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例1主题图、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三年级学生在学习笔算乘法(不进位)时的困惑和难点。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程度:在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乘法运算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混淆进位与不进位乘法的概念。针对这一点,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乘法运算基本概念的解释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不进位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进位乘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不进位乘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课后作业的布置: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我布置了相关的课后作业。但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掌握不扎实。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课后作业的辅导和检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案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例1主题图、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湖塘的大香林桂花节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这个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表达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水准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局部知识。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很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
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能够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2笔算乘法(不进位)38-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2笔算乘法(不进位)38人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笔算乘法(不进位)38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第四单元的4.2节,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我们要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笔算乘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计算,并且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能够灵活运用笔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练习本,孩子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比如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说我们要计算38个23相加的结果。
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用加法来计算,然后引入乘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自己动手笔算一些乘法题目,我会在旁边指导他们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笔算乘法的过程,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计算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23乘以38;2. 45乘以67;3. 78乘以23;答案:1. 23乘以38等于874;2. 45乘以67等于3015;3. 78乘以23等于179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笔算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说,有些孩子在计算的时候会忘记进位,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指导和练习的地方。
拓展延伸:我想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不仅仅是为了计算,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乘法的笔算,理解乘法的本质,能够将乘法的思维应用到更广泛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讲解的细节。
我希望通过这些补充和说明,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笔算乘法的要点。
一、进位问题在笔算乘法中,进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的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学术态度。
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概念,不进位的方法进行笔算。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 提问:你们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怎么计算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计算得更快?2. 探究新知-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 操练巩固-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应用拓展-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6、研究笔算的方法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24 24×12 ×1248……2×24的积48……2×24的积24 ……10×24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拆数)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23×13 41×21 23×31 32×12 43×12 22×14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生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垂直乘法的顺序和乘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术。
2、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导读:学生爱读书吗?四月是我们学校的第一个读书节,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今天老师带学生去买书,看看买书有什么数学题。
2.问个问题:出示一下:一本书,23元。
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如果买2本要多少钱?算式怎么列?买10本呢?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会算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3、如果要买12本要多少钱呢?算式怎么列?(23×12)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1、估算:估一估,23×12大约是多少?生解决,反馈: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
少估了多少?(少估了3个12)C: 12估成10,23×10=230。
少估了多少?(少估了2个23)2、自主探索:准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算一算,写在练习本上。
完成后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学生练习)3、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参与交流。
老师:等你想好了,你可以和你的组员谈谈计算方法。
(巡视学生计算,看看学生有哪些计算方法。
)4、小组汇报(展示学生的想法)组织学生报告:谁来告诉我们你们小组是如何计算的?学生计算可能会有以下方法: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并让下面的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笔算乘法中的不进位方法2.掌握不进位方法的计算步骤3.能够独立完成题目教学准备1.乘法表2.笔、纸、橡皮教学内容知识点说明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大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又要学习另外一种计算方法——不进位计算方法。
所谓不进位,就是指乘法中没有向前进位的一种计算方法。
方法步骤以35 × 7为例:•第一步:将35分解成30和5,然后分别与7相乘,得到210和35。
•第二步:将上述结果相加,得到245。
不难看出,这种方法的计算步骤比大数乘法要简单明了,而且相对容易掌握。
下面通过例题进一步说明:例1用不进位法计算:28 × 9由于9比10小,所以在本题中是不需要进位的。
步骤如下:•第一步:将28分解成20和8,然后分别与9相乘,得到180和72。
•第二步:将上述结果相加,得到252。
答案为252。
例2用不进位法计算:55 × 4在本题中,需要进位一次,即将个位数5与4相乘得到20,进位后得到2,再将十位数5与4相乘得到20,最后将2与20相加得到22。
步骤如下:•第一步:将55分解成50和5,然后分别与4相乘,得到200和20。
•第二步:将上述结果相加,得到220。
答案为220。
练习题1.35 × 6 =2.47 × 8 =3.23 × 9 =4.56 × 7 =5.74 × 5 =教学反思不进位计算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更为简单易懂,能够使学生更快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时,需要多举一些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
在课后作业上,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应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23 × 4。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解题关键。
(3)教师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示范计算过程。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互评,交流计算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2. 学生反思:本节课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计算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2.笔算乘法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作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预设2: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用点子图表示,先画10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10=140,再画2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2=28,最后算140+28=16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5篇材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5篇材料]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笔算竖式的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格式,理解笔算的算理。
