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第1讲

合集下载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新航路开辟)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新航路开辟)

相同点 ①都在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加强,统治者支持下进行; ②造船业发展、指南针运用等提供条件;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2010山东文综27)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 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宇左右。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不同:

①正面是对麦哲伦评价,依据是他领导第一次环球航行, 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②背面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 对祖国做出了贡献。


特点:

①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 价值判断就不同;
②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正确的 价值判断必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解析】C 地图不完整,没有北美洲、非洲大陆、 大洋洲等,时间又是新航路开辟不久。
环节三: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2013·安徽文综·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 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不断扩大,反映了

A.天主教的传播 C.罗马帝国的扩张 【解析】B


政治: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社会的瓦解;
思想:“地圆学说”冲击神学理论;

消极: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带来空前灾难。
(不同史观审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
环节二:史论结合· 重点深化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 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 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 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 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向新世界 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色也 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 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 第一讲 说明方法(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专题复习七:说明文阅读 第一讲 说明方法(含答案)全国通用

专题七说明文阅读第一讲说明方法【知识点拨】考点名称:说明方法考点解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别与分析。

考查形式:填空、选择、判断等。

相关知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

【考点突破】例1:分析下面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答案:作比较解析: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把“水势凶猛”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桥的坚固。

例2:分析下面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答案:列数字解析: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3:分析下面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答案:摹状貌解析: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描摹了……的……特点,生动形象详细具体地说明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提分攻略】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自测演练】1.判断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图画解读类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图画解读类课件

-10-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3.(2015·天津高考)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 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介意”最好。“我介意”表明了自己反对吸烟的立场,捂 住口鼻,表示自己不愿意吸入烟雾,从而给对方传达吸烟妨害他人 的信息。直接制止,态度生硬;双手手势也不易被吸烟者接受。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结合图像,分条说出自己 的理由,还要有与另外两幅图的比较,注意字数的限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4-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8·全国高考Ⅰ)右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 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 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思路解析这是一个专业发展规划的“流程图”,对这类题目,可根据 图示的先后顺序,逐项说明。编写个人发展计划,先要进行“环境分 析”和“自我分析”,然后据此进行“个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 “操作策略”,开展“评估反馈”,还要根据“评估反馈”的情况,对原来的 分析进行调整修改。解答此题,重要的是“连贯”,选用恰当的词语连 缀所给的项目。所选词语有两类,一类是顺序词,“首先”“其次”“然 后”之类;一类是能和所给项目词搭配的关键动词,比如“明确”“制 定”“开展”之类。
第一讲 图画解读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3-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流程图类 流程图,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 骤的示意图。通常用一些图框来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框内写出 各个步骤,然后用带箭头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执行的先后 顺序。用图形表示工作流程,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多是某项活动 的流程、政府机关的办事流程、某种思想观点的内部构成等。一 般为线性结构,中间加入一两个分支。总体看,难度不大。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台风(飓 台风 飓 风) 寒潮 暴雨洪 涝 干旱 沙尘暴 大风吹扬干旱 地区的沙尘, 地区的沙尘, 加之地表植被 破坏严重
强冷空 连续暴 长时间 形 热带气旋 气入侵 雨或短 无雨或 成 强烈发展 (冷锋 冷锋 天气) 天气 时大暴 异常少 雨 雨
台风 (飓风 飓风) 飓风
3.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3.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应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 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应立足国内, 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 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结 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具体措施 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如下: 如下: (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效率,降低能源需求。 效率,降低能源需求。 (2)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考点二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 在复习自然灾害时, 在复习自然灾害时,要加强纵向的系统性 和横向的关联性。在纵向上,要系统掌握每一 和横向的关联性。在纵向上,
命题 方向
种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 种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危害和防御措 施等;在横向上,要加强比较, 施等;在横向上,要加强比较,特别是区别气 象灾害的地域差异性, 象灾害的地域差异性,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关 联性。 联性。
沼气
南方地区
[例1] 例
(2010·四川高考 下图是 四川高考)下图是 年河北、 四川高考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 年河北 甘肃、四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 ~ 题 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数学:专题七 第一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配套限时规范训练

高考数学:专题七 第一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配套限时规范训练
2.设a>1,若对于任意的x∈[a,2a],都有y∈[a,a2]满足方程logax+logay=3,这时a的取值的集合为()
A.{a|1<a≤2}B.{a|a≥2}
C.{a|2≤a≤3}D.{2,3}
3.(2012·浙江)设a>0,b>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2a+2a=2b+3b,则a>b
所以x1x2+y1y2=0,而y1y2=x1x2-(x1+x2)+1,
所以2x1x2-(x1+x2)+1=0.
由即(a2+b2)x2-2a2x+a2(1-b2)=0.
又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所以Δ=(-2a2)2-4(a2+b2)·a2(1-b2)>0,整理得a2b2(a2+b2-1)>0,即a2+b2>1.
12.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3×n+n(其中n∈N*),且该数列中最大的项为am,则m=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直线y=-x+1与椭圆+=1(a>b>0)相交于A,B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若椭圆的离心率e∈,求a的最大值.
14.(2012·山东)已知函数f(x)=(k为常数,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
A.B.2C.4D.8
6.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在[0,+∞)上递增,f=0,则满足f(logx)>0的x的取值范围是()
A.(0,+∞)B.(0,)∪(2,+∞)
C.(0,)∪(,2)D.
7.设函数f(x)=x3+sinx,若0≤θ≤时,f(mcosθ)+f(1-m)>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0,1)B.(-∞,0)
C.(-∞,1)D.

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人民版

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人民版
经验主要包括: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稳定性;3)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5)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6)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方向。
最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坚持了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其他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能过于依赖外部力量,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案例题: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案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的意义。
答案:以大跃进为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失误,但通过及时调整和纠正,我们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5.论述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论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对我国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次,它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再次,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最后,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方向,为我国的发展避免了不必要的弯路和挫折。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随堂练习中的问题。

【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七选修系列第1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课时规范练文

【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七选修系列第1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课时规范练文

