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程水文学试题
《工程水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循环和___小_____循环。
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_大循环_ 。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____小循环________。
7.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_ ,内因是_常态下水的三态转换__。
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降水_,_蒸发____,___径流___,__下渗__。
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水文循环。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进入水量-流出水量= 蓄水量的变化。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_流域_____________。
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闭合____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
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__河流长度____________。
18.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___0_______。
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算术平均法___________, __泰森多边形_______法_______, _等雨量线法________________。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_水面蒸发____________ ,___土壤___________ 和_________植物蒸散发________。
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___土壤_____蒸发和_植物_________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___田间持水量_____________。
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__下降____变化,称为__________下渗能力__曲线。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答案部分
32.答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大体是: 第一阶段称渗润阶段:降雨初期,主要受分子力作用,干燥土壤吸附力极大,从而造成初期下渗率 很大,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土粒分子吸力消失,这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称渗漏阶段:下渗水分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土壤空隙向下运动,并逐步填充土壤空 隙,直至土层的全部空隙为水充满而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下渗率很快减少,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称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按达西渗流定律稳定向下流动,下渗率基本 为常量 fc,称稳定下渗阶段。 33.答:水面蒸发强度完全受控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如温度、风、湿度等;土壤蒸发强度除了受 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受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影响,如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基本受控于 气象条件,蒸发按蒸发能力进行;土壤含水量减小到田间持水量以后,土壤蒸发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 土壤蒸发能力成正比。 34.答:这是由于一方面大流域的河网汇流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在涨洪汇集过程中河网和河岸蓄积了 很多的水量,退水时需从河网、河岸消退流出(称调蓄作用),这样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5.答:某闭合流域的年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工程水文学试题___B卷
班级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20分)1、水文循环:指的是水从陆地表面或海洋表面蒸发,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汇集成雨重新降落到地面或海洋表面,一部分水参与径流汇入河流海洋,另一部分水再次蒸发,循环以上过程。
这个循环过程叫做水文循环.2、流域:河流接受补给的区域成为一条河流的流域,流域的面积就是集水线所包含的汇水面积。
3、水位:江河湖海及水库等水体在某一点的水面到标准基面的高程为这一点的水位。
4、重现期:某一水文现象重复出现一次的时间,也成多长时间一遇.5、设计洪水:指的是某一设计频率的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线。
二、填空:(32分)1、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多年平均蒸发流量为800 mm,问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400 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
33 .2、某水尺零点高程为21。
236,水尺读数为0.32 m,则水位21,556m 。
3、垂线测点流速V0.2=2。
1 m/s,则垂直线平均流速V= m/s4、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实际出现了m 次,其比值m/n叫做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则m/n可作概率近似值。
5、P=10%,相应设计年径流量Q P=800m3/s,它表示年径流量Q大于800m3/s的丰水年,平均10 年一遇.6、推求水文设计值时,水文资料都要进行可靠性、一致性和还原性、代表性三性审查。
7、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主要有折减系数法和定点定面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8、某工程量设计洪水的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它意味当地每年都存在着超过设计流量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100 ,这项工程每年的失事概率为1/100 。
三、某河流无实测水文资料,根据水文比拟法,已求得设计断面年径流统计参数Q=51。
0 m3/s,C V=0。
20、C S=2CV,求设计枯水年P=90%的设计年径流。
根据下列代表年推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15分)枯水代表年附: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模化系数K P值表(C S=2C V)四、梅港站具有1952年到1973年实测洪峰资料,其中1955年兴水最大,s m Q m /136003=。
工程水文学试题标准答案
工程水文学试题标准答案工程水文学试题(A)卷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泰森多边形”法是用来计算(?)。
