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
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排出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特点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其生存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不受影响2.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3.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TP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B.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C.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D.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4.如图为K+、Na+和a分子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三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B.加入线粒体抑制剂对K+的运输没有影响C.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进出细胞D.载体蛋白③运输a分子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无关5.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A.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腌制果脯过程中果脯变甜是蔗糖浸渍导致细胞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中C.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消耗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ATP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6.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7.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8.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B.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9.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置于浓度为0.9%、0.6%、1.2%的a、b、c三组氯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对其细胞形态叙述错误的是()A.a组细胞不发生渗透作用B.浸泡过程中也有水分子从b组细胞渗出C.c组细胞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10.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为主动运输B.Ⅱ和Ⅲ为主动运输,Ⅰ和Ⅳ为被动运输C.Ⅰ、Ⅱ和Ⅳ为渗透作用D.Ⅲ为主动运输,Ⅰ、Ⅱ、Ⅳ为被动运输1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是主动转运吸水的结果B.甘油跨过质膜运输时会使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发生形变C.细胞所需的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D.变形虫从周边环境中摄取食物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转运12.下图为某学生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示状态下,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7是细胞液,其颜色正在逐渐变浅D.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外界溶液13.下列物质合成或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根毛细胞吸收K+的过程14.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D共同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B.癌细胞容易扩散与细胞膜上A的增加关系密切C.若是胰腺细胞膜,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D.若是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则O2、CO2分别通过b、c方式运输15.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A.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小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C.被动运输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D.蛋白质分子通过载体的作用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16.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①彻底水解后形成单糖和氨基酸B.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③④均有关C.b可表示尿素分子进入细胞的过程D.c可表示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过程17.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任务驱动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本章内容是在”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细胞的功能,细胞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要想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的各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而细胞要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从而完成正常的细胞代谢。
因此本章在结构的基础之上学习物质运输的各种方式,第五章则在物质进入细胞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进行层层递进式学习。
从系统的视角去介绍,帮助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微观世界,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形成生命的系统观。
内容结构课时教学设计环节一:情景导入情景导入:环节二:渗透作用【活动一:阅读与思考】播放教材P62页中“问题探讨”的实验视频,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布置任务,展开问题探讨:任务一:1、讨论什么是渗透作用?2、归纳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3、判断水分子流动的方向根据教材P62“问题探讨”中的渗透现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由于单位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数多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因此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数。
2.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不会升高?为什么?不会。
原因是纱布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3.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会不会升高?为什么?不会。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
4.尝试概括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概括描述】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建构渗透作用的概念。
1.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渗透作用方向:3.扩散: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现象。
从扩散和渗透作用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方式有什么异同吗?渗透作用特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的扩散,而且是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高中生物】细胞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新教材
短 大 小
例3.[不定选]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 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清水 中。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AC )
A.曲线Ⅰ表示KNO3溶液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 B.植物细胞自a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 C.b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D.c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教材拾遗】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直 接关系。[教材 必修1 P68] (2)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结合。[教材 必修1 P69] (3)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 的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教材 必修1 P70] (4)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教材 必修1 P71] (5)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 预防阿米巴痢疾的关键措施。[教材 必修1 P72]
【思考与讨论】 图A、图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 侧__有___(填“有”或“没有”)水子 的进出。 (2)图A中,若S1、S2中溶质不能通
