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美主义与现代性的思考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现代性”概念
文学流派知识:解读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现代性”概念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文学流派,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这些流派的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现代性思潮,呈现一种新的文学面貌。
那么,“现代性”是什么概念?它与现代主义文学又有何关系呢?首先,“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难以给出清晰准确的定义。
它涵盖了现代社会中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变化和转型,而这些变化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20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充分发展带动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人们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呈现出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这种变迁的过程就构成了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理性主义,即把科学、技术、工业等理性手段作为社会进步的基础。
二是个人主义,即个人权利、自由和尊严被认为是社会任务和发展的核心。
三是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颠覆,即对对传统的道德、宗教、家庭等制度的批判和挑战。
四是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相对论,即对单一意识形态的否定和多元意识形态的胜出。
五是社会变化和冲突,即社会阶层、性别、种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和冲突。
现代性的特征反映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形式创新和审美优越性,故在文学作品上表现为极端的艺术自由,追求创新的语言和结构,破坏了传统文学的规则和限制,同时也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是对混沌和破碎世界的描绘。
现代主义文学在对世界的观照中强调了现代性带来的混乱和破碎,把人们的经验和感受表达出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无序感和不安全感。
三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
现代主义文学作者和作品对一些不健康的旧习惯和传统偏见进行了批判和抗议。
他们反对压迫和束缚,呼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
四是对人类和社会的审视。
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人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暴露现代社会中的诸多挑战,如战争、贫困、疾病和人们的精神状态等,同时也尝试给出它们的解决方案。
审美主义审美心理主义与审美个体化
审美主义\审美心理主义与审美个体化摘要西美尔作为“第一位审美现代性思想家〞,其现代性理论表现为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个体化的特征。
在世纪末的现代生活碎片中,对现代人的生命感觉的敏感把握是理解现代性的关键。
审美性是一种心理主义,感性根底与审美心理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这种审美主义从本质上是指向现代个体的。
在此根底土,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感性论是一体的。
西美尔的审美现代性体验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性的另一种可贵视角。
关键词西美尔审美现代性审美主义个体化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之一,是审美现代性问题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被誉为“第一位审美现代性思想家〞。
他经常被冠以“印象主义大师〞、“生命哲学家〞头衔,其现代性的思考常常反响在对其审美体验上。
其“审美现代性体验论〞的根底是“生命哲学〞,最终指向现代个体的心理体验与生命感觉。
在这个根底上,审美主义、心理主义和感性论是一体的。
一、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生命哲学〞按照西美尔对时代主导理念的划分,在所谓前现代社会,人是被确定的存在,人具有本质性,或言“实在的整体性〞;然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的自性观念被分裂:人实在的整体性也随之解体,现代人的形象因此变得相当模糊,其结果是“人的哲学被人的社会学取代了:人的科学成为人的社会的科学。
〞也就是说,现代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存在,现代人与传统社会个体相比,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反响。
其中,最为根本的转变表现为,人的本质由抽象的形而上意义的品质转向富有感情和感觉的个体生命本身。
在现代生活的碎片中,一切都难以把握,只有自我的感觉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真实的,我们的“身体〞重归本体论位置。
如存在主义学者梅洛一庞蒂所言:“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的‘理解力’的一般工具。
〞换言之,身体的理论就是一种关于感觉的理论。
注重身体的现代人为此岸的、感性的、审美的存在性寻找证明。
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艺术理论和现代性批判研究
综上所述,艺术真理和现代性批判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不同的概念。艺术真 理反映了艺术的本质和价值,而现代性批判则为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在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艺术与现代性的关系,如何在保持艺术的原 创性和独立性的发挥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推动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艺术批评家们也在思考艺术与现代性的关系。他们通过分析艺术作品中的主 题、形式和技巧,揭示了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现代性要素。例如,批评家们可能 会分析艺术作品中如何呈现了科技的影响、大众文化的现象以及社会不平等的问 题。通过这样的批评,他们旨在推动人们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和理解。
总的来说,艺术、真理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维的。法兰克福学派 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艺 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然而,尽管这些理论家和艺术家们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 宝贵的洞见,但每个人对艺术、真理和现代性的理解仍然可能存在差异。
同时,该理论也提醒我们,真正的现代性建构不仅需要技术和经济的进步, 更需要文化、道德和精神层面的提升。
结语
总的来说,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和价值。该理论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也为中国 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当然,对于这一理论的运用也需要保持清醒 的反思,毕竟每个时代和社会都有其独特的问题和发展路径。因此,我们需要借 助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智慧,更加深入地反思和探索当代中国现代性建 构的道路。
