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的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注意事项

(酮症酸中毒者, 3 ) 表现为精神倦怠, 极度口渴 , 食欲减退, 尿量增多, 伴 恶心 、 吐、 呕 头痛 、 、 加深加快 , 嗜唾 呼吸 呼气有烂 苹果 味 , 重者 明显脱 水 、 严 尿少 、 干燥 、 下降 以致 昏迷。 时 , 士应立 即配 合医生 做好血 糖 、 皮肤 血压 此 护 血生化等辅助检查。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 小剂量(-6 z h持续静脉点滴 4 单(/ ) V 胰岛索, 大量补液, 以纠正失水、 酸中毒 。 改善电解质平衡
1 对 症护理 3
() 血糖监 测记 录 : 5做好 良好的血 糖监测 记录 , 以帮助分析和 找 出血 可 糖 不稳 定的原 因 , 加 以纠正 。 并 记录 中应包 括每天血 糖监测 的时间 、 血糖值 和饮食量 食时 间以及 用药 时问 , 进 特别是 胰岛素量 与注射 时间 。 每天 的运 动量 , 运动 时 间和一 些 特别 的事 件 , 发热等 。 如 21 糖化 血红 蛋 白的监 测 糖 化血 红蛋 白是 糖 尿病 监测 指标之一 , .. 2 其反
护士 。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异带 理是对自己患糖尿病持否定、 怀疑 态 , 因
2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 2
2 糖尿 病饮食 首先是 平衡膳 食 .1 2
而延误了 早期治疗的机会及必要的饮食控制。 也有患者对糖尿病存有恐瞑
18 5
《 求医问 》 药 下半月刊 Se ekMei l n s h Mein 2 1 年 第 9 dc A dA kT e d ie 0 1 a c 卷
14 心 理 护 理 .
食、 运动三者之间相对的恒定。 保证饮食定时定量、 营养均衡、 避免空腹及
药物 作用 高峰 期运 动 , 宜在餐 后 lY 始运 动。 hP 患者外 出时 随身携 带高糖 食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的一系列代谢紊乱。

临床以高血糖为共同标志,其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

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为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感染等。

除临床的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其护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对于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当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后,由于对于糖尿病有关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忧心忡忡,焦虏不安甚至悲观失望。

对于以上的相关因素我们做出以下护理措施:①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有关糖尿病知识和治疗方法。

②教会病人及其家属根据体重、食物的热量来计算饮食的摄入量,教会患者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③向糖尿病患者讲述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及意义。

④指导患者监测血糖,尿糖及怎样预防和处理低血糖。

潜在并发症——感染感染会导致各个系统感染,如呼吸系统会合并肺结核,肺炎等。

泌尿系统会导致肾盂肾炎。

及其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对此设定以下护理措施:①合理地控制饮食,防止过高血糖是关键,因为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另外适当地锻炼能够防止感染机会的增加。

②严格遵循抗菌技术操作。

③指导病人皮肤保健,足部保健。

a.用中性无刺激肥皂及温水洗澡。

b.糖尿病病人皮肤干燥切勿抓伤导致感染不易愈合。

c.足部每日温水洗脚。

由于糖尿病病人末梢血液循环差,禁用过烫的水,以免烫伤。

d.穿清洁、棉线袜子,鞋袜宽松为佳。

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①由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断或用量不适而导致疲乏,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

多尿。

②过肌或过饱饮食不当可出现酮体,恶心、呕吐等。

③感染以及如创伤、分娩等应激情况导致酮症酸中毒。

严重时出现呼吸深大,烂苹果味,意识模糊以至昏迷。

对于上述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应做出以下护理计划措施: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无误地监测血糖、尿糖、血钾等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数值。

“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病人呼吸频率及深度。

②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③控利病倩稳定后,指导病人合理安排饮食摄入量,避免饮食不节所造成酮症酸中毒。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因人体内的胰岛素供量相对不足引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易诱发高血脂、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者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

本文主要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日常症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临床护理服务。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症状;临床护理措施据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引发糖尿病的诱因主要来自遗传因素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体现为人体胰岛素的分秘功能受到损害而引发紊乱造成的一系列内分秘疾病。

