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附带理论和方法)内家拳初
![炼精化气(附带理论和方法)内家拳初](https://img.taocdn.com/s3/m/8b51229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d.png)
炼精化气(附带理论和方法)内家拳初事先说明,本篇独立出来阐述练拳的心得和法门。
以及随着自身练武的深入,对于练武的更高追求。
和终极目标以武入道。
是有很多人留言提问我怎么样才能做到练武中所谓的炼精化气。
花了时间系统性做了一下总结把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也顺带吐露一下。
首先说炼精化气这个概念最初是道家的修炼法。
后来在拳术宗师这里归类总结,得出了练武的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
三层道理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步功夫是易骨,易筋,以髓三种练法是明劲,暗劲,化劲在我之前写的文章中我把整个追求练武入道的过程分为几个大阶段。
当然如果更容易让现在的朋友有更强的代入感的话可以说是几个境界。
分别是百日筑基,开肩开挎,合器(兵器)。
五脏化神,换血洗髓。
咱们今天初讲一下炼精化气和百日筑基既然要说想要炼精化气,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精和气。
“精”就是我们的体魄精力。
这并不是他全部的意思。
只是我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简化了他的意思。
后续随着大家更深入了解也会逐渐明白他的更深层含义。
“气”也是很难理解的东西,因为他并不能被我们亲眼所目睹。
我简单说一下,气就是一个人的“内劲”。
练武可以说找到气就是找到了“内劲”。
当然道家和中医或各种别的法门也都有自己的解释。
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个“气”是用来养身的,我们所熟知的什么搬运气血,活血去瘀,气贯全身等等描述都是一种神奇的“气”的运用方式。
包括筋络一说,简单说气就是我们的血。
气因为无形所以可以被体内奔腾的血液所带动流贯全身。
而血流动全身时候筋络也就存在于此之中。
经络不是血管,他甚至也是无形的。
人体解剖是没有发现经络这个器官的。
经络是一种血液中流通的类似“神经”的奇妙东西。
人的各个穴位被科学检测后会发现遍布很多神经元都是神级敏感点。
而这些“敏感点”就是帮助身体机能调整自身。
而什么东西才是最能贯彻全身帮忙调整的呢。
自然就是一身的血液了。
一身的造血干细胞如果坏死这种各位自行查询就知道都是重症了。
炼精化炁
![炼精化炁](https://img.taocdn.com/s3/m/2aa8c3bcd1f34693daef3e59.png)
炼精化炁(气),回精补脑,返老还童肾水“上通髓海,下贯尾闾”,中医有一句话叫:“精生髓,髓生海”。
肾主骨骼里面充养的骨髓,而脑在中医里称为髓之海,骨髓最多的地方就是脑。
我们的大脑,这里面就是脑髓,和脊柱里的骨髓是连通的,下面连通的就是我们的肾精,也就是说肾是养脑,养骨的。
肾精亏虚以后,导致骨髓减少,因此肾精亏虚是精神不佳、记忆力减退、身体虚弱的直接原因。
淫欲过度(包括手淫)损伤肾精,女子、男子都一样,大家看看古来的君王很难有长寿的。
肾精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精不足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hpyps:软的跟面条似的)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淫欲(包括手淫)是引起肾亏、精气神不足的主要原因。
现在很少能找到不肾亏的人,精气神足的人更是太少,女人也是如此。
可见“固精养气”是多么重要!!!这里介绍固精养气的方法--“炼精化炁”。
这炁字,即代表无形的气,元气。
“炼精化炁”也称为“练精化气”。
精在人身,犹如汽油之在汽车内,为人身发动之本。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把肾精储存起来,不让它轻意耗费出去(精满则溢,不及时收藏就会随欲念而出了)。
接着,把肾精变成骨髓,填充到督脉,也就是脊椎,最终进入大脑,成为脑髓。
这个过程也叫做“还精补脑”。
脑髓充足,人才会真正获得智慧,也才能真正健康长寿。
“炼精化炁”是练身体的基本功夫,非常重要。
这一功夫,是以前修持之士不传之秘,可固精养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还强;可以控制性欲,治疗中气不足、身体衰弱等等症。
炼精化炁(气),不仅仅男人需要练习,对女人同样也很重要。
以下三种方法可选择其中的一种练习,也可三种都练。
炼精化炁(气)法之一:少林童子功万籁声89岁,耳不聋,眼不花,两眼炯炯有神,真是神气逼人,特别是练起自然拳和太极拳来,更是别具一格。
万老身体如此康健,除他得益于他的拳术外,还有少林童子功,此法可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还强:可以控制性欲, 治疗中气不足、身体衰弱等等症候。
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
![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https://img.taocdn.com/s3/m/e1a1601952d380eb62946dd3.png)
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
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
练法极简,每天寝前、早起、午休之时,均可练习。
真诀是:侧身而卧(蜷身),以左右食指塞两耳孔,以舒适不透气为度,闭目,闭口,轻合齿,如此,用鼻自然呼吸;待心静后,由鼻呼气时,将气送至两脚板,吸气时不要管它,如此二三次即可。
以后仍是自然呼吸,3分钟内,口内生津,咽下就是,随之10分钟内,练至很舒适,觉精管、尿管有收缩感为宜。
未成婚的学生、青年,可在阳举时练,练至阳气安顿便可止。
慢慢松指放手,停一会或起或卧。
有家室之人,房事后练一次,可使全身扩张的毛细血管立即关闭起来,防止风寒入侵,疲劳也得到了恢复,起到及时复元作用。
故此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和控制生理冲动。
此功传人万籁声先生曾说:“人身的精液一满就要外泄,如一练此功,可将元精化为元气,而回精补脑。
”又说:“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都强。
”练习方法(我的理解以及练法的一些细节,谨供参考,各位请多参看万老的原文):以右侧卧为主,双腿并拢弯曲,头略前弯;以左右手食指塞耳,大指贴耳后,其余三指靠脸颊。
