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历史街巷
坡子街简介
![坡子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3e1e1ee856a561252d36fc8.png)
长沙坡子街坡子街:长沙商业的发源地坡子街是长沙最为古老的街巷之一,因这条街有坡而得名。
坡子街在旧时分3部分:上坡子街、下坡子街、横坡子街(又叫新坡子街)。
坡子街紧邻长沙最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
随着商业的扩张、现代潮流的渗透,这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街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目前,坡子街除了新巷、福胜巷尚存的部分传统民居外,百年老街风貌已乏善可陈。
尤其是近年来长沙民俗文化街等商业街道的开建,坡子街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人们只有到火宫殿就餐时才能体验到一丝往日的繁荣。
曾经的“金融街”自清末起,坡子街就成为了长沙金融业、药材业最为集中的地带,钱庄、金号(从事黄金买卖)、银行林立,堪称当时的“金融街”。
据记载,1934年坡子街上登记注册的钱庄就有14家,恒和钱庄、长沙最大的李文玉金号、余太华金号等都云集于此。
此外,中央银行长沙分行、大陆银行、聚兴城银行、实业银行、金城银行都设在此街。
创建于1650年的“劳九芝堂药铺”也选择建在坡子街上。
可以说,坡子街当时把握着长沙的金融命脉。
1949年解放后,当年的“金融街”不复存在。
中央银行改为商业厅的职工医院,恒和钱庄改为航务局的幼儿园,余太华金号改为长沙市百货公司,李文玉金号改为湖南省茶叶公司……湘菜代表火宫殿如今在坡子街上虽然难觅当年“金融街”的踪影了,但它仍然是长沙最具人气的街道之一,只因闻名遐迩的火宫殿矗立于此。
位于坡子街的火宫殿酒家现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被誉为湖南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
火宫殿曾经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
清晚期,火宫殿发展成为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市。
民国时期成为小吃闹市。
现在的火宫殿则成了聚集了最多、最正宗的湖南小吃的“美食天堂”,如长沙臭豆腐、毛家红烧肉、湘江野生鱼、糍粑等。
人们把它同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相媲美,是长沙乃至湖南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最具代表性的大众场所。
潮宗街现状及规划保护措施
![潮宗街现状及规划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e807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e.png)
潮宗街现状及规划保护措施潮宗街现状及规划保护措施长沙市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长沙市内有许多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长沙市公布有13条历史街巷,潮宗街就是其中一个。
街区内保留有民国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直至八九十年代的建筑,街道格局基本保存了民国时期的模样,历史信息十分丰富。
一、潮宗街的历史沿革潮宗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明清两代为长沙县所在地;戊戌维新期间,熊希龄、谭嗣同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新式学校——时务学堂;辛亥革命时期,黄兴、宋教仁在这里组织策划了华兴会起义;潮宗街优势毛泽东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在这个范围内,清代界线格局尚存,文化古迹和古旧建筑较为集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古城长沙的历史风貌。
潮宗街因临城门朝宗门而得名,又名草场门正街,是长沙市仅存的4条古麻石街之一。
全长400m,宽9m,“潮宗”原为“朝宗”,是朝拜祖宗的意思。
后来因为城门内聚居了众多的挑河水的脚夫,满街常年潮湿,“朝”遂变为“潮”。
麻石路面整齐平坦,与街巷两边的居民、店铺相映,行人往来,车水马龙,;旅店业特别发达。
古代长沙与无锡、芜湖、九江米市并誉为中国四大米市,潮宗街当时就是长沙最大的一条“米街”。
成为米业、堆栈业的集中之地,以米市闻名于世,有10多家著名的粮栈、米厂。
二、潮宗街保护现状(1)潮宗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控制范围:北至晴佳巷、彭家井,东至蔡锷路,南至中山西路,西至湘江大道,面积为147公顷。
环境协调范围:向北延至二马路,向南延至黄兴中路。
重点保护范围:区内钟楼、文化书社、基督教堂、时务学堂、天主教堂、左宗堂祠、弥赛区、中共湖南省工委旧址和平解放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及组成部分的四至界线以内。
(2)保护措施以通泰街、学宫街、潮宗街和教育街为东西横轴,北正街为南北纵轴,泰安里、寺置街、民族街、又一村相平行,保护现有古街格局,完善内部道路。
在北面湘春路文星桥、南面北正街先锋厅、东西学宫街处设入口,增设绿地。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https://img.taocdn.com/s3/m/dc6ab76c27d3240c8447ef2c.png)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市长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贤辈出,革命历史丰富,城市风貌独特。
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沙市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商贸、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开发改造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的长沙人民继续继承长沙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张扬城市特色,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使长沙市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以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都市。