而且这种疾病具有延伸性,可遍布身体的全部器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症渐渐严重,细胞和机体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在发病早期,患者可以口服一些降糖药物维护体内胰岛素需求,保持身体机能,但到病理后期,患者体内胰岛素分秘少之又少,当无法满足患者身体需求时,只能依靠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补充和治疗[1]。

而老年患者通常体质较差,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不断下降,抵抗疾病能力也非常之弱。

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和临床症状,从而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这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1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症特点通常情况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

早期病理特点是以肾小球高滤过以及肾脏轻度增大为判断依据的,但是由于早期糖尿病临术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发现,只有通过检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达到150ml/min,血管内压增大,患者肾脏体积增加四分之一左右,即可判断为早期糖尿病。

中期的糖尿病主要表现为患者休息时无尿,运动过后尿蛋白增多症状。

这个时期患者的肾小球结构会有结构性损伤病理特点,其滤过率超出150ml/min,仍然具有可逆性,同时,部分患者血压在原有基础上有升高趋势。

如果,对中期糖尿病患者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完全能够恢复患者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的。

而到了糖尿病发病晚期,患者则有尿蛋白排量出现持续增加现象,高达200μg/min左右,医学上称之为高度选择性尿蛋白。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

血糖监测 : 定时血糖监测为 医生提 供
治疗依 据 。正常 情 况 下 , 空 腹 m 糖 应 在 6 . 4 mm o l / L ,餐 后 2 小 时 血 糖 应 为
的 治疗及 护 理 干预 成 功 率达 9 8 %, 患者
满 意 。结 论 : 所 实施 的 治 疗 与护 理 干 预 措
讨 论
> 9 %为控制不 良… , 常规 的 的临床 护理 对于糖化 血红蛋 白的控制是不够 的, 包 含 心理社会 因素 和行为 成分 的健 康教育 干 预对 于代谢 控 制及心 理社 会结 果是有 效
的。
2 0 0 9年 9月 ~ 2 0 1 2年 9月收治 糖尿 病并发 症严 重 患者 6 0例 , 其 中男 3 3例 , 女2 7例 , 年龄 6 0~ 7 0岁。所有患者 人 院 后经耐心 的治疗 及针 对其 不 同并发 症进
行 恰 当 的用 药指 导 和 护 理 干 预 , 患 者 均 好
糖尿病 的管 理是 一项艰 巨而持久 的
饮食指导
工作 , 护理人 员要 加强 自身 的素质 , 不 断
学习专业知识 , 掌 握 丰 富 的理 论 知 识 和 技
转 出 院。 治 疗 及 护 理 干 预 成 功 率 为
98%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3. 2 73
大 而 引起 。 主要 表 现 为 头 晕 、 饥饿 、 心悸 、
出汗等 , 若处理 不及 时 , 可导致 昏迷 或 死 亡, 一旦发现低 血糖 , 立 即 口服糖水 或加 餐, 重者送 医院治疗 。
营养治疗 :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 治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进行性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形成持续性的高血糖,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紊乱,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特征性“三多一少”的症状,久病可引起多系统组织器官代谢异常,继而引起它们的功能障碍及形态改变,最容易受到累及的是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等[1]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分为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各种急性并发症以及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感染等。

其中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合并眼部病变、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躯体感觉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性昏迷;感染包括:皮肤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糖尿病专家统计:因糖尿病引起失明的比正常人多10—30倍,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的比正常人多20倍,糖尿病并发的冠心病及脑卒中比正常人增加2—3倍,糖尿病的肾功能衰竭比一般肾病多17倍。

目前糖尿病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肿瘤的死亡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死亡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常因并发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糖尿病并发重症感染、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也是主要致命原因。

所以,糖尿病本身血糖稍高并不直接影响预后,引起死亡的是其并发症。

做好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掌握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并做好已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工作致关重要,下面详细论述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

大血管病变1.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1. 1病因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脑血栓,这是由于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增强,血小板对血管壁的粘附或血小板之间的凝集功能增强等原因造成的。

