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动作发展------婴儿的行走
婴幼儿的行为能力发展规律
婴幼儿的行为能力发展规律
一、感知能力发展
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感知能力的发展是最为显著的。
新生儿对于温度、触觉和听觉的刺激非常敏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在这个阶段,给予婴儿多种感知刺激有助于他们的感知能力发展。
二、大动作发育
大约在3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具备基本的肌肉控制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抬头和翻身。
到6-7个月时,许多婴儿能够坐起,而在9-10个月,他们通常可以爬行。
大约在1岁时,大多数婴儿可以行走。
当然,这些发育阶段会根据每个婴儿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三、精细动作发展
精细动作是指孩子利用手和手指的能力来操作物体、完成任务和表达思想的活动。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从最初的抓握反射逐渐发展出主动抓取物品的能力。
到6-7个月时,他们可以轻易地拿起小物体,如积木或球。
到1岁左右,大多数孩子可以模仿涂鸦,并开始尝试构建简单的形状。
四、语言与社交能力
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是婴幼儿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逐渐从发出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能够理解并使用简单词语和短句。
同时,他们也开始对社
交互动产生兴趣,如通过表情、姿势和声音与他人交流。
在1岁左右,大多数孩子能够使用简单的代词,并开始表现出对特定人物的偏爱。
总体而言,婴幼儿的行为能力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了解这些发展规律有助于家长和照顾者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支持,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儿童的动作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从出生到青春期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了解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1. 婴儿期(0-2岁)在婴儿期,婴儿的动作能力非常有限。
出生后的几个月,婴儿只能通过扭动身体和四肢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到了4-6个月,他们开始能够翻身、坐起来,并尝试爬行。
在1岁左右,他们可以站立和行走,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
这个阶段的动作发展是通过自然生长和发育来实现的,家长应该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当的刺激,帮助婴儿发展他们的动作能力。
2. 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动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跑步、跳跃、踢球等基本的运动技能。
同时,他们也开始发展精细动作能力,如握笔、剪纸等。
幼儿期的动作发展是通过游戏和锻炼来实现的,家长和教育者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和游戏,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和身体协调能力。
3. 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可以进行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运动。
他们可以学会各种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此外,他们还可以学习一些体操和舞蹈动作。
小学阶段的动作发展需要有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学校和家庭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机会和资源。
4. 青春期(12岁以上)青春期是儿童动作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经历了身高的增长、肌肉的发育等身体上的变化。
青少年的动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以进行更复杂、更高强度的运动。
此外,青少年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专项训练,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总结起来,儿童的动作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进步。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动作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以下是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头部控制能力增强:03岁婴幼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会明显增强,会开始学会抬头、侧头、转头等动作。
2.四肢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03岁婴幼儿会开始学习爬行、翻滚、爬坡等活动,四肢协调性也会逐渐提高。
3.行走能力开始发展:03岁婴幼儿的行走能力会逐渐出现,并且步态会越来越稳定,能够跑、跳等活动。
4.手眼协调能力增强:03岁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完成抓握、放置、搬动等活动。
5.空间意识和方向感开始发展:03岁婴幼儿会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对空间位置、方向感的认识也逐渐增强。
