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雨说
轻声呼唤着他们。

此刻雷电停止了喧嚷,风也飘然了。

孩子们,我来了,我来亲近你们了。

轻轻地,我拂过你们的发梢;轻轻地,我
亲过你们的脸颊。

你们跟着我的脚步,去探访大自然的气息。

新笛奏出悦人的流淌
之音,鱼儿笑吟着洗衣谣……多么美妙的四月啊!
你们知道我来自哪儿吗?白云托我带来祝福,小水滴们汇集而创造了我,飘落
在人间与你们相遇。

慢慢地,我与大地相触,渐渐渗入他的身体,呵护着花草的成长,使大树长出
甜蜜的果实……总算,我可以快乐地安息。

我的灵魂升上了天空,望着这片乐土,望着乐土上的生灵,嘴角上已挂上一丝
丝幸福。

区别: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炼形象、意义深刻且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讲究韵律美。

而散文讲究语句的优美和寓意的深刻。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从语言及写法入手,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另外,在目标导学二的教学实施中,通过一句话的形式让学生去感悟雨的形象,学生的思维在那个瞬间被调动了起来,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
诗歌教学应该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但这节课,感觉学生读的时间还不是很多,以读促学的效果没。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2《雨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2《雨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农民伯伯说:“这是一场催我播种的雨,它落在我身上,我就开始了繁忙的耕耘。”
教学反思与改进
生乙:如“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才能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看到中国的希望。给孩子们带来欢笑,让他们快乐地成长,这是雨的使命,而“笑”恰是他们成长的标志。
(4)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仅如此,诗中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的其他事物俯拾皆是。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雨说》
教学内容
《雨说》
备课时间
总课时数2
总第2课时
备注
教学设计与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倾听了雨的诉说,梳理了诗歌的结构,理解了雨的形象,领悟了作者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将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理解。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1.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在朗读中再次感悟雨的温柔可亲的形象。
②诗人还善于针对诗的接受对象运用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读者的口语,令人感到无比亲切;
③诗人还善于在事物之间进行一种奇特的诗意的转化。
三、板书设计
雨说
雨的到来——景物对比:田圃、牧场自由
鱼塘、小溪幸福
雨的邀请——亲一亲,跟着走
传递自由、幸福
信念的使者
雨的来意——勇敢的笑
雨的祝福——孩子们嘴里苹果的甜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 2 课《雨说》教课方案《雨说》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着重朗诵,感悟诗歌的内容,捕获诗歌的意象,领悟诗歌的感情。

2.经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教课安排:1课时。

学生准备:1.收集描述“春雨”的古诗佳句。

2.朗诵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

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背诵一些描绘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如何的内涵。

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境界,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觉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展转大江南北,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1 年开始发布作品, 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深造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于 1979 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情关注祖国小孩的成长。

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小孩”,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小孩说些什么。

二、品读诗歌(一)配乐朗诵,理清思路《雨说》清爽灵巧,建议以轻松高兴、优美抒怀的音乐做铺垫。

介绍乐曲:班得瑞的轻音乐《 One Day In Spring 》《春日》《E ar Melody 》《大地的旋律》)《 Melody of Hope 》(《希望的旋律》)等;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以前大地的盼望到春雨悄悄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愿,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

让学生在朗诵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而后试试把九行诗构成一首新的诗,以这类方式来掌握这首诗的脉络。

(二)感觉诗情,品尝雨韵先整体感悟,后要点打破。

利用朗诵和议论的方式进行感觉和品尝。

1.频频朗诵,整体感知(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归纳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雨说》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宗旨.“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这一理念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让学生从诗的意象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清新活泼的语言中,感受诗的魅力,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诗歌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一首诗,揭开诗的神秘面纱,从而走进诗歌,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对诗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把握欣赏的角度,因而本诗的学习宜采用朗读和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发挥联想和想像力,学生可以把诗歌学活。

