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中要求的药品养护
GSP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养护管理
GSP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养护管理GSP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养护管理篇(1500字)一、引言药品养护管理是GSP(Good Supply Practice)药品批发企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药品养护管理包括药品储存、配送和过期药品的处理等方面,通过有效的药品养护管理,企业能够杜绝药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药品储存管理1. 储存环境:GSP药品批发企业应设立适当的药品库房,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尘、湿度控制等条件,避免药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库房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2. 温度控制:库房内应设备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对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不同类别的药品对温度要求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药品类型设置相应的温度控制要求。
库房内的冷藏药品和冷冻药品应当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储存,避免冷链产品的变质。
3. 药品分类储存:库房内的药品应按照药品类型、批号、效期等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易过期的药品得到及时使用。
4. 光照控制:某些药品对光照敏感,如遇到长时间的暴露在阳光下或强烈的光照下,会造成药品质量下降,因此应设立遮光设施,避免光照对药品的影响。
5. 环境监测:定期对药品库房进行环境监测,例如对灰尘、细菌和其他污染物进行检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药品配送管理1. 药品出入库记录:对药品配送过程进行全程记录,确保药品的流向可追溯。
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的记录,以及药品进货、出货的过程记录。
2. 商品管理:对药品在出库、配送过程中的包装、完整性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如发现损坏或异常的情况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
3. 运输条件控制:药品配送过程中要确保运输的适宜条件,例如避免药品受到高温、湿度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药品配送的车辆应具备良好的车厢环境控制设施,以保证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4. 运输记录和监测:对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如对车厢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记录和报告,并确保药品的配送过程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GSP中要求的药品养护
GSP中要求的药品养护药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用途、二重性、时效性、消费方式和质量要求几个方面。
因此,需要在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控制,以保证人体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都非常重视药品的质量,省企业通过GMP来保证药品的质量,经营企业通过GSP来保证药品的质量。
药品养护以防为主,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内因(成分的不稳定性),外因(温度、光线、空气、湿度、时间)。
养护就是根据药品储存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储存过程中的药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一、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1.制定养护计划(1)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养护计划(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企业的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养护工作,使日常工作有的放矢。
制定时根据上一年度的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品种突出----重点品种: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结构、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变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
重点养护品种包括: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重点养护的具体品种应由养护组按年度制定及调整,报质量管理机构审核后实施。
①易氧化的药物:溴化钠、碘化钙、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叶酸等。
②易水解的药物:三硝酸甘油酯、阿司匹林、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等页脚内容1③易吸湿的药物:蛋白银、枸椽酸铁铵、胃蛋白酶、淀粉酶、青霉素、洋地黄粉等④易风化的药的物:硫酸钠、咖啡因、磷酸可待因等⑤易挥发的药物:麻醉乙醚、乙醇、挥发油、樟脑、薄荷脑、碘仿、酊剂、十滴水等⑥具熔化性的药物:以香果脂、可可豆脂为基质的栓剂,易发生共熔现象的药物(水合氯醛、樟脑、薄荷脑等)⑦具升华性的药物:碘、碘仿、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⑧易发生冻结的药物:含有药物的水剂、以稀醇作溶媒的制剂、鱼肝油乳、松节油搽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⑨具吸附性的药物:淀粉、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等⑩近效期、首营、已发现不合格的相邻批号的药品。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1、目的:确保药品储存过程的质量,规范药品养护。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