(A)土壤含水量(B)面平均雨量(C)产流量(D)蒸发量2、流域某一年最大日雨量(?)流域多年平均最大日雨量。
(A)大于(B)小于(C)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D)等于3、某流域一次降雨扣除蒸发后总量P=90mm,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总径流量R=50mm,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m=120mm,按照蓄满产流模式,其前期影响雨量Pa=(?)(A)80mm (B)100mm面平均雨量(C)50mm (D)120mm4、流域径流消退过程中,退水速度最慢的是(?)。
(A)地表径流(B)壤中径流(C)地下径流(D)三者相同5、时-面-雨深曲线上,同一历时,面积越大,则雨深越()。
(A)大;(B)小;(C)相等;(D)不能确定6、相关分析中,衡量相关程度高低的一个指标是(?)。
(A)样本容量大小(B)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接近(C)两个样本Cv差别的大小(D)相关系数大小7、“定点定面关系”中的定点是指流域(?)。
(A)出口断面站点(B)中心雨量站点(C)暴雨中心点(D)都不正确8、P(X>50)的值(?)P(X>100)的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9、如果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均值和Cs不变,增大Cv值,则百年一遇流量设计值(?)。
(A)减小(B)增大(C)不变(D)都不正确10、P(Q≥2000m3/s)=5%可理解为:流量不小于2000m3/s 的洪水(?)。
(A)今年发生了,明年发生的概率为5% (B)20年内发生的概率为5%(C)20年内一定发生一次(D)都不正确二、填充题1、自然界的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是指:海洋→大气→大陆→海洋。
小循环是指:海洋→大气→海洋(海洋小循环);大陆→大气→大陆(内陆小循环)。
2、蓄满产流是指:在降雨入渗的水量未超过土壤缺水量(未蓄满)之前,降雨扣除蒸发后全部用于补充土壤缺水量,不产流;当降雨入渗的水量超过土壤缺水量(蓄满)之后,降雨扣除蒸发后全部形成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全)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宋星原雒文生赵英林魏文秋张利平编著内容提要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按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分为概念题和计算题两大题型,概念题又划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类题型,题目中有易、中、难三个难度档次,分别考核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
题库中有的题目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有的则是了解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程度,所有的题目都给出了解题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为了便于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参考,本书还选编了武汉大学以及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近年来的考研试题及题解。
本书涵盖了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土木工程类和环境工程类各专业本科生的辅助教材,尤其适用于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使用,也可供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学院的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前言为使考试规范化,保证教师按教学大纲教学、学生按教学大纲学习,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4年11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文试题库编写组编印了《工程水文学试题库》,并在我校工程水文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前期题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对原有的资料进行了编辑与加工,重新修改并补充了大量题目,对所有题目给出了解题过程,以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题量大、内容新颖,并配有全部题解及近年考研试题。
书中难、中、易题型有机结合,有益于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提高分析与解决有关工程水文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书的出版对高校教师出题组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覆盖了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预报等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内容。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考试题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考试题1、单选遥感技术成为收集水文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可应用于()。
A.流域调查B.洪水调查C.枯水监测D.暴雨调查正确答案:A2、单选下面对承压水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A.(江南博哥)埋藏于饱和带中B.处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C.具有压力水头D.不能补充河流正确答案:D3、单选静水压力的方向()A.与受力面平行B.与受力面斜交C.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D.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正确答案:C4、单选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A.2.45万亿m3B.3.18万亿m3C.2.72万亿m3D.2.95万亿m3正确答案:C5、单选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A.1/2B.1/3C.1/4D.1/5正确答案:C6、名词解释水文预报正确答案:对河流等水体在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文状况作出预测。
7、多选不稳定水位流量关系受测验河段某些因素影响,包括()。
A.变动回水B.断面冲淤C.洪水涨落D.水草生长E.水质变化正确答案:A, B, C, D8、填空题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补充土壤水分。
正确答案:蒸发;植物截留;填洼9、单选水文学中把存于包气带中的水称为()。
A.浅层地下水B.土壤水C.非承压水D.潜水正确答案:B10、单选长江三峡工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A.2000万kW、1000亿kW.hB.1820万kW、1000亿kW.hC.1820万kW、847亿kW.hD.2000万kW、506亿kW.h正确答案:C11、多选按运动过程中是否有自由表面,水流运动可分为()A.恒定流B.有压流C.非恒定流D.无压流正确答案:B, D12、多选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由几部分组成,包括()。