一、长沙古城历史发展长沙,夏代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
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
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
之后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
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
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
到29年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
长沙在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
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藩城堤巷简介
![藩城堤巷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06ef9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a.png)
藩城堤巷简介
藩城堤巷是长沙市的一条老巷子,位于开福区的南端。
这条巷子的南端起于五一大道西段,北端止于吉祥巷西口,并与接贵街相接。
藩城堤巷又名王城堤、紫金堤,这一名称源于明朝的长沙藩王吉简王朱见浚。
在明朝时期,藩城堤不仅是吉王府的西城墙一段,而且由于其外侧的湘江沿岸城区地势较低,为了防范湘江涨水危及吉王府,修建了数百米长的麻石防洪堤,同时也兼作城墙使用。
因此,藩城堤巷得名于这段防洪堤。
在历史上,藩城堤巷附近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例如,清朝时期,藩城堤吕祖殿巷(现春风街)建有吕祖庙,香火旺盛。
吕祖即吕洞宾,是唐末有名的道士,也是道教全真教北五祖之一。
当时的长沙理发业尊吕洞宾为祖师爷。
此外,邻近藩城堤的吉祥巷同仁里,还有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的8-12号公馆群,该公馆群是当年最奢华的大吉祥旅社的一部分。
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人曾在此开会,策划和组织学生运动。
在现代,藩城堤巷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华,但仍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老长沙味道。
巷子两侧开设着各种小店,如小吃店、小超市、电动车修理店、皮鞋定做店等,充满了市井气息。
同时,藩城堤巷也是长沙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2006年长沙市政府在此立碑纪念,碑文由陈先枢所撰。
总的来说,藩城堤巷是长沙市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见证了长沙城的发展和变迁。
描写长沙太平老街的句子
![描写长沙太平老街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640017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0.png)
描写长沙太平老街的句子
1.太平老街位于长沙市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街区。
2.这条老街有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保存完好。
3.太平老街的街道两旁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铺。
4.在太平老街上可以看到传统的招牌和木雕门楼。
5.街道狭窄而曲折,穿行其中有一种别样的古韵。
6.街道两旁店铺琳琅满目,有古玩、工艺品、小吃等各种商品。
7.太平老街闻名于湖南传统手工艺品。
8.街上的小吃摊位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9.太平老街上有一些有名的传统小吃,比如蒸饺、炸酱面等。
10.夜晚的太平老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11.太平老街也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街坊邻里很熟悉。
12.在太平老街上可以感受到长沙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热情好客。
13.太平老街内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庙宇,如太平庙和状元庙。
14.太平老街是一个逛街购物的好去处,有很多特色小店。
15.无论是购物还是品尝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很多选择。
16.太平老街附近还有一些有名的景点,如橘子洲头和岳麓山。
17.太平老街附近的居民以传统手工艺为生,可以看到一些手艺人
工作的场景。
18.太平老街的夜市非常热闹,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19.太平老街的建筑风格独特,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
20.太平老街是长沙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对于了解长沙本地文
化有重要意义。
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保护规划的研究
![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保护规划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4702395727a5e9856a6114.png)
1历史街巷与旧宅的概念 1.1历史街巷