3、适用范围:所经营药品的在库养护、检查及其他养护工作。
4、责任人:养护员。
5、操作规程:5.1检查药品储存作业是否合理:5.1.1是否按药品的储存管理要求分库或分区,标识是否明显;5.1.2药品储存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5.1.3药品是否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药品有无混垛,垛间距、药品与内墙、顶、温湿度调控设备及管道间距、与地面间距是否符合规定;5.1.4药品是否有倒置;5.1.5储存运输人员放置药品是否轻拿轻放。
5.2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转:5.2.1是否有效采取避光、遮光、防鼠、防虫等措施;5.2.2每日检查库内卫生环境是否清洁;5.2.3检查各类设备有无异常。
5.3库房温湿度监测:5.3.1自动监测系统是否运转正常并按规定记录;5.3.2温湿度超出范围时应排查原因;5.3.3出现温湿度超标及时采取措施并记录。
5.4药品养护:5.4.1确定重点品种:近效期药品、冷藏或有特殊温度要求的重点养护;5.4.2养护原则:一般药品每季度循环检查一次,重点品种每月养护检查一次;5.4.3每月末按系统生成的计划,进行药品包装和外观检查,并记录,养护抽样按验收抽样原则执行;5.4.3.1片剂有无裂片,变色;5.4.3.2丸剂是否圆整均匀,蜜丸软硬适中;5.4.3.3颗粒剂、散剂应干燥,无吸潮、软化、结块等;5.4.3.4锭剂、栓剂无变形;5.4.3.5合剂、口服液应澄清,无酸败、异臭等;5.4.3.6胶囊剂无粘结、无变形、无破裂等;5.4.3.7酒剂应澄清,可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5.4.3.8酊剂应澄清;5.4.3.9膏剂(黑膏药)应乌黑油亮,老嫩适度,无红斑、无飞边;5.4.3.10橡胶膏剂应无脱膏;5.4.3.11注射剂应无明显可见异物;5.4.3.12软膏剂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等;5.4.3.13糖浆剂应澄清,无酸败、异臭等变质现象,含药材提取物的可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药品在库养护规程
目的:制定药品在库养护操作规程,不断改善药品储存条件,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安全。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药品在库养护的全过程。
责任:养护员、保管员、储运部、质管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操作规程:1、养护员必须履行职责,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
经常检查并努力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指导和督促保管员按照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与作业。
2、养护员应当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调控、监测:2.1养护员应掌握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各测点终端的位置,能熟练地通过主机采集、记录、处理及报警功能,实时监控库房温湿度数据;2.2当药品储存环境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养护员应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2.2.1.温度过高,采取各种降温措施来调节:用排风扇等通风设备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通过窗帘防止阳光直射,库房遮光降温;开启空调降温;2.2.2.温度过低时,采取保温防冻的措施来调节:关闭窗户,悬挂门帘;开启空调;2.2.3.湿度过高时,采取防潮除湿的措施来调节:通风除湿;开启除湿机,保持仓库相对封闭,经常移动除湿机的位置,达到全面除湿的效果;2.2.4.湿度过低时,采取的措施如下:可利用湿拖把拖地;可采取喷雾器喷雾;3、根据库存药品的质量特性采取具体的检查、养护措施:3.1由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药品定期自动生成养护计划,提示养护人员对库存药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养护;3.2对验收合格药品入库三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养护检查(周期性不得少于3个月一次),每季度循环检查一次所有在库药品;3.3不定期检查:一般汛期、梅雨季、高温、严寒或发现有质量变化苗头时的随机性检查;3.4检查的内容包括药品包装、外观、性状、有效期等;3.5在库的冷藏、冷冻药品由专人负责进行重点养护检查;3.6检查时注意事项:养护员在打开药品内包装进行检查时,必须在符合卫生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检查完毕后必须恢复包装原貌,确保不因检查对药品内在质量和外观带来质量影响。
药品养护计划
药品养护计划
按照GSP的要求和根据药店养护制度及工作程序,为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特做此计划。
1.对上柜三个月的药品根据药店制度规定的三三四原则按季进行循环检查。
(即第一个月检查30%,第
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以确保在药店的质量。
2.指导营业员对药品进行合理的储存。
每日配合营业员定时对温湿度进行记录,发现其临近规定范围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控,并做好记录。
3.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近效期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
长时间储存的药品应作为重点养护品种。
每月应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
4.对检查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悬挂黄牌,通知营业员暂停销售,同时填写《药品质量复
查通知单》(一式二份),上交质量管理员复查、对确认为合格的药品,应解除黄牌,通知营业员恢复销售,对确认为不合格的药品,在接到质量管理员的《药品停售通知单》后,督促营业员将不合格药品放入不合格药品箱中。
5.每季度汇总、分析养护中出现质量问题、重点养护品种的信息,上报药品养护质量报表。
养护员
Xxxx年xx月xx日。
新GSP内审检查表--储存与养护
检查项目
责任人
整改时限
*08604
8605
养护人员应当按照养护计划对库 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 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
