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摘要: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包括对当前就业市场趋势、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考察。
分析表明,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古建筑工程技术从业者的就业机会非常丰富,具有优异的职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古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就业市场;高校人才培养;行业发展正文: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专业,它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引领古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
目前,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就业市场需求量大,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逐渐提高,而且行业发展也日益火热。
随着古建筑工程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业者将继续享受到优异的就业前景。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古建筑的建设、修复、保护等方面。
例如,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可以应用于古建筑的新建、修复和保护,可以根据古建筑形式和规模,精心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根据古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开展耐久性试验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可以根据古建筑历史文化信息,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数字化勘测和保护等。
此外,还可以应用于保护传统文化,如传统房屋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重建等。
同时,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还可以把古建筑的相关知识应用于新建筑的设计中,比如古建筑的建筑风格、装饰独特性、用料节约大气等。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案例包括:长城修复。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工程。
然而,随着长城的年代久远,经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城墙不断成为受害者,其中一些部分受损严重。
为了恢复长城原有的风貌,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于2012年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护长城。
首先,采用较新的技术来检测长城每一处的状况,了解受损程度;其次,划出修复范围,根据受损部分的特性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最后,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根据古建筑的施工方法,恢复原来的风貌,把长城重新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古建筑工匠培训方案
古建筑工匠培训方案古建筑工匠是指具备古建筑施工技能的专业人员,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古建筑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能够重现古代建筑的精华。
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古建筑工匠人才,以下是一个古建筑工匠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1. 培养学员对古建筑的热爱和认知。
2. 使学员掌握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二、培训内容:1. 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了解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2. 古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学习古建筑的结构原理、施工方法和装饰手法,研究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
3. 古建筑的材料和工具:学习古建筑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了解古建筑所用到的工具和设备。
4. 古建筑的施工和维修:学习古建筑的施工工艺和工序,包括基础施工、结构搭建、装饰雕刻等步骤,同时掌握古建筑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5. 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了解古建筑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和专家讲座,向学员传授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进行实际的施工和维修操作,通过实践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参观考察:组织学员参观古建筑,了解实际的建筑情况,同时参观古建筑保护和修复的项目,加深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
4. 考核评估:设置考核环节,对学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测评,根据成绩进行评估和排名。
四、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员的基础情况,培训周期可以安排为3个月至一年不等。
五、培训师资:1. 主讲教师:具备丰富的古建筑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清晰地传递古建筑的知识和技能。
2. 实践导师:具备古建筑施工和维修经验,能够指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培训评估:通过学员的考核结果、实践表现和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对优秀学员进行奖励或荣誉称号的颁发。
建筑与历史保护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的技术与方法
建筑与历史保护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的技术与方法建筑与历史保护: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的技术与方法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等需求,还体现着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价值。
而历史建筑则是建筑史上的珍贵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因此,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运用合适的技术与方法。
本文将讨论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其实施的挑战和前景。
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历史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意义。
保护历史建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传承历史记忆:历史建筑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漫长历史,保护它们可以使后世了解过去的文明和发展脉络。
2. 保存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它们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特定文化的根源和传统。
3. 弘扬地域特色:历史建筑通常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风格,保护它们有助于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4. 促进可持续发展: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再利用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历史建筑转化为文化场所、商业综合体或公共设施,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二、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为了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有许多技术和方法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技术:1. 结构加固和修复:历史建筑通常存在结构老化、腐朽和倾斜等问题,需要进行加固和修复。
这可以通过利用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和木材加固等方法来实现。
2. 石材修复:历史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石材容易受到风化和损坏。
石材修复技术包括填补空隙、清洗脏污和恢复破损等。
3. 壁画和彩绘修复:历史建筑中的壁画和彩绘需要定期保养和修复,以防止颜料褪色和脱落。
修复技术包括局部修补、复原和保存等。
4. 古建筑杂项修复:历史建筑的修复还涉及到屋顶、地板、门窗等各个方面。
合适的修复技术包括清洗、更换和复原等。
三、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的挑战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挑战。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同济大学建筑系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建筑系,源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等,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由这些校系合并而成。
1986年以来发展成为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等组成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其中建筑系是各系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
建筑系设有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属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可招收博士后,并可招聘长江学者。
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门。
