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第九章 心理健康(课本+练习)综合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心理健康

1、人类的心理现象是(A.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产物和 B.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

解析:心理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心理现象既是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

人类心理活动一方面受到大脑功能活动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制约。人类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创造

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心理活动的高度发展。

2、人类心理现象通常是指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A.心理活动过程和B.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1.认知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行为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包括(1.人格倾向性和2.人格特征)。1)关于心理活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B.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

C.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心理特征╳)三者共同构成心理活动的完整过程

D.由于个体的生物学特质和环境因素(生活、文化、教育等)的不同,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发展都有所不同

E.个性心理亦称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2)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大脑的功能活动分为三个基本功能系统:

(1)感觉功能系统:大脑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大脑皮层对这些传入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正常状态下的感觉功能是特异性传入系统和非特异性传入系统功能整合的结果。

(2)运动功能系统:

(3)联络功能系统:A.除了特异感觉投射区和运动区之外,还有更广大的区域。这些区域一般称为联络区,主要有感觉联络区、运动联络区和前额联络区。 B.与各感觉区的特异神经元有着广泛的联系,感觉联络区的主要功能是解析进入感觉区的神经冲动,以便获得更精确的信息。C.运动联络区是控制和协调动作的精细化程度。 D.前额联络区在意向形成、运筹规划、调节和监督自己的行动使之与目的、计划相适应的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3)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为心理活动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本身(并不能)自发地形成心理活动的内容。

个体的心理活动正是在客观现实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当个体掌握了(语言),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也就形成日益丰富和成熟的心理世界。

3、心理现象,包括(A.心理活动过程和 B.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

A.心理活动过程包括(1.认知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行为过程);

A1.认知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即信息加工过程。认知过程主要包括 a感觉、b 知觉、c记忆、d遗忘、e思维、f想象、g注意等多种形式。

a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痛觉、温度觉、本体感觉(位置)等。

b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c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信息进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三个过程。

d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根据遗忘的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e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f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g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具有三个功能:选择、保持和调节与监督的功能。

两个特点:.指向性,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集中性,集中到注意对象上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

三个功能:.选择功能,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保持功能,在意识中保持;.调节与监督功能,调节与监督作用;B2.情感过程:客观事物对人总是具有特定的意义,人对这些事物也会抱有特定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体验,这种带有主观态度的内心体验活动过程称为情感过程。情感过程包括a情绪、b情感、c心境。

a(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一定有外部表现。

b(情绪)是指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外部表现明显。

c(心境)是指一种较为微弱且持久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心理活动的基本背景。

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生理学研究发现情绪的生理作用有以下三条途径:

A.通过自主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B.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

C.通过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相应受体,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C3.意志过程: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特征(人格)包括1.人格倾向性(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2.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B.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表现为1.人格倾向性和2.人格特征两个方面。

(1.人格倾向性)是指人格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决定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对象的选择,它制约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2.人格特征)是指人格的特征结构,是指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人格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4、心理健康,指心理上各个方面处于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状态等。

健康至少应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方面。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它是一种在躯体、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能保持完美和谐的状态。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心理健康概念(心理品质)包括: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行为协调、5.人际关系良好、6.反应能力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不包括:思维方式╳。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不包括:安全感╳。3)我国学者关于心理健康叙述正确的:①心理健康的人应是一个适应与发展良好的人,是一个心理功能健全的人。

②心理健康的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其心理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

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4)心理健康标准,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10)标准;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

A.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不包括: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是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之一)。

B.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内容包括:

(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

(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不包括:思维方式╳、认知评价╳、良好睡眠╳、了解并接受自己╳。

5)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应该(A.从整体上、B.根据经常性的行为方式、C.作综合性的)评估。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有超过(75% )的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5、目前一般把心理卫生定义为:A.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措施,B.维护和改进健康的心理以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C.使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良好或完美状态。

心理卫生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