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核能》学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2节核能教案
《核能》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该节介绍能源家族中较新型的能源——核能,基本内容有原子核、核能、裂变、聚变和链式反应几个概念以及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于核能这样的新型能源,初中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学生对于究竟核能是如何产生的,它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核能都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等认识不多,在生活中也很难遇见,所以教学中建立物理场景是突破口。
将微观世界的现象放大,给学生形象的认识。
同时应该将链式反应等类似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核能、裂变、链式反应和聚变的有关知识。
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核能奥秘的兴趣,正确认识核能的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可控链式反应,和平利用核能。
【教学难点】知道链式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了解核聚变,知道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了大量的影片,有珍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的电影视频和氢弹爆炸的视频,利用Flash动画建模制作的核聚变、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的原理模型,还利用图片介绍了二战中投入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及我国的几所大型的核电站。
而自主学习课件整体以核能专题网站为框架将各个教学环节加以整合,不仅信息量大、共享性高,而且能给学生的自主个性学习提供平台!【课前准备】教师:核能专题网站学生:【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说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避免,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
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并引发核泄漏事故。
《核能》教案(人教新课标物理九年级)
第三节核能(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核能和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3.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具铀核裂变、链式反应以及原子弹、氢弹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挂图,我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录像资料及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也是可以变化的。
为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2.进行新课板书:〈第三节核能〉(1)什么叫核能?板书:〈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做核能,也叫原子能。
〉(2)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教师:经过科学家们的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释放核能可以有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两条途径。
①重核的裂变教师结合课本图14-6或挂图讲解: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去轰击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核能转化成周围物体的内能。
实验表明,裂变时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千克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煤燃料时放出能量的2.5×106倍。
从图中看到,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维持铀核的不断裂变呢?科学家们从实验中发现,(指着链式反应的挂图讲解)铀-235核在受到中子的轰击后,裂变成2个差不多大小的新粒子的同时,还释放出2~3个新中子,这2~3个中子又去轰击其它铀235核,引起2~3个新铀核裂变,又各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更多的轴核发生裂变……随着一个轴核裂变的发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铀核发生裂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节 核能 学案
第2节核能【学习目标】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3.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请大家快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1.什么是化石能源?常见的有哪些?2.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常见的有哪些?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170--P173的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是由组成。
2.原子由、、三种粒子组成。
质子带电荷,电子带电荷,和构成原子核。
3. 、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一旦使原子核或,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能。
4.1934-1938年底,科学家曾先后用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时释放出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这些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并释放出大量能,这就是反应。
5.核电站利用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控制的。
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的。
6.如果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会释放出更大的能,这就是,有时把它也称为反应。
7.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实现的核。
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制____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1.交流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2.请认真完成课本P173动手动脑,可以先讨论再独立完成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四、展示引导学习: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17.2 核能》教案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的
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3、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说法是否正确。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
教学重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源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收集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用以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小男孩”是什么武器?
2、核武器是怎么产生的?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部分知识
2.进行新课
(一)、原子结构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
二、什么是核能
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三、核裂变
1、概念: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就叫做核裂变。
2、链式反应示意图:参照书图
核反应堆
四、核聚变
1、概念: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更大的核能,这就是核聚变,也叫热核反应。
2、热核反应示意图:
总结:
板书设计: 17.2核能
一原子、原子核二、核能三、裂变四、聚变
布置作业:A类复习本节内容B类物理基础训练
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物理《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一个小型实验,验证质量亏损现象,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调查身边核能应用实例,如核电站、核技术产品等,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撰写调查报告。
3.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核能相关的科普书籍和文章,让学生了解核能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观看核能相关的纪录片,了解核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5.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核能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核能的奥妙,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实践作业要注重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4.拓展阅读和思考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5.小组合作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4.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核能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核能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核能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核能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核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
(二)讲授新知
1.核能基本概念:讲解核能的定义、来源及特点,通过示意图和动画,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核反应过程。
