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常用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值范围
增高:肾前性因素: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肾供血减少)及体内蛋白代谢异常。肾性因素: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结核、肾肿瘤、肾孟肾炎等。肾后性因素:尿道阻塞,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
肌酐
(CRE)
用于营养状况的评价和治疗效果监测,中度营养不良为0.1—0.16g/L,重度营养不良为<0。08g/L.
胱抑素C(Cys C)
0。54—1。25mg/L
CysC的生成速度和血浓度稳定,不受其他病理变化影响,肾脏是其唯一的滤过和代谢器官,因此可作为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一种理想的内源性指标,较血清BUN、Cr、β2-MG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用于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损伤,估计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指导治疗,肾移植排斥反应和治疗反应的监测,其他原因引起的GFR异常(如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阻塞及尿路梗阻、肾小球损伤)通常不高,直至肾实质损伤时才增高,CRE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正常情况下CRE:BUN为15-24:1。在肾病早期,BUN增高比CRE更明显,肾前原因引起BUN明显增高。尿道阻塞而使非蛋白含氮滞留,致CRE、BUN同时成比例增高。严重肾小管损害时,CRE:BUN<10:1.
血β2m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直线负相关.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β2m即开始上升,故测定血清β2m能较好地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并且较血肌酐浓度增高更早、更显著;肾移植成功后血清β2m很快下降,甚至比血肌酐浓度下降更早,当发生排异反应时,由于肾功能下降及排异引起的淋巴细胞增多而使β2m合成增加,血清β2m常升高,且往往较血肌酐升高早更明显。
尿β2—微球蛋白(β2m)
各常见项目临床意义心得
尿常规各临床意义
• 4、尿胆原(URO或UBG) •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 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尿常规各临床意义
• 5、尿胆红素(U-BIL)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 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 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 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
• • • • •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ALT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 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 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
常见生化指标临床意义
• • • • 总胆红质素 T-BIL 0~18.8umo1/1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 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 直接胆红素 -
• 嗜酸细胞计数 EO# 参考值 0.05~0.5×109/L • 临床意义 降低:常见于寒冷、饥饿、精神 刺激、伤寒、副伤寒及应用肾上皮质激素 后等; • 升高: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 肿、食物过敏、血清病、风疹、寄生虫病、 某些皮肤病、传染病、肿瘤及血液病等
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
• 嗜碱细胞比率 BASO% 参考值 0.00~0.01 • 临床意义 降低:无临床意义 升高: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罕见 的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纤维化、慢性 转移癌及何杰金病等
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
• 淋巴细胞计数 LYM# 参考值 0.8~4.0×109/L •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及传染病 的急性期等; • 升高:常见于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 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 出血热、结核病、排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再生障 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1、胰岛素(insulin,INS)是胰岛β细胞所产生的多肽激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
2、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肝、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促进葡萄糖转换成糖原或脂肪储存,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刺激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总效应是降低血糖。
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4、胰岛素的检测常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
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腺垂体功能低下或饥饿时,血清胰岛素水平低。
6、进食和空腹时间过长都会影响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因此采血时间应标准化,检测前12~14小时开始禁食,停用胰岛素和降血糖药,避免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7、检测时避免使用溶血样本,因为溶血会导致胰岛素降解酶从红细胞内释放,干扰检测。
8、进行胰岛素治疗后患者有可能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与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竞争性结合胰岛素,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9、糖皮质激素、左旋多巴、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升高胰岛素水平。
