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学政治必修三必背学问点汇总中学政治必修三必背学问点一:1.敬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缔造,也不能被歼灭。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相识和把握规律的根底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相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敬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根底。
(2)方法论:①既要敬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开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开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启程,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3.实践和相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论认为实践是相识的根底(实践确定相识):实践是相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相识开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②相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错误相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相识;重视相识的反作用。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局部、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是有条件的,具有多样性: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1.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②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政治必修三手写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三手写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概述1.政治学的发展历程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4.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二、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内容2.政治制度的分类3.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4.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三、国家的组织结构1.国家的组织结构的概念和内容2.世界各国国家的组织结构3.我国国家的组织结构4.国家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四、政治权力1.政治权力的概念和特征2.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形式3.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分立4.政治权力的运行五、政治管理1.政治管理的内容和特点2.政治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政治管理的组织形式4.政治管理的发展趋势六、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2.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3.政治文化的影响因素4.政治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七、政治与经济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概念和特点2.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3.政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4.政治与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八、政治与社会1.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概念和特点2.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影响3.政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政治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九、政治与文化1.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概念和特点2.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影响3.政治与文化的协调发展4.政治与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十、政治与国际关系1.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关系概念和特点2.政治与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3.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协调发展4.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十一、政治发展1.政治发展的概念和特点2.政治发展的形式和范围3.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4.政治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政治必修三手写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政治是社会交往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交往不断趋于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清晰化、精确化和条文化的结果。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商品与货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和货币是基本概念。
商品是指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的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
货币则是一种普遍流通的价值媒介。
通过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存在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和财富分配关系。
2. 价值与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劳动价值说从基本原理上解释了商品价值的形成。
而剩余价值则是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其工资报酬的一部分。
这种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资本家所占有,成为资本增值的源泉。
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在此经济制度下,存在着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压榨工人,而工人则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而奋斗。
这种利益冲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加剧,成为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它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防政策。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劳动者阶级和个体劳动者阶级相互渗透,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为基本形式。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这个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工作部署。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为政治立场,以实践和革命为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边,反对剥削和压迫,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产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必修3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3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它是在对于世界的社会变迁和劳动的创造性作用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基本原理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历史进程就是力量与斗争的历史进程。
2. 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是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科学构建而产生出来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多数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3.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追求,是对人类幸福的追求。
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4. 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并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5. 社会主义实现过程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它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是为了逐渐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二、政治制度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广大人民自觉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和保障。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依法治国制度;宪政民主制度。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是社会主义法制政治、文化政治和思想政治。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新发展包括了: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宪政民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党的建设的创新;基层治理的创新。
2023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2023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Ⅲ文化生活知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3、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为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重要性: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提高文化软实力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充分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⑥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5、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④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通用19篇)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通用19篇)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要求、根本保证)①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全盘西化”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发展先进中国文化的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更加昂扬向上。
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重要性)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面对文化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要性)③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导语】⾼中政治重点内容复习关键是掌握必背知识点,那么必修三课本有哪些知识点呢?下⾯是⽆忧考给⼤家带来的⾼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传⼊中国,是中华⽂化由衰微⾛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社会主义⽂化: (1)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化的公民为⽬标,发展⾯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众的社会主义⽂化。
(2)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化传统和吸收⼈类⽂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化焕发新的⽣机,实现⽂化强国的梦想。
3.建设社会主义⽂化强国与发展特⾊社会主义的关系: ⽂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化的宏伟⽬标,社会主义⽂化是⽂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为什么⾛中国特⾊社会主义⽂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化⾃⾝发展规律和⼈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化软实⼒的现实需要决定。
5.如何增强⽂化⾃觉和⽂化⾃信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作。
⾼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1、民族节⽇和⽂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1)民族节⽇: 蕴涵着民族⽣活中的风⼟⼈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化因素,是⼀个民族历史⽂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是民族⽂化的集中展⽰,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化遗产,是⼀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类⽂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展现世界⽂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它们是⼈类共同的⽂化财富。
要保护⽂化遗产。
2、⽂化是民族的,⼜是世界的(关系) (1)世界⽂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化共同构成的,⽂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
政治与法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024
政治与法治是高中必修的课程之一,下面是2024年最新的政治与法治必修3的知识点总结:
1.政治制度:介绍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2.政府职能:介绍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包括政府的权力来源、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政府的组织机构等。
3.法律制度:介绍了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律的性质、法律的效力、法律的适用等。
4.法律权利与义务:介绍了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财产权、言论自由等。
5.刑法与民法:介绍了刑法和民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介绍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程序等。
7.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介绍了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国际法的适用、国际仲裁等。
8.宪法:介绍了宪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宪法的地位、宪法的修改等。
以上是政治与法治必修3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1.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一系列基本观点,如唯物论、辩证法等。
- 科学方法论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实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正确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认识、理论和见解。
- 政治思想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特点,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等,现代的政治思想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
3. 中国的奋斗历程和基本路线-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中国的奋斗历程经历了艰苦奋斗、创业时期、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阶段。
