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运动》学案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互动课堂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水的运动学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互动课堂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水的运动学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疏导引导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环节、领域、类型和意义水循环类型发生领域水循环环节作用海陆间水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的水量最大2.水循环的成因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常温和常压下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构成水循环的能量和动力条件,为水循环的外因。

二、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世界洋流的分布(1)风带对洋流的影响从全球看,风带与洋流关系如下图所示: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在低纬度,南北半球分别是东南信风带和东北信风带,故南北赤道暖流向西流。

在中纬度,南北半球均是盛行西风带,故洋流向东流,形成西风漂流。

如下图所示:(2)世界表层洋流的具体分布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名称、性质如下面简图归纳:(3)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在盛行风作用下,海洋表层洋流形成四类环流,它们的分布、组成、特点如下表:名称分布组成特点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东(侧)寒西(侧)暖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逆时针环流,东(侧)暖西(侧)寒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如下表归纳: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速度;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航运造成威胁的,共花了37天时间。

3.1水循环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

3.1水循环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教学设计教材理解:本部分内容为新教材第三章自然界的水循环,陆地是人类的栖息地,陆地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些教材说明了陆地水体的赋存空间、数量比例以及相互补给关系。

它为后面讲水资源作了铺垫。

本节课先请学生事先预习相互联系的水体内容。

引导学生从形态和空间分布上来理解水体的类型,水圈的特点—连续而不规则。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一些基本概念的落实,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作铺垫的,老师上课开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重点讲一下基本概念,可以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过程大体可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径流五个基本环节。

要求水循环过程能画示意图解释说明,并从图中展示水循环的类型。

而且水循环类型图中的箭头大小还显示水量的相对比例。

全球每年水的总蒸发量和总降水量均为500000立方千米。

全球海洋的总蒸发量为430000立方千米,总降水量为390000立方千米。

多出的40000立方千米水以水蒸汽的形式输送到大陆上空。

陆地上的降水量(110000立方千米)比蒸发量(70000立方千米)多40000立方千米,其中有一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一部分暂存于湖泊中,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多余部分最后以河川径流形式回归海洋,从而完成海陆之间的水量平衡。

水循环的意义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得出它能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活动课从分析影响黄河水量变化的原因入手,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水循环的影响。

从而分析原来黄河断流的原因,后来采取的措施保证黄河没有断流。

最后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进而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水的运动》教案

《水的运动》教案

《水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运动形式和原理。

2. 掌握水的运动的基本术语。

3. 培养学生对水的运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水的运动的基本术语。

2. 理解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原理。

教学难点:1. 学生掌握水的运动的基本术语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观察和分析水的运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个实验用的水容器、水、吸管等。

2. 教师准备幻灯片、实物或者图片资料以展示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

3. 教师准备黑板或者白板以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个装满水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水在容器中是静止的。

”步骤二:导入1. 通过幻灯片、实物或者图片资料展示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如流动的河水、海浪、瀑布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水是如何运动的?水的运动有什么特点?”3. 教师记录学生的回答,梳理归纳学生对水的运动的观察结果。

步骤三:学习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并解释相关的术语,如流动、波浪、湍流、涡旋等。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次展示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和辨认不同的运动形式。

3.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解释水的运动形式。

步骤四: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水倒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中,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

2. 学生可以利用吸管吹气,制造气泡,并观察气泡在水中的运动。

步骤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水的运动的形式和相关术语。

2. 教师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与学生一同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步骤六:拓展1.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水的运动形式,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可以利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进一步探究水的运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课堂作业: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水的运动,如水龙头的水流、雨滴落地的形状等,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和解释。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教学案中图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教学案中图版

第4讲水的运动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1.多结合区域特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水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多以示意图、等温线图的形式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认知:世界洋流分布图。

2.综合思维: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

熟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和洋流模式图,实验观察植被破坏前后径流、下渗等环节的变化,设计合理的航海线路。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考点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 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A 蒸发→B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I 蒸发F 蒸腾→D 降水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成因⎩⎪⎨⎪⎧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提供了能量和动力3.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2)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减少地区之间的干湿、冷热差异。

(5)水资源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素养盘点]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水循环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综合思维)提示:不对。

因为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考法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地理意义命题点睛:近年来,考查水循环和水平衡的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_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_word版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_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运动_word版含解析

课堂探究探究一 波浪问题导引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千米,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的破坏力巨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死亡失踪近3万人。