10、在进行OGTT的同时,分别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状态和储备功能状态,间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11、胰岛素对空腹低血糖患者进行评估:主要用来确定葡萄糖/胰岛素的比值以说明关于胰岛素分泌的问题如甲苯磺丁脉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或评价口服糖耐量试验和饥饿激发试验。
12、糖尿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胰岛素对服用葡萄糖的反应较迟钝。
基础条件下或葡萄糖处理后的胰岛素水平可评估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口服葡萄糖后释放曲线低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水平是正常或升高的。
13、确认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他们与靠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区分开来。
并评估各种胰岛素制剂在此类患者中的作用持续时间。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
0-5.5)T/L女(3。
5—5.0)T/L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
37—0。
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单核细胞MID 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
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
5—18。
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 0-5(±)2—6(+)8-15(++) 20—30(+++)>40(++++) LEU:neg 0-5(—)5—10(+)10-15(++)20-40(+++) 〉50(++++)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SCHWACH)3(MAESSIG)6(STARK)二十一:尿胆原URO (UBG)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 2(+)4(++) 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 5(±) 15(+)50(++)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 25(+)75(++)150(+++)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来源及用途: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麦芽糖的酶能分解多糖,淀粉和糖元。
是一种淀粉分解的助消化酶。
存在于胰腺,唾液腺,肝,肾以及肌肉等组织。
尤其是胰腺泡为主。
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
当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或假囊肿,胰腺损伤,淀粉样变,胆总管梗阻和外科手术后,淀粉酶活性均增高。
血中尿中淀粉酶明显升高。
急性胰腺炎时,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化验检查。
主要用于体外诊断。
检验原理:淀粉酶测定干片(速率法)为途覆在聚酯基材上的多层分析成分。
将一滴患者样本滴在干片上,并通过扩散层均匀地分布到试纸层。
扩散层含有反应所需要的已染色淀粉底物(染剂共价结合到支链淀粉)。
样本中的淀粉酶催化该染色淀粉的水解反应,生成更小的染色糖类。
然后,这些染色糖类分散到试剂下层。
分别在2.3分钟和5分钟时,通过反射光光度法测定试剂中已染色糖类的反射强度。
两次干片反射强度读数的差与样本中的淀粉活性成正比。
●反应步骤:已染色支链淀粉----------淀粉酶----------已染色糖类。
●标本采集:血浆:1.建议用,肝素抗凝剂。
◆2不建议用,EDTA,拘缘酸钠,草酸盐氟化物。
●标本的处理与储存:1应在有盖的容器中处理和储存标本,以避免污染和蒸发。
分析前,轻轻颠倒混匀样本,并使其平衡至18-28℃。
4小时内离心分离标本,从细胞成分中取出血清或血浆。
室温标本稳定性≦7天,冷藏标本稳定性≦1个月。
切记:不要冷冻储存标本。
●样本稀释:如果淀粉酶活性超出系统的可报告范围。
使用等渗盐水稀释(蒸馏水,低值血清也可以,但盐水最佳。
而脂肪酶用低值血清最佳),重新分析,结果乘以稀释倍数,获得原始样本中淀粉酶活性的估算值。
或在仪器上直接点倍数测出淀粉酶的估算值。
正常范围:血浆:30-110U/L尿液:32-640U/L淀粉酶增高:,胰管堵塞,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胃溃疡,腮腺炎等。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p e r s o n n e l s e t t o c o n t r o l ( N C ) , mo r e p r o t h r o mb i n t i m e( P T ) ,p a r t o f t h e a c i t v a t i o n p r o t h r o m b i n t i me ( A P 】 ) ,p r o t h r o m b i n t i m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义( f 】 > 0 . 0 5 ) ; 重症胰腺 炎组( S A P ) 与 MA P组和 N C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 . 0 5 ) ; 存在 多器官功 能衰竭 的急性胰腺炎 患者 与不存在 多器官功 能衰竭 的急性胰腺 炎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结论 : 重症 急性胰腺 炎患者 P T 、 A P T T 、 I N R 以及 F I B值 明显延长 , 可作为鉴别 A P病情轻 重及评估预后 的参考指标 。 关键词 : 急性胰腺 炎 凝血功能 测 定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 C h o o s e i n A u g u s t 2 0 1 1 - J u l y 2 0 1 2 i n o u r h o s p i t l a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 A P )
的急 性 胰 腺 炎 ( A P ) 患者 3 6 例, 通 过 全 自动 血凝 分析 仪 检 查 患 者 的 凝 血 功 能 , 将 急 性 胰 腺 炎 患者 设 为 A P组 ( 细 分 为 MA P组 与 S A P组 ) , 同 时 选择 3 0 例 健 康 的体 检 人 员设 为 对 照 组 ( N C) , 比较 凝 血酶 原 时 间 ( P T) 、 部 分 活化 凝 血酶 原 时 间 ( A r q ' r ) 、 凝 血 酶 原 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 I N R) 以及 纤维蛋 白原浓度( F I B ) 等方面的差异 。 结果 : 轻型胰腺 炎组 ( MA P ) 与N C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生物体内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等信息。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炎症、感染、贫血等情况,对全血细胞和炎症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2.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内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情况,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凝血功能,帮助判断出血或者血栓病变,对于血液疾病、血栓性疾病、手术前后等情况的判断非常重要。