第1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1.(2017·江苏卷)在平面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8+t ,y =t 2(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s 2,y =22s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导学号 55410137)解:由⎩⎪⎨⎪⎧x =-8+t ,y =t 2消去t ,得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8=0,因为点P 在曲线C 上,设点P (2s 2,22s ).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2s 2-42s +8|5=2(s -2)2+45,所以当s =2时,d 有最小值45=455. 2.(2016·北京卷改编)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极坐标方程C 1:ρcos θ-3ρsin θ-1=0,C 2:ρ=2cos θ.(1)求曲线C 1,C 2的直角坐标方程,并判断两曲线的形状; (2)若曲线C 1,C 2交于A ,B 两点,求两点间的距离. 解:(1)由C 1:ρcos θ-3ρsin θ-1=0, 所以x -3y -1=0,表示一条直线. 由C 2:ρ=2cos θ,得ρ2=2ρcos θ. 所以x 2+y 2=2x ,则(x -1)2+y 2=1, 所以C 2是圆心为(1,0),半径为1的圆. (2)由(1)知,点(1,0)在直线x -3y -1=0上, 因此直线C 1过圆C 2的圆心.所以两交点A ,B 的连线段是圆C 2的直径, 因此两交点A ,B 间的距离|AB |=2r =2.3.(2017·全国卷Ⅲ)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1的参数方程为⎩⎪⎨⎪⎧x =2+t ,y =kt (t 为参数),直线l 2的参数方程为⎩⎪⎨⎪⎧x =-2+m ,y =m k(m 为参数).设l 1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 3:ρ(cos θ+sin θ)-2=0,M 为l 3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解:(1)直线l 1:⎩⎪⎨⎪⎧x =2+t ,y =kt (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y =k (x -2).① 直线l 2化为普通方程x +2=ky .② 联立①,②消去k ,得x 2-y 2=4(y ≠0). 所以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4(y ≠0). (2)将直线l 3化为普通方程为x +y =2, 联立⎩⎨⎧x +y =2,x 2-y 2=4得⎩⎪⎨⎪⎧x =322,y =-22,所以ρ2=x 2+y 2=184+24=5,所以与C 的交点M 的极径为 5.4.(2017·西安调研)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2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 ⎛⎭⎪⎫θ+π6=4.(导学号 55410138)(1)写出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射线θ=π3与曲线C 交于O ,A 两点,与直线l 交于B 点,射线θ=11π6与曲线C 交于O ,P 两点,求△PAB 的面积.解:(1)由⎩⎪⎨⎪⎧x =2+2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消去θ.普通方程为(x -2)2+y 2=4.从而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cos θ=0,即ρ=4cos θ,因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π6=4,即32ρsin θ+12ρcos θ=4,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3y -8=0.(2)依题意,点A ⎝ ⎛⎭⎪⎫2,π3,B ⎝⎛⎭⎪⎫4,π3,联立射线θ=11π6与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可得,P ⎝ ⎛⎭⎪⎫23,11π6.所以|AB |=2,所以S △PAB =12×2×23sin ⎝ ⎛⎭⎪⎫π3+π6=2 3.5.(2016·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6)2+y 2=25. (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x =t cos α,y =t sin α(t 为参数),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10,求l 的斜率.解:(1)由x =ρcos θ,y =ρsin θ可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12ρcos θ+11=0.(2)在(1)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设A ,B 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将l 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2+12ρcos α+11=0.于是ρ1+ρ2=-12cos α,ρ1ρ2=11.|AB |=|ρ1-ρ2|=(ρ1+ρ2)2-4ρ1ρ2=144cos 2α-44. 由|AB |=10得cos 2α=38,tan α=±153.所以l 的斜率为153或-153. 6.(2017·长郡中学联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α,y =1+t sin α(t 为参数,0≤α<π),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并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1:ρ=1.(1)若直线l 与曲线C 1相交于点A ,B ,点M (1,1),证明:|MA |·|MB |为定值; (2)将曲线C 1上的任意点(x ,y )作伸缩变换⎩⎨⎧x ′=3x ,y ′=y后,得到曲线C 2上的点(x ′,y ′),求曲线C 2的内接矩形ABCD 周长的最大值.解:(1)由ρ=1得ρ2=1,所以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1.①又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α,y =1+t sin α,代入①式得t 2+2t (cos α+sin α)+1=0.所以t 1t 2=1,由参数t 的几何意义,得|MA |·|MB |=|t 1t 2|=1.(2)由⎩⎨⎧x ′=3x ,y ′=y 得曲线C 2:x 23+y 2=1.所以曲线C 2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θ,y =sin θ.不妨设点A (m ,n )在第一象限,θ∈⎝⎛⎭⎪⎫0,π2.利用对称性,矩形ABCD 的周长为4(m +n )=4(3cos θ+sin θ)=8sin ⎝ ⎛⎭⎪⎫θ+π3≤8,当θ=π6时,等号成立,故周长最大值为8.7.(2016·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t ,y =1+a sin t(t 为参数,a >0).在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4cos θ.(1)说明C 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 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0,其中α0满足tan α0=2,若曲线C 1与C 2的公共点都在C 3上,求a .解:(1)消去参数t 得到C 1的普通方程x 2+(y -1)2=a 2,C 1是以(0,1)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C 1的普通方程中,得到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sin θ+1-a 2=0.(2)曲线C 1,C 2的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ρ2-2ρsin θ+1-a 2=0,ρ=4cos θ. 若ρ≠0,由方程组得16cos 2θ-8sin θcos θ+1-a 2=0, 由已知tan θ=2,得16cos 2θ-8sin θcos θ=0, 从而1-a 2=0,所以a =1(a >0).当a =1时,极点也为C 1,C 2的公共点,在直线C 3上. 所以实数a =1.8.(2017·乐山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θ,y =t sin θ(t 为参数,0≤θ<π),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α,圆C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32.(导学号 55410139)(1)求θ的值;(2)已知P (1,0),若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求1|PA |+1|PB |的值.解:(1)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t cos θ,y =t sin θ(t 为参数,0≤θ<π),消去参数t ,可得:x sin θ-y cos θ-sin θ=0.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α,即ρ2=-4ρcos α. 所以圆C 的普通坐标方程为x 2+y 2+4x =0, 则C (-2,0).所以圆心C (-2,0)到直线l 的距离d =|-2sin θ-sin θ|sin 2 θ+cos 2θ=3sin θ. 由题意d =32,即3sin θ=32,则sin θ=12,因为0≤θ<π,所以θ=π6或θ=5π6. (2)已知P (1,0),点P 在直线l 上,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将⎩⎪⎨⎪⎧x =1+t cos θ,y =t sin θ代入圆C 的普通坐标方程x 2+y 2+4x =0,得(1+t cos θ)2+(t sin θ)2+4(1+t cos θ)=0, 所以t 2+6t cos θ+5=0.设A ,B 对应参数为t 1,t 2,则t 1+t 2=-6cos θ,t 1·t 2=5, 因为t 1·t 2>0,t 1,t 2是同号.所以1|PA |+1|PB |=1|t 1|+1|t 2|=|t 1|+|t 2||t 1t 2|=335.。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1讲 高中物理常用解题方法(一)——图象法、假设法、等效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1讲 高中物理常用解题方法(一)——图象法、假设法、等效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图 7-1-5
规律应用:分析重力中的过山车运动,要过圆轨道存在
一个最高点,在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不能大于向心力),
只要能过最高点就能安全通过圆轨道.如果将斜面顺时针转
30°,就成了如图乙所示的过山车模型,最高点应为等效重力
方向上直径对应的点 B,则 B 点应满足“重力”刚好提供向
mv2 B 心力,即:mg′= R
处理图象问题的关键是搞清图象所揭示的物理规律或物
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全面系统地看懂图象中的“轴”、“线”、
“点”、“斜率”、“面积”、“截距”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时,还需要具有将物理现象转化为图 象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包括运用题目给定的 图象解答物理问题及根据题设去作图、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 题两个方面.
等效分析:如图 7-1-5 甲所示,对小球受电场力和重
力,将电场力与重力合成视为等效重力 mg′,大小为:
2 3mg mg′= qE +mg = 3
2 2
3 qE tan θ=mg= 3 ,得θ=30°,于是等效重力方向为垂直斜
面向下,即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等效重力不做功.小球运动 可类比为重力场中的过山车模型.
绳系小球在匀强电场和重力场的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 的条件与在重力场中类似,只不过运动时其等效“最低”点
是 B,其等效“最高”点是与等效“最低”点 B 以 O 点为对
称的 D 点,其等效重力加速度(复合场场强)为 g′,所以小 球要求能够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等效“最高”点 D 的
最小速度 vD= g′l.由动能定理得: 1 2 1 2 -2mg′l=2mvD-2mvB 解得:vB= 5g′l= 5gl cos α
(1)当悬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多大时,才能使小球由静止释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七 第一课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七  第一课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2)过程: ①开始: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巴勒斯坦
的管辖权问题,挑起了对土耳其的战争。
②扩大: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 ③结果:1855年,俄国战败,1856年双方签订 《 巴黎和约 》。
(3)性质:一场为夺取在 中近东 霸权地位的非 正义战争。 (4)影响: ①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进一步加剧了俄国 的国内矛盾。
一、19世纪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表现及特
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表现及特点 (1)农业方面:粮食的商品率提高,出现了资本 表 现 主义农场和新兴的农村资产阶级。 (2)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也开始了工 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雇佣劳动力 人数超过农奴人数,对外贸易出口增加 特 工业发展水平低于西欧各国,沦为西欧各国的
海的出路”并结合战争发生时俄国国内矛盾的状况分
析。第(2)问要从西欧派对俄国与西欧差距的认识方 面说明。第(3)问要从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 军需品的不足等方面着手,分析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落 后是战争失败的根源。
[答案]
(1)俄国为了扩大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
攫取更多的土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2)西欧派作出这样的预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俄
[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是什么? (2)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证实了西欧派的预言,西 欧派为什么能够作出这一准确的预言? (3)从军事角度看,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
(1)问注意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开辟一条通向地中
国未能跟上欧洲前进的步伐。

