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化学部分
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
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使用哪些化学品的员工需要做职业病健康体检接触到法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论上讲,都要进行对应的职业健康体检。
化学因素见卫生部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化学物质类:(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四)镉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五)铍及其化合物:铍病(六)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七)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八)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十一)铀: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十二)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十三)氯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十四)二氧化硫: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十五)光气: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十六)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十七)偏二甲基肼: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十八)氮氧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十九)一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二十)二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二十一)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二十五)四乙基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乙基铅中毒(二十六)有机锡: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二十七)羰基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羰基镍中毒(二十八)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中毒(二十九)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中毒(三十)二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苯中毒(三十一)正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正已烷中毒(三十二)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汽油中毒(三十三)一甲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甲胺中毒(三十四)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三十五)二氯乙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氯乙烷中毒(三十六)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三十七)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三十八)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三十九)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四十)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四十二)三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硝基甲苯中毒(四十三)甲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醇中毒(四十四)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酚中毒(四十五)五氯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五氯酚中毒(四十六)甲醛: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醛中毒(四十七)硫酸二甲酯(四十八)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五十)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二)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五十三)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五十五)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中毒性肝病(五十六)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β-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
[医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
原子荧光光谱法
双硫腙分光光 度法
6
表 5.1 工作场所空气中常见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续上)
序 元素 号 种类
代表化合物
方法标准号 GBZ/T
可选方法
21 铊 金属铊、氧化铊 160.21-200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2
锡
金属锡、二氧化锡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160.22-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0
铅
金属铅、氧化铅、 硫化铅和四乙基铅
160.10-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四乙基铅的石墨炉原子
氢化物-原子吸 收光谱法
微分电位溶出法
吸收光谱法
13
锰 金属锰、二氧化锰 160.13-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磷酸-高碘酸钾分 光光度法
14 汞 金属汞、氯化汞 160.14-2004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5 镉 金属镉、氧化镉 160.5-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6 钙 氧化钙、氰氨化钙 160.6-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7
铬
铬酸盐、重铬酸盐、 三氧化铬
160.7-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 光度法
8 钴 金属钴、氧化钴 160.8-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9 铜 金属铜、氧化铜 160.9-200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7
空气中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以气溶胶的形式 存在,样品采集后应进行预处理,将含有各种形态的金属 混合物统一转化为金属单质,再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 与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对于以化合物形式给出限值的,一 般也是先测定金属单质的含量,然后计算转换为对应化合 物的数值,再与标准限值进行比较。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基本规范
日常检测适合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 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 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 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 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 进行采样。
10
• 检测点设置 1、一般原则
※必须是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必须有劳动者;
※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2、尘毒点设置 а应选择代表性车间(场所)、工种。在劳动者
有代表的或经常活动的作业在点设点;
11
b 不同的尘毒危害因素应分别设检测点; c 检测点必须包括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长
的作业点,并应作为重点检测点;
• 检测所用的仪器应进行正常的维护,并要求定期 校准和进行期间核查,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记录。 对于非正常设备及时维修,维修期间不得用于检 测。
7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 现场卫生学调查
↓ 确定检测项目和内容
↓ 约定检测时间
↓ 采样人员和仪器准备
↓ 现场检测采样
↓ 样品流传
8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续 报告结果及评价
2.5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 每10米设备1个采样点。
2.6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午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
样点。
22
3、采样 时段的选择 3.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
为因素的影响。 3.2 空气中有害物质随季节发生变化的作业场所,