4.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和评估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5.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这些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6.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真菌培养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病,及时发现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疫情监测。
以上只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一部分,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PCT联合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PCT联合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讨论通过测定血清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等数据在急性胰腺炎诊断过程中的意义。
血清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测定能够做为急性胰腺炎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PCT CRP 淀粉酶脂肪酶诊断价值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消化脂肪、蛋白质和葡萄糖。
如果胰腺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两种功能都会出现异常,导致障碍。
急性胰腺炎难测又致命。
预后经常和器官衰竭的进展、胰腺发生的继发感染或者是胰周的坏死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近十年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在渐渐地向着多学科、个体化、微创的方向迈步。
尽管治疗手段有所改进,重症急性胰腺炎仍然与高死亡率相关。
本研究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数据。
数据是为了评估上述指标对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PCT、CRP和淀粉酶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说明观察组病情严重。
且PCT、CRP、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检测数据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这些发现对更全面了解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有帮助。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表达都比对照组高。
但淀粉酶及脂肪酶是血清检测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标志,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比较薄弱。
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因其有助于医生对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早期阶段进行更加精确的诊断。
另外本研究还可为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与思路。
这一结果表明,PCT和CRP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各检测指标敏感度及特异度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敏感度最小的CRP值也为87.50%。
特异度较小的CRP值及脂肪酶值分别为81.30%及83.10%。
观察组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0%、87.50%、96.90%、88.10%和87.50%、81.30%、89.40%、83.10%。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临床分析中的指标更是帮助医生识别和确定疾病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就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探讨。
一、胃酸分泌功能指标1. 泌酸试验:通过给予刺激剂,如组织胺,检测胃液酸度,用于胃酸分泌功能的评估。
正常值范围在1.0-3.0 mol/L之间。
异常结果可能暗示胃黏膜炎、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症等。
2. 胃泌素:通过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可以评估胃酸分泌功能。
常见胃泌素指标有胰高血糖素(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
异常增高提示幽门梗阻、胃泌素瘤等疾病,而降低则可能与胃大部切除、胃腺瘤等相关。
二、肝功能指标1.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它们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水平较低,若增高可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
2.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其升高常见于肝功能异常,如肝胆管梗阻、肝内胆汁淤积等。
三、胰腺炎指标1. 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可以评估胰腺炎的程度。
当淀粉酶水平显著增高时,提示胰腺炎急性发作;而脂肪酶水平升高则可能暗示胰腺炎的慢性过程。
2. 胰岛素:通过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可以判断胰岛细胞功能是否异常。
胰岛素升高与胰岛细胞瘤、胰岛素抵抗相关;而降低则可能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相关。
四、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指标1. 总胆固醇(TC):TC是反映血脂代谢的指标之一,若升高可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相关。
2. 甘油三酯(TG):TG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当升高时可提示脂代谢异常,如高血脂症。