8606
养护人员应当对储存条件有特殊 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进 行重点养护。 养护人员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 及 时 在 计 算 机 系 统中 锁定 和记 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8609
养护人员应当定期汇总、分析养 护信息。
*08701
企业应当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库存 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 制,采取近效期预警及超过有效 期自动锁定等措施,防止过期药 品销售。
8801
药品因破损而导致液体、气体、 粉末泄漏时,应当迅速采取安全 处理措施,防止对储存环境和其 他药品造成污染。 对质量可疑的药品应当立即采取 停售措施,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 定,同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确认 。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当存放 于标志明显的专用场所,并有效 隔离,不得销售。 怀疑为假药的,及时报告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
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 2.有货架、托盘等储存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记录。 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 3.货架、托盘等储存设施设备应清洁、无杂物堆放,保证药品不 堆放。 受污染。 4.货架、托盘等储存设施设备应完好无损,保证药品储存、摆放 安全。 1.有储存作业区人员出入管理制度,人员必须经过授权方可进出 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 药品库房。 2.应采用门禁系统、人员登记等方式对库房进出人员实行可控管 业区。 理,防止药品被盗、替换或者混入假药。 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影响 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 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 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不得有洗漱、就餐、饮酒员的日常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的 工具等。 1.有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或规程,有养护岗位职责。
GSP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药品仓储养护管理行为,确保药品储存养护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药品养护工作适用本制度。
四、责任:药品养护人员对本制度负责。
五、内容:1、养护人员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主要内容是:(一)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二)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三)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四)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养护记录至少保存5年。
(五)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六)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七)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2、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的工作质量。
5、经质量管理部审批,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建立健全重点药品的养护档案,结合经营品种的变化,定期分析、调整重点养护的品种目录,不断总结经验,为药品储存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6、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对抗、冷藏等方法进行养护。
7、配合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品、退货药品库(区)——黄色;合格品库(区)、发货药品库(区)——绿色;不合格品库(区)——红色。
8、按照药品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要求指导保管员合理储存药品。
新版GSP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所储存药品质量稳定,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在库药品发生质量事故。
2.依据2.1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2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 附录1《冷藏冷冻药品的储存与运输管理》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库药品的养护、检查。
4.职责4.1 储配部负责仓库温湿度的管理;药品在库储存期间的养护、检查;养护用设施设备的管理。
4.2 质量部负责养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
5.制度内容5.1 养护人员应当指导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对储存人员不规范的储存与作业行为给予纠正,并督促持续改进。
5.2 检查并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包括库内温湿度条件、药品储存设备的适宜性、药品避光、防鼠、除湿等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库内的卫生环境等。
5.3 养护人员应关注库房温湿度检测数据,保证检测的频率和小郭,发现超出规定范围的数据时,应及时排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使库房温湿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5.4 养护人员应当按照计算机系统生成的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对药品的包装、外观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对温湿度、避光等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有效期较短的品种进行重点养护。