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 采样季节。 3.3 在工作周内,应义士空气 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3.4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 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19《⼯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简称新标准)于2020年4⽉1⽇正式施⾏[1]。
本⽂通过对新标准主要修改内容的介绍,帮助⽤⼈单位及职业卫⽣专业⼈员更好地理解和应⽤该标准。
与GBZ 2.1-2007《⼯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较,新标准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性修改包括:增加规范性引⽤⽂件,增加或调整了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调整化学物质的中英⽂名称与化学⽂摘(CAS)号,增加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致敏、经⽪、致癌标识并对部分致癌标识进⾏了调整,汇总增加近年研制、修订的⼯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OELs)和⽣物接触限值(BELs),进⼀步完善了⼯作场所空⽓中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卫⽣要求及监测检测⽅法的原则要求,增加职业接触控制及对不同⼯时制与长时间⼯时制职业接触评价的原则及要求,明确应⽤职业接触限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增加规范性引⽤⽂件新标准在保留GBZ 2.1-2007中3项规范性引⽤⽂件基础上,新增加6项规范性引⽤⽂件:(1)GBZ/T 300《⼯作场所空⽓中有毒物质测定》;(2)GBZ/T 192《⼯作场所空⽓中粉尘测定》;(3)GBZ/T 224《职业卫⽣名词术语》;(4)GBZ/T 225 《⽤⼈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5)GBZ/T 229.2《⼯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6)GBZ/T295《职业⼈群⽣物监测⽅法 总则》。
⼆、对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进⾏调整1.新标准中增加的术语或定义:增加了9项与OELs相关的术语或定义,可分别归类为职业接触类、健康效应类和BELs类。
(1)职业接触类,包括接触⽔平、OELs⽐值、混合接触⽐值和⾏动⽔平(action level);(2)健康效应类,包括有害健康效应和临界不良健康效应;(3)BELs类,包括⽣物监测和BELs。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模板)
预处理车间分桶间分装操作
1
6
氟化氢、三氯甲烷、甲苯、甲醇、吡啶、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醛、乙酸乙酯、二甲苯、氯气、噪声
氟化氢(按F计)、三氯甲烷(氯仿)、甲苯、甲醇、吡啶、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醛、乙酸乙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氯气、噪声
定点
3
除臭装置
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焚烧装置边门上料操作
3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氯气、噪声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2-二氯乙烷、氯气、噪声
定点
3
除臭装置
工作服、安全鞋、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倒班操作员4
1
尿素、氢氧化钙、活性炭粉尘、氢氧化钠、亚硫酸氢钠、氨
氨、氢氧化钠
定点
3
工作服、安全鞋、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倒班操作员6
湿渣仓库巡检
0.167
飞灰粉尘
其他粉尘
定点
3
轴流风机
工作服、防尘口罩
焚烧装置二燃室巡检
0.5
氟化氢、氮氧化物、氯化氢及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
氟化氢(按F计)、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氯化氢及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2-二氯乙烷、氯气
定点
3
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焚烧装置过滤器清理
1
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
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
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物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物质检测结果与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9T03:43:38.38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9期作者:宋学飞[导读]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多会通过分析、评价、检测等方式,实行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宋学飞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华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242000摘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多会通过分析、评价、检测等方式,实行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比如:危害的类别、浓度、影响等,然后及时采取相关质量控制对策处理,比如:采样和检测时质量控制对策、评价计划质量控制对策、构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档案质量控制对策,以及报告编制质量对策等,从而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物质;检测结果;引言为巩固和深化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成果,大力推进“十四五”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函〔2021〕621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2年1月起至2025年12月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
本次专项治理的范围为存在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且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治理企业”)。
10人以下工业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专项治理工作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安排部署。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实行价值刍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需重视新建、改建及扩建等项目、技术改造、先进技术应用、立项、设计、验收等工作,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的实施均非常关键。
因用人单位相关设备、技术人员不足,所以用人单位较少开展自主检测,多会通过委托具备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相关工作,如此可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日常检测评价,帮助企业方面及时了解职业危害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PPT课件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根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
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
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不良影响。
个人防护用品维护与更换
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清洗、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 )ppt课件
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 化学有害因素介绍 •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方法 • 化学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 职业病防护措施 • 案例分析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 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 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 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 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使用检测管采集现场气 体,通过比色法或比浊
法测定气体浓度。
气相色谱法
利用色谱柱分离气体中 的不同组分,通过检测 器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红外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红外光与气体分子 相互作用,测定气体中
特定组分的浓度。
通过测量气体中特定元 素对特定光的吸收,确 定气体中该元素的浓度。
粉尘检测方法
01
02
应对措施
加强通风、维修除尘设施、提供防尘 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健康 检查和医学观察。
某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泄漏事故
事故概述 检测结果 事故原因 应对措施
某实验室发生化学药品泄漏事故,导致多名员工出现皮肤刺激 和眼部损伤。
检测结果显示泄漏的化学药品为硫酸,浓度较高,对接触人员 产生强烈刺激。