以上仅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某种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当出现异常指标时,医生应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积极寻找病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胰腺疾病的检查
胰腺疾病的检查一、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物总称为胰液,pH7.4~8.4。
主要成分为水、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和激活消化酶。
消化酶:包括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蛋白酶又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正常时,胰液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血液。
某些胰腺疾病可以使这些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
二、胰腺疾病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一)淀粉酶:1.概述:属于α-淀粉酶,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血液中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来自于血液。
同工酶:P-同工酶(胰型同工酶)S-同工酶(唾液型同工酶)2.测定方法:限定性底物法。
基本原理:把病人的标本(含淀粉酶)和作为底物的多糖一起进行反应后,测定反应后的剩余底物或产物来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现用限定性底物法,即用小分子低聚糖(如对硝基苯麦芽庚糖苷)作为底物,产生稳定的限定性产物,然后测定反应产物(发色团或葡萄糖)量来计算淀粉酶活性。
影响因素:①很多阴离子有激活淀粉酶的作用,其中以Cl-,Br-为最强;②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时,可以抑制淀粉酶活性,应将标本加以稀释,以降低其影响;③肝素抗凝:由于Ca2+是淀粉酶分子组成的部分,一般抗凝剂如草酸盐,枸橼酸盐等因能与Ca2+结合,抑制淀粉酶活性而不宜应用。
同工酶测定:琼脂糖凝胶和醋纤膜电泳法。
3.参考值: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220U/L(37℃)尿淀粉酶≤1200U/L(37℃)P-同工酶:血清115U/L;尿800U/L4.临床意义:(1)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
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24h达峰值,2~5d后恢复正常。
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而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2)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
(3)胰腺癌早期淀粉酶活性可见升高。
(4)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机械性肠梗阻等非胰腺疾病淀粉酶活性可中度或轻度升高。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三)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三)81.血清镁(Mg):化验介绍: 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与机体的糖、脂肪和核酸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人体所需要的镁来源于食物,由小肠吸收,肾脏排出。
肾脏能够有效的保留镁,当体内的镁缺少时,肾的排镁量极少。
参考值: 达旦黄法:成人1.7-2.8mg/dL 儿童1.4-1.9mg/dL 甲基溴麝香草酚蓝比色法:1.64-2.52mg/dL临床意义:血清镁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旁腺机能减退、阿狄森氏病、多发性骨髓瘤和严重脱水等。
血清镁降低:见于镁的来源不足,如长期禁食、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
或者由于镁丢失过多造成血镁降低,如服用利尿剂、慢性肾炎多尿期。
一些内分泌疾病也可造成血镁降低,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等。
82.血清钠(Na) :化验介绍: 正常情况下,体内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平衡。
钠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
临床上发生的电解质异常,通常都包括钠失调。
血浆钠浓度只反映细胞外液钠离子与水的平衡,所以应随病情变化随时测定。
参考值: 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135-145mmol/L临床意义:血钠降低:(1)胃肠道失钠:可见于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
(2)从肾脏丢失:严重的肾孟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
(3)皮肤失钠:大量出汗时,只补充水而未补充钠。
大面积烧伤,创伤。
(4)抗利尿激素过多。
血钠升高:临床上少见,多由缺少水分所致,因此伴有脱水症状。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严重脱水、大量出汗、烧伤、糖尿病性多尿、长期呕吐、腹泻后水摄入不足。
83.血清尿素氮(BUN):化验介绍: 尿素氮是血浆蛋白氮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一种。
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的。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升高。
所以测定血中尿素氮含量可粗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特异性指标。可以检测骨骼代谢紊乱,如:骨软化,维生素D的过量和缺乏。可对钙的吸收做出评估。
血糖 (GLU)
糖尿病诊断。
葡萄糖耐量试验(测5次血糖)
糖尿病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测。
胰岛素释放试验(测5次)胰岛素
糖尿病分型:1型释放曲线低平,2型释放曲线高峰后移。
带状疱疹病毒IgM/IgG抗体
辅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
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发现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能够检测23种基因型(18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
辅助早期诊断1型糖尿病及糖尿病类型的辅助鉴别。
抗胰岛素自身抗体定性 (IAA)
辅助早期诊断1型糖尿病及糖尿病类型的辅助鉴别。
胰岛细胞抗体(IC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唐氏综合征Ⅱ期(AFP、游离β-HCG、UE3)(三联标记物)