同济大学建筑系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方向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随着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实践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城乡历史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特殊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国内建筑院系中率先创建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新专业。
本专业是以建筑学为基础,跨历史人文和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兴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和交叉综合性。
专业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以及城市更新等当代建筑学的新兴方向与前沿领域,是我国建筑与城市发展中的急需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四、专业标准五、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建筑遗产与历史环境的保存、修复、利用设计和文物保护及其管理领域,既具备建筑学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系统掌握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与应用方法,兼具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六、毕业要求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历史建筑保护从业者优秀的职业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在校期间修完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总计160学分,具体要求见表2,毕业要求分解指标如表:七、主干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八、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图见附表一。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经验总结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经验总结古建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我国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本文将总结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经验,探讨相应的方法与技术。
一、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古建筑作为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首先,古建筑代表了一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艺,是建筑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其次,古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古建筑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二、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和方法1. 古建筑保护原则(1)原则一:保护优先。
在修复工作中,以保护为主,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特色和历史信息,避免“新旧不协调”。
(2)原则二:科学修缮。
修复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合理利用现代技术,确保修复效果符合古建筑的风貌。
(3)原则三:适度修复。
修复工作应力求适度,尽量还原古建筑的原貌,但也要考虑到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2. 古建筑修复方法(1)收集和整理古建筑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古地图、图片等,以便准确恢复古建筑的原貌。
(2)建立完善的修复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修复的范围和重点,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
(3)对古建筑进行必要的清理和修复,如清除表面杂物、修复破损部分、更换老化材料等。
(4)加强防护措施,对古建筑进行防水、防潮、防火等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古建筑保护的典型案例1. 故宫博物院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主要包括加固建筑结构、修复壁画和雕刻、研究材料保护等方面。
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故宫实现了古建筑保护与观赏功能的统一,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良好平衡。
2.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宫殿建筑群。
颐和园曾经历了多次破坏和修复,其中最著名的是对一水一山(昆明湖和万寿山)的修复。
2016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四年制
建筑学专业(含室内设计方向)培养方案(四年制)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建筑系,源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 筑系等,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由这些校系合并而成。1986年以来发展成为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 景观学系等组成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其中建筑系是各系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 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
与通讯等)
8、具备卓越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成为中国建
8、组织、领导和管 筑设计行业的引领者。
理能力
1、身心健康
1、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向上的心态,选体育。
2、道德修养 人
3、民族精神
2、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优良作风,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3、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在设计及管理中能够坚持贯彻。
4、理想信念
4、能够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为人诚实、正
5、国际视野
直。
6、人际交往 格
7、团队合作
5、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6、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7、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表 2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方面
内容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1、数学知识
1、数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组教学、课后作业及讨论等教学方式来完
建筑学专业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30名。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 15%。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7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35名左右。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古代建筑遗址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古代建筑遗址的保护与修复技术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古代建筑遗址犹如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岁月的侵蚀、自然的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使得这些珍贵的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因此,古代建筑遗址的保护与修复成为了当今社会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保护古代建筑遗址,首先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勘察和评估。
这就如同医生为病人进行详细的诊断一样,只有了解了“病症”,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勘察工作包括对遗址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建筑结构、材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三维扫描等,可以获取遗址的精确数据,为后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遗址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例如,一座古老的宫殿,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还可能见证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确定保护和修复方案时,要权衡各种价值,以确保采取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保护古代建筑遗址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风等因素都会对遗址造成损害。
比如,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木材腐朽、砖石风化;强烈的阳光照射可能使壁画褪色。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节环境条件。
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以及设置遮阳设施等方法,为遗址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
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古代建筑遗址,修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修复技术的选择必须谨慎,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使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和工艺。
在修复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事实,不随意添加或删减原有的建筑元素。