尽管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有价值的见解,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该理论过于强调现代社会的否定性,对文化的积 极作用和人们的主体性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法兰克福学派未能充分到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资本、文化身份、文化政治等问题,这使得其 理论在解释具体社会现象时存在一定局限性。
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
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内容提要】西方审美现代性有这样三种范式:第一是针对古典美学理性、知识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感性甚至非理性的范式;第二是反对古典美学道德主义的“外在”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审美独立的范式;第三是针对现代社会种种“异化”现实而呈现出来的用“审美之维”批判现代社会的范式。
关键词】范式审美现代性感性非理性审美独立审美批判西方现代美学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是它超越于古典美学的“古典性”却大致呈现出这样三个比较集中的范式:一、针对古典理性、知识主义而来的感性、非理性主义范式西方传统文明的基调是理性知识主义,理性知识一直是人们的一个最高理想。
正如策勒尔所说:“希腊哲学在公元前6世纪就大胆地并几乎是猛烈地踩出了由神话通向理性的道路。
”[1](p336)充分地信任理性、用理性追求知识、智慧的认识态度是古希腊文明的基调。
德谟克利特只相信理性,在晚年为了认识真理不受感性的影响,竟故意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由此可见一斑。
人们问阿拉克萨哥拉一个人活着为什么比不活着好,他说因为活着可以研究天和整个宇宙的结构,可见知识价值取向的第一性。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知识作为最高的标准。
感性在柏拉图那里只是一匹“劣马”,而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感性容易犯错误,所以他逃避想象,认为:“如若人以理智为主宰,那么,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
”[2](p228)柏拉图认为文学艺术引起人情感的“感伤”与“哀怜”,与“真理”隔了三层,所以驱逐诗人。
亚里士多德不驱逐诗人,因为他认为人们看到艺术模仿一个事物之所以感到愉悦,是因为人们能从中想起它就是现实中的“某物”从而获得了知识。
中世纪更是把世俗的感性享受视为罪恶,用绝对理性信仰的禁欲主义和“彼岸”的许诺来压抑感性。
这种理性知识精神随着笛卡尔怀疑一切的“我思”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正如卡西勒在《启蒙哲学》中所指出的,笛卡尔精神滲透了一切知识领域,以致它不仅支配了哲学,还支配了文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审美主义的“现代”定位及其“后现代”发展逻辑
社会科学家
S OCI AL S ENTI T CI S
J n,0 1 u . 1 2
( 6 , 第 期 总第 10 ) 7期
【 文艺论丛】
( ., n rl o10 No6Geea .7 ) N
审美主义的“ 现代” 定位及其“ 后现代" 发展逻辑
顾 梅 珑
会正在 经历一场深刻 的审美 化(eteiztn 过程 , as t i i ) h c ao 以至 于当 代语境下 , 审美感 已经成为 了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 时的审 这
代社会 的形 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 品。”】 、 【 l 影视 广告 、 流行歌 曲、 美实则表现 了人类凡俗的生存状态 ,它首先应该是和主体人 的 MT 时装表 演 、 V、 酒吧 发廊 、 容院 、 漫游戏 等等充 斥着普 通 内在心性和感觉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联 的。尼采曾经说过 :只 美 动 “
的问题 , 这也必 然引发学术 界对这一 问题 研究 的理论热潮 。
收 稿 日期 :0 10 — 0 2 1- 5 1
内心深处带有某 种不确定和流变性质 的心性 品质 , 审美 问题首
基金项 目: 文系“ 本 中央 高校 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资金资助 ” 目(U R 10 9 ,江 苏省教育厅 2 1 项 J S P 1 2 )“ 0 0高校哲学社科研究指 导项 目” 2 1SD 5 0 1部 : (0 0 J 7 0 2 ) 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 介 : 梅珑 (9 9 )女 , 顾 17 ~ , 江苏无锡人 , 学博 士 , 文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 硕导 , 研究方 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 4 2 ) 1 12
浅析《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浅析《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作者:叶婷玉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5期【摘要】《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是作者马泰·卡林内斯库通过历史与比较的考察,基于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相对立的分析框架,把这些概念作为“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他认为审美现代性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相继呈现出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与之对应,审美现代性包含着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审美现代性自身。
结合这三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审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一、对立于传统审美现代性与传统的对立关系体现在现代性这个概念被构想出来,现代性的概念在异教的古代世界中是显然不存在的,它产生于基督教的中世纪。
“modernus”(现代)是在中世纪据“modo”(意思是“最近、刚才”)一词创造出来的,根据《拉丁语言宝库》,“现代”指的是“在我们时代的,新的,当前的......”它的主要反义词就像同一部词典所开列的,是“古的,老的,旧的......。
”分为理性观点、趣味观点、宗教观点。
宗教的衰落、人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自此艺术逐渐走向自律,康德在一个世纪前维护了艺术作为一种自律活动的观点,他在《判断力批判》(1970)中提出了艺术“无目的的目的”这个二律背反的概念,并由此肯定了艺术根本的无功利性。
波德莱尔回答了“为什么现代性不能同过去的任何东西相比?他认为,从过去幸存的东西就是诸多连续的现代性的表现,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独特的,并因此有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就是艺术家不能像过去学习的原因。
艺术家需要创造性的想象来表现现代性,往昔的杰作如果被当成范本,只会妨碍对现代性的想象性追求。
因而,现代性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悖论式的可能性,这一悖论,始于宗教的合理化然后终结于世俗的合理化,并最终宣告了宗教与世俗的彻底分离。
现代性的物质审美主义批判
作者: 柳清华[1];李富贵[2]
作者机构: [1]渭南师范学院政经系;[2]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陕西渭南714000
出版物刊名: 甘肃社会科学
页码: 219-222页
主题词: 现代性;物质审美主义;批判
摘要:“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现代人操持实用主义和现世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生看成享受,侧重于感官的体验,把审美理解为生理快感和声色之乐。
将感官的快适等同于美感,这与人的本质自由、追求超越价值、提升内在精神的审美本质背道而驰。
最终导致神圣价值的陨落、价值意义的缺失、精神世界的空虚。
审美主义实质是形式主义的实用美学。
