他的认知结构同化。
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储备在长时记忆中的关于各种事物的特性与关系以及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及其组织。
图式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大的知识单元或称为信息组块。
信息以图式的方式表征,将大大提高其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也会节省极为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认知内驱力是要求了解与理解知识、阐述与解决问题的需要。
以求知作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量就是认知内驱力复述策略通过反复读写所学的材料使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把新的材料与比较熟悉的材料联系起来,使新材料的意义得到充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安徽教师考编资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口诀汇总教育学第一章社会属性:社会永历立教育起源:1.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2.心里起源说:心理仿梦露(新房美梦)3.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教育内容:三四五六七(三科四学、四书五经、六艺、七艺、七技)近代教育的特点:公义世法,系统出轨二十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多现身第二章董仲舒:三个三(对贤良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兴太学以养士;性三品说;三纲五常)朱子读书法:熏熟了,嘘一下切着吃教育学创立阶段:培根首提出,夸美来实现,康德首讲授,赫尔来规范。
洛克:洛克在白板上画了一副绅士的漫画(绅士洛克画白板)夸美纽斯:夸的独立搬大泛(夸的独立与大泛,班级百科寻自然) 卢梭:卢的爱尔很自然赫尔巴特:一二三四杜威:一三四五发展阶段:木有掌握目标,哪能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全面和谐好斯基,把半世纪最优化第三章内法论:内人得了四个儿子外铄论:外婆寻找落花生(外出寻找落花生)不平衡性: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第四章学生文化的特征:多多非过了不(互补性)可第五章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论:图图的耳朵(社会恐吓柏拉涂);个人本位论:罗斯福的梭儿(罗嗦一路无人陪;尔泰爱罗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速个性创两全第六章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人颁布、鬼执行、丑男女、长期嘘美国义务教育的特点:强普免;义务教育课程的特点:普基发;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强普基第七章学生的义务:三遵守一学习(三遵守一努力)传言(研究者)教(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授(授业解惑)的朋友有事(示范者)儿第八章后现代课程理论的4R:蜜蜂关心环境学生观:两独一发教学观:学(学习者中心)习(学会学习)过(重过程)人(关注人)第九章教学过程理论:昆三赫四杜五教学过程规律:舰长传教(智间思主)教学原则:冯巩寻思理直发才可以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慕容芳语气太结巴(板书有序);慕容芳生气了购买泰语素第十章德育原则:陶行知教(因材施教)导一连串(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学生(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积极(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守纪律(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德育方法:说实(实际锻炼)情、评道(道德修养)士(示范)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心理学心理学流派:冯铁钩、华生行、詹姆杜威是机能、奈瑟皮亚弄加工、马斯罗杰搞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罗马人认知过程:感知即相(想象)思(思维)防止遗忘的方法:法官及时反(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三中(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意志品质:自制坚果教育心理学皮亚杰认知阶段:感前具形行为主义理论:桑代克的猫,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纳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宝宝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冻(动机原则)结(结构原则)城(程序原则)墙(强化原则)学习策略的原则:煮(主体性原则)花(内化性原则)生(生成性原则)、特(特定性原则)见(有效监控原则)效(自我效能原则)教育综合客观题·人物篇)人名作品1、《理想国》:柏拉图,哲学、思想家2、《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3、《雄辩术原理》:昆体良4、《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学独立标志性著5、《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教育学学科独立标志6、《教育漫话》:洛克,绅士教育理论体系7、《爱弥儿》:卢梭,自然教育8、康德:《康德论教育》,首次在大学讲授教育学9、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10、斯宾塞:《教育论》,倡导科学教育11、凯洛夫:《教育学》12、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教育原则1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理论学说及观点14、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15、心理起源说:(美)孟禄16、“知识就是美德”、“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17、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18、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拉伊19、文化教育学:(德)狄尔泰、斯普朗格20、实用主义教育学:(美)杜威、克伯屈2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22、批判教育学:(美)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布厄迪尔23、布鲁纳-发现学习法,结构主义教育论24、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25、一般发展理论:赞可夫26、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27、范例教学理论:瓦根舍因28、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蔡元培29、生活教育:陶行知30、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31、内发论: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卢梭、格赛尔、高尔登、霍尔、董仲舒32、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33、二因素论: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34、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最为极端国家主义倾向)、斯宾塞、诺笃尔普35、个人本位论:卢梭、帕克、爱伦·凯、马斯洛、罗杰斯、裴斯泰洛奇、康德。
36、内在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杜威37、傅勒:教师关注阶段论38、费斯勒:教师生涯循环论学制39、单轨制:美国40、西欧双轨制:英国、法国、前西德41、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42、壬寅学制: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并未实行43、癸卯学制:1904年正式施行44、壬子癸丑:蔡元培,又称“壬子学制”45、壬戌学制:参照美国“六三三学制”46、马丁路德:国民教育之父47、终身教育:保罗·朗格郎(法)48、冯特:实验心理学之父、心理学之父49、廖世承: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50、布鲁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5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认知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2、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内化、最近发展区5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54、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55、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吉尔福德56、经典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心理学家)57、操作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程序教学—斯金纳(美)58、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59、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60、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6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6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63、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64、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斯金纳、桑代克、巴普洛夫、班杜拉65、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66、人本主义教学理论: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67、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68、全人思想:康布斯69、闭环理论:亚当斯70、开环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施密特71、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理论72、安德森:心智技能三阶段理论:认知联结自动化73、认知平衡理论:海德74、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75、邓克尔:功能固着76、桑代克:相同要素说77、贾德:概括化理论78、奥苏泊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79、辛德莱、安德森:产生式迁移理论8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倒U形关系81、成就动机:由默里提出82、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83、归因理论:海德84、自我效能感:班杜拉8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斯滕伯格86、学科中心课程论:发现式教学模式;布鲁纳87、社会中心课程论(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费莱雷88、学生中心课程:杜威、罗杰斯89、目标评价模式:泰勒90、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91、外观评价模式:斯塔克92、设计教学法:克伯屈93、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美)94、教学模式:最初由乔伊斯、韦尔提出95、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96、“班级”一词:伊拉斯谟97、班级授课制最早论述:夸美纽斯98、导生制:英国,19世纪99、"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平行100、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10斯9纳】10个斯教育学与心理学类出现了很多的“纳”,复习者往往出现将名字混淆或人物与理论观点不搭配的困扰。
下面我们归纳出了十个重要的教育或者心理学家,以做区分学习。
(一)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又为其赢得了“教育学之父”之称。
他同时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民主主张,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发明了班级授课制。
(二)艾宾浩斯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艾宾浩斯为记忆材料发明了无意义音节。
艾宾浩斯在记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观点主要是,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材料在学习后最初几小时遗忘最快,随着时间的推延,材料遗忘越来越少。
总体就是遗忘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的遗忘曲线趋势。
(三)巴班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经验,创立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四)韦克斯勒韦克斯勒是继法国比纳之后对智力测验研究贡献最大的人,其所编的多种智力量表,是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智力测验。
首次采用准差为15的一种标准分数来表示智力的高低,称为离差智商。
首创成人智力测验量表。
(五)维果斯基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
即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六)赫钦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主张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即“普通教育”的思想;为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基础的训练,即“通才教育”的思想;特别强调西方经典名著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七)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对人类自我实现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
对教学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即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最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同时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
(八)马斯洛人本主义学派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五层次。
主张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个人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还要为其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努力。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九)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学者斯金纳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①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根据此心理学论,在教育上主张程序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