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报告书

合集下载

热电厂管理创新成果

热电厂管理创新成果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成果名称: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接卸煤工作压力申报企业: ****热电厂推荐单位: ****电力有限公司报送时间:2010年5月 25日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主题报告书)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接卸煤工作压力****热电厂2010年5月25日前言****热电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始建于1954年,1956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经过6期工程、一期技改工程建设和部分机组铭牌重新认定,现总装机容量100.5万千瓦。

全厂年发电能力68亿千瓦时,年供热能力2000万吉焦。

是吉林省主力火力发电厂,东北电网主力电厂之一,全国供热量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1994年被国家定为特大型企业,2009年按照集团公司企业分级标准定为大二类企业。

电力体制改革后有130MW归属**集团公司,实行“一厂两制”管理。

2009年,****热电厂按照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工作方针,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戮力同心,克难攻坚,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口径完成发电量 64.07亿千瓦时,供热量完成 1594.5万吉焦,全厂耗油221吨,比计划减少1979吨,标煤单价完成540.9元/吨,全厂实现利润 2.3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投产50多年来,****热电厂为吉林省地方经济以及电力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曾经受到国务院的嘉奖,并先后被评为“大庆式企业标兵”、“全国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行业节约能源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在集团公司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上获得“绩效贡献特别奖”和“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单位”,获得集团公司“特级奖状”、“一级奖状”等殊荣。

同时为电力系统内外培养输送了众多人才。

2009年在圆满完成国庆保电任务的同时,又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2008年度中国**集团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殊荣,开创了吉热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第二条企业治理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组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并通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作用和成效的治理模式、方法等。

成果评审着重于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理念、经营机制,资本经营、集团经营,战略治理、资金治理、成本治理、营销治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应用电子运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治理,成效显著,水平较高的成果。

第二章评审范畴第三条成果的制造单位,要紧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会员单位;各电力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评审标准1、创新性,即符合治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治理领域的客观规律,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应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进展的创新因素;引进国外最新先进治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2、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表达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并经实践检验,且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3、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效益运算参照执行中企联《申报国家级企业治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运算方法》)第五条中电联是成果评审的领导机构。

第七条评委会下设专家组和审定组。

专家组负责成果的评审,并提出专家意见;审定组依照专家意见,负责成果的终审。

第五章评委及其产生程序第八条成果评委应具备以下条件: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持原则。

3、具有大学以上或同等学历。

4、熟悉企业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治理体会。

5、具有一定的治理理论水平,了解电力行业的差不多情形,熟悉电力治理,专门是具备某一专业治理知识。

第九条评委由各电力行业协会或大型电力公司举荐,中电联批准。

第十条成果由企业自主申报。

第十一条企业申报的成果,按举荐报告书规定表式和要求(见附件)举荐、报送,每项成果材料一式5份,同时报送载有成果内容的3.5寸软盘(Word97以上版本)一张。

第四届全国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

第四届全国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

第四届全国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表申报企业名称中电投石家庄供热有限公司(盖章)申请企业负责人姓名(盖章)推选单位名称(盖章)填表日期2013 年7 月20 日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制第四届全国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表附件管理创新成果报告成果名称:谷歌地球供热信息系统应用实践实施单位:中电投石家庄供热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目录1 前言 (6)2 实施背景 (6)3 成果内涵及做法 (8)3.1 系统建立 (8)3.1。

1 信息收集 (8)3.1.2 信息绘制 (9)3。

1。

3 信息绘制方法: (11)3。

1。

4 信息共享 (12)3。

2 应用简介 (14)3。

3 系统的特点 (16)3.3。

1操作简单,易满足各自需求 (16)3。

3。

2 可视化效果好 (17)3。

3。

3 信息具有立体性 (17)3.3.4 成本低 (17)3.3。

5 应用范围广 (17)3.3。

6用户监测 (18)3.3.7展示和培训 (18)3。

3。

8 有利于信息固化和规范 (19)3.4系统对管理的影响 (19)4 成果产生的效益 (20)4.1 直接效益 (20)4.2 间接效益 (21)·1 前言中电投石家庄供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热公司)于2010年11月25日成立,现有员工360名,担负着石家庄市东北部区域的供热管网运行、供热服务、用户开发和热网建设。