2.教材分析:《雨说》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课内容,本诗可以唤起学生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朗诵清新明丽,节奏欢快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领悟作者的情感,特别是本诗拟人手法塑造的意象,让学生感受意境美的同时,激起对现代诗的热爱。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采用人称对换、男女生对读等方法反复诵读诗歌,欣赏诗歌明丽清新的语言,感悟雨的爱的使者的形象,捕捉诗歌中泥土、新苗、鱼儿、溪水等意象。

(2)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人的仁侠精神。

2、过程与方法:采用诵读法和欣赏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语言,感受作者饱含的仁爱之心。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体味诗歌优美意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大地干涸、草木枯萎、鲜花萎蔫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温柔之手抚慰大地;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人们的心灵禁锢、万物少了生机之时,她轻轻的来了,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他们的心田。

九年级语文上册 1.2《雨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2《雨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雨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写作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重点)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重点)3.通过联想、想象,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进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其作品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而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三、解题《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枕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四、字词田圃(pǔ)禁锢(jìn)( gù)留滞(zhì)喑哑(yīn)( yǎ)襁褓(qiǎng)( bǎo)五、有感情地朗读诗人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情调?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优秀教案(1课时5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优秀教案(1课时5页)

《雨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唤起丰富的想象,体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2.把握雨的爱的使者的形象,领悟诗歌主旨。

3. 学习诗歌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唤起丰富的想象,体味诗歌的诗情画意,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把握雨的爱的使者的形象,领悟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

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二、新课学习活动一:读雨----读出诗情画意1.教师范读2.指名朗读第一节,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提问:雨来之前,大地是一幅怎样的图景?通过想象描绘画面,赏析“禁锢、留滞、喑哑”的妙处。

3.指名朗读第五节,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提问:雨来之后,大地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通过想象描绘画面,赏析“润如油膏、抽发、跳跃、新编”的妙处。

活动二:读雨----读懂雨的形象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1)说说诗中“雨”的形象。

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词,说说诗中“雨”的形象,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这是--------------------的雨。

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乐观、爱笑的雨……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

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2、品读七、八两节从上面我们了解到,雨的到来可以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这都不难理解;但诗中七、八两节却提到“雨”到来要做两件事,而这两件事都是要教孩子们勇敢的笑,雨能教孩子们笑吗?这个笑是我们平常时的哈哈大笑吗?如不是,那我们又如何理解“笑”?明确: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课设计雨说教师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天真的娇贵,扬起创建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寄语金色的海岸.1.学习拟人 . 比喻 . 频频等修辞手法,领会它们在形象塑造 . 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课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逗留 .目标3.经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述和歌颂,意会作者对小孩的关爱之情.4.经过学习诗作,培育热爱生活 . 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课赏析诗歌意象境界,掌握诗歌内涵,领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味.要点教课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 . 凝练精良的诗歌语言 .难点教课自主合作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 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 童年随父展转大江南北, 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 年开始发布作品,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深造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 此后向来保持缄默 . 极少发布作品 .1973 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怀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2.相关资料《雨说》是他复出以后于1979 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情关注祖国小孩的成长. 诗歌以新奇而鲜活的意象,灵巧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小孩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将来真挚的祝愿.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会过战争的磨难和流浪的酸楚,因此他更保重童心的天真绚丽,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平和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自主学习】1.注音 .田圃( )监禁()留滞()喑()哑()襁() 褓()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 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 ?是什么修辞手法 ?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光景 ?【合作研究】5.雨的家乡在哪里 ?它是怎么长大的 ?6.雨做了这全部,它的来意是什么 ?7.第三部分描述了柳条儿 . 石狮子 . 小燕子 . 旌旗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8.如何理解“只要旌旗笑,春季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9.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示意了雨的命运 ?10.雨的祝愿是什么 ?如何理解 ?【精读精练】精读诗歌,完成下题 .1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会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12.作者给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幸好哪里?13.春季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以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14.关于“春雨”的诗有许好多多 . 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领会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主题阅读】呵,有一只鹰(曾卓)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有一只鹰在翱翔它飞得那么高呵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鹰在高空中自由地回旋它的强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呵,鹰,蓝天的骑士你也有你的歌么更高更高地飞吧,鹰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呵,有一只鹰在高飞怀着真切的鹰的心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暴风暴雨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15.诗中的鹰是一个如何的形象?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6.本诗在第一 . 二节诗人以两幅画面从不一样角度显现鹰的翱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17.谈谈以下诗句的深刻含义 .(1)它的强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 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2)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暴风暴雨18.全诗押什么韵?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色?19.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拓展提高】20.采集古诗词中写雨的诗句【学后反思】本课结束,你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了吗?_你的收获是什么?__________教学反思。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上课前老师先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我是大海的叹息,我是天空的泪水,我是田野的微笑。