审美主义的时代,社会反而没有了美。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于20世纪初,从“新文学运动”开始,持续进行到今日,逐步形成丰富多样的现代文学体系,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现代性特征。
现代性,是当今文学发展的主旋律,影响着文学的实践和诠释,也是指导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社会实践角度把思想、文学表达、情感体验三个层面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浅析。
首先,从文学的社会实践角度来看,现代性彰显就是一种解放思想、批判价值观以及关注社会关怀的精神,以新颖、开拓的文学表达形式,来回应、关注大社会背景下的浮躁与动荡,给出激发思想、抒发情感的文本以及适应社会制度变迁的正态化辩证思维,这种社会实践令中国现代文学体系更具有时代性和古代思想的拓展性,为了帮助民众获得真正的社会发展,也不断给予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解放人们的思想活动的批判性。
其次,从文学表达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在其表达形式上体现出现代性,包括尝试适用不同技巧应用于具体情况,比如在新古典主义时期,主流作家带领读者把这种思想应用于文学表达,以反映工业时期的中国史诗抑或现代当代主题;在多元文学流派的作品中,文学创作者追求多样性具有属于当代中国的审美;甚至可以采取多种谐调的方式来表达新的艺术效果,以展示对现代主题的关注,只有把文字的表现形式、思想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抽象文本中体现现代性。
最后,从情感体验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出批判和理性思维的一致性,它有助于塑造让具体读者能够识别和理解的情感内涵。
作品中对于累累篇叙的叙事技巧,对着细微和复杂的思想变化以及隐喻的表现,无不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感,能够引人共鸣,多种文体中体现的生活细节,也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参与于分析释析,激发情感和参与意识,从而增进现代性的理解。
因此,现代性是一种积极和动态的性质,是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反思和实践的指引,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下,现代性意味着以普遍性作为读者行动准则,以持续性作为读者探索目标,以全新性作为现代性文本诠释方法,而以传承性作为深化现代性诠释的手段;综上所述,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性文学的发展是有效把握历史走向的不变法则,更加深层次地体会实践中的解放思想、批判价值观和社会关怀,使中国可以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期以来审美现代性的理论反思
美特征 ,而且 也是 审美 现代性 的基本 要素之 一 。因而本
雅明概括说 :“ 他标 明了现代主义轰动所具有 的代 价 :光
韵在惊颤体验 中的消失 。他 为认 可这个 消散而付 出了高 价 ,但这是他 的诗 的法则 。 [1. ) "1(1 在我们 近年来 的文 学 1p6 2
的响应 , 文艺学研究 中的审美主义倾 向便是典型代表 。客 观地说 , 审美现代性思潮在推进我国文艺学研究的不断深 化过程 中起 到不 可忽视 的作用 ,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 新 时期伊始 , 人们对“ 文革” 中占据 统治地位 的“ 极左 ”
的联 系比较 密切 , 至 呈现 为某 种不 断强 化 的态 势。2 甚 0 世纪初 , 文艺高举“ 科学 ” 民主” 与“ 大旗是 与当时的社会政 治潮流相吻合 , 有力地推动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 向现 代文 明的转型 ; 之后 的民族救 亡运 动更使 文艺紧紧地 与祖
2O O 4.[ 参考 Nhomakorabea文
献]
[]德 ] 贝马斯 . 1[ 哈 现代性 的哲 学话语 [ ] 北 京 : 林 出版社 , M . 译
[ ]德 ] 2 [ 韦尔斯 . 重构美学 [ ] 上海 :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02 20 . [] 3 阿多诺 . 美学理论[ ] 陈慧 , M . 等译 . 成都 : 四川人 民出版社 ,
艺术创作 中 ,追求 令人 “ 颤” 的效 果成 为一种 普遍 的 惊 价值取 向。影 视作 品 中的许 多 情节 和影 像 镜头 、画面 , 都是 自觉地追求一 种令人惊 奇 的效 果 的。以视觉 的震撼
[] 9 本雅明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 品[ . M] 北京 : 中国城市 出版
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为十八世纪与歌德齐名的一名文化巨人,席勒满腔热情地追求着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坚持不懈地在艺术实践、艺术理论和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进行自由之途的探索。
因此,他的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与现实中的国家政治状况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但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更将美与人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美育来弥合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人性的分裂状态,突出了人性在个体现实生存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席勒对人的感性的重视和对个体在现实世界的和谐生存状态的关注,使得他的思想不仅在美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价值,在政治学、社会学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本文分四章对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梳理与阐释。
第一章梳理了席勒美学思想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理论来源。
席勒美学思想是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西方从古希腊开始的美学思想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一种偏重理性的作用,重视逻辑思维推理,另一种则强调感性的作用,突出对感性经验的偏向。
这两种理论倾向一直存在于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各自极端发展并呈现出互相交融的特点,共同构成西方美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主要传统。
席勒就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的这种背景下,批判地吸收已有的美学思想成果和同时代的康德等人的理论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
因此,席勒的美学思想既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的承接性,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更加严密的内在逻辑性,他的思想又成为德国古典美学这根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同时,西方人性论思想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泉,卢梭和康德是他人性思想的直接来源。
席勒从人性入手开始对时代的问题进行分析,人性问题贯穿在他美学思想的始终,而这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的新的思考维度。
第二章阐述了席勒美学思想产生的德国现实社会状况。
现实是席勒美学思想的出发点,这是我们研究席勒美学思想的前提。
席勒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德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在现代社会,审美文化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两种不同的形态,并出现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