5.5 养护工作结束后养护人员应当将养护情况输入计算机系统、生成养护记录,包括养护日期、养护药品基本信息(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数量)、质量状况、有关问题的处理措施、养护人员等。
5.6 养护人员在养护检查中发现药品有质量疑问时,应及时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进行锁定,停止该批次品种的销售,告知储存人员暂停发货,存放于标注明显的专用场所,并有效隔离,报质量部处理,并记录。
5.7 发现药品因破损而导致液体、气体、粉末泄漏时,应迅速采取安全处理措施,(开窗通风、稀释、挪移等),防止对储存环境和其他药品造成污染,并进行记录。
5.8 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根据其特性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养护,通过晾晒、通风、干燥、吸湿、熏蒸等方法防霉变腐烂;通过曝晒、加热、冷藏、熏蒸等方法防虫害;通过密封、降温等方法防挥发;通过避光、降温等方法防变色、泛油,采取的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并记录。
GSP认证药品重点养护品种
重点药品养护品种
易生虫饮片:
党参人参当归独活白芷防风板蓝根生地泽泻全瓜蒌枸杞子桑葚龙眼肉桃仁炒异米杏仁桑白皮鹿茸鸡内金菊花金银花沙参防己莪术贝母佛手陈皮砂仁酸枣仁红花蒲黄蝉蜕黄柏狗肾地龙甘草黄芪山药天花粉桔梗猪苓水蛭僵蚕蜈蚣乌药葛根丹参何首乌赤芍苦参延胡索升麻大黄肉豆腐淡豆豉柴胡地榆蛤蚧
易发霉饮片:
天冬怀牛膝独活玉竹黄精白果全瓜蒌山萸肉莲枸杞子马齿苋大小蓟大青叶桑叶黄柏白鲜皮川槿皮人参党参党参当归知母紫箢菊花红花金银花白芨木香五味子洋金花地龙蜈蚣甘草葛根青皮芡实薏苡仁栀子
易泛油饮片:
独活火麻仁核桃仁榧子当归怀牛膝巴豆狗肾木香龙眼肉桔核杏仁蝼蛄紫河车前胡川穹白术苍术
易变色饮片:
款冬花红花金银花佛手通草麻黄
已失去气味饮片
藿香香薷紫苏薄荷佩兰荆芥细辛肉桂花椒吴茱萸八角茴香丁香
檀香沉香厚朴独活当归
易升华、软化融化类饮片
易升华类:樟脑薄荷脑冰片
易软化融化类:芦荟安息香乳香没药
苏合香
易风化类
硼砂芒硝
易潮解类
芒硝蝎海藻昆步。
2023年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药店新版GSP认证
药物养护管理制度
(一)目旳
为加强药物旳质量,保证药物科学养护以及维护药店良好旳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物管理法》
2、《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行细则
(三)内容
一、对陈列药物由营业员按月进行循环质量检查并记录,在检查中发现质量有疑问旳药物,立即下架放入药物暂停销售柜暂停销售,同步填写质量可疑药物汇报、确认单报质管员审核处理。
二、对近效期药物,按月填写近效期药物催销表直至销完。
三、对重点养护药物品种,建立药物养护档案,缩短检查时间,每月两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四、对常规养护药物品种,建立药物养护档案,每月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五、建立设施、设备旳档案,每月对各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记录保留二年。
六、如因养护人员未尽职尽责,工作不实导致药物损失旳,将在质量考核中惩罚。
GSP-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编号起草部门质管部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批准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部门修订日期分发部门保管部门质管部1、目的:为确保所陈列和储存药品质量稳定,避免药品发生质量问题。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78条3、适用范围:企业陈列和储存药品的养护。
4、责任:养护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 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保证质量,避免事故。
5.2 依据陈列和储存药品的流转情况,制定养护计划,进行循环的质量检查;对质量有疑问的或储存日久的品种,应有计划抽样送检。
1 5.3 药品养护人员具体负责每月对各类养护设备定期检查,并记录,记录保存二年。
5.4 对陈列和储藏的药品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并做好记录。
一般药品每季检查一次;重点品种(包括近效期在一年以内的药品,易霉变、易潮解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和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每月或每周检查一次;对质量有疑问及储存日久的药品及时抽样送检。
对六个月到失效期的近效期品种,按月填报效期表。
5.5 养护人员应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对库存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品、退货药品区——黄色;合格品区——绿色;不合格品区——红色。
5.6 养护人员应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每天上午9—10时、下午3—4时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温度: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下、冷库2~10℃,湿度在45%~75%之间)。
根据温湿度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措施,重点做好夏防、冬防工作。
5.7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与药品特性相适应的方法养护。
25.8 建立健全重点药品养护档案工作,并定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为药品储存养护提供科学 依据。
5.9 在药品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或马上撤下柜台并暂停上柜台,尽快通知质 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5.6 养护人员应定期对防火、防潮、防鸟、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设施进行检查。
GSP课件 7-6 药品养护措施
【思考题】 药品的养护措施有哪些?