是指位于城市旧城区内.街巷格 局保留完好,有一定历史渊源与规 模.两厢建筑有较好的地方特色.能 反映城市一定历史时期市民生活氛 围的街道。本文探讨的街巷不包括 已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 1.2历史旧宅
是指在城市旧城区中民居特色 较为突出,建筑质量较好.能反映一 定历史阶段风貌的旧宅。
《3)保留原有古树名木,保留或 恢复分支里坊门额.对保留下来的 古井.老井.采取措施重点保护,对 已废弃的古井,区别不同情况,或予 以恢复.或设置标志。
(4)历史街巷较集中的几个区, 加强整体保护规划,保护街巷及两
厢建筑。并.-t0出一定的范围作为风 貌协调区,并对协调区的建设提出 要求。
(5 j历史街巷原则上禁止机动车 穿行(特许时间段除外),保护原有 麻石路面,其他路面采取传统砌法 重新铺设麻石、青石或水泥仿麻石 路面。
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34表1历史街巷保护名单序号名称起止点主要特色大古道巷人民西桥麻石路面街道弯曲善化县学宫所在地白果园人民西路苏家巷原始麻石古道街道曲折程潜公馆位此大古道巷黄兴南路蔡锷南路传统商铺集中形成箱包一条街小古道巷黄兴南路磨盘湾传统商铺集中磨盘湾南倒脱靴一步两搭桥小古道巷蔡锷南路小巷幽深传统民居较集中天心街里仁坡席草田小巷幽深蔡道宪墓位此黄兴北路湘江路麻石路面老店铺特色小巷集中吉祥巷含同仁里黄兴北路藩城堤传统民居集中两厢有麻石小巷10连升街小巷幽深传统民居集中11西湖路西文庙坪传统民居集中两厢小巷有特色注
保护对象:福德里4号.5号.6 号,冯家湾26号.27号。
保护主题:节庆喜乐民风民俗文 化。
保护方法:福德里4号至7号旧 宅相连,结构相近.构成完整的里弄 风貌.均为20世纪30年代民居。在 细部结构上,各有风格;冯家湾二旧 宅形成较大的居民群落.为再现市 井生活片段提供了较好基础。该组
长沙传统历史街巷的肌理保护研究
![长沙传统历史街巷的肌理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1fea20915f804d2b16c1e3.png)
通 的。 它应遵 循 真实 性 、完整 性 、可 读性 和 可保 存性 原
则。
21 历 史街 巷肌 理保 护应 遵循 “ 实性 ”原 则 . 真 在 历 史地 区 开 发 建 设 中 ,环 境 的 保 护 应 从 哪 些 方
的 自然 景观 和环 境 ,如 山体 、树 林 、水体 和 农 田等 ,也
巷 ,才 是可 保 存的 ,我们 在 保 护、整 治 、更 新这 些历 史 街巷 时 ,需 要在 功 能和 形式 上考 虑其 更好 适应 现 代城 市 的可 能途 径和 方式 , 当然 首 先要 发挥 自身历 史文 化优 秀
对 街巷 肌理 历 史环境 的保护 本身 就是 保 护完 整性 的
一
今 天 ,城 市 不断 在更 新着 形 式和 内容 ,但 总 有一 种
人 文情怀 萦 绕 的 家园情 感维 系着 人 们 生活在 城 市 里面 ,
历史 文 化传 统及 其环 境 最真 实的记 录 了这 种祖 祖 辈辈传
h s p o e i t rc se e e t r r t c i n S m e n n a r b d h s o i t e tt x u e p o e to ’ a i g, p o e s p n i l d c ne tW eh sas t d s dp oe t n r c s , r cp ea o t n . a loi r u e r tci i n no o
种体 现 。传 统历 史街 巷 肌理 本身 就包 含 了历 史 文化 古
迹 及其 环境 ,他 们 同 时存在 ,共 同担 负着 反映 历史信 息
的任务 。 单体 文物 建筑 所传 承 的历 史信 息 有 限 ,许 多信 息 存在 周 边 的历史 环境 当中。 作 为街巷 环境 本 身也 应 要
旅游社会学古街道调查——白果园
![旅游社会学古街道调查——白果园](https://img.taocdn.com/s3/m/b7d5aa8d71fe910ef12df8c9.png)
旅游社会学古街道调查白果园初听这个名字,不熟悉的人一定会以为这是种植了银杏(白果)树的园林,其实不然,它可是长沙市著名的历史古街巷。
白果园曾经是旧长沙的”富人区”,相传因种植白果树而得名。
厚厚麻石铺地,小巷狭小悠长,两旁多是独门大院,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墙高檐翘,是典型的老式临街石门。
它南起人民西路,北至苏家巷。
景观一:历史文化墙走进历史街巷白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入口东侧墙壁上的仿铜历史文化墙。
据长沙拓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邓谷良介绍,文化墙主要反映《湘江评论》创刊、印刷与长沙和平解放两个重大事件。
文化墙的右半边是“湘江评论”,毛泽东正与风华正茂的几个同学,站在编辑《湘江评论》的修业学校门前“指点江山”。
再往右,则真切地表现长沙市民的生活状况。
文化墙的左半边是“长沙和平解放”,主人公程潜和陈明仁是对长沙和平解放有重大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
程潜和陈明仁的左侧为著名的“授旗仪式”,右侧为“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进城”。
景观二:古朴街巷白果园街巷的右墙壁上安装了一排怀旧壁灯,壁灯之间镶嵌着诸如“老泉别径”(白果园的旧称)、“《湘江评论》旧址”及“名人公馆分布图”等。
所有墙壁为青砖白灰墙,所有的瓦为琉璃小青瓦,所有的大门均为仿古石库门。
街口的湖南和平解放纪念碑和程潜先生的故居,都在追忆那段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白果园33号则是当年毛泽东任主编的《湘江评论》所在地。
景观三:公沟遗迹街巷中还保留有晚清时期长沙八大公沟中的第七大公沟。
八大公沟古称“御沟”,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为长沙古城8条自东向西通往湘江的排水沟。
第七公沟全长35公里,主沟起自都正街,经永庆街、丰盈里、白果园、化龙池、大古道巷、晏家塘、南门口,沿西湖路南侧入湘江。
围绕第七大公沟遗迹的是仿古花园。
花园中有仿古假山和仿古休闲亭,栽种着白果树、罗汉松、黑松、桂花树、樟树、杨梅树、铁树等树种。
但树下并不是有水的沟渠,而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旱河。
白果园一居民:80岁高寿的唐娭毑是一名退休干部,在白果园居住了20年。
长沙历史街巷_正规性改造与非正规性生长_欧阳国辉
![长沙历史街巷_正规性改造与非正规性生长_欧阳国辉](https://img.taocdn.com/s3/m/1a5639e0102de2bd9605886a.png)