公司按供热区域划分下设三个供热单位,即热网管理一部、热网管理二部、热网管理三部。

供热公司依托省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现有供热管网总长度334千米,供热面积3024万㎡,占石家庄市供热总面积的40%.工业热负荷666t/h,自管换热站35座,拥有热用户1716户.截止2012年底,公司供热工业热负荷达674吨/时,完成年售热量2051万吉焦,较年度计划增长3。

1%;供销差率、热费回收率、旧欠清收三大指标实现重大突破,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供销差率为2。

电厂优秀管理成果汇报材料

电厂优秀管理成果汇报材料

电厂优秀管理成果汇报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厂优秀管理成果汇报材料一、引言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行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不仅要应对需求日益增长的电力供应压力,还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推动电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电厂管理水平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优秀管理成果是电厂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

二、管理创新1. 引入信息化技术近年来,我厂大力推进智能化升级,引入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生产环节的精准监控和分析。

通过建立电厂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为生产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我们实行“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管理模式,将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意见与决策紧密结合。

每个员工都能为电厂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3. 推行精益管理我们坚持精益管理原则,通过持续改进和精益化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精益化生产方式,消除浪费,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电力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管理成果展示1. 生产效率提升近三年来,我厂通过科学调度、信息化监控等手段提高了发电效率,全年全厂实现了电力生产量的持续增长,年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

减少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2. 质量安全保障我们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员工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

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升了电厂的管理水平。

3. 成本控制我厂始终坚持节约用电、降低成本的理念,通过设备优化、能源管理等措施,降低了电力生产的综合成本。

与此加强了供应链管理,通过降低采购成本和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控制了成本支出,提升了盈利水平。

1. 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近三年来,我厂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年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为电力生产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标准(doc 6页)

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标准(doc 6页)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和引导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探索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以下简称:成果)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发[1986]59号)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组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的管理模式、方法等。

1 / 6成果评审着重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经营机制,资本经营、集团经营,战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应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管理,成效显著,水平较高的成果。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三条成果的创造单位,主要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会员单位;各电力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评审标准第四条成果应具有:1、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应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引进国外最新先进管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2、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并经实践检验,且具有导向性、可操2 / 6作性和推广价值;3、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效益计算参照执行中企联《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第四章评审机构和职责第五条中电联是成果评审的领导机构。

第六条中电联成立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具体负责成果的评审工作。

管理-制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范本)

管理-制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范本)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和引导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探索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以下简称:成果)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组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的管理模式、方法等。

成果评审着重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经营机制,资本经营、集团经营,战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应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管理,成效显著,水平较高的成果。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三条成果的创造单位,主要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会员单位;各电力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评审标准第四条成果应具有:1、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应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引进国外最新先进管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2、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并经实践检验,且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3、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效益计算参照执行中企联《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第四章评审机构和职责第五条中电联是成果评审的领导机构。

第六条中电联成立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具体负责成果的评审工作。

基建管理创新成果汇报

基建管理创新成果汇报

管理创新成果报告成果名称:供电企业基建系统精益化管理探索实施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二0一一年五月供电企业基建系统精益化管理探索张家口供电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始建于1917年,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是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直管的供电单位,属国家特大型供电企业,供电区域达3.74万平方公里。

担负着向首都北京输送安全、可靠、稳定的电能和向张家口市4区13县的供电任务。

上世纪90年代末,张家口电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在短短10年中,先后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城网改造工程、市政建设配套电力设施改造工程、“三个百万”工程(百万千伏安电网建设工程、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送出工程、百万千瓦热电送出工程)等一系列电网建设工程,10年间共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146项,总投资近70亿元,形成以3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主供电源,220千伏呈双环网结构,110千伏辐射供电的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坚强电网。

随着电网的发展,500千伏输电线路的相继投运,使张家口供电公司成为“西电东送”的枢纽,保障首都北京用电的电力大动脉,在华北电网中的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

多年来,张家口供电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17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创新构建项目管理体制的背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着力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这充分表明了国家电网公司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上的全新思路和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也指明了电网企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最终选择。

巩学海副总经理在华网公司2010年基建工作会议上提出“构建三实五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最终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要求。