专题七第一节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专题七第一节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科学家 主要科学成 就 1905年解释 光电效应 爱 因 斯 坦 相对论
在人类文明(自然、社会)中的 地位
发展了量子理论从根本上改 变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
科学家 主要科学成 在人类文明(自然、社会)中的 就 地位
穿越时空一般“取材”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2) 广义相对论
提出: 1916年
内容: ①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 ②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③时间、空间不是独立的实在,它们是物质存在的 形式。
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 系的重要思想。
探究: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内容:
影响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 《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 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 名的核动力公式,为原子能的 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胖子” 试验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 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 了原子弹。随着苏联军队出兵 我国东北,日本天皇于14日宣 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了。
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 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 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 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
岁的年轻人!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相对论
物体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会变大, 距离会变短,时间会变慢;如果物体超过光速 运动,则时间会倒流”。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 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 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 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 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 体系中。

专题七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专题七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光荣革命”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两个法案 (1)内容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 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立法权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 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司法权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 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 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 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军事权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讯问。 ——言论自由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两个法案
(1)内容
(2)目的
(3)作用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一:
君权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是权力的中心,
高于王权;司法独立。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光荣革命”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两个法案 2、小密室的演变——内阁制的形成
(3)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 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是内阁首脑, 有权提名内阁成员组成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 国家的行政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 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集体负责,与 首相共进退。 (4)内阁掌握实权,国王世袭并终身任职, 只是最高权力象征,“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 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时间+事件
1640,革命爆发;
1649,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1649—1660,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015届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1讲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015届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1讲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解析 0,1,2,3,4中任取四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
数,且为偶数,有两种情况:
一是当 0 在个位的四位偶数有 A3 4=24(个);
二是当 0 不在个位时,先从 2,4 中选一个放在个位,再
1 1 2 从余下的三个数选一个放在首位, 应有 A2 A3A3=36(个),
故共有四位偶数60个.
热点三
3
(2)如果(1+x+x2)(x-a)5(a为实常数)的展开式中所有项
-5 的系数和为0,则展开式中含x4项的系数为________.
思维启迪 可用赋值法求二项展开式所有项的系数和.
解析
∵令x=1得(1+x+x2)(x-a)5的展开式中所有项
的系数和为(1+1+12)(1-a)5=0,
∴a=1,∴(1+x+x2)(x-a)5=(1+x+x2)(x-1)5
倒位置;
④对二项式 (a - b)n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要特别注
意符号问题.
思 (2) 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中, “ 赋值思想 ” 是一 维 种重要方法,是处理组合数问题、系数问题的 升 华 经典方法.
变式训练3
a7 1 (1)(2014· 湖北)若二项式(2x+ ) 的展开式中 3的系数 x x 是 84,则实数 a 等于( A.2 C.1 ) B. 4 2 D. 4 5
(3)组合数的性质
n- m m m m- 1 ①Cm = C ; ② C = C + C . n n n+ 1 n n
3.二项式定理
n 0 1 n- 1 2 n- 2 2 (1)二项式定理:(a+b)n=C0 a b + C a b + C b n n na r n- r r 0 n +„+Cn a b + „+ C n a n b (r= 0,1,2, „,n).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1讲 整体把握诗歌文本练习(原卷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1讲 整体把握诗歌文本练习(原卷版)

第01讲整体把握诗歌文本(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③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①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①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不堪一击。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悲伤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张元干①平生百绕垂虹路。

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②,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

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注】①张元干(1091—1161):北宋至南宋人,出身仕宦,因坚持抗金受秦桧陷害,被捕入狱,出狱后流落苏州,本词写于词人重游苏州垂虹桥之时。

①袜罗尘散: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描述洛神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的美妙景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平生百绕”这一细节,暗示词人对此地熟悉,如今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B.夕阳远山、菱歌帆影等眼前之景表现了词人重游苏州、孤苦无依的落魄晚景。

C.上阕写景,高低错落,视听结合,有动有静,既有自然,又含人事,意蕴丰富。

D.“旧家”三句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疏篷雨”充分渲染了词人的客居之恨。

第1部分 专题7 第1讲 力学图像

第1部分 专题7 第1讲 力学图像

真题概览• 考情感悟
专题巩固检测
返回目录
例1 (多选)(2018·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 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T21:It图像
T17:Ekh图像 Ⅲ卷 T19:It图像
T21:ft图像
2018
2017
T15:动力学 图像
T18:电磁感 应图像 T19:v t图像
T20: 电场中 的图像 问题
T20: 电磁感 应图像
T16、T20:交 变电流图像 T18:x t图像 T19:v t图像
T20: 动力学 图像
2016 T21:vt 图像与 追及问 题
真题概览• 考情感悟
专题巩固检测
返回目录
[解析] 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且t2时刻两车并排行驶,则 t1时刻甲在乙的后面,A项错误,B项正确;由题图像的斜率知,甲、乙两车的 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BD
真题概览• 考情感悟
专题巩固检测
返回目录
拓展演练1 (2019·河南驻马店质检)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 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 C
真题概览• 考情感悟
专题巩固检测
考向2 力与运动图像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解题策略
返回目录
真题概览• 考情感悟
专题巩固检测
返回目录
例3 (2018·全国卷Ⅰ)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 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 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可能正确的是(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7 第1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7 第1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历史背景:
(1)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及政府实行民族 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比 较落后。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基本内容: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构,行 使自治权。
5.历史作用: (1)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及对外友好活动 中,对于国家在物质和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 改革开放等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群众生活的重 大问题,都起了很大作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 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 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 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中国共产党 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2.形成和发展: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初步 确立。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 的形式宣布了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 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 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 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 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 现在世界舞台