操作失误、化学品储存不当、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 多个环节失控共同导致事故发生。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卫生要求、检测评价及控制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以及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管理、控制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30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化学有害因素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本部分所称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3.2职业接触 occupational exposure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触的过程。
3.3不良健康效应 adverse health effects机体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产生或出现的有害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接触,即过量的接触才会引起健康损害。
3.4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critic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用于确定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容许接触浓度,即职业接触限值大小时所依据的不良健康效应。
3.5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不良健康效应的容许接触水平。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检测检测第二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第二章)1、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三个方面。
2、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气、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湿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或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4、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带来痛风不良等;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5、各种有害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同时受职业现场环境及职业活动条件的影响,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6、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有害物质除()以原子状态存在外,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
A、汞B、铅C、酚D、砷7、常温下是气体的有害物质( )A、氯气B、苯C、酚D、丙酮8、根据气溶胶形成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分成(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固态凝集性气溶胶)、(液态分散性气溶胶)、(液态凝集性气溶胶)四种类型。
9、按气溶胶存在的形式科粉尘(雾)、(烟)、(粉尘)。
10、雾: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有蒸气冷凝(液态分散性气溶胶)或液体喷散(液态凝集性气溶胶)形成。
雾的粒径通常较大,在(10)μm上下。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卫生要求、检测评价及控制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以及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管理、控制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GBZ/T 30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化学有害因素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本部分所称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3.2职业接触 occupational exposure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接触的过程。
3.3不良健康效应 adverse health effects机体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产生或出现的有害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接触,即过量的接触才会引起健康损害。
3.4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critic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用于确定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容许接触浓度大小,即职业接触限值时所依据的不良健康效应。
3.5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会引起绝大多数接触者不良健康效应的容许接触水平。
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
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ICS13.100C52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 workplaces Part 2: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hemicals2010-04-12发布 2010-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Z/T229.2-2010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计划出版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第2 部分:化学物;--第3部分:高温;--第4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 部分,是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化学物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是在GB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基础上修订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有毒作业分级由五级改为四级;---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重更新了新的标准,增加了分级依据,明确了不同来源分级不一致时的处理原则;--依据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由原标准的单一的最高容许浓度修改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三种;--增加了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表述,并替代原标准中毒物浓度超标倍数比值;--增加了体力劳动强度权重,并替代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重系数。
--附录A为正确使用说明。
删除了原标准附录A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采样规定。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卫生监督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一、引言工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工作中也可能会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鉴定标准,以便监测和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的内容和重要性,并分享个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的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放射性物质、噪声、振动、温度、湿度、气压等多种因素。
在工作环境中,这些因素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进行检测鉴定。
对于不同行业和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2.检测鉴定标准的制定针对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部门会制定相应的检测鉴定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了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检测指标和评定标准等内容,旨在确保检测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标准的制定还会参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以确保国内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国际接轨性。
3.检测鉴定的程序和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鉴定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和要求,包括现场调查、取样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等环节。
检测鉴定的过程中还需要确保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操作规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鉴定的结果也需要进行及时的通报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的重要性1.保护员工健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及时发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通过科学的检测鉴定,可以有效降低员工接触有害因素的风险,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生产力。