结合材料探究:(1)海啸的形成原因有哪些?提示: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

(2)海啸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提示:摧毁城市、村庄和道路;破坏港口设施;震塌建筑物;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名师精讲波浪的类型、成因及作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次海啸属于( )A.波浪B.潮汐C.洋流D.风暴潮(2)引发这次海啸的地震发生在哪两个板块之间?()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大洋洲板块(3)下列一般不能造成海啸发生的是()A.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B.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C.外来较大天体撞入地球近海海域D.台风风暴引起巨浪解析:第(1)题,日本大地震能量释放使海水扰动,形成巨大的波浪。

第(2)题,日本应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第(3)题,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形成潮汐,有明显的规律,分为大潮和小潮。

答案:(1)A(2)A(3)B探究二潮汐问题导引2013年8月22日中午,浙江海宁钱塘江大潮,受天文大潮和台风“潭美”影响,22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潮水至盐仓“回头潮”景点时碰撞后引发“南潮”,高潮位达6.60米,涌高1.30米,潮水冲上第二塘坝部分,落差约有5米,将挡浪墙上的防护网和约30米长的堤坝石块冲毁,导致百余名观潮游客被冲带至海塘堤坝内侧。

结合材料探究:(1)钱塘江大潮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提示:农历八月十八。

高中地理_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析】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课标中的行为动词可知,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还要会运用地图,所以还有一定读图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画简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并能联系所学知识对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

洋流分布规律形成,课本只出示了风带图,没有文字描述与解释,非常抽象难懂,涉及风带以及地转偏向力等前知,利用试验更加直观的呈现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更容易绘制洋流模式图和分布图。

“人地关系”是始终贯穿地理学的一条主线,只有充分、科学的了解自然地理,才能合理规划和利用地理环境,所以在了解地理环境的同时渗透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人生观。

学情研究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空间定位能力、想象能力较差,因此课题上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地理试验、图片来增强直观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从而形成结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主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蒙台梭利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结合地理学习内容,挖掘生活中的地理元素。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重难点知识洋流分布规律,学生使用试验方式呈现,直观易懂。

在这节课中,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与广大学生分享自己的试验设计初衷、成果与感悟,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对于学习洋流的内容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

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方面比较多,通过案例“雷耶斯的奇幻之旅”,对其漂流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幻之境的地理原因的探究。

最后,将实例涉及的因素进行了梳理总结。

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

在得到基本理论之后,分析了郑和下西洋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的原因。

人教版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人教版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人教版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教案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3海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3海水的运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海浪1.海水运动基本形式:海浪、________、洋流。

2.常见形式及影响[特别提醒] 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知识链接1】海啸与风暴潮的不同(1)成因不同。

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地形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的整体运动。

(2)传播速度不同。

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风暴潮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3)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

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

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产生海啸。

二、潮汐1.含义:海水的一种________涨落现象。

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________的引力作用。

3.变化规律:⎩⎪⎨⎪⎧一天中有 涨落,白天为潮,夜晚为汐。

农历每月的 和 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4.影响:________采集和养殖、港口建设和________、潮汐发电等。

【学法指导】 潮汐的规律和影响【易错辨析】 潮汐能也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因此,潮汐能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三、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海水温度)⎩⎪⎨⎪⎧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特别提醒]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域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域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域,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域,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3.影响(1)影响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

(2)影响海洋________。

(3)影响海洋污染物的________与净化。

《水的运动》教案

《水的运动》教案

《水的运动》教案年级:小学三年级科目:自然与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种运动方式:蒸发、凝结、融化。

2. 能够描述水的运动过程。

3. 通过实验观察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PPT或物质示例(水、冰块、火炉、杯子)2. 学生实验用具(盆、冰块、吹风机)3. 学生活动材料(纸、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师生交流:“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我们的生活离开水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与水相关的场景,如饮水、洗澡、植物生长等)2.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出本堂课的话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水的运动是什么?”3. 提出学习目标:学习水的三种运动方式:蒸发、凝结、融化,并能够描述水的运动过程。

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1. 展示PPT或使用示例物质:水、冰块、火炉、杯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物质,向学生解释水的三种运动方式:“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液体;融化是指固体变成液体。

”3. 使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水分子的运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4.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例子。

Step 3: 实验观察(20分钟)1. 授予学生实验任务: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

2. 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盆、冰块和吹风机。

3. 学生通过将冰块放入盆中,然后用吹风机向冰块吹风,观察冰块的变化。

4. 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并与他们之前学习的融化的概念联系起来。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回到课桌前,每个小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小组之间,轮流展示他们的发现,进一步加深对水融化运动的理解。