过半透膜,则Δh不变时,S1、S2溶液
> 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_______S2(填“>”“<”或“=”)。
_细___胞__内___ 细胞外
_需__要__
需要
消耗 _____
消耗 _____
模型
方式 实例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科研人员将某种植物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用于培养植物叶片的甲溶液和乙溶液起始浓度可能相同B.甲溶液是乙二醇溶液,乙溶液是蔗糖溶液C.2min后,处于乙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可能已经死亡D.C点时甲溶液中的溶质开始进入细胞,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D分析:1 .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A、实验开始时,甲溶液中的植物叶片原生质体的体积大于乙溶液中原生质体的体积,原因可能是甲溶液中的乙二醇分子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引起的,甲乙溶液起始浓度可能相同,A正确;B、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先质壁分离后复原是因为乙二醇分子可以进入细胞,B正确;C、2min后,处于乙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不再改变可能是植物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C正确;D、C点前甲溶液中的溶质就开始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D。
2、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速率相同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有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动态平衡
1、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高渗溶液
细胞吸 水膨胀
细胞失 水皱缩
正常红 细胞
2、成熟得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原生质层:细 胞膜、液泡膜 以及两膜之间 得细胞质。
水稻 番茄
和Mg2+浓度增高。
0 Mg2+ Ca2+ Si4+ 离子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得吸收有差异吗?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得吸收就是有差异得。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得特点
I- 20 —25倍
血液中碘得浓度
甲状腺细胞
250mg/L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得摄取碘得能力,其细 胞内得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得物质一速度不再增大。
2)能量:凡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得因素,都能影响主 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A
a bc
B
a bc
C
a bc
D
5、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得原理就是
( )D
A、盐水中得Cl-有杀菌防腐得作用 B、盐水中得Na+不利于细菌得生活 C、盐水就是中性得,不适于细菌得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得水分渗出而死亡
6、在“观察植物细胞得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得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得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
渗透作用
扩散作用
概 水分子(或其她溶剂分 念 子)通过半透膜得扩散
区 条 具有一层半透膜;半透 别 件 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实例中,属于胞吐的是()A.CO2进入毛细血管B.水稻根细胞吸收NH4+C.白细胞吞噬细菌D.消化酶从胞内分泌到胞外答案:D分析:小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A、CO2属于气体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毛细血管,A不符合题意;B、水稻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NH4+,B不符合题意;C、白细胞通过胞吞吞噬细菌,C不符合题意;D、消化酶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吐从胞内分泌到胞外,D符合题意。
故选D。
小提示:2、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细胞膜。
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K+只能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B.神经细胞跨膜转运Na+不一定消耗ATPC.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速率逐渐增大D.只有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答案:B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
A、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时,K+进行协助扩散,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A错误;B、神经细胞跨膜转运Na+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被动运输不消耗ATP,B正确;C、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细胞内外浓度差变小,导致细胞失水速率逐渐减慢,C错误;D、小分子物质也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如神经递质,D错误。
故选B。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④⑤组成原生质层B.该实验至少需用显倍镜观察3次C.实验材料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D.图示细胞中⑥和⑦内的溶液浓度相等答案:B分析:题图分析,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核膜,⑥是细胞液,⑦是外界溶液,据此答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落实 1.下图实验装置中,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 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出现的实验 现象是( A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 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知识点三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知识筛查 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3)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实验流程
3.现象与结论
4.特别提醒 (1)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
(2)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涉及“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唯一“只 在低倍镜下”(不换“高倍镜”)观察的实验。
知识点二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知识筛查 1.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 比较项目
概念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是否消 耗能量
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 出细胞的方式 高浓度→低浓度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一般需要进行三次显微观察,第 一次是对正常细胞的观察,第二次是对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观察,第三次是 对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的观察,三次观察均为低倍镜观察,A项错误。第 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现 象;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项错误。紫色洋葱 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也会发生质壁分离,但其细胞液中不含色素,不容易观 察,C项错误。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紫色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 液,D项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细胞内部,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
本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一、物质的主要输入方式1. 摄食:摄食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吞噬周围的固体颗粒或其他单细胞生物,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摄食是原生生物和某些特化细胞的主要摄取方式。
2. 吞噬:吞噬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将周围的液体颗粒包裹并引入细胞内部。
吞噬可以实现大量物质的输入,是对细胞需要高速摄取的一种方式。
3. 胞吞作用:胞吞作用是指细胞使用伪足将周围的大颗粒或其他细胞完全包裹,形成囊泡并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胞吞作用可以实现对大颗粒物质的输入。
4. 空泡运输:空泡运输是指细胞通过吞进空气泡或其他小颗粒形成空泡,并将空泡运输到其他区域,实现物质输入。
二、物质的主要输出方式1. 渗透:渗透是指细胞内部溶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扩散或主动运输,排出到细胞外部。
渗透是细胞排除废物和维持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方式。
2. 出芽:出芽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从细胞表面延伸出的突起,将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包含在内,并释放到外部。