推行精益化管理对于基建部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更好的服务广大客户,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浅析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工作摘要:在构建市场经济体系的浪潮下,电力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振兴电力事业、创造国家经济和社会美好的未来,需要电力企业加强企业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本文从电力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在总结电力企业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做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特点措施1、电力企业管理的相关概念1.1 企业管理的定义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工作中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企业行为的总称。

包括:人力资源、项目资金、设备与工艺、生产管理、政策与政府资源等诸多因素。

1.2 电力企业管理的定义电力企业管理主要是指电力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企业的特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实行组织、协调和控制,是电力企业的活动围绕企业营销的关键环节,促进人力、资金和材料的合理组织和流动,满足社会对电能的不断需求,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电力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利益和有效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是不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也是企业提升经营理念、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效益及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2、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特点2.1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突出创新性首先,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应基于电力行业的特点,要针对电力事业发展的趋势和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其次,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应优于管理工作其他项目的方案或方法,在实践中有明显的创新内容或元素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最后,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起点高,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应达到或超过国内或地区的先进水平。

2.2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应具有科学性电力企业管理应该建立管理学和其他科学的基础上,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更要符合管理和科学的基本原理,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置于可检验、可预测和可揭示的客观规律下,方便对创新工作合理地控制。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doc6)()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doc6)()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和引导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探索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以下简称:成果)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发[1986]59号)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组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的管理模式、方法等。

成果评审着重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经营机制,资本经营、集团经营,战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应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管理,成效显著,水平较高的成果。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三条成果的创造单位,主要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会员单位;各电力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评审标准第四条成果应具有:1、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应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引进国外最新先进管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2、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并经实践检验,且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3、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效益计算参照执行中企联《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第四章评审机构和职责第五条中电联是成果评审的领导机构。

第六条中电联成立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具体负责成果的评审工作。

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

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

梁庆源 竺森林 闵龙 陆伟 李岗 周伟 苏可英 冯建国 田满红 郭会军 吴国华 韩作生 刘婉茹 张雪梅 于海田 郑路华 吴风林 黄先腾 郑守忠 谢卫江 谢丹红 侯如
责任公司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计划与投融资部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信阳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淮北发电厂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计划与投融资部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发电厂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耒阳发电厂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陡河发电厂 大唐信阳发电有限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云南大唐国际电力有限公司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冠大化水电总厂 大唐淮北发电厂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 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南京发电厂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 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陡河发电厂 大唐辽源发电厂 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 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浅议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问题

浅议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问题

浅议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问题摘要: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并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从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息化对电力行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创新策略,旨在为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引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电力需求的大幅增加,电力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其中,信息化和管理创新成为电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而管理创新则关乎组织结构的优化、流程的再造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

本文探讨了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为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推进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各个部门或项目单独进行信息化建设,缺乏整合和协同,造成资源和成本浪费。

2. 数据孤岛问题突出。

企业内部各个系统或部门间存在数据隔离,信息流通受阻难以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

3. 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企业信息资产的快速增长,信息安全风险也日益严峻。

企业面临着来自外部攻击、内部泄密以及技术故障等多种安全威胁,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保护措施。

4. 员工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缺乏相关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导致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和数据管理不够规范,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利用和数据质量。

5. 信息化投入回报率不高。

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技术投入而忽视了与业务流程的结合和管理模式的改善,导致信息化系统的效益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和引导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探索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以下简称:成果)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发[1986]59号)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组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的管理模式、方法等。