2.保障企业安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鉴定标准的执行,也可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检测检测第四章
第四章原子吸收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B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2、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C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多普勒效应B.光电效应C.朗伯-比尔定律D.乳剂特性曲线3、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D )所吸收,出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A原子B激发态原子C分子D基态原子4、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DA.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B.基体效应小但重现性好C.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D.基体影响大且原子化效率高5、下列物质中可以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是:BDA氧化铊B氧化铜C四乙基铅D 氧化锌6、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中主要用检测:A金属和类金属B非金属C有机物D碱金属和碱土金属7、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泛用于__A__的定量测定。
A.低含量元素B.元素定性C.高含量元素D.极微量元素8、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_C_、分光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氢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灯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分光器位于B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CA. 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助燃气12、常用的原子化器有:ABCA火焰原子化器B石墨炉原子化器C低温原子化器D FID13、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线的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测定高含量元素时,可以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为分析线。
14、火焰原子化法中,对于低、中温元素,通常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对高温元素,,通常使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对分析线位于短波区(200nm以下),通常使用空气-氢火焰;对氧化物不是太稳定的元素,,通常使用化学计量火焰或贫燃火焰。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检测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1. 职业卫生环境监测业务咨询与受理 2. 业务联系小组受理用人单位(工厂)工作场所有害
因素监测业务委托, 填写业务受理登记表。
3. 委托方委托我院进行职业卫生环境监测, 递交工作 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委托书。
4. 业务联系小组接受委托单位监测业务委托, 安排现 场调查时间, 成立监测小组, 指定项目负责人。
甲醛 氨 氮氧化物
硫化氢 汞
磷化氢 臭氧 氯化氢 氯气 TDI MDI 二甲基甲酰胺
吸收液名称 二氧化硫吸收液
甲醛吸收液 氨吸收液 氮氧化物吸收液
硫化氢吸收液 汞吸收液
磷化氢吸收液 臭氧吸收液 氯化氢吸收液 氯气吸收液 TDI 吸收液 MDI吸收液 二甲基甲酰胺吸收液
吸收液种类
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水 (实验室的甲醛液)
12
吸收管的适用范围
吸收管 大型气泡吸收管
吸收用量(ml) 5月10日
采样流量(L/min)
适用范围
0.5-2.0
臭氧、氯气、甲醛、 汞
多孔玻板吸收管
5月10日
0.1-1.0
氧化氮、磷化氢、 二氧化硫、氯化氢、
氨
冲击式吸收管
5月10日
0.5-2.0,3.0
TDI、MDI
13
常用物质吸收液的选择
常用有害因素 二氧化硫
6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2.2 工作场所现场卫生学调查
在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
收集的资料包括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 生产
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及其化学成
分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方式和生产
工作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读式检测的方法。
气体测定仪种类:
目前常用的气体检测仪按原理有红外线、半导体、
电化学、气相色谱、激光等。
优点:
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许
多有害物 质的检测; B、体积较小,质量较轻,携带方便; C、操作简单快速。
缺点:
A、仪器价格较高;
B、仪器的校正、使用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费用。
容易掌握,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够进行检测工 作; C、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可用于许多有机和无机 有害物质的检测(300余种)。 检气管法缺点: A、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差; B、检气管的保存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
使用时应注意:
A、抽气装置的体积要准确,最好用配套装置;
B、注意温度对某些检气管显色的影响; C、在规定的时间内测量; D、不要用过期的检气管。 4.2气体测定仪法 是用携带方便的现场测定仪器在现场进行即时直
b. 原子荧光光谱法 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 光谱两种分析的特点,也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精密 度,干扰较少,可多元素同时测定,仪器和测定 费用也较低,但测定的元素较少,能测定砷、硒、 碲、铅、锑、铋、锡、锗、汞、镉、锌等元素。 c.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能测定大 多数元素,可多元素同时测定,也有足够的灵敏 度和精密度,干扰少等优点,但仪器和测定的费 用较高,适用于多元素同时测定。
合物的气体和蒸汽都适用。 C、可定点采样,也可个体采样; D、可短时间采样,也可长时间采样; E、样品保存时间较长。
3.4.3 缺点:
A、不能采集气溶胶态物质; B、需要空气采样器;
C、有一定的穿透容量。
3.4.4 使用注意事项:
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
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与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部分)朱志良整理(20151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 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E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D、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E、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 档案。
AA、劳动者健康监护B、工资C、人事D、医保E、社保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 。
AA、实施方案B、工资方案C、人事方案D、医保方案 E、社保方案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 。
AA、操作规程B、工资制度C、人事制度D、医保制度 E、社保制度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 。
AA、评价制度B、工资制度C、人事制度D、医保制度E、社保制度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 。
AA、应急救援预案B、工资预案C、人事预案D、医保预案 E、社保预案7.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 。
EA、规章制度B、操作规程C、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食堂E、以上都是8.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EA、劳动时间B、劳动报酬C、职业病防护措施D、职业病危害E、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9.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 。
AA、要求纠正B、给予行政处罚C、责令停产D、起诉E、赔偿10.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 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CA、十五日B、二十日C、三十日D、六十日E、九十日11.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 。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AA、控制效果评价B、预评价C、 现状评价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 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BA、国务院B、省级以上C、市级以上D、县级以上 E、以上都可以13. 国内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使用单位或者进口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应当向 卫生行政部门报送该化学材料的毒性鉴定以及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或者批准进口的文件等资料。