6.动作自我控制能力加强:03岁婴幼儿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并且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动作方式。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
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头部控制:婴儿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头部控制能力。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能够逐渐抬头、转头,这是他们探索周围环境的重要一步。
2. 翻身:大约在 4-6 个月的时候,婴儿开始学会翻身。
他们可以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然后再翻到俯卧位。
3. 坐立:婴儿在 6-8 个月左右开始学会独立坐立。
他们可以用手支撑身体,保持平衡。
4. 爬行:在 8-10 个月时,婴儿开始学习爬行。
他们可以用四肢支撑身体,向前或向后移动。
5. 站立和行走:大约在 10-12 个月,婴儿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他们可以扶着家具或墙壁保持平衡,然后逐渐独立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发展速度都有所不同,上述时间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
如果你对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发展专家。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一)抓握动作
手和眼的协调动作 •眼睛注视下,两只手合作玩一个玩具 •玩具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 •同时玩弄两个玩具,会用撕、扯、拉、摇、翻等种种方式玩弄各种物体。
(二)涂鸦绘画
•在纸上画点,或画短的直线 •画曲线和基本几何图形 •组合几何图形以及其他图形
(三)生活自理动作
•1岁的孩子会主动配合大人的穿衣动作; •还会自己用小手拿着小勺摇摇晃晃地往自己或别人的嘴里送饭; •真正独立吃饭至少要到2岁,而独立穿衣还要更晚些。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一、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
(一)头部动作的发展
出生后的1个月左右,有意识地控制头部的动作 满月时,把头抬到水平位置 5个月俯卧时能够将头高高地抬起 6个月时,能够自己坐,头部保持竖直
(二)躯干动作的发展
2个月,撑着手臂在俯卧时挺胸 3个月,学会了翻身 5个月,握住小床的边缘或栏杆来保持自己的坐姿 7个月,独立地坐起来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三)腿和脚动作的发展8个月时学会了爬行 随后,手扶物站立 1岁左右开始扶物走路 1岁半左右行走自如
二、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一)抓握动作
尺侧抓握→手掌抓握→桡侧抓握 •6个月内,主动的尺侧抓握开始出现 •随后,逐渐能应用手掌抓握 •6-9个月,拇指主动应用的抓握模式出现 •7个月,粗大的耙抓模式 •9个月,能用拇指获得手指表面的小物品 •8-9个月,桡侧抓握模式 •9-12个月,能抓握小物品
婴幼儿身体动作的发育顺序
婴幼儿身体动作的发育顺序从新生婴儿到幼儿期,婴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明显增长,这是由于他们身体的发育和动作的进步所决定的。
但发育和动作的进步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婴儿身体动作的发育按照下列顺序发展:一、婴儿期身体动作1.头反应:新生婴儿在倾斜其头时,可以保持抬头,大概2-3个月时会自发加强此动作。
2.:平卧时,婴儿往一边翻滚,滚飞能力在3-6个月时会有明显的进步。
3.坐:婴儿可以在较低的位置上固定背部,支撑头部和背部,背坐反应会在3-6个月发展。
4.跚:婴儿可以蹒跚学步,大概在6-8个月发展起来。
5.行:爬行是婴儿从地面上以四肢支撑移动的行为,发展会在7-10个月发展起来。
6.路:婴儿可以保持平衡移动,大概会在11-15个月发展起步态。
二、幼儿期身体动作1.转起步:幼儿会发展出旋转起步的能力,用一只脚轻轻跺一脚,大概会在12-18个月发展出来。
2.跃:幼儿可以双脚跳跃,进行简单的跳跃,大概会在18-24个月发展出来。
3.饰:幼儿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动作,比如把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大概会在19-24个月发展出来。
4.圈圈:幼儿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圈圈,大概会在28-36个月发展出来。
5.步:幼儿可以运行,大概在3岁时会发展出此技能。
三、身体活动的重要性幼儿期的身体活动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正确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脊柱、关节和肌肉的发育,增强孩子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视觉、听觉、触觉感知能力。
游戏是婴幼儿发展身体动作的重要手段,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练习跑步、做俯卧撑、攀爬等动作,使身体活动得到正确和充分的发展。
四、家长对婴幼儿身体活动的引导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参加身体活动,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遵循适龄原则,不可过早、过猛地强迫孩子参加身体活动,否则可能引发孩子的反感,甚至伤害孩子的身体和情绪。
此外,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做到及时回应、分配合理、正确激励,以达到正确引导孩子发展身体动作能力的目的。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0-6个月婴儿动作的发展
