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闻与传播考研334综合能力详解(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一、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1、传播过程的定义:所谓传播过程,是事物运动的程序与状态。

从这个角度上讲,传播实际上就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动态的有一定结构顺序的信息流动过程。

换言之,它指的是信息由传播者流向传播对象所经历的若干阶段,即构成传播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

2、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它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成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按使用符号可分为文字模式、图表模式和数学模式,按模式作用可分为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

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提出“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构造功能和解释功能。

1、线性传播过程
①拉斯韦尔模式
内容:
意义:该模式被后人称为“5W模式”,它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5W”模式这条思路形成的。

缺陷:一方面,它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反馈要素。

②申农—韦弗模式
内容:
评价:申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工程的,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启发。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③线性模式的缺陷
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单向的过程。

没有信息回路和反馈。

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

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2、控制论传播过程
①反馈
反馈,最早是电子学和物理学使用的一个术语,后来成为控制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传播学借用控制论的这一概念,指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做出的各种反应,即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

其意义在于:它使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单向流通,更
是双向的信息传播回路;不仅传播者发出信息,受传者也发出回应信息,即时刻发出对接收的信息的反应。

②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大众传播模式)
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

即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职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但该模式的缺陷在于,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的状态有所差别。

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但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过程。

③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克服了后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会对讯息产生影响,而且也会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产生影响。

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和认识。

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更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一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当然,这个模式中只提到一个外部因素“噪音”,而忽略了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④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

该模式最大特点在于它引入了一个第二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

该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一是它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二是它指出了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

不足:它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上,传播过程中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很少平衡的;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而现实中,每一方都会追求各自不同的目标;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⑤控制论模式的缺陷
它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之后,就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

而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较少有平衡、对等。

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

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3、系统传播过程
①两级传播模式
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此模式强调“舆论领袖”的作用。

西方认为,两级传播模式综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但夸大了“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性,把传播过程简单化了。

将受众截然分为主动和被动、活跃和不活跃两部分,不符合传播的现实情况。

此模式以后演变为多层次的N级传播模式。

②赖利夫妇模式
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系统。

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
的本质特点。

换言之,大众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③马莱兹克模式
这个模式是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的,它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马莱兹克在他的模式中提出了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
该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④传播总过程模式
日本学者田中义久在1970年提出“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构建了“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

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信息交往、物质交往和能量交往。

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分析。

他们研究大众传播的目的,在于唤起现代受众的觉醒,使其超越被动和麻木的“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

这样,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就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的框架,而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⑤梅尔文·德弗勒模式
美国传播学家、社会学家梅尔文·德弗勒从广大的社会环境出发,研究社会中的传播过程,先后提出两个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首先是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其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其次是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将大众媒介看成是积极参与处于社会行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的信息系统。

其中,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决定大众媒介效果出现的条件。

这两个系统传播过程模式,突出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密切的相互关系,表明了媒介系统实际上是社会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二、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而是能够发生角色的轮换或交替。

3、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