AA、国务院B、省级以上C、 市级以上D、县级以上E、以上都可以14.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和在岗期间定期的,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CA、防火培训B、专业培训C、 职业卫生培训D、法律培训 E、安全培训15.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D、调离原岗位E、安排下岗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项。
AA、7B、8C、9D、6E、1017. 用人单位对从事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CA、体力劳动B、脑力劳动C、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D、野外作业 E、特殊行业18.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BA、原件B、复印件C、目录D、封面E、以上都可以19.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 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DA、医疗服务机构B、卫生监督部门C、卫生应急部门D、用人单位 E、安监部门20.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承担。
DA、医疗服务机构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者本人D、用人单位 E、安监部门21.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 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BA、2B、3C、4D、5E、622.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 机构审核盖章。
AA、医疗卫生B、卫生行政C、劳动保障D、用人单位E、安全生产监督23.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 ,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A、职业病防治法B、有关民事法律C、刑法D、国际准则 E、国家规定24. 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用人单位承担。
AA、最后的B、先前的C、劳动者本人D、劳动者本人和最后的共同E、劳动者本人和先前的共同25. 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 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EA、收缴B、封存C、复制D、销毁E、查阅或复制26.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况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 可以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和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和设备以及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CA、用人单位B、医疗卫生机构C、卫生行政部门D、当地政府E、安监部门27.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的罚款。
BA、1万元以下B、2万元以下C、3万元以下D、4万元以下 E、5万元以下28. 用人单位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 真实情况的,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A、职业病危害B、医疗待遇C、工资标准D、社保E、安全常识29.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A、直接责任人员B、责任人员C、管理人员D、技术人员E、部门领导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的办法,由制定。
C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D、卫生部E、国防部31. 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 用人单位承担。
AA、先前的B、最后的C、行业主管部门D、当地政府E、医疗卫生机构32.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应当符合?DA、环境保护部门规定B、安全生产标准C、国家卫生行业规范D、国家职业卫生标准E、地方卫生标准3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职业病危害一般事故”报告后,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A、立即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E、36小时内34.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在设计阶段进行?C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C、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E、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审查35.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当布置在?AA、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B、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C、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D、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下风侧E、当地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36. 在我国,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为?CA、PC-STELB、PC-TWAC、MACD、TLVE、超限倍数37.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小于 的新鲜空气量。
BA、20m3B、30m3C、40m3D、50m3E、60m338. 建设项目单位应在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A、可行性论证阶段B、初步设计阶段C、深度设计阶段D、竣工验收阶段E、正式投产后39.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为 。
AA、MACB、STELC、TWAD、PC-STELE、PC-TWA40. 建设项目单位应在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DA、可行性论证阶段B、初步设计阶段C、深度设计阶段D、竣工验收阶段E、正式投产后41. 微波辐射是指 。
AA、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辐射B、频率为30MHz~300MHz的电磁辐射C、频率为100kHz~30MHz的电磁辐射D、频率为30kHz~100kHz的电磁辐射E、频率为3kHz~30kHz的电磁辐射4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米。
BA、1.0B、1.2C、1.5D、1.8E、2.043. 我国目前发布实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标准号是?AA、GBZ 1-2010B、 GBZ 1-2007C、GBZ 1-2006D、GBZ 1-2004E、GBZ 1-200244. 某工作场所日接触脉冲噪声次数≤100次,则该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为 。
BA、150 dB(A)B、140 dB(A)C、130 dB(A)D、120dB(A) E、110 dB(A)45. 下列哪几种危害因素在进行职业接触限值评价时,无时间加权卫生标准。
BA、噪声B、高频电磁场C、苯D、甲苯E、二甲苯46. 采集三氯乙烯时采样流量是多少?采样时间多少?使用何种空气收集器? AA、流量为0.1L/min、时间15分钟、活性炭管B、流量为0.3L/min、时间15分钟、硅胶管C、流量为0.5L/min、时间15分钟、活性炭管D、流量为0.3L/min、时间15分钟、活性炭管E、流量为0.2L/min、时间15分钟、活性炭管47. 测定高温的高度规定为AA、立位作业1.5m高,坐位作业1.1m高B、立位作业1.6m高,坐位作业1.1m高C、立位作业1.5m高,坐位作业0.8m高D、立位作业1.2m高,坐位作业1.1m高E、立位作业1.5m高,坐位作业1.0m高48. 高频电磁场是指相应频率为 范围的电磁场。
A、 3km~10mB、 3m~10kmC、 0.1MHz~30MHzD、 50MHz~100MHzE、 100MHz~300MHz49.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为标准状况下的浓度,所指“标准状况”为DA、气温0℃,气压760mmHgB、气温0℃,气压101.3kPaC、气温0℃,气压101.3PaD、气温20℃,气压101.3kPaE、气温20℃,气压760mmHg50. 下列mg/m3与ppm的换算公式正确的是 CA、 mg/m3=M×ppm/22B、 mg/m3=M/ppm×24C、 mg/m3=M×ppm/22.4D、 mg/m3=M/ppm×24.5E 、mg/m3=M/ppm×2551. 过氯乙烯测尘滤膜的缺点是不耐高温,用这种滤膜不适于采样时应改用哪种滤膜?CA、微孔滤膜B、慢速定量滤纸C、玻璃纤维滤膜D、过氯乙烯滤膜E 快速定量滤纸52. 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时,称量滤膜应使用DA、百分之一克分析天平B、千分之一克分析天平C、万分之一克分析天平D、十万分之一克分析天平E、扭力天平5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于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是?AA、A声级B、B声级C、C声级D、D声级E、E声级54. 采样仪器放在选定的采样点,收集器置于劳动者的呼吸带,一般距地面?CA、1.0mB、1.2mC、1.5mD、1.6mE、1.7m55. 矽肺是由长期吸入含 粉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