38帽子:历史文化名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但要保留城市的现状格局和风貌特色,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长沙作为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老街区和古街巷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2007年为了迎接国家文物局在长沙举行的历史文化名城会议,长沙市政府自2004年以来对市区内太平街、坡子街、潮宗街、化龙池、百果园、湘春路等十几条历史街巷做了修复和改造,长沙历史街区的形象和规模都满足了会议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的“帽子”保住了。
历史街巷从原来的脏、乱、差到“修旧如旧,整旧如故”的设计理念,再到传统风貌特色的展现,其间,社会各方责任主体(政府、产权人、设计方、建设方、开发者等)和关注人群(专家、学者、老百姓、原住民、旅游者、出租户、租房者、经商者等等)对历史街区关注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各个不同,有的基本实现,有的部分实现,有人满意,有人失望。
但是,不管是否达到了“修旧如故”彰显了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目的,还是能否保留地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活的载体,依旧记载着城市文明的步伐。
街区建筑虽然破损,但是街巷的格局犹存,传统风貌仍然依稀可见。
城市的文化在这里能够找到根源,城市的特色能够在这里有所体现,城市的风土人情能够在这里寻找印记——这是街区的价值所在。
长沙历史街巷:正规性改造与非正规性生长Historic Block in Changsha:from Formal to Informal欧阳国辉 王轶 Ouyang Guohui Wang Yi 欧阳国辉,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轶,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
图1 斗笠灯具(太平街某会馆室内)图2 红色记忆(太平街某公馆入口)Q 建筑师手记Architects' Note39前生活:弱势群体历史街区是一个有机的发展体,拥有自身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保护规划的研究
![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保护规划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caf56e783e0912a2162ae8.png)
Me r T e esear h o Ch n s a mo y: F R s a c f Ch g . h ee r a h
谭春 华
T Ch n u AN u -h a
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 划包 括历 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街 区与文物 保护单位的保护3 个层次 , 这种分层 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保 护规划 思 路 及 方 法
.
.
3
1
保 护规划思 路
.
对所 保护的历 史街巷划定保护范 围 确定保 护宽度及 长度 对其 周边 环 境作 出评价 分 析 对
.
。
两 厢 建 筑按保护价值 建 筑 质 量进 行 评 估 分 为
、 .
文 物保护单位 及 历 史建 筑 保 留建 筑 需 改造协
、 、
调 建筑
区从 整 体 风 貌 的 真 实性 看 已 达 不 到
反映城市一定历史时期市 民生活氛 围的街道 。本文探讨的街巷不包括 已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 1 2历史 旧宅 . 是指在城市 旧城 区中民居特 色 较为突出 建筑质量较好 能反映一
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准 但这些 旧城 区又是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为此 长沙市在制定历史文 化街 区后划定了历史风貌 区~一这 是较历史文化街 区保护要求稍低 的 保护区 。为了体现历史风貌区的特
、
拆 除或 重 建 建 筑等 5
,
类 针 对 不 同 地段
。
。
不 同 特 色 的历 史 街 巷
提 出 相 应 的规 划 设 想
翼 蠡 萎
究
34
2
.
3
.
2
保 护规划方法 保 护 历 史街 巷格 局 及 其 周 边 环 境 营造
坡阳古街作文
![坡阳古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a176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0.png)
坡阳古街作文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坡阳古街,它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是长沙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这条古街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坡阳古街上有一座古老的古桥,它就是位于古城南门外的黄公桥。
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古桥
是用石头和青石板砌成的,是用来过行人和马车的,它可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石拱桥,而是由许多小块青石板拼接而成的。
古桥不但坚固耐用,而且造型优美,桥面两侧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吸引了无数游人。
古桥旁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房子。
它是用木头做成的,顶上还有两个小烟囱。
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座房子周围都是竹子和榕树。
我想,要是下雨时这座房子还能听到哗哗的雨声的话,那就太有趣了!
在古街上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特别有意义的地方——黄公桥书院。
这所书院与坡阳古街一样都是明代修建的。
这里还保留着当时书院里许多珍贵的书籍和文物呢!
坡阳古街真是一条古老而有意义的街道啊!