•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动作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0-6个月婴儿动作的发展
婴儿粗大动作的发展
•婴儿出生大约4周以后,就出现了有意识 的头颈部运动,表现为仰卧位时能够勉强 抬头 •婴儿对躯干部分的控制开始于2个月之后 •5-6个月的婴儿能够自己用手支撑坐在床 上
•黄疸 •头皮血肿 • 吐奶 腹泻 • 便秘 肠套叠 感冒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疝气和肠套叠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四)0-6个月婴儿易发疾病与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
•2个月大的婴儿容易发生坠床 •3-4个月大的婴儿 手抓握 • 5-6个月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0-6个月婴儿的心理发展—知觉
图形知觉
有研究表明,刚出生两天的婴儿就可以 分辨人脸和其他模型,他们看人脸的时间 比看圆盘或不规则盘的时间长。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0-6个月婴儿的心理发展—知觉
距离知觉
心理学家采用“视觉逼近”来研究婴儿 的距离知觉,主要方法是向婴儿呈现以一 定速度逼近的物体,观察婴儿对此如何反 应。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0-6个月婴儿动作的发展
•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0-6个月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0-6个月婴儿的饮食与睡眠
•在吃奶量方面,出生1周到15天左右的婴 儿,一次吃奶量在70-100毫升 •4-5个月的婴儿在食量方面基本固定 •婴儿过了5个月之后,开始对母乳或奶粉 以外的食物更加感兴趣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动作,从简单的翻身、爬行到复杂的站立、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
一、0-6个月:非熟练的全身运动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新生儿通过反射动作和初步的全身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
他们能够短暂地抓住和握住物体,但这种动作通常是不稳定的和不协调的。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鼓励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如仰卧起坐、翻身和爬行,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和协调能力。
二、6-12个月:初步的主动运动在6个月大时,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复杂的动作,如爬行、站立和行走。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手和膝盖来爬行,有些孩子甚至能够扶着家具走路。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安全和鼓励,让宝宝自由地探索和练习他们的新技能。
同时,也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运动能力和自信心。
三、1-2岁:更加独立的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在1岁到2岁之间,婴幼儿开始更加独立地行走和跑步,同时也对手部精细动作有了更好的掌握。
他们可以抓取小物体,如积木、玩具和食物,并能够更准确地完成一些日常任务,如刷牙、洗脸和穿衣。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宝宝进行运动和手部活动,如户外散步、亲子游戏和绘画等。
四、2-3岁:更加协调和复杂的动作在2岁到3岁之间,婴幼儿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和复杂。
他们可以双脚交替地跑步,并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手部精细动作。
他们也开始尝试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行为,如穿鞋、系鞋带和开门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帮助宝宝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如跳绳、跳舞和玩拼图等。
总之,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机会和鼓励让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名词解释
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名词解释引言婴幼儿期是人类生命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幼儿需要通过各种大肌肉动作来发展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
婴幼儿大肌肉动作是指使用大肌肉群参与的动作,包括走路、跑步、跳跃、爬行等,这些动作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协调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婴幼儿大肌肉动作进行详细的解释,包括解释每个动作的定义、目的、发展阶段以及如何促进婴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等方面内容。
1. 走路定义走路是指婴幼儿通过交替移动双腿,一脚向前迈出后,另一脚再向前移动的大肌肉动作。
目的走路是婴幼儿从爬行向行走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走路,婴幼儿可以更快、更稳定地移动,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发展阶段1.爬行准备期:婴幼儿能够做出爬行的动作,但腿部力量较弱,还不能独立站立。
2.爬行期:婴幼儿开始独立爬行,提升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3.爬起期:婴幼儿能够通过支撑物站立起来,做出几步踉跄的尝试。
