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客家祖地历史民俗专题
宁化客家文化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content
宁 化 革 命 纪 念 馆 宁 化 红 军 医 院 旧 址
客家人结婚历来有闹洞房的习俗, 又称搞新娘。婚礼闹房连续三天, 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 可参加。而客家闹房,还受一种 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content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 石壁是 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 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 革命实践活动
2008年宁化石壁客家祭 祖习俗入选福建省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宁化石壁客家祭 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
宁化客家祖地 content
宁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1995年落 成后,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 将每年公历10月定为“祭祖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 一届。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 的“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宁 化cont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 道菜。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 惯与迁徙地特殊产生生活方式相 结合的典范食品。
“汀州八大干”之一的宁化老鼠干 是用捕获的山、田鼠,剥去皮毛, 置糠入铁锅,将鼠架其上加盖薰成 干。有滋补功能,以猪肉、冬笋、 大蒜炸炒田鼠干,香酥适口,为下 酒名菜
宁化 客 家 婚 嫁 content
开伞出门是由新娘的亲兄弟
开伞,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 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 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走到 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 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回去早生贵 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
宁化酒席习俗
宁化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
除把中原的文明礼俗带入新地方之外,在与当地人相互问不断交往、磨合中。
还形成了宁化客家特有的礼仪风情。
他们从小孩一出生开始,其宴席就不断:出生三天,有做三朝饭的汤饼之庆,周岁有周星之庆。
接着是十岁之庆、二十岁之庆;三十岁有而立之庆、四十岁有强士之庆、五十岁有五秩(杖村)之庆、六十岁有杖乡(花甲)之庆、七十岁有古稀(杖国)之庆、八十岁有杖朝(耋龄)之庆、九十岁有耄龄之庆、百岁有期颐之庆。
此外,结婚有新婚之庆,再娶有续弦之庆,满月(30天之庆称为小满月;60天之庆称为大满月)有弦月之庆。
架屋有轮奂之庆。
迁居有乔迁之庆。
兄弟分家有添灶之庆。
女儿出嫁有于归(出阁、添箱)之庆。
安葬有牛眠(还山)之庆。
此外还有入学之庆、升学之庆、夫妻圆满六十年之庆。
兄弟共合三百岁之庆等等。
以上种种之庆,有的设宴人数较少,有的设宴人数较多。
因而对各种的宴席其宾客入席也各不相同。
宁化客家人使用的桌子是四方桌,也称八仙桌,即一个桌子只坐8个人(特殊情况除外),即使是同样的八仙桌,其入席也有不同的坐法。
一、不同的厅堂有不同的入席方法:如是上梁厅或上厅下廊的厅,其坐法是——对子席。
如是楼下厅的(即厅上有加层的厅),其坐法是——一字席。
二、不同的宴席有不同的坐法。
如小孩子做三朝或周岁,由其小孩的外公或小孩母亲的兄弟坐首席。
如女孩出嫁,由女婿坐首席。
宁化客家人认为女婿一辈子在岳父母家只有这次娶媳可坐首席,”半边细郎半边子”,以后女婿就像自己儿子一样了。
操办任何宴席就得在场帮忙了。
孩子结婚,由新婚媳妇的兄弟(即送嫁的)坐首席。
如男人做寿,由本村叔伯长者坐首席;女人做寿,由女方娘家长者坐首席。
如上梁、乔迁,由本村叔伯长者坐首席,木匠或泥水师傅坐第二席。
清明扫墓做清明。
若有请外房长者,由外房长者坐首席;若没有请外房长者的,由本房长者坐首席。
丧事,因这天厅堂门上写着比例为1:3的“当大事”三个大字。
要以死者为大,因此丧事是随便坐的,没有请人坐首席的风俗。
客家文化:专题一客家渊源
• 客家方言 • 综述 •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粤 东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 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才称土广东话);四川 叫土广东话,却鲜见‘土广东人’的说法,客家 人直接被叫做‘广东人’。闽、赣迁川的,同样 以‘广东人’自称。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 新民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 福建省汀州府)。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 的合一。
• •
客家的形成 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明代中叶以后;清代中叶以 后。 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初具规模。 到明代中期,已经人数众多,成为一大社会势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 意识更为增强,在社会舞台上表现很是积极、主动。客家在南宋时期形成的 主要依据是什么? ⑴客方言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 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南迁的移民保留 了部分中原故乡的乡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则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并 不见得现在的北方语言已经完全不存在古汉语因素。闽语诸支系,存在一部 分较为明显的江南古腔调(古吴语)和三国两晋中原语表达法;粤语方言, 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秦汉交广古腔调和宋元中原语表达法;客家方言的发 音,继承了较多隋唐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粤语对南北语都有继承,因此与 闽语、客家都有相近之处。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 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 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 ⑶共同的 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 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 客家源流 • 综述 • 客家城市——河源 •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 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 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 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 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 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客家饮食文化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
