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方法 (1)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精准的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实施过程中,精准扶贫审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1.数据不准确性精准扶贫的首要问题是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不稳定,导致部分贫困人口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这就给精准扶贫审计造成了误差和不确定性。

2.审计工作难度大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很难保证对贫困地区的全面审计。

3.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地方政府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不规范,存在着审计薄弱环节。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将扶贫资金挪用或者滥用,导致审计工作的失真和不准确。

4.扶贫项目衔接不畅不同扶贫项目之间的衔接不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这也是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对策研究1.提高扶贫地区信息化水平提高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准确性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推广科技知识、打造数字村镇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2.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针对审计工作难度大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队伍建设投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加大对扶贫地区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提高薪酬福利,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到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中。

3.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更加严格的扶贫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

还可以建立更加严密的审计制度,加大对扶贫资金流向的监督力度,确保扶贫资金的合理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扶贫项目管理平台,加强各扶贫项目之间的衔接和协作。

可以同时提高地方政府的扶贫项目管理水平,加大对扶贫项目衔接工作的督导力度,确保扶贫项目之间的衔接更加畅通。

三、结语精准扶贫审计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持续加大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投入,提高扶贫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优化扶贫项目衔接机制,以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方法详解

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方法详解

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方法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挤占挪用扶贫专项资金。

主要采取下列方式:一是“明”挤,有的管理部门在资金的下拨过程中,提取项目前期费,有的在资金计划批复后,无视扶贫资金的使用规定,从专项资金专户中将资金挪作他用;二是“暗”挤,就是将项目资金下拨到项目后又用条据及其他形式套出来,然后用于机关开支。

案例1:某县扶贫办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培训中心建房、设备购置,修建办公培训大楼、或用于弥补办公经费和购车;案例2:某县将扶贫资金用于经济实体和弥补预算支出缺口。

采取的方式有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将扶贫资金借给下属公司将扶贫资金专户利息缴入国库,用于一般预算支出。

案例3:某县将扶贫资金用于应由基建投资的大中型项目,如将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大型水利项目工程建设。

案例4:某县扶贫办将扶贫资金下拨给乡镇之后,在该镇扶贫资金支出中报销虚假发票。

(二)套取扶贫资金案例1:某县扶贫办主任采取开假发票套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该办在县种子公司和土肥站购买250万元种子,但经查县种子公司和土肥站发票的收入联及相关帐表、发现该办实际上未购买种子,只是取得有票无实的发票。

同时该办还到其他单位花一定税费开出假发票,套取培训费。

案例2:某县扶贫办采取编造虚假培训资料套取扶贫资金。

经查,该办编造假的参训人员花名册、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开支项目等资料,套取扶贫培训费。

案例3:某县扶贫办以扶持基地为名套取扶贫资金。

经查,该办以山羊基地、药材基地和蔬菜基地的名义套取扶贫资金。

案例4:某县扶贫办通过虚抬土地购买金额套取扶贫资金。

该办为修建扶贫培训大楼,向某开发区购买一块土地,该办向该开发区支付土地购买款115万元,而土地出让方提出的购买款为96万元。

后经查实,该土地当期出让价格不到50万元。

案例5:某乡镇通过虚列工程项目合同、虚开工程发票等手段,套取国家扶贫资金76万余元。

套取的资金中,有34.6万元被以“工程老板赞助”的名义转入本单位财务账,余下的资金未入账,转由本单位驾驶员保管,用于接待、送礼等非合理性支出。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向,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精准扶贫项目中。

在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审计问题。

本文将分析“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审计问题分析:1.规划不周:在资金使用前,应当进行详细的规划,明确资金使用目标和范围。

但是实际情况中,很多项目的规划不够周密,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计划,导致后期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困难。

2.资金管理不规范:对于精准扶贫项目中的资金,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容易出现资金流失和浪费的情况。

部分地方政府在拨款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资金被挪用。

3.数据不准确:精准扶贫政策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是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数据不准确或虚假,导致资金使用的精确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策建议:1.加强规划和策划工作:在资金使用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并确保规划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建议成立专业的规划部门,负责编制和监督规划的实施,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督和管理体系,包括明确资金的使用流程和监督责任,完善资金审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