这些问题都与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有关。
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一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在古典社会,也存在着民间的通俗审美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高雅审美文化之分。
但在现代社会,借助市场经济的推动,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之间的分化远远超出了古典的形式,他们各自极端地发挥了自己的社会功能。
可以说,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分化是现代性的产物。
现代性是一种世俗性,既包括理性层面,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包括感性层面,体现为一种感性的解放。
审美作为超越的文化,与现代性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对立的一面。
审美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以超理性的形式对现代性的批判,就产生精英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写通俗文化相结合,以感性化的方式对现代性(理性)的消解,就产生大众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以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继承了古典社会贵族审美文化的传统,保持人的超世俗的精神追求。
精英审美文化以其超越性和自由的品格,反叛现代性,批判现代性,企图解决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扰。
精英审美文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超世俗性。
它超越现实生活,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形上思考,引导人体悟生存的真义。
第二,反叛性。
它自觉地批判现代性,抗议人的异化,与传统意识形态决裂,从而凸显自由的品格。
第三,精英化。
满足一部分知识阶层等少数精神贵族的精神需求,拒斥商业化、大众化、功利性,追求个体性、艺术性,趋向精致化。
第四,非理性主义。
抵制理性统治,诉诸非理性,以反抗理性来争取精神的解放。
第五,经典性。
以其高雅、超越品质,传为经典,具有永恒价值。
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这是由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决定的。
审美主义、审美心理主义与审美个体化——格奥尔格·西美尔的审美现代性体验论
— —
格 奥 尔 格 ・ 美 尔 的 审 美 现 代 性体 验 论 西
赵 岚
( 都 理 工 大学 传 播 科 学 与 艺术 学 院 , 都 6 0 0 ) 成 成 1 0 0
摘 要 西美 尔作 为“ 第一位 审美现代性思 想家” 其现代性理论表现 为审美主 义、 , 心理 主义和个体化的特征 在
p y h l g c la d a sh t n i i u l m . tt e e d o e t r , e o n z n ie f e i g o o e n p o l sk y t s c o o i a n e t e i i d v d a i c s A h n f c n u y r c g i i g l e l fm d r e p e i e o f n u d r tn n o e n t .Ae t e i im s a p y h l g c l t e r .Th r s a n v t b e r l t n b t e n s nsb l y n e sa di g m d r iy sh t s i s c o o i a h o y c e e i n i e ia l e a i e w e e i i t o i a d a sh t im . i u t n o sy h e t e i i m i sa o e n i d v d as A s a r s l h y a e t t 1 i m e ’ n e tei s c S m l e u l ,t e a s h tc s am tm d r n i i u l . e u t e r o a .S m a ,t lS a sh tc m o e n t h o y p o d a Sa v l a l e s e tv o u de sa d n o e ni . e t e i d r i t e r r vi e sU a u b e p r p c i et n r t n i g m d r t y y
作文审美观念的变迁
审美观念的变迁导言审美观念是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评判标准的总称,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审美观念会发生变迁和演变。
这种变迁既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感知能力和经验的塑造。
本文将探讨审美观念的变迁,并从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审美趋势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阐述。
古代审美观念古代审美观念主要受到宗教、哲学和文学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审美观念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引导,对于“君子之道”、“自然之美”有着独特的追求。
古代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欧洲,审美观念则更多表现为对神圣、英雄、经典的崇尚与依赖。
艺术作品往往体现着一种高尚、超然、神秘的审美情感。
近现代审美观念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近现代审美观念呈现出更加多元、开放的趋势。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塑造了一种追求自由、热情和异质性的审美风格。
20世纪的现代主义则突破传统审美界限,注重形式和结构的革新,提倡对现代性和技术的审美体验。
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当代审美观念更加强调多元性和包容性。
后现代主义以及当代艺术更加突出了反传统、反规范的审美追求,提倡跨界、混合、拆解的创新演绎。
数字时代的到来,审美观念又呈现出新的变革,虚拟现实、网络文化等数字化元素成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审美观念变迁的因素审美观念的变迁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是历史和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战争等因素对审美标准和需求的影响。
其次是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传统和审美符号会塑造当代审美观念的独特性。
再者是科技和媒体的影响,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审美形式和表达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和需求。
个体的感知能力和体验也是影响审美观念变迁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的审美经验和教育背景不同,对于美的认知和价值取向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审美观念的变迁既是整体文化走向的体现,也是个体审美品味和情感状态的反映。
结语审美观念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呈现出多元、动态的特征。
“现代性体验”视域下的美学思潮史研究——从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谈起
第36卷第1期Vol.36No.1徐州丄程字阮字报(社会科字版)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Elition)2021年1月J an.2021“现代性体验”视域下的美学思潮史研究——从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谈起简圣宇(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探究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需要围绕“现代性体验”在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发生发展这一基本线索,将这一纷繁复杂历程置入一个有脉络可循的学理框架之中加以立体展现。