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客家饮食风俗古风浓密。
探究客家菜系和客家饮食习俗,就会发觉,非论是其烹饪身手诸如“捣珍”、“酒”之类古法的秉承和演变,仍是日常习俗外诸多礼仪礼规,都证了然客家人将古代外本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根底流近流长;印证了客家平易近系历尽沧桑,多次变化的历史。
2、奇巧的烹饪手艺是客家人勤恳、聪慧的结晶。
糊口的动荡,情况的不竭变化,使客家人正在取天然斗让外,考验出了顽强的保寄望志和创制夸姣糊口的奋斗精神。
客家菜讲究功取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于奇奥外穷其食物之甘旨。
“平易近以食为天”,客家人注沉烹饪之术,反是其保留不雅观的表现。
3、客家饮食习俗反映出浓密的保守文化不雅观念。
其一简朴好客。
客家人平昔饮食俭仆,不事奢华,而待客则十分风雅,讲究“六碗八盆十样”,菜肴实惠量脚,盛器多用盆、钵、大碗,无古平易近遗风;其二卑老知礼。
客家人设筵用八仙方桌,依辈份排座次,席间礼规繁多,吃鸡以鸡头敬老,上座留空位于未故先祖,以示敬礼,席间小辈给长辈敬菜敬酒等等;其三逃求吉利。
如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鸡,无“无鸡不成筵”之说,既取“鸡、吉”谐音,又取鸡为掌管人世吉利之鸟之意。
过年吃“团方饭”,元宵吃汤丸,都为取“团方”的好兆头。
4、客家饮食风俗外的摄生客家饮食文化保健认识尤为较着。
客家菜用料讲究新颖,讲究野生、家养、粗类;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养分取纤维;烹饪讲究本汁本味,不使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伙食讲安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度阳阳,清降补泻,并按照时令删减食物品类。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打花鼓老辈人常说"凤阳婆打花锣打花鼓"。
流传于闽北一带的,人叫"凤阳花鼓";流传于闽西南的称之为"打花鼓"。
历史上自盛唐、南宋至明禾、清初,福建境内曾有三次人口大迁徒。
这种大迁徒,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外地的民间歌舞。
尤其是明本、清初这一次,江淮一带兵连祸结,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纷纷南逃,民间巴人飘流四万,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者甚多,《打花鼓》即由此时传入。
它歌舞结合,通俗易懂,非常活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至今在闽西的宁化、清流、连城、上杭、永定、明溪等地流传不衰。
《打花鼓》有多种演出样式,有二且一丑,一且一丑或多且多丑等几种。
一般三人表演为多。
且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手执锣或腰系鼓;丑角手执扇与且角对唱对舞。
且角腰部的扭动伴以头部频频抖动,节奏明快、舞姿优美;丑角的动作轻快活泼,风趣幽默。
音乐有专用的《花鼓歌》,旋律流畅动听,节奏明快跳跃,很适合边歌边舞或叙事演唱。
小池乡的老艺人马于得(1901年生)说:我二十岁随师傅李惠民学习打花鼓技艺。
李惠明师傅是向大桐乡的师祖学的。
明末、清初,汀州沿途出现一位逃荒汉子,卖唱乞讨为生,乞到小池乡一户富家时,碰上两位卖唱女艺人,三人谈起,原来都是从风阳流浪出来的;说到家世,又是远房亲戚,倍觉亲热。
在主人的邀请下,三人高兴地上厅堂,表演了《打花鼓》,从此《打花鼓》就一代一代地在小池乡流传下来。
龙凤灯《龙凤灯》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红坊,永定县坎市、高坡一带,是闽西客家聚居区元宵节期间活动的一种民俗舞蹈。
福建客家人绝大部分为古中原移民,祖籍带来很多当地当年的风俗习惯,世代相袭;元宵灯会及《龙凤灯》亦复如此。
由于长时间保存在偏远的闽西山区,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古风犹存。
客家人"灯""丁"谐音,"出灯"意即"添丁"。
客家文化的调查报告 3
社会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关于研究宁化客家文化的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8月16日小组成员:所属班级:指导老师:目录引言 (3)一.调查背景 (3)二.调查目的 (4)三.调查方法 (4)四.客家和客家文化的概述 (4)五、宁化客家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关系 (5)六、宁化客家文化的演变 (8)1、农业生产习俗 (8)2、饮食习俗 (9)3、婚姻习俗 (10)4、丧葬礼俗 (10)5、服饰 (10)6、语言 (11)七、对于保护客家文化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2)八、小组关于保护客家文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2)1、政府角度 (12)2、政府与组织合作角度............................. (12)3、组织与组织合作角度.......................... (12)参考文献 (13)附:照片访谈提纲关于研究宁化客家文化的报告引言:宁化客家文化由来已久,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又受到宁化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南方土著文化的影响,形成为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
本文从农业习俗、教育、语言文字、饮食、建筑、婚丧习俗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调查背景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也包括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同样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大部分学生对各自的地方文化不甚了解,甚至对部分文化产生怀疑和抵制,无意学习、继承和发扬。
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教育的新支点来引导我们加深对各地文化的认识、思考。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暑期时间我们通过对宁化客家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研究,提高审美欣赏能力,促进了我们走出教室与课本的学习,走进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学习。
客家摇篮