1 . 2临床表现临床常因反复的轻度脑卒中发作而出现偏瘫,痴呆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1 .3预防①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情况,争取使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及早得到纠正,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的症状
01
多尿、口渴、多饮
02
体重减轻、乏力
03
04
视力模糊、感染易发
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如心血管 疾、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
CHAPTER 02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饮食护理
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和活动水平,计算出每日所需 的总热量,然后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护理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避免肾脏损害。
注意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等食物的 摄入。
定期检测肾功能,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检查。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肾脏 健康。
CHAPTER 04
糖尿病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01
02
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定时 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 性。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 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药物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按时服用药物,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 药。同时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餐后血糖反应
合理安排餐次,注意进餐顺序,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 餐后血糖剧烈波动。
确保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以满足患者的 身体需求。
运动护理
制定个体化运动计划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运动习惯等因素,制定适合 患者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种类、时间、频率和强度等。
宣传用药知识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用药知识,让 他们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 反应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 治疗。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毕业论文目录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一、资料与方法二、护理三、讨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一、临床资料二、护理三、小结一、资料与方法(一)1、(1)①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其中男52例,女98例。

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 ②诱因鞋异物损伤2O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O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10例。

不明原因55例。

(1) ③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

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二、护理(2) ①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治疗和用药。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

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 ②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饮食、锻炼计划。

再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作用,使患者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 ③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的再次损伤和感染。

趾甲不宜过长,定期修剪,防止损伤。

患者穿鞋、袜应清洁、柔软、轻便、舒适透气,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注意保持皮肤完整。

糖尿病护理诊断及措施及护理目标

糖尿病护理诊断及措施及护理目标

糖尿病护理诊断及措施及护理目标糖尿病护理诊断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确定糖尿病高危因素、糖代谢状态、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护理需求等,确定护理的目的和范围,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发展的基础。

1、糖尿病高危因素诊断。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血糖水平等,评估其是否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为临床判断糖尿病的确诊和护理指导提供依据。

2、糖代谢状态诊断。

糖代谢状态是糖尿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标志,调查血糖、胰岛素及其他调节物质水平,了解患者的血糖代谢状态,并且可以预示治疗及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3、糖尿病并发症诊断。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或危险因素,以判断是否存在整体紊乱和危险,指导护理以护理患者。

4、糖尿病护理需求评估。

以对患者以合理膳食、必要药物、体外活动及环境管理等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确定护理介入可选择的模式及护理介入处理措施。

一、膳食改善膳食改善是糖尿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营养指导、低脂肪、低糖、低盐及对致病食物的抵制等。

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可以促进血糖水平的正常化,控制并预防糖尿病的发展。

二、运动促进运动是糖尿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胰岛素的渗透,使神经系统更加敏感,从而减少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发展。

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合理的药物,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一、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尽可能保持血糖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促进糖尿病的发展,并预防糖尿病后期发展的病变情况发生。

二、改善生活质量糖尿病护理还要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药物、体外活动和低脂肪、低食物、低盐及低糖食物,提供合理营养指导,维持血糖在控制范围的同时,帮助患者恢复营养状况和精神健康,保护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健康。

三、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护理的最终目标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减少糖尿病和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肾脏损害、视觉损害、感觉损害等。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糖尿病患者教育、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一、糖尿病患者教育糖尿病患者教育是糖尿病护理的首要任务。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并掌握管理技能。

此外,合理的生活方式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合理锻炼、适度休息等。

二、饮食管理健康的饮食管理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并注重糖尿病饮食的选择性,如选择低GI食物(低糖指数)、高纤维食物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进行饮食行为的调整,如遵循固定的饮食时间、避免暴饮暴食等。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此外,还需要帮助患者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监测,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眼部病变等。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重要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并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提醒患者及早就医、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总结: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患者教育、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预防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对患者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

因此,值得我们不断加强对糖尿病护理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护理服务。

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饮食习惯发生明显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剧增。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病症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高血糖是其主要表现,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患者病情,纠正血糖。

本文对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展开分析。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十分长线的终身代谢性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表现是高血糖水平及胰岛素供给不足,随着病情的发展,人体其他组织、器官均可能受到波及,如血管、心脏、肾、眼等。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但是其他任何年龄段也具有一定的发病风险,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胰岛β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破坏,自身难以合成与分泌胰岛素,发病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起病较为缓慢,难以及时发现,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的过程中发现。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发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与酮症酸中毒时这一症状更为明显。