A.地面径流B.壤中流C.浅层地下径流D.深层地下径流E.暗河径流正确答案:A, B, C, D13、单选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正确答案:D14、填空题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分子聚合体不断地(),而单水分子不断地()。
工程水文学练习题和答案(珍藏版)
工程水文学选择题和答案(珍藏版)考试大纲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径流6.1.2 水文测验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与计算水文调查水文数据处理6.1.3 流域产、汇流降雨径流要素产流计算汇流计算6.1.4 设计洪水水文频率分析样本分析相关分析设计洪水计算6.1.5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时程分配6.2 复习指导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考试大纲虽没作要求,但考生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主要介绍水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入门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与水量平衡原理,熟悉河流与流域的概念,掌握降水、蒸发、下渗、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有关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节介绍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的测验与计算方法;水文调查方法;水文数据处理方法等。
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应了解水文资料的来源、观测手段和整理过程,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讲述了流域产、汇流原理与分析计算方法,应了解降雨、径流的要素及统计计算方法,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
第五节介绍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应理解频率计算与相关分析原理,掌握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介绍了设计年径流计算,应熟悉频率计算求设计年径流量的方法,掌握年内分配的确定方法。
6.3 复习题1)单项选择题(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B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C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3)水资源每年可以( A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C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C )位。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一、名词解释1. 水文学2. 水资源3. 成因分析法4. 产流过程5. 径流形成过程:6. 饱和水汽压:7. 水文遥感:8. 水文年鉴:9. 水位10. 离散型随机变量:11. 总体1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3. 人类活动:14. 水文比拟法15. 设计径流量16. 同倍比放大法:17. 不跨期选样:18. 特大洪水:19. 校核洪水20. 径流深:21. 汇流时间:22. 瞬时单位线:二、简答题1. 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2. 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3.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 一般情况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是如何形成的?5. 一次降雨在径流形成过程中的损失量有哪些?6. 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7. 流量测验的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属外业、内业内容?8. 在选择水文测验的河段时,应符合什么条件?9. 在布设水文测站时为什么要布设基线?10. 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在水文计算中的用途是什么?11. 进行相关分析的条件是什么?12. 进行相关分析时什么样的计算结果才能应用?13. 多年综合日流量历时曲线、代表年日流量历时曲线和平均日流量历时曲线有何异同?14. 随着流域内湖泊和沼泽的增多,年径流量的Cv值如何变化?为什么?15. 设计时段枯水流量与设计时段径流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区别?16. 怎样对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推求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17. 如何选取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标准?18.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什么条件?19. 如果流域缺乏雨量资料,如何推求定点~定面关系折算系数?20. 如何绘制面平均雨深~面积~历时曲线?21. 如何应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2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程序包括哪几部分?23. 如何对暴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审查?24. 为什么可以应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三、计算题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公布了当时最新的全球水量平衡数据,其中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Pc为119000km3,大陆多年平均蒸发量Ec为72000 km3,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P0为458000km3。
工程水文学练习题与答案
⼯程⽔⽂学练习题与答案《⽔⽂学》习题及参考答案⼀、选择题1.⽔⽂现象的发⽣[d]。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分析与计算,是预计⽔⽂变量在[c]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时刻3.⽔⽂预报,是预计某⼀⽔⽂变量在[b]的⼤⼩和时程变化。
a任⼀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时刻4.⽔资源是⼀种[b]。
a取之不尽、⽤之不竭的资源b再⽣资源c⾮再⽣资源d⽆限的资源5.⽔⽂现象的发⽣、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和变化[b]。
a杂乱⽆章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6.⽔⽂现象的发⽣、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c]。
a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7.使⽔资源具有再⽣性的原因是⾃然界的[b]。
a径流b⽔⽂循环c蒸发d降⽔8.⾃然界中,海陆间的⽔⽂循环称为[c]。
a内陆⽔循环b⼩循环c⼤循环d海洋⽔循环9.⾃然界的⽔⽂循环使⽔资源具有[a]。
a再⽣性b⾮再⽣性c随机性d地区性⼆、判断题1.⼯程⽔⽂学是⽔⽂学的⼀个分⽀,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程建设服务的⽔⽂学。