2.核反应原理:详细讲解核裂变和核聚变的过程,解释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核能应用:介绍核能发电的原理和过程,阐述核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021秋新人教版九年第2节《核能》word教案
2021秋新人教版九年第2节《核能》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明白开释核能的两种方式.(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形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二、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是核武器.同学们能否说得具体一些呢?原子弹、氢弹.那谁能告诉我什么缘故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庞大能量是如何样得来的?这时学生看起来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收成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的,长久以来所闲惑的问题.不仅能明白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明白更多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进展,能源的消耗连续增长.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2、同学们明白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是什么的呢?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专门大的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什么缘故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还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呢?3、指出:原子核内的各个粒子质子和中子正是依靠强大的核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开释惊人的能量.我们如何样利用原子核内的这种庞大的能量呢?三、简单课前练习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开释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能也叫.有两条途径能够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操纵,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操纵,就会在极短的时刻内放出庞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确实是依照那个原理制成的.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开释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开释出的能量确实是这种变化,人们依照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如此不断地自行连续下去的现象叫做.四、深入分析:⑴核能专门庞大,因此由原子核的裂变和原子核的聚变这两条途径获得核能.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在裂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氢弹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人类差不多能够操纵核能的平稳开释,让核能和平地为人类服务.链式反应和核电站⑵同学们看到的,用中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铀原子核,使铀核分裂,同时开释2个中子和核能,这2~3个中子又使2—3个铀核分裂,放出更多的中子,使更多的铀核裂变,把这种现象称为铀核的链式反应.这种反应若不加以操纵,在极短时刻内将开释出大量的核能原子弹确实是利用这种情形.⑶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核电站常利用循环水流把反应堆中的内能引导出来.但由于从反应堆中出来的水和蒸汽是有放射性的,不能直截了当用来推动机器,因而要把它跟产生蒸汽并推动汽轮机的水分隔开来,形成两个回路(如图17—2一3所示).第一同路用不锈钢管子做成,管子通过反应堆中心,用泵使水在管子里循环流淌,把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带出;第二网路包在第一回路的别处,吸取第一回路的热量,使得第二回路里的水转化成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然后进入冷凝器,液化成水。
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知道核能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掌握核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链式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
3.熟悉目前核能的利用方式,了解核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措施;
4.了解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5.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核能相关的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核能应用与评价能力。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2.核能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核能发展的未来趋势。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核能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核能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核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核能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基础知识巩固,帮助学生建立核能与已有知识的联系,降低学习难度;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学生对核能的恐惧心理;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以核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入核能的应用和发展;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直观展示核能原理和核电站结构,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核能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核能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分析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核能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第二节核能1 教学目的1.1 知识与技艺:1.了解原子、原子核结构。
2.知道获取核能有两个途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1.2进程与方法3. 经过类比的方法来研讨核裂变的进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知道核能的优点和能够带来的效果,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应用新停顿5.采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核能和应用和危害。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和能够带来的效果。
2.2 教学难点裂变和聚变。
3 专家建议本节教学应以讲授为主。
由于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响等概念均触及到核反响知识,而先生头脑里,这局部知识是一个空白。
因此,讲授进程中要贯彻深刻性原那么,不宜过深,尽能够采取恰当的比喻来协助先生了解这些知识。
4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5 教学用具多媒体以及一些视频6 教学进程6.1 引入新课【师问】原子核在发作变化时,会释放出庞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是如何发生的呢?【生答】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目的】让先生对核能发生兴味。
6.2 新知引见1.核能【师问】1)展现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想原子的结构组成2)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3〕【师总结】①原子的质量简直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简直相反。
原子核的体积相关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十分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②质子和中子依托弱小的核力严密地结合在一同,因此十分结实,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端困难的。
但是,一旦原子核发作变化时,就能够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4 〕【师问】请你说说对原子结构的看法。
先生分组展开讨论。
【生答】原子结构很小,由质子和中子一样,就像往常看的鸡蛋一样。
5〕【师总结】原子核发作改动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裂蜕变量较小的核;一种是由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分解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这两种原子核发作改动的进程中都会随同着庞大的能量释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2节 核能第2节 核能(教案) (精品)
第2节核能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放核爆炸时的视频。
了解核能观看视频,感受核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了解核能利用的可能性。
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是如何产生的呢?从问题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核能活动1:展示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忆原子的结构组成。
请回答: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吸引电子绕核转动。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
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非常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一旦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探究点二裂变展示核裂变的资料:1934~1938年间,科学家利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235,使其裂变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