传统的修复技术在古代建筑遗址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砖石结构的修复常常采用勾缝、补砌等方法。
勾缝是用特制的材料填补砖石之间的缝隙,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补砌则是对于缺失或损坏的砖石进行补充,使其恢复原貌。
对于木结构建筑,榫卯结构的修复需要精湛的技艺,以确保结构的稳固和美观。
古建筑的保护方案
古建筑的保护方案古建筑的保护方案古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人为破坏和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许多古建筑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腐蚀。
为了确保古建筑的延续和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方案。
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手段。
国家应制定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确保古建筑的法律地位和保护工作的实施。
这些政策应该包括对考古工作的支持和保护,对私营部门和居民的奖励和补助,以发展与古建筑相关的旅游和文化产业。
此外,政府应确保相关的保护机构的正常运作,提供足够的经费和资源,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其次,加强对古建筑的巡逻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应增加保护古建筑的监测力度,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执行。
定期组织巡逻和巡视,发现和纠正古建筑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测古建筑的结构和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第三,培养专业人才是保护古建筑的关键。
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知识,因此培养专业的人才颇具重要意义。
国家应该加大对古建筑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的投入,建立专门的学院和研究机构,提供相关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更多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和技术人才。
同时,还需要与国际上的专家和机构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此外,加强对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强对古建筑的科研工作,积累和传承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古建筑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支持,提供相关的经费和资源,推动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公众教育和宣传也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增强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和重视,提高其参与和支持的意愿。
文物古建筑培训工作计划
文物古建筑培训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详细的文物古建筑培训工作计划,主要目的是提供培训方案、时间安排以及培训内容的细节说明。
此计划旨在提高培训对象对文物古建筑保护与维修的认识和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训目标•提升培训对象对文物古建筑保护与维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强培训对象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培训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推动文物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3. 培训内容1.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与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文物古建筑的相关历史概述–文物古建筑的分类与特点–文物古建筑的价值与意义2.文物古建筑保护与维修知识与技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概述–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文物保护和维修工程实践技术培训3.文物古建筑的文化鉴赏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文物古建筑中的艺术与文化内涵–文物古建筑的鉴赏方法与技巧4.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修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培养–项目管理与领导能力培训4. 培训计划4.1 培训时间安排•第一阶段:三天的理论培训•第二阶段:三天的实践培训•第三阶段:两天的文化鉴赏与理解培训•第四阶段:一天的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培训4.2 培训方式•理论培训:采用讲座、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实践培训:组织参观实地文物古建筑,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文化鉴赏与理解培训:通过讲座、导览等方式,加深对文物古建筑的鉴赏与理解•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培训: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形式4.3 培训评估•培训过程中进行小测验和作业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估5. 培训评估与持续改进•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并采集培训对象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方案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6. 结束语本文档详细说明了文物古建筑培训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培训对象对文物古建筑保护与维修的认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融合艺术、历史、文化和工程技术的学科,旨在培养在古建筑保护、修复、研究与开发等领域具备综合技术和理论素养的专业人才。
在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学生将学习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会接受专业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培训。
1. 专业概述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古建筑保护、修复、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技术要求、工程实施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课程设置(1)古建筑保护理论:学生将学习古建筑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保护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古建筑材料与构造:学生将学习古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构造技术,包括石材、木材、砖瓦等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
(3)古建筑修复与保护:学生将学习古建筑修复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了解古建筑维修的工艺流程和工程实践。
(4)古建筑文化与艺术:学生将学习古建筑文化的传统与演变,包括古建筑的设计理念、雕刻艺术和装饰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古建筑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实践教学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的培养,学生将参与到实际的古建筑保护与修复项目之中,亲自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锻炼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建筑的特点以及保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就业方向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古建筑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可以进入文物部门、设计院、建筑事务所等相关领域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古建筑保护工程师、古建筑研究员、古建筑修复技术员等职位,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5. 专业前景随着古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不断推进,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重视,学习古建筑工程技术的学生将会面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机遇。
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建筑工程人才培养啊,目标就是要打造出那种超级厉害的“建筑大侠”。
这些大侠得具备扎实的建筑工程知识,就像武侠小说里大侠们深厚的内力一样。
从设计到施工,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啥都得会。
而且呢,还得有创新精神,能搞出一些又酷又实用的建筑设计,就像创造新的武功秘籍一样。
同时,他们还得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毕竟盖房子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得像武林帮派一样大家齐心协力。
二、培养要求。
# (一)知识要求。
1. 建筑基础知识。
首先得把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这些基础知识牢牢掌握。
这就好比练武要先扎马步,这些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
你要是连建筑图都看不懂,那还怎么盖房子呢?就像你连武功招式图都看不懂,还怎么闯荡江湖啊?对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面的知识也不能含糊。
要知道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是怎么支撑起来的,就像明白不同的武功门派是靠什么独特的功夫立足的一样。
2. 工程技术知识。
施工技术那是必须精通的。
从基础工程施工到主体结构施工,再到最后的装修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得心里有数。
这就像大侠得熟悉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一样,施工技术就是建筑工程的兵器。