(T)2.⾃然界中的⽔位、流量、降⾬、蒸发、泥沙、⽔温、冰情、⽔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现象。
(T)3.⽔⽂现象的产⽣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成因分析法进⾏⽔⽂计算和⽔⽂预报。
(F)4.⽔⽂现象的产⽣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数理统计法进⾏⽔⽂计算和⽔⽂预报。
(F)5.⼯程⽔⽂学的主要⽬标,是为⼯程的规划、设计、施⼯、管理提供⽔⽂设计和⽔⽂预报成果,如设计洪⽔、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位、流量等。
(T)6.⽔⽂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断⾯的⽔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变化周期。
(F)7.⽔⽂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断⾯的⽔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完整版)工程水文学试题.doc
(1-2 章计算 )1.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 725m和 425m,河段长 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 。
a、0.25b、2.5c、2.5%d、2.5‰3.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
a、450mm b 、500mm c 、950mm d 、1400mm4. 某流域面积为2 3500km,多年平均流量为 7.5m /s ,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 。
a、887.7mm b 、500mm c 、 473mm d 、 805mm5. 某流域面积为 2 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 31000km,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m/s ,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a、0.55b 、0.45 c 、 0.65 d 、0.682 2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 680km,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 10 L/(s ·km) ,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a 、 315.4mmb 、587.5mmc 、463.8mmd 、408.5mm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21000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3 3 3 3a、150m/s b 、15 m /s c 、 74m/s d 、18m/s10. 某闭合流域面积 F =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1400mm ,多年平均流量 Q = 20m3 / s ,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 F =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 E 器 = 200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k= 0.8 ,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
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Q'(m3 /s)为多少?11.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 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P = 1400 mm,多年平均流量Q = 15m3 /s ,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 0.8 ,水面面积为 F 水=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E 陆。
工程水文学练习题和答案珍藏版
工程水文学选择题和答案(珍藏版)考试大纲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径流 6.1.2 水文测验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与计算水文调查水文数据处理6.1.3 流域产、汇流降雨径流要素产流计算汇流计算6.1.4 设计洪水水文频率分析样本分析相关分析设计洪水计算6.1.5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时程分配6.2 复习指导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考试大纲虽没作要求,但考生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主要介绍水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入门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与水量平衡原理,熟悉河流与流域的概念,掌握降水、蒸发、下渗、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有关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节介绍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的测验与计算方法;水文调查方法;水文数据处理方法等。
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应了解水文资料的来源、观测手段和整理过程,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讲述了流域产、汇流原理与分析计算方法,应了解降雨、径流的要素及统计计算方法,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
第五节介绍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应理解频率计算与相关分析原理,掌握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介绍了设计年径流计算,应熟悉频率计算求设计年径流量的方法,掌握年内分配的确定方法。
6.3 复习题1)单项选择题(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B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C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3)水资源每年可以( A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C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C )位。
工程水文学练习题与答案
《水文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c]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b]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4.水资源是一种[b]。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5.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a杂乱无章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6.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c]。