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3.加强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强化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标准,防止数据造假和不准确。

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精确有效。

4.加强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通过培训和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5.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并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广泛的参与和监督,确保精准扶贫资金的透明和有效使用。

“精准扶贫”的专项资金审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

只有通过加强规划、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加强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措施的综合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

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
关键 词 : 财政 扶 贫 ; 专项 资金 审计 ; 问题 ; 策 略


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审计 中存在 的问题
行力 度不够 , 造 成 资 金 大额 度 的支 取 等 现 象 的 发 生 。
1 . 相 关部 门预 算编 制不规 范
由 于 预 算 编 制 管 理 部 门 对 资 金 的 预 算 不 加 以 重
付环 节 , 但 拨付 流程仍 然很复 杂 , 专 项 资 金 不 能 及 时 的 的设 立 项 目 , 提 高 专 项 资 金 的 利用 率 。通 过 完 善会 计 核
拨付 到位 , 大 大 降 低 了资 金 的 使 用 效 率 。 另外 , 部 分 的 算 制 度 ,可 以及 时 的查 找专 项 资金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出现 异 专 业 资 金 与 项 目管 理 结 合 的工 作 过 程 中 , 不 能 达 到 有 常 现象 的 问题 根 源 , 及 时制 止 违 规行 为 , 追究责任 。 此外 , 效 的衔 接 , 致 使 专 项 资 金 不 能 按 时 到 达 使 用 单 位 或 个 监 督 管 理 的相关 部 门要 秉 持 端 正严 格 的态 度 , 依 法 办事 。 体农 户 手 中 。比如 , 政府 下拨 一项 国家级 的专项 农业 资金, 要 逐 级 经 过 省 、市 、县 、乡 才 能 到 达 拨 付 对 象 手
财政扶贫 资金 审计 中存在 的 问题及应 用策略
口 杨 秀 芝
摘 要 : 财政 扶 贫资金 , 是 指 国 家 设 立 的 专 项 资金 , 主 要 用 于 改 变 贫 困地 区 、 革命 老根 据地 、 及 偏 远 地 区 的 落后 面 貌 , 提 高贫 困农 民的 经济收 入 , 进 而促 进 社 会 的 全 面 发 展 和 增 强 我 国 的 综 合 国 力 。 其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减贫工作的重要战略。

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目标及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审计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资金监管措施和完善审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文章强调了“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呼吁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更好效果。

加强资金监管和完善审计制度将有效地保障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只有不断优化审计制度和加强监管措施,才能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落实,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专项资金、审计问题、对策、监管措施、审计制度、重要性、效果、扶贫工作、实施情况、资金使用、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准扶贫”是中国国家战略,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自2015年提出以来,“精准扶贫”政策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为了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工作,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

随着扶贫资金规模的逐渐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审计问题尤为突出。

审计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效果,还可能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针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需要加强监管措施,完善审计制度,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正文2.1 “精准扶贫”政策目标及实施情况“精准扶贫”政策旨在通过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施策扶持,实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

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截至目前,“精准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连续几年减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准帮扶政策,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和建议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和建议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和建议作者:王庆来源:《财讯》2018年第20期2018年,审计署将会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聚焦审计重点。

在精准脱贫方面,要举全国审计机关之力持续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实现对贫困地区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审计履行国家经济监督的职能,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保驾护航。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同时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工作的建议。

对于政府审计部门开展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工作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扶贫资金审计问题建议引言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2月8日中央印发《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政府审计要对公共资金,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行审计全覆盖。

因此,政府审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也担当了国家经济监督更大的责任。

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做出庄严承诺,确保到二O--O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

可见,精准脱贫的成败已经成为我们能不能如期顺利实现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

根据十九大的战略部署,2018年审计署将审计聚焦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上,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保驾护航。

