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囊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1) 桥小脑角区:约70%病人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 少数以面肌痉挛面部感觉减退耳鸣、耳聋起病。 2)鞍区: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视力视野损害,晚期可出 现视神经萎缩。内分泌 障碍较少见。 3)脑实质内:大脑半球者常出现癫痫发作,精神症状 以及轻偏瘫。 4)脑室内:早期病人可没有明显症状。随着囊肿的增 大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5)颅骨表皮样囊肿:好发于中线或近于中线或在颞骨。 常表现为颅骨表面隆起,触之橡胶感,无压痛。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垂体功能障碍及视 功能障碍。
注意需与囊性垂体瘤,颅咽管瘤,表皮样 囊肿及鞍区蛛网膜囊肿等鉴别。
辅助检查
CT:典型的囊肿表现为鞍内鞍上低密度灶,囊液
成分不同也可表现等或高密度
MRI:一般认为典型的Rathke囊肿常表现两种。1)
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囊液成分类似脑脊液。2) T1高信号,T2变化不一。与囊液的蛋白含量等多种 成分有关。
辅助检查
X线:有时可见骨压迫性改变,邻近颅骨变薄、 颅壁外突 CT: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囊液密度同脑脊液, 囊壁无强化,周围无水肿带。位于中线部位者 可出现梗阻性脑积水。 MRI: 颅内蛛网膜囊肿在T1成低信号,T2为高 信号,囊液同脑脊液信号。 CT脑池造影: 蛛网膜囊肿内不见药液充盈即 可明确诊断。
另有间歇性破行、马根神经压迫和刺激症状(骶 神经根受累)、排尿功能紊乱或性功能障碍、肛 门烧灼样疼痛。
辅助检查
X线:骶骨骨质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骶管扩大,椎体后
缘骨质侵蚀呈扇状花边样改变。有时也可发现同时存在腰 骶部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脊柱滑脱、脊柱后凸等。
CT: 清楚显示骨质破坏和占位病变,尤其对骶骨显示清
辅助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胎儿及婴幼儿颅内神经 上皮囊肿的主要手段。
CT:脉络丛囊肿 与脑脊液相比稍高密度;钙化常 见。室管膜囊肿 与脑脊液相比为等密度,无强化。 MRI:脉络丛囊肿与脑脊液信号相似,边缘强化, DWI常为高信号。室管膜在各序列与脑脊液相同 信号。
wk.baidu.com
脉络丛囊肿
室管膜囊肿
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鉴别:DWI很有价值蛛网 膜囊肿比较圆滑,在DWI上呈脑脊液样低信号; 表皮样囊肿形态常不规则,在DWI上呈高信号。 大枕大池鉴别: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 移位及变形,且易引起脑积水而致侧脑室及三脑 室对称性扩大。大枕大池除了枕大池扩大外,不 存在其他脑室和小脑异常。 脑穿通畸形囊肿鉴别:在CT与MRI中都显示为相 应脑室明显扩大并与软化灶相通。
提示囊肿破裂
胶样囊肿
也称线粒体囊肿、脑上旁突体囊肿或室间孔囊肿。 本病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0.14%~2%。发病年龄 大多在30-60岁之间,男性为女性的两倍。 胶样囊肿常出现于第三脑室前方
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从几mm至数cm,呈囊性、 壁薄而完整。囊肿含有黄绿色粘稠皎样物质,无 胆固醇物质,也可为肉芽性。部分可发生钙化, 囊内偶发出血。
骶管囊肿
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 。 可分为 Ⅰ型无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多位于骶
管S1-3水平,常见于成年人,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Ⅱ型 有神经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即Tarlov囊肿),
一般位于S2-3水平脊神经节或其远端,多见于成年人
Ⅲ型 即硬膜内脊膜囊肿
。
骶神经根囊肿多表现为腰骶部钝痛,症状与体位 的变换有关,一般上午轻下午重,站立或行走后 症状加重,卧床休息症状可减轻。在久坐或站起 来的过程中常有腰及下肢疼痛。
