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图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版(含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12版)调整体
B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按照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8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字word标示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本标准中,一字指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
3.2行line标示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
在本标准中,一行指一个汉字的高度加3号汉字高度的7/8的距离。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 g/m2~80 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 1 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
GB/T 9704—2012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
5.2.2 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5.2.3 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版(含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围2 规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版头要素编排规则
1.份号
涉密公文一定要标注 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 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 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 一行。如“000001”
2.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 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 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
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1
三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11
三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主体要素编排规则
7.标题
——省略法 当原文标题中有“关于”一词时,且文种为通知,省略介词“关于”或文种“通 知”。 标题可拟为“转发+原标题”。 “××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举办全市国土资源好新闻 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
“××县国土资源局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举办全市国土资源好新闻评选 活动的通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的通知》 如果被转发的文件文种不是通知时,还要加上“的通知”。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考 核评价办法的通知》 ——省略法 系统内部行文可使用规定的规范化简称
版头要素编排规则
3.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分为“特急” 和“加急”两种。紧急电 报分为“特提”、“特 急”、“加急”和“平急” 四种。 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 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 左上角。 ▲▲如需同时标注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 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 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 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如不需要同时标注, 则根据同时标注情况的排 序递补排序。
2
三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版头要素编排规则 ▲▲当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和紧急程度两个汉字之间不空格。若不标注,则空一 格。
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含式样
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含式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 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附图
图2 公文首页版式
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图3 上报公文首页版式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图4 公文末页格式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二○○○年一月一日
主题词:××××××
抄送:××××××××××××××××××××××
××××××
×××××××××2000年×月××日印发
——
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 148。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2012最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含式样)[1]
2012最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含式样)[1]D–– 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 3 ––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本标准中公文用语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的用语一致。
本标准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国标准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庆、杨雯、郭道锋、孙维、马慧、张书杰、徐成华、范一乔、李玲。
本标准代替了GB/T 9704—1999。
–– 4––GB/T 9704—199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9704—1988。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版含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版含式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加盖印章的公文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 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新国标)
横排表格
A4纸型的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
单页码表头 在订口一边
双页码表头 在切口一边
- 33 -
计量单位及标点符号及数字用法
公文中计量单位的用法应当符合 GB3100、
GB3101和GB3102(所有部分),标点符号的 用法应当符合 GB/T 15834,数字用法应当符 合GB/T 15835。
的日期。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用阿拉
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
的日期为准。
- 23 -
公文格式要素
主体部分
7.印章:
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 成文时间,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 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 印章顶端上距正 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不得出现 空白印章 。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 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并将印章一 一对 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 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 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 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 版心,首排印章顶端距正文或附件说明 一行之内。
2.密级和保密期限:
限。 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 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2行;保密期限中的 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 之间用“★”隔开。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
“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
- 11 -
公文格式要素
版头部分
3.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 3 号 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与保密 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期限、紧急程度,份号顶格编排在版 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与保密期限顶
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
公文格式及排版图解说明及使用手册(
- 1 -×××××××××××××××。
- 4 -- 5 -×××××××关于×××××××的函×××××××:×××××××××××××××××××××××××××××××××××××××××××××。
总有部分地方各有不同。
本册本着常见实用和使用规律出发,适用于高等院校和具备发文条件的社会组织(如NGO、NPO 等),大部分内容仍适用于党政机关,读者在编排公文时可参考使用。
1.用纸幅面尺寸(1)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页面常竖向布置,页边与版心尺寸为:页天头37MM,公文用纸订口28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不含页码)。
(2)实践常用:上页边距为37MM,下页边距为35MM,左右页边距27±1MM,常用27MM。
(3)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2.眉首(版头)。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公文眉首。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排版要求PPT
公文要素编排规则——主体示意图
9
公文要素编排规则——版记
版记要素包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版记一定在偶数页上,假设公文 很短,首页可以放下版记内容,版记也必须移至第2页上 一、抄送机关: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 编排。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抄送”改为“主送”,其余编排方法同 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 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二、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4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 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为(即1不 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
6
公文要素编排规则——版头示意图
7
公文要素编排规则——主体
主体要素包括 一、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 多行居中排布;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二、主送机关:标题下空一行,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 后全角冒号 三、正文:3号仿宋体字,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 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一 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开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四、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 注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 字对齐。 五、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 日期为准居中编排 六、成文日期和印章: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 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 七、附件:另面铺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 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整理(收藏)附图解
机关公文格式设置规范本方法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结合我局实际制定。
具体内容如下:一、办公软件要求适用于微软OFFICE—WORD文字处理软件。
永中OFFICE文字处理软件可参照使用。
二、页面设置 1.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
2.选择“纸张”附签,“纸张大小”设成“A4”。
3.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页脚”设置成“2.5厘米”。
4.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三号”,单击“确定”按钮。
5.进入“文档网格”附签,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仿宋体为标准、每页22行、每行28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三、插入页号 1.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
2.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数字格式”设置为-1-,-2-,-3-显示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码设置。
3.双击页码,选中页码(包括左右两条短线),将页码字号设置成“四号”;字体为宋体的阿拉伯数字;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空一个汉字,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空一个汉字。
四、文号制作 1.平行文或下行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居中显示,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2.上行文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字体、左空一个字的距离;签发人——三号仿宋字体;签发人姓名——三号楷体、右空一个字的距离,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注:文号一定要使用六角符号。
六角符号插入方法:选择“插入”——“符号”——“符号”附签,找到六角符号后,将光标置于准备插入的地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版)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2012-07-01实施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 1 —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 3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含式样
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含式样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幅面尺寸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制版要求印刷要求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格式命令(令)格式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国家行政部门最标准公文格式 图文并茂
2016年国家行政部门最标准公文格式第一节公文格式的种类根据公文载体的不同,分为文件格式、信函格式、电报格式、命令格式、纪要格式等。
文件格式信函格式命令格式纪要格式二、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1.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80g/㎡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
2.纸张大小:A4型纸:210mm×297mm。
3.版面: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版心尺寸为156×225mm。
4.字体:如无特殊说明,公文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5.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6.公文应当双面印刷。
7.公文应当左侧装订。
三公文的通用格式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一件完整的公文由三部分组成:一、版头部分1.份号:公文的份数序号也就是每份公文的编号,根据印制份数,编流水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为了掌握公文的发放方向,便于公文的保密管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
涉密公文一定要标注份号,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涉密公文标注份号。
如需标识份号,一般用6位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份号用黑色标注。
2. 秘级和保密期限: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三种。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份号之下;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
电报格式的公文紧急程度分为四级,从急到缓依次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2019最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ppt
公文特点
PART TWO
PART TWO 公文特点
一、具有法定作者
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可制发正式公文
PART TWO 公文特点
二、正式行文的三种形式
企业名义 企业所属组织单位名义 法定代表人名义(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名义签署行文)
2.8mm XXXXXXXXXXXXXXXX文件
2.8mm
空XXX发〔2020〕1号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
签发人:XXX XXX
PART SIX 格式编排 ·主体
三、主体
空空公文的主体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公章,附注,附件等七项内容。
空空其中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公章又包含:加盖印章的公文,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中的数字, 特殊情况说明等五项细节说明。
1.
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 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 (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3.
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 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 以作适当调整
2.
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 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 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空空
小贴士:
2020年1月6日空空空空
Q:企业中哪种类型的公文无需加盖公章
A:由于会议纪要的种类不同,格式的要求不同。从是否盖章的角度讲,会议
纪要可以分为无须盖章的和必须盖章的两种。“文件”式会议纪要必须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