塞耳以不松不紧不漏气为度,两指往耳内一塞并微扣即可(侧卧如果感觉压手疼,可以头的上三分之一靠在枕头左下角或右下角,右耳悬空,不压迫耳道和手,就好多了)。
眼闭,口闭,两齿轻合,舌抵上颚(舌尖自然触及内上牙龈)。
全身自然(就象平常睡觉一样,只不过是用手指把耳朵塞住而已)。
待心静之后,呼气时意念有气经两腿直贯脚底涌泉穴!万老原文:“有时,由鼻出气一口时,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时,不要管它。
”呼完这一口气后就不要管他了,自然呼吸(象平时一样自然呼吸,不用意念。
你也不要去管是怎么呼吸的,鼻子自己会)等过一会依法再出一口气,然后也是静卧自然呼吸。
绝不是口口如此,此“呼气诀”最多不要超过三次。
(我是三次连做,呼气时稍微延长了一下,然后其他时间自然呼吸,十分种内收功,也非常有效)功中各种感觉都不要管(你就当你是在睡觉,自然呼吸的时候可以想其他事情,不要当自己是在练功,自然为好。
炼精化气发展历史
![炼精化气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f17b6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8.png)
炼精化气发展历史
炼精化气是道教内丹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内丹术筑基气功的第一阶段。
道教内丹术是一种通过修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以达到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和身体健康的修行方法。
炼精化气的具体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道家哲学和道教思想,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秦汉时期:这是炼精化气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在道家哲学的基础上,通过修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以达到延年益寿和飞升成仙的目的。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庄子、淮南子等。
2.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炼丹术逐渐兴起,并在唐末五代时期达到了高峰。
炼丹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炼制长生不老丹和仙丹,其方法是通过加热和蒸馏等手段,将不同的药物合成为一种新的物质。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
3. 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炼丹术逐渐与内丹术相结合,形成了炼精化气的方法。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陈抟、吕洞宾、张果等。
4. 宋元时期:这是炼精化气的成熟阶段,也是内丹术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王重阳、全真道、张三丰等。
总的来说,炼精化气的发展历史与道家哲学和道教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早期的道家哲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炼丹术,再到隋唐时期的炼精化气,最后到宋元时期的内丹术的鼎盛时期。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的意思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bce62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a.png)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的意思二五、内功形意拳既为内家拳,练形意拳就要会发内劲儿。
欲发内劲儿则必先练内功。
练内功的主要方式是练气。
练气时必须符合人的生理自然。
拳经云:“内功之传,脉络甚真。
不知脉络,勉强行之,则无益而有损。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
千变万化,不离乎本。
得其奥妙,方叹无艰。
电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 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练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
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
任脉在前,起于承浆穴沿喉头,胸骨柄、剑突、直下至阴前高骨。
督脉在后,起于尻尾(尾巴骨),上至命门(与肚脐,前后相对),再上至夹脊(背后两片扇子骨的正中)过大椎、泥丸(即百会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
小腹正中为气海,武术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体的中心,又是人体经络场的重要场源,气聚于气海之后,就会沿经络运行。
额上正中谓之天心。
气自尻尾上升经百会沿任脉而下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则化而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
崂山道士匡常修有云,“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即指此也。
肩头正中为肩井穴,肘头分中为曲池穴,此二者为周身发劲之所。
散打中之所以有“点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即以制止对方之发力也。
既明脉络之后,还须讲究姿势,此即气功中所谓“调身”是也。
正确的姿势才能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
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规定:“头正而起,背圆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
足竖而稳,膝曲而伸,档深而藏,胁开而张。
”形意拳内功虽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