运用风险评估软件结合年龄、体重、身高、孕周、吸烟史、糖尿病史等资料评估出胎儿患病的危险度,筛查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畸形等。
游离睾酮(FT)
更准确反映有生物活性的睾酮的水平,更敏感的诊断男性性腺机能减退及女性的雄性激素分泌过旺。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增高:见于应激状态、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库欣综合症、Nelson综合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瘤。减低:见于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肿瘤、垂体瘤、垂体前叶受损。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电解质钾K[正常参考值]3.5-5.5m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钠Na[正常参考值]135-145m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氯Cl[正常参考值]:以氯计96~106.7mmol/L[临床意义]增加:氯化物摄入过多,肾衰少尿期,换气过度,碱中毒,尿路阻塞等。
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长期应用利尿剂、脱水剂,重症糖尿病,剧烈呕吐或腹泻,肾衰多尿期等。
离子钙(Ca+)[正常参考值]:2.10~2.85mmol/L[临床意义]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腺瘤、腺癌、第三性),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溶骨性病变,骨肿瘤,尿毒症,阿狄森病,柯兴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中毒,非溶骨性恶性肿瘤,特发性高钙血症等。
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维生素D缺乏,婴儿手足搐搦症,肾衰,脂痢,急性胰腺炎,阻塞性黄疸,长期禁食,静脉内高营养疗法等。
血糖[正常参考值]:3.9~6.11mmol/L。
肾功能1、尿素氮(BUN) [正常参考值]:1.7~8.3mmol/L2、肌酐(CRE)[正常参考值]:44~131μmol/L血淀粉酶[正常参考值]:0~100 IU/L 尿淀粉酶:[正常参考值]:0~460 IU/L[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为500~3000Somogyi氏单位,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范围及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身体机能状态。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等指标。
下面将逐项介绍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1.血糖:正常范围: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是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指标,用于诊断糖尿病、低血糖、胰岛素抵抗等疾病。
2.血脂:正常范围:总胆固醇小于5.2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4mmol/L。
临床意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有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3.肝肾功能:正常范围:谷丙转氨酶(ALT)小于40U/L,谷草转氨酶(AST)小于40U/L,总胆红素小于20μmol/L,血清肌酐在男性小于115μmol/L,女性小于97μmol/L。
临床意义:肝功能异常可能表示肝脏疾病,肾功能异常可能表示肾脏疾病。
4.电解质:临床意义:电解质不平衡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神经等系统正常功能。
5.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男性在130-175g/L之间,女性在115-150g/L之间。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贫血的程度,用于评估贫血疾病。
除了上述常规生化指标,还有其他重要的生化指标如C-反应蛋白、肝炎病毒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血液常规等。
生化指标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可以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对于正常范围可能有轻微的差异,临床医生应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此外,一些疾病可能对一些指标的正常范围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结起来,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涵盖了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等指标,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对于评估人体机能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
儿科胰腺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胰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 掌握胰腺的供血和淋巴引流情况。
3. 学习胰腺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人胰腺标本、解剖图谱、解剖刀、镊子、剪刀、缝针、注射器、生理盐水、酒精、碘伏等。
2. 实验仪器:解剖台、显微镜、解剖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胰腺标本,了解其整体形态和位置。
2. 切开胰腺标本,观察其内外结构。
3. 观察胰腺的供血和淋巴引流情况。
4. 分析胰腺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胰腺标本将胰腺标本放置于解剖台上,观察其整体形态和位置。
胰腺位于胃的后下方,横跨在第1、2腰椎之间,呈扁平椭圆形,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2. 切开胰腺标本用解剖刀在胰腺头部做一横切口,观察胰腺的内外结构。
胰腺外面包裹着一层结缔组织膜,称为胰腺被膜。
在胰腺被膜下,可见胰腺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3. 观察胰腺外分泌部外分泌部主要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腺泡为分泌胰腺酶的细胞团,导管为腺泡与主胰管相连接的管道。
观察腺泡和导管的结构特点。
4. 观察胰腺内分泌部内分泌部主要分布在胰腺头部和体尾部,称为胰岛。
胰岛细胞分为α细胞、β细胞、δ细胞等,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等激素。
观察胰岛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5. 观察胰腺的供血和淋巴引流情况胰腺的供血主要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脾动脉。