出芽是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繁殖的重要方式。
3. 渗析:渗析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扩散或主动运输,将细胞内部的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溶质排出到细胞外部。
4. 鞭毛运动和伪足运动:鞭毛运动和伪足运动是某些特殊细胞进行蠕动和移动的重要方式。
这些细胞表面的鞭毛或伪足通过蠕动或摆动的方式,将细胞内部的物质带出细胞。
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与内部环境之间的交界处,它起到筛选、传递物质的作用。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与之相关的蛋白质组成。
1.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由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两个疏水烃尾部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是由于疏水烃尾部之间的互相排斥作用,使头部面向水相,尾部相互靠近形成一个双层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地方运动)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吸水→膨胀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 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1)具有大液泡(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2)具有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注: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1)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主要靠蛋白质吸水膨胀)(2)渗透作用(形成大液泡)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第4单元 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力方面: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2、进行关于职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
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
(2)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解决方法:(1)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三、教学用具:ppt、实验材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演示法自学讨论法六、教学程序引言: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探究渗透现象。
第1课时(一)、渗透现象[问题探讨]:演示“渗透作用实验”——介绍实验装置,指导观察实验结果。
在屏幕上打出渗透现象示意图提问:⑴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⑵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归纳讲述:⑴半透膜的特性:水分子等小分子可以通过,蔗糖等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⑵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⑶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⑷原理: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B流向A;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A流向B;当溶液浓度A=B时,则处于动态平衡。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向二 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考查科学思维 [典型例题2] (2021·广东卷)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 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下图为操
8.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需进行二次显微镜观察细胞。( × ) 提示:需进行三次观察(第一次是正常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 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 9.(2020·江苏卷)用0.3 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紫色 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 ) 10.(2020·山东卷)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 )
考点二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①原理:
细胞液
细胞壁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大于 细胞壁的伸缩性。
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方案 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设计实验 预期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 结果 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和表现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A. 原因
内因
b.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部重要知识点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过程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甲→乙的过程中,细胞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弱B.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C.图中①处的液体浓度等于实验中所配制蔗糖溶液浓度D.将图乙细胞放入清水,可恢复到图甲的状态直至破裂答案:B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A、据图可知,图甲→乙发生了质壁分离,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失水,细胞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A错误;B、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B正确;C、图乙发生质壁分离,则其中①处的液体浓度小于实验中所配制蔗糖溶液浓度,C错误;D、图乙是质壁分离的细胞,将图乙细胞放入清水,细胞会吸水,但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不会吸水涨破,D错误。
故选B。
2、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答案:B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具体表现为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①如果细胞是死细胞,则细胞膜是全透性的,不具有选择透过性,①符合题意;②细胞大量吸水,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②不符合题意;③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③符合题意;④细胞大量失水时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④不符合题意;⑤K+和NO3-均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离子,因此,将细胞放入KNO3溶液后,细胞可能先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自动复原,⑤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应牢记知识点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二、应会知识点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
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应牢记知识点1、欧文顿(E.Overton)的发现和结论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组成: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参与细胞间的识别与黏附。
2. 物质的跨膜运输:
-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如钠钾泵。
- 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分为扩散、渗透和运载蛋白三种方式。
- 扩散:物质自由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运动。
- 渗透:溶质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动。
- 运载蛋白:通过膜蛋白嵌套通道或载体蛋白媒介物质跨膜。
3. 细胞的吞噬作用:
- 胞吞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的膜囊将外界固体物质包裹进细胞内部形成胞吞体。
- 胞吐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的膜囊将细胞内的废物等物质排出细胞外。
4. 细胞的渗透调节:
- 渗透调节: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 渗透调节的方式:细胞通过渗透调节蛋白、离子泵等调节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
5. 细胞的外界环境对物质的影响:
- 渗透压:外界环境的渗透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时,细胞会失水,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 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和蛋白质的活性。
- pH值: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内容概述,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教材进行学习。
高中生物必考细胞的代谢重点知识点汇总,考前必看!