工程测量知识也不能少。
要能精准地测量出建筑的位置、高度啥的,要是测量错了,那房子可就歪歪扭扭的了,就像射出的箭偏离了目标一样。
3. 管理知识。
项目管理知识是让建筑工程有条不紊进行的关键。
得知道怎么安排工期、怎么管理成本、怎么保证质量。
这就像帮派里的大当家要管理好帮中的各种事务一样,要有条有理。
建筑法规和规范也得清楚。
不能盖出违反规定的房子,这是底线,就像武林中人不能违反江湖规矩一样。
# (二)能力要求。
1. 实践操作能力。
要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不能光纸上谈兵。
得让他们到工地上去,实实在在地拿起工具干活。
就像学武功不能光看秘籍,得真刀真枪地比划比划。
比如让他们参与砌墙、绑钢筋这些实际操作,这样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2. 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提出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培养方案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学制五年制本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基本要求1.德育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法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坚持既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又勤恳实干、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
2.智育(1)公共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法律与法规。
● 了解国防基本知识。
●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 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文化,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及方法。
● 了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 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程序的操作应用技能和方法。
●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的能力。
●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 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了解建筑物理声、光、热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 了解建筑给排水、电气、空调等相关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方法。
● 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 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 了解人类文化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 掌握建筑设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建筑画的基本理论和技法。
●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80● 了解外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传统建筑工匠培育方案
传统建筑工匠培育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传统建筑技能:学员需掌握传统建筑工艺与技巧,包括传统材料的选用、传统施工方法和传统工具的使用等。
学员应具备独立完成传统建筑工程任务的能力。
2.文化素养:学员应具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了解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价值,有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创新能力:学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将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需求相结合,推进传统建筑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4.团队合作能力:学员应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完成复杂的传统建筑工程任务。
三、培养内容1.传统建筑技艺:a.传统材料选用与处理:通过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学员能够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点、性能和选择要点,学会传统建筑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巧。
b.传统施工方法: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学员能够掌握传统建筑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巧,包括传统榫卯结构的搭建、传统瓦片的制作和铺设等。
c.传统工具使用:学员应熟悉传统建筑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传统工具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技巧。
2.文化素养:a.传统建筑文化理论:学员应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传统建筑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等。
b.传统建筑文化鉴赏:通过参观传统建筑遗址和文化景点,培养学员对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眼光。
c.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学员应学会使用多种载体和平台,传播传统建筑文化,提高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力度和影响力。
3.创新能力:a.设计创新:学员应学会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传统风格和现代功能的建筑作品。
b.工艺创新:学员应能够改进传统建筑工艺,提高工艺精度和施工效率,推动传统建筑工艺的现代化发展。
4.团队合作能力:a.跨学科合作:学员应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跨学科合作,协同解决传统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b.团队协作:学员应通过团队项目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传统建筑工程任务。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1.08.23•【文号】办人函〔2021〕855号•【施行日期】2021.08.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的通知办人函〔2021〕8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培养适应文博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现就“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2022年招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升计划”基本情况“提升计划”是国家文物局与相关高等院校合作,面向文博行业在职人员,重点向文博系统基层在职人员,招收硕士研究生。
通过学历教育与文博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方式,在提高文博行业在职人员学历水平的同时,培养一批具有文博专业素养的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报考“提升计划”人员须参加国家统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后需至少有一年脱产学习时间(具体时间由培养院校制定)。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内容,按照培养院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研究生学历证书,授予硕士学位。
(二)“提升计划”培养院校面向文博行业需求,对培养课程进行专门设计,实行校内导师和文博行业专家、学者担任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招生学校和专业设置(一)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非全日制,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简介见附件1)。
研究方向有5个: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学、文化遗产管理、博物馆学。
在西部7省(区、市)及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干部,可报考西北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保护古建筑的方案
3.古建筑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古建筑被闲置、拆除或改变用途。
4.保护资金不足,专业人才队伍短缺,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难。
三、保护目标
1.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完整和真实性。
2.提高古建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
3.促进古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传承历史文化。
4.宣传保障
加强古建筑保护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古建筑保护的良好氛围。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保护措施,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完整和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合法合规,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部门协作,发挥社会力量,共同为保护我国古建筑作出贡献。
第2篇
保护古建筑的方案
一、前言
古建筑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加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保护方案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古建筑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现状分析
1.古建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护状况参差不齐。
保护古建筑的方案
第1篇
保护古建筑的方案
一、背景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地域特色。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