我不但浇灌禾苗,还能荡涤灰尘。

”,这是什么东西呢?(学生还没等老师说完就纷纷说出:雨)。

对,是雨。

古往今来,人们都爱咏雨,尤其是春雨,写出了大量咏春雨的诗,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积累的雨的诗句?(学生争先恐后背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等。

是啊,春雨有其独特的魅力:来时不张扬,既没有电闪雷鸣,也没有风狂雨横,来时总脚步轻轻、细语微声。

因此,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特别钟爱春雨,而春雨也是那样的喜爱人类,你听,它正低语着它对人类的爱呢。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春雨的述说吧(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朗读课文1、学生用心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朗读者的语气、语调:师:听了刚才的录音,大家觉得这篇__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生:喜悦的、高兴的、轻快的语调。

还有的说: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语调。

教师给以肯定,而后让学生读中品味__的思想感情。

2、生自由朗读。

刚才已经达到共识,学生都在尽量让自己的语调充满喜悦之情、轻快。

3、人小组朗读品评,看谁读得最流畅、最有感情。

4、学生举手朗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最有把握读好的地方。

其他同学可以对朗读进行点评。

(由于条件比较宽,所以学生朗读的兴致都很高,就是朗读不好的学生都想读那么几句、几段,课堂气氛很热烈,点评的学生也很认真。

最后基本把握住了这篇__的感情基调,部分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得到了热烈的掌声。

)三、整体感悟师:刚才大家反复朗读了课文,那么春雨都“说”了什么话?听完春雨的话后你觉得“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学生纷纷发言:“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的地方很遥远”“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师:那么同学们感觉“雨”在诗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大家用“的春雨”来概括一下。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雨说》一、教学内容选择⒈写字与识字:田圃禁锢忍冬寒浅滞留喑哑丝缕喧嚷蓑衣斗笠润如油膏洗衣谣襁褓温声细语⒉理解“雨说”与“诗人说”之间的诗意转化,了解文学作品中拟人艺术表现手法与拟人修辞的区别。

⒊梳理“雨说”的内容及情感,理解“雨”与孩子的关系,联系写作背景,理解“勇敢地笑”等诗句的深层含义。

⒋诵读诗文,理解“雨”的仁慈、无私、博爱的奉献者形象,感受作者对春之生命和希望的赞美,即诗人对祖国儿童的关爱和祝福。

⒌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选择仿写诗意的情境画面,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和诗歌写作小练习:⑴“雨说: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⑵“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⑶“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请跟我”⑷“雨说,我要教你们,”⑸“雨说,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了,要记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⒍将本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诗与散文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或将本诗与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较,体会诗歌与散文语言的不同。

二、教学安排⒈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雨”的形象;⒉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意的深邃;⒊要以知识为先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⒋拟用2课时授完。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㈠导入新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而诗人郑愁予化身为雨,悄悄地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说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雨说》。

㈡作家简介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归纳、概括: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