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作为第一部从思潮史角度切入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在学术史上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地位。
关键词:“现代性体验”;美学;思潮史;现代性中图分类号:1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71(2021)01-0034-07从19世纪末到现今这段历史,相对于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审美发展史而言并不算长,然而相对之前相对平缓的发展史而言,它却是一段风云变幻剧烈的历史时期。
各种思潮接踵登上历史舞台,彼此之间既有冲突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如同新浪推旧浪,共同为推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奉献力量。
它既是已经发生了的一段历史,又正在以或隐或现的方式影响着当下中国美学的演化过程,我们当下美学研究工作所凭依的学科框架、学理脉络、思维方式、术语概念等,都是这百余年时间积淀下来的学术成果和精神资源,故而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对之加以认真回溯和研讨。
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作为第一部从思潮史角度切入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其在学术史上既具有奠基性又富有开创性。
学者代迅由此将这本著作称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以美学思潮构史的开山之作”[]。
该著在对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并不止步于对既往历史时间和相关理论的简单回溯,而是立足于思想史分析的高度,围绕“现代性体验”在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发生发展这一关键线索,将纷繁复杂的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进程置入一个条理明细的、有脉络可循的学理框架之中加以立体展现。
沈语冰:现代性哲学的主题
沈语冰:现代性哲学的主题提要:本文指出,新左派的“自由主义现代性理论替代论”,以及新右派(哲学基要主义)的“现代性理论放弃论”,都不能为现代性问题提供真正的讨论平台。
本文通过哈贝马斯与卢曼、罗尔斯与福柯的论辩,勾勒出现代性哲学的基本视域:1、在与新保守主义的论辩中,哈贝马斯将自己的立场界定为关于现代性的可批判理论;2、在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中,哈贝马斯将自己的态度界定为关于现代性的应批判理论;3、在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哈贝马斯将自己的方法界定为关于现代性的更为合理的批判理论。
相应地,本文论述了现代性哲学的三个基本主题:1、现代性的哲学基础或哲学奠基问题;2、现代性的自我确证或正当性论证问题;3、现代性的动力机制问题。
关键词:现代性哈贝马斯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一、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围绕“现代性”问题展开的学术话语已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产生了新一轮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覆盖了原先的争论(诸如“激进”与“保守”、民族主义与全球化)1),却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格局。
被冠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名的论争2),仍然是在“现代性”这一大标题下进行的。
争论双方分别动用了欧美“现代性理论”内部的两大资源——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试图解决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
这当中,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和现代性问题》与《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等文对于揭示现代性的“内部冲突结构”作了可贵的努力。
这些文章的某些结论性意见事实上终结了“后学”与被汪晖称为“启蒙主义者”的某些争论:“现代性是一个存在着内部冲突的结构。
这在一方面说明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现代性自身中孕育而出的,另一方面也证明站在一种时间的轴线上批判现代性经常是无效的。
……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常常觉得他们置身于历史之外,可以从现代性的外部对现代性进行批评,所以就有了‘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或‘从现代到后现代’这样的时间叙事;而自以为是的‘启蒙主义者’又常常不了解现代性本身的内在紧张,一股脑儿地拥抱现代性,丧失了起码的反省能力”3)。
现代性:短暂性与永恒性的辩证法——阿多诺的审美现代性观念
现代性:短暂性与永恒性的辩证法——阿多诺的审美现代性观念王晓升【摘要】现代性是艺术中的短暂性和过渡性.阿多诺从艺术既服从于资本主义又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的矛盾关系来说明,艺术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特点.由于艺术的独立性使艺术类似于单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但是这个实体又是人为建构的.这又使艺术既具有动态性又具有静态性,既具有过程性又具有实体的那种稳定性.正是由于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这种关系也使艺术具有短暂性和永恒性这种矛盾关系,它表达了艺术的表象性与对这种表象性的超越.它是无表象的表象.由于艺术用一种形式的方法把不可和解的东西加以和解,因此艺术必然是有局限性的,艺术自身必须超越这种局限性.【期刊名称】《学习与探索》【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艺术;审美现代性;阿多诺;短暂性与永恒性的辩证法【作者】王晓升【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1波德莱尔指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
[1]现代性所凸显的是艺术的短暂性和过渡性。
而现代艺术中永恒性和短暂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两者究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波德莱尔对此却语焉不详。
作为一位哲学家,阿多诺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在描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时指出:“生产中经常不断的变革,一切社会关系的接连不断的震荡,恒久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各个时代的地方。
一切陈旧生锈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见解和观点,都垮了;而一切新产生的关系,也都等不到固定下来就变为陈旧了。
[2]这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的描述。
它表明,现代社会本身就像现代艺术一样具有短暂和过渡的特性。
艺术中的现代性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是密切相关的。
艺术中的现代性是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上的把握。
现代性审美精神的边界——评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 “ , .
.
审 美 学 是 现 代 的 此 岸感 学 说 这 才 是 关键 这 是石破夭 惊的一 个道 出 从 此 岸感到 审 美 性 这 之 间 的
,
。 ”
世界 第 一 次 因 了 思 者 强 有 力 的 揭 示 而 得 以 大 白 于 天 下
。
,
此 在 这 就是 说 在他 像 始 的 视 听 情绪 领 会 筹
:
,
、
审美性 作 为俗 态 的感 性 品 质 之 语境
, . ,
非就伦 理 认 识层面 而 论
, .