1.确保古建筑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害。
(2)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古建筑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
5.文化传承
(1)开展古建筑历史文化研究,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一、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古建筑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就像一个个会讲故事的老爷爷老奶奶。
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呢。
比如说故宫,那里面一砖一瓦都有故事,从皇帝老儿的日常到宫廷里的各种礼仪,感觉每走一步都像是在穿越历史。
而且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也是独一无二的,像徽派建筑的白墙黑瓦马头墙,那简直是建筑界的艺术珍品。
要是这些古建筑没了,那我们的文化传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啊飘就没影了。
二、古建筑面临的问题1. 自然因素大自然有时候可调皮了,对古建筑不太友好。
像风雨的侵蚀,一场大雨下来,那些没有好好保护的古建筑可能就会被雨水灌进去,时间长了,墙皮脱落、木头腐烂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地震这种天灾,古建筑一般都比较脆弱,稍微晃一晃可能就会有损伤。
2. 人为因素咱们人类有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古建筑。
有些游客没有保护意识,在古建筑上乱刻乱画,什么“到此一游”之类的,这就像在老爷爷老奶奶的脸上划了一道口子,多不尊重呀。
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拆建古建筑,这可真是太可惜了。
三、古建筑保护的解决方案1. 维护与修复对于古建筑的维护和修复得找专业的团队。
这些专业人士就像古建筑的医生,他们知道怎么给古建筑看病。
在修复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比如说修复一座古寺庙的佛像,不能把佛像弄得崭新崭新的,那样就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要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让佛像在修复后还是原来的感觉。
2. 加强保护意识的宣传要让大家都知道古建筑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方式。
在社区里,可以办一些古建筑保护的展览,展示古建筑的美和价值。
在学校里,可以把古建筑保护纳入课程里,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像我以前的学校就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当地的古建筑,然后回来写作文,这样大家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古建筑。
3. 合理开发利用古建筑也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
比如一些古街可以发展成特色旅游景点,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商业化。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3.06•【字号】榕政办〔2018〕55号•【施行日期】2018.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榕政办〔2018〕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3月6日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通知》(建规〔2017〕21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将北京等1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的通知》(建规〔2017〕245号)要求,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基础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基础良好。
我市对文化遗产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和创新精神,近年来,通过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鼓岭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利用,总结出宝贵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在省内率先启动市区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城市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统筹协调夯实了基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新思路、新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苍霞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开发,为历史建筑在保护理念、修缮技术、利用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二、工作目标本次试点工作,要围绕住建部任务要求,立足于破解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难点、总结完善工作的特色经验、夯实工作的基础,重点围绕保护与发展理念传承、建立修缮技术标准、丰富利用模式范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等福州特色经验的探索,提升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总体水平,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格局,系统总结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模式经验,更好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共同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有福之州。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一、引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学科,其考研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考研方向的相关知识和要求,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该专业方向。
二、专业课程1.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主要介绍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原则、历史建筑评估等内容。
2.历史建筑勘测与测量:介绍历史建筑勘测与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勘测工具的使用、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3.建筑材料与技术:学习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了解传统建筑材料的保存和修缮技术,掌握历史建筑修缮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和工艺。
4.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设计:介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结构分析、修缮方案设计和保护材料选择等内容。
三、考研要求考研专业课程主要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进行考察。
以下是考研要求的主要内容:1.理论基础: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建筑学、材料学和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以便能够理解和分析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相关问题。
2.专业知识:考生需要掌握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了解国内外的历史建筑保护典型案例。
3.实践能力: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勘测和测量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历史建筑的勘测和测量工作,并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综合能力: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设计和方案评估。
四、就业前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1.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从事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修缮指导、文物评估和安全监测等工作。
2.建筑设计院: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咨询工作。
3.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工作。
4.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在以上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这个专业的重要特点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_这个专业的重要特点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历史建筑保护机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研究机构从事历史建筑保护、修复、鉴定和研究等工作。
建筑设计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建筑设计院从事文物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工作,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确保其在保护修缮中保持原有的历史特色。
建筑施工企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施工。
建筑咨询与规划机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建筑咨询与规划机构从事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和评估工作,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建议。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重要特点历史文化传承: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关注历史建筑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培养学生对历史建筑的认识、研究和保护意识,使其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多学科交叉融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融合了建筑学、文物学、历史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和保护需求。