4.婴幼儿平衡期:婴幼儿能够站立并保持平衡,不再需要支撑物。
5.婴幼儿走路期:婴幼儿能够自主地控制腿部肌肉,行走起来,步伐逐渐稳定。
如何促进发展•提供平稳的环境:给婴幼儿提供平整、宽敞的地面,减少跌倒的风险。
•提供支撑:在婴幼儿学习走路的过程中,提供稳定的支撑物,如婴儿推车、助步器等,帮助婴幼儿建立起安全感。
•鼓励尝试:给予婴幼儿鼓励和赞美,鼓励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尝试行走,但也要尊重婴幼儿的节奏和能力,不过度干预。
2. 跑步定义跑步是指婴幼儿快速使用双腿交替向前跑动的大肌肉动作。
目的跑步是一种高强度的大肌肉运动,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心肺功能、提高协调能力和运动灵活性。
发展阶段1.初次尝试期:婴幼儿开始学习使用双腿交替运动,尝试快速移动。
2.大幅度跑步期:婴幼儿可以通过大幅度的跑步动作迅速移动,但步伐不够稳定。
3.稳定跑步期:婴幼儿能够稳定地进行跑步,步伐平稳并能够保持速度。
如何促进发展•提供安全环境:确保跑步环境安全,没有障碍物和危险因素。
婴儿动作的发展的规律和阶段
第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第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
其顺序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第三,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第四,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研究发现,满2个月的胎儿便可利用头或臂的旋转,使身体弯曲离开刺激(这是最早的胎动)。
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和其它类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
胎儿在5个月后逐渐获得了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和强直性颈反射等对其生命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本能动作。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1.“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
“预先成熟论”认为,动作是“预先成熟”的结果,后天运动经验在动作发展中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角色。
“可能成熟论”者认为,机能的发展可以引发或转换出新的结构来。
“可能成熟论”者认为,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为“诱导论者”;而“预先成熟论”认为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了心理发展,动作发展促进了心理的发展,故被称为“助长论者”。
三月翻身五月坐十月爬一岁会站会走路
7周够物,3月抓静物,5月抓单方向的动物,9月抓不同方向的动物
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抓握;在抓握过程中逐步形成手眼协调(标志,有意识和动作协调的保障)。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出生到一岁的宝宝,经历了许多关键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一系列基本的动作技能,从抬头、翻身到坐立、爬行,并最终学会走路。
这些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宝宝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在宝宝的动作发展中,抬头是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宝宝在躺着的时候,他们会努力抬起头部,以观察周围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颈部和背部肌肉逐渐变得强壮,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头部的运动。
接下来,宝宝会尝试翻身,从仰卧位转到俯卧位。
这是宝宝掌握自己身体的重要一步。
当宝宝能够翻身后,他们开始探索坐立的技巧。
宝宝在坐立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保持平衡,这对于他们的核心力量发展非常重要。
在坐立的基础上,宝宝会逐渐学会爬行。
开始时,宝宝会使用手臂和腿蹬地来移动,然后逐渐掌握手脚交替爬行的技巧。
这个阶段对于宝宝的肌肉和协调性的发展非常关键。
随着宝宝的发展,他们会逐渐迈向走路的阶段。
首先,宝宝会尝试站立并扶着家具或者其他物体来保持平衡。
然后,他们会尝试迈出几步,最终学会自己走路。
这个过程需要宝宝不断练习和调整,直到他们能够稳定地行走。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里程碑组成的。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宝宝不断掌握新的动作技能和身体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照顾者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鼓励宝宝尝试新的动作,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总的来说,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从抬头、翻身到坐立、爬行,再到走路,宝宝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来逐渐掌握新的动作技能。
这个过程对于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和照顾者的支持和鼓励是宝宝动作发展的关键,他们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宝宝顺利地完成每个发展阶段。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大方向:
1.头尾规律:先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站立和行走。
这种发