—— 1 —1 —。
到楚汉名城-长沙 探寻传统文化史迹
![到楚汉名城-长沙 探寻传统文化史迹](https://img.taocdn.com/s3/m/8f84ec629b6648d7c1c7465f.png)
到楚汉名城-长沙探寻传统文化史迹楚汉名城-长沙,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印证着中国古文化的史迹。
是屈贾之乡,传承着中华儿女英勇爱国的传说。
同时它也是我国内地娱乐之都,推动着中国娱乐文化的不断前进。
今天我们就随着长沙名鼎檀红木家具店的专题,走进神秘的星城-长沙,来探寻下这个昔日楚汉名城的文化史迹。
芙蓉文化街化龙池巷地处长沙市芙蓉区老城区内,为长沙市仅存的4条古麻石街巷之一,也是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的13条历史街巷之一。
素有“长沙秦淮河”之美誉。
近年来,市、区政府斥巨资对化龙池历史街巷进行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明末清初的风格进行重新修建,以“文化、时尚、个性、格调”为主题,采用上好红木,将其打造成为一条既能重现其当年的雅致景观,又富含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巷。
可谓古香古色,古韵尤存。
如今的芙蓉文化街已经形成集陶瓷、玉器、古典红木家具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为名鼎檀红木家具入驻长沙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长沙三绝“长沙三绝”,即湘绣、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
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为四大名绣之一。
我国红瓷器最早出现于110年前的晚唐长沙窑,并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建立了我国红陶瓷工艺园。
菊花石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天然盛有白色的菊花图案,其雕品为长沙的一大特色。
长沙三绝不仅为长沙红木家具孕育了良好的古典文化氛围,很多纹样和制作工艺还被很好地运用到长江红木家具中,令古典红木家具更加精致美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古典红木家具。
长沙戏剧长沙不仅物质资源丰富,文化资源更是全国文明、戏剧便是长沙文化不可或缺的经典代表。
湘剧、花鼓戏、皮影戏、独特的“围鼓子戏”、大成桥观音殿的额戏等等,已是驰名中外。
很多区更是形成了戏曲一条街。
老郎庙是戏曲艺人祀奉祖师爷的庙宇,更是吸引梅兰芳大师来小瀛洲长沙大戏院连演10天,场场爆满,长沙城一度出现“万人空巷看梅郎”的局面。
件件红木现古韵,幽幽戏曲百转回,试想一件一件饱含古韵的红木家具摆上台面,伊伊呀呀的唱曲在空中悠扬婉转、激荡在耳中百转千回,多么的诗情画意……来源:名鼎檀长沙红木家具店专题- 。
长沙市天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长沙市天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54b6c35bcd126fff7050bde.png)
第一章:总则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指导,通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在详细考察街区的历史变迁,综合分析街区区个性特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制定。
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全面展开,统筹安排历史街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持历史街区的社会经济活力,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本规划受长沙市人民政府委托,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
1.规划依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4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1.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4)14号令1.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1994)533号文1.7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1.8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1.9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2004年)1.10《长沙市中心区E片控制性详细规划》1.11长沙市规划管理局《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要点》(长规函[2004]65号)1.12长沙市文化局《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点》2.规划范围2.1本次规划的范围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至卫国街,东到三泰街、三兴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57公顷。
2.2其中重点规划地段为沿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家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的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为5.07公顷。
3.规划原则在全面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发挥历史街区的潜在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遗产、人文资源,综合发展旅游事业,发展城市经济,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准。
长沙太平街
![长沙太平街](https://img.taocdn.com/s3/m/9acdca0079563c1ec5da7185.png)
太平街---Taiping Street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
Taiping street is the most complete street in Changsha to keep the original street pattern。
(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幸存)(It survived in "Wen Xi fire" in 1938)以贾谊故居而闻名。
It is famous for “Jia yi's for mer residence”太平街座落于长沙市老城区南部,街区以太平街为主线,全长375米,Taiping stree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old city of changsha. Taiping Street is known as the main line, it has a length of 375 m.街区沿主街有门店87个,以名老字号、字画、民族工艺品、特色旅游产品为主。
Along the main street there are 87stores which mainly sales old and famous products, paintings, ethnic handicrafts, special travel products.(1)贾谊故居被称为湖湘文化的源头,贾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力主推行阳儒阴法,被中国历代统冶集团奉为宗师.。
(1)Former Residence of Jia Yi is called the source of Hunan culture,Jia Yi is a famous political commentator, thinker and writer in ancient China。
“表里分更”还是“表里共更”?―长沙市中心城区历史街区社区更新模式比较研究
![“表里分更”还是“表里共更”?―长沙市中心城区历史街区社区更新模式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0f36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6.png)
摘要:长沙市中心城区保留有多处历史街区,也是极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区,其历史文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社区更新问题是长沙城市更新中的重点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沙中心城区经历了大拆大建、有机更新等更新政策的更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
本文从“表”与“里”的视角出发(即作为社区之“表”的物理环境的更新与作为社区之“里”的人文环境的更新),系统分析长沙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更新阶段特征,跟踪了潮宗街、西长街、白果园三类典型社区的更新过程,比较分析其更新动因、更新模式、更新举措,发现在三类社区中呈现出“表里分更”和“表里共更”两种不同的更新模式,产生了不同的更新效果,并进一步肯定现阶段白果园“表里共更”模式的积极效果。
最后系统介绍白果园社区更新中“表里共更”型的在地实践,归纳出其如何通过社区关系组织、活动内容策划、生活方式构建三种方式,实现历史街区的表里共生,为历史街区中社区的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Abstract: The central city of Changsha retains a number of historical neighborhoods, which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commercial centers.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s historic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community regeneration are key issues in the urban renewal of Changsh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entral city of Changsha has experienced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through the change of renewal policies, such as large-scale demolition and organic renewal.