肠源性囊肿
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发生于椎管内,而颅内极 其少见 。
椎管内EC好发于颈段和上胸段,囊肿位于髓外硬 脊膜下,并以脊髓腹侧面为多,少数位于脊髓背侧面 或髓内。 颅内EC好发部位位于后颅窝脑干前方,也可见桥 小脑角区或斜坡。
椎管内EC首现症状多为囊肿所在部位的脊神经根性疼痛, 以双侧颈痛者多。部分病人常在短期内出现肢体感觉、运 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对已有脊髓受压神经功能障碍 者宜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颅内EC常以轻微的间歇性头痛、头晕为早期表现,部分 患者后期可出现脑神经麻痹症状、小脑症状及肢体运动障 碍,幕上病变可有癫痫发作 。行手术治疗。
表皮样囊肿
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外胚层组织,是胚胎晚期 在继发性脑细胞形成时,将表皮带入的结果。 也称为胆脂瘤、珍珠瘤,其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1.5%, 无性别之差。
囊肿大多单发,亦可多发,偶与皮样囊肿同时存在并 伴有先天性畸形或异常,好发于桥小脑角、鞍旁,其 次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大脑、小脑和脑干,也发 生在颅骨板障和脊柱。
临床表现
常表现为双额或泛发性剧烈头痛,突然发病和停 止,头痛随着运动和/或体位改变而缓解或有强度 变化。 其他可伴有视觉改变,呕吐,眩晕,共济失调, 短期记忆丧失,尿失禁,癫痫发作等。
辅助检查、治疗
CT: 可见一圆形或类圆形均质高密度囊肿,边缘圆滑, 境界清楚。CT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 MRI: 多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也可 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囊肿不 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
左侧外侧裂见近似形 的脑脊液低密度影
左侧颞极部长T1、长 T2信号,邻近脑组 织受压
治疗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仍存在争论。主要包括随访观察、 手术治疗。 目前较统一的手术指征: 1)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表现 2)合并囊内出血、硬 膜下出血 3)有明确为AC所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4)顽固 性癫痫 5)囊肿增大趋势,或脑电图和颅内压有变化者 6)继发梗阻性脑积水 7)4岁以下且囊肿直径大于3cm,脑电图和颅内压有变 化者 8)局部受压征象明显 手术方式:开颅囊肿切除术、内镜手术、分流术(囊 肿-腹腔分流 )、引流术
鉴别诊断
畸胎瘤:为混杂有脂肪密度的肿块。 皮样囊肿:居中线部位,病灶密度较均 匀,常低于脑脊液。 蛛网膜囊肿:密度与脑脊液相似,且均 匀,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规则。
治疗
对桥小脑角区、鞍区小脑幕裂空区及脑室 内的表皮样囊肿采用恰当手术入路,尽可 能争取连同包膜一起切除。
皮样囊肿
治疗
症状性Rathke囊肿应手术治疗:1)经蝶入路是首 选方法;2)完全位于鞍上,向鞍旁扩展明显+瘤 体巨大仍应选择经颅手术。 无症状性Rathke囊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建议定期 MR和内分泌动态观察3-6个月,如肿物增大或出 现症状者再考虑手术。 手术原则是清除囊肿内容物,切除囊壁,缓解囊 肿对垂体组织、鞍隔、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 尽量减少对垂体组织的损伤。
临床表现
颅内蛛网膜囊肿约60﹪~ 80﹪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 现为 1)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反应迟钝 2)有不同程度、各种形式癫痫症状 3)局部骨质变薄彭隆、头围增大 4)对侧轻度偏瘫 5)精神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 6)特殊部位囊肿:鞍区蛛网膜囊肿可有视力障碍、内 分泌功能紊乱症状,后颅窝囊肿也可以压迫小脑半球 和脑干可伴有眼球震颤和其他小脑体征;四叠体囊肿 可出现上视障碍、内分泌障碍