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
2.近远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先发育,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
作的发展。
具体来说,即先学会抬头,然后是坐、站、走。
3.由大到小: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后成熟,如儿童开始学会抓笔、筷
子等较精细动作的过程。
4.泛化到集中:婴儿早期出现的是一些笼统的、弥散性的动作,然后这些动
作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5.先正后反:儿童先学会向前走,后会倒退走;先学会用手抓握物品,后才
会放下手中的物品。
6.整体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以后才逐
渐分化,动作越来越准确。
7.肌肉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从大肌肉群动作到小肌肉
群动作,从躯干动作到四肢动作。
8.适应和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
适应,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逐渐成熟,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也逐
渐提高。
以上就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是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标志。
如果发现婴幼儿的动作发展与这些规律有明显不符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几个月的宝宝会翻身?几个月的宝宝会爬行?几个月的宝宝会走路?几个月的宝宝会自己穿衣服?这可是新手妈妈们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来看看这个图解版吧,轻松易读、印象深刻。
每个宝宝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以下时间是平均值,自家宝宝发展的早点或者晚些都是正常的,不必介意。
第1个月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第2个月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一举头,二举胸”意味着满1个月时,孩子在俯卧的情况下可以有抬头的动作;满两个月时,不仅可以抬头,而且抬头时胸部也可以离开床面。
趴着不仅可促进颈背部肌肉的发育,利于抬头,而且通过刺激全身肌肉协调,促进大脑对运动功能的控制。
婴儿常趴着,还会缓解肠绞痛症状。
如果孩子满3个月,俯卧位时还不能抬头。
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家长从未让孩子尝试过“趴着”的姿势,还可能是孩子神经发育存在问题,与喝配方粉和是否补过钙、补过维生素A+D等无关。
第3个月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起。
一般来说,如果婴儿的发育正常,从3个月开始有翻身动作,甚至可翻身。
而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已经3个多月了,竖抱时头还会后仰。
竖抱孩子时出现后仰现象,说明孩子的颈部肌肉发育还不能承受竖立的头。
遇到这种情况,停止竖抱。
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趴在床上。
通过抬头动作逐渐锻炼孩子的颈背部肌肉。
只有颈背部肌肉“结实”了,竖抱时才可能承受头部。
婴儿在6个月以内,不鼓励竖抱。
第4-5个月会翻身,会大笑,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第5-6个月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会喃喃自语引起别人注意,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一般来说,孩子满5个月后就不满足于继续躺着了,总想自己坐着。
这时家长不要为了满足孩子,而让他靠着沙发等支撑物独自坐,这样对脊柱的发育不利。
此时,仍然应该多让孩子趴着,趴着既利于腰背肌肉和大脑的发育,又可缓解“想坐”的欲望。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动作发展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动作发展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第142篇文章-
婴儿期的年龄阶段是0-3岁,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婴儿的动作发展开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活动。
比如大小便了或者发烧了,就会手舞足蹈的,看见熟悉的人就会笑笑,看见陌生人就会哭哭。
婴儿的动作发展一般是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比如先从整个躯体然后慢慢到手脚等。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过渡到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哭。
遵从头尾原则: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遵从远近原则: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遵从大小原则: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的动作。
抓握动作:一开始主动探索和认识自己身边的人事物,随后开始进行玩具的操作,从而使自己的动觉、触摸觉、视觉等各方面的感觉协调运行。
这些感觉的发展为婴儿的知觉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独立行走:婴儿的躯体运动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婴儿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同时增加了与周围人的很多接触交往机会。