活动1: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且释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应不断进行呢?实验:利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
利用类比的方法来模拟研究核裂变过程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会燃烧吗?展示链式反应原理的挂图或动画。
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就如前面所见的原子弹。
(播放纪录片广岛原子弹爆炸)核能发电:活动2:在链式反应中,可以通过控制中子数量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可控的核裂变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动力航母等。
活动3:投影核电站图片,介绍我国核电站的情况。
核电站运行中能源是由重核裂变提供的,核能是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7.2核能》学案(附学习方法指导)
人教版《17.2核能》学案(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目标】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2.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核聚变、核裂变难点: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学具教具】链式反应模型、各种挂图。
【教学过程】1.放射现象科学家们发现铀、钋、镭等元素能够放出射线,这种射线能够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就像光线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一样.那么,放出的射线究竟是什么呢?图16-3人们让射线通过很强的磁场,看看它有什么反应,以此来考察它的性质.如图16-3所示,把一小块放射性物质放在铅盒里,留有一个通道让射线射出,外面加有强磁场.人们发现射线分成了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由带电粒子组成,而且带有异种电荷.另一束不偏转,说明这束射线是中性的.偏转较小的那一束叫做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α粒子所带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两倍,α粒子的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偏转较大的那一束叫做β射线,研究表明,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不偏转的那一束叫做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这三种射线都有穿透物质的本领,其中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甚至能穿透水泥墙和薄钢板.由于穿透本领强,所以可利用γ射线来检查金属材料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缝,用来检查金属板的厚度.还可利用射线照射种子,使农作物增产.γ射线还可用来检查和医治恶性肿瘤.过量的射线照射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在利用放射线时,要注意射线的防护,用铅玻璃板、铅板等把放射性物质与人体隔离开.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以避免对水源、空气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2.原子、原子核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挤在处于原子中心的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中,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大广场中央一小块弹丸之地一样.3.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4.裂变图16-4科学家发现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图16-4).发生裂变时有核能释放出来,这时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裂变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 kg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 t 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图16-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这好比用火柴点燃木材,木材才能燃烧,放出能量一样.假如外界的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然而实验表明,铀核裂变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他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图16-5).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图16-6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图16-6).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便于和平利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5.聚变科学家们发现,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变.例如一个氘核(质量数为2的氢核)和一个氚核(质量数为3的氢核)结合时,就释放出核能(图16-7).图16-7氢弹就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氢弹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为巨大的核武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释放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太阳辐射出来,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如何实现聚变,如何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科学家正在积极地探索着.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实现聚变的氚核.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制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愿同学们今后对此做出贡献.【学习方法指导】逆向思考法在本节内容中介绍了“核裂变”和“核聚变”.“裂变”和“聚变”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不但要知道它的“正”过程,而且要知道它的“反过程”.而且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正是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而顽强地探索,终于得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奥斯特在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以后,法拉第在思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既然电会产生磁,那么磁能不能产生电呢?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顽强地向认定的目标前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这个典型实例中,法拉第就是运用了“逆向思考法”大胆地提出了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同学们在学习中,不但经常要“正向”思考,而且也要“逆向”思考,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把知识掌握好,运用灵活.。
九年级物理17.2核能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核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
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动手动脑学物理上的习题锻炼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到: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核能、裂变和聚变教学难点:链式反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简单回顾上节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电能 B.风能 C.核能 D.水能●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 B.风能 C.太阳能 D.水的动能2.复习第十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原子: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其电荷量跟电子的电荷量相等,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36倍;中子不带电,质量跟质子质量几乎相同。
(二)引入新课二战中,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加快了二战的结束,原子弹有着怎样的威力呢?和平时期,核能的利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我国在此方面还属于滞后状态,这更需要大家好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去发展它,早日赶上并超过世界强国。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核能的知识。
(三)新课教学1、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裂变现象: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时,使其分裂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链式反应: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
模拟演示链式反应: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裂变持续进行的条件:第一,有足够的比较大的原子核;第二,链式反应。