专题七 第1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专题七 第1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 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 命”,国王是被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而 是议会了。
请思考: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
别?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
议会是权力中心;
B.《独立宣言》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人权宣言》
3.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 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
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 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3.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
①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 ②议会改革前,英国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引起想参政的工
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③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大陆革命潮流推动下,英国群众斗争高涨,
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参政权展开积极的斗争。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5.有人把英国的近代政体称为“虚位国家元首制”,表现在( )
A.《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
B.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
C.首相实际上是国家元首
D.首相拥有立法创议权
6.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维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
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 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
为非法。

2015届高三数学(文理通用)二轮专项复习课件:专题7_第1讲_统计与统计案例

2015届高三数学(文理通用)二轮专项复习课件:专题7_第1讲_统计与统计案例

• 3.样本的数字特征 • (1)众数 • 在样本数据中,频率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样 本数据(或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 (2)中位数 • 样本数据中,将数据按大小排列,位于最中 间的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就取当 中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3)平均数与方差 1 - 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x =n(x1+x2+„+xn). 1 方差s =n[(x1-- x )2+(x2-- x )2+„+(xn-- x )2].
• (1)求m,n的值, • (2)记表2中分组在(60,70]中的2名女生为A、 B,(90,100]中的4名女生为C、D、E、F, 现从表2中(60,70]的女生中抽取1人,从 (90,100]的女生中抽取2人做专题发言,求 (60,70]中的女生A和(90,100]中的女生C同时 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 解析] 25人,
250 (1)由抽样方法知抽取的男生人数为:45× 450 =
200 抽取的女生人数为:45×450=20. 所以m=25-(3+8+6)=8,n=20-(2+5+4)=9, 故m=8,n=9.
(2)满足题意的所有抽法共有12种,情况如下: (A,C,D),(A,C,E),(A,C,F),(A,D,E),(A, D,F),(A,E,F),(B,C,D),(B,C,E),(B,C,F), (B,D,E),(B,D,F),(B,E,F). 其中A和C同时被抽中的情况有3种如下所示:(A,C, D),(A,C,E),(A,C,F). 3 1 所以A和C同时被抽中的概率为P=12=4.
.
注意:回归直线一定经过样本的中心点( - x ,- y ),据此性 质可以解决有关的计算问题.
5.回归分析 x yi-- y xi--
i= 1 n

专题七 解析几何 第一讲 直线与圆—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点练(含解析)

专题七 解析几何  第一讲 直线与圆—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点练(含解析)