上边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功讲的。
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身微微有收敛之形,此乃练内功之真正诀窍。
形意拳内功的呼吸法,即“调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后天法”。
气路是走的“混元气”而不是“经络气”。
小周天功与练精化气
![小周天功与练精化气](https://img.taocdn.com/s3/m/cf37ca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c.png)
小周天功与练精化气(一)小周天概说1.周天与小周天周天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观测者眼睛所看到的天体上的大圆周。
这大圆周称为大圈,又称黄道。
黄道划为360度,在其两侧的8度内即为黄道带,布列各星宿,并在其上运行。
所以孔颖达《礼记•月令篇疏》中说:“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
内丹术中的炼精化气,即是指内气的感觉,从下丹田循督脉、任脉回至下丹田作循环走动,在此也借用了这个周天的名词。
正如《天仙正理》上说的:“小周天云者,言取象于子、丑、寅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
由于炼精化气的内气感觉只走督、任两脉,而第二阶段的炼气化神要通达奇经八脉,所以称前者为小周天,后者为大周天。
2.任督与奇经八脉按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人身有正经十二条,奇经八条。
八条奇经脉就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它们与内丹功夫有密切关系,因此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加以论述。
他指出:”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
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指长寿者)不知此,难安炉鼎(即不知丹田所在)。
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以备仙、医者签蹄之用云。
” 至于奇经八脉的重要性,李时珍引托名张紫阳的《八脉经》中的话说:“……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
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而要打通八脉,首先要打开任、督两脉。
李时珍又指出:“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
”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人能通此两脉,则百脉皆通。
”《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
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两脉皆长寿。
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
”据上所说,黄道、天经、河车都是任督脉这一循环的代名词;因为人在后天,这条路线中断了,所以要打通之,以求得长寿。
通了任督脉,其他六脉,乃至十二条正经都能随之而通。
钟吕派炼精化炁之方法
![钟吕派炼精化炁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c96b3f31126edb6f1a10cb.png)
钟吕派炼精化炁之方法钟吕派称炼精化炁为炼形成气。
认为:精中可以生气,而气在中丹。
精由肾生,实则气由肾生。
钟离权说:“肾中生气,气中有真一之水,使水复还于下丹,则精养灵根,气自生矣。
”气生后,气液就会运行,“周而复始,自子至午,阴阳当生;自卯至酉,阴阳当停。
凡一昼一夜,复还玉丹,循环一次,曰小还丹。
”同上。
修炼之人,就是从中采药,进水以成下丹。
进一步讲,就是以“肾气交心气,气中藏真一之水负载正阳之气,以气交水为胞胎,状同黍米,温养无亏。
始也即阴留阳,次以用阳炼阴。
气变为精,精变为汞,汞变为砂,砂变为金丹。
金丹既就,真气自生,炼气成神而得超脱。
化火龙而出昏衢,骖玄鹤而入蓬岛。
”见《钟吕传道集·论铅汞》。
这就是说使肾气上升,心气下降,于下丹田中交媾,进而使肾气中的真一之水运载心气中的正阳之气,二者合而为胞胎,起初的形状就像黍米一样,温养一百日后,通过子午周天火候功夫,便会阴尽阳纯,抚养状大而成金丹,接下来就可以炼之成神。
钟吕派认为如果不炼形成气,就养不成胎仙,从而步入轮回。
钟离权说:“奉道之士,修阳不修阴,炼己不炼物。
以己身受气之初,乃父母真气两停,而即精血为胎胞,寄质在母纯阴之宫。
阴中生阴,因形造形。
胎完气足,而堂堂六尺之躯属阴也,所有一点元阳而己。
必欲长生不死,以炼形住世而劫劫长存。
必欲超凡入圣,以炼形化气而身外有身。
”若能“以气炼气,散满四大,清者荣而浊者卫,悉皆流通。
纵者经而横络,尽得舒畅。
寒暑不能为害,劳苦不能为虞,体轻骨健,气爽神清,永保无疆之寿,长为不老之人。
苟或根源不固,精竭气弱,上则元气已泄,下则本宫无补。
所吸天地之气浩浩而出,八十一丈元气九九而损。
不为己之所为,反为天地所取,何能夺于天地正气 ? 积而阴盛阳衰,气弱而病,气尽而死,堕入轮回。
”这就是说修炼的人应该炼就阳神,驱除阴魄,修炼己身,摒弃物欲。
因为人的身体内部的一点真炁来自于父母,也就是父精母血的凝结物,此物寄生在母胎中,被阴气所包裹,历经十月,长成人形,仅存一点元是而已。
西派炼精化炁之方法
![西派炼精化炁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f92a66af1ffc4ffe47accb.png)
西派炼精化炁之方法西派称炼精化炁为后天,认为:阴跷之气,生人之根,乍动为元精;学人敲竹唤来,入于内鼎,自然炼精化炁而开关窍;此炁冲五脏,薰百骸,萦绕脉络,乃归丹田。
此时凝神调息,静候动机。
机动簌鸣,一缕直上,是为后天中之先天。
采之以剑,调之以琴,运之以河车,封之于黄庭,此即玉液炼己之功。
具体方法为:抽铅添汞。
此前运气日久,得了小药,结了丹头。
以后绵绵内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
每天早晨,清坐清卧,其丹如一团软绵,升于心府。
仍要收回虚中,杳然无影,方不走失。
诀曰:“神返身中气自还”,就在这个时候。
怀抱日深,忽然间丹田如春水初生,溶溶漾漾。
立即守住自然产生的内息,烹之、炼之,其水忽化为热气,由两胯内边流至涌泉。
必须神注两踵,使真息随之,这就是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