3、情感目标:把数学置于具体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竖式的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格式,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同学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教育书店正在进行图书展销活动,想不想去看看?不过首先我们得把下面的题做对,才能去看啊!(出示课件)1、口算练习(最后一道说口算过程)20×60=12×10=200×30=21×30=师:这几道题同学们都答对了,现在我们就到书店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2、一套书2本,每本24元。
一共要付多少钱?教材63页主题图改编而成。
(1)小红和她的妈妈也来到了书店买书,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24×2= 48)竖式也写到黑板上。
(3)集体订正,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和计算过程。
师:现在将这道题中的条件变一下,把2变成12,你还会算吗?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指名列式。
(板书:24×12=)2、将算式24×12与24×2做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4、估算24×12的结果。
5、尝试计算24×12的准确结果,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指名板演)6、汇报计算方法。
方法一:笔算竖式法。
(1)让板演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2.笔算乘法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作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预设2: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用点子图表示,先画10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10=140,再画2行点子,每行14个,算式为14×2=28,最后算140+28=168。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课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十第2、4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168
14×10=140 1 4
14×2=28 × 1 2
140+28=168 ------------
2 8
1 4
------------
1 6 8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用10乘14,得2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案)教案一、教学亮点:本节课将会教授小学生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方法,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算术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计算技巧。
二、教学内容:1、乘法基本概念及一些基础知识;2、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学生应掌握乘法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方法;2、学生将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探讨、练习等形式,逐步提高其算术能力、计算技巧和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数学问题或带图案的乘法表,让学生探究乘法及其基本概念。
2、引入谈话:通过对于乘法的基础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对乘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为笔算乘法做铺垫。
3、演示和讲解:通过教师向学生演示乘法的一系列操作过程,使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并为他们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提供帮助。
4、示范演练: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乘法的演练,即:笔算乘法(不进位)。
五、实践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练习,如:32×12,24×16等。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乘法练习,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笔算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六、反馈及总结:1、让学生汇报和展示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方法和体会,加深其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们对于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价,相互之间交流和沟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及理解。
七、家庭作业:1、在家中进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练习,熟记基本乘法口诀;2、分享你在学习笔算乘法(不进位)时的心得和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小学生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算术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及反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基本概念及方法。
本节课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而且更注重实践练习的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乘法,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
我们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乘法计算的法则,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练习来掌握这些法则。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计算,我设计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乘法表和计算器。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法计算的过程。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乘法计算的法则写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
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乘法计算的过程。
对于作业,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包括一些不进位的乘法计算题。
我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乘法计算的法则。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这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关注和深入理解。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乘法计算的法则。
乘法计算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有着特定的计算规则。
在笔算乘法中,我们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这个规则是乘法计算的基础,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不进位乘法是指在乘法计算中,乘积的每一位都不会超过10,也就是说,不会产生进位现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46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算理的计算过程,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小组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点子图、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20×20= 24×10= 40×50= 12×30=2、竖式计算14×2= 231×3=师: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是怎么计算的?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老师去书店买了一些书(出示教材第46页课件),看看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让求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板书14×12=)师:观察一下今天这个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明确:今天的这个算式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有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三、探究新知师:下面同学们来想想办法,看看用我们以前的知识能不能将这个算式求出结果。
看看怎么样计算才能化成我们容易的算式。
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点子图,可以辅助你们来计算。
看看怎样分能让我们更简便的计算出结果。
(教师巡视,估计此处学生能通过点子图能得出结果,如果学生做不出,提示学生讲点子图分成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
最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优质教案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例1主题图、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
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
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板书笔记】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口算:①〖ZK(〗14×4=56 14×10=140
56×3=168 14×2=28
140+28=168
笔算:
1 4
× 1 2
2套书的本数← 2 8……14×2
10套书的本数←1 4 0……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1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