专题七 解析几何 第一讲 直线与圆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为( )A.5B.5C.5D.5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上任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0Ax By C ++=(,A B 不同时为0)表示B.当0C =时,方程0Ax By C ++=(,A B 不同时为0)表示的直线过原点C.当0,0,0A B C =≠≠时,方程0Ax By C ++=表示的直线与 x 轴平行D.任何一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都能与其他四种形式互化3.已知设点M 是圆224690C x y x y +--+=上的动点,则点M 到直线240x y ++=距离的最小值为( )2 2- 2+ 2 4.已知直线1l ,2l 分别过点(1,3)P -,(2,1)Q -,若它们分别绕点P ,Q 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1l ,2l 之间的距离d 的取值范围为( )A.(0,5]B.(0,5)C.(0,)+∞D.5.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2,6]B.[4,8]C.D.6.已知直线:10l x ay +-=是圆22:6210C x y x y +--+=的对称轴,过点()1,A 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A.1B.2C.4D.87.已知点(2,0),(1,1)A B --,射线AP 与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为π4,点Q 满足||1QB =,则||PQ 的最小值为( )1 B.1 C.1 18.(多选)已知直线12:210,:20l ax y a l x ay a --+=+--=,圆22:4240E x y x y +-+-=,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直线12,l l 均与圆E 不一定相交B.直线1l 被圆E 截得的弦长的最小值C.直线2l 被圆E 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6D.若直线1l 与圆E 交于2,,A C l 与圆E 交于,B D ,则四边形ABCD 面积最大值为14 9. (多选)已知圆221:()1C x a y ++=,圆2222:()(2)2C x a y a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12C OC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2,则圆2C 的面积为2πB.若a ,则圆1C 与圆2C 外离C.若a ,则y x =1C 与圆2C 的一条公切线D.若a 1C 与圆2C 上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为610. (多选)已知直线11:0l ax y -+=,2:10l x ay ++=,a ∈R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不论a 为何值,1l ,2l 都互相垂直B.当a 变化时,1l ,2l 分别经过定点(0,1)A 和(1,0)B -C.不论a 为何值,1l ,2l 都关于直线0x y +=对称D.若1l ,2l 相交于点M ,则MO11.过两直线10x +=0y +的交点,并且与原点的最短距离为12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12.圆221:2120C x y x ++-=与圆222:440C x y x y ++-=的交点为A ,B ,则弦AB 的长为_____.13.已知圆22:2410C x y x y ++-+=,若存在圆C 的弦AB ,使得AB =,且其中点M 在直线20x y k ++=上,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4.已知曲线2:2x C y =,D 为直线12y =-上的动点,过D 作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1)证明:直线AB 过定点;(2)若以20,5E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 相切,且切点为线段AB 的中点,求该圆的方程.15.已知半圆224(0)x y y +=≥,动圆与此半圆相切(内切或外切,如图),且与x 轴相切.(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画出其轨迹.(2)是否存在斜率为13的直线l ,它与(1)中所得的轨迹由左至右顺次交于A ,B ,C ,D 四点,且满足||2||AD BC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设圆心为()00,P x y ,半径为r ,圆与x 轴,y 轴都相切,00x y r ∴==,又圆经过点(2,1),00x y r ∴==且()()2220021x y r -+-=,222(2)(1)r r r ∴-+-=,解得1r =或5r =.①1r =时,圆心(1,1)P ,则圆心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d ==②5r =时,圆心(5,5)P ,则圆心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d ==故选B. 2.答案:D解析:对于选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α,当90α≠︒时,直线的斜率k 存在,其方程可写成y kx b =+,它可变形为0kx y b -+=,与0Ax By C ++=比较,可得,1,A k B C b ==-=;当90α=︒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可写成1x x =,与0Ax B C ++=比较,可得11,0,A B C x ===-,显然,A B 不同时为0,所以此说法是正确的.对于选项B,当0C =时,方程0Ax By C ++=(,A B 不同时为0),即0Ax By +=,显然有000A B ⨯+⨯=,即直线过原点()0,0,故此说法正确.对于选项C,因为当0A =,0,0B C ≠≠时,方程0Ax By C ++=可化为Cy B=-,它表示的直线与x 轴平行,故此说法正确.D 说法显然错误. 3.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圆心(2,3)C ,半径2r =,则点M 到直线240x y ++=距离的最小值min22d =-=-,故选B. 4.答案:A解析:易知两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P ,Q 两点间的距离,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5PQ .故1l ,2l 之间的距离d 的取值范围为(0,5].5.答案:A解析:由圆22(2)2x y -+=可得圆心坐标为()2,0,半径r ABP △的面积记为S ,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记为d ,则有1||2S AB d =⋅.易知||AB =max d ==,min d =26S ≤≤,故选A.6.答案:C解析:已知直线:10l x ay +-=是圆22:6210C x y x y +--+=的对称轴,圆心()3,1C ,半径3r =,所以直线l 过圆心()3,1C ,故310a +-=,故2a =-.所以点()1,2A --,||5AC =,||4AB ==.故选C.7.答案:A解析:因为||1QB =,所以点Q 在以点B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显然当射线AP 在x 轴的下方时||PQ 取得最小值,此时直线:20AP x y ++=,点B 到AP 的距离d ==所以||PQ 1,故选A. 8.答案:BCD解析:由题意,直线1:210l ax y a --+=,即(2)10a x y --+=.令20x -=,得2,1x y ==,即直线1l 过定点()2,1;直线2:20l x ay a +--=,即2(1)0x a y -+-=,令10y -=,得2,1x y ==,即直线2l 过定点()2,1,所以直线12,l l 过同一个定点()2,1,记为点M .圆22:4240E x y x y +-+-=可化为22(2)(1)9x y -++=,而点()2,1M 在圆E 内部,所以直线12,l l 均与圆E 相交,所以A 选项错误;对于直线1l ,当0a =时,直线1l 被圆E 截得的弦长最小,且最小值为所以B 选项正确;对于直线2l ,当0a =时,直线2l 被圆E 截得的弦长最大,且最大值恰好为圆E 的直径6,所以C 选项正确;又当0a ≠时,直线1l 的斜率为a ,直线2l 的斜率为1a-,即直线12l l ⊥.设圆心E 到直线12,l l 的距离分别为12,d d ,则12d d ==又22212||4d d EM +==,即22||||99444AC BD -+-=,所以22||||56AC BD +=,所以2211||||||||14222ABCDAC BD S AC BD +=⋅≤⨯=四边形,当且仅当||||AC BD ==,等号成立,故四边形ABCD 面积最大值为14,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BCD. 9.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依题意1(,0)C a -,2(,2)C a a ,圆1C 半径11r =,圆2C 半径2|r a =.对于选项A ,1221|||2|22C OC S a a a =-⋅==△,则a =2|2r a ==,则圆2C 的面积为22π4πr =,选项A 错误;对于选项B,12|C C a,121|r r a +=+,若圆1C 与圆2C 外离,则1212C C r r >+,即|1|a a >,得2a >或2a <,选项B 正确;对于选项C ,当a =时,1C ⎛⎫ ⎪ ⎪⎝⎭,2C ⎝,121r r ==,1212|2C C a r r ===+,所以圆1C 与圆2C 外切,且121C C k =,所以两圆的公切线中有两条的斜率为1,设切线方程为0x y b -+=1=,解得2b =-或2b =,则一条切线方程为0x y -=,即y x =,选项C 正确;对于选项D,当a =1(C,2C ,11r =,22r =,12|4C C a ==,圆1C 与圆2C 上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为1247r r ++=,选项D 错误.故选BC.10.答案:ABD解析:因为110a a ⨯-⨯=,所以无论a 为何值,1l ,2l 都互相垂直,故A 正确;1l ,2l 分别经过定点(0,1)A 和(1,0)B -,故B 正确;1:10l ax y -+=关于直线0x y +=对称的直线方程为10ay x -++=,不是2:10l x ay ++=,故C 错误;由10,10,ax y x ay -+=⎧⎨++=⎩解得221,11,1a x a a y a --⎧=⎪⎪+⎨-+⎪=⎪+⎩即2211,11a a M a a ---+⎛⎫ ⎪++⎝⎭,所以MO =≤MO的最大值是D 正确.故选ABD.11.