另外疲乏、浑身无力、肥胖也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多见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治,体重会逐渐下降。

1.导致糖尿病的原因首先,遗传因素。

虽然目前尚未明确糖尿病的具体致病基因,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已经能够证实糖尿病的发病率深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其次,年龄与其他疾病导致。

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进而引发糖尿病。

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糖尿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最后,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如饮食不规律,运动较少,经常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均会导致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其中暴饮暴食、久坐不动以及超重肥胖极易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糖尿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对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 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
PART 04
饮食营养干预策略
REPORTING
膳食结构调整建议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糖和 血脂水平。
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等,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
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合理的 膳食计划。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倾听、鼓励、支持等 方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和自我效能感。
家庭治疗
将家庭成员纳入治疗过程 ,改善家庭环境,提高患 者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途径
建立病友互助小组
组织糖尿病患者成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 互相鼓励。
搭建在线交流平台
通过互联网搭建在线交流平台,方便患者随 时获取信息和帮助。
糖尿病护理问题及护 理措施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糖尿病概述与流行病学 • 血糖监测与评估方法 •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 饮食营养干预策略 •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 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目录
PART 01
糖尿病概述与流行病学
REPORTING
糖尿病定义及分类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 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 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而引起的长 期高血糖状态。
营养素摄入量控制原则
碳水化合物
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避免血糖急剧升高,建议选
择低GI值的食物。
脂肪
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 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蛋白质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同 时避免过多的蛋白质对肾脏造 成负担。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护 理 研 究
N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1 6 8・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糖 尿 病 患 者 并 发 症 的预 防及 护 理 探 讨
陈 小 华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中心卫生院 ,江苏 盐城 2 2 4 0 4 3
【 摘
要】 糖尿病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引起 的一种慢性 内分 泌系统疾病 。表现 为血 糖增高等 ,该 病的病 因及 发病机制 还 尚未
完全 明确 ,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 ,治疗 不当可使 患者 的多个脏器受 到损害 ,并发症多 ,因此 加强对糖尿病 患者的治疗及并 发症 的预防 、护理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
【 关键词 】 糖尿病患者 ;并发症 ;预防;护 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2— 0 1 6 型 糖尿病 最 为常见 ,临床 症状主要为 “ 三多 一 少”,即 多尿 、多饮 、多食 和 体重 减 轻 ,有时可 出现 皮肤 瘙痒 ,但 许多 患者并 无任 何症 状 ,仅 于体检时或疾病 就诊做 生化 检查 时发现 血糖 升高 。糖 尿病 患者需终生接受 控制 血糖 等治疗 ,主要分 为急性 和慢 性两 大类 ,急性 的并 发症 有高 血糖 高渗状 态 、糖尿 病酮症 酸 中 毒 、急性感染 以及低血糖 等,慢 性并发症 主要有糖尿 病足 、 大血管病 变 、神经系 统并 发症尤 其是 周 围神 经病 变 、微血 管病变所致 的糖 尿病 肾病 和视 网膜病 变等 。近 些年 来随着 人们 生活水平 的提高 以及 饮食 等生活 方式 的改 变 ,其患病 率也 呈逐 年升高 的趋 势 ,已成为继 心血 管疾病 以及 肿瘤 之 后 的第 三大类 非传染 性疾 病 ,严重 威胁 我 国居 民的生命健 康 ,给整个社会带来 沉重 的经 济负担 。因此对 于该 病 的治 疗以及其并发症 的预 防显 得尤 为重要 ,其 中优质 的护理 服 务对于疾病症状 的改 善 以及 并发 症的 预防起 着非 常重要 的 作用 ,可以明显提高 糖尿病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本 文 总结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总结如下 。