客家摇篮在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有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
数千万从这里繁衍出动的子民,用他的著称于世的智慧与勤奋,组成了汉民族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人。
这里,就是客家人的摇篮——宁化石壁。
石壁,宁静而平凡,却神秘而博大。
岁月如河,往事如歌。
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末的黄巢起义、宋末的金兵入侵,连绵的战乱,并发的灾疫,迫使中原汉民大批南迁,四处寻找安生之所。
他们挥泪辞别繁华故土,出河洛,经豫鄂,过皖浙赣,餐风宿露。
当他们翻越武夷山脉,抵达石壁时,一片气候宜人、美景如画、被崇山峻岭环护着的处女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于是,他们结庐而居,拓荒垦植,休养生息,繁衍子孙。
一批又一批客家先民的到来,使石壁的人口日益增多。
为减轻人口压力,客家人又开始向闽西、粤东、台湾、东南亚各地拓迁。
于是,石壁又成为客家人迁往海内外的中转站。
客家先民的到来,使宁化愈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唐开元十三年建县以来,从唐宁到明清,许多仁人志士活跃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仅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石壁客家人就达三十名之多。
宋至清代,一百四十余位宁化人著书说三百余部,其中郑文宝的《江表志》、罗登标的《易学阐微》、雷宏的《读书偶记》等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
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丰富,志节高尚,其《物感》被称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篡的《宁化县志》被称为天下名志。
清代书画黄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称誉。
理学家雷宏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时人称之为“天下第一流人物”。
书法家伊秉绶其隶书别具一格,与邓时如并称“南伊北邓”。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
史学界的人士在对有关史料的分析、论证、甄别中,发现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中华民国的创建人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勋叶剑英,中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等,都是从石壁外迁的客家人之后裔。
历史的沧海桑田,造就了客乡独特的人文景观;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则赐予了祖地秀美的自然风光。
石碧村西北不远处,便是有小泰山之称的宗教圣地东华山。
客家文化——宁化
位于宁化县北部的安远乡境内,西与江西省 交界,总面积为4733.3公顷。有珍稀濒危野生 动物6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华 南虎、金钱豹、云豹、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等 5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香果树、种萼木、 南方红豆杉等3种,药用植物有短萼黄连、绞 股兰、八角莲、金钱兰等,观赏植物有钟花樱、 野含笑、春兰、寒兰等;香料及其它植物有中 华猕猴桃、山苍子、灵芝、茶薪菇、红菇、木 耳等。
客家酒酿为宁化特产。自古至今,宁化客家人盛情好客, 远近闻名,客来必以家酿酒浪相待。饮酒必到尽兴,欢乐而 散客家娘酒是客家原住民用糯米酿造的一种酒,属于黄酒。 客家米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 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饮品,可以直接饮用, 也可与鸡等一起煲。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以及 润肺之功效。
1930年1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后,毛 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曾写下光辉的词章 《如梦令·元旦》。
——
风山直今路宁
展下指日隘化
毛 泽 东
《 如 梦 令
红 旗 如 画 。
山 下 ,
武 夷 山 下 。
向 何 方
旦
》
➢ 2008年宁化石壁客 家祭祖习俗入选福建 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
➢ 2011年宁化石壁客 家祭祖习俗入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1995年落成后,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 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公历10月定为“祭祖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 届。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 心”。
客家祖地——石壁
上周到宁化参加一个会议,特地到被誉为“客家的摇篮”的石壁村看了看。
当地有一种说法,“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石壁村是五大洲两百多姓1.2亿客家人公认的祖地。
历史上,由于战乱和饥荒等原因,大批中原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
在客家人在流迁中,大都经过了宁化县石壁村。
他们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南,广东,江西,湖南,广西等地,有的渡海到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所以,石壁成为客家人的“第二祖籍地”。
远的不说,孙中山,郭沫若,叶剑英等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已遍布世界五大洲。
近年来,宁化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近3亿元新建了客家祖地广场,客家公祠也修葺一新。
公祠大殿堂内供奉着160个姓氏客家始祖神位,展厅有客家人南迁繁衍发展史图片展览。
每年的十月,这里都要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世界各地客家人氏宗亲都会组团参加祭祖活动。
“客家祖地”,已经成为宁化县乃至三明市带动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
不仅是客家人的祖籍地,宁化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之一,是“红军的故乡”。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个13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有近2万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近万人参加了长征。
若不是惨烈的“湘江战役”,宁化县也许会和湖北红安,安徽金寨,江西兴国一样,是响当当的“将军县”。
而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祖籍宁化的老红军只剩下了28人。
1955年授衔,宁化籍的开国将军只有3人...