答案:12x =或10x +=解析:联立10,0,x y ⎧+=⎪+解得1,2x y ⎧=⎪⎪⎨⎪=⎪⎩即两直线的交点为12⎛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12x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2,符合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12y k x ⎛⎫=- ⎪⎝⎭,即220kx y k -+=.因为直线与原点的最短距离为12,所以12=,解得k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0x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2x =或10x +=. 12.答案:解析:圆221:2120C x y x ++-=与圆222:440C x y x y ++-=联立可得: 公共弦的方程为260x y -+=,222:440C x y x y ++-=变形为()()222:228C x y ++=-,故222:440C x y x y ++-=的圆心为()22,2C -,半径为, 而()22,2C -满足260x y -+=,故弦AB 的长为圆2C 的直径, 故弦AB的长为.故答案为:. 13.答案:k 解析:圆C 的方程可化为22(1)(2)4x y ++-=,圆心(1,2)C -,半径2r =,由于弦AB满足||AB =M,则||1CM , 因此M 点在以(1,2)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又点M 在直线20x y k ++=上,故直线20x y k ++=与圆22(1)(2)1x y ++-=1≤,解得k ≤14.答案:(1)见解析(2)当0t =时,所求圆的方程为22542x y ⎛⎫+-= ⎪⎝⎭;当1t =±时,所求圆的方程为22522x y ⎛⎫+-= ⎪⎝⎭ 解析:(1)证明:依题意,可设:AB y kx b =+,1,2D t ⎛⎫- ⎪⎝⎭,()11,A x y ,()()2212,B x y x x ≠.联立2,2,x y y kx b ⎧=⎪⎨⎪=+⎩消去y 得2220x kx b --=. 2480k b ∆=+>,122x x k +=,122x x b =-.又直线DA 与抛物线相切,则2111122x x x t+=-, 所以211210x tx --=,同理222210x tx --=. 所以1222k x x t =+=,1221b x x -=⋅=-, 所以k t =,12b =,则直线1:2AB y tx =+,必过定点10,2⎛⎫⎪⎝⎭. (2)解法一:由(1)得直线AB 的方程为12y tx =+.由21,22y tx x y ⎧=+⎪⎪⎨⎪=⎪⎩可得2210x tx --=. 于是122x x t +=,()21212121y y t x x t +=++=+.设M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21,2M t t ⎛⎫+ ⎪⎝⎭.由于EM AB ⊥,而()2,2EM t t =-,AB 与向量(1,)t 平行,所以()220t t t +-=,解得0t =或1t =±.当0t =时,||2EM =,所求圆的方程为22542x y ⎛⎫+-= ⎪⎝⎭; 当1t =±时,||2EM =,所求圆的方程为22522x y ⎛⎫+-= ⎪⎝⎭. 解法二:设M 为线段AB 的中点,由(1)可知212,M t t ⎛+⎫ ⎪⎝⎭.所以()2,2EM t t =-,()2,FM t t =,又EM FM ⊥,则()2220t t t t ⋅+-⋅=, 解得0t =或1t =或1t =-.当0t =时,||2EM =,所求圆的方程为22542x y ⎛⎫+-= ⎪⎝⎭; 当1t =±时,||2EM =,所求圆的方程为22522x y ⎛⎫+-= ⎪⎝⎭. 15.答案:(1)见解析(2)不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l .理由见解析解析:(1)设动圆圆心(,)M x y ,作MN x ⊥轴于点N . ①若动圆与半圆外切,则||2||MO MN =+,2y +, 两边平方得22244x y y y +=++,化简得211(0)4y x y =->. ②若动圆与半圆内切,则||2||MO MN =-,2y =-, 两边平方得22244x y y y +=-+,化简得211(0)4y x y =-+>.综上,当动圆与半圆外切时,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11(0)4y x y =->; 当动圆与半圆内切时,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11(0)4y x y =-+>. 动圆圆心的轨迹如图所示.(2)假设满足题意的直线l 存在,可设l 的方程为13y x b =+.依题意,可得直线l 与曲线211(0)4y x y =->交于A ,D 两点,与曲线211(0)4y x y =-+>交于B ,C 两点.由21,3114y x b y x ⎧=-+⎪⎪⎨⎪=-⎪⎩与21,311,4y x b y x ⎧=+⎪⎪⎨⎪=-+⎪⎩消去y 整理可得23412120x x b ---=①与23412120x x b ++-=②. 设(),A A A x y ,(),B B B x y ,(),C C C x y ,(),D D D x y ,则43A D x x +=,12123A D b x x --=,43B C x x +=-,12123B C b x x -=.又||A D AD x =-,||B C BC x -,且||2||AD BC =,2A D B C x x x x ∴-=-,即()()22444A D A D B C B C x x x x x x x x ⎡⎤+-=+-⎣⎦, 整理得2244(1212)44(1212)43333b b ⎡⎤+-⎛⎫⎛⎫+=--⎢⎥ ⎪ ⎪⎝⎭⎝⎭⎢⎥⎣⎦,解得23b =.将23b =代入方程①,得2A x =-,103D x =. 函数211(0)4y x y =->的定义域为(,2)(2,)-∞-+∞,∴假设不成立,即不存在满足题意的直线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高考定位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一般通过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进行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一般在填空题中考查.1.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含义(1)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认识,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2)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2.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1)函数与不等式的相互转化,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不等式.(2)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去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3)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这都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3.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①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象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②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4.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数形的结合.热点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应用1] 不等式问题中的函数(方程)法【例1-1】 (1)f (x )=ax 3-3x +1对于x ∈[-1,1],总有f (x )≥0成立,则a =________.(2)设f (x ),g (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x <0时,f ′(x )g (x )+f (x )g ′(x )>0,且g (-3)=0,则不等式f (x )g (x )<0的解集是________.解析 (1)若x =0,则不论a 取何值,f (x )≥0显然成立;当x >0即x ∈(0,1]时,f (x )=ax 3-3x +1≥0可化为a ≥3x 2-1x 3.设g (x )=3x 2-1x 3,则g ′(x )=3(1-2x )x 4, 所以g (x )在区间⎝ ⎛⎦⎥⎤0,12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12,1上单调递减,因此g (x )max =g ⎝ ⎛⎭⎪⎫12=4,从而a ≥4.当x <0即x ∈[-1,0)时,f (x )=ax 3-3x +1≥0可化为a ≤3x 2-1x 3,设g (x )=3x 2-1x 3,且g (x )在区间[-1,0)上单调递增,因此g (x )min =g (-1)=4,从而a ≤4,综上a =4.(2)设F (x )=f (x )g (x ),由于f (x ),g (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得F (-x )=f (-x )·g (-x )=-f (x )g (x )=-F (x ),即F (x )在R 上为奇函数.又当x <0时,F ′(x )=f ′(x )·g (x )+f (x )g ′(x )>0,所以x <0时,F (x )为增函数.因为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所以x >0时,F (x )也是增函数. 因为F (-3)=f (-3)g (-3)=0=-F (3).所以,由图可知F (x )<0的解集是(-∞,-3)∪(0,3).答案 (1)4 (2)(-∞,-3)∪(0,3)探究提高 (1)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2)函数f (x )>0或f (x )<0恒成立,一般可转化为f (x )min >0或f (x )max <0;已知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可先分离参数,然后利用函数值域求解.[应用2] 数列问题的函数(方程)法【例1-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3,a n +1=a n +p ·3n (n ∈N *,p 为常数),a 1,a 2+6,a 3成等差数列.(1)求p 的值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n }满足b n =n 2a n,证明:b n ≤49. (1)解 由a 1=3,a n +1=a n +p ·3n ,得a 2=3+3p ,a 3=a 2+9p =3+12p .因为a 1,a 2+6,a 3成等差数列,所以a 1+a 3=2(a 2+6),即3+3+12p =2(3+3p +6),得p =2,依题意知,a n +1=a n +2×3n .