糖尿病的防治和护理

糖尿病的防治和护理
学 20 0 9年 1月 第 3 O卷 第 2
糖 尿 病 的 防 治 和 护 理
杜淑珍 ( 四川省乐 山市武警 医院肝胆科 , 四川 [ 关键词 ] 糖 尿病 ; 护理 糖尿 病是一 种常见 的内分泌代 谢性疾病 , 以多饮 、 多食 、 多尿及消瘦 、 疲乏等为主要特征 。临床病程持久 、 缠绵难愈且 耗性疾病者 可增至每天每公斤 体重 12—15 , 肪每天每公 . . g脂 乐 山 6 10 ) 140
2 1 基础护理 : . 观察 尿糖 、 血糖变化 , 及时 、 正确收集尿 、 血标
本 , 握试验 方法 , 掌 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 , 注射胰岛素及 口服 为 降糖药提供准确依据 , 观察降糖药 的反应 , 避免低血糖 反应的
发生。观察尿量 、 呼吸 , 出现 极 度 口渴 、 量增 多、 吸深 若 尿 呼
量匹配 , 一般用 l l m 注射器抽取 药液 以保证准确 的剂量。长、
短效 胰 岛素混 合使 用 时 , 先抽 短效 胰 岛素 , 抽长效 胰 岛 应 再
素, 然后 混 匀 , 可 反 向 操 作 , 不 以免 将 长 效 胰 岛 素 混 入 短 效 内 ,
据患者 的特点加 以劝导 安慰 , 告诉 患者 良好 的心 理状 态能充 分 调动机体的潜能 , 动员机体各器官正常 发挥作用 , 更好地适 应 环境 , 增强抗病 能力 , 保持健康状态 。 2 6 健康教 育 : . 现代护理强 调 以患 者为 中心 实施整体 护理 ,
方式 , 以免 盲 目锻 炼带来 危 害 , 运动项 目应 选择 患者 感兴趣
我院 自2 0 0 7年 4月 ~ 0 8年 4月 收治 12例糖 尿病 患 20 7 者 , 中男 12例 , 7 其 0 女 0例 , 年龄最 小 2 4岁 , 最大 7 8岁 , 平均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哪些注意事项?2.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3.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4.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危害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哪些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一旦患上,很难治愈,基本上只能靠缓解来控制病情。

然而,糖尿病本身对人体的伤害并不大,只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做,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形成呢?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应该怎么做?要做好日常哪些护理措施?一、保持血压平稳血压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而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升高,也会引发高血压症的生成。

由此可见,二者是互通的关系。

因此,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并发症的生成,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

二、保持健康的体重根据身高以及年龄的不同,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最健康的体重。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尽量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自己所在健康的体重范围内,这样才能使机体各项机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的发展。

三、水果也要吃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了之后会导致血糖的升高,所以,干脆就不吃水果了。

然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果长期不吃,会导致患者缺少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适当的吃一些水果的,只要不过量就好。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糖分,选择一些糖分较少的水果就好啦。

四、注意休息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

一定要早睡早起,而且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等恶习的出现,才能对病情的康复有益。

五、控制胆固醇含量与血压一样,胆固醇也会影响血糖的平稳。

因此,糖尿病日常生活中,还要尽量的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鸡蛋,这样才能防止一系列并发症的生成。

六、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有效的控制病情,防止各类并发症的生成,还需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血糖的监测,从而可以不断的制定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的控制住病情。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给予患者更多的了解和帮助。

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尤其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偏高。

除此以外,糖尿病还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患者常感到口渴难耐,时常出现尿频、尿急,尿量增多,甚至夜间尿频。

多食表现为患者食欲明显增加,但体重减轻,这是因为机体无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能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致使体重下降。

另外,糖尿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高血压使血管受压增大,从而加重了心脏负担,甚至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血管壁的损害,使血管狭窄、硬化,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糖尿病的护理:糖尿病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药物管理、定期监测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1.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合理安排。

一方面,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避免过度饱腹和过量进食,以减少血糖的波动。

另一方面,要均衡摄入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适当,并且选择低糖、低脂、低盐的食物。

此外,饮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

2. 药物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管理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类、增敏类和减少肝糖输出类等不同类型,患者需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注射胰岛素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以防止皮下脂肪萎缩。

3.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掌握疾病的控制状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预防和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预防和临床护理论文

探索糖尿病足的预防和临床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观察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和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培训等。

结果 54例得到了治愈,1例患者自动出院,无截肢和死亡病例。

由于住院期间给予丰富细致的健康宣教,54例出院患者无1例因复发而再次入院。

结论只要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让患者掌握相关的知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就能避免“失足之痛”,甚至挽救生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的害处,很多时候表现在并发症上,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一种。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群的不断扩大,糖尿病足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的三重打击,糖尿病患者脆弱的双脚很容易受损,感染发炎以致溃烂,可导致截肢,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严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外非外伤性截肢的首位因素。