如此片时,涌泉定静,即将心返尾闾,默默守候。
忽觉有物来尾闾,似绵陀,似馒首,似气块,沉滞难行。
就要调停内息,专心一志,猛烹急炼。
会有一股热汤,透过尾闾,徐徐穿过腰脊,滔滔直上泥丸。
这样才算是“黄河倒卷,漕溪逆运”。
这一阶段的河车,正如《大洞经》所说:“勒精卫泥丸。
”吕祖所说:“搬精入上宫。
”不与运气相同。
泥丸宫中,有声音像水声一样震响,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停息,停息后神即休憩于泥丸宫中。
等待片刻,乃以舌倒舐上颚,鼻中忍气,牙关紧闭,两手反抵坐榻,头面仰对空梁,等到金液满舌,忍住鼻息而不播,啯的一声,流入气管,降下重楼十二阶梯,神水灌注于华池。
这个华池,人多不知。
或言舌胎下,或言下丹田,都不对。
此华池在人的两乳中间,名叫上气海,与玄膺隔一层耳。
白玉蟾云:“华池正在气海内。
”就是这个意思。
水满华池,走而不守。
至于绛宫,心地清凉。
落于黄庭,心火泰定。
这就叫做抽铅制汞,牵虎降龙。
既未两卦,周流不息,即是玉液炼己之事敢。
但此玉液,不能日日常有,必须加前头运气功夫。
运之数次,乃有一次。
若做到玉液长来时,则黄中通理,皮肤润泽。
心君闲逸,性体光明。
对境忘情,在欲出欲,随缘度日,在尘离尘。
炼精化气最简单的动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炼精化气最简单的动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2b84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6.png)
炼精化气最简单的动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炼精化气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修炼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技巧,将体内的精气转化为气能量,进而提升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和气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武术和冥想等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最简单的炼精化气动作,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并实践这项修炼技术。
通过合理的练习,我们可以有效地调节呼吸、激活经络、增加体内能量、加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等。
炼精化气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平衡和内心宁静也有积极影响。
本文结构如下: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炼精化气的背景和目的。
其次,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两个简单而重要的炼精化气动作。
针对每个动作,我们将详细描述其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动作的重要性,并强调炼精化气的简单性和可行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掌握最简单的炼精化气动作,从而享受到来自身体和心灵的益处。
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以了解更多关于炼精化气的有用信息。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的内容: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开头的部分,主要是为读者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具体内容如下:- 1.1 概述:对炼精化气的意义进行简要概述,说明其在身体健康和修炼中的重要性。
- 1.2 文章结构:说明本篇文章的目录和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 1.3 目的:明确文章撰写的目的,指出要论述的主题和要达到的效果。
2.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用来详细介绍炼精化气最简单的动作。
根据目录中的内容,正文部分可以分为动作一和动作二两个小节,分别描述这两个动作的具体方法和要点。
具体内容如下:- 2.1 动作一:详细描述第一个动作的具体步骤和动作要领,包括姿势、呼吸方式、意念等相关要点。
《内经图》练精化气(小周天功)
![《内经图》练精化气(小周天功)](https://img.taocdn.com/s3/m/809b47e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0.png)
《内经图》练精化气(小周天功)(2)《内经图》练精化气(小周天功)2.调药药即精、气、神;调即调理。
这步功夫就是设法得到足够的药物,以供冶炼。
以精、气、神三者来说,是以神来调精、气而产药。
精满化气,气满生精,故精与气是一而二,二而一。
因此,调药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如何使精气旺盛。
如果后天精气虚耗过度,或年老精衰者,其调药时间,就要相应延长。
调药的方法就是凝神入气穴,即在排除杂念的炼己基础上,意守气穴,即下丹田;凝神是指“守已清之心,而入其内者也”。
可见凝神是以精神安宁为基础,入气穴是它的必然趋势,凝的时候,只是用意,想在下丹田,以求意到气到,发生作用。
但用意不能重,要若存若亡。
3.产药通过凝神入气穴的锻炼,精气渐渐旺盛,于是产生了小药(大周天产大药)。
小药又名真种子。
小药产生时,就是一般所说的活子时、一阳生。
这是练功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景象。
对此种景象,在丹书中或则略而不详,或则形容一番,讲得清楚的很少。
这是因为这种景象难以描述,或则怕说明后易于主观追求。
产药的景象一般常用《入药镜》中的“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那段话为基础来加以描述。
有的说是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有的说昏昏默默,如醉如痴。
大致情况是;丹田融和,从十指以至全身,酥绵快乐,身自耸直,心自虚静,四肢似不能自主,杳杳冥冥,恍恍惚惚,似将走泄而并不走泄。
接着丹田暖,窍中之气,自下往复行,行毛际,痒生难禁,光透眼帘,阳物勃举。
上述产药景象,在时间上仅是一会儿,并且对这种景象,要如孵鸡抱卵那般耐心,等它自己产生。