宁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客家祖地。
红军的故乡。
请记住宁化,记住宁化人民!。
客家文化习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
客家文化习俗(客家人的民俗文化)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客家文化习俗,以及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2、客家的习俗有哪些?3、客家民俗具体有哪些4、请问客家人有哪些风俗?5、客家人有什么风俗特点?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1.建房习俗旧时建房要请堪舆“三定”,所谓选择“风水宝地”。
一是定地形;二要看当年兴工“利不利”,最忌“三煞方”;三是定动土与上梁的日期,“要择黄道吉日”,又说“最要日脚干净”。
初定以后,还要专程复核。
破土动工那天(或早几天)要安“杨公符”,杀雄鸡祭符,安好后,每日要向“符”朝敬夜香,直至竣工后还要供奉数年。
上梁立柱时要请工匠头人“喝彩”、“撒粮米”、“撒富贵耙”。
新梁上要悬挂装有五谷种子的红布袋。
亲朋要道贺,名曰:“送茶”。
朋友可随意赠送钱或物。
内亲则要馈赠鸡、鱼、肉、粉干或面条,还要出力相助,名曰“赠工”。
主人要设宴多次,即破土动工时的“落石脚酒”,上梁立柱时的“上梁酒”,竣工时的“圆屋酒”。
此外,每月初一、十五还要“做神福”,既为敬神,又为款待工匠。
由于陈规陋俗繁多,故有“买田容易做屋难”的说法。
建国后,迷信色彩渐少,但赠工、道贺、设宴仍然盛行。
2.迁居习俗民间迁居称“过火”。
迁居时间须在择定吉日的黎明前,由男户主挑出火担子。
一头是锅,锅内装燃烧的火灰,并撒上糠,使之烟雾缭绕;另一头箩筐装有香炉、点燃的小蜡烛和祖宗牌位,香炉里还插着点燃的线香;主妇抱着饭甑,拿着锅铲,甑内用红纸包着谷、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或玉米或麦子),合称为“五谷”;子孙拿着火铲、捞勺之类的炊事用具,每样用具须贴上红纸。
出门时,户主走在前,主妇继后,放鞭炮。
户主边走边说:“请太公太婆到新屋来去住。
”左邻右舍也放鞭炮贺行。
走出新居门口,由事先安排的本家亲人放鞭炮接火。
进屋后,点燃蜡烛、线香,把祖宗牌位安放好。
迁居时,女儿家不随行,等天亮后才能进新屋,同时忌在“过火”途中碰到过路人,免得碰掉好运气。
客家祖地
8 旅游专线 客家人素有爱国爱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在 海外掀起了一股"客家寻根"热潮。1992年开始,宁化县人民政府为满足众多 海内外客属乡亲的"寻根谒祖"需求,在石壁村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群--客家公 祠,世界客家人从此拥有自己的总家庙。从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 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的10月定为"祭祖月"。 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 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 仪式等五项程序,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 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场面宏大、古典性强、民间 文艺节目丰富多彩、客乡情结浓郁。1997年还举办了"福建省首届客家文化旅 游节"活动。十年来,石壁客家祖地景区共接待来自国内19个省、直辖市、自 治区及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共27万人次,其中海外寻根祭祖团207个, 14309名代表海外80多个客属团体。尤其在2004年,隆重举办了第十届世界 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暨石壁客家公祠建竣十周年"双庆"活动,世界客属十 九届恳亲大会在江西赣州举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为恳亲大会的一项重要 内容,其规模和声势大大超过历届的祭祖大典,特别是新华网的介入,不仅 现场直播了"双庆"盛况,而且将石壁历次祭祖活动、历史定位等全方位宣传 宁化,此届祭祖大典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引起了轰动效应。如今,随着海内外" 客家寻根热"的不断升温,前来石壁客家祖地寻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络绎不绝, 石壁客家祖地日益成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同时,以宁化客家祖地 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旅游专线"已列入福建省三大联合促销线路之一,"客 家祖地"品牌亦成为三明旅游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客家祖地:宁化石壁
客家祖地:宁化石壁作者:依凡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08年第05期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是中国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的中转站,是举世公认的客家人总祖地和朝圣中心,也是黄慎、郑文宝、李世熊等客家历史名人的出生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经过从东晋到南宋的900年而孕育成熟的,位于宁化县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
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
唐朝末年,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且主要聚居在石壁。
后来先民们又以宁化为据点,向外拓殖。
客家先民进入宁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时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时期,自宁化迁徙到各地的客家被称为正宗客家。
因此,石壁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祖地”。
如今已有1.2亿客家人播衍在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一支重要的开拓力量。