在精准扶贫领域,全国审计机关在过去五年先后对270多个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促进追回或归还资金60多亿元,处理问责6000余人,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做出了重大贡献。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作为2018年审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其以往的成绩和经验,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可以积极地促进审计机关持续有力的向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发力,确保国家脱贫总目标的实现。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分析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作为重大的民生审计项目,近年来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高度关注。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实施,相关的专项资金也得到了显著增加。

然而,在
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审计人员重视并采取对策,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
有效扶贫。

一、资金使用审计问题
1. 资金管理不规范
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流转渠道不清晰,存在着不规范性,例如审批流程不完善,移交资金过程中人为干扰等。

2. 资金使用盲目决策
政府单位、扶贫机构等在资金使用中存在决策不果断、盲目消费等问题,导致资金使
用效益低下。

3. 资金使用效益衡量标准不清晰
政府部门和扶贫机构对资金使用效益衡量标准不清晰,难以对效益进行量化和评估。

二、对策
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流程,建立合理的资金移交机制,规范资金流向和使用,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

2. 围绕扶贫目标进行决策
政府部门、扶贫机构等要将扶贫目标作为资金使用决策的核心,开展调查研究,实行
科学决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估机制
建立完整的效益评估指标和评估模式,量化资金使用效益,细化扶贫效益评估标准,
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结论: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逐步实施和资金的逐渐增加,资金使用审计问题也日益凸显。


计人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围绕扶贫目标进行决策、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估
机制等手段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扶贫。

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分类和帮扶,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而精准扶贫审计作为评估和监督扶贫项目及资金使用的重要手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精准扶贫审计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1. 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精准扶贫审计的前提是基础数据的准确和完整,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可能存在夸大贫困程度、隐瞒真实情况等行为,导致精准扶贫工作的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 项目资金使用不透明、流失严重大量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存在不透明、流失严重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贪污腐败、虚报冒领、滥用职权等行为,导致扶贫项目的资金流向不明,用于实际扶贫的资金严重不足,审计难度加大。

3. 扶贫对象评估不准确、政策落实不到位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持对象的准确定位和政策的落实,而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对扶贫对象的评估不准确、对政策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扶贫工作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审计结果不理想。

4. 审计机制不完善、监督措施不力目前精准扶贫审计的机制不够完善,监督措施不力,一些审计人员可能存在工作懈怠、审计结果出尔反尔等问题,导致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不到位。

二、对策研究1. 健全数据采集与整合机制针对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应加强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工作,建立健全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2. 加强资金使用监督与公开透明针对项目资金使用不透明、流失严重的问题,应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资金使用监督,建立公开透明的资金使用机制,加强审计工作对扶贫项目的资金流向的监督和审计。

4. 健全审计机制与强化审计监督针对审计机制不完善、监督措施不力的问题,应加强对精准扶贫审计机制的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的审计机制,强化对扶贫工作的审计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问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个问题: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资金流向不明、资金监管不到位、违规操作现象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

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

对于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应与相关政策要求相对照,确保资金流向符合扶贫工作的目标。

审计机构可以通过追踪资金流向、调查项目进展情况等方式,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具有较高的效益。

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

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扶贫资金流向的审计监督,对有疑点或异常的资金流向进行深入调查,查明是否存在贪污、挪用等问题。

应建立起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跟踪审计,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扶贫工作的要求。

加强对资金监管的审计。

对于资金监管方面的问题,审计机构应当加强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对资金监管的制度建设、操作流程等进行审计。

通过审计工作,加强政府部门对资金监管的重视程度,强化监管责任,提高资金监管的效果。

加强对违规操作的审计。

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违规操作,如虚报扶贫对象、违规发放资金等。

针对这些问题,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审计,查找存在的违规操作,严肃追究责任。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审计,才能确保扶贫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

我们应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审计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符合扶贫工作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关键词:对策,审计,扶贫资金,财政,建议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简介: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新时期国家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扶贫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审计查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审计对策建议:一是科学论证,从优立项审批资金;二是因地制宜,从实保障资金投入;三是立足于细,从细规范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内容: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新时期国家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扶贫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审计查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审计对策建议:一是科学论证,从优立项审批资金;二是因地制宜,从实保障资金投入;三是立足于细,从细规范资金管理;四是对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五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追责。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对策建议新时期国家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投入越来越大。