观察胰腺的供血动脉和分支。
淋巴引流主要汇入胰淋巴结和脾淋巴结。
6. 分析胰腺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
外分泌部分泌胰酶,参与消化吸收;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糖尿病等,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胰腺整体形态和位置:胰腺位于胃的后下方,横跨在第1、2腰椎之间,呈扁平椭圆形,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2. 胰腺外分泌部:腺泡和导管结构清晰,腺泡分泌胰酶,导管连接腺泡与主胰管。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9、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参考值: 20~40秒,超过10秒有临床意义 危急值:>70秒
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 天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0、纤维蛋白原(FIB)
参考值:2-4g/L 增高:
见于糖尿病及酸中毒,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 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 减低:
4、血小板计数(PLT)
危急值区间< 30X109/L > 1000X109 /L <10X109/L 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 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X 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X 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 缩物。 >600X 109/L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 1000X109/L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光过性的,则应给予抗 血小板药治疗。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 增高:见于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
肝损伤;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及其他肝胆疾病。 尤其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
可逐渐下降,故ALT活性不一定与疾病的重症程度成正比。
2、红细胞计数(RBC)
病理性减少: ①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性贫血等; ②急慢性失血:如产后、手术后、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量出血,钩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张志敏【摘要】@@ 急性胰腺炎常可引起继发性的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谱的改变.笔者测定分析5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1(021)008【总页数】1页(P548)【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CK-MB;心肌损伤;临床意义【作者】张志敏【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台州,318058【正文语种】中文急性胰腺炎常可引起继发性的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谱的改变。
笔者测定分析5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既往无心电图异常或无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等病史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18~69 岁,平均(41.6±25.4)岁。
按中华医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轻度27例,中度21例,重度9例。
合并心电图异常10例。
同时选取35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 17~62 岁,平均(36.5±18.9)岁。
两组平均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胰岛素组于入院后次日早晨、对照组于体检日当天早晨各空腹抽取静脉血4mL,离心后取血清37℃水浴,采用日本日立7071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测定。
试剂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胰腺炎组 CK-MB 为(62.27±52.30)U/L,健康对照组为(18.73±9.6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胰腺炎轻、中、重度患者 CK-MB 分别为(31.61±32.25)U/L、(49.40±23.21)U/L、(96.46±28.32)U/L,轻、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室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实验室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观察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胰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4项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197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92例(其中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43例和重症AP(SAP)49例)以及105例非AP患者,同时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对各组4项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S-Amy、U-Amy、LPS采用速率法,CRP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
结果:AP组的S-Amy、U-Amy高于非AP组高于正常对照,AP组LPS显著高于非AP 组和正常对照组,AP组和非AP组CR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重症AP组CRP、U-Amy显著高于轻症AP组(P<0.01),而两组间S-Amy、L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AP的早期诊断中,血清LPS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89.3%,明显高于S-Amy、U-Amy和CRP。