客家人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客家勤劳、勇敢、刚毅、团结、吃苦、朴素、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台湾客家人认为“硬颈精神”才是客家精神最精辟的概括。
石壁早已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而更是一个文化的意象,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令世人关注。
客家文化的内涵包括居住、饮食、服饰、语言、宗教信仰等。
宁化民居建筑是中原士大夫庭院与山区环境特点相融合的一种形式,代表性民居有殿堂式、围屋、土楼、五凰楼等。
土楼修有高大围墙,可以御侵,并可容纳整个家族,大的可以居住一二千人。
宁化饮食以米酒与“擂茶”最富特色,是客家人的待客佳品。
米酒由糯米酿制,口感清醇。
冬天加热后喝上一杯,浑身温暖舒畅。
“擂茶”是用嫩艾、薄荷叶、香草、车前草、田螺菜等和茶叶在“擂钵”用“擂持”擂烂,冲兑开水而成,具有清热、解暑、解毒等功能。
此外宁化的古坑米粉、鱼生(即生鱼片)、老鼠干也是不可错过的美味。
客家的语言服饰也颇具特色。
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在石壁形成的。
古时在以石壁为中心的地区形成的客家话是中原汉语、赣语和本地土语相结合的产物。
宁化客家祖地习俗与客家精神
宁化客家祖地习俗与客家精神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优秀思想、伦理观念与文化习俗的集中表现。
客家民俗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凝聚力,不仅在历史上为民系的诞生、生存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今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中将再放光芒。
宁化是世界客家人的总祖地。
在漫长的中原汉民大迁徙中。
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灾荒,为了生存,他们一批批南迁,原先他们还指望能够有朝一日北归,可是等来的却又是无情的战乱、抢动、放火、杀人如麻,实事告诉他们:北归无望。
唯一的出路是疲于奔命地南迁,再南迁,去寻找战争的避风巷“世外桃源”——石壁。
自唐末到北宋、南宋、元初,石壁接纳了大批的南迁汉民,先民们来到这块安乐宝地,垦荒拓殖,泛伐于吴。
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与地方土著、越民、畲民交流、沟通、磨合,文化互相渗透,风俗互相影响,相互融合,优胜劣汰,逐渐地便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新的民间风俗,新的思想意识,规范着、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这样一个新的民系――客家民系便在这里孕育催生了。
一种支撑这个民系的脊梁、潜在意识成了这个民系赖于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客家民众精神即客家精神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着。
随着客家民系的逐渐成长、成熟、发展壮大,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居住地的不断拓展,客家精神也随之完善、升华,在支撑整个民系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2008年12月,国家文化部,根据宁化及其石壁民风习俗丰富淳正,催人向上、生命力旺盛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而获得了第一批“中国民间(客家祖地习俗)文化艺术之乡”荣誉。
客家祖地习俗与客家精神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笔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客家祖地习俗?什么是客家精神?客家祖地习俗,是指以石壁为中心的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定居和生产生活中,通过磨合、发展所形成的习俗和习惯,即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文化诸领域,民间文化现象和活动的总称。
它包括婚丧习俗,饮食习俗,生产习俗,岁时习俗,信仰习俗等等。
因地制宜设置地域考题 潜移默化渗透乡土文化
因地制宜设置地域考题潜移默化渗透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处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因地制宜设置乡土文化考题,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近年来,我根据本地的乡土文化,设置了许多具有乡土特色的考题,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地域特色例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宁化客家文化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又溶入了南方土著居民后yì( )文化,同时也受到近代文明的影响。
据考证,北方汉人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开始大规模不断南迁,自唐后期大批涌进宁化及其石壁,然而又在客家民系诞生之后南迁,大批自宁化外迁,使宁化及其石壁成为客家之那时期的聚散中心。
北方移民原系在宁化及其石壁休养生息,建家立业,垦荒拓殖数百年间,与当地原住民进行文化乃至血缘的融合,而产生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
因此,石壁被学者称为客家民系的“胎盘。
”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又以石壁为基点,往闽西南部、粤东、赣南等地迁xǐ( ),而最后扩散到世界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亿多人口。
石壁客家祖地这一历史丰碑,使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有了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错的一顶是()(2分)a、宁化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客家祖地”、“客家摇篮”、“客家民俗形成初期的中心地域”等。