2成果评审着重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经营机制,资本经营、集团经营,战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应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管理,成效显著,水平较高的成果。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三条成果的创造单位,主要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会员单位;各电力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评审标准第四条成果应具有:1、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应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引进国外最新先进管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32、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并经实践检验,且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3、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效益计算参照执行中企联《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第四章评审机构和职责第五条中电联是成果评审的领导机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年管理创新成果奖获奖成果资料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年管理创新成果奖获奖成果资料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赵 凯、李闯超
周明若、杨春雷、张 腾
二等奖
17
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法的“八面一体”党员微课堂APP的应用与实践
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砂水电厂
王 峰、郑 兵
俞小明、张 悦、张小文、曾健生、何荣富
二等奖
18
基于水电远程集控的调度集约化管控模式建立与实践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刘 靖、曹险峰
刘晓亮、陈云高、刘密富
二等奖
14
基于“双创”平台下的企业升级战略实施
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
张永密
张 明、范座堂、张 东、戈长城、郑友花、于 朕
二等奖
15
中国华电集团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平台项目
北京华电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黄少雄、黄安平
刘海峰、宋大鹏、徐卫永、杨 海、李 刚、匡建宇
二等奖
16
科学构建信托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助力公司稳健发展
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
李茂运、徐新亮
史传生、吕瑞雄、许 辉、孔瑞贞
一等奖
7
区域发电公司精益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山东公司
厉秉倩、李秀忠
孔令利、初庆旭、宋 红、马 琨
一等奖
8
华电气电产业气源保障体系构建
中国华电页岩开发利用研究中心
邢金艳、孙 利
雷怀玉、王家亮、潘 赟、邢占涛、
任玉秀、姜宝益、符文康
附件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7年管理创新成果奖获奖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创造单位
主要创造人
参与创造人
获奖等级
1
基于标准能量利用率的风电生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报告书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报告书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成果名称: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践___________申报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送时间: 2008 年 05 月 20 日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注:如填不下可另附纸,但须加盖企业公章成果简介综合评述:2006年初,供电局实施了“大¥¥、一体化”改革后,根据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供电局建成投运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

该成果是以绩效管理思想为灵魂,以信息化平台为工具,以企业内各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流畅运行、数据资源共享、实时交互为基础的一套全员绩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绩效的大闭环信息化管理,形成“参与度大、应用范围大、使用频率高、效果明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管理层提供具备详细完整的绩效考核数据、完善的统计分析手段和实时顺畅的沟通渠道等功能的辅助决策工具,强化了绩效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水平。

主要内容:一、构建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功能上实现了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业务的集成应用:包括绩效管理、员工档案、组织机构、定员、招聘、薪酬福利、培训等二十七个子系统;在应用范围上系统核心业务面向人力资源部、区局综合部以及各部门、班组的绩效考核员、培训员等;绩效考核、培训等业务通过“员工自助”功能向全体员工开放,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建设目标。

二、构建新型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建成以组织目标分解、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考核)、绩效反馈,绩效应用等6个步骤为核心环节的一体化运作框架;将绩效结果的应用进行“三个挂钩”,即与薪酬挂钩、与教育培训挂钩、与人事决策挂钩;将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向信息化平台支持的绩效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完整、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推行全员参与绩效管理。