假如主观想象,强要它发动,即非真机,毫无益处。
4.采药小药即产,即应及时采药。
但采取之诀,在丹书中也属不传范围。
实际上就是丹书中透露的“火*金行”。
火是指心,指神,即用意,金是指肾中的精气。
采药就是要加强意识的作用,使暖气感觉往下往后行,所谓加强意识的作用,除了可以暂时守泥丸宫外,一般采用撮、抵、闭、吸四字诀,即“撮提谷道(肛门),舌抵上腭,目闭上视,鼻吸莫呼”。
一气化三清内容
![一气化三清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60571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一气化三清是《道德经》中的概念,指的是将道家的“道”化为三个阶段: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1.炼精化气:通过修炼,将人体内的精华转化为真气(元气),使身体得到滋养和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2.炼气化神:通过修炼,将真气进一步转化为元神(精神),使人的意识和思维更加清晰、敏锐,能够更好地感知外界的变化和内心的状态。
3.炼神还虚:通过修炼,将元神进一步转化为纯阳之体(道体),使人的身心达到更高的境界,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和烦恼,达到超脱凡尘的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一气化三清”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具体内容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世界,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炼精化气秘法
![炼精化气秘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f86f2627d3240c8447efd4.png)
(转)一位高人隐士传授的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传统气功一般不是打命门内窍�而是打会阴。
如道家正宗丹道功从下丹田练起�打开阴跷库�然后走任督二脉循环。
而且小周天那个督脉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里面�这样就把先天气的信息量直接通过督脉上升到头部。
头里面藏神�生殖系统阴跷库这儿藏阴精。
精气是物质性的先天混元气�全息性比较强�意识里面神的全息性比较强�神和精气结合到一起�能强化人的全息性。
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开阴跷库这个内窍。
但是那样打有很多困难�道家练丹派那样练成功的也很少。
为什么呢�如果练己筑基的功夫不纯�意识的稳定性不够�精气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后天浊精�这样全息的气就凝固成有形物质而散掉了。
说后天的精是浊精�但过去练功为什么又那么看重精�因为精是无形的先天混元气众多的信息变成的有形物质�精丢了�先天混元气也就流失了。
�说到了点子上�透彻得很。
传统丹道功讲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讲功决。
明朝之后出的《伍柳仙宗》已经写得很详细�而民国初年的赵避尘写的《性命法决明指》则更系统、更详细�但是成功者非常少。
赵避尘说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们哪个修成了�采小药结小丹。
采大药结大丹�然后出阳神�然后再怎么怎么……他都讲得很清楚啊。
还不要说他的弟子们�他自己也没修成嘛�东北有个赵**师�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来已经修到一定程度�但还没修到最后一步。
什么道理呢�并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决了问题�关键在于意识修炼�也叫练己筑基。
过去讲�未练还丹先练己。
练己筑基不纯�得了丹决也解决不了问题。
说句不客气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往高层次练。
这句话不是说哪个人不能练�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坚定�不为各种影响和刺激所动。
若做不到这一点�知道了方法也没用。
所以过去老师经常出各种难题为难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诀�磨徒弟的性子。
磨性子就是练己筑基�练意志力。
没有意志力�练功就不能坚持到底。
有的人下定了决心�可一碰上事马上就变了样。
关于修炼的三个层次表述
![关于修炼的三个层次表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dee4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9.png)
关于修炼的三个层次表述人体精、气、神,在道家修炼中,又被称作药物,是修炼的主体对象。
在道家修炼中,又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的含义,其实是强调了在修炼的不同阶段,分别有形体修炼、功能修炼、心灵修炼等各自不同的中心。
在以形体修炼为中心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炼形祛病。
去除体内的浊气、病气,纯化机体,调整阴阳平衡。
为机能修炼的中级阶段打好基础。
到了中级阶段,病邪排除,机体得到纯化。
重点是以炼丹为中心的机能修炼。
而最后的终极目标,才是理想化的心灵修炼。
需要注意的是,精、气、神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不能理解为,炼精化气,就只炼精气而不炼神,炼气化神,就只炼神气而不炼精。
只是在不同的修炼阶段,它们各有侧重而已。
此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个层次,又是循序渐进、由初级向高级进行的,顺序不能颠倒。
因此,它们又是修炼的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必须从初级目标做起,一步一步,不可超越。
在初级目标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后,才能进入中级目标。
从初级目标到中级目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渡。