b、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又溶入了南方土著居民后yì文化,同时也受到近代文明的影响。
c、因此,石壁被学者称为客家民系的“胎盘。
”d、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又以石壁为基点,往闽西南部、粤东、赣南等地迁徙。
2、按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4分)(1)后yì()(2)畲族 ()(3)迁xǐ() (4) 慰藉()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客家祖地简介
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客家祖地)项目简介
自西晋永嘉(公元四世纪初)始,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先民辗转迁徙到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至唐宋间,石壁已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南迁汉民,他们在这里开疆拓土、生息繁衍,逐步形成客家民系,并以此为中心向国内外迁徙,而今遍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2亿人口之众。
世界客家人大部分一始祖来自宁化石壁,石壁被公认为“客家祖地”、“客家摇篮”,2008年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992年,宁化县投资430万元,在石壁兴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筑,公祠1995年落成后,每年举办一次“世界客属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目前该大典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祭祖大典规格不断提升,2009年第十五届世界客属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升格为由三明市政府主办。
目前,我县正积极实施省级重点项目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客家祖地扩建)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680亩,近期380亩,远期300亩;空间布局为“一轴五区”,即:客家文化轴,迎宾服务区、祭祖活动区、迁徙纪念园及远期项目客家会馆区、客家民俗村。
项目总投资1.82亿元,近期投资7300万元。
近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旅游步行道、生态停车场、东入口仿古门楼、祭祀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客家博物馆、旅游公厕,扩建祭祀大道,生态绿化,场地平整,以及电力、通信、消防、垃圾处理设施等。
项目建设期限:2009-2012年。
目前,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初步设计,正抓紧施工图纸设计,进行土地征用。
宁化客家文化
宁化客家文化宁化客家文化简介宁化纯属客县,与唐开元年间建县。
客家人的历史决定了客家文化肇固于移民生活,移垦社会孕育了客家文化的形成。
客家人的特性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客家文化的各个领域中。
正是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的眷恋。
客家的文化习俗,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优点,又与南方山区的特殊环境相适应,演进为一种具有个性特点的客家文化。
如重孝梯、讲仁义、重教育、讲卫生、重节俭、讲礼仪、热情好客等等风气,不仅宁化及其石壁人长期承袭下来,而且还有许多具体习俗流传到各个客家地区宁化多山,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
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
皆以水车灌水入田。
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 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
这叫“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
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在教育上,宁化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始为儒学,明嘉靖十一年(1532)为社学六所,二十九年(1550)创设书院。
从唐至清,宁化科目题名举人152名、进士50名、特奏名30名。
汀州的第一位进士便是唐代的宁化人伍正已。
在51名进士中,宋代占30名。
宋时宁化教育兴旺略见一斑。
古现代知名人士就有伍正已、雷宏、李世熊、雷羽上、张显宗、伊秉绶、郑文宝、黄慎以及陈宗表、邱晓华、张启舜等。
在建筑上,宁化有“九井十三厅”、“四扇三植”、“上厅下廊”等,与闽西、粤东北的乡村的居民房子大致一样。
香港的三栋屋的房子结构与家具摆设与宁化完全一样。
福建客家稻文化探访
福建客家稻 文化探访
玄松 南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浙江 杭州 30 0 ) 10 6 摘 要: 客家是西晋末年至唐宋期间为躲避北方的战乱 , 中原迁徙到闽 、 、 从 粤 赣交 接地带 以后逐步形成的汉民
族 中的一大民系 。原来在 中原地带种植 旱地农作物 的客家人在迁徙途 中滞 留江淮流域和江南地 区时开始接受水稻 生产技术以及相关文化 , 抵达华南地区以后又吸纳了百越族群 的稻作文化 。客家人给稻米饮食文化导入了“ 粉食 ” 传
客家人进入石壁之前 , 这里 已经居住着南蛮系 ( 苗
到客家文化的腹地— —福建省宁化县 ,对客家传统文
化与水稻的关 系进行 了调研 。 在宁化还 召开了一次简单的座谈会 ,有机会 与当
族、 瑶族 、 畲族等 ) 以及 闽越系 ( 古代 越人 的一个 分支 )
的土著居 民。 客家人进入少数 民族地区以后 , 自己先 以 进 的中原文化 同化 了当地 为数众多 的少数 民族为主 的南方饮食文化里增添了新 的文化 内涵 。客家稻米饮食文化中的“ 粉食” 习俗就是中原因
素, 而利用草木灰制作染色的米糕 、 吃新节里 品尝糯米米花等 习俗则是来源于古代百越族群 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客家 ; 迁徙 ; 百越族群 ; 稻文化
20 年 的 6月上旬 , 08 笔者应一位 老 同学 的邀 请来