结论:血清LPS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而CRP则有助于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评估。
急性胰腺炎(AP)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炎症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主要表现为胰腺呈炎性水肿、出血及坏死,故又称急性出血性胰腺坏死,好发于中年男性,以病程凶险、死亡率高为特点。
因此,早期诊断、掌握病情、及时治疗对于提高AP,特别是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存活率显得尤其重要[1]。
笔者对S-Amy、U-Amy、LPS和CRP 4项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寻AP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197例急腹症患者,其中男112例,女85例,年龄21~7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来源及用途: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麦芽糖的酶能分解多糖,淀粉和糖元。
是一种淀粉分解的助消化酶。
存在于胰腺,唾液腺,肝,肾以及肌肉等组织。
尤其是胰腺泡为主。
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
当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或假囊肿,胰腺损伤,淀粉样变,胆总管梗阻和外科手术后,淀粉酶活性均增高。
血中尿中淀粉酶明显升高。
急性胰腺炎时,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化验检查。
主要用于体外诊断。
检验原理:淀粉酶测定干片(速率法)为途覆在聚酯基材上的多层分析成分。
将一滴患者样本滴在干片上,并通过扩散层均匀地分布到试纸层。
扩散层含有反应所需要的已染色淀粉底物(染剂共价结合到支链淀粉)。
样本中的淀粉酶催化该染色淀粉的水解反应,生成更小的染色糖类。
然后,这些染色糖类分散到试剂下层。
分别在2.3分钟和5分钟时,通过反射光光度法测定试剂中已染色糖类的反射强度。
两次干片反射强度读数的差与样本中的淀粉活性成正比。
●反应步骤:已染色支链淀粉----------淀粉酶----------已染色糖类。
●标本采集:血浆:1.建议用,肝素抗凝剂。
◆2不建议用,EDTA,拘缘酸钠,草酸盐氟化物。
●标本的处理与储存:1应在有盖的容器中处理和储存标本,以避免污染和蒸发。
分析前,轻轻颠倒混匀样本,并使其平衡至18-28℃。
4小时内离心分离标本,从细胞成分中取出血清或血浆。
室温标本稳定性≦7天,冷藏标本稳定性≦1个月。
切记:不要冷冻储存标本。
●样本稀释:如果淀粉酶活性超出系统的可报告范围。
使用等渗盐水稀释(蒸馏水,低值血清也可以,但盐水最佳。
而脂肪酶用低值血清最佳),重新分析,结果乘以稀释倍数,获得原始样本中淀粉酶活性的估算值。
或在仪器上直接点倍数测出淀粉酶的估算值。
正常范围:血浆:30-110U/L尿液:32-640U/L淀粉酶增高:,胰管堵塞,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胃溃疡,腮腺炎等。
慢性胰腺炎,唾液腺化脓轻度升高。
血淀粉酶增高:发病后2-8小时血清淀粉酶升高。
血淀粉酶是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12-24小时达高峰。
2-5天下降到正常。
由于淀粉酶是需钙酶,临床中多数常用的抗凝剂都对淀粉酶有一定抑制作用。
故以血清标本测定淀粉酶为好.(血浆中的浓度大约要比血清中的浓度高20U/L)。
尿淀粉酶增高:血淀粉酶增高时伴有尿粉酶增高,其阳性率和程度高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反应胰腺炎晚期的指标!持续时间长3-10天下降。
尿中淀粉酶浓度由于受尿缩或稀释的影响,故随机尿测定尿淀粉酶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
但有国外学者建议由6小时或24小时尿液测定其淀粉酶总含量可靠。
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肝癌,急慢性胆囊炎。
但是单纯的尿淀粉酶升高不会有什么临床意义。
巨淀粉酶血症:巨淀粉酶血症是指血液中出现巨淀粉酶这种异常物质。
巨淀粉酶是淀粉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一种分子,因为它比较大,所以它经由肾脏过滤比较缓慢,尿淀粉酶正常但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
如乳糜泻,淋巴瘤艾滋病毒感染,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等疾病。
一般无任何体征。
脂肪酶(LPS):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之一。
在急性胰腺炎(AP)时比血清淀粉酶增高的时间较短。
(脂肪酶是胰腺分泌的另一种消化酶,只存在于胰腺中,急性胰腺炎时增高,器官特异性大于淀粉酶,于发病后4~8h时开始上升,24h 达峰值,持续7~10d。
有关资料报道AP患者与其他急腹症患者及正常人的LPS含量有着明显不同。
LPS在AP时可特异性的升高,且持续时间长,可用于AP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监控。
有研究发现,在AP患者中,AMY在血中持续时间短,第2天后就开始下降;LPS与AMY呈平行改变,但AMY 在血清中出现的时间略晚,LPS则持续时间长,LPS 与AMY同时测定可以明显增高AP诊断的灵敏度。
LPS 和AMY单独用于AP诊断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都受到发病时间以及就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AMY和LPS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AP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或结石,胰管阻塞时,胆道疾病,胃穿孔,肝硬化,肠梗阻,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癌,软组织损损伤。
急性或慢性肾脏疾病,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8小时脂肪酶出现增高,24小时达高峰,8-14天后逐渐恢复正常。
羊水中淀粉酶:羊水淀粉酶来自胎儿胰腺及唾液腺,不通过胎盘,且不受母体血淀粉酶浓度的影响,胰腺型同功酶在各孕周变化不大,唾液腺型同功酶在28周左右增加较快,显示胎儿唾液腺有分泌功能,36周活性明显上升。
故可作为判断胎儿成熟度的指标。
注意:淀粉酶是临床上最常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血淀粉酶升高的时间比尿淀粉酶要早,血淀粉酶常在发病后2~6小时开始上升,12~24小时达高峰。
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24~56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最迟不超过3~5天。
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急腹症都伴有血淀粉酶升高,包括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胆囊炎等,而且急腹症的患者进行血淀粉酶检查时如果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因此血淀粉酶高并不一定就是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发报时了解病情)同时,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淀粉酶却不一定升高,而且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淀粉酶升高程度并不一致,大约有一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并不升高,原因可能有(1)淀粉酶的半衰期较短,很快从全身血液循环中清除。