⾼中⽣物必考细胞的代谢重点知识点汇总,考前必看!细胞的代谢第⼀单元细胞的物质输⼊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指⽔分⼦(或其他溶剂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渗透作⽤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3、细胞的吸⽔和失⽔(原理:渗透作⽤)(1)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膨胀;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皱缩4、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过程(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的细胞液。
(2)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3)⾸先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液浓度,洋葱鳞⽚叶外表⽪细胞失⽔,液泡体积变⼩,紫⾊变深。
且由于原⽣质层的伸缩性⼤于细胞壁,导致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
(4)将已质壁分离的细胞放⼊清⽔中,由于清⽔浓度⼩于细胞液浓度,洋葱鳞⽚叶外表⽪细胞吸⽔,液泡体积逐渐增⼤,紫⾊变浅,细胞壁与原⽣质层逐渐复原。
⼆、⽣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顿通过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
(2)1925年,荷兰科学家⽤丙酮从⼈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界⾯上铺成单分⼦层,测得其⾯积是红细胞表⾯积的 2 倍,由此得出结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认为这三层结构分别是蛋⽩质-脂质-蛋⽩质,他把⽣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结构。
(4)1970年,科学家以荧光蛋⽩标记的⼩⿏细胞进⾏实验,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所接受。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架(2)蛋⽩质分⼦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层表⾯,有的部分或全部嵌⼊磷脂双分⼦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层(3)磷脂双分⼦层和⼤多数蛋⽩质分⼦可以运动(4)糖蛋⽩(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由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质结合形成。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美国科学家阿格雷等发现了细胞膜上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分子进出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通道蛋白由氨基酸分子组成,水分子进出细胞均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参与B.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水通道蛋白从合成到整合到细胞膜的过程C.水通道蛋白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动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均相同答案:B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A、水分子进出细胞除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外,还有自由扩散,A错误;B、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水通道蛋白从合成到整合到细胞膜的过程,B正确;C、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而非水通道蛋白,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动物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水通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B。
2、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
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A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D.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答案:D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总结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总结单选题1、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的半透膜若采用甲为材料,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右两侧液面相等B.若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无氧环境中,则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停止C.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D.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②,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答案:A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水分子多)运输到高浓度,由于两侧浓度相同,所以液面不发生变化。
A、在单位体积的1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o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A正确;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人的红细胞虽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也可以产生少量能量,故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受影响,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受到影响,B错误;C、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葡萄糖会由A侧运向B侧,B侧渗透压升高,水分子由A向B移动,造成A侧液面降低,B侧液面升高,即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C错误;D、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②,由于乳酸的运输是主动运输,没有能量不能进行,所以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D错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件(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若要使漏斗液面上升的更高,可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向漏斗中添加一些蔗糖或其他不能通过半透膜的 溶质。
(2)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若在平衡状态下向烧杯中添加少量葡萄糖(不能通过半 透膜),漏斗液面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提示:漏斗液面下降。因为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降低了。
2.教材中渗透装置漏斗液面达到平衡状态时,试比较漏 斗内外侧液体浓度的高低,并分析原因。(科学思维) 提示:(1)漏斗内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蔗糖溶液 浓度>清水。 (2)漏斗内的液体浓度高,保持向上的吸水力,当吸水力 与液柱的重力相等时达到平衡。
【素养案例】 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 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小于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吸水。
【激疑】 动物细胞长时间处于低渗溶液中细胞形态会发生什么 变化? 提示:细胞膨胀,有可能涨破。
3.水进出植物细胞(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植物细胞所形成的“渗透装置”。 (1)半透膜(原生质层):_细__胞__膜__、__液__泡__膜__以__及__两__层__膜__之__ 间的细胞质 ___________。
()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的速率逐 渐增大 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 膜扩散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