2011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决定

2011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决定

一等 一等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全面提高燃料综合管 理水平 区域发电集团全面责任管理全员业绩考核 管理创新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
周永兴 胥传晋 党天友 关志刚 李卫东 张磊
邓志华
沈兆新 陈杰 奚曾辉 苗峰 张宏毅 项喆
杨玉林 周吉安 刘晋军 冯书安 景乾明 靳 丹
林 韩 程章磊 林峰 林忠和 邱向京 李荣敏 雷 勇 方朝雄 谭文胜 徐润明 罗 颖 魏志鹏 向佑明 黄海军 周小录 杨国祥
许良远 陈杭君 曲 宁 陈 宏 吕 游 王祖强 谢勤龙 张洪旭 罗 松 陈庆伟 石爱龙
―4―
一等 基于新体制下的流程梳理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等 一等 一等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标准化最佳实践与应 用 集约化精益化大计划大预算体系构建与实 施 跨流域大型水电站群大坝安全监测集控管 理模式
甘肃省电力公司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湖南五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附件: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获奖名单
二Ο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2―
一等 电力生产及营销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四川电力开发有限 刘明江 杨建明 王方俊 罗朝国 周志强 李宏伟 赖真明 陆元务
公司
荣其富 华东箭 谈馨莉 车 波 杨 荣
一等 电力物资网上商城的构建与实践
国电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太仓电厂
一等
评价与培训、使用、待遇形成有效的联动 机制——探索和实践人才评价体系建设, 广西电网公司 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水平
一等 企校合作“人才订制”模式的实践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 企业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创新与实践
河北省电力公司
一等 企业标准化和谐建设路径的探索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表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表
电话(加区号)
传 真
手 机
电子邮件
注:在推荐单位签署意见一栏中,须写明推荐排序(本成果在你单位推荐的若干项成果中列为第几、推荐等级)。
附件2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表
成果名称:
申报企业:(盖章)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
成果简介和主要创新点
一、成果来源
本成果来源
二、创新成果性质说明
三、理论依据
四、结构内容
五、应用情况及效果
六、主要创新点
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取得的效果和主要创新点作一千字以内的简明介绍,成果主报告请另附。
申报企业盖章: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取得的效果和主要创新点作一千字以内的简明介绍,成果主报告请另附。
成果主要
创造人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成果参与
创造人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大范围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包括应用以来历年累计数,年平均数和申报年数
(企业上级财务部门核实盖印)
成果何年何月何日经何组织鉴定意见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行业或本地区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申报企业
通讯地址邮政ຫໍສະໝຸດ 码联 系 人联系部门
电话(加区号)
传 真
手 机
电子邮件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注)
盖单位印: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职务: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
邮 编
联 系 人
联系部门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报告书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报告书
二、构建新型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建成以组织目标分解、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考核)、绩效反馈,绩效应用等6个步骤为核心环节的一体化运作框架;将绩效结果的应用进行“三个挂钩”,即与薪酬挂钩、与教育培训挂钩、与人事决策挂钩;将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向信息化平台支持的绩效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完整、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推行全员参与绩效管理。
主要内容:
一、构建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功能上实现了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业务的集成应用:包括绩效管理、员工档案、组织机构、定员、招聘、薪酬福利、培训等二十七个子系统;在应用范围上系统核心业务面向人力资源部、区局综合部以及各部门、班组的绩效考核员、培训员等;绩效考核、培训等业务通过“员工自助”功能向全体员工开放,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建设目标。
成果参与
创造人
(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大范围
创造于2006年12月;
于2007年4月投运;
应用于广东电网¥¥供电局、直属五区供电局、三十个供电所、5000多用户、地域3848平方公里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包括应用以来历年累计数,年平均数和申报年数
成果何年何月何日经何组织鉴定意见
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报告书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申报企业: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2008年05月20日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
成果名称
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申报企业
全称
经理(厂长)
姓 名
杨爱民
成果主要创造人
姓名
职务
职称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行业或本地区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2010年度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

2010年度全国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

三等 “让对标成为文化”管理思想的实施
三等 “日对照,旬小结,月分析,年目标”指标管理体系
三等 “五确认一兑现”理念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植入
三等 ERP系统结合RF条码技术在电厂物资管理中的实施与应用
三等 创新方法,深化燃料物资采购监督
三等 大唐集团物资统一编码管理创新与实践
三等 点检定修在云南中小水电的成功应用
等级
成果名称
一等 大型风电场少人值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等 地域相近的多家公司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
一等 集团化两票星级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一等 集团化设备监理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一等 全过程控制的招标平台构建与实践
一等 省级发电公司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实践
一等 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管理的实践
二等 “低成本战略”在发电企业的创新实践
主要创造人 胡永生 尚怀伟 刘顺达 曲波 吕庭彦
吕庭彦 叶河云 侯国力 刘睿湘 蔡哲夫 李杰 韩延先 丁霞 李杰 常乃宝 吕庭彦 叶河云 姚刚 刘爱民 蔡哲夫 吕庭彦 于海田 张成虎 闫际滨 侯国力 许贵民 陈岩 孟繁逵 韦国远 磨成标 周友幸 姜朝兴 张国军 李杰 韩延先 刘顺达 张增广 张连海 丁霞 张越秀 魏远 姜朝兴 汤传金 吕庭彦 叶河云 司峻山 李杰 韩延先 容党生 郭世新 段文伟 夏柏龙 吴家祥 赵晓燕 吕小安 张国军 孟建国 刘勇 姜喜 孟繁逵 李凯 王建泉 谢宝东 张超 陈湘宁 赵亚维 任月龙 张增广 吕海军 宋红卫 毛丽敏 李雪柏 蒋跃军 高学峰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发电厂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陡河发电厂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徐光 江澄宇 杨贵全 张增广 钱珊 吕庭彦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2011年修订版)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2011年修订版)