3. 整理学生的观察结果,并与课堂上的概念讲解进行对比和讨论。

Step 5: 总结(5分钟)1. 提醒学生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水的三种运动方式是蒸发、凝结和融化。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海_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海_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1.结合材料分析,认识不同海域的水热交换状况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海域特点。

(区域认知)2.综合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解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综合思维)3.分析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趋利避害以指导生产和生活实际。

(人地协调观)一、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称作海—气相互作用。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作用方式(或原因) 表现提供热能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储存在大洋表层,以长波辐射等方式输送给大气提供水汽通过蒸发作用与水温相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越大调节气温海水热容量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滞后于陆地上空;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相对较小调节成分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向大气提供缓解温室效应,影响大气环流,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再生氧气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1)大气通过风能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

(2)大气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通过降水影响海水性质。

(3)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3.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1)促进水平衡(2)促进热量平衡地球上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3)维持地球水热平衡的基础大气环流和洋流,将热量从低纬地区带到高纬地区,将水分从海洋带到陆地。

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

(2)对气候的影响①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加,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概率增大。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综合思维)2.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人地协调观)3.结合不同城市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综合思维)一、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1.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的吸纳与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缓解旱季时水源不足的问题。

2.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1)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和管理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部分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2)城市的河道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水体污染严重,威胁饮水安全。

(3)城市内涝问题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需求更加强烈。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加之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脆弱。

[温馨提示]我国南方城市多发内涝的原因:南方地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

二、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1.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是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

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是这一系统的关键。

2.海绵城市的目的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可以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河流水系等都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

[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建设成海绵城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去建设城市,不应千篇一律。

杭州在规划海绵城市时,根据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渗、滞、蓄、净、用、排”的适宜性,把杭州划分为五个不同主要功能片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区、雨水污染控制区、高强度城区控制区域和工业物流集中区海绵建设区。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水体类型。

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知识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新知预习一、“水的行星”1.地球上的水呈态、态、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

2.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3.分布于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水量还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4. 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5.大气层中也有少量的水,基本上是以的形态存在。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类型及主要环节: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 ,B ,C ,D ,E ,F ,G ,H 。

(2)水循环类型:A→C→D→E属于循环(大循环),F、D属于循环,A、B属于循环。

(3)海陆间循环的过程:A →C →D →E、G ,回归海洋。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把、、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2.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变化。

3.水循环作为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的矛盾得以缓解。

同时,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特征;水循环的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4.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理实践力)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1.什么是水循环?主要的类型及环节是什么?2.水循环的过程是什么?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 A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特别提醒](1)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

(2)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X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

因为地球上约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左右。

①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②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水资源的更新。

(×)③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将下列地理事象与水循环类型连线。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不同水体更新周期不同――→水资源有限性―→水资源利用不应超过水体更新速度3.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1)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3)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小学科学第11课《运水游戏》(教案)

小学科学第11课《运水游戏》(教案)

小学科学第11课《运水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的重要性,明白水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爱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通过运水游戏锻炼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盆、水杯、容器、磁铁、洗手液等材料。

2. 学生准备:水杯、雨伞、手巾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水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概述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课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水的重要性,包括:a. 生命之源:水是人类、动植物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b. 日常生活用水:饮水、洗衣、洗澡等。

c. 农业用水:农作物的灌溉。

d. 工业用水:工厂的生产需要。

e. 环境保护:海洋、河流等生态系统的保持需要水资源。

引导学生参与并展示图片、实物等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水的用途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活动展开(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运水游戏》,并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a. 第一环节:水的观察教师提供几杯水,让学生仔细观察水的状态,比较颜色、味道和透明度。

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明白水的不同状态。

b. 第二环节:水的运动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盆和一杯水,让学生自由探索水的运动方式。

鼓励学生合作探索水的流动、波动等现象,观察水的特性。

c. 第三环节:水的属性教师提供磁铁和一杯水,让学生尝试用磁铁吸取水。

帮助学生发现水不会被磁铁吸附的特点,并讨论其可能的原因。

d. 第四环节:水的净化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些脏水和洗手液,让学生试验用洗手液净化脏水的方法。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比例的洗手液,观察水的变化。

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解析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解析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导学案(解析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4·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

【前置作业】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可以称准到0.1g。

称量时,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左物右码(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法码)(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2、使用方法:量筒的精确度0.1ml。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如果仰视:读数小,实际大;俯视:读数大,实际小。