。
现 代 性 审 美 精 神 的逻 辑 一 直
。 ,
生 活 目 的取 向之重点娜 至 此 岸 脱离与彼岸 对 扰结 — 构 取消彼 岸对 此 岸的 生存 规 定 总而 言 之 现 代性 审 美
通 至 身体之 在 实有 它 内 在 的必 然之 势 但是 即使这 样 锋 芒 毕 现的 通近 它 的 内在边 界 仍 然无 可避 免 地 随之 日 益清 晰 归 根 结底 现 代性 审美精 神 厉 经 大 幅 度推 进 之 后 所 获 致的 仍然 无 非 是 海 德格 尔 一语 道 破 的 此在
, , , 。
辑 了吗 ? 尚未 甚至 最根 本的揭 示 也 还 在等待 若发 生 在这 一 章 的 最后 刘 小枫端 出 了一 个关键 性 的间题 意识
, : “ 。 , 。
”
,
,
审美 主 义 的身体 优 先 论 本质 上 是 关 于 伦理 的正 当
,
,
性 间 题 个 体 实 存 的身位 的处 身 问 题 个 体 生 命靠什 么
:
、
、
,
针 对 凡俗 有 两 种审 视 层 面 社 会 制度 ( 国 家 组 织 法 律 制 度 经 济体栩 ) 层 面 和 个体 心 性结构 层 面 两 者 分 别指 向社 会 生活 世 界 的理 性化 ( 韦 伯 ) 或 此 岸感 ( 特洛 尔
通向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性”——吴晓东教授访谈录
一重新思考审美主义罗雅琳:吴老师,在您即将出版的著作《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商务印书馆,即出)中,第一章修改自您1999年发表的文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
这也是您在2003年获得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的论文。
您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审美领域具有难以被一元化的现代性理念所整合的异质性、复杂性乃至颠覆性。
事实上,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的二十年里,哪怕“纯文学”观念已经遭遇挑战,您也一直对审美与“文学性”的力量怀有坚定的信仰。
您这次将这篇文章置于本书的第一章,也显示出这篇文章对您或许具有某种思想原点或者研究纲领般的意义。
可否请您先回顾一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一文的写作背景?为何您在二十年后选择以这篇文章作为著作的开头?吴晓东:这篇文章其实是给王晓明先生主编的一本论文集《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写的书评,这本书当时影响很大,汇集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具前沿性的研究,也大都有方法论的启示。
而我就试图借助于书评的写作,重读这些1980年代以来最具有开拓性的文章,试图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以期在学界前辈既有的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基础上,寻找和确立自己的研究个性、领域和方法。
在我写这个书评的1999年,1980年代借助于西方现代主义所建构的关于纯文学和先锋文学的理念带来的历史能量有被耗尽的迹象,并开始呈现出所谓的内在问题,显示出仅靠西方的现代性和现代主义范式无法真正解决我们自己所遭遇的问题。
因此,学界想寻求一些新的问题视野和阐释框架,也是学术转型的必然。
而我则隐约感受到,如果寻求与现代性文学方案和图式进行对话,审美主义问题通向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性”——吴晓东教授访谈录◎吴晓东罗雅琳025可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
如何打捞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审美性向度所内涵的历史动能,可能依旧是值得学界关注的大问题。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邹华与后现代美学理解现代性的角度不同,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主要是指它从古代转入现代的发展问题。
现代性范畴的运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个范畴所特有的历史贯通感和明确的价值意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美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对现代性的片面理解也有可能对中国美学产生全局性的误导。
实际上,在启蒙理想、审美对峙和审美特性等重大问题上,后一方面的影响已经出现,这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古代美学终结后中国美学出现新的审美要求和历史动向等问题。
现代性是一个具有高度统领性和宏观历史感的范畴,尽管贯通地思考古代美学转入现代后的历史发展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但是,将现代性运用于中国美学研究,却意味着美学历史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和理论研究的更新、深入。
在现代性的聚焦中,中国现代美学不同于古代的特点及一系列重大问题将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
然而现代性同时又是一个蕴含着复杂矛盾关系的范畴,如果对现代性的理解出现偏差,其统领性和历史感的特点又将对中国美学研究产生全局性的误导。
就目前的状态看,这种负面效应已经出现,将现代性分解为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并以此解说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轨迹,这种理论正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阐释模式对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产生影响。
一、启蒙理性的感性基础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都存在着现代性的开端问题。
尽管中西美学各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和发展趋向,在现代性开端的问题上,两者之间却具有相互参照的意义。
从历史基础的一致性上看,文艺复兴应当既是社会历史现代性的起点,也是美学发展现代性的开端。
然而近些年来,在西方社会批判理论和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启蒙运动取文艺复兴而代之,这个变化不仅将西方美学的现代进程截短了至少两百年,而且关键词也从人道主义转为理性主义。
与此同时,对文艺复兴的肯定也转为对启蒙运动的否定。
在当前启蒙与审美两分的现代性理论中,启蒙现代性基本上处在被批判位置。
这个理论直26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接涉及对启蒙运动的理解,尽管还保留了一些正面的评价,但总体来说启蒙运动与启蒙理性几乎被等同起来。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什么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一)思想内容的变革