a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7.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b]。
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8.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9.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a]。
a再生性b非再生性c随机性d地区性二、判断题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
(T)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T)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4.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T)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7.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工程水文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暴雨公式 Pt , p s pT1n 中的 s 为 t=1 小时的降雨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在一般情况下,年最大洪量的均值随时段长(T)的增加而增加,其时段平均流量则随时段长(T)减小而减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产流历时tc 内的地表平均入渗能力与稳渗率fc 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设计年径流成果合理性分析中,可将设计年径流量直接与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比较,借以说明此设计年径流量的合理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根据单位线的基本假定,考虑了净雨强度对其形状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 大于流域汇流时间m 时,流域上全部面积的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年径流系列资料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设计变量与参证变量同期系列的统计参数相比较,只要是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影响河流输沙量的气候因素中,降水、气温和风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系列长度相同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于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我国汛期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以Cv 表示)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的多。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测试题(题库版)
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两个变量的关系有三种情况,不包括OOA.完全相关B.零相关C.相关关系D.复相关正确答案:D2、单选当流域内雨量站分而不太均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并且雨量站分布(江南博哥)较稀时,应采用O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垂直平分法B.算术平均法C.等雨量线法D随机抽样法正确答案:A3、名词解释生物净化IE确答案: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而使污染物质减少的过程4、单选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A. 2.45万亿m3B. 3.18万亿m3C. 2.72万亿m3D.2.95万亿m3正确答案:C5、单选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称为()。
A.单位线B.地面径流过程线C.标准径流过程线D.特殊径流过程线正确答案:A6、单选含沙量的单位为O.Λ.kg∕m3B.mmC.kgD.kg/s正确答案:A7、问答题怎样进行水文相关分析?它在水文上解决哪些问题?正确答案:相关分析步骤:(1)从成因上分析影响倚变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选择相关变量;(2)建立相关方程(或相关图):(3)检验相关的密切程度和可靠性;(4)当相关密切及关系可靠时,其相关方程(或相关图)即可付诸使用。
相关分析一般用于插补和延展水文系列及建立水文预报方案。
8、单选某河流Ih内的径流总量为7200m3,其平均流量为O oA.2m3B.2m3/sC. 2D.2mm正确答案:B9、单选资料审查包括三个方面,不包括().A.可靠性审查B.一致性审查C代表性审查D.周期性审查正确答案:D10、单选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枳时,则O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绳套状D∙水位流量关系无变化正确答案:A11、单选落满产流模式,产流期内按C下渗的雨量形式成OoA.地面径流B.浅层地下径流C.深层地下径流D.壤中流正确答案:B12、单选在缓坡明渠中不可以发生的流动是()A.均匀缓流:B.均匀急流:C.非均匀缓流:D,非均匀急流。
《工程水文学》的题集
《工程水文学》的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水文循环的基本环节?A. 蒸发B. 降水C. 渗透D. 光合作用2.流域平均降雨量通常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A. 等雨量线法B. 雷达测雨法C. 水位-面积法D. 蒸发皿法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流域汇流时间的主要因素?A. 流域形状B. 植被覆盖C. 土壤类型D. 流域面积4.哪种方法是估计洪水峰流量的常用方法?A. 曼宁公式B. 达西定律C. 推理公式法D. 渗透系数法5.下列哪种水文现象与河流的补给关系最密切?A. 地下水B. 湖泊水C. 冰川融水D. 大气降水6.河流的纵向剖面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A. 河床和河漫滩B. 上游、中游和下游C. 侵蚀段、沉积段和平衡段D. 洪水期、中水期和枯水期7.在水文地质学中,以下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土壤或岩石透水性能的?A. 渗透系数B. 孔隙率C. 含水率D. 给水度8.下列哪项不是水库调度的主要任务?A. 防洪B. 发电C. 灌溉D. 娱乐9.哪种方法常用于估算流域的蒸散发量?A. 水量平衡法B. 渗透仪法C. 蒸发皿法D. 雷达测雨法1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土壤入渗能力的因素?A. 土壤质地B. 土壤湿度C. 植被类型D. 降雨强度二、填空题1.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循环过程。
2.流域汇流时间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3.曼宁公式主要用于计算_________,其基本形式为_________。
4.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水库的三大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渗透系数是描述土壤或岩石_________性能的参数,其单位通常为_________。
7.水文频率分析是估计某一水文变量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法。