224糍粑先将糯米洗净浸透在饭甑中蒸熟随即倒入石臼然后由几名精壮汉子用舂手或舂持先沾上水或茶油轮番捶打糯米饭直到糯米饭的粒状全部消失即把它挖起做成一个个如小碗大的糍粑并置于盛有豆沙的簸箕内让其周身沾上豆沙即增添了香味又使糍粑之间不会相互粘连
中 国 水 米 2 1 ,6 2 : 15 00 l ( )5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化客家祖地历史民俗专题》一、历史简介宁化于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建镇,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置县。
宁化县城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宁化也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宁化素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之称。
户籍人口35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7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也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福建宁化县城西22公里(新路十来公里)处的石壁镇石礕村。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礕村”,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人的祖地。
椐中国《何氏族谱总谱》记载,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为宁化石壁南迁梅州,何氏开基祖--念四郎公(源美公)之19世孙;唐宋以来,每逢清明、重阳两节,世居潮梅的何姓后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后裔代表都会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寻根问祖,祭拜祖先。
古之石壁人原本中原汉人,据史学家考证,从东晋开始,受中国历史上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渗等,使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
在唐宋期间,南迁的中原汉人一度汇聚在石壁。
古之石壁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开阔盆地,这里土壤肥沃,森林茂密,从高处望去,像一堵绿色的屏障,故古石壁素有“玉屏”之称。
南迁中的汉人在此"避风港"里垦荒拓殖,生息繁衍,不断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融合,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创造了坚韧不拔、刻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
此后,这批客家人及其子孙把这里作为新的起点,迈出坚实的步伐,走遍南国,及至中原,而后又飘洋过海,奔向五洲四大洋。
如今1.2亿客家后裔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世界客家人多称其一世祖来自宁化石壁,石壁便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
二、客家祭祖习俗客家人有强烈的血缘意识,对祖先充满了崇拜和敬慕。
客家祭祖习俗由来已久,百姓族祭自迁入后便有之,公祭则始于明洪武年间,薪火代传。
历史上曾先后有百余姓氏的民众外迁来到宁化,生活栖息。
为了便于祭祀祖先,人们纷纷在本氏族的聚居处建造宗祠、家庙,至今,还保留着从南宋到近代65个姓氏先祖所建的姓氏祠堂238座,星罗棋布,分布于全县16个乡镇。
客家祭祖从祭祀时间方面,沿袭古礼,分为春秋两祭,春祭又称清明祭,为每年的清明节;秋祭又称秋清明,为每年阴历八月初一。
从祭祀主体方面,分为公祭(或称官祭)和族祭(或称私祭),公祭一般由政府主持,规模较大,所祭祖先为包含众多姓氏的特定族群;族祭由同一姓氏后裔共同祭祀,规模仅限于一个族系。
从祭祀的方式上,分为祠祭和墓祭,二者在祭祀的地点和形式上都有所区别,前者祭祀地在祠堂,气氛主庄重肃穆;后者祭祀地在墓地,情绪多追怀抚息。
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
来自海内外的客家乡亲,在古装仪仗队的引导下,沿着“客家之路”,依次来到客家公祠前。
三通鼓响后,客家乡亲虔诚地拈香顶礼膜拜,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
石壁祭祖仪式沿袭中原古礼,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包括了出主、燃烛、设案、上香、跪叩、荐食、储食、初献、读祝、再献、三献、焚祭文、纳主、撤、馁等十五项程式。
在焚帛烧纸钱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
在祭祀过程中,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气氛。
祭礼结束后,将祭品分给参祭代表。
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
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
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古典性强、客乡情结浓郁。
三、民间习俗㈠婚庆习俗婚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是人生的最大美事,自古有“同姓不婚”的条规。
石壁婚姻基本保持中原古风,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赘婚,童养媳、等郎妹、姑换嫂、纳亲、冥婚等。
解放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纳妾和冥婚已经革除。
石壁婚姻,大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大多是包办婚烟。
婚俗的礼仪也再现中原古风的繁文缛礼,主要有:开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归亲。
结婚后三朝回门、五朝下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延续至一个月,喜庆高潮才悄然消失。
石壁闹新婚还有一个奇特习俗,即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经过“闹房”之后,洞房四周、门外窗口还簇拥着一些人偷听偷看的习俗,甚至有人悄然躲进新房偷走新娘的绣花鞋,待第二天归还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预示吉祥之意。