1. 自由主义思想的涌现:自由主义思想的涌现,一些小说的作品刻画出革命时期的思考,阐述与传统观念相左的理念;
2. 社会参与的深化:作品更加真实细腻地反映了社会的生活独特的时空背景;
3. 审美视角的转变:从传统的审美视角发展到更多的理性主义审美;
(二)写作技法的变化
1. 前景性写作:在传统写作技巧中注重细节描写,开展前景性写作;
2. 情感体现更丰富:现代文学更注重运用现代文学手法和现代情感体现在文学之中;
3. 人物刻画更深入:现代文学对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刻画更深入,用词更精彩;
(三)新形态的出现
1. 电影、电视剧的流行:电影和电视剧的流行伴随着新媒介的到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内容;
2. 数字文学的发展:新时代人们更加习惯于通过数字文学和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来阅读和观看;
3. 创新型文学形态的出现:如文字游戏、短篇小说、故事童话、选择你想要的故事等;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思想内容的变革,写作技法的变化,以及新形态的出现,为中国文学的追求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丰富中国文化创造一抹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审美主义与现代性”的思考——浅读《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理工大学公共管理2016级硕士梁玉摘要:对作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的审美主义的反省,一直被汉语知识界忽略,至多被一些人在趣味层次上加以抵制。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一书对思想学术质态上的审美主义,更多地与“现代性”,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关联进行了详细审理。
作者在行文中,审美主义同时又被用以指称一种丧失知识学逻辑距离的思想学术型态,更多地与“现代主义”,与一种思想学术、艺术气质和文体风格相关。
对这两个侧面的审美主义的抵制规定了现代学的质态和形态。
社会科学现代的建构原则是这本书的一个一以贯之的潜在话题,这似乎成了作者之“现代学”的一个重要容。
那么这本书则不仅是在容方面对知识界形成刺激,它自身在力戒概论性学术样式、建基于兴之所致的观察之上的随笔性学术样式、以对某种理念的偏好为论据的学术样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它产生这些样式反应的所依赖的话语空间。
对一本书就思想容做出反应总是容易的,因为我们常常可以无需准备、不假思索就表示赞同和不满。
但对这本书的问题意识、方法论、知识文献的利用等等做出反应要困难得多,当然也就有意义得多。
关键词:审美主义;现代性一、引言刚拿到书的时候,厚厚的一本,540页,平时对哲学问题实在是不感兴趣,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的焦虑与困境之表述的著作,实际上,书中也涉及了相关容,只是远远不止于此而已。
读这本书,感到十分吃力,其量的社会学术语和学者名字,都对于一个初学者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原因在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十分不够,尤其是西方原典著作几乎没有读过,而对于一般西方的社会理论,虽然过眼的介绍性文字也有过,但很少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
专门去查了小枫的个人简介,他的著作风格更是增加了阅读的困难,其中繁复的理论介绍和无数非中文化术语的运用尤其让人目眩。
不过,埋下头来,似乎稍微能够获得一些启示。
小枫著作里讨论的现代现象之一:话语膨胀现象,首先应当看作是现代人“反思”的特征表现。
反思着的人,力图从特定角度体验“真理”,同时又力图从不同角度体验“真理”,结果他不可避免地发现:他所使用的语言充满了“这一个”同“意谓的”矛盾,一方面,他不得不使用语言符号——符号的核心定义必须是社会共识的从而是“主体间一般”的,于是他所表达出来的每一个符号在别人的理解中都不是他所要表达的,从他的特定角度体验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一种要理解他人,或者要理解为什么他人理解不了自己的欲望驱使他改换角度去体验“同一种”经验,于是他发现他必须创造新的语词来阐释原来语词的意义,可是新语词本身也只是从某个特定角度提出来的,非陷入上述语言的困境而不能成为语言,我们的现代话语就是这样膨胀起来的。
小枫的语言,如他自己所写:“言路在思路中前行”,充满了跳跃和断想,是“思”的话语,不是“说”的话语。
对思考者而言,他所说的东西必须是思考着同样东西的人才可以明白;对言说者而言,他所说的东西必须是针对不同角度的人的思考才有必要。
本着这样的判断,我觉得小枫这本书首先是一个“私己事件”,其次才是属于汉语思想界的一个语言事件。
对这么一个事件,我觉得我只能武断地说出我自己的“感觉”,以期进一步的交流,否则是难以判断其“意义”的。
在这部洋洋五百页的大著作里,思考者的“言路”,横贯他所界定的“三大论域”(制度的,认知的,心性的),夹带着几百种中西文献的引征,蹒跚而行。
全部六章,前三章(“现代学的问题意识”,“现代性问题的累积”,“个体言说与主义话语”)给我的感觉是为了进入第五章所做的漫长和艰苦的铺叙。
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大家都认为的,当属第四章:“审美主义与现代性”。
其中尤以第四节“现代感觉与身体的优先性”最为精到,不过在论及此节之前我应当略述前三节的梗概。
第一节(“审美感与此岸感”)相当于“引论”,其中指出:“审美学是现代的此岸感学说,这才是关键。
”在其后的两节里,著者分析中西审美主义之差异,这差异的根源仍要追溯到西方思考的“二元”特征,以及思考的“一元”传统。
从王国维到泽厚,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特征是“它以民族价值优位论对西方思想的批判代替了现代性批判,汉语审美主义不能真切地遭遇审美主义论述中的现代性问题,而西欧审美主义则迄今未挣脱于这些问题的牵缠。
”从界定“审美主义”为关于感觉的超越学说,著者开始了第四章第四节的论说,并且通过对时装表演的“感觉质态”的现象学描述,试图还原出一个“现代感觉的本体论基设”。
这一段分析是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它的结论是:“波德莱尔,西美尔和本雅明,在描述现代感觉时,都没有深入到现代感的本体论基设——我的身体,在现代日常生活的哄乱和晕眩处境中,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只有自我的感觉所把握住的,才是真实的。
这种现代感觉只有在‘我的身体’的本体论位置转移后,才是可能的。
通过前述时装表演的描述性分析,现代感的本体论基设已经找到了,这就是纯然我属的身体。
”后面的两节,著者追问“感性至上理念的推导结局和审美一元论的归属”,“审美主义对人心秩序和生活品质的正当性”,从而进入了哲学层面:“审美主义的最终结论是彻底取消‘义’的问题,无论神义论还是人义论的辩护都会伤身——转向身体的现象学,是现代学必须负担的问题。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审美主义尽管已有近百年历史,却并未自觉意识到审美主义在哲学本体论和社会理论层面引出的难题:身与‘义’之间的紧。