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table" and "inside" (i.e., the renewal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as the "table"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renewal of human environment as the "inside" of the communit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newal stages of Changsha's central historic distri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ble" and "inside" (i.e., the renewal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s the "table"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renew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as the "inside" of the community), and follows the renewal process of three typical communities, namely Chaozong Street, Xichang Street, and Baiguoyuan,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ir renewal motives, renewal patterns, and renewal initiatives. It is found that the three types of communities have two different regeneration models: "separate regener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interior" and "joint regener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interior", which have produced different regeneration effects, and further affirm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joint regener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interior" model in Baiguoyuan at this stage. Finally, w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in situ practice of the "co-regeneration" model in Baiguoyuan community regeneration, and summarize how it realizes the co-existence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 through three approaches: community relationship organization, activity content planning, and lifestyle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historic district in terms of culture,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关键词:社区更新;历史街区;社区营造;公众参与;更新模式Keywords: community renewal; historic district; community cre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renewal model引言城市更新是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做出的重大决定,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随着城市发展转型,大拆大建的模式逐渐不适用现有的规划模式,难以解决目前所面对的城市问题,城市发展面向存量资源价值挖掘、环境提升、产业重构等多方面转型[1]。
长沙太平老街景点介绍
![长沙太平老街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fff6a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0.png)
长沙太平老街景点介绍
长沙太平老街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风路,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
太平老街是长沙市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之一,街道两侧是典型的湖湘民居,有着红砖瓦房、青石板路和精美的雕刻,保留了湖湘传统建筑风格,散发出浓郁的南方古镇风情。
在太平老街上,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雕、剪纸、徽墨、蜡染等,这些手工艺品展示了长沙传统的工艺技艺,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街道两旁还有很多老字号店铺,如乾隆汤包、悦禾堂茶楼等,这些店铺提供的美食和特产都是长沙的传统味道。
太平老街附近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长沙古城墙遗址公园、文昌阁、岳麓书院等,这些景点都可以一同游览。
总的来说,太平老街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可以让人感受到长沙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无论是品味美食,购买手工艺品,还是欣赏古建筑,都可以在太平老街上找到满足。
长沙三泰街的历史故事
![长沙三泰街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8251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d.png)
长沙三泰街的历史故事三泰街,是长沙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市中心地带,是一条连接着市政府区和旧城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其源起可以追溯到清代,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迁,见证了长沙城的发展历程。
三泰街的得名,源于“三”字和“泰”字的组合,寓意着祥瑞、兴盛、繁华。
这个名字的故事,传说是清朝时,长沙城出现连年旱灾,百姓生活困苦。
一天,城隍爷显灵了,教百姓们在街巷交叉口的“三”字标记处挖井,不久就涌出了泉水,解了百姓们的渴。
为了纪念这个奇迹,百姓们将这条街道命名为“三泰街”。
从此之后,三泰街便成为了长沙城的商业中心,也是百姓们祈福的地方。
三泰街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传统的明清式建筑,也有现代化的商业楼宇。
走在街道上,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沉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三泰官府和三泰会馆。
三泰官府是清代长沙知府的官邸,是一座古老而庄重的建筑,保存完好。
而三泰会馆则是三泰街商会的著名会馆,曾是商人们开展业务交流和商谈的场所。
三泰街除了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据传,在三泰街的某个角落,有一棵巨大的古樟树。
这棵树据说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是长沙城的标志之一。
每年的秋天,树上会结出许多橙黄色的果实,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据说,吃下这颗樟树果实的人,会有好运降临。
走在三泰街上,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小吃摊位,各具特色,令人垂涎欲滴。
比如长沙著名的臭豆腐、米粉、糖油粑粑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这些小吃不仅让人回味无穷,也成为了三泰街的一大特色。
如今的三泰街,已经成为了长沙市的文化旅游地标之一。
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感受浓郁的历史氛围,品味地道的湖湘文化。
同时,三泰街也是长沙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各式各样的商店、餐馆、咖啡厅等一应俱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消费选择。
长沙三泰街的历史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条古老街道的独特魅力。
它是长沙城发展的见证,也是百姓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走进三泰街,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历史的长廊。
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历史遗产,传承湖湘文化,共同守护三泰街的温暖与繁华。
长沙老城区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
![长沙老城区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41c821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0.png)
长沙老城区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1 长沙历史文化名称的保护历程1982年2月,长沙市以其“楚汉名城、革命胜地”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一书刊载了长沙市的署名文章,提出从修复古城垣遗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指文物保护单位)、修葺名人故居等方面突出长沙名城特色。
但限于当时的认识,尚未提及历史风貌、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一时期,长沙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做得较为出色,先后修复或重建了岳麓书院、麓山寺、开福寺、天心阁以及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黄兴墓、蔡锷墓、曾国藩墓、左宗棠墓等著名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
然而,长沙与全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大规模的、日益加快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许多尚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历史建筑、历史旧宅、历史老街一一被拆除。
2002年底,经过一年时间的调研和起草,《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2004年4月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获审议通过,7月获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个“保护规划”一直未能获得长沙市政府审批通过。
2012年,长沙市规划局在网站公示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但一直未有获审批的消息。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了保护的目标“应当突出楚汉名城、革命胜地、湖湘文化、山水洲城的人文和自然特色”,主要保护内容分为4项。
一是重点保护岳麓山(含橘子洲)、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等5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二是把象征和见证长沙历史文化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名城保护的核心之一,明确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同时提出保护的内容还有历史文化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相协调的环境。
三是把湘锈、花鼓戏、老字号、历史地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景名胜、古井名泉、古树名木等纳入了保护范围。
长沙老街
![长沙老街](https://img.taocdn.com/s3/m/c0681610650e52ea55189832.png)
5、潮宗街
长沙市仅存的3条麻石大街之一。朝宗,朝拜祖宗之意。旧时街口聚居着许多挑河水卖的脚夫,终日街头淌满河水,“朝”遂演化成“潮”。
潮宗街还保留着长沙最原汁原味的市民生活,虽然被开发了一下但是没有被商业化。这条街有一个潮宗街教堂,很值得去看看,有小学生在里面练习唱诗。
4、北正街
位置:北门正街南起中山路北至湘春路
北正街作为老长沙北城的一条主轴,串联了长沙旧巷的庞大系统。进入北正街,旁边有很多网状分支街巷,如高升门、千佛林、学宫街、通泰街、民主西街、红墙巷、潮宗街....