2.温湿度调控措施
温湿度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对药品仓库 进行温湿度调控采用。药品仓库温湿度从采取调控措 施到达到控制目标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温湿度超限后 才启动措施,往往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温湿度不符合要 求,增加了药品质量变化的风险
因此需要通过对调控设施的验证,确定相应的反 应时间,进而在操作规范中设定预警限,提前采取调 控措施。
3.防鼠措施
堵塞一切可能窜入鼠害的通道,库内无人时,应随时关好 库门、库窗(通风时例外),特别是夜间;库内灭鼠,可采用电 猫、鼠夹、鼠笼等工具;加强库外鼠害防治,仓库四周应保持 整洁,不要随便乱堆乱放杂物,定期在仓库四周附近投放灭鼠 药,以消灭害源。
鼠夹
鼠笼
4.防பைடு நூலகம்措施
药品的包装尤其是外包装,大多数是可燃性材料,所以防火 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在库内配备消防用具和灭火器,并建立防 火岗位责任制。对有关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进行防火器材 使用的培训。库内外应有防火标记或警示牌,消防栓应定期检 查,危险药品库应严格按危险药品有关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药品的养护措施
1.避光和遮光措施
有些药品对光敏感,如肾上腺素遇光变玫瑰红色,维生素 C遇光变黄棕色,双氧水遇光分解为水和氧气等。因此这类药 品必须采取相应的避光措施。
药品的包装必须采用避光容器或其他遮光材料包 装外,药品在库储存期间应尽量置于阴暗处,对门、 窗、灯具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遮光,特别是一些大 包装药品,在分发之后剩余部分药品应及时遮光密闭, 防止漏光,造成药品氧化分解、变质失效。
药品养护—库房药品养护(药房管理课件)
一、GSP关于“药品养护”的规范要求
2.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温湿度、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
防鼠等要求 3.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 ❖温度:冷库2~10 ℃、阴凉库 ≤20 ℃、常温库
10~30 ℃ ❖ 相对湿度:35%~75%
一、GSP关于“药品养护”的规范要求
记 录 员
1 20 74
张 22 三
78 开空 20 70 张
调
三
2
3
…
31
采用自动监测、记录温湿度设备的不用填写此表
三、药品养护工作相关记录表
药品养护记录(库房重点养护品种)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商品名
批准文号
建档日期
生产企业
生产地址
质量标准
储藏要求
养护方法
包装 情况
内: 中: 外:
药品质量状况摘要
日期
、GSP关于“药品养护”的规范要求
条 养护人员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 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主要内容是: 1.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 1)温湿度要求 2)分库分区要求 3)搬运和堆垛要求
药品按批号堆垛,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 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 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一、GSP关于“药品养护”的规范要求
5.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 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发现库存有问题的药品,放置 “暂停发货”的黄色标志牌于货位。
一、GSP关于“药品养护”的规范要求
6.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 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 造成污染;
GSP培训岗位培训储存与养护
GSP培训岗位培训储存与养护前言GSP,全名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严格管理规范,它涵盖了药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GSP培训岗位,就是培训药品从采购、储存到销售的全流程,以使得从事药品经营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完全掌握GSP的精神和实施方案,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GSP培训岗位的培训储存与养护在GSP培训岗位的培训中,储存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培训储存和养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培训物品的储存环境与温度储存GSP培训物品时,需要有一个标准的储存环境和温度,以确保物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储存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远离阳光和雨水。
物品应该放在适当的储物柜或架子上,以避免受潮或被损坏。
此外,储存温度应该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性质而定,一般来说,药品应该储存在室温下,而易挥发、易氧化和易变质的物品应该储存在低温、干燥、无光线的条件下。
2. 定期检查物品的完整性GSP培训岗位包含各种资料、书籍、关键技术文件和其他培训物品。
为了确保这些物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需要对它们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检查的内容包括:物品是否齐全、排列是否合理、是否有遗失、是否有损坏等。
3. 定期更新物品的内容GSP培训岗位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培训物品的内容,以确保岗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总是符合最新的药品管理准则和标准。
更新可以通过添加新材料、删除过时内容、对现有资料进行修订或更改等方式实现。