综合技术应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对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包括建筑材料分析、结构评估、修复方案设计等,涉及实际工程实践。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
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
相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及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就业前景较好。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成为在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系统中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工程设计、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等方向的设计、科研、开发、管理的专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在于培养以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及技能为基础,系统掌握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较高建筑学素养和特殊保护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通过系统培养和学术研究,使学生一方面接受整体的建筑学培养,另一方面接受一定的保护工程特殊训练,以便在毕业后能够适应教学、科研、设计和城市管理等部门的特殊专业需求。
教学体系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建筑学基础课程为主的阶段(第一、二学年),和以保护类专业课程为主的阶段(第三、四学年)。
第一阶段的课程设置与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学生系统接受建筑学的基础训练,初步掌握建筑理论、设计和技术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
自第三学年起,学生一方面续修与保护相关的建筑学部分主干课程,一方面转入保护类专业课程的深化学习。
这种循序渐进的“加餐”方式,既保持了建筑院系的办学特色和建筑学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又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把握历史建筑保护的知识及技术要领,以回应历史建筑保护在文化和技术两个层面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要求。
二、培养目标
(1)本专业属特色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备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系统掌握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并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
(2)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规划、景园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3)根据教学效果和毕业生的工作反馈效果定期评价本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本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将聘请本专业的教学和同时邀请同类院校专家及业内资深同行参与。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1)工程知识
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建筑学通用技术体系,建筑设计能力;掌握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特殊技术体系以及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经过保护技术类课程学习和实验室实习的过程,掌握保护建筑中不同材料的性能及其修复工艺,理解历史建筑保护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2)问题分析
掌握建筑、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内容,将保护的理念-价值判断和规则-法律法规等约束条件,与保护对象的策划、规划和设计相结合。
掌握历史建筑的文化和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以及对其材料和结构的‘病理诊断’,再
到修复材料与工艺特征和应用要领等。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掌握建筑设计基础及相关基本知识点、掌握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
掌握维修设计、整饬设计、复原设计,以及相关的改建、加建和扩建设计要领,理解适应性再利用设计和可逆性设计方法的意义,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来达到保护与再生的高度统一。
(4)研究
掌握建筑学基本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中外建筑古今演变的过程及时空特征;
掌握历史建筑的形制与工艺特征,及其与所依附文化系统的关系;
掌握艺术史和文博类相关知识,及其与本专业领域的关联性;
掌握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准则和法规精要;
有能力进行地域建筑与历史建筑的调查测绘。
(5)使用现代工具
掌握手工表达方式,以及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并能选用包括木工制作、陶艺塑形和3D 打印等工艺在内的恰当方式与手段表达设计的意图和成果;同时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能力,如CAD、3DS、sketch up、PS在内的专业设计、图形软件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使用这些专业软件绘制设计图和编制设计文件。
能够以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REM+EDX 等仪器进行材料构成和性能的物化分析,并间接支撑断代判定和强度检验。
掌握从历史建筑的文化和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到对其构成材料的“病理诊断”,再到修复材料与工艺的特性和应用要领等一套完整的技术。
(6)工程与社会
通过参与实习实践,将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专业实践,培养独立从事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能力,增强对于实际工程项目的认识和能力。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充分认识到历史建筑保护对于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本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出发,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于上述方面的各方面影响,自觉在设计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
(8)职业规范
通过名师讲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就业实习等教育环节加强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0)沟通
能够就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城乡遗产保护等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意识、健康的社会交往能力。
(11)项目管理
了解与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有关的工程管理原理与市场经济知识,包括概预算、评价、投资与房地产等的概念;了解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的基本内容,初步具有在建筑设计中遵照和运用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在专业领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学位课程
建筑设计(一)~(四)、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一)~(二)、中国建筑史、历史建筑保护概论、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专题保护设计(一)~(四)、历史城市保护概论。
五、主要实践环节
认知实习、美术实习(一)、建筑参观实习(一)、快题设计(一)~(三)、传统工艺工坊、保护现场实习、历史建筑及工艺实录、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上)、(下)、军事技能。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注: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基础(技能、技术)选修课程板块、拓展选修课程板块、跨学科选修课程板块。
本专业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8年。
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经申请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获得不低于135学分,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八、课程设置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要求学分:10,在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中选择修读。
(“新生研讨课程”不超过4学分)
(2)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学分:40
(二)大类基础课程要求学分: 55.5
(三)专业教学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1)专业必修课程要求学分: 35.5
(2)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分: 17
(四)开放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要求学分:2
学校“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中选修。
注: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学生必须修读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全部教学、实践环节,若在培养方案执行过中确因专业发展需求进行的微调,学校将在教务管理系统及学生园地中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