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㈢正确地朗读诗歌。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字音、停顿、语调、语气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雨说》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雨说》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雨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雨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2.学习如何通过写作方式表达感情和思想;3.学习一些较难的生词和常用词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分组朗读和讨论课文,深度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通过讨论和写小组报告的方式与他人合作;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并感受课文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能够欣赏和感受非常规写作的美。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洒脱的书写风格;2.能够结合课文思想,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雨的感受;3.意识到通过写作方式可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理解《雨说》的深层含义与主题思想;2.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雨的感受,避免陷入语言泛滥或成为模板化的描述;3.通过写作练习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创作出优秀的文章。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概括雨说的主要内容,并询问一些有关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请学生回忆自己对雨的感觉和印象,并简单描述,为下一步课堂讨论做准备。

2. 理解课文(30分钟)1.学生分组上台朗读和讨论《雨说》的基本情节,回答一些老师提供的问题,并试图发掘出其中的深层含义;2.锻炼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老师可以在讨论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如何遣词造句。

3. 写作练习(40分钟)1.打乱原先的小组并,重新组成小组,依照先前讨论的深层含义,采用一种自由的发散式思考模式,在10分钟内展开头脑风暴,以尽量多的方式描述自己对雨的感觉和想象;2.在接下来的30分钟内,每位学生都应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写作,每个人至少应该写出1000字;3.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同学的写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每个同学完善自己的文章。

4. 反馈(10分钟)1.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写作,提出看法和建议,检查互相的文章;2.对于每一个小组,老师还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将最好的文章集中展览、分享。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2课《雨说》教案 新人教版

雨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它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词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

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探究新知: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顿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3.朗读指导: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并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

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精读细品,深入赏析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雨说》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雨说》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雨说》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

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自主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进一步领会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学做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联想、赏析、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雨丝风片是春天最多彩的笔墨,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笔赞美它:好雨知时节--------渭城朝雨-------沾衣欲湿----------天街小雨-------春潮带雨----------黄梅时节------------(学生背诵补充)这些咏雨的名篇已经融入大家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作名篇《雨说》,看看他又赋予了雨什么样的情致。

二、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3.学习作者塑造博大、宽广的胸怀,以造福于人为自己的幸福的精神。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1、郑愁予,原名郑文韬,_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_49年随家人去台湾,_51年开始发表作品,_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说
教学目标
1.体会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

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课堂实录
一、预习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郑愁予,现代诗人。

原名郑文韬。

祖籍河北宁河。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1949年随父至台湾。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

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其成名作《错误》1954年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2.追溯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

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

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3.识记字音、字形
田圃(pǔ)禁锢(jìn gù)留滞(zhì)喑(yīn)哑
(yǎ)披蓑(suō)戴笠(lì)襁(qiǎng)褓(bǎo)
二、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学会朗读诗歌,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体味雨说的内容,体味本诗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很好地表现“雨”的形象。

这首诗长句比较多,既要读得连贯,也要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并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全诗分为九节。

其中五次以“雨说”为提示语,是“雨”的诉说的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的线索。

第一节,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第二节,雨轻轻地来了,满怀着爱心。

第三节,雨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第四节,雨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

第五节,雨请孩子们跟着它去迎接春天。

第六节,雨告诉孩子们它是笑着长大的。

第七节和第八节,雨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

第九节,雨交代它最终的归宿。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
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

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三、再读文本,理解深意。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1.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天地织在一起”表明雨对大地的博爱,它想滋润万物,这首诗是为祝福儿童所写的,因此,这其实也正是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爱。

2.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
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

改后则表明雨来时那惊扰人的气势,就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

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
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

4.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这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了起来,又活泼地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去向鱼儿“说声好”,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其实正是去迎接春天。

5.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
明确:它希望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

四、朗读全诗,归纳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了明确本文的创作主旨。


这首诗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

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郑愁予的诗歌《雨说》,读熟并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诵,感受了“雨”的宽厚慈爱,感受了“雨”对中国大地上儿童的祝福和希望。

知道了拟人的写法与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区别。

课后习题
“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试着拿起你手中的笔。

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