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选
1、A
2、D
3、D
4、C
5、D
6、C
7、B
8、B
9、C 10、A 11、C
12、D 13、C 14、B 15、C 16、A 17、A 18、D 19、B 20、C
二、多选
1、B C D
2、A B C D
3、A B C
4、A B E
5、A C
6、A B
7、A B C
8、ABCD
9、ABCDE 10、A C D 11、A C 12、B C D 13、B C D 14、A C E
15、A B C D
三、简答
1、简述中共六大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制定新的路线和政策,1928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阶段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前形势一个
革命浪潮已经过去,而新的革命浪潮还没有到来。党的首要任务是争取群众、
准备武装起义。大会批判了“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特别是批判了“左”倾
盲动主义,指出当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尽管党的六大
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对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退却以及农村
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
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业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相关的政策,但它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对中国革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简述建立中国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第二,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3、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农村革命斗争的基本方式和基本任务。(1)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根据地就不能巩固。(2)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根据地。(3)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根据地建设为基本依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便不可能开展土地革命,红军就不能扩大,武装斗争就失去战略阵地。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富农经济存在。
文化纲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是如何论述实事求是态度的?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在报告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了全面的论述。认为这种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就是有
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是’就是客观事务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所说的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论述是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概括。
6、简述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942年2月全党普遍开展整风运动,这次运动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最根本的是反对教条主义。
整风运动清算了教条主义的影响,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统一了全党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
1、试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首先,关于建立中国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独立。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党领导革命必须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红色政权。而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存在下去,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给红色政权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第二,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大都是受革命影响的南方地区。第三,全国
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革命的整个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毛泽东认为这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并且发展必须具备的“一个紧要条件”。
其次,关于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农村革命斗争的基本方式和基本任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根据地就不能巩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根据地建设为基本依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便不可能开展土地革命,红军就不能扩大,武装斗争就失去战略阵地。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最后是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并不是为割据而割据,而是要通过不断扩大武装割据,实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政策,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实际上也就是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这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最重要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教条主义束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