工程水文学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进行水文调查的目的()。
A、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B、使水文系列延长一年C、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可靠性D、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一致性正确答案:A2.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峰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
A、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C、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D、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正确答案:D3.可能最大洪水是指[ ]A、流域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B、可能最大暴雨对应的洪水C、稀遇设计频率的洪水D、历史上的特大洪水正确答案:B4.E601 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
A、二者相等B、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C、前者小于后者D、前者大于后者正确答案:B5.水文预报方案的评定和检验,是[ ]。
A、采用制定预报方案时的全部实测资料进行B、采用作业预报过程中的实测资料进行C、用以上两种资料进行D、用制定预报方案中使用的资料来进行评定,而用没有参加方案编制的预留资料进行检验。
正确答案:D6.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 ]。
A、固定时段最大值法B、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C、固定时段超定量法D、固定时段超均值法正确答案:B7.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 ]。
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B、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C、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D、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正确答案:A8.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背离高压中心向外侧辐散,并呈[ ]。
A、平行于等压线流动B、顺时针方向流动C、反时针方向流动D、垂直等压线流动正确答案:B9.人们从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当()时,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断面某一垂线或某一测点的含沙量之间有稳定关系,通过建立其相关关系,便可大大地简化了泥沙测验工作。
A、主流摆动不大、河道比较窄B、断面比较稳定、主流摆动不大C、断面比较稳定、河道比较窄D、断面比较稳定、河道比较宽正确答案:B10.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章计算)1.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
a、0.25b、2.5c、2.5%d、2.5‰3.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a、450mmb、500mmc、950mmd、1400mm4.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887.7mmb、500mmc、473mmd、805mm5.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a、0.55b、0.45c、0.65d、0.686.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 L/(s·km2) ,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a、315.4mmb、587.5mmc、463.8mmd、408.5mm8.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a、150m3/sb、15 m3/sc、74m3/sd、18m3/s10.某闭合流域面积F =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P =1400mm ,多年平均流量Q = 20m3 / s ,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ΔF =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 E器 = 200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k= 0.8,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
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 Q' ( m3 /s )为多少?11.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 F=1000 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 P = 1400 mm ,多年平均流量Q = 15m3 / s ,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 0.8,水面面积为 F 水=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
12.某流域面积F = 600km2,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P = 190mm,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 =8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13.某流域面积F = 120 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大洪峰流量模数MQ = 2.8 m3 /(s.km2)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大洪峰流量Qm 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大洪峰的洪量?14.某流域面积F =300km2,已求得流域10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雨量P1%=187 mm,设计暴雨的径流系数α=0.82,试求设计净雨量R1%及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 各为多少?第三章1.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和算数平均法计算该日的日平均水位第四章4.某流域如图1-2-4,流域面积300Km2,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C 三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他们的雨量依次为260㎜、120mm和15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
(提示:A、C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56、0.44)7 .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图1-2-7),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积F1 、F2 、F3 、F4 分别为500,1500,3000,4000Km 2 ,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