为了避免“失足之痛”,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55例病例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51-87岁,平均72,糖尿病史最短10年,最长31年。

治愈54例,自动出院1例。

本组55例中有不同程度感染,周围神经病变44例,表现为深浅感觉减退,缺血性溃疡38例,坏疽1例。

2 方法2.1 局部创面处理糖尿病足患者脚部出现溃疡感染,换药抗脚部炎症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怎样注意抗炎消毒、外科清创等细节。

2.1.1 抗炎消毒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患肢局部应用碘酒、酒精消毒,喷洒抗生素,碘酒、酒精能有效的清洗患者的溃疡组织,在糖尿病足溃疡部分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糖尿病足坏疽的扩散。

2.1.2 减轻压力糖尿病足患者应尽量去除局部水肿、引流出分泌物,必要时外科切开脓肿引流。

同时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敷料不要包扎太紧,影响脚部供血,保持脚部血液循环的畅通。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防护措施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防护措施
维持 在理 想水平 。
23 运 动 防 护 .
黏 膜保 护 剂、 除Hp 。 子泵 作 用时 间可 达 7h, 药2 d 根 等 质 2 服 ~3 内腹痛 、 嗳 气、 酸等症状 明显好 转或消 失 , 反 部分患者 自行停药 , 心 向患者解 释药 应耐 物 有关知识 及长期服 药 的必 要性 , 泵抑制 剂 临床上常 用洛 赛克和潘 托 质子
糖 铝宜餐 前 l服 用 , h 因硫 酸铝含 糖量 高 , 尿病 患者 慎用 t 除HI 糖 根 9 物 的药 可能出现如 口苦 、 厌食 、 恶心 、 上腹 不适 等不 良反 应 , 有严重 不 良反应 , 如 不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感染、 Hp 环境因素)诊断标准、 , 诱因、 症状、 预防措施、 饮食疗法、 各种抗消化陛溃疡 药物使用( 根除Hp抑酸剂、 、 胃黏膜保护剂药物) 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诊指 导。 通过家属参与系统健康教育, 可有效增加患者对P U的认识, 改变患者的 态度和行为,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学会计算每 日所需总热量, 维持理想体重 , 且均衡摄人营养物质 , 以蛋白 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热量的1%~1%、0 5%一6 % 。 2 5 3%、0 a 为重 多 食富含纤维的蔬菜、 吸收较慢的粗粮、 优质低脂蛋白质鱼禽类食物; 忌食高 脂 、 胆 固醇 、 高 高糖 类食物 , 多饮水 ; 、 酒 , 戒烟 戒 坚持 低盐 低脂饮 食 。 血糖 使
拉唑, 洛赛克可引起头昏, 特别是用药初期 , 嘱患者用药期间避免做高度集 中注意力的工作; 常用胃黏膜保护剂有果胶铋、 硫糖铝, 果胶铋在酸性环境 中才起作用 , 故宜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 服果股铋过程中可使齿舌变黑, 可应 用吸管直接吸入。 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出现便秘和黑便, 停药后自行消失, 硫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维普资讯
20 年 8 08 月第 5 卷第 8期 Wo d a hDg s l r Hel iet t 2 例 ,女 1 例 。年龄 2 ̄ 1 1 3 8 7 岁。
2 术后护理