A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20xx年~20xx年五年,A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154万元,是前一个五年的2.02倍。

近年来,A县审计部门加大了对县内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审计力度,审计严格采用“三查”方法,力求科学审计,掌握真实情况:一查项目计划制定,看扶贫项目是否真实。

审计组从项目申报、立项,重点审查了县扶贫办年度计划与上级下达计划的一致与否,查看是否存在随意调整项目内容。

二查项目资金使用,看资金管理是否到位。

审计人员根据扶贫资金分配计划,抽取了部分项目逐笔核对,对其资金的到位、拨付、使用和报账情况进行审查,看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是否真实、合法、规范。

三查项目实施现场,看扶贫项目落实情况。

在审计中,采用审计账目与实地查看相结合,审计组先后重点前往部分乡镇、村对一些扶贫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看项目是否按设计要求建设,工程建设有无走样情况。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为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由于资金众多、层层转移、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有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存在着审计问题。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二、问题分析1. 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在流转过程中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透明的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将扶贫资金挪作他用或用于政绩工程,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落实效果。

2. 监管机制不健全问题: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不到位,导致资金使用的风险较高。

3.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问题:由于对精准扶贫的理解不够深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未能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三、对策建议1. 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化。

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流转和使用路径,规范资金的审批和报销流程。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专项资金被挪作他用,如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核。

2. 完善监管机制。

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可以通过加强监察、审计、财政部门的合作,建立起多方面的监管体系,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3.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

注重交流与学习,组织审计人员对扶贫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在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工作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漏洞,并提出对策和改进建议,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扶贫审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存在着浪费、挪用等现象,导致扶贫效果不明显。

一些项目建设进度落后,导致资金浪费、影响扶贫效果。

工作责任不明确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认识不清,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数据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地方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导致数据不真实、难以分析和利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和透明。

要强化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明确工作责任和考核机制也很重要,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扶贫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正文2.1 问题一: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在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工作中,发现了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地方和单位存在着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使用不透明的情况。

一些地方和单位可能存在资金挪用、虚报冒领等违规行为,导致扶贫资金流向不明、效益不明。

部分地方对扶贫项目的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和审计,导致资金流向不明、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扶贫项目的有效监督和审计,导致资金存在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部分地方和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审批程序不规范、账务管理混乱的情况。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资金流向不明确、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审批程序不规范、账务管理混乱等问题较为突出。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建立健全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对于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新形势下,扶贫工作审计成为了保障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扶贫工作的审计,可以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新形势下扶贫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是当前扶贫审计发现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审批程序不完善等问题。

导致扶贫资金被滥用或浪费,不能真正帮助到贫困群众。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增强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真正用于扶贫工作,为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扶贫资金流向不明是扶贫审计发现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流向不清晰、账目不清楚等情况。

导致扶贫资金难以追踪,存在风险损失的可能。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向追踪机制,确保资金流向的透明和清晰。

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资金监督,规范账目记录和资金使用程序,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扶贫项目评估不准确是扶贫审计发现的另一个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扶贫项目的评估过程中,存在着数据不真实、评估指标不科学等问题。

导致扶贫项目的评估结果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项目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扶贫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信。

加强对扶贫项目评估的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对评估结果进行监督,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反映扶贫项目的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扶贫政策能够广泛传播。

完善宣传渠道,及时向贫困群众宣传相关政策,让他们了解扶贫政策并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新形势下的扶贫审计发现了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规范、流向透明,扶贫项目的评估准确以及扶贫政策的宣传到位,才能真正实现扶贫工作的目标,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近年来,“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减贫工作的重要战略,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保障“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必须加强资金审计工作。

在实践中,“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解决。

本文将从“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问题分析1.审计覆盖面不足在“精准扶贫”项目的资金审计中,有些地区由于审计经验不足或者人手不足,审计覆盖面不足。

导致部分项目未能接受到审计的监督和检查,容易出现资金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2.审计结果反馈不及时有些地方审计机构在完成审计工作后,未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反馈审计结果,导致问题资金得不到及时整改和追究责任。