- 中国的基本路线是指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总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坚持和发展的。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的指导思想。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推动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思想发展、中国共产党历程和基本路线,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这些都是高中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政治学习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政治学习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的发展规律、辩证法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2. 唯物论:唯物论的基本概念、唯物论的本质和特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
3.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问题、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规律。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 党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党的领导核心变化、党的性质和使命。
2. 党的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科学内涵。
3.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党的基本路线的作用、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地位。
4. 党的基本纲领:党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党的基本纲领的适应新形势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党的基本纲领的指导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社会主义本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指导作用。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时代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党的领导的基本表现形式、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的完善。
2. 人民民主:中国人民民主的实践基础、中国人民民主的主体、中国人民民主的保障。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任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政治关系中的行为和活动。
- 特征包括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规范性。
2.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其他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3. 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 政治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依法纳税等。
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1.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民主政治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实行法治。
2.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 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制民主。
3. 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挑战- 民主政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 面临的挑战包括民主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民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三、政治参与与政治决策1. 政治参与的途径- 选举与被选举。
- 参与政治讨论和政治活动。
- 加入政党和社会团体。
2. 政治决策的过程- 政治决策是指在政治生活中作出重大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 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3. 公民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决策,影响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 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
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
- 功能在于形成政治共识,维护政治稳定。
2.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 政治社会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3.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效果。
-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五、政治体制与政治改革1. 政治体制的类型与特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政治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经验,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它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权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旨在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知识点二: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全文共九个章节,涵盖了党的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下面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内容: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要求。
2.推动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重点措施。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旨在加强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均衡。
知识点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它的组织结构主要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地方和基层组织等构成。
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
它的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党章,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篇1: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推动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4.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的融合:随着民主和法制的发展,人们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参与政治生活。
文化与国际政治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
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框架一、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 政治制度的类型与功能- 政治制度的基本类型- 政治制度的功能与作用- 政治制度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 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民主政治的挑战与发展4. 非民主政治的形态与特点- 非民主政治的主要类型- 非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 非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与转型二、政治权力与政治参与1.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分配- 政治权力的基本概念- 政治权力的合法来源-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衡2. 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 政治参与的意义与功能- 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效果3.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与影响-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4. 政治组织与政治领导- 政治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政治领导的作用与影响- 政治组织与领导的互动关系三、政治决策与政治执行1. 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机制- 政治决策的定义与特点- 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步骤- 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估2. 政治执行的主体与手段- 政治执行的基本概念- 政治执行的主体构成- 政治执行的手段与效率3. 政策分析与政策评估- 政策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程序- 政策调整与优化的策略4. 政治监督与政治责任- 政治监督的体系与功能- 政治责任的内涵与要求- 政治监督与责任的互动关系四、政治发展与政治变革1. 政治发展的动因与路径- 政治发展的基本概念- 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因- 政治发展的模式与路径2. 政治变革的类型与影响- 政治变革的主要类型- 政治变革的触发因素- 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3. 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 政治稳定的条件与维护- 政治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政治稳定与秩序的关系4.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 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的互动 -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适应性五、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的体系与格局- 国际政治的基本体系- 国际政治的主要格局- 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2. 全球治理的机制与挑战- 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 全球治理的主要机制- 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3.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互动4.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协同作用以上是政治必修三的知识点框架,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详细的子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高中必修三的政治内容属于文化范畴,在这个模块我们将会学习文化的内涵、地位和作用等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1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重要性〕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
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请你说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要发挥(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21、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4、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6、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31、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我们应该怎样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自觉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2)双向交流。
(3)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必要性重要性)(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2)〔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途径: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7、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要点归纳4(一)有关文化作用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双重性;文化对政治经济、综合国力及对人的影响。
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对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对民族: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传统文化的作用对民族: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不竭的力量之源。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导向和示范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有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作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国内: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国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要求: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三)有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因、措施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原因:(1)文化多样性。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需要。
(4)防止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2.措施:(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3)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4)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5)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6)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7)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8)防止文化渗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有关中华文化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从构成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从内涵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构成①从发展过程看: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
②从组成看:中华各民族文化或各区域文化的总汇。
③从内容看:博大精深。
④从性质看:精华和糟粕。
(4)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条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8)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9)反对错误倾向。
(10)当代中华文化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中华文化的力量: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
(五)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选择题答题要点(1)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2)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3)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6)是中华文化之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命脉。
(7)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8)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