当n ≥2时,a 2-a 1=2×31,a 3-a 2=2×32,…,a n -a n -1=2×3n -1.将以上式子相加得a n -a 1=2(31+32+…+3n -1), 所以a n -a 1=2×3×(1-3n -1)1-3=3n -3, 所以a n =3n (n ≥2).又a 1=3符合上式,故a n =3n .(2)证明 因为a n =3n,所以b n =n 23n . 所以b n +1-b n =(n +1)23n +1-n 23n =-2n 2+2n +13n +1(n ∈N *), 若-2n 2+2n +1<0,则n >1+32,即当n ≥2时,有b n +1<b n ,又因为b 1=13,b 2=49,故b n ≤49.探究提高 数列最值问题中应用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常见类型:(1)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不等式求解.(2)数列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问题,利用函数的有关性质或不等式组⎩⎨⎧a n -1≤a n ,a n ≥a n +1,⎩⎨⎧a n -1≥a n ,a n ≤a n +1求解. (3)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值:转化为二次函数,借助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或求使a n ≥0(a n ≤0)成立时最大的n 值即可求解.[应用3] 解析几何问题的方程(函数)法【例1-3】 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 (2,0),B (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y =kx (k >0)与AB 相交于点D ,与椭圆相交于E ,F 两点.(1)若ED→=6DF →,求k 的值; (2)求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解 (1)依题意得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1,直线AB ,EF 的方程分别为x +2y =2,y =kx (k >0).如图,设D (x 0,kx 0),E (x 1,kx 1),F (x 2,kx 2),其中x 1<x 2,且x 1,x 2满足方程(1+4k 2)x 2=4,故x 2=-x 1=21+4k 2.① 由ED →=6DF →知x 0-x 1=6(x 2-x 0), 得x 0=17(6x 2+x 1)=57x 2=1071+4k2; 由D 在AB 上知x 0+2kx 0=2,得x 0=21+2k. 所以21+2k =1071+4k 2, 化简得24k 2-25k +6=0,解得k =23或k =38.(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①式知,点E ,F 到AB 的距离分别为h 1=|x 1+2kx 1-2|5=2(1+2k +1+4k 2)5(1+4k 2),h 2=|x 2+2kx 2-2|5=2(1+2k -1+4k 2)5(1+4k 2). 又AB =22+12=5,所以四边形AEBF 的面积为S =12·AB ·(h 1+h 2)=12·5·4(1+2k )5(1+4k 2)=2(1+2k )1+4k2 =21+4k 2+4k 1+4k 2=21+41k +4k ≤22,当4k 2=1(k >0),即当k =12时,上式取等号.所以S 的最大值为2 2.即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为2 2.探究提高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是高考的热点,在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经常出现,求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在深刻认识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抓住函数关系,将目标量表示为一个(或者多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借助于函数最值的探求来使问题得以解决.热点二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应用1]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讨论方程的根或函数零点【例2-1】 (1)若函数f (x )=|2x -2|-b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设函数f (x )(x ∈R )满足f (-x )=f (x ),f (x )=f (2-x ),且当x ∈[0,1]时,f (x )=x 3.又函数g (x )=|x cos(πx )|,则函数h (x )=g (x )-f (x )在⎣⎢⎡⎦⎥⎤-12,32上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解析 (1)由f (x )=|2x -2|-b 有两个零点,可得|2x -2|=b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从而可得函数y =|2x -2|的图象与函数y =b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如图所示.结合函数的图象,可得0<b <2,故填(0,2).(2)根据题意,函数y =f (x )是周期为2的偶函数且0≤x ≤1时,f (x )=x 3,则当-1≤x ≤0时,f (x )=-x 3,且g (x )=|x cos(πx )|,所以当x =0时,f (x )=g (x ).当x ≠0时,若0<x ≤12,则x 3=x cos(πx ),即x 2=cos πx .再根据函数性质画出⎣⎢⎡⎦⎥⎤-12,32上的图象,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所得关系式等号两边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有5个根.所以总共有6个.答案 (1)(0,2) (2)6探究提高 用图象法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指数、对数、根式、三角等复杂方程)的解(或函数零点)的个数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熟悉函数的表达式(不熟悉时,需要作适当变形转化为两个熟悉的函数),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图象的交点个数即为方程解(或函数零点)的个数.[应用2]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不等式或求参数范围【例2-2】 (1)若不等式9-x 2≤k (x +2)-2的解集为区间[a ,b ],且b -a =2,则k =________.(2)若不等式|x -2a |≥12x +a -1对x ∈R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如图,分别作出直线y =k (x +2)-2与半圆y =9-x 2.由题意,知直线在半圆的上方,由b -a =2,可知b=3,a =1,所以直线y =k (x +2)-2过点(1,22),则k =2.(2)作出y =|x -2a |和y =12x +a -1的简图,依题意知应有2a ≤2-2a ,故a ≤12.答案 (1)2 (2)⎝ ⎛⎦⎥⎤-∞,12 探究提高 求参数范围或解不等式问题经常联系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或多个)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转化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往往可以避免繁琐的运算,获得简捷的解答.[应用3]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最值【例2-3】 (1)已知P 是直线l :3x +4y +8=0上的动点,P A ,PB 是圆x 2+y 2-2x -2y +1=0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C 是圆心,则四边形P ACB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2)(2015·全国Ⅰ卷)已知F 是双曲线C :x 2-y 28=1的右焦点,P 是C 的左支上一点,A (0,66),当△APF 周长最小时,该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1)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当动点P 沿直线3x +4y +8=0向左上方或右下方无穷远处运动时,直角三角形P AC 的面积S Rt △P AC =12P A ·AC =12P A 越来越大,从而S 四边形P ACB 也越来越大;当点P 从左上、右下两个方向向中间运动时,S 四边形P ACB 变小,显然,当点P 到达一个最特殊的位置,即CP 垂直直线l 时,S 四边形P ACB 应有唯一的最小值,此时PC =|3×1+4×1+8|32+42=3, 从而P A =PC 2-AC 2=2 2.所以(S 四边形P ACB )min =2×12×P A ×AC =2 2. (2)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 1,连接PF 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 =2+PF 1,则△APF 的周长为P A +PF +AF =P A +2+PF 1+AF =P A +PF 1+AF +2, 由于AF +2是定值,要使△APF 的周长最小,则P A +PF 1最小,即P ,A ,F 1三点共线,如图所示.由于A (0,66),F 1(-3,0), 直线AF 1的方程为:x -3+y 66=1, 即x =y 26-3,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可得y 2+66y -96=0,解得y =26或y =-86(舍去),所以点P 的纵坐标为2 6.所以S △APF =S △AFF 1-S △PFF 1=12×6×66-12×6×26=12 6.答案 (1)22 (2)12 6探究提高 破解圆锥曲线问题的关键是画出相应的图形,注意数形结合的相互渗透,并从相关的图形中挖掘对应的信息加以分析与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转化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数形结合建立相应的关系式,另一种是通过代数形式转化为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进行讨论.1.当问题中涉及一些变化的量时,就需要建立这些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使用函数思想.2.借助有关函数的性质,一是用来解决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来求解.3.