3.审计数据不真实一些地方在审计工作中存在数据造假等行为,夸大扶贫成效,掩盖问题,影响了资金的使用和扶贫项目的实际效果。

4.审计监督工作不力有些地方审计机构在扶贫项目中的监督工作不力,审计人员对扶贫项目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够,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扶贫项目的成效低下。

二、对策建议1.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为了提高“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应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审计业务水平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审计人员队伍。

要求审计人员熟悉农村扶贫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扶贫项目的特殊性,提高审计人员的敏感度和深度,从而提高扶贫项目审计的覆盖面和质量。

2.加强审计监督力度要求审计部门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过程审计,推动扶贫项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建立健全审计数据报送制度,确保审计结果能够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3.强化审计结果公开对于“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应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公开。

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审计报告,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推动扶贫项目的规范运行。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尽力实现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

而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问题受到关注。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资金管理不规范、分配不公、使用不当、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这必将影响到精准扶贫的实效效益。

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管理不规范。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是扶贫的核心资源,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很多地方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的情况。

比如,缺乏严格的资金审计制度,缺乏明确的资金使用流程、制度流程等,导致资金管理不透明,也给监管带来了难度。

2.分配不公。

在分配专项资金时,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和官员还存在把资金给予熟人、亲戚、好友等行为,造成资金分配不公。

3.使用不当。

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当使用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的扶贫项目没有按照规定完成必要工作,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不佳,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扶贫成效不佳。

4.监督不到位。

在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监察机构、扶贫干部及相关部门不贯彻执行扶贫专项资金的制度,缺乏严格的资金监督和监察机制,致使资金的监控和监督不到位、追溯和核查不及时,反腐倡廉意识淡薄等问题。

二、对策1.加强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制订并完善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严格的审计制度和审计标准,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管,防止出现滥用扶贫资金等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管理。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扶贫专项资金分配、项目预算编制、流转管理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加强对扶贫干部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3.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精准扶贫资金的认识和意识,让人们知道资金的来源、去向和使用情况,推进精准扶贫的理念和思想在社会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4.强化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落实扶贫专项资金的监管责任。

基层产业扶贫项目绩效评价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产业扶贫项目绩效评价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产业賊糊雜评轉05^存在问题及对◊陈文红王平赵欣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产 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 就地就业脱贫的长远之计。

产业扶贫项目绩效评 价审计对于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财政资金使 用绩效、确保项目成效极为关键。

基层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审计存在的问题(一)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项目管理不到位。

一是项目申报没有深入 排查,申报程序简化。

个别乡镇没有严格按照项 目库建设文件要求,自下而上地层层审核项目,乡镇在接到村级上报脱贫攻坚项目清单后,没有 认真组织严格审查,把关不严,个别行业主管部 门也没有对乡镇上报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 实地查看和项目论证。

造成有的项目预算资金过 多,有的项目预算资金不足,使得扶贫项目在实 施过程中变更或预算调整较难,财政扶贫资金不 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是项目资料不规范。

部分 项目资料凌乱,个别资料存在丢失现象。

特别是 产业直补资金兑付时,无实施方案,无农户个人 银行单据,无领款人签字确认,无法鉴别真伪。

同时,产业园农户没有入股合同,无贫困户签字确认,入园务工贫困户工资性补助没有工资发放 表或者领条等佐证资料。

特别是村互助小组资料 混装或散装,未编制文件目录,不方便查询。

2.财务核算不规范。

一是互助资金借款手续 不全,逾期借款防控措施不严。

有的互助资金账 务处理手续不全,部分借款凭证无银行单据,无 个人收据、借款联保协议、身份户口证明,无法 证明系个人借款。

有的逾期借款时间长,无法收 回,也未采取措施收回,影响资金的滚动使用。

扶持资金以现金支付,发放股金分红无公示。

有 的互助资金收付凭证附件不全,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大额现金支出、无发票支出的问题,支出发 票没有支出清单,发票内容模糊不清,还存在资 金挤占挪用的严重违纪问题。