对于许多长沙“老口子”来说,北正街是承载记忆和情感的地方。但是,现在北正街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取代它的,将是一片现代化的新城区。这片老城区、这条老街中的头卡子、北正街煤店、吴恒泰酱园、国营工农兵粉店、周南中学老校门等,将随着北正街的拆除而消失。但它们将永久地留在市民的记忆里。
这些长沙曾经的老街道,你都知道吗?只有走过这些长沙老街,才能证明你来过长沙
1、太平街
位置:太平街位于长沙市老城区南部,街区以太平街为主线,北至五一大道,南到解放路,西接卫国街,东到三兴街、三泰街;
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保存着浓厚古朴风韵的清末民初传统建筑。太平街也是长沙最具人气的老街,无论何时去,永远人满为患,如果有外地朋友来长,一定会带他去太平街。
这里还有无数的发型屋、音像店、精品店、杂货小店、网吧、KTV等学生喜欢的场所,价格都很便宜。有很多租房子的学生,这条街也永远比校园里更热闹。
3、坡子街
所谓坡子街,就是这条街有个坡,长沙是娱乐之都城,一座会过夜生活的城市,坡子街离解放西路不远,这也让坡子街的夜晚更具魅力。
长沙文化旅游景点
![长沙文化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ec49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6.png)
长沙文化旅游景点
长沙的文化旅游景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橘子洲。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坡子街夜市。
坡子街夜市拥有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千年老街。
•太平老街。
太平老街是长沙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依旧保留着千百年前浓厚古朴风韵的清末民初传统建筑,现在商业气息扑面而来,有许多好吃的长沙小吃美食。
•五一广场。
在长沙人心目中,五一广场为老城区最中心,为黄兴路与五一路两条马路交会处。
其范围北到燎原电影院所在的紫荆街巷口,南以药王街、东牌楼为分界点,西至湖南剧院与市一商业局,东抵省供销合作社(今新世界百货)与南阳街口。
五一广场四边商业氛围浓厚,被称为五一商圈。
•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南岳72峰的尾峰。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景点,例如湖南博物院等,可以访问长沙市旅游局官网获取更多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 心 街
九 节点设计
天 心 街
十 街道立面设计
第二部分 大古道巷与化龙池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一
◆西接黄兴
南路步行街,
区位分析
◆北与人民
西路相接,
◆东与蔡锷
南路相连,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二
现状分析 (一)
◆建筑年代:以80年代以后的建筑为主; ◆建筑层数:以两-三层为主,夹杂中高层建筑; ◆建筑特色:多为三类特色建筑; ◆建筑质量:各类质量建筑几乎均衡,没有特色; ◆空间景观:街巷延续性较好,麻石路面保持完整; ◆商业类型:以箱包、皮具专卖为主,但日益淡出。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三
发展条件
◆发展潜力: 受黄兴路步行街的辐射作用,商业经济
价值明显; 两条街巷空间结合的浓郁传统文化氛围; 化龙池善化学宫墙的百年历史精髓;
◆存在的问题: 市政设施不完善,生活商业环境恶劣;
大古道巷有控规路穿过街巷空间与商 业延续性被打破; 商业经营特色不明显, 业态多样化、现代化、大众化。
貌特色较突出。
天 心 街
三
发展条件
◆发展潜力: 潜在的商业与景观价值突出;
街巷整体空间格局保存良好; 小青瓦坡屋顶的传统民居特色明显; 蔡忠烈公墓石的历史痕迹尚存
◆存在的问题: 市政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恶劣,
营造街区传统文化氛围存在挑战; 商业经营特色不明显, 业态多样化、现代化、大众化。
天 心 街
第五部分 实施策略
◆政策层面 :根据产权采取不同策略
公宅由政府实施,私宅由产权人自 行实施;
◆技术层面:成立历史街区管委会 ;
借鉴外地经验,成立专家组研究;