有了坚实的初级基础,中级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而终极目标,更是与人的信仰有关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现在我就把这个观点详细进行阐述。
(一)、炼精化气的初级目标炼精化气,是修炼的初级阶段。
是以形体的修炼为中心。
目的在于修复失调的身体。
初级阶段的修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从后天修炼入手,向先天修炼过渡精、气、神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在修炼的初级阶段,是以修炼后天为特征的。
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
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腐熟运化,而化为精微物质。
后天之精体现了人形体的本体性。
炼精化气,是以形体修炼为中心的。
后天之气,离不开呼吸之气。
因为呼吸是下生以后,在后天形成的。
后天之神,是指人的识神。
相当于后天形成的、在日常起主导作用的意识活动。
修炼的初级阶段,是从意守的有为法进入的,有后天意识参与。
通过以一念代万念的意守方法,让后天意识固守一处。
炼精化气秘法
![炼精化气秘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4d50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c.png)
炼精化气秘法先是阐述该法的特点和意义:一、该法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丹道功传统气功一般不是打命门内窍,而是打会阴。
如道家正宗丹道功从下丹田练起,打开阴跷库,然后走任督二脉循环。
而且小周天那个督脉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里面,这样就把先天气的信息量直接通过督脉上升到头部。
头里面藏神,生殖系统阴跷库这儿藏阴精。
精气是物质性的先天混元气,全息性比较强,意识里面神的全息性比较强,神和精气结合到一起,能强化人的全息性。
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开阴跷库这个内窍。
但是那样打有很多困难,道家练丹派那样练成功的也很少。
为什么呢?如果练己筑基的功夫不纯,意识的稳定性不够,精气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后天浊精,这样全息的气就凝固成有形物质而散掉了。
说后天的精是浊精,但过去练功为什么又那么看重精?因为精是无形的先天混元气众多的信息变成的有形物质,精丢了,先天混元气也就流失了。
(说到了点子上,透彻得很。
传统丹道功讲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讲功决。
明朝之后出的《伍柳仙宗》已经写得很详细,而民国初年的赵避尘写的《性命法决明指》则更系统、更详细,但是成功者非常少。
赵避尘说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们哪个修成了?采小药结小丹。
采大药结大丹,然后出阳神,然后再怎么怎么……他都讲得很清楚啊。
还不要说他的弟子们,他自己也没修成嘛!东北有个赵大法师,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来已经修到一定程度,但还没修到最后一步。
什么道理呢?并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决了问题,关键在于意识修炼,也叫练己筑基。
过去讲,未练还丹先练己。
练己筑基不纯,得了丹决也解决不了问题。
说句不客气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往高层次练。
这句话不是说哪个人不能练,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坚定,不为各种影响和刺激所动。
若做不到这一点,知道了方法也没用。
所以过去老师经常出各种难题为难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诀,磨徒弟的性子。
磨性子就是练己筑基,练意志力。
没有意志力,练功就不能坚持到底。
有的人下定了决心,可一碰上事马上就变了样。
连载:武学三重境界之炼精化气
![连载:武学三重境界之炼精化气](https://img.taocdn.com/s3/m/a0674a3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d.png)
连载:武学三重境界之炼精化气武术虽然门派繁多,功法、技法不计其数,各有不同,但武术作为一门学问,其修炼的规律则各门派大体相似。
每门派各有自己的入门功夫,彼此之间互有差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但愈往高层次上修炼,则彼此之间差别愈小。
待练到最高境界时,各门派之间就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可谓殊途而同归了。
根据中国武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把练武过程分作三个阶段,也可称作三种境界,即炼精化气(明劲)、炼气化神(暗劲)、炼神还虚(化劲)。
炼精化气是初级阶段,重在训练基础功夫,消去拙力,练出刚猛之劲。
炼气化神是中级阶段,重在消去刚劲,渐长柔劲,以意行拳,充实内力。
炼神还虚是高级阶段,重在炼至柔至顺之劲,周身内外全凭真意运用,达到拳道合一的至上境界。
对以上武学诸境界有所了解,将有助于习武者明确努力方向,加强自我监督,而不致一味埋头蛮练,徒成皮厚肉壮之功,气血躁动之勇,而于武学精微尚一无所知,遑论上乘功夫?炼精化气:最苦的阶段凡是练过武术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练基本功是最苦的,炼精化气是学武者皮肉最吃苦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习武者要通过各种基本功法的反覆练习,将浑身的拙力逐渐消去,而代之以刚猛的劲力,这个过程通常称为‘换力’。
基本功是武术的入门功夫,就像写文章先要学识字一样,大体包括椿功、腿功、臂功、腰功、指功、眼功等。
练站椿,要一直站到两腿发抖,汗如雨下。
练拔筋,每每是筋张欲断,疼痛钻心,几欲哭号。
练臂力,直练到双臂肿胀,连一碗饭也难以端稳。
练指功,不论是拔木椿、提坛子、撮石笋,练后都是手指颤动不已,连筷子也拿捏不住。
练腰功,夜里疼得每翻一次身都要鼓足勇气。
大凡武术的各种入门功夫,都要使学武者经受肉体上、精神上的种种磨炼,备尝各种滋味。
最令人难忍的是,上述种种皮肉之苦,并不是三天两天咬咬牙就能苦熬过去的,而是每天都要重复若干遍,并且持续若干时日,舍此再无其他捷径可循。