由于几百年间,石壁人口量外迁,各姓系民大多离开石壁,只留下张姓在石壁定居,成为石壁主要姓氏,经过数百年繁衍,人口逐渐增多,“同姓不婚”却囿限了子孙的发展。
他们无法向更远的外姓人氏联姻,婚姻终成了张姓先祖的一大难题。
经过先祖的反复商榷,至闽张氏第十七世祖终于下定决心,修改族谱中“同姓不婚”的章程,冲破那座牢固的藩篱,以村中大道为界,分为上市下市,东西各立家庙,各族族谱,从十八世祖始,宗支五服之外,上下市张姓子女可以通婚,彻底结束了“同姓不婚”的历史。
这是石壁先祖面对现实,勇于改革的一大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石壁先民的一大难题。
汀州(长汀、宁化)客家婚嫁风俗,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婚俗的遗风,即:“纳采”(提亲),“问名”(问生辰八字),“纳吉”(双方占卜合婚),“纳微”(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请期”(男方将选定的结婚日期通知女家),“迎亲”(迎娶新娘)等六礼。
现在长汀的客家婚嫁的六礼为:“提亲”,“问名”,“送定”,“报日子”,“送嫁妆”,“接亲”。
㈡节日习俗至为突出的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葛藤、艾叶。
相传此习俗源于石壁,以后播衍至闽西、广东等客家地区,而不属客家地域的闽北或广东其他他区也受此影响。
故事原出于唐末黄巢起义,黄巢下令军中,凡挂葛藤处不准有犯,果然,黄巢军队所到之处,凡挂起葛藤村庄均免遭灾难,终成习俗,而广为流传。
石壁人保持继承着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和全国许多地区的习俗大体相一致,仅仅是些微的差异,显示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石壁人还有自己的节日称“七月半”。
那是超度孤魂野鬼,进行打醮度孤活动的节日,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插路香,类似闽南的普渡。
石壁人年初七(正月初七)要吃七种羹当早餐。
即选用芹菜、葱、韭菜、肉、鱼、米果等,与饭汤合煮成羹。
意谓吃下了七种羹能勤快、聪明、长久、有余、富裕、团圆,充分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企望。
有一首歌谣很能表达七种羹的韵味,即“吃了七种羹,开始做零星”。
敬告人们,过完了春节,不能再在家休闲,需要勤劳耕作了。
每一个节日,对客家人都是一种鼓舞、愉悦、吉祥、喜庆,都是对生活充满新的企求,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方式,表示着独特的寄托的企愿。
㈢信仰习俗宗教信仰习俗,对石壁村民影响至深。
石壁村民的崇拜,主要是崇拜风水、崇拜祖宗、崇拜神明。
风水,不仅是石壁人,也是客家人寻求兴旺的寄托。
如迁居之时对村落的选择,死者择风水宝地安葬,造屋建房地址的择定,无不遵循风水。
对于风水宝地不惜重金购买,甚至演绎了村坊、姓氏、房族之间长期不懈的争斗,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
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溶为一体,紧密结合,采用不同方式,利用各渠道,搞好族内睦邻关系、团结族众,充分利用祖先家训教育子孙。
其实训大抵了自儒家体系,不独是封建时代对族众的行为规范有积极意义,就是进行精神文明的当今亦有现实意义。
如许多祖先家训演化为村规民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成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建树社会新风,促进安定团结。
四、饮食文化㈠特色小吃宁化的客家先民因常年的迁徙,艰苦的生活,创造了具有地方风味的鱼生、韭菜包、烧卖、松丸、伊面等客家小吃。
品尝这些别具客家风味的小吃,就可领略到客家饮食文化独特的韵味。
鱼生又称“生鱼脍”,是客家第一大菜。
备下活草鱼1—2尾,每尾3斤左右,投入鱼橱中任水飘流,俗称抖鱼。
用时洗净鱼鳞、脏肠除净,用刀取下主骨两侧鲜肉,揩干血水后,迅速用专刀切成纸般薄片,洒上麻油,沾芥辣、酱油立即生吃,味道鲜美。
具有清热降火、滋阴平肝之功效。
韭菜包亦叫“米包子”,以精米粉,嫩韭菜为主料,配以新鲜瘦肉、笋、菜心、虾米等配料和调料,用精米粉做成不粘不糊,不碎不烂的包皮,嫩韭菜、新鲜瘦肉、笋、虾米等配料为馅心,包成形似水饺的包子,蒸熟后韭香扑鼻,味道鲜美。
烧卖以精选地瓜粉、芋子为主原料,配以新鲜瘦肉、虾米、笋、萝卜、葱等配料和调料。
将芋子煮烂后剥去毛皮,放至干净的簸箕内,用锅铲趁热捣成糊状成为芋泥,然后拌上地瓜粉,用双手反复搓揉成团,制成包皮原料。
将配料洗净切碎,一起放入油锅中炒熟,加入精盐等调料,用盆盛起,便成了馅心。
将粉团用手工捏成圆形的皮,包上馅心,包成上尖下宽的圆锥形,放入蒸笼内置锅中猛火蒸上20分钟左右便可出笼装盘,淋上熟猪油、麻油、酱油。
蒸熟后要趁热食用。
清香可口,百吃不厌。
松丸以豆腐为主料,将猪肉、冬笋、香菇、葱、蒜等切碎,如肉包的馅,放入打烂的豆腐里,再加上少许番薯粉,拌匀,做成一粒一粒,或用汤匙撮入滚汤中煮熟,便可食用。
具有松、脆、柔软、香甜可口的风味。
伊面是清代宁化县才子伊秉绶任扬州知府期间,他的厨师所创。
也是当今"方便面"之鼻祖。
取面粉一斤,鲜蛋四个,渗水与面粉拌匀,打成面条,用清水煮沸,捞起晾干,再投入油锅炸成金黄色,然后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
用时加清水煮至半熟,加上香菇、肉丝及其他佐料,或与肉汤同煮,吃时爽口鲜美,风味特佳。
㈡宁化客家酒娘宁化酒娘起源古老,制作独特。
客家先民原居中原,北方汉民素嗜白酒,南迁来到宁化,何以黄酒盛行?此中原委,一是北方盛产高梁、小麦,此是酿制白酒的主要原料;而宁化是稻作产区,盛产糯稻,糯米是制作黄酒的原料,取材便利。
再则宁化地处山区,山高林深,地下泉水,洁净甘味,水质特好,适于酿造米酒。
而米酒酿造简便,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酿造。
只要将糯米洗净浸透。
置饭甑内充分蒸熟。
酿酒行家说:“酿酒无功夫,只要糯饭蒸得熟”,说明糯米饮蒸熟、蒸透,是酿酒的重要环节,不能忽视。
糯饮蒸熟后,将其撒在簸箕内摊凉,或直接将饭甑置于木架之上,用冷井水将糯饭淋凉,此叫“淋酒”,将酒饼(酒曲)研碎成末用冷开水调匀,此叫“蒲水”。
把摊凉(或淋凉)的糯米饭盛入酒缸中,撒上“蒲水”,用手反复搅拌均匀,此叫“台酒”(土音)。
再将缸中拦匀的糯饭压平,中央挖一“酒井”,加盖保温三天,即见酒井中酒娘满井。
一般每缸用糯米一斗(约十五一十七斤),可酿酒娘七壶左右(约十六斤至十八斤)。
宁化酒娘用途广泛,除平时自饮和待客外,烹饪调料、配药治病都要用酒;还可做礼品馈赠亲友;娶亲聘礼中都要讲定酒多少坛;媳妇生孩子,要备鸡公一只,酒娘六壶,向外公外婆家报喜,称为送“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