大原子裂变核能的应用:对链式反应加以控制:核电站链式反应不加以控制:原子弹3、聚变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2节《核能》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22.2核能一、教学目标:(1)知道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二、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是核武器.同学们能否说得具体一些呢?原子弹、氢弹.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这时学生似乎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收获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的,长久以来所闲惑的问题.不仅能明白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知道更多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2、同学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是什么的呢?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很大的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为什么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还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呢?3、指出:原子核内的各个粒子质子和中子正是依靠强大的核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惊人的能量.我们怎样利用原子核内的这种巨大的能量呢?三、简单课前练习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能也叫.有两条途径可以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控制,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释放出的能量就是这种变化,人们根据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四、深入分析:⑴核能非常巨大,所以由原子核的裂变和原子核的聚变这两条途径获得核能.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在裂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氢弹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人类已经可以控制核能的平稳释放,让核能和平地为人类服务.链式反应和核电站⑵同学们看到的,用中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铀原子核,使铀核分裂,同时释放2个中子和核能,这2~3个中子又使2—3个铀核分裂,放出更多的中子,使更多的铀核裂变,把这种现象称为铀核的链式反应.这种反应若不加以控制,在极短时间内将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原子弹就是利用这种情况.⑶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核电站常利用循环水流把反应堆中的内能引导出来.但由于从反应堆中出来的水和蒸汽是有放射性的,不能直接用来推动机器,因而要把它跟产生蒸汽并推动汽轮机的水分隔开来,形成两个回路(如图17—2一3所示).第一同路用不锈钢管子做成,管子通过反应堆中心,用泵使水在管子里循环流动,把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带出;第二网路包在第一回路的外面,吸取第一回路的热量,使得第二回路里的水转化成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然后进入冷凝器,液化成水。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核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核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核能”“裂变”和“聚变”三部分构成。
学生对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概念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讲解。
本节内容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要想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把握各环节的时间很重要。
因此老师要提前布置各学习小组搜集与核能相关的资料。
如原子弹、氢弹研制、爆炸、我国核研究成果、核电站建设、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日本地震引起的全球性对核辐射的恐慌等文字图片资料。
老师除了和学生一起准备相关资料外,还要制作《链式反应》和《热核反应》Flash动画等上课用课件。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
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学习,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增强热爱和平及强军强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难点: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
四、教学手段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
本节课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主导作用,教学中核裂变、核聚变过程、链式反应主要是通过动画演示、视频影像观看、老师讲解和学生模拟活动完成等形式完成。
原子结构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回顾,通过图片和数据资料展示明确。
核电站、核能利用及研究发展前景等知识主要是利用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老师补充总结等方式进行。
核能和平利用和危害则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进行。
五、板书设计第2节核能一.核能二.裂变1.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1.链式反应:可控制----核反应堆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不可控制—原子弹电子(带负电)2.核能:由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核能、裂变、链式反应和聚变的有关知识.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2.通过自己学习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了解核能奥秘的兴趣,正确认识核能的价值.2.通过该节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核能的知识知之甚少,大多是来自电视、网络上的新闻报道。
这些新闻报道多是负面消息居多,给学生带来核能是危险的的片面理解。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际知识储备,已基本能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核能的信息,本节课中学生对核能已有感性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还不能较好的理解和诠释核能的利用,教学过程设计了许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及相关资料,可以由此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入新课。
重点和难点了解原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核聚变的原理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人类造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通过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和人口比例图,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正在面临的严峻的能源问题。
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清洁能源。
小组内交流讨论。
问题引入: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发生变化时,能量有什么变化呢?核能-原子核发生改变所产生的能量。
核裂变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轰击铀235时,铀核会分裂成大小差不多的两部分,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
观看铀核裂变的模式视频,理解裂变的过程和原理。
1946-1948年我国物理学家钱三强夫妇从实验中观察到铀核的3分裂和4分裂现象。
1千克的铀全部裂变释放出2000吨的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铀核裂变的时候要放出一些中子,这些中子又可引起其它的铀235核裂变,就可使裂变反应不断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013年新编)《核能》教案 3
核能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是获得核能的两种方式。
2、了解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式。
3、了解核能和平利用的进展,了解核能的优点和核能开发可能带来的问题。
重点难点:核裂变。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介绍二战末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和两图片引出核变。
一、裂变和聚变1、核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举例:中子轰击铀235产生核能。
链式反应(chain reaction):如果产生的中子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就会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
原子弹――根据核裂变的原理制成。
属于不可控制的链式反应的结果!2、核聚变――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举例: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聚合成氦核,同时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聚变反应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可发生,所以也叫热核反应。
氢弹――根据核聚变的原理制成。
威力比原子弹还大。
设疑:核能这么巨大,难道只能用于战争吗?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核能的释放?二、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讲授:如果使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在可控制的条件下缓慢进行,释放的核能就可有效地利用。
可介绍如何控制核裂变的反应速率(如右图)*核电站――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使水变成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如图所示图一:秦山核电站图二:核电站示意图思考:根据图二,思考在电站工作过程中,能是如何转化的?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三、放射线讲授:核变过程中除了放出大量热量外,同时也会放出许多肉眼无法看见、能量很高的射线如以下三种:α射线:带2个单位正电荷,是氦原子核β射线:带1个单位负电荷,是高速的电子流γ射线:电中性放射线的益与害:大剂量的放射线对人畜会造成伤害,但较小的量并加以控制则可以为人类做许多的事,举例说明。
小结:核能与和平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17.2核能》学案(附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2•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
来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核聚变、核裂变难点: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学具教具】链式反应模型、各种挂图。
【教学过程】
1 •放射现象
科学家们发现铀、钋、镭等元素能够放出射线,这种射线能够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就像光线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一样•那么,放出的射线究竟是什么呢?