3、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4、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呈均匀的水膜。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们有时能幻做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1:水的三态变化仔细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一、观察与思考?1、注射器中的水受热后,活塞向哪移动?体积变大,活塞向外移动。

2、在这个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二、仔细观察视频,小组内讨论,完成学案。

分子排列方式运动特点冰有序排列在固定位置上振动水无序排列一定体积内比较自由运动水蒸气无序排列向空间自由扩散2、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数目和分子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分子本身没改变,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三、水的状态变化的实例解释(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组间展示)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什么缘故?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挣脱分子间的束缚,离开液体表面,变为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一、海浪1.海水运动形式:海浪、潮汐、□01洋流。

2.海浪的主要形式(1)风浪:由□02风力形成。

风速越大,浪高越□03高,能量越□04大。

(2)海啸:海底□05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巨浪。

(3)风暴潮:在□06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3.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人们通过□07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1.判断正误。

(1)海浪最常见的形式是海啸。

(×) (2)海底地震会引起风暴潮。

(×) 2.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 )A .海浪B .风浪C .海啸D .风暴潮 答案 A解析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3.举例说明风暴潮和海啸的破坏性。

提示 破坏沿海地区生产和生活设施;影响沿海地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财产损失;危及生命安全。

————————————————————————————— 二、潮汐1.定义:海水的一种□01周期性涨落现象。

2.涨落特点(1)日变化,一天涨落□02两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03潮,晚上的海水涨落称为□04汐。

(2)月变化:□05农历每月的初一和□06十五前后最为明显。

3.成因:与□07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4.影响(1)潮间带的采集和□08养殖。

(2)沿海港口建设和□09航运。

(3)潮汐□10发电。

,1.判断正误。

(1)潮汐的形成主要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 (2)潮汐每昼夜涨落一次。

(×)2.农历每月中,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日期是( ) A .初一 初七 B .初八 十五 C .十五 二十二 D .初一 十五答案 D解析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最为明显。

3.潮汐发电的优点是什么。

提示 清洁、可再生。

————————————————————————————————— 三、洋流1.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01一定方向作□02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

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热点链接】2010年8月2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10岁小男孩弗里登堡在海滩上将一个漂流瓶扔进了大海,这个瓶子里塞了一封弗里登堡写的信。

2019年10月10日,法国的杜布瓦捡到了这个漂流瓶,并给19岁的弗里登堡写了回信。

9年后,杜布瓦捡到了漂流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受海水运动(洋流)的影响,漂流瓶从美国东海岸来到了法国。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平1:能够根据资料,说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水平2:能够根据资料,列举影响海水运动的因素,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平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海水运动规律及其成因。

水平4:能够根据资料,探讨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对海水运动的开发利用。

人地协调观:能够理解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时,应该遵循海水运动规律。

综合思维:分析海水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海水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查阅海水运动的相关资料。

一波浪1. 01风力作用产生的。

2.类型(1)02波动,形成风浪。

(2)03源地向04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05平息06存在的海浪,称为涌浪。

3.影响(1)07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也是一种重要的08海洋能资源。

(2)波浪造成的颠簸,对09海上航行、10海洋工程、11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3)巨大波浪对12防波堤、13港口、码头等14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1. 判断正误。

(1)波浪对海岸起着侵蚀和堆积的作用。

(√)(2)波浪对人类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2.目前影响世界波浪能开发的限制条件是( )A.可再生,蕴储量大B.不稳定,成本高C.目前利用率高D.分布广,易开发答案 B解析波浪能清洁、蕴藏量大、可再生,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足之处是不稳定、开发难度大,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目前利用率低。

3.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运动》学案1[学习目标定位]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

3.学会绘制简易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成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准备区新知梳理一、水循环1.定义: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和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凝结降水、③________和径流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④____________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环节(1)类型:A为⑤__________循环,B为⑥________循环,C为⑦________循环。

(2)主要环节a为⑧________,b为⑨________,c为⑩__________,d为⑪__________,e为⑫________,f为⑬____________,g为⑭____________,h为⑮________。

3.成因⎩⎪⎨⎪⎧ 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⑯ 外因:⑰ 和⑱二、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1.概念:洋流也称海流,是海洋____________大规模的沿着____________有规律地运动形成的,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

2.分类:按照水温,可将洋流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若洋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________;若洋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________。

3.世界洋流的分布(1)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半球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是________型大洋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南纬40°附近形成____________。