第六章1.供水保证率为 90%,其重现期为年。
2、发电年设计保证率为 95%,相应重现期则为年。
3. 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4. 设有一数据系列为 1、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 x 、离势系数 Cv5.作业本题2,4第七章作业本3、5和书7-1(第七章、第八章均匀此类型题,只是题干不一样,方法一样,第七章为设计年径流量或年内分配(同频率同倍比),第八章为设计洪峰流量或洪水过水线(同频率同倍比)8 、某水文站有32年实测年径流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知频率曲线为P—III型,并求得频率P=90%的离均系数Φ90%= -1.216 ,模比系数K90% = 0.70 ,已知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P与年径流深均值R 的差值为R - RP =190mm ,试求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P第八章1.某水库属中型水库,已知年大洪峰流量系列的频率计算结果为Q =1650 m3/s 、CV = 0.6,CS = 3.5C V 。
试确定大坝设计洪水标准,并计算该工程设计和校核标准下的洪峰流量。
给出P −Ⅲ型曲线模比系数K P 值表如表 1-6-2 P%0.1 1 2 10 50 90 95 990.604.62 3.20 2.76 1.77 0.81 0.48 0.45 0.43 0.705.54 3.68 3.12 1.88 0.75 0.45 0.44 0.432.某水库洪水设计频率为 P=2%,试计算该工程连续 20 年都安全的概率是多大?风险率是多大3. 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 1958 年至 1995 年的年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7500 m3/s 、4900 m3/s 和3800 m3/s 。
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35年到1957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 9700 m3/s ,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 m3/s 以上的洪水,试用分别处理法求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
4.某水库坝址处有 1960~1992 年实测洪水资料,其中大的两年洪峰流量为 1480m3/s 、1250 m3/s 。
此外洪水资料如下:①经实地洪水调查,1935 年曾发生过流量为 5100 m3/s 的大洪水,1896 年曾发生过流量为 4800 m3/s 的大洪水,依次为近 150 年以来的两次大的洪水。
②经文献考证,1802 年曾发生过流量为 6500 m3/s 的大洪水,为近 200 年以来的大一次洪水。
试用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各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5. 已知某水文站七天洪量(W7d )与三天洪量(W3d )为直线关系,该站多年平均七天洪量W7d =41 万m3,多年平均三天洪量W3d =32 万 m3,相关系数 r=0.930,七天洪量的均方差与三天洪量的均方差之比σ7d/σ3d =1.21。
已知某年大三天洪量为85万m3,试插补该年最大7天洪量6.已知某河下游站年大流量(y )与上游站年年大流量(x )相关点据具有直线关系,并求得上游站年大流量的均值 x =860m3/s ,CVx =0.52;下游站年年大流量均值 y =1230m3/s ,CVy =0.50,相关系数 r=0.92。
试根据上游站 1935 年大流量 2500 m3/s ,插补下游站 1935 年大流量。
VC第1-2章1.d 3.b 4 c 5 b 6 a 8 b10. 解:(1)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中水面面积甚微,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E陆 = P − QT/1000F =1400−20×365×86400/(1000×1000)= 769.3mm(2)计算建库后的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建库后,流域的水面蒸发已不能忽略,因此 E= 1/F [(F −ΔF)E陆+ ΔFkE器 ] =1/1000 [(1000 −100)769.3+100×0.8× 2000] =852.4mm (3)计算建库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R = P − E = 1400 − 852.4=547.6 mm(4)计算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Q'=1000FR/T=1000×1000×547.6/365×86400×1000 =17.7m3 /s11.解:(1)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R = QT/1000F = 15×365×86400 /1000×1000 = 473.0mm(2)计算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E = P − R =1400.0 − 473.0 = 927.0mm(3)计算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 =1/F[E陆×F陆 +kE器×F水] 解得E陆=852.2mm12.解:该次暴雨洪水的径流深R =W/1000F= 8000 ×104 /1000×600 = 133.3mm F因为损失量S就是不能形成河流洪水的那一部分降雨,故有 S= P − R =190 −133.3 = 56.7mm13.计算多年平均年大洪峰流量Q = MQF = 2.8×120 = 336m3 /s不能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大洪峰的洪量,因为洪峰流量是瞬时值,而洪量则对应于一定的时段。
14. (1)计算设计净雨量R1% :R1% =α P1% =0.82×187=153.3mm(2)计算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 : S = P1% -R1%=187-153.3=33.7 mm第三章1. 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日平均水位,得 Z = (24.0 + 25.0 + 27.0 + 28.0 + 27.0 + 25.0 + 24.0)/7 = 25.714m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得Z = [24.0×4 + 25.0×(4 + 4) + 27.0×(4 + 4) + 28.0×(4 + 4) +27.0×(4 + 4) + 25.0×(4 + 4) + 24.0×4] = 26 m第四章4.(1)算术平均法:按流域内的两站的雨量计算:P = = 205mm(2)泰森多边形法:由三站分布情况,作泰森多边形于图1-2-4上,如图2-2-3。
可见B 站离流域过远,在流域内的代表面积为0。
A 、C站代表面积的权重分别为0.56、0.44,故得:P =0.56×260+0.44×150=211.6㎜7. P=∑Pjfj/F=1/9000×(170×500+150×1500+130×3000+110×4000)=126.7mm 第六章1.102.203.P =1− (1− 0.01)10 = 9.6%,P = = 0.0001第七章第八章1. 设计洪水标准为100~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500年一遇。
从工程的重要性考虑,后选定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设计洪峰流量为:Q m, p=1% = K p Q = 3.20 ×1650 = 5280 m3/sQ m, p=0.1% = K p Q = 4.62 ×1650 = 7623 m3/s2. P M = (1−P)n = (1−2%)20 = 67%风险率S = 1−P M = 1−67% = 33%3.实测系列长度n=1995-1958+1=38 (年)考证期系列长度N=1995-1835+1=161(年)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