”审美主义换个更加熟悉的词,其实就是指浪漫主义哲学,查了一些他的资料,如果熟悉他的《诗化哲学》和《拯救与逍遥》的朋友,都会知道虽然小枫对于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和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进行过论述,但是他并没有对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哲学进行过论述,在这里他补上了这一课。
他从五四运动,抛弃旧文化,试图用审美代替。
作为超越性批判资源,是社会精英指引社会的合法性来源。
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知识合法性的衰退,则必然需要提出现代性社会的替代方案,这就是蔡元培提出用美育代替德育的命题。
这一点,其实是蔡元培看到审美主义拥有超越性的知识功能,能够成为传统儒家指引的替代品。
但是,我们有必然知道现代性是一个不断世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给超越性的知识留下太多的空间。
小枫对于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分析,其实主要是在暗示审美主义并不能给现代性社会带来新的指引。
这个结论其实早已在《拯救与逍遥》中透露出来了,在否定了中国传统浪漫主义哲学的时候,其实已经暗示了中国缺乏神学的超越维度,无法给现代性社会带来新的指引。
这里无非老调重弹而已。
二、现代性马林斯库曾指出:“最广义的现代性,正如它在历史上标榜的那样,反映在两套价值观念不可调和的对立之中,这两套价值观念对应于:(1)资本主义文明客观化的、社会性可测量的时间(时间作为一种多少有些珍贵的商品,在市场上买卖)。
(2)个人的、主观的、想象性的绵延,亦即‘自我’的展开所创造的私人时间。
后者将时间与自我等同,这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基础。
”在他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先后论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等5个现代性背景下的图景,无不与作为现代性骨干的现代时间观和历史观有关。
我们认为,现代时间观和历史观对现代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在古代人眼中,时间不是中性的尺度,而具有道德、神性的秩序,它是循环往复的,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对祖先神的崇拜使“过去”成为母体,“”是在过去。
而基督教时间历史观认为时间是线形发展、是不可逆的,实际上假定了一个中心的存在。
这就是基督教的弥撒亚主义,未来以弥撒亚先知的死而复活为起点,千年至福王国必然在未来某一时刻降临人世,这就把循环的时间变为线形、不可逆的时间。
“未来会更加美好”这一俗语在古希腊是无法想象的。
哈贝马斯就认为“现代”(modernus)的拉丁文形式产生于10世纪末的欧洲,最初只是一个性术语。
其后,渐为科学取代,上帝被理性审判,但现象后的本质并未改变。
基于制造业的机械标准化和商品交换,现代时间更注重于精确的量化、趋于紧的快节奏。
历史必然进步成为现代人最大的信念。
16、17世纪主要局限于知识领域的进步观念,向18世纪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和扩展,这一工作经由孟德斯鸠、伏尔泰、杜尔格积极推动,最后在孔多塞手中集大成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而完善的社会历史观念。
同时,理性也无休止地向前推进,成为历史的评判者,极限处则是理念,信仰中的理念,直至取代了和上帝。
但这也恰恰说明现代性无法与基督教传统相分离,马林斯库引用了帕斯《沼泽的孩子》并论证道:“因为它只有在这种不可逆时间的思想中才会出现,它也只有作为对基督教永恒性的一种批判才能出现。
”上帝之死的神话实际上不过是基督教否定循环时间而赞成一种线性不可逆时间的结,作为历史的轴心,这种线性不可逆时间导向永恒性。
”理性虽取代了上帝,但却是以上帝的时间为后盾的。
所以现代性与的分离只能是一种幻想。
同时,在这种大转折过程中,如尼采等就尖锐意识到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并宣告理性与上帝同时覆亡。
因为理性打倒了上帝,自己却异化为专制、保守、落后的东西。
由此,西方就始终活跃着一个彻底反传统、反理性、反整体性为标志的反现代性思潮。
作为评价、规、叙现代的现代性理论话语,实际上就是对于“上帝”、“理性”、“进步”等传统哲学中心畴的各种态度或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全人类命运的再思考。
小枫认为现代性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方面转型。
它包括三个方面:“现代化题域——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现代主义题域——知识和感受之理念体系的变调和重构;现代性题域——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和文化制度之态质和形态变化。
”这种对领域的划分实际暗含了从韦伯、西美尔到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等社会理论都承认的一个共同前提: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和基本特征是社会分化。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的真正涵,除了启蒙运动以来对人的主题性(subjectivity)的强调外,还与韦伯所谓的“合理性”(rationalization)有关,后者直接导致了社会结构分化(differentiation)为工具认识领域、道德实践领域和审美实践领域以及个体信仰实践领域。
如在政治层面上是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经济层面是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社会层面是劳动和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层面是衰落、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
分化即是代表冲突。
对于现代性的冲突,各家论述极多。
韦伯认为它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哈贝马斯认为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价值上的对立;西美尔认为是个体原则与社会关联、生活质态与生活量化的对立;舍勒认为是本能冲动与逻各斯的对立;贝尔认为是企业家的经济冲动与艺术家的文化冲动;马林斯库认为是社会现代化与审美现代性的对抗;鲍曼认为现代性的和谐就是其文化与其社会现实之间的紧;特洛尔奇认为是伦理多元、历史相对主义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性的对立;维尔默认为是启蒙现代性和浪漫现代性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