许多数学问题中,一般都含有常量、变量或参数,这些参变量中必有一个处于突出的主导地位,把这个参变量称为主元,构造出关于主元的方程,主元思想有利于回避多元的困扰,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分离参变量.4.在数学中函数的图象、方程的曲线、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向量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几何意义等都是实现以形助数的途径,当试题中涉及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分析这些数量关系,达到解题的目的.5.有些图形问题,单纯从图形上无法看出问题的结论,这就要对图形进行数量上的分析,通过数的帮助达到解题的目的.6.利用数形结合解题,有时只需把图象大致形状画出即可,不需要精确图象.一、填空题1.直线3x -y +m =0与圆x 2+y 2-2x -2=0相切,则实数m =________. 解析 圆的方程(x -1)2+y 2=3,圆心(1,0)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3+m |3+1=3⇒|3+m |=23⇒m =3或m =-3 3.答案 -33或 32.已知函数f (x )满足下面关系:①f (x +1)=f (x -1);②当x ∈[-1,1]时,f (x )=x 2,则方程f (x )=lg x 解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可知,f (x )是以2为周期,值域为[0,1]的函数.又f (x )=lg x ,则x ∈(0,10],画出两函数图象,则交点个数即为解的个数.由图象可知共9个交点.答案 93.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f (-1)=2,对任意x ∈R ,f ′(x )>2,则f (x )>2x +4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 f ′(x )>2转化为f ′(x )-2>0,构造函数F (x )=f (x )-2x ,得F (x )在R 上是增函数.又F (-1)=f (-1)-2×(-1)=4,f (x )>2x +4,即F (x )>4=F (-1),所以x >-1.答案 (-1,+∞)4.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 满足(a -c )·(b -c )=0,则|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 如图,设OA→=a ,OB →=b ,OC →=c ,则CA →=a -c ,CB →=b -c .由题意知CA→⊥CB →, ∴O ,A ,C ,B 四点共圆.∴当OC 为圆的直径时,|c |最大,此时,|OC→|= 2.答案 25.已知函数f(x)=x2-2ax-3在区间[1,2]上具有单调性,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函数f(x)=x2-2ax-3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a,画出草图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函数在(-∞,a]和[a,+∞)上都具有单调性,因此要使函数f(x)在区间[1,2]上具有单调性,只需a≤1或a≥2,从而a∈(-∞,1]∪[2,+∞).答案(-∞,1]∪[2,+∞)6.已知A,B为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点M在E上,△ABM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如图,设双曲线E的方程为x2a2-y2b2=1(a>0,b>0),则AB=2a,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设点M(x1,y1)在第一象限内,过M作MN⊥x轴于点N(x1,0),∵△ABM为等腰三角形,且∠ABM=120°,∴BM=AB=2a,∠MBN=60°,∴y1=MN=BM sin∠MBN=2a sin 60°=3a,x1=OB+BN=a+2a cos 60°=2a.将点M(2a,3a)的坐标代入x2a2-y2b2=1,可得a2=b2,∴e=ca=a2+b2a2= 2.答案 27.已知e1,e2是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b满足|b|=2,b·e1=1,b·e2=1,则对于任意x,y∈R,|b-(x e1+y e2)|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b-(x e1+y e2)|2=b2+x2e21+y2e22-2x b·e1-2y b·e2+2xy e1·e2=4+x2+y2-2x-2y=(x-1)2+(y-1)2+2≥2,当且仅当x=1,y=1时,|b-(x e1+y e2)|2取得最小值2,此时|b-(x e1+y e2)|取得最小值 2.答案 28.设直线l 与抛物线y 2=4x 相交于A ,B 两点,与圆C :(x -5)2+y 2=r 2(r >0)相切于点M ,且M 为线段AB 的中点.若这样的直线l 恰有4条,则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ty +m ,A (x 1,y 1),B (x 2,y 2),把直线l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y 2=4x 并整理得y 2-4ty -4m =0,则Δ=16t 2+16m >0,y 1+y 2=4t ,y 1y 2=-4m ,那么x 1+x 2=(ty 1+m )+(ty 2+m )=4t 2+2m ,则线段AB 的中点M (2t 2+m ,2t ).由题意可得直线AB 与直线MC 垂直,且C (5,0).当t ≠0时,有k MC ·k AB =-1,即2t -02t 2+m -5·1t=-1,整理得m =3-2t 2,把m =3-2t 2代入Δ=16t 2+16m >0,可得3-t 2>0,即0<t 2<3.由于圆心C 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半径,即d =|5-m |1+t 2=2+2t 21+t2=21+t 2=r ,所以2<r <4,此时满足题意且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有两条.当t =0时,这样的直线l 恰有2条,即x =5±r ,所以0<r <5.综上,可得若这样的直线恰有4条,则2<r <4.答案 (2,4)二、解答题9.已知数列{a n }是一个等差数列,且a 2=1,a 5=-5.(1)求{a n }的通项a n ;(2)求{a n }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解 (1)设{a n }的公差为d ,由已知条件,⎩⎨⎧a 1+d =1,a 1+4d =-5,解得a 1=3,d =-2. 所以a n =a 1+(n -1)d =-2n +5.(2)S n =na 1+n (n -1)2d =-n 2+4n =4-(n -2)2. 所以n =2时,S n 取到最大值4.10.椭圆C 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 ,焦点在y 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2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P (0,m ),与椭圆C 交于相异两点A ,B ,且AP→=3PB →.(1)求椭圆C 的方程;(2)求m 的取值范围.解 (1)设椭圆C 的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设c >0,c 2=a 2-b 2,由题意,知2b =2,c a =22,所以a =1,b =c =22.故椭圆C 的方程为y 2+x 212=1.即y 2+2x 2=1.(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题意求得m =±12;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k ≠0),l 与椭圆C 的交点坐标为A (x 1,y 1),B (x 2,y 2), 由⎩⎨⎧y =kx +m ,2x 2+y 2=1,得(k 2+2)x 2+2kmx +m 2-1=0, Δ=(2km )2-4(k 2+2)(m 2-1)=4(k 2-2m 2+2)>0,(*)解上述方程后易得:x 1+x 2=-2km k 2+2,x 1x 2=m 2-1k 2+2. 因为AP →=3 PB →,所以-x 1=3x 2. 所以⎩⎨⎧x 1+x 2=-2x 2,x 1x 2=-3x 22.所以3(x 1+x 2)2+4x 1x 2=0. 所以3·⎝ ⎛⎭⎪⎫-2km k 2+22+4·m 2-1k 2+2=0. 整理得4k 2m 2+2m 2-k 2-2=0,即k 2(4m 2-1)+(2m 2-2)=0.当m 2=14时,上式不成立;当m 2≠14时,k 2=2-2m 24m 2-1, 由(*)式,得k 2>2m 2-2,又k ≠0,所以k 2=2-2m 24m 2-1>0.解得-1<m <-12或12<m <1.综上,所求m 的取值范围为⎝ ⎛⎦⎥⎤-1,-12∪⎣⎢⎡⎭⎪⎫12,1. 11.设函数f (x )=ax 3-3ax ,g (x )=bx 2-ln x (a ,b ∈R ),已知它们在x =1处的切线互相平行.(1)求b 的值;(2)若函数F (x )=⎩⎨⎧f (x ),x ≤0,g (x ),x >0,且方程F (x )=a 2有且仅有四个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函数g (x )=bx 2-ln x 的定义域为(0,+∞),(1)f ′(x )=3ax 2-3a ⇒f ′(1)=0,g ′(x )=2bx -1x ⇒g ′(1)=2b -1,依题意得2b -1=0,所以b =12.(2)x ∈(0,1)时,g ′(x )=x -1x <0,即g (x )在(0,1)上单调递减,x ∈(1,+∞)时,g ′(x )=x -1x >0,即g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当x =1时,g (x )取得极小值g (1)=12;当a =0时,方程F (x )=a 2不可能有四个解;当a <0,x ∈(-∞,-1)时,f ′(x )<0,即f (x )在(-∞,-1)上单调递减,x ∈(-1,0)时,f ′(x )>0,即f (x )在(-1,0)上单调递增,所以当x =-1时,f (x )取得极小值f (-1)=2a ,又f (0)=0,所以F (x )的图象如图①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F (x )=a 2不可能有四个解.当a >0,x ∈(-∞,-1)时,f ′(x )>0,即f (x )在(-∞,-1)上单调递增,x ∈(-1,0)时,f ′(x )<0,即f (x )在(-1,0)上单调递减,所以当x =-1时,f (x )取得极大值f (-1)=2a .又f (0)=0,所以F (x )的图象如图②所求,从图②看出,若方程F (x )=a 2有四个解,则12<a 2<2a , 得22<a <2,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