这些入门功夫大都是所谓死功夫、笨功,动作单调,内容枯自燥,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常常有些人连这一关也没闯过去,就畏难而退了。
炼精化气对修炼的重要性:
![炼精化气对修炼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ba0eb1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b.png)
炼精化气对修炼的重要性:
炼精化气是修炼者必须先到的基础功夫,也是漏尽通。
而六通中的漏尽通是成仙成佛的关健,即是有了五通也是精灵鬼,炼成漏尽通才能真阳不漏,气返成神,才能成就金刚体不坏身。
正宗的玄门和佛门都讲究三炼归一,色心不戒炼精不成。
筑基炼己的目的就是看破红尘,放下贪慾,悟出空理真性。
固全真体不漏不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结丹生胎,之后才能炼神还虚入道。
三田返复升华,才能炼出元神。
否则顺行随欲,轮迴岂能跳出。
然真正的炼精化气是玄门秘中之秘,所谓的传道即是传此功法。
性功是无为寂空之法,人人渐渐可以悟出,调息养神,达到真空,真境自显。
而命功则不同,它是有为有作之法。
故丹经曰:性要悟,命要传。
丹经都再说性功,由期佛家讲禅修就重性轻命,其宣传的开悟就是性功见境了。
命功一般无志的人得了也炼不成,故不轻授。
因为要辙底改变人性,取除掉心中一切慾望贪心及执着。
表里如一,不从一物。
未成仙先做到神仙体态,然后昼性夜命,静时养性种药,动时擒虎炼药。
如此昼夜不停,久久则元气固,精结不散,火化精升变成元气,是谓筑基成人仙就,称漏尽通。
……。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意蠡测(全文)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意蠡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e9d66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3.png)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意蠡测(全文)对精气神之意的解释与理解按照道家传统养生炼气的理论,一般视精气神为构成人体的三宝之物,如口诀有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中医理论通常认为,精就是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总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狭义的精即是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相辅相成的,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精气的不断培育和充养。
气是濡养人体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
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气又称元气,来自于父母的精气,但必须得到后天水谷精气和呼吸之气的不断补充与滋养,才能发挥其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后天之气包括宗气、营气和卫气等,是由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运化而成。
而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和内在脏腑精气在外的表现。
它是在精、气的基础上产生的。
神依赖气和形体的存在而体现其作用。
神分为元神和识神,元神属于先天之神,它具有不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支配而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识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实质上是指人的大脑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它主宰着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影响着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对精气神三者作如下理解:其一,三者分别表达的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三种不同状态,精所表达的是构成人的生命的有形的可见的物质状态,包括固体和液体状态;神所表达的是生命物质所能够具有的功能调节状态,是无形和不可见的;气所表达的是构成生命的精微物质的活动状态,类似于气态,像呼吸之气和空气一样不可见却可感觉得到。
精与气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物质,而神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精神或功能的意思,这是他们之间不同的地方。
其二,精气神三者的联系或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在表达着同一个东西,即活的生命现象。
炼精化气(中阶)
![炼精化气(中阶)](https://img.taocdn.com/s3/m/454e725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2.png)
炼精化气(中阶)有初阶的基础,进入中阶就容易很多。
炼精化气的中阶,就是之前讲过的从少阴肾炼化后天生殖之精,使之化气。
这种气和初阶的肾的阴气偏津液化的那种状态不同。
那种是偏阴一些偏形质一些的物质。
到这里的化气,就更精纯、更精微、更气质化一些,可以接近或达到真气的层级。
前面讲的通小周天中用的,就是这种化气生成的真气。
具体可以看看前面的《通督脉》等讨论。
到这一步,称为降白虎。
(传统功夫中,男人以精为炼,女人以血为炼。
完成这一步,男人可以做到不泄。
称为伏虎。
女人到这种程度,月经会逐渐消失。
称为斩赤龙。
其实都是通过一些方法,斩断生殖系统常态工作的状态,使之逐渐怠工,到停产。
从而使这方面消耗的各类原材料,能够转化利用到其他方面去。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全真。
这也还只是起步阶段。
当然,到这种阶段,如果又想繁衍子嗣,只要重新打断这种逆向转化,回到常态的生化就行了。
这种状态下的子嗣,先天是非常好的。
这也就是所谓的“顺为凡,逆为仙”中,斩断服从天地规则、顺向生殖繁衍的规律,开始逆向迈进了。
所以修行被称为逆天行事。
在修行中,存在大量违背天道常规的行为,都是被天道所不允许的。