作为大人们来说:从早期开始对婴儿进行动作的训练很重要,婴儿动作的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或者延缓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婴儿的动作发展与婴儿的营养补充、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教养模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会决定婴儿的一个动作是提前发展还是延后发展。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特点
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特点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基本动作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
基本动作包括行走、跑跳、爬行、攀援、跳跃、踢球、抛接等,它们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能力。
以下是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特点。
1.行走:婴幼儿通常在1岁左右开始学会独立行走,2-3岁时能够掌握基本的步态和妥善地使用上肢平衡身体。
到3-4岁时,他们能够自由行走并掌握较为复杂的步伐如跳步、划步等。
2.跑跳:幼儿通常在2-3岁时学会跑步,这是他们迅速移动和躲避的基本技能。
跳跃则是在跑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4岁的幼儿能够学会简单的跳跃行为,并逐渐有能力进行连续跳跃。
3.爬行:爬行是幼儿在站立行走之前的重要过渡阶段。
通常在7-9个月的时候,幼儿会开始试图爬行,这是他们发展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的重要方式。
4.攀援:攀援是幼儿期较为复杂的行为能力。
在2-3岁时,幼儿学会使用手臂和腿部力量来攀援家具、爬梯子等,这对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挑战。
5.跳跃:跳跃是幼儿发展力量和灵活性的重要方式。
在3-4岁时,幼儿能够学会简单的双脚跳跃,之后逐渐学会单脚跳跃、前后翻跟斗等较为复杂的跳跃动作。
6.踢球:踢球是幼儿学习协调性和目标精准性的重要活动。
通常在3-4岁时,幼儿能够学会使用脚部进行简单的踢球动作,之后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控球和射门技巧。
7.抛接:抛接是幼儿学会控制身体和手臂运动的关键能力。
在3-4岁时,幼儿能够学会简单的抛接动作,逐渐掌握抓住和投掷物体的能力。
总的来说,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难度到高难度的过程。
幼儿在不断的活动和练习中,逐渐掌握和发展各种基本动作能力。
这些动作的发展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身体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幼儿期应该给予他们丰富的机会和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有利于基本动作发展的活动,帮助他们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发展的过程婴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通过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逐渐探索和了解周围环境。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的过程。
1岁以下:大运动发展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的大运动主要是通过躯干的控制来实现。
他们能够平躺、抬头、翻身和坐起来。
约在四个月左右,婴儿会尝试蠕动和翻滚,这使得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位置。
六个月时,常常有婴儿坐下来,并能够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玩耍。
到了12个月时,婴儿可以自己爬行、站立和尝试行走,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大运动能力。
1至3岁:精细动作的初步发展在这个年龄段,婴幼儿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他们会尝试使用双手一起进行操作,并逐渐控制手指的运动。
在1岁左右,婴儿能够拿起小的物体并尝试捏握。
两岁时,他们能够使用勺子吃饭,扔球和堆积物品。
到了三岁,婴幼儿能够使用剪刀、画画,以及更精细的手指动作,如穿珠子等。
精细动作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手工活动和书写。
3至6岁: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和动作能力得到了更加精细的发展。
他们能够跳跃、奔跑和玩耍,并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如踢球和接球。
同时,婴幼儿的精细动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能够从简单构建物开始进行零件拼装,使用剪刀剪纸,书写简单的字母和数字。
这个阶段是视觉-运动协调发展以及注意力和集中力的重要阶段。
6岁以上: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的提高在儿童进入学龄前的阶段,他们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他们会开始学习和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手部技能,如写字、绘画、打字等。
这一阶段对于儿童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他们将通过更广泛的活动和锻炼来不断提高各项动作能力。
结论婴幼儿在各个年龄段会经历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的过程。
从头控制到跳跃奔跑,从捏握小物体到书写和手工活动,婴幼儿的运动和动作能力逐渐发展并提高。
7~9个月婴儿的发展特点