二是产业直补资金 兑付不规范。

手续不全,资金兑付无法鉴别真 伪性,如产业资金存入个人账户,又提取现金支 付;互助资金项目存在大额现金支出、无发票支 出的问题,且支出发票没有支出清单。

精准扶贫资金审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资金审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资金审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前言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常态化发展阶段,消除贫困、改善群众生活状态,实现共同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基本要求,脱贫攻坚更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脱贫攻坚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在2013年,国家领导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于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并于 2020 年将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完成。

即便近几年我国在实施扶贫政策上已经获得一定成果,但是在扶贫道路上,依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地区扶贫对象不清晰、扶贫资金审计透明度低、精准扶贫审计覆盖范围有限等,这给脱贫攻坚任务快速完成带来直接影响。

精准扶贫作为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我国在精准扶贫上已经处于重要阶段,精准扶贫审计作为监督管理精准扶贫工作有序进行的依据,加强精准扶贫审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相关部门应做好精准扶贫资金审计管理工作,将审计监管作用全面发挥,将财政扶贫资金运用到具体位置,给精准扶贫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精准扶贫审计基本概述脱贫攻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我国审计部门非常重视扶贫审计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扶贫审计,保证扶贫资金能够高效实用,发挥应有作用。

通过扶贫审计,能够对扶贫资金应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及时找出问题并处理,保证扶贫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通常情况下,也就是指国家审计部门参与到扶贫整个活动中,对涉及机构、个人、资金等内容按照国家法律标准进行审计管理。

例如,对扶贫过程中资金使用、资金应用方向等追踪调查,对扶贫企业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进行审核等。

精准扶贫审计在工作内容上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精准扶贫项目立项。

立项审计也就是对精准扶贫项目立项情况是否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基本要求,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标准的状况,调查投资方向是否合理。

其次,立项执行情况。

调查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标准和项目要求在约定期限内完成,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标准进行扶贫资金科学分配、财政拨款是否存在延误或者延期等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资金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方法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挤占挪用扶贫专项资金。

主要采取下列方式:一是“明”挤,有的管理部门在资金的下拨过程中,提取项目前期费,有的在资金计划批复后,无视扶贫资金的使用规定,从专项资金专户中将资金挪作他用;二是“暗”挤,就是将项目资金下拨到项目后又用条据及其他形式套出来,然后用于机关开支。

案例1:某县扶贫办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培训中心建房、设备购置,修建办公培训大楼、或用于弥补办公经费和购车;案例2:某县将扶贫资金用于经济实体和弥补预算支出缺口。

采取的方式有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将扶贫资金借给下属公司将扶贫资金专户利息缴入国库,用于一般预算支出。

案例3:某县将扶贫资金用于应由基建投资的大中型项目,如将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大型水利项目工程建设。

案例4:某县扶贫办将扶贫资金下拨给乡镇之后,在该镇扶贫资金支出中报销虚假发票。

(二)套取扶贫资金案例1:某县扶贫办主任采取开假发票套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该办在县种子公司和土肥站购买250万元种子,但经查县种子公司和土肥站发票的收入联及相关帐表、发现该办实际上未购买种子,只是取得有票无实的发票。

同时该办还到其他单位花一定税费开出假发票,套取培训费。

案例2:某县扶贫办采取编造虚假培训资料套取扶贫资金。

经查,该办编造假的参训人员花名册、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开支项目等资料,套取扶贫培训费。

案例3:某县扶贫办以扶持基地为名套取扶贫资金。

经查,该办以山羊基地、药材基地和蔬菜基地的名义套取扶贫资金。

案例4:某县扶贫办通过虚抬土地购买金额套取扶贫资金。

该办为修建扶贫培训大楼,向某开发区购买一块土地,该办向该开发区支付土地购买款115万元,而土地出让方提出的购买款为96万元。

后经查实,该土地当期出让价格不到50万元。

案例5:某乡镇通过虚列工程项目合同、虚开工程发票等手段,套取国家扶贫资金76万余元。

套取的资金中,有34.6万元被以“工程老板赞助”的名义转入本单位财务账,余下的资金未入账,转由本单位驾驶员保管,用于接待、送礼等非合理性支出。

(三)多头申报扶贫资金案例:某县扶贫办为建某大厦,以“交易中心”、“农贸市场”等4个不同的名称申请到财政扶贫资金。

(四)用中央扶贫资金为其他专项配套案例:某县财政厅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作为“义教工程”的配套资金(五)将扶贫资金借给外单位周转使用。

