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复习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工人运动的兴起。
2.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1)孕育和准备阶段(从1842-1844年到1847年);(2)正式形成阶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3)理论体系完成阶段(从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又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学说史上的伟大变革:研究对象(由研究物到研究生产关系)、研究方法(唯物辩证地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研究内容(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道德上谴责资本主义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规律;从同情无产阶级到肯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从乌托邦到指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
(三)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族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一)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关键在于科学的实践观点的提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德意志意识形态》:物质生产在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是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即经济基础;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共产党宣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必然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
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发:
1、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以及他对世界统一性的理解
2、从理论和历史两个方面对辩证法作了系统的阐述:从理论上,阐述了辩证法的三个规律(质量互变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的客观性普遍性(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从历史上,论述了古代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合理的辩证法)三种形态。
3、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唯物主义前提,论述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客观辩证法(在整个客观世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在人们的思维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即辩证思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阐明认识的辩证过程,批判杜林的终极真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
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2)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5)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6)科学阐明了人的本质。(7)把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内在联系起来,提出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一)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劳动价值理论是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入手:
1、马克思以私有制条件下的简单商品生产为对象,对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作了系统的剖析。商品生产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不同所有者的关系。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市场的平等竞争;商品生产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2、马克思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中,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和价值(社会属性: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的对立统一;
劳动二重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重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从使用价值生产的角度看,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马克思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才科学地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
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1)财富和价值的区别:财富的源泉不仅是劳动,还有其他生产要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投入的活劳动(抽象劳动);(2)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包括科学技术工作、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性服务劳动。
3、马克思的深入研究说明,商品交换最初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这种交换长期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货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五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4、马克思通过深入的研究,指出商品生产的运用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剥削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与商品流通不同(W-G-W),资本流通(G-W-G)从现象看,资本增殖似乎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价值=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学习专门的劳动技能所必要的教育或训练的费用。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而获取剩余价值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社会本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不发达阶段占主导地位,相对剩余价值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资本的特殊性质: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实现价值增殖;2、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3、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
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也包括资本的运动。资本作为价值增殖的运动过程,是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共性,资本的特殊属性在于它体现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
不变资本: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可变资本:由劳动力构成,创造出剩余价值;这种区分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说明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度的;3、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会加深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原始积累:依靠剥夺和掠夺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大批的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两种基本形式:资本积聚(单个资本自身的积累)和资本集中(分散的单个资本联合成一个大资本)。资本集中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是扩大资本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
资本积累的结果: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生产资料私有制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两个基本表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趋势;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基本矛盾及其主要表现: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随着股份公司和垄断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部门乃至更大范围的计划调控。不过,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的对立。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生产社会化要求以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阶级存在的理由完全消失了(生产力发展克服了生产的不足);资本形式越来越社会化;
(四)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社会化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必然走向灭亡的最根本的深层动力。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历史规律时,又深刻地触及和探索了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1、社会化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一定的生产决定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2、社会化生产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时间;
3、流通和服务业的扩大;
4、世界市场形成和资本社会化;
5、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