◆资金层面:市财政提供贴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
实行公开招标或拍卖 ;
汇报完毕
谢谢
长沙市历史街巷 B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背景
◆“楚汉名城,革命胜地,名人故里,
山水洲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 《长沙市历史街巷及历史旧宅保护
规划》的编制完成;
◆ 历史街巷的保护应尽快进入可操作
的阶段 。
规划原则与目标
◆原则: 文化内涵导向
地域特色原真性保护 挖掘历史街区经济价值
◆目标: 对街巷整体格局和尺度进行延续
五
总平面图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六
鸟瞰图
七
夜景图
大 八 功能结构规划 古 道 “三条街市、六个功能节点、一个历史节点” 巷 与 ◆大古道巷: 化 湖相风情箱包 龙 街 池
传统手工艺品 街
◆化龙池:
古籍字画街市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九
交通及景观分析
◆富传统文化氛围的街
巷空间与街道立面;
营造带来难度;
白 果 果 园 园
三
主题定位
◆ 是化龙池传统商业文化的延伸与终结; ◆ 景观环境的营造是关键; ◆ 民国公馆风貌的修复是主题。
白 果 果 园 园
四
总平面图
白 果 果 园 园
五
鸟瞰图
白 果 果 园 园
六
程潜公馆建筑设计
白 果 果 园 园
七街道立面设计源自第四部分 市政设施规划◆ 道路:完善道路铺装; ◆ 给水:环状及树枝状给水管网; ◆ 排水:保留现有的排水体系,管道和暗渠相结合; ◆ 电力电信:线路均采用地上敷设、外墙敷设; ◆ 燃气: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气,远期采用天然气; ◆ 消防:采用地下式消火栓 。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四
◆ 大古道巷:
主题定位
长沙市中心最具发展潜力的传统商业文化地区; 集“老长沙”生活、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历史街区; 商业分区为湖湘风情箱包街与传统手工艺品街市。
◆ 化 龙 池:
是大古道巷传统文化商业最好的延续; 规划为古籍字画街市; 体现历史文化艺术的商业氛围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与天心公园隔街相望; ◆与天心宾馆相邻; ◆以城南路为交通枢纽
天心阁
天心街 天心宾馆
天 心 街
二
现状分析 (一)
◆建筑年代: 以50-80年代的建筑为主; ◆建筑层数:以1——2层建筑为主; ◆建筑特色:以二类特色建筑为主; ◆建筑质量:三类建筑质量为主; ◆空间景观:街巷延续性较好,传统民居风
◆各功能景观节点; ◆门庭若市的商业景观。
◆以步行为交通方式; ◆修复化龙池破损的麻石路面; ◆以功能节点为步行休憩场所。
大 古 道 巷 与 化 龙 池
十 节点设计
十一 大古道巷立面设计
十二
化龙池立面设计
第三部分 白果园
白 果 果 园 园 ◆通过人民
西路与化龙池 相连;
一
区位分析
白 二 发展条件 果 果 园 园 ◆发展潜力:◆ 传统麻石路面保持完整; ◆ 程潜公馆是体现民国公馆风貌典型建筑; ◆可延续化龙池的商业氛围 ◆存在的问题: ◆有控规路穿过,街道延续性被打破; ◆建筑沿街面多为山墙给街巷界面景观
四
主题定位
◆ 对街巷整体格局和尺度进行延续; ◆ 是天心阁的景观辐射点; ◆ 是天心宾馆的产权式餐饮街; ◆ 集居住、观赏、休闲、餐饮为一体
的传统餐饮街;
◆ 集中体现长沙民国传统人文风貌的
历史文化街区。
天 心 街
五
总平面图
通透性 主入口
◆采用整体性与外向性的布局模式; ◆临街面建筑局部底层架空强调通透性, ◆将商机引入街巷内部。
建设体现传统商业文化氛围的商业步行街 改造街道立面,体现江南历史小巷的整体风貌 有效完善市政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活商业条件。
规划内容 第一部分 天心街 第二部分 大古道巷与化龙池 第三部分 白果园 第四部分 市政设施 第五部分 实施策略
第一部分 天心街
天 心 街
一
区位分析
◆位于天心阁历史风貌
区;
天 心 街
六 鸟瞰图
天 心 街
七
◆“一条街市,
两个景观节点”
功能结构规划
◆地方特色传
统餐饮街市
◆街头绿地与
蔡忠烈公墓景 观节点
◆体现空间延
续通途性
天 心 街
八
交通及景观分析
◆以蔡锷南路为主
要交通枢纽;
◆公交站点集散人
流
◆天心宾馆、天心阁
的景观辐射;
◆蔡忠烈公墓的历史
文化精髓;
◆借地形高差组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