4. 加强人员管理,确保物品的安全GSP培训岗位的培训内容及培训物品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人员的管理,确保物品的安全。
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规范岗位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活动,避免盗窃和破坏。
同时,需要划定岗位的工作区域,制定岗位工作流程,并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以确保物品的安全。
GSP培训岗位的培训储存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方面,才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优良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P中要求的药品养护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用途、二重性、时效性、消费方式和质量要求几个方面。
因此,需要在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控制,以保证人体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都非常重视药品的质量,省企业通过GMP来保证药品的质量,经营企业通过GSP来保证药品的质量。
药品养护以防为主,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内因(成分的不稳定性),外因(温度、光线、空气、湿度、时间)。
养护就是根据药品储存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储存过程中的药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一、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
1.制定养护计划
(1)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养护计划(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企业的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养护工作,使日常工作有的放矢。
制定时根据上一年度的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品种突出----重点品种: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结构、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变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
重点养护品种包括: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
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重点养护的具体品种应由养护组按年度制定及调整,报质量管理机构审核后实施。
①易氧化的药物:溴化钠、碘化钙、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叶酸等。
②易水解的药物:三硝酸甘油酯、阿司匹林、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等
③易吸湿的药物:蛋白银、枸椽酸铁铵、胃蛋白酶、淀粉酶、青霉素、洋地黄粉等
④易风化的药的物:硫酸钠、咖啡因、磷酸可待因等
⑤易挥发的药物:麻醉乙醚、乙醇、挥发油、樟脑、薄荷脑、碘仿、酊剂、十滴水等
⑥具熔化性的药物:以香果脂、可可豆脂为基质的栓剂,易发生共熔现象的药物(水合氯醛、樟脑、薄荷脑等)
⑦具升华性的药物:碘、碘仿、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
⑧易发生冻结的药物:含有药物的水剂、以稀醇作溶媒的制剂、鱼肝油乳、松节油搽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
⑨具吸附性的药物:淀粉、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等
⑩近效期、首营、已发现不合格的相邻批号的药品。
2.养护人员与职责
药品养护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养护员的工作需要质量管理、仓储保管、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要求各相关岗位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保证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①质量管理人员(拿主意的、指导方向并监督,是其主管领导)负责对药品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考核,审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
②仓储保管员是具体的执行者,协助养护人员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
操作。
根据养护员指示负责对库存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做好货位编号及色标管理),对仓间温湿度等储存条件(有效地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电子温湿度仪),发现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或接近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保温等措施进行有效调控,并记录。
对库房的温、湿度条件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一般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进行管理,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③养护员定期(一般药品每季度一次,重点品种每月一次)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及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的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除采取适当的保管、养护外,还必须经常地和定期地进行在库药品检查。