7~9个月婴儿的发展特点1.动作发展7个月,婴儿的各种动作开始有意向性,会用一只手来拿东西;会把玩具拿起来,在手中来回转动;还会把玩具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或用玩具在桌子上敲着玩。
仰卧时,会将自己的脚放到嘴里啃。
一般能坐稳了,不用别人扶就能独立坐几分钟。
妈妈可以试着让孩子坐便盆大小便。
对于坐盆反感的孩子,妈妈可在孩子起床后把他放在便盆上,他也许能顺利排便。
不能让孩子长久坐便盆上,以免其不舒服。
给孩子穿衣服时,妈妈可以教孩子自己把手伸入袖子中,妈妈反复强调孩子的动作,孩子听懂了就能做到。
8个月,婴儿能从坐位躺下后扶着床栏杆站立,并能由立位坐下。
俯卧时,用手和膝扒着能挺起身来。
会拍手,会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玩。
常咬玩具,会独自吃饼干。
8个月大的婴儿头部、颈部和四肢的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月开始学爬。
爬是项重要的内容,是一项锻炼全身的自我运动。
有的孩子不会爬就直接会走,这对孩子来说并不好,其今后有可能出现协调能力差、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
爬能锻炼孩子脑部相应的部位,使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发展得更好。
9个月,婴儿不用扶着也能坐较久,并会由坐改为爬;能由卧位坐起而后平躺下;能灵活地前爬、后爬;能扶着床栏杆站着并沿着床栏杆行走;会抱玩具娃娃;双手会灵活地敲积木会把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上或用瓶盖去盖瓶口;能食指和拇指并用捏取葡萄干、小馒头等细小食品放到嘴里。
为了锻炼孩子的食指灵活性,家长可用一个转盘玩具电话,让孩子用食指探入洞内练习拨动转盘;或让孩子把食指伸进瓶子里把珠子抠出来。
一过6个月,婴儿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有的学会了连续翻滚。
由于其腿脚的力量开始增大,大多数孩子通过学习,能够用腹部的力量支撑体重开始匍行。
孩子的手变得更加灵活,妈妈教孩子传手,孩子很快就能学会。
随着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孩子将发现自己身体的其他部分。
仰面躺时,他会抓住他的脚和脚趾并送入口中;更换尿布时,他会向下触摸生殖器;坐起时,他会拍自己的臀部和大腿。
婴幼儿行走动作发展训练——讲义
10个月~2岁是学会独立行走的年龄,是孩子从摇摇晃晃走几步到掌握身体平衡行走的阶段。
当婴儿开始走路就代表着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起来。
一、训练目的婴儿行走动作的出现是其全身大动作发展的重要飞跃,不仅使婴儿能主动接触事物,有利于各种感官的发展,扩大视野,同时发展婴儿的空间知觉。
行走动作的发展使婴儿动作更灵活、协调,使婴儿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训练方法(一)移步行走让宝宝面对成人握住成人的双手或成人扶着宝宝的腋下,双脚踩在成人的脚背上,左右交替向前迈步;一段时间后让孩子背对着成人,扶住他的腋下向前行走,练习迈步。
(二)扶东西走训练孩子扶床沿、栏杆、家具或墙壁移步。
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像螃蟹一样扶着栏杆左右移动步伐横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三)推小车走训练孩子双手扶扒车学走。
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克服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四)独走在床上或草地上让孩子练习独立行走,开始时,成人在两边短距离接应,慢慢延长距离,使孩子学会独行,也可从拉着手走到逐渐松手让孩子自己走进行练习。
在孩子会走后,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练习自如行走。
三、训练解读10个月到2岁是学会独立行走的年龄,是婴儿从摇摇晃晃走几步到掌握身体平衡行走的阶段。
婴儿行走动作的出现是其全身大动作发展的重要飞跃,不仅使婴儿能主动接触事物,有利于各种感官的发展,扩大视野,同时发展婴儿的空间知觉。
行走动作的发展使婴儿动作更灵活、协调,使婴儿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注意事项关于行走训练,我们最后再来看一下,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慎用学步工具,学步车、学步带,看似很方便,婴儿也不容易摔跤,但其实长期使用,婴儿就会形成依赖。
婴儿依靠学步车不能自己控制平衡,走路姿势不会好看,还会造成婴儿“O型腿”或者“X型腿”;第二,准备合适的学步鞋。
婴儿的大动作发展和促进方法
婴儿的大动作发展和促进方法婴儿的大动作发展对于他们的整体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大动作,婴儿们可以锻炼肌肉力量,培养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促进神经发育,还可以帮助他们探索和了解周围的环境。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促进婴儿大动作发展的方法。
一、爬行和翻滚爬行和翻滚是婴儿发展大动作的基础。
爬行可以锻炼婴儿的手臂和腿部肌肉,同时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为了鼓励婴儿爬行,你可以在地板上放一些有趣的玩具,引导婴儿向玩具爬去。
同时,家长可以用手轻轻地托起婴儿的腿部,帮助他们翻滚。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婴儿的大动作发展,还可以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二、站立和行走婴儿的站立和行走是大动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婴儿大约6-8个月时,他们可以开始尝试站立和支撑身体。
为了帮助婴儿站立,家长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如婴儿床边缘或家具边缘。
此外,使用婴儿站立器或推车等辅助工具也可以鼓励婴儿站立和行走。
当婴儿能够站立和行走时,家长应提供安全的室内环境,让他们尽情探索和行动。
三、爬楼梯和爬坡在婴儿一岁左右,他们开始追求更大的挑战。
爬楼梯和爬坡是婴儿大动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让婴儿尝试爬楼梯可以锻炼他们的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