(4)北印度洋海区冬季:洋流呈 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 方向流动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暖流:使空气 、 ,给所流经地区带来 、 的气候寒流:使空气 、 ,给所流经地区带来 、 的气候(2)对生物: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易形成______________。

(3)对航海:海轮顺着洋流航行__________,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4)对海洋污染物:能加快近海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净化,但同时扩大_________。

思维激活1.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有这样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这句话正确吗?2.(1)为什么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海岸且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2)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为什么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水循环【探究活动】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材料二“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材料三“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圆道》)。

1.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软流层④大气圈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分析水循环形成的内因和主要动力。

【反思归纳】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______,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____携带水量最____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______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未登陆的台风降水的水汽输送【迁移运用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__资源和______资源。

图中b1、b2、b3水量最大的是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_______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探究点二洋流【探究活动】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船上一个装满近3万只黄色塑料玩具鸭的集装箱坠入大海。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在海洋上漂流了15年之后,于2007年7月抵达英国海岸。

据悉,这批鸭子在全球引爆了一场“淘金热”,因为在收藏家手中,每只鸭子的价格已被爆炒至1 000英镑。

1.由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漂流了15年,从出事地点最终抵达英国海岸,主要得益于下列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拉斯加暖流→北冰洋极地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鸭舰队”漂过的A处为世界一著名渔场,该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渔场,简要分析其成因。

3.按以上原理,若在日本沿岸投放一些漂流瓶,那么这些漂流瓶可能到达哪些地区?漂流瓶是否还能返回日本沿海地区?【反思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环流系统以______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季风环流(北半球)西风漂流海域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北印度洋海域40°S~60°S的海域主要动力信风、____西风、极地东风夏:____季风冬:____季风南半球西风流向北半球____时针____时针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自____向____ 南半球逆时针大洋西部(大陆东岸)____流____流暖流寒流大洋东部(大陆西岸)____流____流【迁移运用2】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答案课前准备区新知梳理①植物蒸腾②水汽输送③下渗④连续不断⑤陆地内⑥海陆间⑦海上内⑧蒸发⑨降水⑩水汽输送⑪地表径流⑫下渗⑬地下径流⑭植物蒸腾⑮降水⑯三态变化⑰太阳辐射⑱水的重力⑲物质⑳能量水分热量更新表层海水一定方向盛行风暖流寒流暖流寒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顺时针逆时针气旋西风漂流逆时针顺时针变暖变湿温暖湿润变冷变干低温干燥较大的渔场速度较快污染范围思维激活1.从水循环的角度来分析,黄河水注入渤海,而其源头位于青藏高原,其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黄河东流入海应是属于海陆间循环的一部分,渤海水又通过水汽输送环节在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降水,所以说这句话前半句正确,后半句不正确。

2.(1)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

(2)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郑和是为了利用季风洋流。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探究活动1.黄河发源于深居内陆的巴颜喀拉山上,其源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而这里的高山积雪及冰川等水体是大气降水的结果;巴颜喀拉山的降水中有一部分来自海洋蒸发的水汽;而黄河水最终流到大海。

由此可见,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但“奔流到海还复归”。

因为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会把海洋与陆地连通在一起。

2.B [通过水循环可以把地球的四大圈层全部联系在一起,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水循环不可能到达这里,故正确选项为B。

] 3.水循环形成的内因是水的物理特性。

随温度的不同,水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出现,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源泉,它促使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流动等,由地心引力而产生的重力能则使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径流等得以进行。

反思归纳大循环很小大地表迁移运用1 (1)海陆间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2)水水能b1(3)c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

第(1)题,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看出丁→甲→丙→丁之间的循环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故为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使陆地淡水得到不断的补充,同时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四大圈层之间、海陆之间进行迁移和交换。

第(2)题,水循环示意图中,乙位于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水循环可以给乙地带来降水,补给地表水资源,降水在地表汇聚形成的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又蕴藏了水能资源。

由图可看出b1、b2、b3分别属于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中的降水,其中海上内循环的降水量占海洋总蒸发量的90%。

第(3)题,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应属于地表径流环节,对地表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调节,空间分布不均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平衡。

探究点二探究活动1.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2.纽芬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层扰动和营养盐类上泛,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3.可能到达北美洲西部沿海,甚至与“小鸭舰队”一样到达欧洲西部沿海。

能够回到日本沿海。

反思归纳副热带西风西南东北顺逆西东暖寒寒暖迁移运用2 (1)D (2)C [分析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属于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①②③④分别为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再联系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