附件: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办法(2011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和引导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探索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指导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以下简称:成果)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在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因素,有明显作用和效果,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和措施。

第二章评审范围第三条成果的创造单位,主要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电力辅业集团及其它电力集团公司所属的企业,省级电力行协及中电联分会的会员单位;其它电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评审标准第四条成果应具有:(一)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

引进国外最新先进管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

(二)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并经实践检验,且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三)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对社会发展贡献大,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计算参照执行中企联《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第四章评审机构和职责第五条中电联是成果评审的组织领导机构。

第六条中电联成立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具体负责成果的评审工作。

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电联行业与企业文化部。

第七条评委会设专家组和审定组。

专家组由电力行业有关专家组成,负责成果的评审,并提出专家组意见;审定组由中电联和有关企业的领导组成,根据专家组意见,负责成果的终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效果:
一、实现了绩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通过和主要业务系统的集成,提供准确的实时工作流程和关键指标数据,为绩效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全员的管理素质。
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管理。
五、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推广情况:
自2007年4月份投运以来,系统应用范围覆盖¥¥供电局直属各单位,系统管理全局员工总数5900多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响应快速。截至2007年12月25日,136720人次登录系统,日均登录约500人次;通过“员工自助”填报个人基本信息4956人,4740人提交个人培训档案148817份;外部招聘网应届毕业生注册人数2280人,1729人提交个人简历,1489人应聘过提供的岗位。
(附)成果参与创造人名单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申报企业: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2008年05月20日
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
成果名称
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申报企业
全称
经理(厂长)
姓 名
杨爱民
成果主要创造人
姓名
职务
职称
成果参与
创造人
(注)
姓名
职务
职称
主要内容:
一、构建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功能上实现了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业务的集成应用:包括绩效管理、员工档案、组织机构、定员、招聘、薪酬福利、培训等二十七个子系统;在应用范围上系统核心业务面向人力资源部、区局综合部以及各部门、班组的绩效考核员、培训员等;绩效考核、培训等业务通过“员工自助”功能向全体员工开放,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建设目标。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大范围
创造于2006年12月;
于2007年4月投运;
应用于广东电网¥¥供电局、直属五区供电局、三十个供电所、5000多用户、地域3848平方公里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包括应用以来历年累计数,年平均数和申报年数
成果何年何月何日经何组织鉴定意见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行业或本地区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注:如填不下可另附纸,但须加盖企业公章
成 果 简 介
综合评述:
2006年初,供电局实施了“大¥¥、一体化”改革后,根据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供电局建成投运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该成果是以绩效管理思想为灵魂,以信息化平台为工具,以企业内各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流畅运行、数据资源共享、实时交互为基础的一套全员绩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绩效的大闭环信息化管理,形成“参与度大、应用范围大、使用频率高、效果明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管理层提供具备详细完整的绩效考核数据、完善的统计分析手段和实时顺畅的沟通渠道等功能的辅助决策工具,强化了绩效管理的刚性与柔性,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水平。
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得到了各级,有力地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盖单位印: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职务: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
编码
联系人
联系部门
电话(加区号)
传真
手机
电子邮件
注:在推荐单位签署意见一栏中,须写明推荐排序(本成果在你单位推荐的若干项成果中列为第几、推荐等级)。
二、构建新型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建成以组织目标分解、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考核)、绩效反馈,绩效应用等6个步骤为核心环节的一体化运作框架;将绩效结果的应用进行“三个挂钩”,即与薪酬挂钩、与教育培训挂钩、与人事决策挂钩;将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向信息化平台支持的绩效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完整、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推行全员参与绩效管理。
申报企业盖印: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一千字以内的简明介绍,另附专门材料(最多不超过一万字)。
申报企业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部门
电话(加区号)
传真
手机
电子邮件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注)
通过构建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集成组织机构、人事档案、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教育培训、招聘等27个子系统的业务,在功能上全面覆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应用范围上覆盖¥¥供电局、直属五个区局、三十个供电所和5900多职工用户,从而在管理上为在大¥¥全面贯彻以绩效管理为中心的大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