(2)胰腺受到广泛破坏:如慢性胰腺炎及曾经发作过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候淀粉酶可能不升高。
淀粉酶的监测虽然简便易行,但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发现,其诊断价值不如血脂肪酶。
随着实验诊断技术的进步,检测血脂肪酶已经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建议在检查血淀粉酶的同时也检查血脂肪酶,这样可以更加准确的诊断急性胰腺炎。
一:溶血标本对血清淀粉酶的影响通过研究:标本溶血对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淀粉酶的结果是基本没有影响。
并且不同程度的溶血对干化学测定血清淀粉酶的结果也是无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后,淀粉酶干片的光学测定是利用反射光度法,而淀粉酶干片采用的是多层膜技术,能掩盖待测物的有色物,选择性阻留或去除干扰物,干扰物被阻留或改变于上一层中,使得信号或反应由于特定层的化学环境优化而得以提高,多层膜能使标本均匀分布,能滤过大分子,将溶血等于干扰因素减至最低。
因此,干化学法测定对于需要检测淀粉酶的急复症患者而言,即使各种原因致使标本溶血,干化学法可作到快速及时发出报告,作为参考,并且也避免了从新采血的各种麻烦。
(蒸馏水可稀饰血清淀粉酶的测定)而对于速率法会有影响:速率法最终生成的产物对硝基酚吸收峰在405左右,而溶血时红细胞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在300-500 nm的波段都可导致吸光度的明显增高,严重干扰比色。
相较速率法干化学不存在这方面的影响。
引起胰腺炎的原因:暴饮暴食:胰腺是人体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正常情况下,这些酶在胰腺内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它是酶的前身,不会消化自身的组织,当人们暴饮暴食时,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这些“酶原”进入到胰腺和它周围的组织时,被激活而变成有消化作用的酶,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
大量饮酒:酒精可引起乳头水肿,影响胆汁和胰液的排出,酒精还可导致胰腺分泌旺盛,也可引发的急性胰腺炎。
临床发现,如果原来患有胆石症、胆道蛔虫、胆囊炎等可引起胆汁排泄不畅的疾病,那么在暴饮暴食后更容易诱发胰腺炎的产生。
胆道疾患:胆囊或胆道内的炎症会引起乳头开口充血、水肿而变窄;小块胆结石也会堵塞乳头开口;肠内的蛔虫除喜钻乳头口外,虫体上的污物可引发乳头开口发炎;蛔虫还可把十二指肠液带入胰管内。
高脂血症:过高的甘油三酯会在血管内、肝脏等组织堆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
而甘油三酯如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将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脂肪酸,剩余未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脂肪酸呈很强的毒性,易损伤胰腺,引发急性胰腺炎症。
3.血管因素胰腺的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发生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导致急性胰腺炎,这一现象已被证实。
有人用直径8~20μm的微粒体做胰腺动脉注射,则引起大的实验性胰腺炎。
Popper在胰腺炎的尸检中,发现胰血管中有动脉粥样化血栓。
另一种血管因素是建立在胰管梗阻的基础上,当胰管梗阻后,胰管内高压,则将胰酶被动性的“渗入”间质,由于胰酶的刺激则引起间质中的淋巴管、静脉、动脉栓塞,继而胰腺发生缺血坏死,4.外伤和医源性因素胰腺外伤使胰腺管破裂,胰腺液外溢以及外伤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发生急性重型胰腺炎。
医源性胰腺炎有两种情况会发生胰腺炎:一种是在做胃切除时发生,特别是在胃窦冲淡或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穿透至胰腺,当行胃切除时,对胰腺上的溃疡面进行搔刮而形成胰漏,胰液漏出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
另一种情况是手术并未波及胰腺,而发生手术后胰腺炎,这多因在胰腺邻近器官手术招引的,可能是因Oddi括约肌水肿,使胰液引流不畅,损伤胰腺血运,各种原因刺激迷走神经,使胰液分泌过多等。
5.感染因素急性胰腺炎可以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以及细菌性肺炎等感染。
病毒或细菌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而引起胰腺炎。
一般情况下,这种感染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较少。
6.代谢性疾病(1)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所引起的胰腺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钙盐沉积形成胰管内钙化,阻塞胰管使胰液进入间质而发生胰腺炎;促进胰液分泌;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
(2)高脂血症:发生急性胰腺炎病例中约1/4的病人有高脂血症。
可能是因为胰腺的小血管被凝聚的血清脂质颗粒栓塞,另外因高浓度的胰脂肪酶分解血清甘油三酯,释出大量游离脂肪酸,造成胰腺小血管的损害并栓塞。
当血中甘油三酯达到5~12mmol/L 时,则可出现胰腺炎。
7.其他因素如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血色沉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遗传等。
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型急性腺炎按病理分前者相当于水肿性胰腺炎,胰腺肿大变硬,间质有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一般全身状态良好,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超过500单位,即可诊断。
但血清淀粉酶是在发病8小时以后上升,持续3~5天下降。
所以发病初期血清淀粉酶可能为正常的,有时需要多次复查方能检出。
尿淀粉酶升高可做参考。
生少了血淀粉酶通常不高,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与病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炎补液治疗,症状可好转.而后者就很严重,相当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要病理改变是胰腺广泛出血和坏死,此时急重症血淀粉酶是可以低的,因为胰腺破坏太严重,酶的产情程度不相平行,因此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并不是以此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