案例:1.某县扶贫办将扶贫资金借给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用于流动资金周转。

2.某县扶贫办将以工代赈资金借给县绿色产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使用。

(六)短期占用扶贫资金案例1:某县财政部门为维持正常财政支出,将财政扶贫资金从扶贫资金专户转入财政一般预算存款户周转使用,临时占用扶贫资金用于平衡预算。

(七)编造虚假帐薄、凭证,隐瞒挪用挥霍财政扶贫资金案例1:某县扶贫办主任为隐瞒其挤占、挪用、挥霍扶贫资金的事实,用53账假发票和假收据替换原有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在检查组检点检查前突击编造3年假账。

案例2:某县镇政府为隐瞒其挪用扶贫资金的事实,编造虚假会计帐薄,后经检查组核查,发现该镇将75%的扶贫资金用于招待费、购车、基建等开支。

(八)虚假配套资金案例1:某省将配套任务逐级下派后,县财政无力支付,配套落空或虚假配套。

(九)违规发放财政扶贫贴息贷款案例1:某县银行在发放财政扶贫贴息贷款时,提高贷款利率、预扣贷款利息。

案例2:内蒙古神审计厅审计时发现农业银行回收扶贫贷款时,提高利率,多收利息。

经查证,突泉县农业支行所属突泉镇营业所,在2002年度到期的扶贫贷款中,未按国家规定的优惠利率收取利息,而是提高利率按正常开发贷款利率收息,多收利息金额5,210.00元。

(十)有偿使用扶贫资金案例1:某县扶贫办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通过专门成立的信用社以小额信贷形式发放给农民,除参照执行国家规定的小额信贷利率外,还按贷款额向农民加收1%的管理费;案例2:某县扶贫办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小额信贷利率发放给农业基地;案例3:某县扶贫办办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以商业贷款利率贷给供电公司,并收取资金占用费。

案例4:某县扶贫办办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二、审计方法(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1.资金分配依据、分配方案2.经审核批准的资金预算文件3.资金来源结构表4.单个项目档案资料(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5.年度决算报告6.审计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二)审计内容重点1.分配环节(1)审查资金分配是否坚持重点使用的原则,有无平均分配和“撒胡椒面”的现象;(2)专项贴息贷款的发放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手续是否齐全,利息计算是否正确,贷款是否跟着项目走;(3)是否坚持资金有偿和无偿使用的原则。

2.使用环节(1)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真实、合法性情况:一是审查各种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使用范围,有无用扶贫资金弥补企业亏损、财政赤字或用于收购农副产品的周转金,有无用于修建楼堂馆所或用于大中型基本建设投资;二是审查各种贷款是否能按期收回,不能收回的原因何在;三是审查是否按上级批准和媒体公示的项目计划执行,有无擅自改变项目计划或不按上级批准的要求执行的问题,有无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问题;四是审查扶贫贷款的投放情况,看贷款计划是否落实,有无改变贷款投向,用新贷还旧贷以及擅自提高利率等问题;五是审查工程决算情况,看施工单位编报的工程决算是否真实、准确、合规、有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虚报冒领等问题,项目建设单位有无故意多付工程款,然后再由施工单位返还,套取国家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2)扶贫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率情况一是审查扶贫资金拨付到位率,中央、省、市安排的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无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二是审查真正用于扶贫项目资金比率。

通过审查得出真正用于扶贫的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针对当前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偏宽倾向,反映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资金发挥了经济效益,还有多少资金没有发挥扶贫效益,甚至被挤占挪用;三是审查实际用于扶贫方面的资金发挥效益的比率,还有多大比例的资金从总体上发生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现象;审查通过扶贫解决多少脱贫人口,增加多少农民收入等。