是由皮肤外胚层剩件包埋于神径沟内发展而成的外胚 层组织肿瘤。与表皮囊肿不同的是:皮样囊肿常有皮肤 的成分,如皮脂腺、毛囊、毛发等结构。好发于中线 及中线旁。 颅内常发生于后颅窝,约占1/3,尤其在中线上的蚓部 或邻接的脑膜。 癫痫和头痛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囊肿破裂后可引起化 学性脑膜炎,血管痉挛、脑梗塞、甚至死亡。少数囊 壁可见一窦道通过缺损的颅骨与皮肤窦相遇,感染后 可引起脑脓肿 。
神经系统囊肿
蛛网膜囊肿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胶样囊肿 脉络丛囊肿 室管膜囊肿 拉克氏囊肿 肠源性囊肿 骶管囊肿
蛛网膜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颅内蛛网膜形成的内含脑液的非 肿瘤性囊性占位性病变。普遍认为原发性AC是由于蛛 网膜异常复制和分裂收集脑脊液形成,也有继发炎症、 头部外伤、颅内出血和感染等因素。体积较大和进行 增大的AC与临床密切相关。 颅内蛛网膜囊肿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 3﹪,多为 先天性,儿童占70﹪,男:女 =4:1,好发于外侧裂 及颞前部,其次为枕大池、大脑突面。其他部位还有 四叠体池、鞍区、脑室内、脑桥小脑角、大脑间裂。
手术全切除为治疗方法,囊肿基底部若与骨面紧贴,
宜连同该部骨膜一并切除。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应首选 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
脉络丛囊肿 室管膜囊肿
一组来源于原始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其中脉络丛囊肿较常见。
脉络丛囊肿多见于两侧侧脑室脉络丛,室管膜 囊肿多在侧脑室或脑室周围的实质内。
绝大多数脉络丛囊肿无症状。症状性室管膜囊 肿更少见。若位于脑室系统内的且体积增大可 影响脑脊液循环而形成的脑积水。
辅助检查
CT: 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的低密度灶,
形态多样,占位表现较轻。增强后无强化。板 障内表皮样囊肿可呈膨胀性破坏。 MRI: 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常为高信号, FLAIR亦表现为高信号。 DWI: 呈高信号,具有特异性。 3D-CISS:脑脊液呈高信号,表皮样囊肿呈相 对低信号,能较好显示囊肿边界及其沿脑池窜 行旳生长方式。
辅助检查
脑脊液:除了压力增高,15%的病人蛋白增高。 颅骨X线:20%的病人可有钙化,第四脑室皮样 囊肿伴有皮毛窦部位的枕骨可带有钩状的表现。 CT: 囊壁与邻接脑组织呈等密度(钙化除 外),囊肿内壁具有光滑的边缘,围绕低密度 肿瘤。注射造影剂后无明显强化。 MRI: T1WI呈脂肪样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 号。无强化或囊壁轻度强化。脑池、脑沟及脑 室内脂肪滴病变,提示囊肿破裂。
治疗
胎儿颅内神经上皮囊肿不需要处理,但脉 络丛囊肿的发生同时可伴有其他类型的 发 育异常,需注意。 婴幼儿、小儿无症状性囊肿不需要治疗。
症状性囊肿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囊肿切除或造瘘,囊肿分流术,囊液抽吸 术,神经内镜切除。
拉克氏囊肿
是发生于鞍区Rathke囊袋残余组织的一种先 天性非肿瘤性疾病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
晰。
MRI: 是诊断椎管内脊膜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囊液信
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l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IB 型位于骶管内,与硬脊膜囊之间有脂肪相隔。Ⅱ型位于硬 脊膜囊侧方,囊内有神经根存在。
治疗
由于大多数骶神经根囊肿(约70%)临床症状较轻 或无明确的神经症状,可行保守治疗(物理治疗 及硬膜外药物注射等)。 下列情况可行囊肿显微手术切除并硬膜成型术手 术治疗:1)腰腿疼或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无效, 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2)腰腿疼伴下肢肌力、感 觉减退;3)会阴部疼痛或感觉减退,大小便或性 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