临床护理 ・
们体会行低温 (℃~ 0 间断局部灌洗效果更佳 ,然后每隔 6 1 ℃)
了解,除腹部切口外,各种引流管也给病 人 造成很大精神痛苦。因
此, 病人易产生恐惧、 紧张、 忧虑等 I , 而影响病人术后的 恢复。
所以,我们护理人员要 细致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正确引导并
帮助病 人 树立战胜疾病的售 ,取得病 ^ . 合作,使其早日康复。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
①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 7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 征的变化 ,每 1 ̄ 0 i 2 5 3m n测量
1 ,血压平 稳后 改为 2 次 h测 1 。同时,特别注意病人的面 次
色 、神色 、表情及 四肢 末梢 的血液循环情况 。如有变化 ,立即
报告医生,记好重症记录。
持 续胃肠减压 6 1h 保持 胃管通畅 ,  ̄0, 从周 围静脉给 予支
胰 管,然后用 丁胺卡那、甲硝唑等药液冲洗 ,吸净后再将洗净
的引流管 ,放入原位并填满纱布。
⑥心理护理
病人 由于发病急 ,术前剧烈疼痛 ,术 后对 自己疾病愈后又 不太
③保持引流管通畅 每天将胰腺 上下缘放置 的胶 管引流管用抗 生素或生理盐 水做对 口冲洗, 根据 引出液体的性状决定冲洗液量 。 持续或间 断对 口灌洗胰腺局部 , 这样减少了胰性渗液滞流 而侵蚀破坏胰 周组织 , 从而对预防胰周大血管破裂 出血有着积极 的作用 。 我
适当的运动, 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 减少胰 岛素的需要量 。

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护理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的护理措施,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以来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特征,在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血糖监测、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合理用药、加强营养等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结果110例手术患者中,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82%,经换药治疗与积极的护理12 d后痊愈。

其余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现象,94例患者7 d拆线,14例患者9 d拆线,且均属于甲级愈合。

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术后积极有效的切口感染临床和预防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机会,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标签:糖尿病;切口感染;临床护理;预防性护理Prevention and Clinical Care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LENG Yun-pe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Da’an,Da’an,Jilin Province,131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fter incis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effective prevention of wound infection.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since 2009 abdominal surgery 11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or the study,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ound healing characteristics,after giving primary care,blood glucose monitoring,observation of the disease,prevention of infection,rational drug use,nutrition,etc. nursing intervention,wound healing observed in patients. Results 110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2 patients had wound infection,infection rate was 1.82%,after treatment with active care dressing 12d healed. The remaining patients did not appear the phenomenon of wound infection,7d stitches 94 patients,14 patients 9d stitches,and both belong to the Class A healing. Conclusions Give active and effective in diabetic patients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clinical and preventive care interventions,avoid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promote wound healing,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Key words] Diabetes;Wound infection;Clinical care;Preventive care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开腹手术患者也在随之增加。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以期为患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护士应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热量摄入,均衡营养。

同时,应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运动护理: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强体质。

护士应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并避免剧烈运动。

同时,应鼓励患者坚持长期运动,以取得最佳效果。

用药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药物的剂量、使用时间、副作用等。

同时,应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使用药物。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知识教育:糖尿病患者应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护士应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并教会患者如何记录血糖数据。

预防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护士应向患者强调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损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应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定期随访: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

护士应提醒患者按时随访,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结: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糖尿病的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6-09-09T15:26:28.0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作者:申苏荣[导读] 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昆明市精神病院65010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

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

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

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
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
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其中男52例,女98例。

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3
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

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1.2 诱因鞋内异物损伤2O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O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lO例。

不明原因55例。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

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2 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饮食、锻炼计划。

再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作用,使患者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的再次损伤和感染。

趾甲不宜过长,定期修剪,防止损伤。

患者穿鞋、袜应清洁、柔软、轻便、舒适透气,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注意保持皮肤完整。

糖尿病患者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在40℃~80℃,每次洗脚不超过10 min,洗完后用软毛巾擦干并检查足部。

足部出现破溃或水疱时及时到医院诊治,清洁换药,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2.4 局部护理根据溃疡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换药次数进行局部用药。

采用蚕食清创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用庆大霉素16万u、山莨菪碱10mg、胰岛素8u加生理盐水湿敷,每天换药一次。

加强患肢的运动,以防肌肉的萎缩,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指导患者每天仰卧床上,作上、下肢连续屈伸运动,20~30 min,非负重运动和足部按摩。

2.5 心理护理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足部的肉芽生长,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6 注意事项①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感觉减退,有麻木或针刺感觉;②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如遇到意外伤、鞋磨伤、烫伤、足癣等处理不当,均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的发生;鞋、袜要宽松、柔软、透气,鞋带勿系的过紧;③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按摩足部以及下肢,注意涂润滑剂保护;④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冻伤、烫伤、擦伤的发生。

2.7 运动指导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血糖黏稠度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同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腔变窄。

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坏疽。

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将进行截肢术。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

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

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