就单个扶贫项目而言,主要审查投资概预算执行情况,有无违规超预算、有无损失浪费现象,项目建设投入运营或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是否符合设计能力等;四是从项目决策、建设、运营各个环节审查,有无决策失误,工程质量隐患,是否存在建设进度缓慢、项目闲置难以运营等不经济情况。

3.管理环节一是检查评价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各级扶贫办、财政、发改委、农行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工作中有无推诿和“扯皮”现象。

如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有偿资金收回后,是否建立了专项发展资金进行单独设账核算;银行部门对扶贫资金是否按规定设立专户进行核算,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各种扶贫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截留、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问题;资金投放是否及时,结转下年的资金是否继续使用;二是检查扶贫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

主要审查扶贫资金项目法人负责制、咨询论证制、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公告公示制等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申报审批过程中有无重复申报、多头虚假申报,有关部门项目论证不规范,概算批复内容不详细,项目单位概算调整与执行不符合国家规定,有无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和变更建设内容,施工企业有无违规分包或层层转包,竣工决算验收手续不完备等;三是针对当前实行的扶贫资金报账制,重点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执行控制是否严密,有无虚列支出,利用假发票套取资金等现象。

四、审计经验1.扶贫资金效益审计要以扶贫项目为载体,专项资金流向为主线,全面核实年度扶贫项目和资金计划执行,充分掌握审计范围内的资金到位、下拨、管理和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项目的审计。

按规定,对重点项目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等资金必达到当地全部投量计划的80%以上,将其资金作为审计重点。

2.专项资金收支审计与项目计划管理审计相结合。

沿着资金流向跟踪审核资金的到位、拨付、使用、报账情况,审计查处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违纪违规问题。

对各级财政专账审计时,有目的的关注和掌握重点或规模较大扶贫项目资金的预拨及其报账资料,对重点扶贫、产业扶贫或已预拨资金尚在建设中的项目等,以重点项目为单位按一定比例抽查或延伸审计,亲临实地勘查核对,观察核实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及其效果;再如,对有疑点的报账资料,要深入项目实地核实项目建设材料实物与报账票据内容是否一致,或有目的的对重点项目报账领款名册签章人员随机抽查核对,防止利用报账制进行虚假报账,套取资金。

3.找准对象,寻找突破口。

包工头、企业老板是虚报项目套取资金的直接关系人,是套取资金的最上端,但不是审计对象,找包工头和企业老板谈话取证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村干部是套取资金整个环节的最末端,对套取的情况可能不是很清楚。

扶贫办领导和乡镇领导干部是我们的审计对象,而且处于案件发生的中间环节,对案情的来龙去脉比较了解,是最好的突破口。

、审计揭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存在四大共性问题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就这样跑冒滴漏了——审计揭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存在四大共性问题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题(记者张晓松)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必须管好用好。

然而,审计署28日公布的19个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结果显示,19个县普遍存在着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甚至将扶贫资金用于请客送礼、大搞形象工程等。

虚报冒领扶贫资金,顾名思义应当用在贫困群众或扶贫项目上,但一些人却把这些钱当作“唐僧肉”,能骗一笔是一笔,能咬一口是一口。

审计发现,19个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扶贫资金或扶贫贷款的问题,并且涉及申报、支出等各个环节。

甘肃省古浪县扶贫办等5个部门和黑松驿镇等12个乡镇通过编造虚假补助发放表、虚开发票等方式,套取33个扶贫项目的140.25万元培训资金,用于购置车辆和公务接待等。

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政府通过编造建房补贴领取人员名单以及使用虚假发票等方式,虚列支出共计91.65万元,转入镇政府报账员个人账户,主要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新区征地款等支出。

甘肃省广河县庄窠集镇政府、临夏州民族学校和临夏州驻北京牛肉面培训基地通过虚报445名培训人员,套取“雨露计划”等扶贫培训资金28.35万元,用于上述单位日常支出。

挤占挪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但审计发现,由于统筹管理不够、监督管理缺失、个别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部分扶贫资金被任意挤占挪用,有的甚至用于大搞形象工程。

这一问题在19个县几乎普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