但是,我们的先贤,通过各种努力,找到一丝天道规则之外的路,难走,却有一线机缘可能走下去。
这条路,就是一边被天道规则打压,一边又放水给一线希望让你逆行,又再承受更大的打压。
)到这一步,才算开始进入修真的样子。
真,本质的东西。
需要提纯才见真。
炼精化气就是一种提纯的方法。
本质的东西,才能留存的更久。
明白这里面化气的气的实质,就会逐渐明白我们为什么讲【采气】的少。
而讲练气、化气的多,就是因为采来的气,还是需要大力提纯才能转化成真气。
采气的质量如果不好,鼓鼓的一皮囊也提纯不到多少。
不如向内转化的质量与数量。
但是,还又少不得这个采气的锤炼。
因为到高阶的采天地间五行本源之气也要从外采。
总之,有得,就有失。
也要学会,把失中,榨出得来。
炼精化气后有什么后果
![炼精化气后有什么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be7cd95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4.png)
炼精化气”的境象,只有通过在静坐的过程中,自然地停止呼吸的境界来做说明。
说起炼精化气,很多修道者可能不太了解它的含义。
“精”即精神,精力,这个字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也都可以看得明白。
但这里的“气”和医学上所讲的“气”是不一样的,虽说医易相同。
差别还是有。
医学上的“气”是人体肺腑之气,道术的“气”是气功,即神;这是医学上所没有达到的理论。
炼精化气,道教术语。
其为内丹术筑基气功的第一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内丹术以精、气、神为基础,元精须与元气合炼,化为轻清无质的精炁相合之物,始能随河车运转,炼成丹胎。
史载天人合一,炼精化气只是起步阶段,一心一意、沉心静气(致虚极,守静笃)自然而然达成,运气往返成循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心无杂念,而后无七情六欲,忘我之境,全在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精化气
炼精化炁法——修内丹两种入手方法
炼精化炁法——修内丹两种入手方法
王松龄
(1)神住炁穴(丹田)活子时到,由会阴收至炁穴,稍加鼓炼,还虚静养,此为入手调药之法。
练庄子坐忘法或某些静功,或睡眠将醒时,每有阳生“活子时”到,即生理性阳气发生,男性表现为生殖器勃起,此时,立即意守会阴,待其旺势梢衰,欲回未消之际,急用下述呼吸法:
①每一吸气,意想气由会阴吸入至丹田,严格说其位肾应在脐后肾前,距前7分距后3分稍下处,一路吸至脐下小腹内即可,吸有意,呼无意,即用吸不用呼。
吸气时用意识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抽吸,呼气时任其自然,不加意念。
这里虽用吸气,而又不要过于注意吸气。
因为这种方法的作用在于:借助呼吸而抽紧小腹内有关肌肉,收回精气。
所以《伍柳仙宗》说:”炉中之意切莫着于呼吸,不过借呼吸之机以为采取之具。
”这种呼吸法次数不限,一般不超过10次即可,以生殖器萎缩至正常为止。
此吸气法在于采取,要稳而稍有力。
当开始第1吸时,即将小腹适当抽紧,如忍小便状.以后无论吸气或呼气时,小腹部一直保持一定的紧张。
然后转用下述呼吸法。
②第2种呼吸法在于将采来的阳精炼化,以防止走泄。
如阳物勃起甚微。
成自料不致走泄,则此法可不用,采回后意意守一下炁穴,还虚静养片剑即可。
用第2种呼吸法时,意守丹田,呼吸并用,即呼吸皆加意念,但既非上抽,亦非下贯,而是稍用力,像风箱一样在小腹部鼓动。
本来小腹部是随呼吸起伏的,但要意想呼吸时小腹是向左右开合伸缩,或想象呼吸时,似小腹部在揉面。
这实际是借呼吸之力。
进行小腹内的肌肉运动和按摩。
这种呼吸法做一二十次,小腹内可有温热感,然后透入全身,生殖器就没有动机了,不会再遗精了。
初期是这样,如能保精,以后越炼越旺盛盛,就随时来随时调,“忙里偷闲调外药,静中生动采先天。
”后天补先天。
用这两种呼吸法部要平稳、都要舌抵上腭。
第2种呼吸法如一时不能掌握,可以按摩法代替。
即双掌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按于小腹部,先由左向上向有向下(逆时针)方向按摩数十次,再从相反(顺时针)方向按摩相等之次数。
按摩时取仰卧位或坐式均可。
亦可以获得小腹发热之效应,继之透入全身。
做完上述两种呼吸法后,即把意识放开,“还虚”静养或即入睡亦可。
第1种呼吸法为采法,即将发生向外之阳精、阳炁采回来;第2种吁吸法为炼法,即将采回来的阳精、阳炁炼化;最后之还虚为养法;加上采前之
静功修炼为种法。
上述过程,即为修内
丹入于调外药之“种、采、炼、养“过程。
采取之时机,勃起尚不充分即行采取谓之嫩;勃起已久,旺势转衰,加以杂念纷乘,始行采取谓之老。
何谓充分?根据不同年龄、体质,勃起甚强谓充分;稍有胀感,再不能继续勃起亦可谓充分。
勃起力微者,仅用采法即可,不必先守会阴,亦无须炼化。
调药所用呼吸法都是腹式呼吸,是借呼吸而使下腹运动,不是向胸部提气,更不是用胸式呼吸将下腹提上去。
因此,在外观上看,小腹应无明显起伏。
呼吸,因其用法不同,有时称之为风,有时称之为火。
这里的呼吸法属风,神意属火。
《经》云:“神火化精”。
故无论采取或炼化,皆重在神意作用,心力、目力皆应高度集中于所采练之精气。
用呼吸法在于“风助火势”。
如风大火小,呼吸虽多而有力,但精神不集中,也难于采回、炼化,故当风火并重。
如就呼吸而论,如用之不足,固然无效;如用之太过,则迟其生机。
甚可出现恶梦、肢冷、烦躁等不良反应。
甚至仍可遗精。
出现此种情况后,可练“庄子坐忘法”、“自然站桩”或“气贯丹田法”(即每呼气时用意贯下丹田,用呼不用吸)。
总之,呼吸的强度与生殖器勃起的强度成正比。
阳强息弱则精不化,生殖器旋倒而旋起,阳弱而息强,则出现偏向如上述者。
何为适中,当自行体会。
另,生殖器勃起后,即使不用采炼法,也会自动萎缩的,但自动萎缩后,随之仍可勃起,或遗泄,即使不遗,其气亦散。
用调药法后,应鉴别究属自回抑或调回:①做第1种呼吸法时,每一吸气,生殖器及阴囊应有与之相应的反应——抽缩;②炼化后丹田可有温热感(年老体弱者练功初期可无此感觉);③如属炼化,应有舒适感,生殖器再无动机,短时不再勃起。
《伍柳仙宗》阐释调药之要领为:“从静而入,至动而取,以虚而养。
”“自始还虚而待元精生;以神火而化;以息风而吹;以静而浑,以动而应,以虚而养,调药之法得矣。
”“自始还虚,返照龙宫(气穴),浑然而定静,以双忘而待动,以意气而同用,以神火而化,以息风而吹,以武而炼,以文而守。
”
这个方法用好了,可达“昼无所思,夜无所梦”。
即白天对异性无敏感,梦中不出现异性。
对女性,“活子时”(生理性之性冲动出现)到,收至丹田(脐内),再上升至双乳,以双手轻揉双乳36次,揉乳时.先左后右,有月经者,从外向里揉;无月经者,从里向外揉。
揉完后,自胸往下“外导内行”至曲骨,按摩7次后双手按于小
腹部,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左旋36次,右旋36次,收功。
(2)无论昼夜.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