然而,这个活动需要家长的密切监督,确保婴儿的安全。
在室外,家长可以带婴儿去一个安全的坡度较小的斜坡,鼓励他们爬行和探索。
四、投掷和接球游戏投掷和接球游戏可以培养婴儿的协调性和精细运动能力。
可以用柔软的球或玩具进行这个游戏。
开始时,家长可以示范如何投掷和接球,然后鼓励婴儿模仿。
这个游戏既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户外进行,让婴儿在活动中享受乐趣。
五、跳跃和跳绳跳跃和跳绳是更高级别的大动作活动,适合婴儿发展到更高阶段时进行。
通过跳跃和跳绳,婴儿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爆发力和协调性。
家长可以带婴儿去一个安全的室内或室外空间,让他们尽情跳跃和跳绳。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您可以帮助婴儿促进大动作发展。
爬行和翻滚、站立和行走、爬楼梯和爬坡、投掷和接球游戏,以及跳跃和跳绳等活动都可以让婴儿锻炼肌肉力量,培养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促进神经发育。
婴幼儿动作能力训练
规律
头尾规律:自上而下,如抬头-翻身-坐-爬-立-走-跑-登梯-跳 由近到远(抬肩-手指取物) 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 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抓-放,向前-倒退)
第2页/共8页
婴幼儿粗大动作训练
原则
循序渐进:必须遵循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发展顺序 适宜性:一次时间不能过长(根据年龄、个体差异、健康) 趣味性:培养乐趣、营造快乐游戏氛围。
注意事项
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训练项目要适合婴幼儿年龄特点。 训练时上下肢要同时训练。 训练时间要短,次数多。 训练时应随时用表情与婴幼儿语言沟通。
第3页/共8页
训练内容与方法
1 抬头 2 翻身 3坐
0-3个月 每天4-5次 竖抱抬头、俯腹抬头、俯卧抬头
3-6个月
每天4-5次
被动翻身、引逗翻身、自主翻身
训练内容与方法
7跑 9跳 8跳
17-24个月 每天4-5次 跑步扶停、抛球捡球
25-30个月 每天4-5次 双足跳下一级台阶、 双脚向上跳、兔子跳
第6页/共8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7页/共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8页/共8页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
意义
粗大动作发展是婴幼儿大脑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有利于平衡感的建立,对宝宝自信心的
培养和独立性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特点
0-6个月为原始反射支配期,以移动运动为主。 7-12月为步行前时期,以移动运动为主。 13-18月为步行时期,以行走平衡感发展为主。 19-36月为基本运动技能时期,以技能运动为主。
5-7个月 每天4-5次 拉坐、扶坐、靠坐、独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行走是婴儿大运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从四肢着 • 地到双腿直立行走,婴儿经历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已经 • 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爬行不仅对学习走路,而且对 身体 • 的协调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所以,让我们先从爬说起。 • • • •
从爬到走的过度
开始时,婴儿把肚皮贴在地上,用手够着往前蠕动,然 • 后他可以用四肢把身体撑起来,不再肚皮贴着地面了。由 于 • 大部分婴儿的胳膊比腿更有力,所以开始时,很多婴儿是 先 • 倒退着爬的。 •
8 个月:努力扶物站立。他会抓着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 西站起来。一旦第一次站立成功了,他就不再满足于规规矩 矩地坐着了。随后,他开始练习爬行,练习扶物行走,这样 一来,他就可以去够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
9~10 个月:蹲下起来。婴儿开始学习如何弯曲膝盖蹲下去, 和如果站累了怎么样坐下。从站到蹲或坐远不像成人以为的 那么简单,这个动作对婴儿来说,是个大工程,而且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 危险。
住什么东西来保持平衡,走起来要容易。一旦自信心确立起来,婴儿就会自主松开扶东西的 手, 完全自由地迈步。走路是一项技能,需要学习和东西,而且只能走一两 步,但很快,他就能“闲庭信步”了。
走路的过程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月:弹跳的皮球。如果你抱着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他会 像一个皮球一样在你腿上跳上跳下,而且在大约两个月中, 这都是他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爬行给了婴儿一种全新的令人兴奋的感觉,他可以比较自由地去他想去的地方,但因为看到 周围的成年人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因此他也想学着走路。开始时,他尝试用双手抓住什么, 如茶几、床或者是你的腿来支撑他的身体,保持平衡。虽然独自站立是学习走路的前奏,但 很多孩子会因为不知所措而焦急或哭着请求成人的帮助,此时,你可以告诉他如何弯曲双腿 蹲下来,回到原来的“低姿态,这样他会比较安全,不容易摔倒。 当婴儿对竖直站立熟悉之后,他会试验性地迈出一小 步,当然开始时还需要学会“借力” ,他会了解,如果双手抓
11 个月:自由伸展。此时,他很可能已经能够独自站立、弯 腰和下蹲。如果抓住你的手,他也可以和你一同走路,但还 要经过几周的练习才敢松开成人的手自己走。
13 个月: 蹒跚独步。 大约有 3/4 的孩子可以在这个阶段摇摇 晃晃地自己走了,但也有些孩子直到 16 个月才能自己走。
14 个月:熟练的走路 SHOW 。能够独自站立,蹲下再起来, 甚至有的能够倒退一两步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