跚t性鴻
图16 —3
人们让射线通过很强的磁场,看看它有什么反应,以此来考察它的性质•如图16—3所示,把一小块放射性物质放在铅盒里,留有一个通道让射线射出,外面加有强磁场. 人们发现射线分成了三束. 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由带电粒子组成,而且带有异种电荷.另一束不偏转,说明这束射线是中性的.
偏转较小的那一束叫做a射线,由带正电的a粒子组成,a粒子所带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两倍,a粒子的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研究表明,a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偏转较大的那一束叫做B射线,研究表明,B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不偏转的那一束叫做丫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这三种射线都有穿透物质的本领,其中丫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甚至能穿透水泥墙和薄
钢板.由于穿透本领强,所以可利用丫射线来检查金属材料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缝,用来检查金属板的厚度.还可利用射线照射种子,使农作物增产.丫射线还可用来检查和医治恶性肿瘤.
过量的射线照射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在利用放射线时,要注意射线的防护,用铅玻璃板、铅板等把放射性物质与人体隔离开. 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以避免对水源、空气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
2•原子、原子核
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 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挤在处于原子中心的构成非常小的原
子核中,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大广场中央一小块弹丸之地一样.
3.核能
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
图 16 — 4
科学家发现用中子轰击铀
235 (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 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图 16 — 4).发生裂变时有核能释放出来,这时裂变后的产物
以很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分子碰撞, 使分子动能增加,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裂
变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 kg 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
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500 t 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
这好比用火柴点燃木材, 木材才能燃
烧,放出能量一样.假如外界的中子停止轰击, 裂变也就停止.然而实验表明,铀核裂变时, 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他铀核,
使它们也发生裂变. 这样,裂变 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图 16— 5).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
图 16 — 6
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发生猛烈爆 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图
16— 6).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 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便于和平利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 叫做核反应堆.
5.聚变
科学家们发现,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变.例如一 个氘核(质量数为2的氢核)和一个氚核(质量数为
3的氢核)结合时,就释放出核能(图 16— 7). •我示质子 0表示中子
4.裂变
中平铀核 V-*C=>
中子
F 0
中子
图16 —7
氢弹就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氢弹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为巨大的核武器.
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释放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太阳辐射出来,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如何实现聚变,如何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科学家正在积极地探索着. 海水中蕴藏着丰
富的、可以实现聚变的氚核•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制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愿同学们今后对此做出贡献.
【学习方法指导】
逆向思考法
在本节内容中介绍了“核裂变”和“核聚变” •“裂变”和“聚变”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不但要知道它的“正”过程,而且要知道它的“反过程” •而且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正是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而顽强地探索,终于得出了
令人瞩目的成果.
奥斯特在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以后,法拉第在思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既然电会产生磁,那么磁能不能产生电呢?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顽强地向认定的目标前进,终于发
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在这个典型实例中,法拉第就是运用了“逆向思考法”大胆地提出了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同学们在学习中,不但经常要“正向”思考,而且也要“逆向”思考,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把知识掌握好,运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