通过检查及时了解药品的质量变化,以便采有效的防护措施。
现实工作中企业的检查方法都不同,特别是现在应用计算机管理,非常方便,如通过设置电子表格自动提醒近效期药品功能(设置离效期近6个月时就会在电脑表格中变成红色起到警示作用)。
养护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定期对库存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循环养护检查。
养护时应做好养护记录,对药品质量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格式参见表7-4,7-5,7-6。
(1)检查方法有:
①随机检查法:②日查法③月末清查法④季末盘点法⑤“三三四制”:每个季度三个月,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
4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书中流程图)
药品养护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包括技术操作、设施设备、药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①养护员应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②挂醒目的黄色标牌,并暂停发货并及时上报③质量管理部核实、处理(2小小时内)④已销售的通知客户并召回⑤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采取措施对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改进,从而有效地控制药品储存质量。
三、药品养护措施:要了解药品储存的要求,通过阅读说明书、和供货单位了解。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做好养护工作。
有些企业的硬件设施设备比较先进,养护员在做工作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
1.避光措施
2.降温措施
3.保温措施
4.降湿措施
5.升湿措施
6.防鼠措施
7.防火措施
注射剂:水针剂应注意防冻;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温度过高易失效、变质,适宜冷藏。
片剂:注意防潮,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避光保存,片剂活性成分对光敏感,易受光照而变质。
胶囊剂:应控制温度,胶囊受热易吸潮粘连、变色,应存放于阴凉库。
水溶液剂、糖浆:水溶液剂应存放于常温库;糖浆剂宜阴暗保存。
软膏、霜剂:冬季应防冻,秋季宜常温库保存。
栓剂:温度过高(超过36、5℃)会融化变形,宜阴凉存放。
◇中药饮片
温度:温度在20度以上时,对含脂肪、树脂类、芳香气味的饮片有影响。
适合阴凉库储存。
湿度:一般中药含水量为7-15%,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极易发霉。
空气:某些中药的某些成份易被挥发,如薄荷的变色和气味散失等。
有些化学药制剂易被氧化,如维生素C等。
日光:日光对某些中药的色素有破坏作用。
如黄芪晒后变白,槟榔片晒后变红等。
8.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
按照养护目的的不同,在养护过程中要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如为防止霉变腐烂,可采取晾晒、通风、干燥、吸湿、熏蒸、盐渍及冷藏等方法;为防止虫害,可采取曝晒、加热、冷藏、药物、熏蒸等方法;为防止药性的挥发,可采取密封、降温等方法;为防止变色、泛油(泛油:中药泛油是指中药材所含的油分在一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溢出表面,呈油润状态或质地发生变化,或色泽加深,或有哈喇味等现象,原因:a.中药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仁),含挥发油(当归、木香、独活、桂皮、),含糖分和粘液质多的(天冬、怀牛膝、党参),温度过高药物易走油。
)可采取避光、降温等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药品养护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日益广
泛,主要有降氧、远红外干燥、微波灭虫、电离辐射等方法。
对抗储存养护药材及药材饮片是利用一些中药材所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和特有驱虫防霉化学成分与易生虫、易发霉中药材共同存放,达到防治中药材及饮片虫蛀、霉变的养护方法。
1.泽泻、山药与丹皮同储防虫蛀、变色
2.藏红花可防冬虫夏草生虫
3. 蜜拌桂圆、肉桂保色味
4.大蒜防芡实、薏苡生虫
5.细辛、花椒养护鹿茸
此外,花椒与鹿茸同贮也能防虫,方法是将鹿茸装入盒内,盒底先铺一层花椒,盖好密封,如此保管的鹿茸也不会生虫。
6.姜可防蜂蜜“涌潮”
7.毕澄茄驱除黄曲霉素
8.当归防麝香走香气,变颜色
9.酒蒜养护土鳖虫
现介绍以下养护方法:
先在贮藏土鳖虫的箱底四角和中间分别放上用纸包好的1—2枚大蒜,大蒜要剥去外皮,纸包好后,在纸包上扎刺若干小孔,以利蒜味散发,再装10厘米厚的土鳖虫,其上喷洒适量的白酒或酒精,再放一层土鳖虫盖住,然后铺一层草纸,纸上照原法放大蒜,和土鳖虫和喷酒及酒精,如此反复一层层地装箱,直至箱满,最后将箱盖严密封即可,如此包装贮藏的土鳖虫不会发霉生虫。
四、药品养护档案与信息
企业应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收集、分析、传递养护过程中的信息资料。
1、药品养护档案
药品养护档案是指企业记录药品养护信息的档案资料,改进养护方法,积累技术资料的管理手段。
其内容包括药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等。
药品养护档案的品种应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一般应按年度调整确定。
2、养护质量信息
按照GSP规定,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的质量信息。
以便质量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储存药品质量信息,合理调节库存药品的数量,保证经营药品符合质量要求,其报告内容应汇总该经营周期内经营品种的结构、数量、批次等项目,统计并分析储存养护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的相关指标,如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比率,进而提出养护工作改进的措施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