【解题导引】 (1)回忆关键知识点:水分子扩散的速率与浓度差大小 的关系:浓度差越大,扩散的越快。 (2)认清渗透平衡的本质:渗透压(长颈漏斗的吸水力)= 液柱的重力。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丙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甲、乙、丙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丙>乙D.无法确定2.图甲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都是逆浓度梯度运输B.在无氧环境中,图甲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C.图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D.图乙中A、B液面一定不会发生改变3.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的细胞可能死亡B.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D.水分子能从②进入③,也能从③进入②4.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若细胞被台盼蓝染液染色,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B.若黑藻细胞中叶绿体在运动,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C.若细胞中线粒体被健那绿染色,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D.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5.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 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
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a>b>c 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C.实验后甲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6.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实验卫生等。
教学重点
1、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难点
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操作的细节)。
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具准备
1、渗透演示实验。
2、萝卜条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
3、渗透原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让我们先来分析水是怎么进出细胞的。
请同学们先看一下渗透现象的示意图。
一.渗透作用
展示课件,思考:
1.课本上的讨论题
2.什么是半透膜?(允许一些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让别的一些分子(或离子)透过的膜)
3.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怎样的条件?
(1)要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
讲解:(1)蔗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
(2)两侧的水分子都在运动。
(3)由于下侧(烧杯内)的水分子数量多(相对浓度大),所以由下侧进入上侧(漏斗内)的水分子比由上侧进入下侧的水分子多。
(4)整体表现为水分子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了漏斗。
这种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运动叫渗透作用。
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质的浓度和外界溶液的浓度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a.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b.什么是原生质?原生质是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整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而植物细胞除细胞壁外的其他所有物质是一团原生质。
c.什么是原生质层?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水分进出细胞要经过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呢?
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
你注意过生活中有关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事例吗?说说看:
(1)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菜馅细胞失去的水分,即水分的输出。
(2)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菜叶又重新变得硬挺起来了,叶面伸展,即水分的输入。
提出问题
结合这些例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a.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失水?
b.水分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教师: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提的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
作出假设
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是生物膜吗?他们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红细胞的细胞膜相似吗?菜馅渗出水与红细胞失水有什么相似之处?“原生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作出了一个假设。
那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就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
既容易被剥离制成装片,又很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原理:见书
实验步骤:见书
实验结果: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如果开始使用了0.8g/ml的蔗糖溶液,很快就观察到了质壁分离,但后来加清水怎么也不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能否断定当外界浓度低的时候细胞不能吸水呢?那为什么会出现与预期不符的结果呢?
蔗糖浓度过高了,导致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了。
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六个步骤?
3.什么是质壁分离与复原?它又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结论: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在什么情况下失水?
三.离子的跨膜运输
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选择性。
学生阅读课本,并进行讨论:
(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说明什么?
水稻吸收水分和其他离子多,而吸收Ca2+和Mg2+较少。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有明显差异,水稻吸收大量的Si4+而番茄几乎不吸收.番茄吸收Ca2+和Mg2+较多. (3)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也是这样的吗?
不是的,比如水稻吸收Si4+,这是根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4)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有普遍性吗?
是有选择性的,因为不同生物吸收的离子的量是各不相同的;这种选择也是普遍性的,如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教师: 细胞膜并不是单纯物理意义的半透膜,它是有生理活性的,能对一些物质进行选择性通过,这叫选择透过性膜。
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会吸水,并且学习了其失水和吸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一些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分子则不能自由通过,但细胞膜又不是纯物理意义的半透膜,它是有生理活性的,能对一些离子和小分子进行选择性通过。
所以细胞膜更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内容,完成《学习与评价》中的配套习题。
板书设计
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概念: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条件: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三、离子的跨膜运输
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相对含量的梯度来进行的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